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0014B - 柜门锁 - Google Patents

柜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0014B
CN114320014B CN202111679607.3A CN202111679607A CN114320014B CN 114320014 B CN114320014 B CN 114320014B CN 202111679607 A CN202111679607 A CN 202111679607A CN 114320014 B CN114320014 B CN 114320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hand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96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0014A (zh
Inventor
刘仙
王珂
陈志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96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0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0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柜门锁,包括:锁体;闭锁件;把手组件,把手组件与锁体活动连接,把手组件具有翻转出锁体的操作位置和收回锁体内的收起位置;电控组件;锁芯组件,锁芯组件设置在锁体内,并且把手组件位于收起位置时,锁芯组件锁定把手组件,并将把手组件保持在收起位置;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活动设置在锁体内,传动组件与电控组件驱动连接,传动组件与闭锁件驱动连接,并带动闭锁件运动以解闭锁柜门,传动组件具有传动状态和空转状态,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时,传动组件与把手组件驱动配合;传动组件位于空转状态时,把手组件相对于传动组件空转。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柜门锁具电气化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柜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柜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品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动代替手动,机器人代替人工正在各行各业蔓延开来,但行业运行朝着智能化的方向逐渐演化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电力行业中,管理一次设备的二次设备起初大多是纯机械装置,如对环网柜门、房门、基站大门闭锁的锁具,纯机械锁具由于在管理上增加了人工成本,实时性及维护效率较低等问题,逐步在向电气锁具升级过渡,目前常用的电气化改造方式是将锁具整体更换成新型的电气锁具,从而实现站内对锁具的智能化管理,但是这种方式中,需要对旧锁具进行整体更换,不仅增加了改造成本,并且整个更换过程复杂,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柜门锁具电气化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柜门锁,包括:锁体,锁体安装在柜门上;闭锁件,闭锁件与锁体活动连接,并闭锁或解锁柜门;把手组件,把手组件与锁体活动连接,把手组件具有翻转出锁体的操作位置和收回锁体内的收起位置;电控组件,电控组件与锁体远离把手组件的一侧连接;锁芯组件,锁芯组件设置在锁体内,并且把手组件位于收起位置时,锁芯组件锁定把手组件,并将把手组件保持在收起位置;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活动设置在锁体内,传动组件与电控组件驱动连接,传动组件与闭锁件驱动连接,并带动闭锁件运动以解闭锁柜门,传动组件具有传动状态和空转状态,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时,传动组件与把手组件驱动配合,把手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闭锁件解锁;传动组件位于空转状态时,把手组件相对于传动组件空转。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把手组件驱动连接,并与把手组件绕传动组件的轴线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相对于把手组件沿传动组件的轴线可移动设置;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闭锁件驱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或第二传动轴设置有离合槽,把手组件由收起位置切换至操作位置时,把手组件带动第一传动轴向靠近第二传动轴的方向移动,第二传动轴或第一传动轴伸入至离合槽内,并与离合槽的侧壁抵接,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把手组件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第三传动轴与电控组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包括:转轴,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锁体上,第一传动轴嵌设在转轴内,转轴和第一传动轴绕传动组件的轴线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在转轴内沿传动组件的轴线可移动设置;把手,把手与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且把手相对于转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转轴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把手绕相对于转轴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时,把手在操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把手位于操作位置时能够带动转轴绕传动组件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轴具有凸起部,把手靠近转轴的一端具有挤压部,把手切换至操作位置时,挤压部挤压凸起部,并推动第一传动轴向靠近第二传动轴的方向移动;传动组件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与第一传动轴抵接,并为第一传动轴提供向远离第二传动轴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把手组件驱动连接,并与把手组件绕传动组件的轴线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电控组件驱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或第二传动轴设置有驱动槽,第二传动轴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一传动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驱动槽内,驱动槽的内壁设置有驱动凸起,驱动凸起位于第二传动轴或第一传动轴的转动路径上,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时,第二传动轴或第一传动轴与驱动凸起抵接,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传动组件位于空转状态时,第二传动轴或第一传动轴与驱动凸起分离,第一传动轴不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凸起设置有多个,并间隔设置在驱动槽相对的两侧,驱动凸起之间的间隔形成供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相对空转的转动空间。