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3155B -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155B
CN114313155B CN202210011250.XA CN202210011250A CN114313155B CN 114313155 B CN114313155 B CN 114313155B CN 202210011250 A CN202210011250 A CN 202210011250A CN 114313155 B CN114313155 B CN 114313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outer side
rod
rota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1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3155A (zh
Inventor
田树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shui County Minfan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gshui County Minfan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shui County Minfan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shui County Minfan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12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3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救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包括救生机构,所述救生机构包括有救生组件、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救生组件的后端下侧设置有所述动力组件,所述救生组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通过设置的救生机构,可以使救生机构通过人遥控的方式,使救生机构移动到落水者的附近,并且可以将落水者稳定的夹持在救生机构中,防止落水者体力不支抓不住救生机构,通过设置的救生机构,虽然救生机构可以防止落水者被溺死,但是可以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救生机构很难将落水者带至岸边,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回拉机构和固定机构,可以使救生机构缓慢的移动至岸边,实现救援。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有人落水的情况,对于将落水者救援的方法,传统的是将救生圈抛至落水者附近,对于不会游泳的落水者,即使将救生圈抛至落水者附近,落水者也很难抓住救生圈,同时,在水流湍急的河中,人们抛出的救生圈,落水者就更难以抓住,容易导致落水者溺水死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具有使救生机构通过人遥控的方式,使救生机构移动到落水者的附近,将落水者救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包括救生机构;
所述救生机构包括有救生组件、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救生组件的后端下侧设置有所述动力组件,所述救生组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救生组件包括有漂浮机头、第一转动杆、漂浮底板、第一固定支架、第一转动支架、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固定支架、把手、控制按钮、无线收发控制主机和充电电池,所述漂浮机头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后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漂浮底板,所述漂浮机头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且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漂浮机头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把手,所述漂浮机头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控制按钮,所述漂浮机头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无线收发控制主机,所述漂浮机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充电电池。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电机固定支架、第一防水电机、叶轮和防护网,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前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防水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护网。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漂浮夹持圈、第二防水电机、第一齿轮、齿圈、内螺纹套、第一轴承、螺纹杆、弧形推板、限位滑动杆、压力开关、弧形夹持板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漂浮夹持圈的顶端内侧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外侧转动连接,所述漂浮夹持圈的后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漂浮夹持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漂浮夹持圈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防水电机,所述第二防水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齿圈,所述齿圈的一端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一端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漂浮夹持圈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的一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推板,所述弧形推板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滑动杆,且所述限位滑动杆的一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夹持圈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推板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开关,所述弧形推板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夹持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救生机构的前端上侧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有电机固定套、第三防水电机、转动板、平面轴承、第二转动支架、第一安装支架、第三转动支架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机固定套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机头的顶端前侧,所述电机固定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防水电机,所述第三防水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平面轴承,且所述平面轴承的后端外侧与所述电机固定套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一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转动支架,所述第三转动支架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转动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三转动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两端,且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三转动支架的一端外侧与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前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有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有安装壳体、合金管、膛线、相机支架和防水摄像头,所述安装壳体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阴螺纹,所述安装壳体的后端外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合金管,所述合金管的一端内侧开设有所述膛线,所述合金管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水摄像头。