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4028B -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4028B
CN114324028B CN202111629146.9A CN202111629146A CN114324028B CN 114324028 B CN114324028 B CN 114324028B CN 202111629146 A CN202111629146 A CN 202111629146A CN 114324028 B CN114324028 B CN 1143240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glass
sound insulation
determining
modulus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91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4028A (zh
Inventor
廖慧君
薛从强
李建伟
李庆定
张灿忠
李永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91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40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4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4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4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4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其中,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该方法包括:获取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和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根据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该方法不仅省去了传统试错法反复检测所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而且也省去了试生产过程的反复调试,很大地提高了设计隔音玻璃的便捷性、可靠性及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设计初期,可较为准确地预估夹层玻璃产品的隔音损耗系数大小,为玻璃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Description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隔音玻璃损耗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乘车舒适性体验需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对驾乘时的隔音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隔音问题的解决,汽车玻璃制造企业主要通过在玻璃中间夹入PVB(Poly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隔音膜进行车外噪声的减弱,其隔音机理是阻尼衰减,玻璃的固有阻尼很小,而PVB隔音膜的大阻尼能减弱玻璃板弯曲振动的强度。由于隔音膜材料的内损耗、内摩擦大,使玻璃板振动能量一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而耗散掉,从而减弱振动噪声的传递。汽车玻璃隔音性能由损耗系数表征,目前普遍采用锤击激振法来检测汽车隔音玻璃的损耗系数。
但发明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测试方法,只能等到夹层玻璃产品试生产出来之后,对产品进行锤击激振,才能获得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试生产和隔音损耗检测。产品间的特性(如形状规格、厚度、曲率、拱高等)不同使得产品间的隔音损耗系数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仅凭以往试错经验,难以确定玻璃造型等设计因素对隔音损耗系数的影响规律,从而大大拉长了产品研发周期,导致前期投入大、成本高和市场竞争力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开发周期短且成本低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
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和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所述动态模量包括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
基于所述隔音层的长期模量对所述储能模量和所述损耗模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
进一步地,得到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隔音层的长期模量G(f)利用以下表达式,对所述储能模量Gs(f)和所述损耗模量Gl(f)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ure BDA0003439491490000021
其中,gl(f)为无量纲损耗模量,gs(f)为无量纲储能模量。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的步骤包括:
通过DMA实测获取扫描频率范围内的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
利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确定频率外推主曲线;
根据所述频率外推主曲线,获得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进一步地,确定频率外推主曲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和WLF方程,外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得到频率范围大于所述扫描频率范围的频率外推主曲线。
进一步地,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的步骤包括:
选取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
将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到隔音层的属性列表中;
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建立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
通过直接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所述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Hz-250Hz。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00Hz-900Hz。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1000Hz-5000Hz。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共振频率和半功率带宽;
根据所述共振频率和所述半功率带宽,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包括:
测试仪器,用于测量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
加速度频响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和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损耗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根据上述的方法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为单层隔音PVB。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包括至少两层标准PVB和至少一层隔音PVB,所述隔音PVB的硬度小于所述标准PVB的硬度,每层隔音PVB设置在相邻两层标准PVB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首先获取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然后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和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最后根据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该方法不仅省去了传统试错法反复检测所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而且也省去了试生产过程的反复调试,很大地提高了设计隔音玻璃的便捷性、可靠性及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设计初期,可较为准确地预估夹层玻璃产品的隔音损耗系数大小,为玻璃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获取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获取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得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确定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所述的将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到隔音层的属性列表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所述的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所建立的锤击频响模型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所述的通过直接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锤击频响模型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所述的得到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频响曲线的示意图;
