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3910B -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3910B
CN114323910B CN202111476089.5A CN202111476089A CN114323910B CN 114323910 B CN114323910 B CN 114323910B CN 202111476089 A CN202111476089 A CN 202111476089A CN 114323910 B CN114323910 B CN 114323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mud
thickness
interlayer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60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3910A (zh
Inventor
刘洪磊
杨晨
刘溪鸽
黄海婷
张权云
Original Assignee
东北大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东北大学 filed Critical 东北大学
Priority to CN2021114760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3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3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3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针对含泥夹层蠕变剪切试验中在常规条件下夹层失水硬化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优点在于:对试样采用防锈脂与防水材料进行密封,确保泥层在长期蠕变过程中含水率保持稳定;在对含泥夹层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过程中,需要对试样总体高度(计算泥夹层的厚度变化)进行精准测量,如果由于法向加载过高导致泥夹层大量挤出,则需要修改设计试验;此外,在试验后再次称重以校验试样的失水情况,如果失水率高于设定指标,则该试验同样需要重新进行。上述方法确保了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蠕变剪切试验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Description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领域,涉及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技术背景
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软弱夹层的工程岩体在的地下水,降雨等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滑坡等灾害,因此研究泥质软弱夹层在水环境下的蠕变剪切特性十分必要。然而,现有的试验方法研究软弱夹层含水率问题时通常是其单独考虑,且没有考虑长期试验条件下的失水问题,这样无法真实地反映泥质夹层在与较硬岩层在应力下发生互相作用与相对运动过程。因此,一方面结构面中间的软弱夹层需要考虑不同的含水率,另一方面,需要在长期蠕变作用下含水率保持的问题。
对于从现场所选取的岩石或泥层,对其长时间的保水措施主要是蜡封法。蜡封法是将试件整体放入已经融化的蜡油中,等其凝固后所产生的一层蜡质膜紧密包裹试件。该方法对完整岩石试样保水效果较好,但是对于蠕变剪切试验,则会产生侧向的剪切变形,而这样的会造成蜡层的损坏及保水效果失效,所以蜡封法不适用于固定含水率下在蠕变剪切试验过程中含水状态的保存。
在含有软弱夹层的试件制作中,除了保持其含水状态的要求外,还需要控制其软弱夹层中夹层的厚度,即,不能在剪切滑移过程中从结构面试样边缘流失太多泥质,这将导致试验结果难以量化。因此,关于含软弱夹层的保水试件的制作过程中,现有的蜡封法不适合,一方面要保证其保水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将其软弱夹层的泥质保持及流失情况进行量化。
本发明基于现有岩石力学试验中特别是蠕变剪切试验中试件保持含水率不变的需求,提出一种简便的含软弱泥质夹层结构面试件的保水方法,为目前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实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含泥软弱夹层厚度和合理保持试件在蠕变剪切试验过程中保持水分不流失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防锈脂与防水材料共同密封,并且采用预应力加载控制软弱夹层厚度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步骤一:将采集到的断层泥样本成分进行测定,并将其烘干后与烘干前的质量进行比较计算其含水率η。对试验目标荷载下的泥层厚度进行标定,标定方法为,将含节理的试件高度测量,高度定为h0,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块后泥层能够全面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h1,计算h1-h0的差值,记为h2,将h2作为此荷载状态下的标准泥层厚度,在该载荷状态下设计试验的夹层厚度不应高于h2
步骤二:将制备好的节理样本对其称重,其质量定为m0,将节理试件在紧密扣合状态下进行高度测量,高度定为h3
步骤三:将断层泥试样均匀覆盖到标准件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层试件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h4,质量为m1,计算此试件软弱夹层的厚度h5,h5=h4-h3
步骤四:使用能够覆盖节理厚度的防水材料对含泥试样进行包裹,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h2'根据步骤一的标定方法确定,h2'=h5-h6,这里h6指的是现有厚度与试验所需厚度的差值;
根据此公式计算出差值厚度h6,然后将加载速率设定为固定的位移加载,可以将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件软弱夹层厚度,或者采用目标位移值设定方式使含泥夹层试样压缩到固定厚度,而后将试件四周挤出的泥质夹层进行清理;
步骤五:对预加载试件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可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此质量可以作为控制泥层厚度的参考,对试件高度测量可以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是否达到要求的h2',若夹层厚度没有达到预定要求,则需要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四;
步骤六:对含软弱夹层的试件节理处使用防锈脂进行油封,保证其没有空隙可以透入空气,之后将防水材料对涂抹防锈脂后的区域进行包裹,作为第二防水层,处理后的试件便可以进行设计好的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使其与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保持一致;
步骤七:在试验结束后对试件进行称重,质量记为m4,以计算试样的失水率,计算公式为失水率ηw=(m2-m4)/m3×100%,若失水率高于某一阈值,则需要重新进行试验,并在试验结束后测量其高度h7,若挤出率高于某一阈值,认为试验设定有待调整或试验过程控制不严格,需要重新试验;若达到某一设定阈值,认为试验有效。
通常采用蜡封法保存试件不适用于蠕变剪切试验过程中剪切位移的大变形带来的影响,并且对于现有的试验方法也无法精确控制夹层在试块中所拥有的精确的厚度要求,而采用油封与防水材料共同密封,并且采用预应力加载控制软弱夹层厚度可以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在现有的蠕变剪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有利于进行具有含泥夹层的蠕变剪切试验变形特性的研究。而且,该方法通过量化含泥夹层厚度、泥夹层质量可以实现试验过程的标准化控制,稳定、可行,便于研究人员的试验数据进行广泛比较研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蠕变剪切试验数据图。