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内侧还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射击组件,所述射击组件包括有弹壳、触发螺纹头、电子点火器、第一发射药、长弹头、转动倒刺和弹片,所述弹壳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阳螺纹,所述弹壳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安装壳体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弹壳的顶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的底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弹壳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所述触发螺纹头,所述触发螺纹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电子点火器,所述弹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发射药,且所述第一发射药的底端外侧与所述电子点火器的顶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发射药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长弹头,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倒刺,所述转动倒刺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弹片,且所述弹片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长弹头的内侧还设置有二次固定组件,所述二次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二发射药、推动头、金属钉、触发推杆、推杆触发头、第二压缩弹簧、限位片、齿板、第二齿轮、打火轮、打火石、火石固定套和引火线,所述第二发射药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在所述长弹头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二发射药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推动头,所述推动头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头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金属钉,且所述金属钉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头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触发推杆,且所述触发推杆的一端外侧均与所述金属钉、所述第二发射药、所述长弹头的一端滑动接触,所述触发推杆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触发头,所述推杆触发头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推杆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接触连接,所述触发推杆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板,所述齿板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打火轮,所述打火轮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打火石,所述打火石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火石固定套,且所述火石固定套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引火线固定设置在所述长弹头靠近所述打火石的一端内侧,且所述引火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药的底端内侧。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前端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回拉机构,所述回拉机构包括有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支架、收卷轮支架、焊接套、L形支架、固定板、第四防水电机、第二轴承、轴承座、斜齿轮、斜齿圈和限位圆板,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前端外侧,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收卷轮支架,所述收卷轮支架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焊接套,其中一侧的所述收卷轮支架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防水电机,所述第四防水电机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防水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斜齿圈,所述斜齿圈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圆板的一端外侧。
作为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优选的,所述回拉机构还包括有转动限制组件,所述转动限制组件包括有空心收卷辊、限位齿牙、电磁铁、中心杆、第三压缩弹簧、转动弧形块、第二转动杆、柔性连接杆、弧形铁板、钢丝绳、挂环、金属套圈和易断连接杆,所述空心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外端面均与所述限位圆板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收卷辊的一端内壁面均匀的设置有所述限位齿牙,所述空心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所述焊接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内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铁,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弧形块,所述转动弧形块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外侧均与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弧形块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柔性连接杆,且所述柔性连接杆的一端外侧与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柔性连接杆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铁板,且所述弧形铁板的一端外侧与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收卷辊的一端外侧缠绕固定有所述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挂环,所述挂环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金属套圈,所述金属套圈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易断连接杆,且所述易断连接杆的另一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救生机构,可以使救生机构通过人遥控的方式,使救生机构移动到落水者的附近,并且可以将落水者稳定的夹持在救生机构中,防止落水者体力不支抓不住救生机构,通过设置的救生机构,虽然救生机构可以防止落水者被溺死,但是可以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救生机构很难将落水者带至岸边,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回拉机构和固定机构,可以使救生机构缓慢的移动至岸边,实现救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安装结构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6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壳体组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图8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图10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图10的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图10的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收卷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收卷组件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收卷组件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中转动限制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转动限制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转动限制组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图19的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救生机构;
