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0853B -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0853B
CN114320853B CN202210231284.XA CN202210231284A CN114320853B CN 114320853 B CN114320853 B CN 114320853B CN 202210231284 A CN202210231284 A CN 202210231284A CN 114320853 B CN114320853 B CN 114320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roove
pump
tightening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12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0853A (zh
Inventor
王东进
王玉心
袁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Kaiquan Motor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Kaiquan Motor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Kaiquan Motor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Kaiquan Motor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12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0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0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0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包括泵体、动力装置、补偿装置和导管,泵体和动力装置连接,补偿装置和泵体连接,导管和泵体连接,动力装置和导管活动连接,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泵头,驱动电机外框和泵体紧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和泵头传动连接,泵体上设有回转腔,泵头置于回转腔内,泵头和回转腔活动连接,泵体上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位于回转腔外层,导管一端穿过回转腔,工作腔和回转腔连通,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进行液体蠕动,从而进行供液,通过补偿装置对液体出口压力自动进行补偿,防止出口压力波动造成冲击,影响供液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背景技术
蠕动泵主要用于进行液体输送,包括泵体和转动部件,通过挤压柔性导管在进液端形成负压进行汲液,再进行输送。
为了满足汲液需求,现有蠕动泵采用的柔性导管多为弹性管,在转动部件转过后,在柔性管自身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然而,大多数蠕动泵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部件对导管施加单向力,从而使导管形变的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疲劳裂纹,降低导管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导管形变主要以对折为主,大多只有竖直中心面为应力集中面,也就是密封面,在进行介质输送时,一旦密封面内存在杂质颗粒,密封面底侧会造成密封不彻底,会影响密封面密封性能,从而影响供液精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导管局部撕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包括泵体、动力装置、补偿装置和导管,泵体和动力装置连接,补偿装置和泵体连接,导管和泵体连接,动力装置和导管活动连接,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泵头,驱动电机外框和泵体紧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和泵头传动连接,泵体上设有回转腔,泵头置于回转腔内,泵头和回转腔活动连接,泵体上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位于回转腔外层,导管一端穿过回转腔,工作腔和回转腔连通。
