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1010A - 风轮结构及风机 - Google Patents

风轮结构及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1010A
CN114321010A CN202111683383.3A CN202111683383A CN114321010A CN 114321010 A CN114321010 A CN 114321010A CN 202111683383 A CN202111683383 A CN 202111683383A CN 114321010 A CN114321010 A CN 114321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trip
hub
wind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33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1010B (zh
Inventor
曹庆明
徐珺
张龙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833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1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1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1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1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1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轮结构及风机,风轮结构包括轮毂以及叶片结构,叶片结构包括设于轮毂的周侧面上的多个叶片,每一叶片上或者每一叶片与轮毂之间形成有过风孔,叶片包括处于过风孔周侧上的至少两个整流片段,其中一个整流片段的压力面连接于另一整流片段的吸力面,其中一个整流片段的吸力面连接于另一整流片段的压力面,以使叶片的吸力面与压力面发生翻转,使得气流在两个整流片段的横截面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沿过风孔的周向轴线旋转形成一个闭合的空心涡环,使得风轮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以使风轮结构能够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提高风轮结构的做功能力。

Description

风轮结构及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叶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轮结构及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风机的叶轮通常采用整体实心式叶片,这种叶片原理来自于飞机机翼和螺旋桨,是基于Kutta-Joukwski定理(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产生升力实现送风效果,叶片的各个截面(与旋转轴同心的圆柱相交的截面)因压力面和吸力面流动形成漩涡流动。这种整体实心式叶片只能通过增大各个截面弦长增加做功能力,但这种方式会增加叶片的重量,而风机噪声会随着叶片重量的增加而增大,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叶片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叶片的做功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轮结构及风机,旨在解决如何在不增加叶片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叶片的做功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风轮结构,包括:
轮毂;以及,
叶片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轮毂的周侧面上的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有过风孔,所述叶片包括处于所述过风孔周侧上的至少两个整流片段,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
可选地,所述叶片呈条状设置以形成叶片条,所述叶片条扭曲且弯折设置,以使得所述叶片条的两端均能够设置于所述轮毂;
所述过风孔形成在所述叶片条和所述轮毂之间;
所述叶片条包括两个所述整流片段。
可选地,所述叶片条包括对应所述风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上分布的前片条、后片条以及连接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的过渡片条,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均设置于所述轮毂上;
两个所述整流片段分别对应形成在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上。
可选地,在同一平面的截面上,所述前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拱度与所述后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拱度相反。
可选地,所述前片条的截面翼型具有正拱度。
可选地,所述过渡片条具有对应多个位置处的多个过渡截面翼型,所述多个过渡截面翼型具有零拱度和/或负拱度和/或正拱度。
可选地,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于所述前片条远离所述轮毂的端部和所述后片条远离所述轮毂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过渡片条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的径向间隔布设,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一过风分孔。
可选地,所述前片条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前片条均与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二过风分孔;和/或,
所述后片条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后片条均与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三过风分孔。
可选地,所述叶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横摇角度为α1,其中,0≤α1≤180°;和/或,
所述叶片条的截面翼型的俯仰角度为α2,其中,-15°≤α2≤15°。
可选地,所述过风孔沿所述轮毂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L1,所述叶片条的弦长为L2,其中,0.1≤L1/L21≤1。
可选地,所述多个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叶片的过风孔内;
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形成叶片组,所述叶片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布设。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包括上述的风轮结构,所述风轮结构包括:
轮毂;以及,