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把手与第一传动轴可转动连接,并且把手相对于第一传动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传动轴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把手绕相对于第一传动轴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时,把手在操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把手位于操作位置时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绕传动组件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置在柜门上,并与锁体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壳体连接,驱动机构与传动组件驱动连接,并能够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闭锁件动作;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之间,并具有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当离合机构位于对接位置时,驱动机构与传动组件驱动对接,驱动机构驱动传动组件动作;当离合机构位于分离位置时,驱动机构与传动组件驱动分离,传动组件动作时无法带动驱动机构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驱动机构和离合机构电连接,并控制驱动机构和离合机构的动作;力传感器,力传感器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力传感器检测到驱动机构受到传动组件的反向力矩时,控制电路控制离合机构切换至分离位置。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控制电路上,并与驱动机构同步传动;感应件,感应件设置在壳体上,并用于感应检测件的位置,当驱动机构驱动闭锁件运动至预定位置时,感应件感应到或者不感应到检测件,以控制驱动机构停止。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部,锁体具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对接配合,以将锁体连接在壳体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锁体、把手组件、电控组件和传动组件,其中,锁体相对于电控组件独立设置,锁体上设置有传动组件和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即为手动控制柜门锁的部分,电控组件即为电动控制柜门锁的部分,而传动组件起到为把手组件和电控组件传动的作用,当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时,把手组件的操作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传递到闭锁件上,从而实现闭锁件的解闭锁,实现通过手动方式控制柜门锁解闭锁。而当传动组件位于空转状态时,电控组件的操作力可以带动传动组件解闭锁,不影响电控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闭锁件解闭锁的动作,但不会带动把手组件转动,从而使得把手组件处于收起位置时,可以通过电控方式控制柜门锁解闭锁。锁芯组件用于对把手组件的位置进行控制,当把手组件位于收起位置时通过锁芯组件将把手组件锁定,从而避免把手组件被随意操作的情况。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在对现有的柜门锁进行电气化改造时,不需要将锁具整体更换,只需要将相应的组件增加安装到原有部件之上即可,例如将电控组件和传动组件安装到具有把手解锁的锁具上,或者将把手组件和传动组件安装到具有电控解锁的锁具上等,从而使得原有锁具依旧能够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同时该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纯机械柜门类锁具的改造,实现电气锁具控制,原机械解锁方式既可以保留原功能,也可以作为紧急解锁使用,并且柜门锁各组件之间模块化设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柜门锁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柜门锁在闭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检测件和感应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柜门锁在机械解锁过程中传动组件位于传动状态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柜门锁在机械解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检测件和感应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柜门锁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柜门锁在机械解锁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柜门锁在闭锁步骤一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的柜门锁在闭锁步骤二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锁体;11、第二安装部;20、闭锁件;30、把手组件;31、转轴;32、把手;321、挤压部;40、电控组件;41、壳体;411、第一安装部;42、驱动机构;43、控制电路;44、检测件;45、感应件;50、锁芯组件;60、传动组件;61、第一传动轴;611、凸起部;612、驱动槽;613、驱动凸起;62、第二传动轴;621、离合槽;63、第三传动轴;64、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柜门锁具电气化改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柜门锁。