泵体为主要的支撑基础,便于对其他装置进行安装,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进行液体蠕动,从而进行供液,通过补偿装置对液体出口压力自动进行补偿,防止出口压力波动造成冲击,影响供液稳定性,通过导管进行引流,驱动电机为主要的动力源,驱动泵头转动,从而进行循环泵液,提高泵液效率,动力装置在工作腔内对导管进行挤压,使液体介质升压,便于进行输送,通过回转腔对泵头进行回转导向,提高回转稳定性。
进一步的,泵体上设有螺旋导槽,动力装置还包括若干收紧圈,若干收紧圈和螺旋导槽滑动连接,泵头沿周向设有若干从传动座,传动座上设有传动槽,收紧圈一端插入传动槽内,泵头通过传动座和收紧圈传动连接,收紧圈螺旋布置,收紧圈沿泵头转动方向螺径逐渐增大,传动槽锥度设置,收紧圈内圈和导管接触,收紧圈包括导向段和收紧段,收紧段末端螺径小于导管直径,收紧段和传动槽传动连接,螺旋导槽内侧开口设置,导向段和螺旋导槽滑动连接。
通过螺旋导槽对收紧圈进行滑动导向,通过泵头传动,带动传动座沿泵头轴线转动,通过传动槽推动收紧圈沿螺旋导槽滑动,收紧圈带动导管局部转动,收紧段末端螺径小于导管管径,使导管在收紧段末端形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从而对中段进行双向密封,通过全管道形变,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疲劳损伤,提高导管使用寿命,通过传动槽对收紧圈进行支撑,使收紧段尾端处于导管中层,导管在中层绞合,两个旋向相反的交接处为密封面,当导管局部在中间层绞合时,使密封面两层形成倾斜坡度,当输送的介质内存在泥沙时,通过坡度倾斜设置,使泥沙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动筛分,防止泥沙等杂质破坏密封面密封性能,从而造成密封面两层压力梯度降低,影响泵液效率和泵液精度,密封面处为应力集中区,导管多为橡胶等弹性软管,防止液体中硬质颗粒破坏软管,造成泄露,影响供液稳定性,导向段可以拥有两个等螺径螺旋,提高收紧圈切入导管时过度平顺性。
进一步的,收紧段内圈设有垫片,垫片为橡胶材质,收紧段通过垫片和导管连接;
收紧时:垫片和导管外表面传动连接;
排液时:垫片和导管外表面滑动连接。
垫片为橡胶材质,在收紧过程中,收紧段螺旋前进时,垫片通过摩擦先发生形变,再使导管局部转动,从而形成旋向相反的坡面,通过双向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随着形变的增大,导管前段压力增大,垫片和导管间摩擦力不能再带动导管局部转动,垫片和导管间发生滑动,通过橡胶材质,使垫片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证导管局部发生螺旋绞合,从而保证密封面密封性能,提高泵液精度。
进一步的,导管包括进液管、升压管和排液管,升压管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和排液管连通,工作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进液管和第一卡槽紧固连接,排液管和第二卡槽紧固连接,泵体上设有落尘槽,升压管上设有除渣口,落尘槽和除渣口连通,补偿装置包括排渣组件,排渣组件和除渣口连接,排渣组件包括转板和滤网,转板和工作腔转动连接,转板两端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转板一端和工作腔紧固连接,滤网置于落尘槽进口,滤网和落尘槽转动连接。
导管分为三段式设计,进液管插入液体源头,通过收紧圈螺旋绞合,使收紧圈后段为负压区,从而对液体进行吸附,使液体在升压管内进行升压,再通过排液管排出,通过第一卡槽对进液管进行单侧固定,通过第二卡槽对排液管进行单侧固定,升压管进行双端固定,升压管中段可以沿工作腔转动,从而进行升压,导管在密封面两侧形成坡道,在收紧时,通过杂质重力筛分,使杂质颗粒向除渣口移动,再通过落尘槽进行杂质收集,防止杂质进入后续管道,造成堵塞,影响供液效率,当收紧圈初步对导管收紧时,升压管进口端压力逐渐升高,随着挤压形变,从负压向正压转变,转板位于进液管和升压管连通处,通过转板控制管路连通,负压状态下,在压差作用下,转板向升压管转动,使进液管和升压管导通;复位弹簧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进液管和升压管管路截止,当升压管的转板处压差,压差对转板的作用力大于复位弹簧弹力时,复位弹簧进一步压缩,进液管和升压管管路导通,当升压管进口端处于正压状态时,压差减小,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使转板向进液管转动,从而使进液管和升压管管路截止,进行流路保压,防止进液管前段液体流出,当流路截止时,通过转板换向,使倒流液体进入落尘槽内,通过滤网进行杂质过滤,防止管道堵塞。
进一步的,滤网上侧设有翼板,翼板弧形布置,滤网尺寸大于落尘槽进口尺寸;
导流时:翼板朝向转板。
通过转板对倒流液体进行换向,使倒流液体流向翼板上侧,通过翼板传动,使滤网向下侧转动,导流液体沿着翼板和落尘槽槽口间的缝隙进入落尘槽内,通过落尘槽弧形设置,进行液体引流,使液体从下向上流动过程中,流向靠近滤网转动轴线的位置,对倒流液体进行杂质筛分,便于进行杂质收集,滤网为弹性材质,尺寸大于落尘槽进口,当液体冲击结束后,在滤网弹性作用下自动复位,提高筛分连贯性。
进一步的,补偿装置还包括转桨,泵体上设有检测腔,检测腔位于第二卡槽进口处,转桨和检测腔活动连接,转桨包括弧形桨叶,弧形桨叶凹陷处朝向升压管出口,检测腔倾斜布置,检测腔靠近第二卡槽一侧处于高位。