图6e为本发明所述的根据加速度频响曲线来确定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中的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储能模量又称为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弹性(可逆)形变而储存模量的大小,反映材料弹性大小;损耗模量又称粘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粘性形变(不可逆)而损耗的能量大小,反映材料粘性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DMA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可测量粘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时间、温度或频率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方法包括:
S200: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
S400: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和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S600: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该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不仅省去了传统试错法反复检测所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而且也省去了试生产过程的反复调试,很大地提高了设计隔音玻璃的便捷性、可靠性及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设计初期,可较为准确地预估夹层玻璃产品的隔音损耗系数大小,为玻璃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的步骤S200包括:
S220: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所述动态模量包括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
具体的,通过DMA实测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储能模量Gs(f)和损耗模量Gl(f),则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G(f)为:G(f)=Gs(f)+iGl(f)。
S240:基于所述隔音层的长期模量对所述储能模量和所述损耗模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得到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隔音层的长期模量G(f)利用以下表达式,对所述储能模量Gs(f)和所述损耗模量Gl(f)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ure BDA0003439491490000071
其中,gl(f)为无量纲损耗模量,gs(f)为无量纲储能模量。长期模量是指物体经长时间受力后,应力与稳定应变的比值。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获取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的步骤S220包括:
S222:通过DMA实测获取扫描频率范围内的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
其中,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是DMA在温度扫描模式和频率扫描模式下测量确定的不同温度和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S224:利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确定频率外推主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
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和WLF方程(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外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得到频率范围大于所述扫描频率范围的频率外推主曲线。由于汽车隔音玻璃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频率远大于DMA测试频率,因此该方法为汽车隔音玻璃产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是指升高温度与延长观察时间对分子运动是等效的,对高聚物的粘弹行为也是等效的。WLF方程是一种描述松弛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方程。
S226:根据所述频率外推主曲线,获得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的测量实现,不局限于DMA测试实现手段,还可以利用如MAK-04型号的动态粘弹谱仪来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的步骤S400包括:
S420:选取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目标频率范围是基于夹层玻璃需要隔离的音频范围所确定的。可以根据夹层玻璃的应用场景,确定其需要主要屏蔽的音频范围。而针对其想要屏蔽的音频范围的隔音效果是汽车隔音玻璃产品设计过程中重点关心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Hz-250Hz。5Hz-250Hz为因汽车振动等引起的低频噪声,可以由此设计对低频噪声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夹层玻璃。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00Hz-900Hz。可以由此设计厚度更小的夹层玻璃而不使隔音性能退化。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1000Hz-5000Hz。1000Hz-5000Hz为人耳最敏感的噪声范围,由此设计对人耳最敏感的噪声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夹层玻璃。
S440:将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到隔音层的属性列表中;
具体的,通过将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有限元仿真软件中隔音层的属性列表中。
S460: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建立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
具体的,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建立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
S480:通过直接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所述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的步骤S600包括:
S620: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共振频率和半功率带宽;
具体的,所述共振频率fr为加速度频响曲线上实测的共振频率也就是固有频率。所述半功率带宽Δf为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上的共振峰两侧下降
Figure BDA0003439491490000091
共振振幅处的频率差。也就是说,在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上的共振峰的
Figure BDA0003439491490000092
倍处,作一平行于频率轴的直线与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交两点,这两点对应的横坐标数值为fo和fu,半功率带宽Δf=fo-fu
S640:根据所述共振频率和所述半功率带宽,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具体的,根据所述共振频率fr和所述半功率带宽Δf和以下表达式,计算所述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η:
Figure BDA0003439491490000101
为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法,首先将目标频率范围(如5Hz-250Hz频域)内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有限元仿真软件中隔音层的属性列表中,如图6a所示,其中图表中第一列为序号,第二列为无量纲储能模量,第三列为无量纲损耗模量,第六列为频率;然后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建立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如图6b所示;接着通过直接稳态动力学频响模拟技术对如图6c中的该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如图6d所示的5Hz-250Hz频域的加速度频响曲线,基于图6d所示的加速度频响曲线可进一步确定如图6e所示的夹层玻璃的共振频率和半功率带宽,即可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综上所述,研究夹层玻璃材料、工艺和测量过程,结合数值仿真模拟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值模型用以获得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指导隔音玻璃的不同频率下的降噪设计。据此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玻璃曲率、拱高等结构参数对夹层玻璃产品隔音损耗系数的影响规律,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可以较为准确地预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大小,为同步设计提供输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根据上述的方法确定。