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柜门锁,包括锁体10、闭锁件20、把手组件30、电控组件40、锁芯组件50和传动组件60,锁体10安装在柜门上;闭锁件20与锁体10活动连接,并闭锁或解锁柜门;把手组件30与锁体10活动连接,把手组件30具有翻转出锁体10的操作位置和收回锁体10内的收起位置;电控组件40与锁体10远离把手组件30的一侧连接;锁芯组件50设置在锁体10内,并且把手组件30位于收起位置时,锁芯组件50锁定把手组件30,并将把手组件30保持在收起位置;传动组件60活动设置在锁体10内,传动组件60与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传动组件60与闭锁件20驱动连接,并带动闭锁件20运动以解闭锁柜门,传动组件60具有传动状态和空转状态,传动组件60位于传动状态时,传动组件60与把手组件30驱动配合,把手组件30通过传动组件60带动闭锁件20解锁;传动组件60位于空转状态时,把手组件30相对于传动组件60空转。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锁体10、把手组件30、电控组件40和传动组件60,其中,锁体10相对于电控组件40独立设置,锁体10上设置有传动组件60和把手组件30,把手组件30即为手动控制柜门锁的部分,电控组件40即为电动控制柜门锁的部分,而传动组件60起到为把手组件30和电控组件40传动的作用,当传动组件60位于传动状态时,把手组件30的操作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60传递到闭锁件20上,从而实现闭锁件20的解闭锁,实现通过手动方式控制柜门锁解闭锁。而当传动组件60位于空转状态时,电控组件40的操作力可以带动传动组件60解闭锁,不影响电控组件40通过传动组件60带动闭锁件20解闭锁的动作,但不会带动把手组件30转动,从而使得把手组件30处于收起位置时,可以通过电控方式控制柜门锁解闭锁。锁芯组件50用于对把手组件30的位置进行控制,当把手组件30位于收起位置时通过锁芯组件50将把手组件30锁定,从而避免把手组件30被随意操作的情况。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在对现有的柜门锁进行电气化改造时,不需要将锁具整体更换,只需要将相应的组件增加安装到原有部件之上即可,例如将电控组件40和传动组件60安装到具有把手解锁的锁具上,或者将把手组件30和传动组件60安装到具有电控解锁的锁具上等,从而使得原有锁具依旧能够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同时该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纯机械柜门类锁具的改造,实现电气锁具控制,原机械解锁方式既可以保留原功能,也可以作为紧急解锁使用,并且柜门锁各组件之间模块化设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0包括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其中,第一传动轴61与把手组件30配合,第二传动轴62与电控组件40配合。具体而言,第一传动轴61与把手组件30驱动连接,并与把手组件30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传动组件60的轴线也就是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的转动轴线,并且第一传动轴61相对于把手组件30沿传动组件60的轴线可移动设置,这样,当把手组件30沿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时,把手组件30带动第一传动轴61同步传动,第二传动轴62与闭锁件20驱动连接,实现带动闭锁件20动作进行解闭锁。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之间采用离合配合的设置方式,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二传动轴62上设置有离合槽621,相应地,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与离合槽621配合,当把手组件30由收起位置切换至操作位置时,把手组件30带动第一传动轴61向靠近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轴61的一部分伸入至离合槽621内,并与离合槽621的侧壁抵接,离合槽621和第一传动轴61伸入离合槽621的一端均呈非圆形结构,此时传动组件60即位于传动状态,第一传动轴61在把手组件30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一传动轴61通过挤压离合槽621的侧壁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62转动,实现把手组件30通过传动组件60带动闭锁件20动作的效果;当把手组件30位于收起位置时,第一传动轴61退出离合槽621,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不与离合槽621作用,此时第二传动轴62在电控组件40的带动下转动时不会影响到第一传动轴61,从而避免电控组件40动作对把手组件30的影响。
当然,上述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的配合方式也可以交换,即在第一传动轴61上开设离合槽621,第二传动轴62的一部分能够伸入离合槽621内与第一传动轴61驱动配合,或者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离合配合的配合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二传动轴62的外侧设置有齿轮,闭锁件20采用天地杆,天地杆上设置有齿条,并且齿轮与齿条啮合,当第二传动轴62转动时,齿轮即会通过啮合带动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天地杆的上下移动,也就实现柜门锁的解闭锁。当然,第二传动轴62与闭锁件20的具体配合方式、闭锁件20的具体类型等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0还包括第三传动轴63,第三传动轴63与第二传动轴62远离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轴63与第二传动轴62同步转动。本实施例将第三传动轴63的一部分套设在第二传动轴62的外侧,并且二者的套设处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这样,二者之间即可同步转动。第三传动轴63与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二传动轴62通过第三传动轴63与电控组件40驱动配合。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三传动轴63,直接将第二传动轴62延伸一定长度与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组件30包括转轴31和把手32,转轴31可转动地设置在锁体10上,第一传动轴61嵌设在转轴31内,转轴31和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轴线重合,二者均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同时第一传动轴61在转轴31内沿传动组件60的轴线可移动设置,该移动设置作用在于使得第一传动轴61轴向移动时可以伸入或退出离合槽621,实现与第二传动轴62之间的离合配合。