通过检测腔对转桨进行转动导向,当在转桨两侧压差作用下,液体流动,对转桨进行冲击,当导管挤压过程中密封面遭到破坏时,密封面前段向后段发生泄流,液体最终压力较低,转桨两侧压差较小,从而使液体流经转桨的流速减慢,对转桨的冲击减小,通过检测腔倾斜布置,当液体冲击到转桨时,使转桨倾斜上移,从而进行筛分,压差越大的液体对转桨的冲击越大,即转桨移动距离越大。
进一步的,检测腔包括转槽和滑槽,转桨和转槽活动连接,滑槽位于转槽两侧,补偿装置还包括滑板,滑板和滑槽滑动连接,滑板上设有通孔,转桨和通孔转动连接,转桨通过通孔和滑板传动连接。
通过滑槽对滑板进行滑动导向,两侧的滑板通过通孔对转桨进行回转支撑,通过滑板对转桨上移进行滑动导向,转桨通过转动,进行缓冲,降低对液体的流动阻力,转桨上移带动滑板移动。
进一步的,泵体上设有补偿流道,补偿流道进口和除渣口连通,滑板上设有泄流槽,补偿流道出口和泄流槽间歇连通。
泵体上设置补偿流道,通过补偿流道进行液体引流,对压降进行补偿,补偿流道进口和除渣口连通,当转板转动使进液管和升压管截止时,将液体压入补偿流道中,当密封面失效,出现压损时,滑板移动距离降低,从而使泄流槽和补偿流道导通,液体从补偿流道流经泄流槽和检测腔,并进入排液管内,从而对压降进行补偿,进行定量输送,提高输送精度,压损越大,则泄流槽和补偿流道的重叠截面积越大,补偿量越大。
作为优化,补偿装置还包括堵块,堵块锥形设置,堵块置于补偿流道内,堵块和补偿流道滑动连接,补偿流道和堵块连接处直径渐变设置,补偿流道倾斜布置,补偿流道靠近除渣口一侧处于高位。堵块置于补偿流道内,补偿流道通过倾斜布置,靠近除渣口一侧位于高位,便于液体流动,堵块通过锥形设置,控制流路通断,当除渣口压力增大时,推动堵块下移,流路导通,液体进入补偿流道下端,进行自动补液,便于进行补偿;当补偿流道上端压力减小时,液体带动堵块上移,当堵块向除渣口移动限位时,流路处于截止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传动座沿泵头轴线转动,通过传动槽推动收紧圈沿螺旋导槽滑动,收紧圈带动导管局部转动,收紧段末端螺径小于导管管径,使导管在收紧段末端形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从而对中段进行双向密封,通过全管道形变,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疲劳损伤,提高导管使用寿命,通过传动槽对收紧圈进行支撑,使收紧段尾端处于导管中层,导管在中层绞合,两个旋向相反的交接处为密封面,当导管局部在中间层绞合时,使密封面两层形成倾斜坡度,当输送的介质内存在泥沙时,通过坡度倾斜设置,使泥沙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动筛分,防止泥沙等杂质破坏密封面密封性能,从而造成密封面两层压力梯度降低,影响泵液效率和泵液精度,密封面处为应力集中区,导管多为橡胶等弹性软管,防止液体中硬质颗粒破坏软管,造成泄露,影响供液稳定性;在收紧过程中,收紧段螺旋前进时,垫片通过摩擦先发生形变,再使导管局部转动,从而形成旋向相反的坡面,通过双向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随着形变的增大,导管前段压力增大,垫片和导管间摩擦力不能再带动导管局部转动,垫片和导管间发生滑动,通过橡胶材质,使垫片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证导管局部发生螺旋绞合,从而保证密封面密封性能,提高泵液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体流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管螺旋绞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视图的局部D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收紧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视图的A-A向剖视图;
图8是图7视图的局部C放大视图;
图9是图2视图的B-B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11-工作腔、12-回转腔、13-螺旋导槽、14-落尘槽、15-检测腔、151-转槽、152-滑槽、16-第一卡槽、17-第二卡槽、18-补偿流道、2-动力装置、21-驱动电机、22-泵头、23-收紧圈、231-导向段、232-收紧段、24-垫片、25-传动座、251-传动槽、3-补偿装置、31-排渣组件、311-转板、312-复位弹簧、313-滤网、314-翼板、32-滑板、33-转桨、34-堵块、4-导管、41-进液管、42-升压管、421-除渣口、43-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包括泵体1、动力装置2、补偿装置3和导管4,泵体1和动力装置2连接,补偿装置3和泵体1连接,导管4和泵体1连接,动力装置2和导管4活动连接,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和泵头22,驱动电机21外框和泵体1紧固连接,驱动电机21输出端和泵头22传动连接,泵体1上设有回转腔12,泵头22置于回转腔12内,泵头22和回转腔12活动连接,泵体1上设有工作腔11,工作腔11位于回转腔12外层,导管4一端穿过回转腔12,工作腔11和回转腔12连通。
