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3244A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244A
CN114313244A CN202111653178.2A CN202111653178A CN114313244A CN 114313244 A CN114313244 A CN 114313244A CN 202111653178 A CN202111653178 A CN 202111653178A CN 114313244 A CN114313244 A CN 114313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ody
rotating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31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u Daozh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u Daozh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u Daozh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u Daozh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31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2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开设有用于安装各个模块的安装腔,所述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机体在地面移动的滑轮;飞行组件,所述飞行组件用于带着机体进行空中监测工作;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安装腔内进行散热工作,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囊、第一弹簧杆和转板,所述气囊分别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安装腔和外部相连通;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控制两块转板分别对两个气囊进行往复式的挤压。在散热组件和驱动部件的配合下,气囊会往复式的进行吸气和吐气的工作以达到散热的效果,避免位于机体内的各个模块因长时间持续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而导致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电监测设备有固定式、车载式以及空中监测,相比与传统的固定式和车载式无线电监测,空中监测的优势是最远可以飞近千米,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监测地点,且覆盖面积更大。
由于无人机需要在500米高的‘理想工作高度’长时间悬停并进行360度旋转、扫描,其中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在机体内部产生大量的热,由于没有好的散热结构设计,机体的各个模块会持续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在机体内部产生大量的热,由于没有好的散热结构设计,机体的各个模块会持续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容易损坏,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开设有用于安装各个模块的安装腔,所述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机体在地面移动的滑轮;
飞行组件,所述飞行组件用于带着机体进行空中监测工作;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安装腔内进行散热工作,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囊、第一弹簧杆和转板,两个所述气囊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左右腔壁上,所述第一弹簧杆的两端分别与气囊内两侧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转板分别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在安装腔左右腔壁上,所述气囊分别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安装腔和外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控制两块转板分别对两个气囊进行往复式的挤压。
优选的,所述飞行组件包括主轴和通过轴套套接在主轴上的主扇叶,所述安装腔腔底垂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转杆与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侧壁对称设有多个副扇叶。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滑块,所述第一转杆表面开设有往复螺纹,所述滑块螺纹套接在第一转杆上,且左右侧壁分别与两块转板远离安装腔的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下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多根弹簧,多个所述滑轮分别与多根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轴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两根L型第二转杆,两根所述第二转杆表面均开设有滑口,且通过传动部件控制自身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安装槽内对称纵向水平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根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两个滑口,所述主轴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通口,所述轴套内对称开设有用于让两根第二转杆卡接的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二弹簧杆和两个安置台,所述第二弹簧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槽底,两个所述安置台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杆移动端的侧壁上,且下表面分别与两根第二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拉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磁铁,所述第二转杆为磁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侧向机载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并堆积在机体内部,而在散热组件和驱动部件的配合下,散热组件中的气囊会往复式的进行吸气和吐气的工作,吸气的时候会将机体内部堆积的热气给抽走并收集起来,吐气的时候则是会将收集的热气给喷出机体外部,如此往复以达到散热的效果,避免位于机体内的各个模块因长时间持续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而导致损坏;
2、通过轴套套设在主轴上的主扇叶是驱使无人机进行空中作业的关键,从而需要定期的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检查,然后再将其安装回去,由于现有的轴套是通过螺钉螺母固定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的,从而导致安装和拆卸主扇叶的步骤较为繁琐,而在传动部件和第二转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对轴套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避免了使用螺钉螺母固定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拆卸和安装轴套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的正面立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的主轴处的拆分立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安装腔、3滑轮、4主轴、5轴套、6电机、7第一转杆、8副扇叶、9气囊、10第一弹簧杆、11转板、12安装座、13进气管、14出气管、15滑块、16弹簧、17安装槽、18第二转杆、19滑口、20固定杆、21通口、22卡接槽、23第二弹簧杆、24安置台、25拉手、26主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包括:
机体1,机体1内开设有用于安装各个模块的安装腔2,机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机体1在地面移动的滑轮3;
飞行组件,飞行组件用于带着机体1进行空中监测工作;
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为两组,两组散热组件用于对安装腔2内进行散热工作,散热组件包括气囊9、第一弹簧杆10和转板11,两个气囊9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腔2左右腔壁上,第一弹簧杆10的两端分别与气囊9内两侧壁固定连接,两块转板11分别通过安装座12转动安装在安装腔2左右腔壁上,气囊9分别通过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与安装腔2和外部相连通,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内均设有单向阀,进气管13内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安装腔2至气囊9,出气管14内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气囊9至机体1外部;
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用于控制两块转板11分别对两个气囊9进行往复式的挤压。
应用上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当驱动部件控制两块转板11分别对两个气囊9进行往复式挤压的时候,此时气囊9会进行往复式的收集热气并喷出机体1外的散热工作,当转板11挤压气囊9的时候,此时气囊9受到挤压,内部第一弹簧杆10发生收缩,内部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内部收集的气体便会从出气管14被挤出机体1外部,当转板11不再挤压气囊9的时候,此时气囊9在内部第一弹簧杆10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会迅速复原,从而内部的体积会变大,压强会减小,位于安装腔2内堆积的热气在此时会从进气管13处被吸入气囊9,待下一次气囊9再受到转板11挤压的时候再将收集的热气给排出机体1外,如此往复以达到对安装腔2内部散热的效果,避免热气一直堆积在安装腔2内,导致安装腔2内的的各个模块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短路或是损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飞行组件包括主轴4和通过轴套5套接在主轴4上的主扇叶26,安装腔2腔底垂直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转杆7与主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机体1侧壁对称设有多个副扇叶8。在机体1需要进行高空工作的时候只要启动电机6,让电机6的输出轴带着主轴4一同转动,此时套接在主轴4上的主扇叶26会一同发生旋转,从而带着机体1上天,然后再控制多个副扇叶8一同旋转,增加起飞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部件包括滑块15,第一转杆7表面开设有往复螺纹,滑块15螺纹套接在第一转杆7上,且左右侧壁分别与两块转板11远离安装腔2的一端转动连接。当第一转杆7随着电机6的启动而发生转动的时候,此时由于转板1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腔2的腔壁和滑块15的侧壁转动连接,从而可以起到限制滑块15转动,当第一转杆7发生转动的时候,此时螺纹套接在第一转杆7上的滑块15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移动,而转板11与滑块15转动连接的一端会被往复式的抬起,当抬起的时候会逐渐挤压位于转板11上方的气囊9,当落下的时候会逐渐停止对气囊9的挤压,气囊9在内部第一弹簧杆10的作用下会迅速复位,直到下一次转板11再次抬起并挤压气囊9的时候,内部第一弹簧杆10才会被压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机体1下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多根弹簧16,多个滑轮3分别与多根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当机体1从空中落在地面上的时候,此时多个滑轮3会先与地面接触,由于机体1自身的重力和惯性,多根弹簧16在此时会发生收缩,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进而减小了落地时对机体1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主轴4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内设有两根L型的第二转杆18,两根第二转杆18表面均开设有滑口19,且通过传动部件控制自身进行相对转动,安装槽17内对称纵向水平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0,两根固定杆20分别穿过两个滑口19,主轴4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安装槽17相连通的通口21,轴套5内对称开设有用于让两根第二转杆18卡接的卡接槽22。通过传动部件控制两根第二转杆18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相对的转动,这时两根第二转杆18的端部会从两个通口21滑入,然后将待安装的轴套5套设在主轴4上,再通过传动部件控制两根第二转杆18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相对的转动,这时两根第二转杆18的端部便会伸出两个通口21并分别进入轴套5内开设的两个卡接槽22内形成卡接,拆卸的时候也只要控制两根第二转杆18的端部收回安装槽17内,两根第二转杆18此时与两个卡接槽22的卡接便被解除了,然后将轴套5从主轴4上取出即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传动部件包括第二弹簧杆23和两个安置台24,第二弹簧杆23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7的槽底,两个安置台24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杆23移动端的侧壁上,且下表面分别与两根第二转杆18的顶端转动连接。当工作人员向上拉动第二弹簧杆23的移动端的时候,此时与第二弹簧杆23移动端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安置台24会带着与它们下表面转动安装的两根第二转杆18一同上移,这时两根第二转杆18在固定杆20的作用下会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相对转动,两根第二转杆18远离安置台24的一端便会从通口21滑入安装槽17内,当工作人员松开第二弹簧杆23的时候,此时第二弹簧杆23会迅速复位,移动端也会迅速下移,进而两根第二转杆18在此时会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相对的转动,两根第二转杆18远离安置台24的一端便又会从两个通口21滑出,由于现有的轴套5是通过螺钉螺母固定件固定安装在主轴4上的,从而导致安装和拆卸主扇叶26的步骤较为繁琐,而在传动部件和第二转杆18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对轴套5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避免了使用螺钉螺母固定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拆卸和安装轴套5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弹簧杆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手25,拉手25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拉手25方便工作人员拉动第二弹簧杆23的移动端,而防滑纹则增大了手掌与拉手25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工作人员在拉动拉手25出现手滑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卡接槽22内设有磁铁,第二转杆18为磁性材质。当第二转杆18进入卡接槽22内的时候,此时第二转杆18会被卡接槽22内的磁铁所吸附,从而增加了第二转杆18与卡接槽22相卡接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所述机体(1)内开设有用于安装各个模块的安装腔(2),所述机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机体(1)在地面移动的滑轮(3);