叶片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轮毂的周侧面上的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有过风孔,所述叶片包括处于所述过风孔周侧上的至少两个整流片段,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叶片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有过风孔,以将所述叶片镂空,以便减轻所述叶片重量,两个所述整流片段中,其中之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翻转过渡为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同时其中之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翻转过渡为另一整流片段的压力面,以使所述叶片的吸力面与压力面发生翻转,使得气流在两个所述整流片段的横截面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沿所述过风孔的周向轴线旋转形成一个闭合的空心涡环,由于垂直于沿所述过风孔周向轴线的横截面上存在环量,使得所述风轮结构能够产生升力,同时闭合的空心涡环会产生一个与旋转轴线有夹角的升力,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所述风轮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以使所述风轮结构能够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提高所述风轮结构的做功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风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风轮结构(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风轮结构的做功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叶片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叶片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叶片结构的截面翼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叶片条的正拱度翼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叶片条的负拱度翼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叶片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截面翼型的横摇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截面翼型的俯仰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风轮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风轮的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的风轮结构的流场分布情况;
图15为现有风机的流场分布情况。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风轮结构 213 截面翼型
1 轮毂 22 过风孔
2 叶片结构 221 第一过风分孔
21 叶片 23 第一叶片
211 整流片段 24 第二叶片
212 叶片条 25 前叶
2121 前片条 26 后叶
2122 后片条 27 过渡叶
2123 过渡片条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风机的叶轮通常采用整体实心式叶片,这种叶片原理来自于飞机机翼和螺旋桨,是基于Kutta-Joukwski定理(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产生升力实现送风效果,叶片的各个截面(与旋转轴同心的圆柱相交的截面)因压力面和吸力面流动形成漩涡流动。这种整体实心式叶片只能通过增大各个截面弦长增加做功能力,但这种方式会增加叶片的重量,而风机噪声会随着叶片重量的增加而增大,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轮结构,旨在解决如何在不增加叶片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叶片的做功能力的问题。其中,图1至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风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风轮结构100包括轮毂1以及叶片结构2,所述叶片结构2包括设于所述轮毂1的周侧面上的多个叶片21,每一所述叶片21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21与所述轮毂1之间形成有过风孔22,所述叶片21包括处于所述过风孔22周侧上的至少两个整流片段211,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压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吸力面,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吸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压力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叶片21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21与所述轮毂1之间形成有过风孔22,以将所述叶片21镂空,以便减轻所述叶片21重量,两个所述整流片段211中,其中之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压力面翻转过渡为另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吸力面,同时其中之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吸力面翻转过渡为另一整流片段211的压力面,以使所述叶片21的吸力面与压力面发生翻转,使得气流在两个所述整流片段211的横截面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沿所述过风孔22的周向轴线旋转形成一个闭合的空心涡环,由于垂直于沿所述过风孔22周向轴线的横截面上存在环量,使得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产生升力,同时闭合的空心涡环会产生一个与旋转轴线有夹角的升力,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涡环是指流体沿某一方向环绕在直线或者曲线轴的区域内,它由被扰动的流体构成,比如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等。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3、图14和图15,图3显示了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原理,图14显示了本发明的风轮结构100的流场分布情况,图15显示了现有风机的流场分布情况,其中,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原理为:通过所述过风孔22使得所述叶片21形成环形空心环,从所述叶片21的叶梢向轮毂1方向看,其中之一所述整流片段211的截面形成有逆时针方向漩涡流动,在另一所述整流片段211侧形成顺时针方向漩涡流动,使得气流能够沿所述过风孔22的周向轴线整体形成一个大的闭合空心涡环,由于垂直于沿所述过风孔22周向轴线的横截面上存在环量,符合Kutta-Joukwski定理产生升力,大的闭合涡环因其存在弯掠角也会产生一个与旋转轴有夹角的升力,两者共同作用是所述风轮结构100做功的主要原理。