泵体1为主要的支撑基础,便于对其他装置进行安装,通过动力装置2驱动进行液体蠕动,从而进行供液,通过补偿装置3对液体出口压力自动进行补偿,防止出口压力波动造成冲击,影响供液稳定性,通过导管4进行引流,驱动电机21为主要的动力源,驱动泵头22转动,从而进行循环泵液,提高泵液效率,动力装置2在工作腔11内对导管4进行挤压,使液体介质升压,便于进行输送,通过回转腔12对泵头22进行回转导向,提高回转稳定性。
如图1~图6所示,泵体1上设有螺旋导槽13,动力装置2还包括若干收紧圈23,若干收紧圈23和螺旋导槽13滑动连接,泵头22沿周向设有若干从传动座25,传动座25上设有传动槽251,收紧圈23一端插入传动槽251内,泵头22通过传动座25和收紧圈23传动连接,收紧圈23螺旋布置,收紧圈23沿泵头22转动方向螺径逐渐增大,传动槽251锥度设置,收紧圈23内圈和导管4接触,收紧圈23包括导向段231和收紧段232,收紧段232末端螺径小于导管4直径,收紧段232和传动槽251传动连接,螺旋导槽13内侧开口设置,导向段231和螺旋导槽13滑动连接。
通过螺旋导槽13对收紧圈23进行滑动导向,通过泵头22传动,带动传动座25沿泵头22轴线转动,通过传动槽251推动收紧圈23沿螺旋导槽13滑动,收紧圈23带动导管4局部转动,收紧段232末端螺径小于导管4管径,使导管4在收紧段232末端形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从而对中段进行双向密封,通过全管道形变,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疲劳损伤,提高导管4使用寿命,通过传动槽251对收紧圈23进行支撑,使收紧段232尾端处于导管4中层,导管4在中层绞合,两个旋向相反的交接处为密封面,当导管4局部在中间层绞合时,使密封面两层形成倾斜坡度,当输送的介质内存在泥沙时,通过坡度倾斜设置,使泥沙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动筛分,防止泥沙等杂质破坏密封面密封性能,从而造成密封面两层压力梯度降低,影响泵液效率和泵液精度,密封面处为应力集中区,导管4多为橡胶等弹性软管,防止液体中硬质颗粒破坏软管,造成泄露,影响供液稳定性,导向段231可以拥有两个等螺径螺旋,提高收紧圈23切入导管4时过度平顺性。
如图3~图6所示,收紧段232内圈设有垫片24,垫片24为橡胶材质,收紧段232通过垫片24和导管4连接;
收紧时:垫片24和导管4外表面传动连接;
排液时:垫片24和导管4外表面滑动连接。
垫片24为橡胶材质,在收紧过程中,收紧段232螺旋前进时,垫片24通过摩擦先发生形变,再使导管局部转动,从而形成旋向相反的坡面,通过双向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随着形变的增大,导管4前段压力增大,垫片24和导管4间摩擦力不能再带动导管局部转动,垫片23和导管4间发生滑动,通过橡胶材质,使垫片24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证导管4局部发生螺旋绞合,从而保证密封面密封性能,提高泵液精度。
如图1~图3、图7~图8所示,导管4包括进液管41、升压管42和排液管43,升压管42两端分别与进液管41和排液管43连通,工作腔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进液管41和第一卡槽16紧固连接,排液管43和第二卡槽17紧固连接,泵体1上设有落尘槽14,升压管42上设有除渣口421,落尘槽14和除渣口421连通,补偿装置3包括排渣组件31,排渣组件31和除渣口421连接,排渣组件31包括转板311和滤网313,转板311和工作腔11转动连接,转板311两端设有复位弹簧312,复位弹簧312远离转板311一端和工作腔11紧固连接,滤网313置于落尘槽14进口,滤网313和落尘槽14转动连接。
导管4分为三段式设计,进液管41插入液体源头,通过收紧圈23螺旋绞合,使收紧圈23后段为负压区,从而对液体进行吸附,使液体在升压管42内进行升压,再通过排液管43排出,通过第一卡槽16对进液管41进行单侧固定,通过第二卡槽17对排液管43进行单侧固定,升压管42进行双端固定,升压管中段可以沿工作腔11转动,从而进行升压,导管4在密封面两侧形成坡道,在收紧时,通过杂质重力筛分,使杂质颗粒向除渣口421移动,再通过落尘槽14进行杂质收集,防止杂质进入后续管道,造成堵塞,影响供液效率,当收紧圈23初步对导管4收紧时,升压管42进口端压力逐渐升高,随着挤压形变,从负压向正压转变,转板311位于进液管41和升压管42连通处,通过转板311控制管路连通,负压状态下,在压差作用下,转板311向升压管42转动,使进液管41和升压管42导通;复位弹簧312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当升压管42进口端处于正压状态时,压差减小,在复位弹簧312弹力作用下,使转板311向进液管41转动,从而使进液管41和升压管42管路截止,进行流路保压,防止进液管41前段液体流出,当流路截止时,通过转板311换向,使倒流液体进入落尘槽14内,通过滤网313进行杂质过滤,防止管道堵塞。
如图7~图8所示,滤网313上侧设有翼板314,翼板314弧形布置,滤网313尺寸大于落尘槽14进口尺寸;