11、救生组件;111、漂浮机头;112、第一转动杆;113、漂浮底板;114、第一固定支架;115、第一转动支架;116、第一电动伸缩杆;117、第二固定支架;118、把手;119、控制按钮;1110、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1、充电电池;
12、动力组件;121、电机固定支架;122、第一防水电机;123、叶轮;124、防护网;
13、夹持组件;131、漂浮夹持圈;132、第二防水电机;133、第一齿轮;134、齿圈;
135、内螺纹套;136、第一轴承;137、螺纹杆;138、弧形推板;139、限位滑动杆;
1310、压力开关;1311、弧形夹持板;1312、第一压缩弹簧;
2、定位机构;
21、转向组件;211、电机固定套;212、第三防水电机;213、转动板;214、平面轴承;215、第二转动支架;216、第一安装支架;217、第三转动支架;218、第二电动伸缩杆;
22、壳体组件;221、安装壳体;222、合金管;223、膛线;224、相机支架;225、防水摄像头;
3、固定机构;
31、射击组件;311、弹壳;312、触发螺纹头;313、电子点火器;314、第一发射药;315、长弹头;316、转动倒刺;317、弹片;
32、二次固定组件;321、第二发射药;322、推动头;323、金属钉;324、触发推杆;325、推杆触发头;326、第二压缩弹簧;327、限位片;328、齿板;329、第二齿轮;3210、打火轮;3211、打火石;3212、火石固定套;3213、引火线;
4、回拉机构;
41、收卷组件;411、第二安装支架;412、收卷轮支架;413、焊接套;414、L形支架;415、固定板;416、第四防水电机;417、第二轴承;418、轴承座;419、斜齿轮;4110、斜齿圈;4111、限位圆板;
42、转动限制组件;421、空心收卷辊;422、限位齿牙;423、电磁铁;424、中心杆;425、第三压缩弹簧;426、转动弧形块;427、第二转动杆;428、柔性连接杆;429、弧形铁板;4210、钢丝绳;4211、挂环;4212、金属套圈;4213、易断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包括救生机构1;
救生机构1包括有救生组件11、动力组件12和夹持组件13,救生组件11的后端下侧设置有动力组件12,救生组件1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夹持组件1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救生组件11可以将落水者进行救援,通过设置的动力组件12可以使救生组件11移动到落水者附近,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13可以将落水者进行加持,防止落水者体力不支抓不住救生组件11。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救生组件11包括有漂浮机头111、第一转动杆112、漂浮底板113、第一固定支架114、第一转动支架115、第一电动伸缩杆116、第二固定支架117、把手118、控制按钮119、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和充电电池1111,漂浮机头1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12,第一转动杆112的后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漂浮底板113,漂浮机头111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架114,第一固定支架114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115,第一转动支架1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6,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16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115,位于下侧的第一转动支架115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支架117,且第二固定支架117的一端外侧与漂浮底板113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18,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19,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漂浮机头1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池111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杆112,可以使漂浮底板113通过第一转动杆112与漂浮机头111转动连接,当救生组件11移动到落水者附近的时候,岸上的人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救生组件11,通过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接收信号,通过遥控的方式使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第一电动伸缩杆116通电,第一电动伸缩杆116通电后会进行收缩,第一电动伸缩杆116收缩会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支架115带动第二固定支架117移动,第二固定支架117会带动漂浮底板113围绕第一转动杆112发生转动,使漂浮底板113的底部开口变大,落水者可以抓住救生组件11上侧的把手118,并且两个手同时按下两个控制按钮119,可以使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再次给第一电动伸缩杆116通电,此次通电方向与之前的相反,使第一电动伸缩杆116伸长,按照上述的原理,最终漂浮底板113会转动回原位。
需要说明的是:漂浮机头111、漂浮底板113需要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较好的浮力,可以使用结构强度较好的泡沫支撑,也可以使用空心结构的密封金属壳体构成。
应当理解的是: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和充电电池1111,都需要对其做好防水措施,第一电动伸缩杆116和控制按钮119,需要其自身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更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2包括有电机固定支架121、第一防水电机122、叶轮123和防护网124,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前端外侧与漂浮底板113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电机122,第一防水电机12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叶轮123,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24。
本实施例中:通过遥控的方式使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两个第一防水电机122通电,两个第一防水电机122可以分别进行通电,第一防水电机122通电后可以带动叶轮123转动,叶轮123会推动装置整体在水中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防护网124,可以防止高速转动的叶轮123伤到人。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给两个第一防水电机122相同的通电量,可以使装置整体直线移动,当给两个第一防水电机122不同的通电量,则会使装置整体发生转向,给两个第一防水电机122反向通电,则可以使装置倒退移动。
更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3包括有漂浮夹持圈131、第二防水电机132、第一齿轮133、齿圈134、内螺纹套135、第一轴承136、螺纹杆137、弧形推板138、限位滑动杆139、压力开关1310、弧形夹持板1311和第一压缩弹簧1312,漂浮夹持圈131的顶端内侧与第一转动杆112的前端外侧转动连接,漂浮夹持圈131的后端外侧与漂浮底板113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漂浮夹持圈131的数量为两个,漂浮夹持圈13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电机132,第二防水电机13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3,第一齿轮133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齿圈134,齿圈134的一端内壁面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135,内螺纹套135的一端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36,且第一轴承136的一端外端面与漂浮夹持圈13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内螺纹套135的一端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7,螺纹杆137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138,弧形推板138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动杆139,且限位滑动杆139的一端外侧与漂浮夹持圈131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弧形推板138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1310,弧形推板138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312,第一压缩弹簧131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1311。
