CN114326629B -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6629B
CN114326629B CN202111651071.4A CN202111651071A CN114326629B CN 114326629 B CN114326629 B CN 114326629B CN 202111651071 A CN202111651071 A CN 202111651071A CN 114326629 B CN114326629 B CN 114326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detection
items
debugging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10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6629A (zh
Inventor
丛培新
刘宏
杨波
付锡军
吴祖兴
雷朝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BO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BO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BO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BO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10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6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6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包括中控平台,中控平台包括预设有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的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用来将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参数目标的输入模块以及用来与检测设备通信连接的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与设置在各个生产设备上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中央处理器,根据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当前调试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当前调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相匹配,则按照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生产加工。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快速完成固定生产线调试。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机械加工逐渐完成向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机械加工转变,而随着近年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现代机械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智能化、集成化、动态性与高精度的兼容上以及对于智能化的进一步提升上。
尤其是对于航空业,在加工零部件的时候,为了保证其高精度,往往采用专门定制的固定生产线进行加工。固定生产线一般由多台的专用生产设备组成,每台设备都由独立的控制端按照预设在控制端内的控制逻辑进行控制操作。虽然,固定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基于各个设备本身的智能化控制,能够在调试好的状态下保证固定生产线的正常操作。
但是,在面对不同批次、不同加工需求的零部件时,往往需要单独调试各台设备,只有在所有设备都调试好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进行整个生产线的调试。而在生产线调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线的协调性,往往又需要反过来调整其中部分设备,直至整个生产线达到调试要求。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极大阻碍了生产线调整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而且对于生产线整体而言,仍然过多依赖于人工操作,智能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应对不同加工需求快速完成固定生产线调试加工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基础方案: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包括中控平台,所述中控平台包括预设有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用来将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参数目标的输入模块以及用来与检测设备通信连接的检测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设置在各个生产设备上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当前调试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当前调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相匹配,则按照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生产加工,若两者不匹配则继续调整至检测结果与参数目标相匹配为止。
名词解释:
固定生产线:指由多个生产设备组成,具有多个生产环节的生产线,本文特指用来加工航空零件的生产线,其中具体的生产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生产设备上自带用来控制生产设备生产加工的控制端,控制端内预先写入有对应的控制逻辑。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中央处理器,将输入模块、检测模块和多个控制端进行了有效连接,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分散的输入、检测和生产控制等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整合起来,使原本分散在多工序、多台设备上的操作能够集中通过中控平台控制完成,在达到高精度加工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固定生产线应对不同加工需求的智能化、集成化和动态性,做到了高精度与其他各个特点的兼容,使整个固定生产线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方案克服了行业内普遍认为的高精度就是要增加一一对应控制的技术偏见,在不损害各台设备高精度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中控平台的协调控制,动态地针对加工需求进行生产设备操作参数项的调整达到固定生产线的调试目的,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逐一调试和校验,有效缩短了调试时间,通过检测模块的设置,将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和生产设备操作参数项的调整动态结合起来,使整个调试校验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地将固定生产线中的各个生产设备调试到满足要求的目标状态,使生产加工更加快速和精准。
进一步,所述控制端内预设有控制逻辑,每个控制逻辑与至少一个操作参数项对应,每个操作参数项均有对应的参数值范围;