导流时:翼板314朝向转板311。
通过转板311对倒流液体进行换向,使倒流液体流向翼板314上侧,通过翼板314传动,使滤网313向下侧转动,导流液体沿着翼板和落尘槽14槽口间的缝隙进入落尘槽内,通过落尘槽14弧形设置,进行液体引流,使液体从下向上流动过程中,流向靠近滤网313转动轴线的位置,对倒流液体进行杂质筛分,便于进行杂质收集,滤网为弹性材质,尺寸大于落尘槽14进口,当液体冲击结束后,在滤网313弹性作用下自动复位,提高筛分连贯性。
如图2~图3、图9~图10所示,补偿装置3还包括转桨33,泵体1上设有检测腔15,检测腔15位于第二卡槽17进口处,转桨33和检测腔15活动连接,转桨33包括弧形桨叶,弧形桨叶凹陷处朝向升压管42出口,检测腔15倾斜布置,检测腔15靠近第二卡槽17一侧处于高位。
通过检测腔15对转桨33进行转动导向,当在转桨两侧压差作用下,液体流动,对转桨进行冲击,当导管4挤压过程中密封面遭到破坏时,密封面前段向后段发生泄流,液体最终压力较低,转桨两侧压差较小,从而使液体流经转桨的流速减慢,对转桨33的冲击减小,通过检测腔15倾斜布置,当液体冲击到转桨时,使转桨倾斜上移,从而进行筛分,压差越大的液体对转桨33的冲击越大,即转桨33移动距离越大。
如图9~图10所示,检测腔15包括转槽151和滑槽152,转桨33和转槽151活动连接,滑槽152位于转槽151两侧,补偿装置3还包括滑板32,滑板32和滑槽152滑动连接,滑板32上设有通孔,转桨33和通孔转动连接,转桨33通过通孔和滑板32传动连接。
通过滑槽152对滑板32进行滑动导向,两侧的滑板32通过通孔对转桨33进行回转支撑,通过滑板32对转桨33上移进行滑动导向,转桨33通过转动,进行缓冲,降低对液体的流动阻力,转桨33上移带动滑板32移动。
如图2、图7、图8所示,泵体1上设有补偿流道18,补偿流道18进口和除渣口421连通,滑板32上设有泄流槽321,补偿流道18出口和泄流槽321间歇连通。
泵体1上设置补偿流道18,通过补偿流道进行液体引流,对压降进行补偿,补偿流道进口和除渣口421连通,当转板311转动使进液管41和升压管42截止时,将液体压入补偿流道中,当密封面失效,出现压损时,滑板32移动距离降低,从而使泄流槽321和补偿流道18导通,液体从补偿流道18流经泄流槽321和检测腔15,并进入排液管43内,从而对压降进行补偿,进行定量输送,提高输送精度,压损越大,则泄流槽321和补偿流道18的重叠截面积越大,补偿量越大。
作为优化,补偿装置3还包括堵块34,堵块34锥形设置,堵块34置于补偿流道18内,堵块34和补偿流道18滑动连接,补偿流道18和堵块34连接处直径渐变设置,补偿流道18倾斜布置,补偿流道18靠近除渣口421一侧处于高位。堵块34置于补偿流道18内,补偿流道18通过倾斜布置,靠近除渣口421一侧位于高位,便于液体流动,堵块通过锥形设置,控制流路通断,当除渣口421压力增大时,推动堵块34下移,流路导通,液体进入补偿流道下端,进行自动补液,便于进行补偿;当补偿流道18上端压力减小时,液体带动堵块34上移,当堵块34向除渣口421移动限位时,流路处于截止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传动座25沿泵头22轴线转动,通过传动槽251推动收紧圈23沿螺旋导槽13滑动,收紧圈23带动导管4局部转动,收紧段232末端螺径小于导管4管径,使导管4在收紧段232末端形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从而对中段进行双向密封,通过全管道形变,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疲劳损伤,提高导管4使用寿命,通过传动槽251对收紧圈23进行支撑,使收紧段232尾端处于导管4中层,导管4在中层绞合,两个旋向相反的交接处为密封面,当导管4局部在中间层绞合时,使密封面两层形成倾斜坡度,当输送的介质内存在泥沙时,通过坡度倾斜设置,使泥沙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动筛分,防止泥沙等杂质破坏密封面密封性能,从而造成密封面两层压力梯度降低,影响泵液效率和泵液精度,密封面处为应力集中区,导管4多为橡胶等弹性软管,防止液体中硬质颗粒破坏软管,造成泄露,影响供液稳定性;在收紧过程中,收紧段232螺旋前进时,垫片24通过摩擦先发生形变,再使导管局部转动,从而形成旋向相反的坡面,通过双向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随着形变的增大,导管4前段压力增大,垫片24和导管4间摩擦力不能再带动导管局部转动,垫片23和导管4间发生滑动,通过橡胶材质,使垫片24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证导管4局部发生螺旋绞合,从而保证密封面密封性能,提高泵液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蠕动泵包括泵体(1)、动力装置(2)、补偿装置(3)和导管(4),所述泵体(1)和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补偿装置(3)和泵体(1)连接,所述导管(4)和泵体(1)连接,所述动力装置(2)和导管(4)活动连接,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和泵头(22),所述驱动电机(21)外框和泵体(1)紧固连接,驱动电机(21)输出端和泵头(22)传动连接,所述泵体(1)上设有回转腔(12),所述泵头(22)置于回转腔(12)内,泵头(22)和回转腔(12)活动连接,所述泵体(1)上设有工作腔(11),所述工作腔(11)位于回转腔(12)外层,所述导管(4)一端穿过回转腔(12),所述工作腔(11)和回转腔(12)连通;