附图2是本发明在目标荷载下的泥层厚度标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实例中的含水率为16%,之后再将一部分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黏土矿物的含量与含水率比较大认为需要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泥层厚度进行标定,将含节理的试件高度测量,高度为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块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进行加载,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件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2.3mm,将小于2.3mm的泥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泥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含结构面的断面标准件(100mm×100mm×100mm)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件高度为99.55mm,其质量定为2342g;
矿物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报告
步骤3:将断层泥试样均匀覆盖到标准件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层试件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101.41mm,质量m1=2378g,其软弱夹层的厚度h5=101.41mm-99.55mm=1.86mm;
步骤4: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一确定,h2'定为1mm,h6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1.86mm-1mm=0.86mm,然后将位移加载速率设定为1mm/min,就可以将控制压平的位移大小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t0=0.86mm/1mm/min=0.86min,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件软弱夹层厚度,即将其在单轴压力机上加载52秒后取下,而后将试件四周挤出的泥层进行清理;
步骤5:对预加载试件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56g,进行测量便可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56g-2342g=14g,对试件高度测量可以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
步骤6:对试件软弱夹层建议使用可用于防锈和防水剂的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这里采用凡士林进行油封,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可以透入空气,之后采用水蒸气透过率符合国标GB 10377—88的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建议以3-6层为宜,不宜缠绕过厚导致剪切试验过程中剪切力受到影响,缠绕层数过少则恐会导致保水效果变差,本例以缠绕5层为标准,缠绕部分建议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应大于试件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件便可以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特定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七:将处理后的试件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可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如大于5%需重新试验,可以适当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此试件失水率大约在3%左右,符合标准,挤出率ηd经计算在1%以内,符合标准。
实施例2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实例中的含水率为16%,之后再将一部分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认为需要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泥层厚度进行标定,将含节理的试件高度测量,高度为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块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件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2.3mm,将小于2.3mm的泥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泥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含结构面的断面标准件(100mm×100mm×100mm)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件高度为95.77mm,其质量为2327g;
步骤3:将断层泥试样均匀覆盖到标准件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层试件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98.16mm,质量2385g,其软弱夹层的厚度h5,h5=98.16mm-95.77mm=2.39mm;
步骤4: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一确定,h2'定为1mm,h6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2.39mm-1mm=1.39mm,然后将位移加载速率设定为1mm/min,就可以将控制压平的位移大小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t0=1.39mm/1mm/min=1.39min,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件软弱夹层厚度,即将其在单轴压力机上加载83秒后取下,而后将试件四周挤出的泥层进行清理;
步骤5:对预加载试件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37g,进行测量便可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37g-2327g=10g,对试件高度测量可以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
步骤6:将试件取出,对其软弱夹层建议使用可用于防锈和防水剂的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这里采用凡士林进行油封,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可以透入空气,之后采用水蒸气透过率符合国标GB10377—88的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建议以3-6层为宜,不宜缠绕过厚导致剪切试验过程中影响试验结果,缠绕层数过少则恐会导致保水效果变差,本例以缠绕5层为标准,缠绕部分建议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应大于试件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件便可以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特定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7:将处理后的试件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可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如大于5%需重新进行试验,可以适当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此试件失水率大约在2%左右,符合标准,挤出率ηd经计算在1%以内,符合标准:
实施例3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实例中的含水率为16%,之后再将一部分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认为需要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泥层厚度进行标定,将含节理的试件高度测量,高度为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块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件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2.3mm,将小于2.3mm的泥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泥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含结构面的断面标准件(100mm×100mm×100mm)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件高度为100.83mm,其质量定为2376g;
步骤3:将断层泥试样均匀覆盖到标准件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层试件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102.85mm,质量为2394g,其软弱夹层的厚度h5,h5=102.85mm-100.83mm=2.02mm;
步骤4:将试件取出,使用2cm保鲜膜对软弱夹层进行包裹,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一确定,h2'定为2mm,h6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2.02mm-2mm=0.02mm,这里由于预设的含泥夹层厚度为2mm,而所需厚度与误差为2%,在百分之五以内,因此不需进行预加载控制:
步骤5:对预加载试件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93g,进行测量便可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93g-2377g=16g,对试件高度测量可以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
步骤6:将试件取出,对其软弱夹层建议使用可用于防锈和防水剂的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这里采用凡士林进行油封,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可以透入空气,之后采用水蒸气透过率符合国标GB10377—88的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建议以3-6层为宜,不宜缠绕过厚导致剪切试验过程中影响试验结果,缠绕层数过少则恐会导致保水效果变差,本例以缠绕5层为标准,缠绕部分建议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应大于试件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件便可以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特定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7:将处理后的试件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可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如大于5%需重新进行试验,可以适当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此试件失水率大约在4%左右,符合标准,挤出率ηd经计算在1%以内,符合标准。

Claims (7)

1.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采集到的断层泥样本成分进行测定,并将其烘干后与烘干前的质量进行比较计算其含水率η;对试验目标荷载下的含泥夹层厚度进行标定,标定方法为,将节理试样进行高度测量,高度定为h0,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样后泥层能够全面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h1,计算h1-h0的差值,记为h2,将h2作为此荷载状态下的标准含泥夹层厚度,在该荷载状态下设计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h2’不高于h2
步骤二:将制备好的节理试样对其称重,其质量定为m0,将节理试样在紧密扣合状态下进行高度测量,高度定为h3
步骤三:将断层泥样本均匀覆盖到节理试样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夹层试样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h4,质量为m1,计算此试样软弱夹层厚度h5,h5=h4-h3
步骤四:使用能够覆盖节理厚度的防水材料对含泥夹层试样进行包裹,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h2’根据步骤一的标定方法确定,h2’=h5-h6,这里h6指的是现有厚度与试验所需厚度的差值;根据此公式计算出差值厚度h6,然后将加载速率设定为固定的位移加载,将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样软弱夹层厚度,或者采用目标位移值设定方式使含泥夹层试样压缩到固定厚度,而后将试样四周挤出的泥质夹层进行清理;
步骤五:对预加载试样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此质量作为控制含泥夹层厚度的参考,对试样高度测量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是否达到要求的h2’,若软弱夹层厚度没有达到预定要求,则需要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四;
步骤六:对含软弱夹层的试样节理处使用防锈脂进行油封,保证其没有空隙透入空气,之后将防水材料对涂抹防锈脂后的区域进行包裹,作为第二防水层,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设计好的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使其与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保持一致;
步骤七:在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进行称重,质量记为m4,以计算试样的失水率,计算公式为失水率ηw=(m2-m4)/m3×100%,当失水率高于5%,则需要重新进行试验,并在试验结束后测量其高度h7,当挤出率高于5%,认为试验设定有待调整或试验过程控制不严格,需要重新试验;若达到5%以内,认为试验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对软弱夹层进行包裹需采用防水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位移加载方式控制软弱夹层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断层泥样本取部分进行烘干,根据XRD测试结果判断进行保水措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实例中的含水率为16%,之后再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黏土矿物的含量与含水率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含泥夹层厚度进行标定,再测量节理试样的高度,高度为h0=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样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进行加载,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样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h1=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h2=2.3mm,将小于2.3mm的含泥夹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含泥夹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节理试样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样高度为h3=99.55mm,其质量定为2342g;