在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时,中央处理器首先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然后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
有益效果:控制端是生产设备上自带的控制结构,控制端通过控制逻辑对生产设备的生产加工进行控制。本方案通过加工操作表能够准确找到和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再通过调试策略调整这些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能够通过中控平台自动完成对各个操作参数项的调整。相比于现有的控制端只能相对独立地控制生产设备且操作参数项只能在参数值范围内手动调整,本发明通过中控平台能够集中对各个操作参数项进行调整,能够快速将整个固定生产线调整成一个调试状态生产线,便于缩短调试时间,提高调试效率。
进一步,所述加工操作表,包括与操作参数项对应的产品加工参数项,中央处理器将与产品加工参数项相匹配的产品参数项以及与其对应的操作参数项进行对应。
有益效果:通过加工操作表,能够快速找到对应产品参数项的各个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便于快速找到需要调试的对象,进而能够针对客户加工需求快速完成整条固定生产线的调整。
进一步,所述操作参数项包括关键参数项和非关键参数项,所述关键参数项对应参数值的单次调节范围低于非关键参数项。
有益效果:关键参数项相比于其他非关键参数项,其变化对于生产设备的操作影响更加灵敏。因此,关键参数项的每次的调节范围低于其他非关键参数项,避免单次调试对整个生产线状态的改变过大,有利于达到精准调控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调试策略包括:先调整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范围,在固定生产线中所有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都调整一遍后再调整非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
有益效果:因为关键参数项对于生产设备的生产操作影响更大,先调整关键参数项,能够进一步缩短调试时间,提高调试效率。这样设置,能够在保证精准度的基础上使调试时间最快。
进一步,所述中控平台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内预设有历史加工数据表,所述历史加工数据表包括多个历史加工信息,所述历史加工信息包括历史产品参数项、历史参数目标和历史操作参数项参数值;
中央处理器在使用调试策略之前,先将接收到的产品参数项和历史参数项对比,将参数目标和历史参数目标对比,找到与当前加工需求相匹配的历史加工信息,中央处理器将该历史加工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参数项参数值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的调试初始值。
有益效果:通过这样设置调试初始值,能够充分利用历史加工信息,更加方便地将固定生产线快速调试到适合加工需求的目标状态。
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预设有检测判断表;
检测模块在接收到产品参数项后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按照检测参数项和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完成对调试件的检测形成检测数据;检测模块将所有检测数据形成检测结果。
有益效果:通过检测模块设置,能够针对接收到的产品参数项找到最适合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使检测设备的检测以及得到的检测数据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最终形成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警示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内预设有异常操作表,中央处理器定时将各个控制端的控制操作情况与异常操作表进行对比,若发现符合异常操作表的控制操作情况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警示模块工作。
有益效果:通过异常操作表的设置,能够通过中空处理器自动监控各个控制端的控制操作情况,通过警示模块能够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及时提示,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提高固定生产线操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用来将加工需求进行直接转换的直接转换单元以及用来进行隐形加工需求转换的间接转换单元;
所述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直接产品参数和直接参数目标,所述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间接产品参数和间接参数目标;所述产品参数项由直接产品参数项加上间接产品参数项得到,所述参数目标由直接参数目标加上间接参数目标得到。
有益效果:相比于客户能够提供直接的加工需求,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标准、规定、或者因为行业负面事件而产生的操作改变,这些隐形需求不一定是客户能够明确提出但却是有利于零部件严格加工要求的,这样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将客户加工需求转换成可执行的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能够有效通过隐形加工需求的转换,弥补客户加工时忽略掉的加工需求,例如新出的一些标准和规定等。这样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转换客户加工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以上方案中组合工具,能够应对不同客户加工需求快速完成固定生产线调试加工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的参数目标;
步骤二,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
步骤三,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形成一个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调试件;
步骤四,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调试件得到检测结果;
步骤五,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两者相匹配则按照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生产加工,若两者不匹配则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
本方法的优点:
充分利用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最大限度地替换了人工操作,能够智能化地将客户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能够通过调试件的检测结果来快速调试固定生产线到目标状态,使整个调试校验过程更加智能化,缩短调校时间使调试更加快速,使航空零件的加工在满足精准度要求的前提下更加快速。而且,因为对于客户加工需求的转换到固定生产线调试的时间很短,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种类的客户加工需求,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调试快速加工。