当上述夹层玻璃应用与车辆上时,上述隔音层2可优先选用透过率比较高的隔音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夹层玻璃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隔音层2设置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之间。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对隔音层2形成保护,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稳定性。其中第一玻璃板11可以是单层玻璃板也可以是包括多层玻璃板的层压结构,第二玻璃板12也可以是单层玻璃板或多层玻璃板组成的层压结构。
可选地,所述隔音层2为单层隔音PVB。隔音PVB可以在实现隔音效果的同时,满足车内的采光需要。采用单层隔音PVB可以减轻夹层玻璃的厚度和重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可选地,所述隔音层30包括至少两层标准PVB和至少一层隔音PVB,所述隔音PVB的硬度小于所述标准PVB的硬度,每层隔音PVB设置在相邻两层标准PVB之间。例如三层隔音结构:标准PVB/隔音PVB/标准PVB,或例如五层隔音结构:标准PVB/隔音PVB/标准PVB/隔音PVB/标准PVB等。采用多层隔音结构可以获得更好的隔音效果,以及选用厚度更薄的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可以举例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6mm,甚至小于或等于1.1mm,更甚至为0.3mm-0.7mm,以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其中,标准PVB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膜,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较低的阻尼,在20℃下和在1kHz至10k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大于或等于1×108Pa的剪切模量,虽然不适于改善隔音效果,但能够赋予夹层玻璃良好的机械强度。隔音PVB为基于聚乙烯醇缩醛和增塑剂的粘弹性塑料材料制成的,具有较低的刚性和较高的阻尼,与标准PVB交替层叠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之间,能够显著改善夹层玻璃的隔音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如图8所示,车辆100的车身102安装有上述夹层玻璃101。搭载有上述夹层玻璃101的车辆100,可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滤除车辆100外部的杂音,也可降低车内多媒体设备所播放的音频对车外环境的影响,避免声音污染,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方法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本发明所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包括:
测试仪器,用于测量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的步骤。
该系统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通过对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进行测量,由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来进行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的确定,避免了传统技术中不断对试产的夹层玻璃制品锤击以确定隔音损耗系数及其所带来的开发周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基于该系统,可以快速根据市场需要生产符合隔音要求的隔音玻璃制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处理器包括:
归一化处理模块200,用于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
加速度频响曲线获取模块400,用于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和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损耗系数确定模块600,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上述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实现均可参照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以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所述动态模量包括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
基于所述隔音层的长期模量G(f)利用以下表达式,对所述储能模量Gs(f)和所述损耗模量Gl(f)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ure FDA0004170815700000011
其中,gl(f)为无量纲损耗模量,gs(f)为无量纲储能模量;
选取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
将无量纲储能模量、无量纲损耗模量添加到隔音层的属性列表中;
根据夹层玻璃的数学模型和隔音层的属性列表,建立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
通过直接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所述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的步骤包括:
通过DMA实测获取扫描频率范围内的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
利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确定频率外推主曲线;
根据所述频率外推主曲线,获得所述隔音层在各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频率外推主曲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和WLF方程,外推所述DMA动态升降温多频扫描曲线,得到频率范围大于所述扫描频率范围的频率外推主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Hz-250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500Hz-90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率范围为1000Hz-5000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共振频率和半功率带宽;
根据所述共振频率和所述半功率带宽,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8.一种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仪器,用于测量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动态模量;
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音层在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无量纲储能模量和无量纲损耗模量;
加速度频响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扫描频率下的所述无量纲储能模量、所述无量纲损耗模量和所述夹层玻璃的锤击频响模型,得到所述夹层玻璃的加速度频响曲线;
损耗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频响曲线,确定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
10.一种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块玻璃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隔音层,所述夹层玻璃的隔音损耗系数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单层隔音PVB。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包括至少两层标准PVB和至少一层隔音PVB,所述隔音PVB的硬度小于所述标准PVB的硬度,每层隔音PVB设置在相邻两层标准PVB之间。
CN202111629146.9A 2021-12-28 2021-12-28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Active CN114324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146.9A CN114324028B (zh) 2021-12-28 2021-12-28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146.9A CN114324028B (zh) 2021-12-28 2021-12-28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4028A CN114324028A (zh) 2022-04-12
CN114324028B true CN114324028B (zh) 2023-05-16

Family