本实施例中:在漂浮底板113转动的时候,漂浮底板113会带动上侧的漂浮夹持圈131一起转动,当两个漂浮底板113底部分开时,漂浮底板113会带动两个漂浮夹持圈131底部张开,便于落水者进入漂浮夹持圈131中间,在落水者进入至两个漂浮夹持圈131中间位置处后,通过两个手同时按下两个控制按钮119,可以使两个漂浮底板113底部相向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漂浮夹持圈131转动,从新使两个漂浮夹持圈131围成一个圈,从而方便对落水者的固定,落水者再次将两个手同时按下两个控制按钮119,此时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第二防水电机132通电,第二防水电机132通电后会带动第一齿轮133转动,第一齿轮133会带动齿圈134转动,齿圈134会带动内螺纹套135转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轴承136,可以使内螺纹套135转动的更加稳定,内螺纹套135转动的时候,由于螺纹杆137与弧形推板138固定,弧形推板138又通过限位滑动杆139限制转动,从而使螺纹杆137无法转动,由于螺纹杆137自身无法转动,最终会使螺纹杆137向上移动,螺纹杆137会带动弧形推板138从而带动第一压缩弹簧1312向上移动,第一压缩弹簧1312会带动弧形夹持板1311向上移动,当弧形夹持板1311与落水者的身体接触时,受到压力的影响,会使第一压缩弹簧1312被压缩,导致弧形夹持板1311与弧形推板138之间的距离缩小,弧形夹持板1311会将弧形推板138上侧的压力开关1310进行按压,压力开关1310被按压后,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则会控制充电电池1111停止给第二防水电机132通电。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限位滑动杆139,不仅可以防止弧形推板138发生转动,同时可以使弧形推板138移动的更加稳定。
如图1、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
该水中救援设备还包括定位机构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救生机构1的前端上侧还设置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包括有转向组件21,转向组件21包括有电机固定套211、第三防水电机212、转动板213、平面轴承214、第二转动支架215、第一安装支架216、第三转动支架2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18,电机固定套211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漂浮机头111的顶端前侧,电机固定套2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水电机212,第三防水电机21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13,转动板213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平面轴承214,且平面轴承214的后端外侧与电机固定套211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转动板213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215,第二转动支架215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支架216,第一安装支架216的一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支架217,第三转动支架217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18,第三转动支架217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三转动支架217分别固定在第二电动伸缩杆218的两端,且位于后侧的第三转动支架217的一端外侧与转动板213的一端前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救生机构1的动力可能出现无法将落水者带至岸边,此时则需要遥控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转向组件21的工作,同样是通过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接收到遥控信号,并通过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第三防水电机21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18通电,当给第三防水电机212通电的时候,第三防水电机212会带动转动板213转动,转动板213会带动第二转动支架215从而带动第一安装支架216转动,当给第二电动伸缩杆218通电时,第二电动伸缩杆218会发生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18通过设置的第三转动支架217带动第一安装支架216围绕第二转动支架215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安装支架216的多角度控制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转动板213与电机固定套211之间固定的平面轴承214,可以直接增加转动板213与电机固定套211之间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还包括有壳体组件22,壳体组件22包括有安装壳体221、合金管222、膛线223、相机支架224和防水摄像头225,安装壳体221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阴螺纹,安装壳体221的后端外侧与第一安装支架216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安装壳体22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合金管222,合金管222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膛线223,合金管222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相机支架224,相机支架2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摄像头225。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216在多角度调节的时候,第一安装支架216、会带动安装壳体221从而带动合金管222移动,合金管222会带动相机支架224从而带动防水摄像头225移动,通过防水摄像头225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实时发送给岸上的遥控人员的遥控器上,遥控人员从画面中观察并通过遥控器控制合金管222指向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合金管222中设置的膛线223,目的是为了使长弹头315发生的效果更好。
如图8、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
该水中救援设备还包括固定机构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2的一端内侧还安装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有射击组件31,射击组件31包括有弹壳311、触发螺纹头312、电子点火器313、第一发射药314、长弹头315、转动倒刺316和弹片317,弹壳31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阳螺纹,弹壳311的一端外侧与安装壳体221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弹壳311的顶端外侧与合金管222的底端内侧滑动连接,弹壳311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触发螺纹头312,触发螺纹头312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子点火器313,弹壳3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发射药314,且第一发射药314的底端外侧与电子点火器313的顶端接触连接,第一发射药314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长弹头315,长弹头315的一端外侧与合金管222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倒刺316,转动倒刺316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弹片317,且弹片317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遥控人员从画面中观察并通过遥控器控制合金管222指向的位置,当遥控人员确定控制合金管222指向的位置后,则可以射击组件31工作,通过遥控的方式,使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电子点火器313通电,电子点火器313通电后会点燃第一发射药314,第一发射药314点燃后会推动长弹头315飞出,长弹头315飞出后会插在目标处,通过长弹头315上侧设置的转动倒刺316,转动倒刺316受到弹片317的影响会展开,在长弹头315插入目标位置的时候,通过设置的转动倒刺316可以防止长弹头315被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长弹头315在合金管222内侧飞出的时候,受到合金管222内侧设置膛线223的影响,会使长弹头315成功发出,并可以使长弹头315飞出后稳定的飞行。