将原本分散在各个生产设备上相对独立的操作参数项调整,变为集中在中控平台完成,且能够通过预设的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使多个操作参数项调整自动完成。再同时通过输入模块将客户加工需求具体化,通过检测模块将检测结果针对加工需求和固定生产线调试状态实时反馈,使整个调试过程从输入到检测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能够通过加工需求自动完成固定生产线的调试,在不影响高精度加工的要求,通过提高调试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中控平台1、中央处理器2、检测模块3、输入模块4、控制端5、警示模块6、存储模块7。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包括安装在中控平台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用来检测调试件的检测模块、用来输入客户加工需求的输入模块、用来分别控制固定生产线中各个设备且对应设置在各个设备上的控制端。
检测模块,与用来测试调试件的检测设备连接,能够将检测设备检测调试件得到的检测结果及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调试件,指的是按照客户需求通过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将固定生产线逐步调试至最佳状态过程中,每次调试完成后试生产出来的不确定是否满足客户需求的工件或者零件。检测设备可以为一台或者多台,检测模块可以为一一对应检测设备的多个,多个检测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模块为对应各个检测设备的一个检测模块,检测模块通过无线或者有线分别与各个检测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通过检测模块能够获取各个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并按照预设在检测模块中的检测判断表,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和数据化的加工需求进行对比得到检测结果,检测结果针对各个检测设备的检测参数项以及加工需求数据化后的各个产品参数项进行对比呈现。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为现有检测用的对应设备,例如,电子数显卡尺、电子天平、超声波物位仪表等现有电子检测设备。
输入模块,用来向中央处理器输入客户对航空零件的加工需求,并将加工需求转换成对航空零件进行加工的各个产品参数项和对应的参数目标。输入模块将数据化加工需求得到的产品参数项以及每个产品参数项需要达到的参数目标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本实施例中的输入模块,包括键盘、拾音器、以及现有图文转换单元、声音文字转换单元等多种电子元器件或者电子模组,通过输入模块完成将客户加工需求转变为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化分类即可。本实施例中的输入模块采用现有技术。
中央处理器内预设有加工操作表,包括与操作参数项对应的产品加工参数项,中央处理器将与产品加工参数项相匹配的产品参数项以及与其对应的操作参数项进行对应。具体地,加工操作表中包括对应的多个产品加工参数项以及各个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产品加工参数项指的是将加工需求数据化成需要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完成的参数项,每个产品加工参数项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生产设备指的是在固定生产中,起到生产加工作用的某一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的设备,这些设备根据企业实际的固定生产线情况,可能包括一种或者多种加工机床,还包括用来进行加工的其他常用设备。对于固定生产线中,每个生产设备都是由生产设备自带的控制端来进行智能控制,按照现有技术控制端一般以安装到生产设备上的微型电脑的形式呈现,通过向控制端输入可调节的操作参数项来通过控制端内预设的控制逻辑程序控制对应的生产设备完成生产加工,而关键参数项则是操作参数项中最能改变对应生产设备生产加工结果的那些操作参数项。每个生产设备对于其对应的操作参数项都有对应的参数值范围,这是生产设备本身的控制端的控制逻辑决定的。控制端内预设有控制逻辑,每个控制逻辑与至少一个操作参数项对应,每个操作参数项均有对应的参数值范围;在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时,中央处理器首先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然后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
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输入模块发送过来的产品参数项后,从加工操作表中选择出对应的产品加工参数项和操作参数项。
中央处理器内预设有调试策略,中央处理器通过各个生产设备上的控制端控制各个操作参数项在参数范围内动态调整,每次固定生产线调试一次就形成一个调试状态,通过该调试状态下的固定生产线生产出来这个调试状态下的调试件。具体地,中央处理器首先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然后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操作参数项包括关键参数项和非关键参数项,所述关键参数项对应参数值的单次调节范围低于非关键参数项。本实施例中的调试策略包括:先调整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范围,在固定生产线中所有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都调整一遍后再调整非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
中央处理器,接收产品参数项和对应参数目标并将产品参数项发送给检测模块。检测模块预设有检测判断表,检测模块在接收到产品参数项后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按照检测参数项和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完成对调试件的检测形成检测数据;检测模块将所有检测数据形成检测结果。
中央处理器接收检测模块传递来的对调试件的检测结果,中央处理器通过产品参数项对应的参数目标,对比检测结果,针对固定生产线上的各个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按照调试策略给出调试方向给出提示,例如在当前的参数值的基础上调大、调小或者不变。
中央处理器,根据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当前调试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检测当前调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相匹配,则将当前调试件作为目标件,将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作为目标状态固定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若两者不匹配,则继续调整直至检测结果与参数目标相匹配为止。
本实施例中,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以及由生产设备构建组成的固定生产线,都是现有的,与企业本身的设备布置相关,在此不再赘述。
在利用以上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进行航空零件加工时,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通过输入模块向中央处理器输入客户加工需求,输入模块将加工需求转变为多个与之对应的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产品参数项发送给检测模块;其中,产品参数项与参数目标一一对应;