把手32的顶端与转轴31可转动连接,并且把手32相对于转轴3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转轴31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二者之间垂直设置。把手32的转动具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把手32绕相对于转轴31转动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翻转,此时,把手32的转动不带动转轴31转动,而是使得把手32在操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即把手32向上翻转起来至预定角度时位于操作位置、向下翻转至锁体10内时位于收起位置,实现把手32被锁芯组件50进行锁定无法操作和进行解锁可以向上翻转操作的效果;另一种形式为把手32绕转轴31的转动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为左右转动,此时在把手32解锁位于操作位置后,把手32左右转动即可带动转轴31一同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61转动,并在第一传动轴61与第二传动轴62对接时带动第二传动轴62转动,实现闭锁件20的解闭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前后、左右是指操作人员面对柜门锁时的方向。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61远离离合槽621的一端具有凸起部611,把手32靠近转轴31的一端,即把手32的顶端具有挤压部321,凸起部611与挤压部321的位置对齐设置。这样,当把手组件30未操作向下自然下垂或者受力向下翻转收回至锁体10内,此时把手组件30位于收起位置,把手32上的挤压部321不挤压凸起部611,第一传动轴61退出离合槽621,不与第二传动轴62对接,从而使得把手组件30和传动组件60之间互不影响,电控机构带动闭锁件20动作时不会对把手组件30产生影响;而当把手32在锁芯组件50解锁后向上翻转至下端伸出锁体10时,此时把手组件30切换至操作位置,该过程中挤压部321挤压凸起部611,并推动第一传动轴61向靠近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移动,第一传动轴61在推动下伸入至离合槽621内,从而与第二传动轴62对接,此时转动把手32和转轴31即可使得第一传动轴61、第二传动轴62转动,进而带动闭锁件20解闭锁。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0还包括复位件64,复位件64为弹簧,复位件6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61抵接,另一端与转轴31抵接,从而为第一传动轴61提供向远离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使得第一传动轴61在未受到把手32的挤压时始终在复位件64的作用下退出离合槽621,只有把手32向上翻转至操作位置时第一传动轴61才与第二传动轴62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组件40包括壳体41、驱动机构42和离合机构,壳体41设置在柜门上,并与锁体10连接,壳体41用于安装容纳电控组件40,而锁体10用于安装容纳闭锁件20、传动组件60、把手组件30等,这样,电控部分与机械部分分别模块化设置,便于进行加工和电气化改造。驱动机构42与壳体41连接,驱动机构42与传动组件60驱动连接,驱动机构42可以根据需要包括电机和传动两部分,其中电机提供动力,传动部分与传动组件60配合,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传动组件60上,通过传动组件60带动闭锁件20动作。离合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42和传动组件60之间,并具有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离合机构的作用在于控制驱动机构42与传动组件60之间的对接关系,当使用电控组件40进行解闭锁时,离合机构位于对接位置,此时驱动机构42与传动组件60通过离合机构实现驱动对接,驱动机构42驱动传动组件60动作;而当使用把手组件30进行解闭锁时,离合机构位于分离位置,此时驱动机构42与传动组件60驱动分离,传动组件60动作时无法带动驱动机构42反向转动,把手组件30的动作也不会通过传动组件60传递到驱动机构42上,从而避免电机反转导致受到损害。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组件40还包括控制电路43和力传感器,控制电路43与驱动机构42、离合机构等需要进行控制的部分电连接,并控制驱动机构42的电机的启停、正反转运动以及离合机构的动作等。力传感器设置在驱动机构42上,并与控制电路43电连接,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传动组件60对驱动机构42的扭力,并且当力传感器检测到驱动机构42受到传动组件60的反向力矩时,说明此时把手组件30在操作传动组件60,控制电路43控制离合机构切换至分离位置,将传动组件60与电控组件40驱动分离,以避免电机卡死损坏的情况。
本实施例离合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都采用与传动组件60相似的结构,设置两个可以对接或分离的离合块,通过电机等部件控制其中一个离合块的运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42与传动组件60的对接和分离等。
如图5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组件40还包括检测件44和感应件45,检测件44设置在驱动机构42上,并与驱动机构42同步传动;感应件45设置在壳体41内的控制电路43上,并用于感应检测件44的位置。本实施例设置有检测轴作为检测件44,检测轴依次与驱动机构42的传动部分和第一传动轴61驱动连接,检测轴一端的周侧上设置有凸柱,感应件45采用光电开关,凸柱位于光电开关的检测路径上,当驱动机构42驱动闭锁件20运动至闭锁或解锁的预定位置时,凸柱伸入至光电开关内,使光电开关的状态由断开到接通,从而触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控制电路43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电路43控制驱动机构42停止。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光电开关,分别为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其中,解锁时,检测轴由闭锁转动到解锁,凸柱使得第一光电开关状态由断开到接通;闭锁时,检测轴由解锁转动到闭锁,凸柱使得第二光电开关状态由断开到接通。
