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390B -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390B
CN114312390B CN202011063012.0A CN202011063012A CN114312390B CN 114312390 B CN114312390 B CN 114312390B CN 202011063012 A CN202011063012 A CN 202011063012A CN 114312390 B CN114312390 B CN 114312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c
module
power
battery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0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2390A (zh
Inventor
袁帅
黄伟
闫磊
宋金梦
蓝钟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0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2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在确定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使第一支路与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并使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交流充电机向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第二DC模块将目标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OBC,第一DC模块和BMC供电,在OBC上电之后,OBC将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BMC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第一DC模块启动,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充电机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也能够在蓄电池与动力电池均馈电的情况下,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蓄电池,也叫“小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可逆的直流电源,在车辆启动之初蓄电池可以向整车低压用电设备供电,在车辆启动之后,可以由动力电池通过直流电压转换模块为该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馈电,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对于蓄电池馈电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另一种是蓄电池和动力电池均馈电;对于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外接蓄电池,或者随车携带的充电宝给蓄电池搭火充电,以启动车辆直至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正常工作,从而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将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电转化为低压电为蓄电池充电,然而在外接蓄电池或者搭伙充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车辆故障,甚至会造成操作人员受伤;而对于蓄电池和动力电池同时馈电的情况,仅通过外接电源或者随车携带的充电宝是无法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正常供电的,只能等待救援,把车辆拖到有充电条件的充电站或维修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蓄电池,动力电池,第一DC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第二DC模块,所述第二DC模块分别与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连接,所述OBC用于与交流充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DC模块连接,所述OBC还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OBC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导通,以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
所述OBC,用于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所述第二DC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所述低压直流电为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供电;
所述OBC,用于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所述BMC,用于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
可选地,所述OBC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OBC,还用于在形成所述第二通路的情况下,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OBC提供目标交流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电容和压敏开关,其中,所述常闭开关与所述电容串联,所述压敏开关并联在所述电容两端;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机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所述电容的一端充电,在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所述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支路的所述第一通路。
可选地,所述OBC,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路用于,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所述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第二通路。
可选地,所述BMC,用于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DC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第一DC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将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并为所述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和卸荷继电器,所述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所述BCM与所述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所述蓄电池;
所述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所述BMC以及第二DC模块;
所述目标开关,用于在所述蓄电池为所述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和所述BMC供电。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所述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另一端连接所述OBC,
所述BMC,用于在上电后,控制所述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所述OBC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蓄电池,动力电池,第一DC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第二DC模块,所述第二DC模块分别与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连接,所述OBC用于与交流充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DC模块连接,所述OBC还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OBC包括第一支路,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
控制所述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控制所述第二DC模块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所述低压直流电为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供电;
控制所述OBC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控制所述BMC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
可选地,所述OBC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
在形成所述第二通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OBC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OBC提供目标交流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电容和压敏开关,其中,所述常闭开关与所述电容串联,所述压敏开关并联在所述电容两端;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机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所述电容的一端充电,在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支路的所述第一通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OBC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第二通路。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BMC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包括:
控制所述BMC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DC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控制所述第一DC模块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将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并为所述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和卸荷继电器,所述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所述BCM与所述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所述蓄电池;
所述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所述BMC以及第二DC模块;
所述目标开关,用于在所述蓄电池为所述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和所述BMC供电。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所述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另一端连接所述OBC,在所述控制所述OBC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BMC在上电后,控制所述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所述OBC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该第一支路和第二DC模块,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并使所述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所述第二DC模块将所述目标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供电,在所述OBC上电之后,所述OBC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所述BMC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DC模块启动,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充电机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也能够在蓄电池与动力电池均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能够为车辆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用户的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充电装置的内部电路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车辆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详细介绍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以下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与车辆中蓄电池馈电的场景中,包括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场景和蓄电池与动力电池均馈电的场景。通常在车辆长时间存放,且未及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车辆长时间行驶,造成动力电池和蓄电池同时馈电;或者,车辆故障排查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低压电,而整车的唯一低压电来源只有蓄电池,频繁使用会导致蓄电池馈电。
相关技术中,对于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一般可通过外接蓄电池,或者随车携带的充电宝给蓄电池搭火充电,以启动车辆直至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正常工作,从而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将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电转化为低压电为蓄电池充电,众所周知,车辆中的线路较多,因此在外接蓄电池或者使用充电宝给蓄电池搭伙充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错线的危险,从而有可能损坏车辆,甚至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对于蓄电池和动力电池同时馈电的情况,仅通过外接电源或者随车携带的充电宝是无法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正常供电的,只能等待救援,把车辆拖到有充电条件的充电站或维修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的处理。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对于蓄电池馈电,不管是只有蓄电池馈电,还是蓄电池和动力电池一起馈电,都无法有效保证充电的可靠性,容易给车辆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通过增加该第一支路和第二DC模块,在确定该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支路与该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并使该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该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向该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该第二DC模块将该目标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该OBC,该第一DC模块和该BMC供电,在该OBC上电之后,该OBC将该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充电,该BMC在确定该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DC模块启动,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充电机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也能够在蓄电池与动力电池均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能够为车辆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用户的体验。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示意图;参见图1,该充电装置101,应用于车辆102,该车辆102包括蓄电池1021,动力电池1022,第一DC(DirectCurrent-Direct Current converter直流电压转换)模块1023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Battery Management Controller,动力电池管理器)1024,该充电装置101包括车载充电机OBC(On 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机)1011和第二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converter直流电压转换)模块1012,该第二DC模块1012分别与该OBC1011,该第一DC模块1023和该BMC1024连接,该OBC1011用于与交流充电机103连接,该蓄电池1021和该动力电池1022分别与该第一DC模块1023连接,该OBC1011还与该动力电池1022连接;
该OBC1011包括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用于,在确定该蓄电池1021馈电的情况下导通,以与该交流充电机103形成第一通路;
该OBC1011,用于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该交流充电机103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103向该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该第二DC模块1012,用于在确定该蓄电池1021馈电的情况下,将该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该低压直流电为该OBC1011、该第一DC模块1023和该BMC供电;
该OBC1011,用于在上电后,将该交流充电机103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
该BMC1024,用于在上电且该OBC1011向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该第一DC模块1023为该车辆供电。
其中,使该交流充电机103与该OBC1011连接,在该交流充电机103与该OBC1011连接的情况下,该交流充电机103的接地端与该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机103的信号输出端与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该交流充电机103的交流电输出端与该OBC1011和该第二DC模块1012连接,该交流充电机103的信号输出端可以输出PWM信号,在该蓄电池1021馈电的情况下,该PWM信号可以使该第一支路闭合,在该第一支路闭合的情况下,该交流充电机103的信号输出端,该第一支路以及该信号输出端形成一条通路即该第一通路,在形成该第一通路之后,第一通路中电流会产生变化,该OBC1011在感知该第一通路中电流的变化之后,向该交流充电机103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使该交流充电机103向该第二DC模块1012输出目标交流电(例如,可以是220V的交流电),从而使该第二DC模块1012将该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该OBC1011,该第一DC模块1023和该BMC1024供电,在该OBC1011和该BMC1024被该第二DC模块1012供电之后,该BMC1024使该OBC1011与车辆中的动力电池1022之间的高压接触器闭合,该OBC1011将该目标交流电转换为动力电池1022需要的目标高压直流电(例如400V至600V之间的高压直流电),并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在该OBC1011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的情况下,该BMC1024使该动力电池1022向该第一DC模块1023输出高压直流电,以使该第一DC模块1023将该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该蓄电池1021充电,并为整车低压用电设备供电,即该第一DC模块1023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该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该动力电池1022,另一端连接该OBC1011,该BMC1024,用于在上电后,控制该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该OBC1011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蓄电池1021馈电,动力电池1022正常(即存在剩余电量,不属于馈电状态)时,当该OBC1011向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时,该BMC1024在确定该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1023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样,在该蓄电池1021和该动力电池1022均馈电时,该BMC1024在确定该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1023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这样,该充电装置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1022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充电机103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也能够在蓄电池与动力电池1022均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能够为车辆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用户的体验。