飞行组件,所述飞行组件用于带着机体(1)进行空中监测工作;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安装腔(2)内进行散热工作,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囊(9)、第一弹簧杆(10)和转板(11),两个所述气囊(9)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腔(2)左右腔壁上,所述第一弹簧杆(10)的两端分别与气囊(9)内两侧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转板(11)分别通过安装座(12)转动安装在安装腔(2)左右腔壁上,所述气囊(9)分别通过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与安装腔(2)和外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内均设有单向阀;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控制两块转板(11)分别对两个气囊(9)进行往复式的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组件包括主轴(4)和通过轴套(5)套接在主轴(4)上的主扇叶(26),所述安装腔(2)腔底垂直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转杆(7)与主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侧壁对称设有多个副扇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滑块(15),所述第一转杆(7)表面开设有往复螺纹,所述滑块(15)螺纹套接在第一转杆(7)上,且左右侧壁分别与两块转板(11)远离安装腔(2)的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多根弹簧(16),多个所述滑轮(3)分别与多根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设有两根L型的第二转杆(18),两根所述第二转杆(18)表面均开设有滑口(19),且通过传动部件控制自身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安装槽(17)内对称纵向水平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0),两根所述固定杆(20)分别穿过两个滑口(19),所述主轴(4)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安装槽(17)相连通的通口(21),所述轴套(5)内对称开设有用于让两根第二转杆(18)卡接的卡接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二弹簧杆(23)和两个安置台(24),所述第二弹簧杆(23)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7)的槽底,两个所述安置台(24)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杆(23)移动端的侧壁上,且下表面分别与两根第二转杆(18)的顶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杆(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手(25),所述拉手(25)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22)内设有磁铁,所述第二转杆(18)为磁性材质。
CN202111653178.2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Withdrawn CN114313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178.2A CN1143132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178.2A CN1143132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244A true CN114313244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3178.2A Withdrawn CN1143132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2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8643A (zh) * 2022-09-19 2022-12-23 江苏德菲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线损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8643A (zh) * 2022-09-19 2022-12-23 江苏德菲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线损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3244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机载装置
CN212432605U (zh) 一种无人机探矿用土壤样采集系统
CN107694971A (zh) 一种新能源太阳能板生产用清洁装置
CN111682441B (zh) 一种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CN21853953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玻璃裁切装置
CN111203988B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墙体开孔机及施工方法
CN114545050A (zh) 一种双模式户外智能电表
CN112834268A (zh) 一种公路检测用取样器
CN217149845U (zh) 一种用于复合型球场面层的固化装置
CN205604668U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高空自动打磨设备
CN217541363U (zh) 一种枸杞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设备
CN215183424U (zh) 一种安全散热的变压器
CN105993637A (zh) 一种太阳能绿篱车的制造方法
CN214725479U (zh) 橡胶密炼终端自动分切装置
CN213705782U (zh) 一种基于实时监测的飞行器
CN115581037A (zh) 一种电力大数据质量用的监控装置
CN219598676U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打孔机
CN2122364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降尘装置
CN116557238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叶片清理装置
CN220646142U (zh) 一种用于制备pbat的增粘真空系统
CN219706734U (zh) 一种节能型电动车充电桩
CN2167096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起降平台
CN21260578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用的脚架
CN214915828U (zh) 膨润土生产猫砂用造粒机
CN2194116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喷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