步骤3:将断层泥样本均匀覆盖到节理试样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夹层试样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h4=101.41mm,质量m1=2378g,其软弱夹层厚度h5=h4-h3=101.41mm-99.55mm=1.86mm;
步骤4: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1确定,h2’定为1mm,h6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1.86mm-1mm=0.86mm,然后将位移加载速率设定为1mm/min,将控制压平的位移大小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t0=0.86mm/1mm/min=0.86min,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样软弱夹层厚度,即将其在单轴压力机上加载52秒后取下,而后将试样四周挤出的泥层进行清理;
步骤5:对预加载试样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56g,进行测量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56g-2342g=14g,对试样高度测量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进行下一步实验;
步骤6:对试样软弱夹层使用用于防锈和防水的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所述的防锈脂为凡士林,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透入空气,之后采用水蒸气透过率符合国标GB 1037—88的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3-6圈,缠绕部分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大于试样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7: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大于合格标准采取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至符合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实例中的含水率为16%,之后再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认为需要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含泥夹层厚度进行标定,将节理试样的高度测量,高度为h0=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样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样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h1=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h2=2.3mm,将小于2.3mm的含泥夹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含泥夹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节理试样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样高度为h3=95.77mm,其质量为2327g;
步骤3:将断层泥样本均匀覆盖到节理试样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夹层试样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h4=98.16mm,质量2385g,其软弱夹层厚度h5=h4-h3=98.16mm-95.77mm=2.39mm;
步骤4: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1确定,h2’定为1mm,h6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2.39mm-1mm=1.39mm,然后将位移加载速率设定为1mm/min,将控制压平的位移大小h6转化为预应力施加的时间t0,t0=1.39mm/1mm/min=1.39min,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预应力加载后试样软弱夹层厚度,即将其在单轴压力机上加载83秒后取下,而后将试样四周挤出的泥层进行清理;
步骤5:对预加载试样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37g,进行测量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37g-2327g=10g,对试样高度测量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进行下一步实验;
步骤6:将试样取出,对其软弱夹层使用用于防锈和防水的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所述的防锈脂为凡士林,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透入空气,之后采用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3-6层缠绕部分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应大于试样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7: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超出合格标准重新进行试验,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至符合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到断层泥样本,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进行称重,称重后放入烘干箱,烘干24h后再进行称重,根据得到的差值得到断层泥样本含水率,之后再将一部分断层泥样本在105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XRD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此含泥夹层进行保水措施,并对试验需要的荷载对应的含泥夹层厚度进行标定,将节理试样的高度测量,高度为h0=100.5mm,首先在结构面覆盖泥层,以夹紧试样后泥层能够挤出为标准,之后采用试验所需荷载法向力,这里选取20KN-100KN对试样采用变角度剪切的方式进行预加载,加载后测量其高度h1=102.8mm,计算其差值,记为h2=2.3mm,将小于2.3mm的含泥夹层厚度作为此压力荷载等级下的标准含泥夹层厚度,之后试验中采用此试验的软弱夹层厚度不应大于2.3mm:
步骤2:将待制作的节理试样进行高度测量,对其质量进行称重,试样高度为h3=100.83mm,其质量定为2376g;
步骤3:将断层泥样本均匀覆盖到节理试样的结构面上,然后对含泥夹层试样高度进行测量,其高度为h4=102.85mm,质量为2394g,其软弱夹层的厚度h5=h4-h3=102.85mm-100.83mm=2.02mm;
步骤4:将试样取出,使用2cm保鲜膜对软弱夹层进行包裹,为了制作所需要软弱夹层厚度的试样,这里所需要厚度根据步骤1确定,h2’定为2mm,h6需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6=h5-h2’=2.02mm-2mm=0.02mm,这里由于预设的含泥夹层厚度为2mm,而所需厚度与误差为2%,在百分之五以内,因此不需进行预加载控制:
步骤5:对预加载试样质量进行测量,记为m2=2393g,进行测量确定所需软弱夹层厚度所需要泥的质量m3=m2-m0=2393g-2377g=16g,对试样高度测量确定其预应力制作后的软弱夹层厚度达到要求的h2’,进行下一步实验;