当然,检测件44和感应件45也可以采用其他部件,例如干簧管与霍尔元件等,检测件44与感应件45之间的具体配合方式也可以相应改变,例如当驱动机构42驱动闭锁件20运动至预定位置时,感应件45不感应到检测件44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控组件40的壳体41具有第一安装部411,锁体10具有第二安装部11,第一安装部411与第二安装部11对接配合,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部411和第二安装部11之间采用滑道凹槽配合的方式,安装时只需要将锁体10滑入壳体41上的凹槽内,通过螺栓等部件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即可将锁体10连接在壳体41上,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柜门锁的接闭锁过程如下:
如图6至图10所示,机械解锁时:
操作者使用机械钥匙插入到锁芯组件50内解锁锁芯组件50,操作者将把手32从锁体10中翻转至操作位置,从而解除对把手32的限位,同时,随着把手32的翻转运动,把手32一端的挤压部321朝向凸起部611方向运动并挤压凸起部611,使得第一传动轴61朝向第二传动轴62移动,当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伸入到离合槽621内,此时,传动组件60位于传动状态;
操作者将把手32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旋转,此时,把手32上的动力依次通过转轴31、第一传动轴61传递到第二传动轴62,第二传动轴62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天地杆缩回,从而解除对柜门的锁定。与此同时,动力经第二传动轴62后还依次传递到第三传动轴63和驱动组机构的传动部分,当力矩从第三传动轴63反向输入到传动部分时,力传感器检测到反向力矩输入,控制电路43控制离合机构切换离合机构的离合状态,由对接位置切换到分离位置,因此,第三传动轴63无法驱动传动部分反向运动,从而保护电机。动力继续传递到检测轴,带动检测轴由闭锁转动到解锁,凸柱使得第一光电开关状态由断开到接通,第二光电开关状态由接通到断开;控制电路43综合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光的状态来判断柜门锁的真实状态。
完成整个机械解锁过程。
机械闭锁时:
操作者将把手32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反向旋转,此时,把手32上的动力依次通过转轴31、第一传动轴61传递到第二传动轴62,第二传动轴62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天地杆伸出,从而对柜门进行锁定;
与此同时,动力经第二传动轴62后还依次传递到第三传动轴63和驱动组机构的传动部分,当力矩从第三传动轴63反向输入到传动部分时,力传感器检测到反向力矩输入,控制电路43控制离合机构切换离合状态,由对接位置切换到分离位置,因此,第三传动轴63无法驱动传动部分反向运动,从而保护电机。动力继续传递到检测轴,带动检测轴由解锁转动到闭锁,凸柱使得第一光电开关状态由接通到断开,第二光电开关状态由断开到接通;控制电路43综合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光的状态来判断柜门锁的真实状态;
操作者将把手32压入到锁体10内至收起位置,从而对把手32进行限位,同时,随着把手32的翻转运动,把手32一端的挤压部321朝向远离凸起部611方向运动并脱离凸起部611,使得第一传动轴61在复位件64的作用下退出离合槽621,当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完全脱离离合槽621时,此时,传动组件60位于空转状态,如图3至图5所示。
完成整个机械闭锁过程。
电控解锁时:
系统后台将解锁命令下发到控制电路43,控制电路43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传动部分转动,从而依次带动第三传动轴63、第二传动轴62运动,第二传动轴62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天地杆缩回,从而解除对柜门的锁定。与此同时,动力还通过传动部分传递到检测轴,带动检测轴由闭锁转动到解锁,凸柱使得第一光电开关状态由断开到接通,第二光电开关状态由接通到断开;控制电路43综合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光的状态来判断柜门锁的真实状态。
完成整个电控解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62后,由于传动组件60位于空转状态,因而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一传动轴61,因此,把手32保持不动。
电控闭锁过程与电控解锁过程基本相似,只需要电机反转即可,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传动组件60的具体结构不同。
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0包括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其中,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其中,第一传动轴61与把手组件30配合,第二传动轴62与电控组件40配合。具体而言,第一传动轴61与把手组件30驱动连接,并与把手组件30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61与把手组件30之间采用可转动配合的方式,把手组件30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61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第二传动轴62与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之间的配合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之间采用单向传动配合的方式,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在第一传动轴61上设置有驱动槽612,驱动槽612的内壁设置有驱动凸起613,第二传动轴62的一端伸入至驱动槽612内,并且驱动凸起613位于第二传动轴62的转动路径上,这样,当传动组件60位于传动状态时,第二传动轴62伸入驱动槽612的一端的一侧与驱动凸起613抵接,另一侧与驱动凸起613之间不抵接,此时第一传动轴61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可以使得驱动凸起613挤压第二传动轴62,实现带动第二传动轴62转动的效果;而当第一传动轴61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二传动轴62的两侧均与驱动凸起613不抵接,此时传动组件60位于空转状态,由于第二传动轴62的两侧均与驱动凸起613分离不接触,因而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不会使得驱动凸起613挤压第二传动轴62,也就不带动第二传动轴62转动。