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充电装置的内部电路图;参见图2,该OBC1011还包括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用于在该蓄电池1021未馈电的情况下,与该交流充电机103形成第二通路,该OBC1011,还用于在形成该第二通路的情况下,向该交流充电机103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103向该OBC1011提供目标交流电。
其中,该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S1,电容C1和压敏开关,其中,该常闭开关S1与该电容C1串联,该压敏开关并联在该电容C1两端;该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S2,该第一支路与该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该交流充电机103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
示例地,如图2所示,该OBC包括端子A,端子B以及端子C,该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该端子A,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该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该端子B,在该二极管D的阴极与该端子A直接连接有电阻R2,该交流充电机103设有端子A’,端子B’以及端子C’,该交流充电机103的端子A’为接地端,该端子B’为信号输出端,该端子C’用于输出目标交流电,该端子A’用于与该端子A连接,该端子B’用于与该端子B连接,端子C’用于与该端子C连接。
在实际工作时,在确定该蓄电池1021馈电的情况下,该交流充电机103通过该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该电容的一端充电,在该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该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该接地端,该信号输出端以及该第一支路的该第一通路。在确定该蓄电池1021未馈电的情况下,该OBC1011由该蓄电池1021提供工作电压(例如12V的低压直流电)控制该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该接地端,该信号输出端以及该第二支路的该第二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交流充电机103的内部可以设有一个接触器K0,在该OBC1011触发该第一充电连接信号和该第二充电连接信号时,均能够使该接触器K0闭合,在该OBC1011触发该第一充电连接信号的情况下,接触器K0闭合的同时,该第二DC模块1012开始工作,将该交流充电机103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例如,12V,24V或者48V的低压直流电),在该OBC1011触发该第二充电连接信号的情况下,接触器K0闭合的同时,该OBC1011开始将该交流充电机103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其中,该第一充电连接信号和该第二充电连接信号可以是CAN信号,也可以是电流或者电压变化触发的高低电平信号。
可选地,该OBC1011,还用于,在确定该蓄电池1021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该常闭开关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DC模块1023开始为该蓄电池1021充电,和/或为车辆中的低压用电设备供电时,可以使该第二DC模块1012停止工作,另外,使该第二DC模块1012停止工作的触发条件还可以是在该常闭开关断开时,使该第二DC模块1012停止工作。
另外,该OBC1011,在上电后,将该交流充电机103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1022充电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该BMC1024在确定该OBC向该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该第一DC模块1023发送启动指令;该第一DC模块1023响应于该启动指令,将该动力电池1022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1021充电,并为该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这样,在该蓄电池馈电时,通过该第一支路与该交流充电机103形成的第一通路使该交流充电机为该第二DC模块1012提供目标交流电,以使该第二DC模块1012为该OBC1011,该BMC1024,以及该第一DC模块1023提供低压直流电,从而使该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在该蓄电池未馈电时,通过该第二支路与该交流充电机103形成的第二通路使该交流充电机103向该OBC1011提供目标交流电,以使该OBC1011为该动力电池充电,从而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并能够达到为车辆动力电池充电的目的,还能够在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直接为车辆动力电池充电,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提升车辆用户的体验。
图3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车辆充电系统示意图;参见图3,该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Body Controller Management,车身控制器)1025和卸荷继电器(例如IG3),该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该BCM与该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该蓄电池1021;
该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该蓄电池1021,另一端分别连接该第一DC模块1023,该OBC1011,该BMC1024以及第二DC模块1012;
该目标开关,用于在该蓄电池1021为该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该蓄电池1021为该第一DC模块1023,该OBC1011和该BMC1024供电。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3所示,在该第二DC模块1012输出低压直流电的情况下,能够直接为该OBC1011,该第一DC模块1023和该BMC1024供电,但由于该卸荷继电器的隔离作用,而不会给该蓄电池1021充电,也不会给BCM1025和整车中的其他低压供电模块供电,这样,对该第二DC模块1012的电压转换性能的要求会大大降低,而无需向第一DC模块1023一样具有强大的电压转换性能,故该第二DC模块1012只需能够输出10A左右的直流电即可实现为该OBC1011,该第一DC模块1023和该BMC1024供电,从而使该第一DC模块1023正常工作。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降低对第二DC模块1012的设计要求,从而能够节约设计成本,若不使用卸荷继电器隔离开蓄电池1021,在蓄电池1021馈电的情况下,整车的低压用电需求是很大的,就需要使该第二DC模块1012设计成与第一DC模块1023的性能,这样会大大增加成本;并且直流转换模块的功率越大,体积也就会越大,也会占用更大的布置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在蓄电池馈电时,使该第二DC模块1012仅为该BMC1024、OBC和第一DC模块供电,由该蓄电池为BCM与其他低压用电装置供电,并通过卸荷继电器隔离开蓄电池,使该第二DC模块的输出能力只需要考虑该BMC、OBC和第一DC模块这三个模块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也节省了整车的布置空间。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确定该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支路导通,以使该第一支路与该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
其中,该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设置于车辆上,该车辆包括蓄电池,动力电池,第一DC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该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第二DC模块,该第二DC模块分别与该OBC,该第一DC模块和该BMC连接,该OBC用于与交流充电机连接,该蓄电池和该动力电池1022分别与该第一DC模块连接,该OBC还与该动力电池连接;该OBC包括第一支路,该OBC还包括第二支路,该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电容和压敏开关,其中,该常闭开关与该电容串联,该压敏开关并联在该电容两端;该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该第一支路与该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该交流充电机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
本步骤中,在确定该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通过该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该电容的一端充电,在该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该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该第一支路的该第一通路。