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加工操作表,将接收到的产品参数项和加工操作表中的产品加工参数项进行对比,从加工操作表中选择与产品参数项对应的产品加工参数项,将这些被选择出的产品加工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中央处理器将当前操作参数项发送给固定生产线中的各个控制端,按照调试策略通过各个控制端动态调整各个生产设备中当前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按照调试策略进行一次固定生产线调试后会形成一次调试状态,在每个调试状态下完成一次样品加工形成对应调试状态下的调试件;
第三步,通过检测设备对调试件的各个产品参数项进行检测,检测设备产生检测数据,通过与检测设备连接的检测模块获取这些检测数据;检测模块接收中央处理器传递来的产品参数项,并将产品参数项更新到预设在检测模块中的检测判断表;检测判断表包括多个初始检测参数项,每个初始检测参数项均对应有具体的检测操作步骤,检测模块将产品参数项与初始检测参数项进行对比,将与产品参数项相匹配的初始检测参数项作为检测参数项,并按照这些检测参数项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通过检测设备完成检测操作得到检测数据,检测模块将产品参数项与检测参数项以及检测数据对应呈现形成检测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第四步,中央处理器接收检测模块发送过来的检测结果,中央处理器从检测结果中将每一组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数据找出来,将检测数据与参数目标进行对比,针对对比结果,按照调试策略,将该产品参数项对应的当前操作参数项在参数范围内调高、调低或者不变形成新的当前操作参数项;
本实施例中的调试策略为,从当前操作参数项选择出关键参数项,固定生产线上的所有生产设备的关键参数项按照唯一变量法进行逐一调试,每次调试的时候,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的调节范围为对应参数值范围的1%-16%;当关键参数项逐一调试过一次后,才能进行其他非关键参数项的当前操作参数项调试,且这些当前操作参数项每次调试不能超过两个生产设备,被调试的当前操作参数项包括关键参数项在内一共不能超过7个,每个非关键参数项的操作参数项的调节范围为对应参数值范围的5%-45%。这样设置,能够优先从关键参数项入手,尽可能少的调试次数,最快地找到能够使各个产品参数项达到参数目标的调试件以及对应的固定生产线调试状态,将检测结果达到各个参数目标的调试件作为目标件,将对应的固定生产线调试状态作为目标状态,在后面的航空零件精细加工时,直接采用目标状态下的固定生产线进行加工。
举个例子,采用本实施例应用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对一种航空薄壁件进行加工的时候,第一步,接收客户加工需求,通过输入模块将客户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的参数目标,例如其中一个产品参数项为薄壁厚度,对应的参数目标为a-b毫米,另一个产品参数项为连接处厚度,对应的参数目标为c-d毫米,粘合剂厚度为e-f毫米,将所有产品参数项和对应的参数目标传递给中央处理器;
第二步,所述中央处理器将产品参数项发送给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该固定生产线上一共有N台生产设备,中央处理器根据找到的对应操作参数项为其中M台生产设备上的操作参数项,那么整个固定生产线的调试就是集中在对这M台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进行调整;
第三步,中央处理器按照调试策略通过物联网信号传输控制这M台生产设备对应的控制端,使控制端能够在各个操作参数项的预设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的参数值,M台设备都调整参数值后,整个固定生产线形成一个调试状态生产线,相比于以前的固定生产线,这当中被调试的M台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的具体参数值已经改变,中央处理器通过各个控制端控制该调试状态下固定生产线的所有生产设备启动,按照正常生产加工流程,投入原材料后加工形成该调试状态下的调试件,形成当前调试件,即当前航空薄壁调试件;
第四步,检测模块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例如,产品参数项薄壁厚度,对应的检测参数项为厚度检测,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为“先确定待测部位,从待测部位上选择5个点通过电子卡尺进行厚度测试,最后求平均值得到该检测项对应的检测数据;”检测设备按照检测参数项和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完成对当前调试件的检测形成检测数据发送给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将所有检测数据与其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产品参数项对应呈现形成检测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第五步,中央处理器对比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让检测结果的检测数据和参数目标一一对应,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相匹配,即所有检测数据和所有参数目标的对比满足匹配要求时则认为相匹配,则将当前调试件作为目标件,将当前调试状态的固定生产线作为目标状态的固定生产线,即当前航空薄壁调试件就是满足客户加工需求的航空薄壁件,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能够直接满足客户加工需求进行生产加工,中央处理器通过各个控制端控制目标状态下的固定生产线进行航空零件的生产加工;中央处理器对比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不匹配,则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直至新的调试件的检测结果与参数目标相匹配为止。
采用本实施例,无论客户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进行加工需求调整,无论是多么异常的加工需求,都能够通过输入模块快速将其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又通过中控平台的中央处理器按照加工操作表快速对应固定生产线上的对应生产设备以及操作参数项,而通过调试策略,能够快速地进行固定生产线调试生产形成调试件,同时,通过调试策略的设置,能够及时根据调试件的检测结果来进一步调试固定生产线,直到生产出来的调试件的检测结果满足各个参数目标,得到目标状态下的固定生产线,通过这样的固定生产线就能够生产加工出满足客户加工需求的航空零件。整个过程当中,无需人为进行逐一调试校验,通过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能够快速完成固定生产线的调试,进而能够快速完成对应的航空零件加工任务。
本实施例通过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化加工的组合工具,在不改变固定生产线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各个设备本身自带的控制端,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固定生产线调试,打破了以往人们认为生产设备优于生产线的固有思维,从整个生产线出发,系统地动态地进行生产效果调节,而调试策略的设置,能够极大降低数据计算量,使调试时间有效缩短。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警示模块。警示模块连接有用来进行声光警示的声光器件,警示模块还与各个控制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内预设有异常操作表,中央控制器定时获取各个控制端的控制操作情况,若发现有符合异常操作表中的控制操作情况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警示模块发出声光报警。本实施例中的声光器件为现有能够进行声光报警的任意器件。本实施例中的异常操作表,通过新接收到的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进行动态调整。本实施例能够针对具体加工需求动态确认异常操作,能够提高整个固定生产线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中控平台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历史加工数据表,历史加工数据表包括多组历史加工信息,每组历史加工信息包括对应的历史产品参数项、历史参数目标、历史操作参数项、历史关键参数项以及对应的包括各个历史关键参数项在内的各个历史操作参数项的对应参数值、检测参数项、检测操作步骤等数据形成的历史加工数据包。