所述泵体(1)上设有螺旋导槽(13),所述动力装置(2)还包括若干收紧圈(23),若干所述收紧圈(23)和螺旋导槽(13)滑动连接,所述泵头(22)沿周向设有若干传动座(25),所述传动座(25)上设有传动槽(251),所述收紧圈(23)一端插入传动槽(251)内,所述泵头(22)通过传动座(25)和收紧圈(23)传动连接,所述收紧圈(23)螺旋布置,收紧圈(23)沿泵头(22)转动方向螺径逐渐增大,所述传动槽(251)锥度设置,所述收紧圈(23)内圈和导管(4)接触,收紧圈(23)包括导向段(231)和收紧段(232),所述收紧段(232)末端螺径小于导管(4)直径,收紧段(232)和传动槽(251)传动连接,收紧段(232)螺径渐变,所述导向段(231)螺径不变,所述螺旋导槽(13)内侧开口设置,所述导向段(231)和螺旋导槽(1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段(232)内圈设有垫片(24),所述垫片(24)为橡胶材质,所述收紧段(232)通过垫片(24)和导管(4)连接;
收紧时:所述垫片(24)和导管(4)外表面传动连接;
排液时:所述垫片(24)和导管(4)外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包括进液管(41)、升压管(42)和排液管(43),所述升压管(42)两端分别与进液管(41)和排液管(43)连通,所述工作腔(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所述进液管(41)和第一卡槽(16)紧固连接,所述排液管(43)和第二卡槽(17)紧固连接,所述泵体(1)上设有落尘槽(14),所述升压管(42)上设有除渣口(421),所述落尘槽(14)和除渣口(421)连通,所述补偿装置(3)包括排渣组件(31),所述排渣组件(31)和除渣口(421)连接,排渣组件(31)包括转板(311)和滤网(313),所述转板(311)和工作腔(11)转动连接,转板(311)两端设有复位弹簧(312),所述复位弹簧(312)远离转板(311)一端和工作腔(11)紧固连接,所述滤网(313)置于落尘槽(14)进口,滤网(313)和落尘槽(1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13)上侧设有翼板(314),所述翼板(314)弧形布置,所述滤网(313)尺寸大于落尘槽(14)进口尺寸;
导流时:所述翼板(314)朝向转板(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3)还包括转桨(33),所述泵体(1)上设有检测腔(15),所述检测腔(15)位于第二卡槽(17)进口处,所述转桨(33)和检测腔(15)活动连接,所述转桨(33)包括弧形桨叶,所述弧形桨叶凹陷处朝向升压管(42)出口,所述检测腔(15)倾斜布置,检测腔(15)靠近第二卡槽(17)一侧处于高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15)包括转槽(151)和滑槽(152),所述转桨(33)和转槽(151)活动连接,所述滑槽(152)位于转槽(151)两侧,所述补偿装置(3)还包括滑板(32),所述滑板(32)和滑槽(152)滑动连接,滑板(32)上设有通孔,所述转桨(33)和通孔转动连接,转桨(33)通过通孔和滑板(32)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上设有补偿流道(18),所述补偿流道(18)进口和除渣口(421)连通,所述滑板(32)上设有泄流槽(321),所述补偿流道(18)出口和泄流槽(321)间歇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3)还包括堵块(34),所述堵块(34)锥形设置,堵块(34)置于补偿流道(18)内,堵块(34)和补偿流道(18)滑动连接,所述补偿流道(18)和堵块(34)连接处直径渐变设置,所述补偿流道(18)倾斜布置,补偿流道(18)靠近除渣口(421)一侧处于高位。
CN202210231284.X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Active CN114320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1284.XA CN114320853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1284.XA CN114320853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853A CN114320853A (zh) 2022-04-12
CN114320853B true CN114320853B (zh) 2022-06-03

Family