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长弹头315的内侧还设置有二次固定组件32,二次固定组件32包括有第二发射药321、推动头322、金属钉323、触发推杆324、推杆触发头325、第二压缩弹簧326、限位片327、齿板328、第二齿轮329、打火轮3210、打火石3211、火石固定套3212和引火线3213,第二发射药321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在长弹头315的底端内侧,第二发射药321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推动头322,推动头322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推动头32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钉323,且金属钉323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推动头322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触发推杆324,且触发推杆324的一端外侧均与金属钉323、第二发射药321、长弹头315的一端滑动接触,触发推杆324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推杆触发头325,推杆触发头325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326,且第二压缩弹簧326的底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触发推杆324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片327,且限位片327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接触连接,触发推杆324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齿板328,齿板328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29,且第二齿轮329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29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打火轮3210,打火轮3210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打火石3211,打火石32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火石固定套3212,且火石固定套3212的一端外侧与长弹头315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引火线3213固定设置在长弹头315靠近打火石3211的一端内侧,且引火线32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发射药321的底端内侧。
本实施例中:在长弹头315插入目标位置处的时候,长弹头315顶端位置的推杆触发头325会被首先按压,推杆触发头325会克服第二压缩弹簧326的压力带动触发推杆324移动,触发推杆324会带动齿板328移动,齿板328会带动第二齿轮329转动,第二齿轮329会带动打火轮3210转动,打火轮3210转动后会与打火石3211发生摩擦,使打火石3211摩擦出火星,可以将引火线3213进行点燃,引火线3213点燃后可以将第二发射药321点燃,第二发射药321点燃后会推动推动头322移动,推动头322会带动金属钉323移动,金属钉323会顺着长弹头315内侧的形状改变自身的形状,使金属钉323伸出并插入附近的物体中,从而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限位片327,可以使限位片327限制触发推杆324的移动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引火线3213引燃第二发射药321的目的,是避免长弹头315插入目标位置时立刻引燃第二发射药321,应当控制引火线3213的燃烧时间,需要在长弹头315稳定的插入目标内侧并稳定后,在将第二发射药321点燃。
如图1、图5、图6、图9、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所示:
该水中救援设备还包括回拉机构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壳体221的前端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回拉机构4,回拉机构4包括有收卷组件41,收卷组件41包括有第二安装支架411、收卷轮支架412、焊接套413、L形支架414、固定板415、第四防水电机416、第二轴承417、轴承座418、斜齿轮419、斜齿圈4110和限位圆板4111,第二安装支架411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221的前端外侧,第二安装支架4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支架412,收卷轮支架412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焊接套413,其中一侧的收卷轮支架41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414,L形支架414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5,固定板4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防水电机416,第四防水电机416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417,第二轴承417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18,轴承座418的一端外侧与固定板4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第四防水电机416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419,斜齿轮419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斜齿圈4110,斜齿圈4110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在限位圆板4111的一端外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遥控的方式,使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第四防水电机416通电,第四防水电机416通电后会带动斜齿轮419转动,斜齿轮419会带动斜齿圈4110转动,斜齿圈4110会带动限位圆板4111转动,通过设置的第二安装支架411可以使收卷组件41固定在安装壳体221的上侧,通过设置的收卷轮支架412可以将L形支架414固定,L形支架414可以将固定板415固定,固定板415可以将第四防水电机416进行固定。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第二轴承417和轴承座418,可以通过第二轴承417使斜齿轮419转动的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斜齿轮419与斜齿圈4110打滑的情况。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回拉机构4还包括有转动限制组件42,转动限制组件42包括有空心收卷辊421、限位齿牙422、电磁铁423、中心杆424、第三压缩弹簧425、转动弧形块426、第二转动杆427、柔性连接杆428、弧形铁板429、钢丝绳4210、挂环4211、金属套圈4212和易断连接杆4213,空心收卷辊421的左右两端外端面均与限位圆板41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空心收卷辊421的一端内壁面均匀的设置有限位齿牙422,空心收卷辊421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中心杆424,中心杆424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焊接套413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23,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425,第三压缩弹簧425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弧形块426,转动弧形块426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27,且第二转动杆427的两端外侧均与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转动弧形块426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杆428,且柔性连接杆428的一端外侧与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柔性连接杆428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铁板429,且弧形铁板429的一端外侧与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空心收卷辊421的一端外侧缠绕固定有钢丝绳4210,钢丝绳4210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挂环4211,挂环42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套圈4212,金属套圈421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