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的时候,先从存储模块的历史加工数据表寻找与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对应的历史产品参数项和历史参数目标,从中选择比较相近的历史加工信息,从对应的历史加工数据包中选择历史操作参数项和历史关键参数项对应的参数值作为调试策略开始使对应操作参数项和对应关键参数项的调试初始值,在调试初始值的基础上进行调试,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固定生产线的目标状态。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充分利用以前生产加工过的相似零件,快速完成固定生产线调试,达到更加快速更加精准地完成生产加工的目的。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本实施例中的输入模块,包括用来将客户加工需求进行直接转换的直接转换单元以及用来按照客户加工需求进行相关隐形加工需求转换的间接转换单元,所述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直接产品参数和直接参数目标,所述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间接产品参数和间接参数目标;所述产品参数项由直接产品参数项加上间接产品参数项得到,所述参数目标由直接参数目标加上间接参数目标得到。
直接转换单元直接将客户明确提出的加工需求转换成可执行的直接产品参数项和直接参数目标,例如,航空薄壁件,“直接产品参数项,直接参数目标”有“薄壁厚度,a-b毫米”“连接处厚度,c-d毫米”“粘合剂厚度,e-f毫米”。而在客户提出加工需求的T时间段内,对于这种航空薄壁件出现了新的要求,比如说防火性能要求提高,因此间接转换单元通过网络爬虫等现有手段获取这些与待加工航空零件相关信息后,会将这部分隐形加工需求增加转换成间接产品参数项和间接参数目标,例如,“间接产品参数项,间接参数目标”有“表面防火层厚度,h-i毫米”。
这样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将客户加工需求转换成可执行的产品参数项和参数目标,能够有效排除负面事件的影响。这样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转换客户加工需求。
本实施例增加隐形加工需求,通过网络爬虫爬一些新出的行业规定、社会新闻等信息,使客户即使没有提出直接加工需求,也能通过生产线智能增加隐形需求加工,用来弥补被客户忽略掉的加工注意事项,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转换客户加工需求。当然,为了更加严谨,在隐形需求转换之前,通过短信、微信或者其他现有通信方式告知客户,在客户确认通过后,再通过间接转换单元将隐形加工需求转换形成间接产品参数和间接参数目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平台,所述中控平台包括预设有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用来将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参数目标的输入模块以及用来与检测设备通信连接的检测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设置在各个生产设备上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加工操作表和调试策略,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当前调试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当前调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相匹配,则按照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生产加工,若两者不匹配则继续调整至检测结果与参数目标相匹配为止;
所述控制端内预设有控制逻辑,每个控制逻辑与至少一个操作参数项对应,每个操作参数项均有对应的参数值范围;
在通过控制端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项形成调试状态生产线时,中央处理器首先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然后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
所述操作参数项包括关键参数项和非关键参数项,所述关键参数项对应参数值的单次调节范围低于非关键参数项;
所述调试策略包括:先调整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范围,在固定生产线中所有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都调整一遍后再调整非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
调试策略为,从当前操作参数项选择出关键参数项,固定生产线上的所有生产设备的关键参数项按照唯一变量法进行逐一调试,每次调试的时候,关键参数项的参数值的调节范围为对应参数值范围的1%-16%;当关键参数项逐一调试过一次后,才能进行其他非关键参数项的当前操作参数项调试,且这些当前操作参数项每次调试不能超过两个生产设备,被调试的当前操作参数项包括关键参数项在内一共不能超过7个,每个非关键参数项的操作参数项的调节范围为对应参数值范围的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操作表,包括与操作参数项对应的产品加工参数项,中央处理器将与产品加工参数项相匹配的产品参数项以及与其对应的操作参数项进行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平台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内预设有历史加工数据表,所述历史加工数据表包括多个历史加工信息,所述历史加工信息包括历史产品参数项、历史参数目标和历史操作参数项参数值;
中央处理器在使用调试策略之前,先将接收到的产品参数项和历史参数项对比,将参数目标和历史参数目标对比,找到与当前加工需求相匹配的历史加工信息,中央处理器将该历史加工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参数项参数值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的调试初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预设有检测判断表;
检测模块在接收到产品参数项后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按照检测参数项和对应的检测操作步骤完成对调试件的检测形成检测数据;检测模块将所有检测数据形成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警示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内预设有异常操作表,中央处理器定时将各个控制端的控制操作情况与异常操作表进行对比,若发现符合异常操作表的控制操作情况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警示模块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用来将加工需求进行直接转换的直接转换单元以及用来进行隐形加工需求转换的间接转换单元;
所述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直接产品参数和直接参数目标,所述间接转换单元转换形成间接产品参数和间接参数目标;所述产品参数项由直接产品参数项加上间接产品参数项得到,所述参数目标由直接参数目标加上间接参数目标得到。