进一步地,所述过风孔22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可以是单独形成在所述叶片21上,也可以是所述叶片21与所述轮毂1共同围成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叶片21呈条状设置以形成叶片条212,所述叶片条212扭曲且弯折设置,以使得所述叶片条212的两端均能够设置于所述轮毂1;所述过风孔22形成在所述叶片条212和所述轮毂1之间;所述叶片条212包括两个所述整流片段211,如此设置,所述叶片21呈条状设置,并通过扭转以及折弯,以使所述叶片21与所述轮毂1共同形成所述过风孔22,使得所述过风孔22能够一体成型,既便于加工制造,又能够节省工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通过控制所述叶片条212的扭转程度,能够控制涡环的形成,从而有助于调整优化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叶片条212的设置形式有多种,所述叶片条21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所述叶片条212也可以是组装成型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叶片条212包括对应所述风轮结构100的旋转方向上分布的前片条2121、后片条2122以及连接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的过渡片条2123,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均设置于所述轮毂1上;两个所述整流片段211分别对应形成在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上,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过渡件,使得所述叶片21的压力面与吸力面的平缓地相互转化,使得能量能够平滑过渡,有助于减少所述风轮结构100的能量损失,从而有助于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渡片条2123、所述前片条2121以及所述后片条2122的设置形式有多种,所述过渡片条2123与所述前片条2121以及所述后片条2122可以是分体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片条2123与所述前片条2121以及所述后片条2122的连接形式有多种,所述过渡片条2123与所述前片条2121以及所述后片条212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叶片条212与所述轮毂1的连接形式有多种,所述叶片条212的两端可以是连接于所述轮毂1的同一位置,所述叶片条212的两端也可以是连接于所述轮毂1的不同位置,但由于所述叶片条212的吸力面与压力面需要翻转,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条212的两端沿所述轮毂1的轴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采用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叶片条212的两端与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的调整相适应,以便对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调整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在同一平面的截面上,所述前片条2121的截面翼型213的拱度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截面翼型213的拱度相反,如此设置,既可以避免提高做功时会导致风噪增大,又可以避免提高效率时会导致做功不够,使得所述叶片条212能够在保证做功的同时还可以兼顾效率,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具有更好用户体验。
应该理解的是,翼型是指飞机机翼、尾翼、导弹翼面、直升机旋翼叶片21和螺旋桨叶片21上平行于飞行器对称面或垂直于前缘(或1/4弦长点连线)的剖面形状,也称翼剖面或叶剖面,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图6显示了所述前片条2121和所述后片条2122的截面翼型213结构,其中,翼型迎流的一端称为前缘,另一端称为后缘;中线是指以后缘尖点为圆心,以各种长度为半径作圆弧,将翼型范围内的各圆弧的中点连线称为翼型的中线;翼弦是指中线两端的连线称为翼弦,其长度称为弦长;拱度是指中线至翼弦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拱度,其中,中线向吸力面弯曲的为正拱度,中线向压力面弯曲的为负拱度。拱度与弦长之比称为拱度比;厚度是指翼弦的垂线与翼型的吸力面以及压力面的交点间的距离称为厚度,其最大值称为最大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拱度形式有多种,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具体地,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截面翼型213均为正拱度翼型,如此设置,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均为正拱度叶型,使得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都能做功,相当于两级叶片21做功,同时还存在大的闭合涡环做功,二者共同作用,能够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风机的风量,相同转速下,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均为正拱度翼型能够大幅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风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前片条2121的截面翼型213具有正拱度,如此设置,所述前片条2121采用正拱度翼型,所述后片条2122采用负拱度翼型,使得所述前片条2121的尾流能够被后片条2122吸收,同时由于所述后片条2122采用负拱度叶型,会产生与所述前片条2121相反的转矩,减小了所述风轮结构100的轴功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效率。
由于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拱度存在差异,不便于直接连接,鉴于此,在本实施中,所述过渡片条2123具有对应多个位置处的多个过渡截面翼型213,所述多个过渡截面翼型213具有零拱度和/或负拱度和/或正拱度,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过渡件,以使所述前片条2121的吸力面能够平缓过渡为所述后片条2122的压力面,以使能量能够平缓过渡,有助于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由于常规风机在叶梢处存在横向流动带来的梢涡,梢涡向下游脱落会导致效率损失和风机噪声的增加,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片条2123连接于所述前片条2121远离所述轮毂1的端部和所述后片条2122远离所述轮毂1的端部,如此设置,以使所述过渡片条2123设于所述叶片21的叶梢处,使得所述叶片21不会在叶梢形成的横向流动带来的梢涡,以使所述前片条2121的尾流能量能够后片条2122吸收,减少了稍涡能量损失,能够有效减少尾流收缩,使得尾流流动均匀,有效改善尾流流动,有助于提升效率,同时能够消除梢涡,有助于降低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噪声。
所述过风孔22的形式有多种,具体地,请参阅图9,所述过渡片条2123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1的径向间隔布设,以将所述过风孔22分割成多个第一过风分孔221,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过渡片条2123,以将所述过风孔22分割多个所述第一过风分孔221,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形成多个涡环,从而有助于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为了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片条2121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前片条2121均与所述过渡片条2123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22分割成多个第二过风分孔,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前片条2121,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在所述过风孔22外额外形成多个所述第二过风分孔,使得风轮结构100能够增加多个涡环,从而有助于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片条212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后片条2122均与所述过渡片条2123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22分割成多个第三过风分孔,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后片条2122,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在所述过风孔22外额外形成多个所述第三过风分孔,使得风轮结构100能够增加多个涡环,从而有助于提升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相关联的技术特征,所述前片条2121设置多个、所述后片条2122设置多个,可择一设置或者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效果更好。