易断连接杆4213,且易断连接杆4213的另一端外侧与合金管22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长弹头315发射出去的时候,长弹头315会穿过金属套圈4212,由于长弹头315的头小尾大,可以使长弹头315穿过金属套圈4212的时候,并且可以将金属套圈4212套在长弹头315上,使长弹头315带动金属套圈4212移动,金属套圈4212会带动挂环4211从而带动钢丝绳4210移动,钢丝绳4210会带动空心收卷辊421转动,从而使钢丝绳4210被抽出,在发射长弹头315时,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需要先控制充电电池1111给电磁铁423通电,电磁铁423通电后会产生磁力,电磁铁423产生磁力后会将弧形铁板429吸附移动,弧形铁板429会带动柔性连接杆428移动从而拉动转动弧形块426围绕第二转动杆427转动,使转动弧形块426缩回至中心杆424的内侧,完成此步骤后,才可以使长弹头315发射,转动弧形块426缩回至中心杆424的内侧后,空心收卷辊421转动则不会受到阻力,实现空心收卷辊421上侧缠绕的钢丝绳4210可以被抽出,当长弹头315插入目标位置后,通过遥控的方式按照上述原理给电磁铁423断电,此时,受到第三压缩弹簧425弹力的影响,转动弧形块426会转动探出中心杆424的外侧,转动弧形块426与限位齿牙422接触后,则会挡住限位齿牙422,从而通过限位齿牙422使空心收卷辊421无法在钢丝绳4210抽出方向上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钢丝绳4210不会再被抽出,但是此时,通过收卷组件41的配合,可以使限位圆板4111转动,限位圆板4111会带动空心收卷辊421转动,使空心收卷辊421在收卷钢丝绳4210的方向上转动,由于转动弧形块426的一面为弧形,所以不会限制限位齿牙422的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在长弹头315插入目标处后,通过金属套圈4212的连接带动挂环4211从而带动钢丝绳4210连接,通过收卷钢丝绳4210的方式,可以使装置带动落水者向长弹头315位置处移动,从而可以使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装置可以移动至岸边。
需要说明的是:易断连接杆4213的中间部分连接面积较小,只能将金属套圈4212进行初步的固定,在金属套圈4212受到长弹头315的冲击后,易断连接杆4213会发生断裂,不会因为易断连接杆4213影响金属套圈4212的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机构(1);
所述救生机构(1)包括有救生组件(11)、动力组件(12)和夹持组件(13),所述救生组件(11)的后端下侧设置有所述动力组件(12),所述救生组件(1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13);
所述救生组件(11)包括有漂浮机头(111)、第一转动杆(112)、漂浮底板(113)、第一固定支架(114)、第一转动支架(115)、第一电动伸缩杆(116)、第二固定支架(117)、把手(118)、控制按钮(119)、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和充电电池(1111),所述漂浮机头(1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杆(112),所述第一转动杆(112)的后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漂浮底板(113),所述漂浮机头(111)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4)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15),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6),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6)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15),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15)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17),且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17)的一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113)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把手(118),所述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控制按钮(119),所述漂浮机头(111)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无线收发控制主机(1110),所述漂浮机头(1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充电电池(1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2)包括有电机固定支架(121)、第一防水电机(122)、叶轮(123)和防护网(124),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前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113)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防水电机(122),所述第一防水电机(12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叶轮(123),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21)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护网(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有漂浮夹持圈(131)、第二防水电机(132)、第一齿轮(133)、齿圈(134)、内螺纹套(135)、第一轴承(136)、螺纹杆(137)、弧形推板(138)、限位滑动杆(139)、压力开关(1310)、弧形夹持板(1311)和第一压缩弹簧(1312),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顶端内侧与所述第一转动杆(112)的前端外侧转动连接,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后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底板(113)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防水电机(132),所述第二防水电机(13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133),所述第一齿轮(133)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齿圈(134),所述齿圈(134)的一端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内螺纹套(135),所述内螺纹套(135)的一端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轴承(136),且所述第一轴承(136)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135)的一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137),所述螺纹杆(137)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推板(138),所述弧形推板(138)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滑动杆(139),且所述限位滑动杆(139)的一端外侧与所述漂浮夹持圈(131)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推板(138)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开关(1310),所述弧形推板(138)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12),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1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夹持板(1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机构(1)的前端上侧还设置有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有转向组件(21),所述转向组件(21)包括有电机固定套(211)、第三防水电机(212)、转动板(213)、平面轴承(214)、第二转动支架(215)、第一安装支架(216)、第三转动支架(2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18),所述电机固定套(211)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机头(111)的顶端前侧,所述电机固定套(2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防水电机(212),所述第三防水电机(21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板(213),所述转动板(213)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平面轴承(214),且所述平面轴承(214)的后端外侧与所述电机固定套(211)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