本实施例将驱动槽612设置成圆形槽,驱动凸起613位于圆形槽的内壁,并且不覆盖整个圆形槽的内壁,第二传动轴62伸入驱动槽612的一端设置成矩形的驱动部,这样,驱动部与圆形槽之间自然地形成部分传动空隙,使得驱动部与驱动凸起613之间形成单向间歇传动的方式。驱动凸起61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多个,由于本实施例的柜门锁解锁时把手组件30转动90度,因而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驱动凸起613,并且两个驱动凸起613间隔设置在驱动槽612相对的两侧,两个驱动凸起613之间的间隔即形成供第一传动轴61和第二传动轴62相对空转的转动空间。当然,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根据解闭锁的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上述过程中柜门锁的接闭锁过程具体为:
机械解锁时,如图12所示,逆时针将把手32转动90°,第一传动轴61逆时针转动90°,驱动凸起613挤压驱动部并带动第二传动轴62逆时针转动90°,从而带动天地杆缩回,实现机械解锁;
机械闭锁时分为两步,步骤一:如图13所示,顺时针将把手32转动180°,第一传动轴61顺时针转动180°,首先,驱动槽612相对驱动部顺时针转动90°,该过程中驱动凸起613与驱动部之间不抵接挤压,然后90°转动时,驱动凸起613挤压驱动部并带动第二传动轴62顺时针转动90°,从而带动天地杆伸出闭锁。步骤二:如图14所示,逆时针将把手32转动90°,第一传动轴61逆时针转动90°,驱动槽612相对驱动部逆时针空转90°,此时,可将把手32压入到锁体10内被锁芯组件50锁定。
电控解锁或闭锁时,电控组件40直接通过第三传动轴63驱动第二传动轴6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由于驱动部始终在驱动槽内运动,并未与驱动凸起613之间有挤压作用,因而不会带动第一传动轴61转动,因此,可保持把手32相对锁体10不动。
上述过程中的转动把手32均指的是将把手32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进行转动。
由于本实施例不需要第一传动轴61的轴向移动,因此,复位件64可以不必设置,并且把手组件30可以仅包括把手32,转轴31也可以不必设置。具体而言,把手32与第一传动轴61可转动连接,并且把手32相对于第一传动轴6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二者之间垂直设置。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把手32也具有两种转动方式,将实施例一中的转轴31替换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轴61即可,在此不再赘述。这样,把手32绕相对于第一传动轴61转动的转动轴线上下翻转时,把手32能够在操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而当把手32位于操作位置时,把手32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时即可带动第一传动轴61一同绕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实现与第二传动轴62的单向间歇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柜门锁具电气化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2、不需要将锁具整体更换,只需要将相应的组件增加安装到原有部件之上即可,原有锁具依旧能够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
3、适用于大多数纯机械柜门类锁具的改造,实现电气锁具控制,原机械解锁方式既可以保留原功能,也可以作为紧急解锁使用;
4、柜门锁各组件之间模块化设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柜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10),所述锁体(10)安装在柜门上;
闭锁件(20),所述闭锁件(20)与所述锁体(10)活动连接,并闭锁或解锁所述柜门;
把手组件(30),所述把手组件(30)与所述锁体(10)活动连接,所述把手组件(30)具有翻转出所述锁体(10)的操作位置和收回所述锁体(10)内的收起位置;
电控组件(40),所述电控组件(40)与所述锁体(10)远离所述把手组件(30)的一侧连接;
锁芯组件(50),所述锁芯组件(50)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并且所述把手组件(30)位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锁芯组件(50)锁定所述把手组件(30),并将所述把手组件(30)保持在所述收起位置;
传动组件(60),所述传动组件(60)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所述传动组件(60)与所述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60)与所述闭锁件(20)驱动连接,并带动所述闭锁件(20)运动以解闭锁所述柜门,所述传动组件(60)具有传动状态和空转状态,所述传动组件(60)位于所述传动状态时,所述传动组件(60)与所述把手组件(30)驱动配合,所述把手组件(3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60)带动所述闭锁件(20)解锁;所述传动组件(60)位于所述空转状态时,所述把手组件(30)相对于所述传动组件(60)空转;
所述电控组件(40)包括:
壳体(41),所述壳体(41)设置在所述柜门上,并与所述锁体(10)连接;
驱动机构(42),所述驱动机构(42)与所述壳体(41)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2)与所述传动组件(60)驱动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60)带动所述闭锁件(20)动作;
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42)和所述传动组件(60)之间,并具有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当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42)与所述传动组件(60)驱动对接,所述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传动组件(60)动作;当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42)与所述传动组件(60)驱动分离,所述传动组件(60)动作时无法带动所述驱动机构(42)反向转动;
当使用所述把手组件(30)进行解闭锁时,所述传动组件(60)处于所述传动状态,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分离位置,当使用所述电控组件(40)进行解闭锁时,所述传动组件(60)处于所述空转状态,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对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0)包括:
第一传动轴(61),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与所述把手组件(30)驱动连接,并与所述把手组件(30)绕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61)相对于所述把手组件(30)沿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可移动设置;
第二传动轴(62),所述第二传动轴(62)与所述闭锁件(2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1)或所述第二传动轴(62)设置有离合槽(621),所述把手组件(30)由所述收起位置切换至所述操作位置时,所述把手组件(30)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61)向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轴(62)或所述第一传动轴(61)伸入至所述离合槽(621)内,并与所述离合槽(621)的侧壁抵接,所述传动组件(60)位于所述传动状态,所述把手组件(3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6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6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0)还包括第三传动轴(63),所述第三传动轴(6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62)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三传动轴(6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62)同步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63)与所述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30)包括:
转轴(31),所述转轴(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体(10)上,所述第一传动轴(61)嵌设在所述转轴(31)内,所述转轴(31)和所述第一传动轴(61)绕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61)在所述转轴(31)内沿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可移动设置;
把手(32),所述把手(32)与所述转轴(31)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把手(32)相对于所述转轴(3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31)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所述把手(32)绕相对于所述转轴(31)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时,所述把手(32)在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把手(32)位于所述操作位置时能够带动所述转轴(31)绕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61)具有凸起部(611),所述把手(32)靠近所述转轴(31)的一端具有挤压部(321),所述把手(32)切换至所述操作位置时,所述挤压部(321)挤压所述凸起部(611),并推动所述第一传动轴(61)向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移动;所述传动组件(60)还包括复位件(64),所述复位件(64)与所述第一传动轴(61)抵接,并为所述第一传动轴(61)提供向远离所述第二传动轴(62)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0)包括:
第一传动轴(61),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与所述把手组件(30)驱动连接,并与所述把手组件(30)绕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同步转动;
第二传动轴(62),所述第二传动轴(62)与所述电控组件(4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1)或所述第二传动轴(62)设置有驱动槽(612),所述第二传动轴(62)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第一传动轴(6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驱动槽(612)内,所述驱动槽(612)的内壁设置有驱动凸起(613),所述驱动凸起(61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62)或所述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路径上,所述传动组件(60)位于所述传动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轴(62)或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与所述驱动凸起(613)抵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62)同步转动;所述传动组件(60)位于所述空转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轴(62)或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与所述驱动凸起(613)分离,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不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6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凸起(613)设置有多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槽(612)相对的两侧,所述驱动凸起(613)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所述第一传动轴(6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62)相对空转的转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30)包括把手(32),所述把手(32)与所述第一传动轴(61)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把手(32)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轴(6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61)的转动轴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所述把手(32)绕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轴(61)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时,所述把手(32)在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把手(32)位于所述操作位置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61)绕所述传动组件(60)的轴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40)还包括:
控制电路(43),所述控制电路(43)与所述驱动机构(42)和所述离合机构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42)和所述离合机构的动作;
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42)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43)电连接,当所述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驱动机构(42)受到所述传动组件(60)的反向力矩时,所述控制电路(43)控制所述离合机构切换至所述分离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40)包括:
检测件(44),所述检测件(44)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42)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42)同步传动;
感应件(45),所述感应件(45)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43)上,并用于感应所述检测件(44)的位置,当所述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闭锁件(20)运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感应件(45)感应到或者不感应到所述检测件(44),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42)停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40)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具有第一安装部(411),所述锁体(10)具有第二安装部(11),所述第一安装部(41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11)对接配合,以将所述锁体(10)连接在所述壳体(41)上。
CN202111679607.3A 2021-12-31 2021-12-31 柜门锁 Active CN114320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607.3A CN114320014B (zh) 2021-12-31 2021-12-31 柜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607.3A CN114320014B (zh) 2021-12-31 2021-12-31 柜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014A CN114320014A (zh) 2022-04-12
CN114320014B true CN114320014B (zh) 2022-12-30

Family

ID=8102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9607.3A Active CN114320014B (zh) 2021-12-31 2021-12-31 柜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001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8990A1 (de) * 2014-12-18 2016-06-23 Rittal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glied für einen Schaltschranktürverschluss
CN108118961B (zh) * 2016-11-28 2023-09-22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面板锁、解锁方法和闭锁方法
CN107575097A (zh) * 2017-08-31 2018-01-12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锁
CN208546054U (zh) * 2018-07-06 2019-02-26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箱柜门锁及锁控系统
CN111719963B (zh) * 2020-06-28 2021-10-22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014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349B (zh) 电动门锁驱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257122A (zh) 一种汽车自动闭门控制结构
CN101668914B (zh) 锁设备
CN108643717A (zh) 多功能电控锁
CN114320014B (zh) 柜门锁
JP7025096B2 (ja) 施錠装置
CN113338715B (zh) 离合器和锁体
CN110219522B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KR20090120132A (ko) 핸들중앙 비상키겸용 디지털 도어록용 클러치 모듈
US20220162883A1 (en) Lock for Door
CN210976935U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107143208B (zh) 滑块避让机构及其受限开启电子锁
CN113931534B (zh) 锁体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18376U (zh)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CN212271838U (zh) 解锁钥匙
CN212271839U (zh) 解锁钥匙
CN113338716B (zh) 离合器和锁体
CN216741083U (zh) 锁体
CN114763724A (zh) 双锁芯锁头
CN203603620U (zh) 门用电动锁具
CN211115223U (zh) 手自一体机构及应用有该手自一体机构的门窗驱动装置
CN215332080U (zh) 智能机柜锁
CN2771424Y (zh) 一种用于大型门的遥控防撬电动门锁
CN210714189U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CN109441252B (zh) 枪弹柜门闭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