步骤6:将试样取出,对其软弱夹层建议使用用于防锈和防水的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的防锈脂进行油封,所述的防锈脂为凡士林,将软弱夹层的所有空隙进行涂抹,保证其没有空隙透入空气,之后采用水蒸气透过率符合国标GB 1037—88的保鲜膜将对涂抹凡士林部分进行包裹,作为第二层防水材料,包裹处理的缠绕层数3-6层缠绕部分超过含泥夹层厚度,且不应大于试样本身高度的30%,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从而保证其在工程现场取样的含水率不变,并具有软弱夹层厚度;
步骤7: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蠕变剪切试验,采用变角加载模式,其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随角度变化而变化,进行分级加载或单级加载来研究其蠕变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其质量m4,并采用ηw=(m2-m4)/m3×100%计算其失水率,失水率、挤出率均以5%以内为合格标准,超出合格标准增加防锈脂的涂抹量与防水材料包裹的层数,至符合标准。
CN202111476089.5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Active CN114323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089.5A CN11432391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6089.5A CN11432391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3910A CN114323910A (zh) 2022-04-12
CN114323910B true CN114323910B (zh) 2024-02-27

Family

ID=8104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6089.5A Active CN11432391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3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3949B (zh) * 2023-01-30 2023-05-23 北京科技大学 模拟冻融扰动下断层泥性状劣化的可视化剪切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4665A (zh) * 2012-11-22 2013-02-27 武汉大学 适用于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的剪切盒及试验方法
CN202903786U (zh) * 2012-11-22 2013-04-24 武汉大学 适用于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的剪切盒
CN104764643A (zh) * 2015-04-08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含自然结构面的耦合剪切试样制作方法
CN105115835A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东北大学 一种模拟岩体结构面失效的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748111A (zh) * 2017-10-13 2018-03-0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岩体结构面长期抗剪强度的确定方法
CN107884288A (zh) * 2017-12-18 2018-04-06 成都理工大学 高温下含断续节理的岩石压缩剪切试样制作及试验方法
CN207964218U (zh) * 2018-01-12 2018-10-1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水封石油洞库水封效果试验研究装置
CN110333111A (zh) * 2019-06-14 2019-10-15 河海大学 一种含预制剪切缝的软岩直剪试验原状试样的制备方法
CN110501225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超声波反映不同含水率受载岩石损伤规律的方法
CN110687274A (zh) * 2019-11-18 2020-01-14 河南工程学院 岩石剪切-渗流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110779812A (zh) * 2019-10-25 2020-02-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降雨渗流和爆破振动耦合模拟软岩剪切流变试验剪切盒
CN111678811A (zh) * 2020-06-18 2020-09-1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非贯通节理岩体裂隙面的制取与试验方法
CN112129632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CN112414842A (zh) * 2020-10-21 2021-02-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岩石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2695B (zh) * 2016-08-05 2018-12-2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类岩石材料结构面制取并用于剪切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20793B (zh) * 2018-10-16 2021-02-26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已有原岩结构面的厚度可调节软弱夹层制作方法
CN109507025B (zh) * 2018-10-16 2021-06-18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含有软弱夹层且厚度可调及刚性约束的结构面试样的制作方法
AU2021105045A4 (en) * 2021-08-06 2021-09-30 Jilin University Adjustable Rock-like Material Crack Prefabr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4665A (zh) * 2012-11-22 2013-02-27 武汉大学 适用于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的剪切盒及试验方法
CN202903786U (zh) * 2012-11-22 2013-04-24 武汉大学 适用于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的剪切盒
CN104764643A (zh) * 2015-04-08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含自然结构面的耦合剪切试样制作方法
CN105115835A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东北大学 一种模拟岩体结构面失效的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748111A (zh) * 2017-10-13 2018-03-0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岩体结构面长期抗剪强度的确定方法
CN107884288A (zh) * 2017-12-18 2018-04-06 成都理工大学 高温下含断续节理的岩石压缩剪切试样制作及试验方法
CN207964218U (zh) * 2018-01-12 2018-10-1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水封石油洞库水封效果试验研究装置
CN110333111A (zh) * 2019-06-14 2019-10-15 河海大学 一种含预制剪切缝的软岩直剪试验原状试样的制备方法
CN110501225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超声波反映不同含水率受载岩石损伤规律的方法
CN110779812A (zh) * 2019-10-25 2020-02-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降雨渗流和爆破振动耦合模拟软岩剪切流变试验剪切盒
CN110687274A (zh) * 2019-11-18 2020-01-14 河南工程学院 岩石剪切-渗流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111678811A (zh) * 2020-06-18 2020-09-1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非贯通节理岩体裂隙面的制取与试验方法