213)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支架(215),所述第二转动支架(215)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的一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转动支架(217),所述第三转动支架(217)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18),所述第三转动支架(217)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三转动支架(217)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18)的两端,且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三转动支架(217)的一端外侧与所述转动板(213)的一端前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还包括有壳体组件(22),所述壳体组件(22)包括有安装壳体(221)、合金管(222)、膛线(223)、相机支架(224)和防水摄像头(225),所述安装壳体(221)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阴螺纹,所述安装壳体(221)的后端外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体(22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合金管(222),所述合金管(222)的一端内侧开设有所述膛线(223),所述合金管(222)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相机支架(224),所述相机支架(2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水摄像头(2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22)的一端内侧还安装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射击组件(31),所述射击组件(31)包括有弹壳(311)、触发螺纹头(312)、电子点火器(313)、第一发射药(314)、长弹头(315)、转动倒刺(316)和弹片(317),所述弹壳(31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阳螺纹,所述弹壳(311)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安装壳体(221)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弹壳(311)的顶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222)的底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弹壳(311)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所述触发螺纹头(312),所述触发螺纹头(312)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电子点火器(313),所述弹壳(3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发射药(314),且所述第一发射药(314)的底端外侧与所述电子点火器(313)的顶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发射药(314)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长弹头(315),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222)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倒刺(316),所述转动倒刺(316)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弹片(317),且所述弹片(317)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弹头(315)的内侧还设置有二次固定组件(32),所述二次固定组件(32)包括有第二发射药(321)、推动头(322)、金属钉(323)、触发推杆(324)、推杆触发头(325)、第二压缩弹簧(326)、限位片(327)、齿板(328)、第二齿轮(329)、打火轮(3210)、打火石(3211)、火石固定套(3212)和引火线(3213),所述第二发射药(321)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在所述长弹头(315)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二发射药(321)的顶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推动头(322),所述推动头(322)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头(32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金属钉(323),且所述金属钉(323)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头(322)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触发推杆(324),且所述触发推杆(324)的一端外侧均与所述金属钉(323)、所述第二发射药(321)、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滑动接触,所述触发推杆(324)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触发头(325),所述推杆触发头(325)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26),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26)的底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推杆(324)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片(327),且所述限位片(327)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接触连接,所述触发推杆(324)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板(328),所述齿板(328)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329),且所述第二齿轮(329)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29)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打火轮(3210),所述打火轮(3210)的一端外侧接触连接有所述打火石(3211),所述打火石(32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火石固定套(3212),且所述火石固定套(3212)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长弹头(315)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引火线(3213)固定设置在所述长弹头(315)靠近所述打火石(3211)的一端内侧,且所述引火线(32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药(321)的底端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21)的前端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回拉机构(4),所述回拉机构(4)包括有收卷组件(41),所述收卷组件(41)包括有第二安装支架(411)、收卷轮支架(412)、焊接套(413)、L形支架(414)、固定板(415)、第四防水电机(416)、第二轴承(417)、轴承座(418)、斜齿轮(419)、斜齿圈(4110)和限位圆板(4111),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1)的后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221)的前端外侧,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收卷轮支架(412),所述收卷轮支架(412)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焊接套(413),其中一侧的所述收卷轮支架(41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L形支架(414),所述L形支架(414)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415),所述固定板(4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防水电机(416),所述第四防水电机(416)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轴承(417),所述第二轴承(417)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418),所述轴承座(418)的一端外侧与所述固定板(415)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防水电机(416)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齿轮(419),所述斜齿轮(419)