ID=8101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9146.9A Active CN114324028B (zh) 2021-12-28 2021-12-28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40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2937A (ja) * 1999-03-25 2000-10-03 Sekisui Chem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1206743A (ja) * 2000-01-21 2001-07-31 Sekisui Chem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7070200A (ja) * 2005-09-09 2007-03-22 Asahi Glass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
JP2009256128A (ja) * 2008-04-15 2009-11-05 Central Glass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02184332A (zh) * 2011-05-17 2011-09-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拓展测试频率外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数据的方法
FR3054167A1 (fr) * 2016-07-19 2018-01-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Intercalaire plastique viscoelastique pour un amortissement vibro-acoustique et vitrage comprenant un tel intercala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1174B1 (fr) * 2006-05-19 2013-01-11 Saint Gobain Vitrage feuillete acoustique, intercalaire acoustique et procede de selection de l'intercalaire pour un amortissement acoustique optimal
AU2011268093B2 (en) * 2010-06-19 2015-07-09 Perimetr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bject
JP6485309B2 (ja) * 2015-09-30 2019-03-20 Agc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
US10345210B2 (en) * 2016-08-15 2019-07-09 New York University Method to estimate strain rate dependent elastic modulus of materials using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at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2937A (ja) * 1999-03-25 2000-10-03 Sekisui Chem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1206743A (ja) * 2000-01-21 2001-07-31 Sekisui Chem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7070200A (ja) * 2005-09-09 2007-03-22 Asahi Glass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
JP2009256128A (ja) * 2008-04-15 2009-11-05 Central Glass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02184332A (zh) * 2011-05-17 2011-09-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拓展测试频率外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数据的方法
FR3054167A1 (fr) * 2016-07-19 2018-01-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Intercalaire plastique viscoelastique pour un amortissement vibro-acoustique et vitrage comprenant un tel intercalair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scoela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 laminated glass interlayer materials from static tests;Xavier Centelles等;《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第279卷;第122503(1-12)页 *
中国隔声玻璃研究进展;马攀龙等;《科学技术与工程》;第19卷(第32期);第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4028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Vibration and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3D printed Kagome lattice with viscoelastic material filling
Bhalla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y piezo–impedance transducers. II: Applications
Farhidzadeh et al. Monitoring crack propagat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 by acoustic emission
Barkanov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viscoelastic layers in sandwich panels via an inverse technique
Tufoi et al. Dynamic Analysis of Thin Plates with Defects by Experimental and FEM Methods
CN112199823A (zh) 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
CN109396226A (zh) 一种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
CN106596723A (zh)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参数声学检测方法
Tong et al. Tile-wall bonding integrity inspection based on time-domain features of impact acoustics
Zhang et al.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Sneddon's solution for interpreting the indentation of nonlinear elastic biopolymers
Yang et al. Detection of delamination in composite beams using frequency deviations due to concentrated mass loading
CN114324028B (zh) 夹层玻璃隔音损耗系数确定方法、确定系统及夹层玻璃
Kaupp et al.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penetrability in pyramidal (nano) indentations
CN115455602A (zh) 一种铸铝件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JP2012531376A (ja) 積層グレージングユニットの製造プロセス
Sun et al. Modeling of preload bolted flang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loosening analysis and detection
Yang et al. Multiple damages detection in beam based approximate waveform capacity dimension
Liang et al. Dynamics-based vibration signal modeling for tooth fault diagnosis of planetary gearboxes
Bonacci Experiments to study seismic drif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Pei et al. Analytical solution of deformations for two-layer Timoshenko beams glued by a viscoelastic interlayer
X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Dynamic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Plane Cracks in PVB Laminated Glass Plates
Botz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layer shear modulus in laminated glass using a torsional test
Dalenbring Validation of estimated isotropic viscoela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vibration response prediction
CN112906263A (zh) 含制孔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测方法
Xi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ingle-layer finite element and a simplifie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 for constrained layer damped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