在确定该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二支路在该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该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在形成该第二通路的情况下,控制该OBC向该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向该OBC提供目标交流电。其中,所述的控制该第二支路在该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该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包括:在确定该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该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该第二支路的该第二通路。
步骤402,控制该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该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向该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步骤403,控制该第二DC模块在确定该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将该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该低压直流电为该OBC,该第一DC模块和该BMC供电。
步骤404,控制该OBC在上电后,将该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充电。
其中,该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该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该动力电池,另一端连接该OBC,在所述的控制该OBC在上电后,将该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充电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使该BMC在上电后,控制该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该OBC为该动力电池充电。
步骤405,控制该BMC在上电且该OBC向该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该第一DC模块为该车辆供电。
本步骤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控制该BMC在确定该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该第一DC模块发送启动指令;控制该第一DC模块响应于该启动指令,将该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并为该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DC模块开始为该蓄电池充电,和/或为车辆中的低压用电设备供电时,可以使该第二DC模块停止工作,另外,使该第二DC模块停止工作的触发条件还可以是在该常闭开关断开时,使该第二DC模块停止工作。其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该OBC在确定该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该常闭开关断开。
这样,通过增加该第一支路和第二DC模块,在确定该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支路与该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并使该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该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该交流充电机向该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该第二DC模块将该目标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该OBC,该第一DC模块和该BMC供电,在该OBC上电之后,该OBC将该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该动力电池充电,该BMC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DC模块启动,不仅能够在蓄电池馈电,动力电池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充电机使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也能够在蓄电池与动力电池均馈电的情况下,使该第一DC模块正常工作,能够为车辆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该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和卸荷继电器,该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该BCM与该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该蓄电池;
该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该蓄电池,另一端分别连接该第一DC模块,该OBC,该BMC以及第二DC模块;
该目标开关,用于在该蓄电池为该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该蓄电池为该第一DC模块,该OBC和该BMC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在蓄电池馈电时,使该第二DC模块仅为该BMC、OBC和第一DC模块供电,由该蓄电池为BCM与其他低压用电装置供电,并通过卸荷继电器隔离开蓄电池,使该第二DC模块的输出能力只需要考虑该BMC、OBC和第一DC模块这三个模块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也节省了整车的布置空间。
在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以上图1至图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步骤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装置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蓄电池,动力电池,第一DC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第二DC模块,所述第二DC模块分别与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连接,所述OBC用于与交流充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DC模块连接,所述OBC还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OBC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导通,以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
所述OBC,用于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所述第二DC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所述低压直流电为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供电;
所述OBC,用于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所述BMC,用于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
所述OBC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电容和压敏开关,其中,所述常闭开关与所述电容串联,所述压敏开关并联在所述电容两端;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机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BC,还用于在形成所述第二通路的情况下,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OBC提供目标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所述电容的一端充电,在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所述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支路的所述第一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BC,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用于,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所述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第二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BMC,用于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DC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第一DC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将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并为所述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和卸荷继电器,所述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所述BCM与所述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所述蓄电池;
所述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所述BMC以及第二DC模块;
所述目标开关,用于在所述蓄电池为所述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和所述BMC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所述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另一端连接所述OBC,