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斜齿圈(4110),所述斜齿圈(4110)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圆板(4111)的一端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中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拉机构(4)还包括有转动限制组件(42),所述转动限制组件(42)包括有空心收卷辊(421)、限位齿牙(422)、电磁铁(423)、中心杆(424)、第三压缩弹簧(425)、转动弧形块(426)、第二转动杆(427)、柔性连接杆(428)、弧形铁板(429)、钢丝绳(4210)、挂环(4211)、金属套圈(4212)和易断连接杆(4213),所述空心收卷辊(421)的左右两端外端面均与所述限位圆板(41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收卷辊(421)的一端内壁面均匀的设置有所述限位齿牙(422),所述空心收卷辊(421)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中心杆(424),所述中心杆(424)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所述焊接套(413)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铁(423),所述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压缩弹簧(425),所述第三压缩弹簧(425)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弧形块(426),所述转动弧形块(426)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杆(427),且所述第二转动杆(427)的两端外侧均与所述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弧形块(426)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柔性连接杆(428),且所述柔性连接杆(428)的一端外侧与所述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柔性连接杆(428)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铁板(429),且所述弧形铁板(429)的一端外侧与所述中心杆(424)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收卷辊(421)的一端外侧缠绕固定有所述钢丝绳(4210),所述钢丝绳(4210)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挂环(4211),所述挂环(42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金属套圈(4212),所述金属套圈(421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易断连接杆(4213),且所述易断连接杆(4213)的另一端外侧与所述合金管(22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
CN202210011250.XA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Active CN114313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1250.XA CN114313155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1250.XA CN114313155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155A CN114313155A (zh) 2022-04-12
CN114313155B true CN114313155B (zh) 2023-12-19

Family

ID=8102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1250.XA Active CN114313155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499B (zh) * 2022-07-29 2024-04-09 杭州雅格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救生圈弹射设备的锁紧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12A (zh) * 1989-04-27 1990-11-07 方展崇 水中安全救生装置
CN102398668A (zh) * 2011-09-05 2012-04-04 浙江工业大学 溺水救援设备
CN105431348A (zh) * 2013-07-16 2016-03-23 王湛 绳控水上救生装置
CN107498566A (zh) * 2017-10-10 2017-12-22 上海丞士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救生圈机器人
CN107792318A (zh) * 2017-09-27 2018-03-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CN215245434U (zh) * 2021-02-03 2021-12-21 重庆盛元和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落水救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6257B2 (en) * 2017-01-13 2019-05-14 Hoverfish Baby, Llc Flot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12A (zh) * 1989-04-27 1990-11-07 方展崇 水中安全救生装置
CN102398668A (zh) * 2011-09-05 2012-04-04 浙江工业大学 溺水救援设备
CN105431348A (zh) * 2013-07-16 2016-03-23 王湛 绳控水上救生装置
CN107792318A (zh) * 2017-09-27 2018-03-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CN107498566A (zh) * 2017-10-10 2017-12-22 上海丞士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救生圈机器人
CN215245434U (zh) * 2021-02-03 2021-12-21 重庆盛元和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落水救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155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4783B (zh) 一种带浮标的水下平台抛缆装置
CN114313155B (zh)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KR101301614B1 (ko) 구명환이 탑재된 무선조종 보트
WO2022037043A1 (zh) 适用于水上机器人远程抛投装置、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106043626B (zh) 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
CN101734359A (zh) 气动式抛投器
CN104364603B (zh) 微型鱼雷
CN105258552A (zh) 远距离电动抛投器
CN111232158A (zh) 一种救生圈的快速弹射和回收装置
CN110901862B (zh) 一种冰面救援机器人
CN116714745A (zh) 一种智能警用水上救援器及救援方法
CN215149129U (zh) 自走式小型消防球发射机器人
CN109263837A (zh) 一种潜水助力机器人
CN216140153U (zh) 一种水中救援用应急救生艇
US20130210296A1 (en) Rescue C02 Powered Inflatable Delivery Unit
CN201678033U (zh) 气动式抛投器
CA1280322C (en) Water rescue projectiles
CN108283763A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箱
CN205872406U (zh) 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
CN210165828U (zh) 一种电击防暴棍
KR200392304Y1 (ko) 익수자 구조용 소형 무선조종보트
US10641580B2 (en) Weapon
CN207029504U (zh) 一种水上救援绳索抛投器
KR200216860Y1 (ko) 어깨 부착용 무선 조정 총
CN213262865U (zh) 一种水上救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4

Address after: No. 30 Qianzhong Avenue, Hanjia Street, Pengshui County, Pengshui Miao and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Chongqing, 400000

Applicant after: Pengshui County Minfan Natural Ga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34, youyou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ian Shuf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