为了使得气流能够在所述叶片21的叶梢处能够光滑过渡,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叶片条212的截面翼型213的横摇角度为α1,其中,0≤α1≤180°,如此设置,通过控制所述叶片条212的横摇角度,以在保证所述叶片条212做功的同时,以使所述气流能够在所述叶片条212的叶梢处平滑过渡,以减少能力损失。
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叶片条212的截面翼型213的俯仰角度为α2,其中,-15°≤α2≤15°,如此设置,通过控制所述叶片条212的俯仰角度,以在保证所述叶片条212做功的同时,以使所述气流能够在所述叶片条212的叶梢处平滑过渡,以便减少能力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相关联的技术特征,所述叶片条212的截面翼型213的横摇角度为α1、所述叶片条212的截面翼型213的俯仰角度为α2,可择一设置或者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效果更好。
为了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请参阅图2、图7和图8,所述过风孔22沿所述轮毂1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L1,所述叶片条212的最大弦长为L2,其中,0.1≤L1/L21≤1,如此设置,避免所述前片条2121与所述后片条2122的间隙过大或者过小,以便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涡环,从而有助于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多个所述叶片21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多个所述叶片21可以是连续安装于所述轮毂1,也可以是间隔安装于所述轮毂1,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叶片21沿所述轮毂1的周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以在保证做功的前提下,减少所述叶片21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成本。
为了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多个叶片21包括第一叶片23和第二叶片24,所述第二叶片24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叶片23的过风孔22内;所述第一叶片23和所述第二叶片24形成叶片组,所述叶片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1的周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通过设于所述第一叶片23内的所述第二叶片24,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具有襟翼的作用,可以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效率,但这样设置不利于降低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噪声。
为了实现更好的气动效果和降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条的载荷F1,所述后片条的载荷为F2,其中,90%≤F2/F1≤1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机结构100,请参阅图1,所述风机结构100包括轮毂1以及叶片结构,所述叶片结构包括对应所述风轮结构100的旋转方向上分布的前叶25、后叶26以及连接所述前叶25与所述后叶26的过渡叶27,所述前叶25与所述后叶26均设置于所述轮毂1上,所述前叶25、所述后叶26以及所述过渡叶27共同形成环形叶片,其中,所述前叶25的压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27连接于所述后叶26的吸力面,所述前叶25的吸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27连接于所述后叶26的压力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叶25、所述后叶26以及所述过渡叶27共同形成环形叶片,以便减轻所述叶片21重量,所述前叶25的压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27连接于所述后叶26的吸力面,所述前叶25的吸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27连接于所述后叶26的压力面,以使所述环形叶片的吸力面与压力面发生翻转,使得气流在所述前叶25与所述后叶26的横截面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沿所述环形叶片的周向轴线旋转形成一个闭合的空心涡环,由于垂直于沿沿所述环形叶片周向轴线的横截面上存在环量,使得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产生升力,同时闭合的空心涡环会产生一个与旋转轴线有夹角的升力,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以使所述风轮结构100能够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提高所述风轮结构100的做功能力。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风轮结构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机的风轮结构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的风轮结构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风机中使用了上述风轮结构100,因此,本发明的风机的实施例包括上述风轮结构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以及,
叶片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轮毂的周侧面上的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上或者每一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有过风孔,所述叶片包括处于所述过风孔周侧上的至少两个整流片段,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片段的吸力面连接于另一所述整流片段的压力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呈条状设置以形成叶片条,所述叶片条扭曲且弯折设置,以使得所述叶片条的两端均能够设置于所述轮毂;
所述过风孔形成在所述叶片条和所述轮毂之间;
所述叶片条包括两个所述整流片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条包括对应所述风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上分布的前片条、后片条以及连接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的过渡片条,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均设置于所述轮毂上;