7.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工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加工需求转换成产品参数项和对应的参数目标;
步骤二,通过加工操作表找出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操作参数项作为当前操作参数项;
步骤三,按照调试策略控制各个控制端在参数值范围内调整对应操作参数项的参数值形成一个调试状态生产线并生产形成调试件;
步骤四,根据预设的检测判断表将产品参数项对应的检测参数项和检测操作步骤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调试件得到检测结果;
步骤五,对比检测结果和参数目标,若两者相匹配则按照当前调试状态生产线生产加工,若两者不匹配则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
CN202111651071.4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Active CN114326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1071.4A CN1143266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1071.4A CN1143266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629A CN114326629A (zh) 2022-04-12
CN114326629B true CN114326629B (zh) 2022-11-11

Family

ID=8101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1071.4A Active CN1143266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66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1383B (zh) * 2015-09-15 2018-03-2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657681A (zh) * 2017-09-19 2018-02-02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生产设备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器
WO2019101968A1 (de) * 2017-11-23 2019-05-31 Bühler AG Intelligente, selbst-adaptive steuerungs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ierten optimierung und steuerung der vermahlungslinie eines walzensystems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CN108845550B (zh) * 2018-08-30 2020-10-30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控制执行参数的防差错方法
CN110231810A (zh) * 2019-06-19 2019-09-13 盐城工学院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信息控制系统及方法、生产线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629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26692A1 (en) Parallel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multi-period differential sampling and digital twinning technologies
US10120368B2 (en) Manufacturing adjustment system that adjusts manufacturing statuses of multiple machines
US73468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ources of motherboards under test through networks
CN111208782B (zh) 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状态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05069A (zh)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US9566735B2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a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CN114326629B (zh) 一种应用于航空零件精细加工的组合工具和加工方法
CN103713613A (zh) Propr模式下火电机组负荷优化控制方法
US8770019B2 (en) Test rig for dynamic test assignments 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st rig of this kind
US72544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 figure of a workpiece
US10659536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verters
CN111178784A (zh) 一种质量检验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610911B (zh) 主控电子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11290267B (zh) 基于LabVIEW的火电模型辨识装置和辨识方法
JP2002367875A (ja) プロセス工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セス工程管理方法
CN116661403A (zh) 一种柔性生产线的自适应匹配控制系统
CN106708231A (zh) 算力芯片电压稳定控制装置和算力板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装置
CN110119906B (zh) 一种管理产品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23745B (zh) 一种制程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57239A (zh) 一种电动转向系统中减速机构空载扭矩的控制方法
CN114295224B (zh) 一种红外tdi探测器行频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7261142A (zh) 一种注塑机流量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193243B (zh) 一种plc控制柜的远程控制系统
US758081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measuring point in time for a field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field device in which a measuring point in time has been determined
CN116149278A (zh) 一种基于虚拟监控的石膏板生产组件同步调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