所述BMC,用于在上电后,控制所述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所述OBC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9.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蓄电池,动力电池,第一DC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第二DC模块,所述第二DC模块分别与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连接,所述OBC用于与交流充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DC模块连接,所述OBC还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OBC包括第一支路,所述OBC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常闭开关,电容和压敏开关,其中,所述常闭开关与所述电容串联,所述压敏开关并联在所述电容两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常开开关,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用于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机的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一通路;
控制所述OBC在形成第一通路后,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一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第二DC模块提供目标交流电;
控制所述第二DC模块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按照所述低压直流电为所述OBC,所述第一DC模块和所述BMC供电;
控制所述OBC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控制所述BMC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
在形成所述第二通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OBC向所述交流充电机发送第二充电连接信号,以使所述交流充电机向所述OBC提供目标交流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馈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信号向所述电容的一端充电,在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敏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支路的所述第一通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OBC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与所述交流充电机形成第二通路,包括:
在确定所述蓄电池未馈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以形成包括接地端,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第二通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BMC在上电且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控制上电后的所述第一DC模块为所述车辆供电,包括:
控制所述BMC在确定所述OBC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DC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控制所述第一DC模块响应于所述启动指令,将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并为所述车辆的低压用电模块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和卸荷继电器,所述卸荷继电器包括目标线圈和目标开关,所述BCM与所述目标线圈串联后连接所述蓄电池;
所述目标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所述BMC以及第二DC模块;
所述目标开关,用于在所述蓄电池为所述BCM供电的情况下闭合,以使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第一DC模块,所述OBC和所述BMC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高压接触器,所述高压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另一端连接所述OBC,在所述控制所述OBC在上电后,将所述交流充电机输出的目标交流电转换为目标高压直流电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BMC在上电后,控制所述高压接触器闭合,以便所述OBC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
CN202011063012.0A 2020-09-30 2020-09-30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Active CN114312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012.0A CN114312390B (zh) 2020-09-30 2020-09-30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012.0A CN114312390B (zh) 2020-09-30 2020-09-30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390A CN114312390A (zh) 2022-04-12
CN114312390B true CN114312390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03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012.0A Active CN114312390B (zh) 2020-09-30 2020-09-30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239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022767U (zh) * 2018-09-26 2019-06-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及车辆
CN210258094U (zh) * 2019-01-26 2020-04-07 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电启动控制系统
CN111231669A (zh) * 2018-11-09 2020-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0434T5 (de) * 2013-01-15 2015-12-17 E-Power Nordic Ab Batterieladesystem für Elektrofahrzeug
KR20170126053A (ko) * 2016-05-04 2017-11-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양방향 파워링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충전기,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FR3066655B1 (fr) * 2017-05-19 2019-07-19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Systeme de chargeur electrique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022767U (zh) * 2018-09-26 2019-06-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及车辆
CN111231669A (zh) * 2018-11-09 2020-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
CN210258094U (zh) * 2019-01-26 2020-04-07 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电启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39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5800B2 (en) Charging/discharging system
US10144298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of vehicle
US9002558B2 (en) Abnormality diagnosis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12009303A (zh) 用于电动汽车放电控制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US9821669B2 (en) Electric vehicular connector and vehicular power supply device
US9960612B2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including a first fuse in the vehicle and a second fuse in a cable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CN108819779B (zh) 一种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444123B (zh) 供电装置、供电方法和电动车
CN108995551B (zh) 一种动车用蓄电池应急充电电路
WO2022166364A1 (zh)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KR102191744B1 (ko) 전기 구동부를 구비한 차량의 저전압 온보드 전기 시스템의 공급
JP6062162B2 (ja) 充放電装置
CN115009019A (zh) 燃料电池车辆的配电系统、方法、介质、装置及车辆
US20210006084A1 (en) Battery device and vehicle
US20210028642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14312390B (zh)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6141965A (zh) 电动车辆低压供电装置、方法及电动车辆
CN114771326B (zh) 一种交直流兼容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系统
CN115459216A (zh) 一种电源控制保护系统及控制保护方法
JP6736873B2 (ja) 車載型充電装置
WO2021044653A1 (ja) 電力変換装置、系統連系システム
US11600991B2 (en) Electrical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electrical circuit arrangement
CN110518592B (zh) 电压暂降治理设备并联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20289031A1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discharging at least one energy accumulator charged to a high voltage
CN114312373B (zh) 直流充电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