两个所述整流片段分别对应形成在所述前片条和所述后片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平面的截面上,所述前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拱度与所述后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拱度相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条的截面翼型具有正拱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片条具有对应多个位置处的多个过渡截面翼型,所述多个过渡截面翼型具有零拱度和/或负拱度和/或正拱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于所述前片条远离所述轮毂的端部和所述后片条远离所述轮毂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片条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的径向间隔布设,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一过风分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条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前片条均与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二过风分孔;和/或,
所述后片条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后片条均与所述过渡片条连接,以将所述过风孔分割成多个第三过风分孔。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条的截面翼型的横摇角度为α1,其中,0≤α1≤180°;和/或,
所述叶片条的截面翼型的俯仰角度为α2,其中,-15°≤α2≤15°。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孔沿所述轮毂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L1,所述叶片条的弦长为L2,其中,0.1≤L1/L21≤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叶片的过风孔内;
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形成叶片组,所述叶片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布设。
13.一种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
叶片结构,包括对应所述风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上分布的前叶、后叶以及连接所述前叶与所述后叶的过渡叶,所述前叶与所述后叶均设置于所述轮毂上,所述前叶、所述后叶以及所述过渡叶共同形成环形叶片;
其中,所述前叶的压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连接于所述后叶的吸力面,所述前叶的吸力面通过所述过渡叶连接于所述后叶的压力面。
14.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风轮结构。
CN202111683383.3A 2021-12-31 2021-12-31 风轮结构及风机 Active CN114321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383.3A CN114321010B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轮结构及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383.3A CN114321010B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轮结构及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1010A true CN114321010A (zh) 2022-04-12
CN114321010B CN114321010B (zh) 2023-09-26

Family

ID=8102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3383.3A Active CN114321010B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轮结构及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10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52008A1 (fr) * 1979-03-20 1980-10-17 Chaillou Jean Claude Eolienne
SU868103A1 (ru) * 1979-12-14 1981-09-30 Тюменское 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е Монтаж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Треста "Уралмонтажавтоматика" Ветроколесо
RU2002106C1 (ru) * 1991-07-24 1993-10-30 Иннокент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Перепелкин Ветроколесо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52008A1 (fr) * 1979-03-20 1980-10-17 Chaillou Jean Claude Eolienne
SU868103A1 (ru) * 1979-12-14 1981-09-30 Тюменское 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е Монтаж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Треста "Уралмонтажавтоматика" Ветроколесо
RU2002106C1 (ru) * 1991-07-24 1993-10-30 Иннокент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Перепелкин Ветроколес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1010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6600B1 (en) Rotor with a split rotor blade
JP7315647B2 (ja) プロペラ
EP2997263B1 (en) Axial fan
US10697427B2 (en) Vortex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blade assembly
CN206344995U (zh) 用于飞行器的涵道风扇
JP2018533695A (ja) 軸流ファン及びロータ用の低騒音高効率ブレードとそのブレードを備えた軸流ファン又はロータ
JP2016070089A (ja) ファン
JP6101240B2 (ja) 後縁側パネル
CN113614385A (zh) 具有后缘襟翼的轴流式风机
CN112253537B (zh) 一种仿生轴流风轮
CN114321010A (zh) 风轮结构及风机
US8226368B2 (en) Wind turbine airfoil family
CN212868015U (zh) 一种风机的叶片
JP7469126B2 (ja) 風車翼アセンブリ及び風車
CN210484191U (zh) 一种具有降低叶尖涡噪声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
CN114607641A (zh) 一种轴流风机的导叶结构和轴流风机
CN209855956U (zh) 一种风电叶片及风电机组
EP2759471B1 (en) Fluidfoil
WO2018135093A1 (ja) ロータ
CN220378510U (zh) 扇叶、风机和吹风设备
CN220505393U (zh) 轴流风轮、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7477543U (zh) 桨叶、螺旋桨和飞行器
CN100484831C (zh) 风扇类流体输送和动力推进类螺旋桨
CN209892508U (zh) 轴流风叶和电风扇
CN213921458U (zh) 高气动性能涵道螺旋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