CN112129632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CN112414842A (zh) * 2020-10-21 2021-02-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岩石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vel procedure to determine shear dynamic modulus and damping ratio for partial saturated compacted fine-grained soils;Juan P. Villacreses等;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第131期);第1-12页 *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Shear Instability of Rock Joints in the Direct Shear Test;Dong, Hangyu;Liu, Xige;Zhu, Wanch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第21卷(第3期);第1-10页 *
双粗糙结构面剪切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刘溪鸽;朱万成;周靖人;关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S2期);第1-10页 *
含炭质泥岩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戴毅;硕士电子期刊(第04期);第1-83页 *
岩石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虚拟仿真实验;张鹏海;朱万成;牛雷雷;杨天鸿;刘洪磊;实验技术与管理;第38卷(第1期);第131-134页 *
循环荷载下干燥与饱和砂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汪泓;杨天鸿;刘洪磊;赵永川;邓文学;侯宪港;岩土力学;第38卷(第6期);第1600-1608页 *
砂岩三轴加载过程中力学特征与能量耗散特征;刘洪磊等;煤炭学报(第S1期);第255-2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391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raube et al. Assessing the freeze-thaw resistance of clay brick for interior insulation retrofit projects
CN114323910B (zh) 一种含泥夹层岩石节理试样的制作与其蠕变剪切试验方法
Kunič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VIP)-An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Accelerated Ageing on Service Life
Sonderegger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heat and water transport in wood and wood-based materials
Tanaka et al. Unloading behavior of clays measured by CRS test
Chen et al. A new double-cell system for measuring volume change of a soil specimen under monotonic or cyclic loading
Umezaki et al. Shrinkage and desaturation properties during desiccation of reconstituted cohesive soil
DE102005003249A1 (de)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des U-Werts
Sonderegger et al.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bound water diffusion in multilayer boards by means of neutron imaging
Timm et al.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high-polymer mixtures at the NCAT test track interim report
Maleksaeedi et al. A modified oedometer setup for simultaneously measuring hydromechanical stress-strain paths for soils in the unsaturated state
Edil et al. Creep response of model pile in clay
Xu et al. Hydro-mechanical triaxial behaviour of compacted earth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Khoukhi Simultaneous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S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its impact on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Danovska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humidity on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insulated timber walls
Kayadelen et al. Critical-state parameters of an unsaturated residual clayey soil from Turkey
Sharanya et al. Soil shrinkage characterization of low plasticity soil u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 process
Zirkelbach et al.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durability of mineral wool in ETICS
Seah et al.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oft Bangkok clay
Chiniforush et al.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oisture-induced strains in spruce cross-laminated timber (CLT) under 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Merry et al. Axisymmetric temperature-and stress-dependent creep response of ‘new’and ‘old’HDPE geomembranes
US6910386B1 (en) Method for testing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ealing materials
SUSINO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yd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sand material from Topolnica tailings dam
de Andrade et al. Hygrothermal simulation applied to degradation modeling of ceramic facades
Lebow et al. Use of a resistance-type moisture meter above the fiber saturation p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