ID=81033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1284.XA Active CN114320853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085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9239A1 (de) * 1982-08-05 1984-03-29 Helmut 2420 Eutin Krueger-Beuster Pumpe fuer fluessige medien und fuer anwendung im waermepumpenbereich (hydrodynamische magnetpumpe)
DE202006015721U1 (de) * 2006-04-24 2007-01-11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Peristaltische Pumpe
CN102811931A (zh) * 2010-02-07 2012-12-05 伊恩·多伊格 管道输送系统
CN108194332A (zh) * 2017-11-28 2018-06-22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管移动的蠕动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6345B2 (ja) * 2003-07-22 2010-06-23 トキ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人工食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9239A1 (de) * 1982-08-05 1984-03-29 Helmut 2420 Eutin Krueger-Beuster Pumpe fuer fluessige medien und fuer anwendung im waermepumpenbereich (hydrodynamische magnetpumpe)
DE202006015721U1 (de) * 2006-04-24 2007-01-11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Peristaltische Pumpe
CN102811931A (zh) * 2010-02-07 2012-12-05 伊恩·多伊格 管道输送系统
CN108194332A (zh) * 2017-11-28 2018-06-22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管移动的蠕动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85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9355C (zh) 用于泵送物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与其结合使用的转子
CN111719624B (zh) 一种河道淤泥冲洗装置
CN113586460A (zh) 一种耐磨型排污自吸泵
CN114320853B (zh) 一种密封面自力清洁的防泥沙堵塞耐磨蠕动泵
CN112939406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离心脱水机
CN219298307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CN1077232C (zh) 螺旋进水导管
CN217887174U (zh) 隔油提升设备的杂物自动分离装置
CN209174140U (zh) 高速固液分离离心机
CN214820701U (zh) 塑料挤出机用开车阀
CN85105486A (zh) 纤维洗涤机
CN113586454B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单级单吸泵
CN213725077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泥沙沉积的水利预埋管道
CN220495657U (zh) 一种砂水分离器的管路连接装置
CN109499788B (zh) 一种专用于污泥脱水离心机的转鼓
CN209717350U (zh) 一种高效离心泵蜗壳抛光装置
CN214736981U (zh) 一种纸制品加工用重质除渣器
CN218717564U (zh) 一种深井泵用介质增压输送组件及深井泵
CN219636391U (zh) 一种综合式发电厂输灰装置
CN219825156U (zh) 一种水利泵站水口清理拦截装置
CN215566586U (zh) 一种具有防倒流功能的齿轮油泵
CN116498773B (zh) 一种水压调控机构及水处理装置
CN213446782U (zh) 一种新型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CN214015343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CN218208332U (zh) 一种abs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