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325A -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325A
CN114312325A CN202210010220.7A CN202210010220A CN114312325A CN 114312325 A CN114312325 A CN 114312325A CN 202210010220 A CN202210010220 A CN 202210010220A CN 114312325 A CN114312325 A CN 114312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resistance value
current
duty ratio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02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2325B (zh
Inventor
李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eekr Automobile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A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eekr Automobile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A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eekr Automobile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A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02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2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2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首先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然后,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再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通过该方式,由于可以根据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以使调节输入电压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在预设取值范围内,从而避免了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动对待检测电流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动力电池的电池包中,电池管理系统主要通过控制高压接触器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操作。因此,电池包内所采取的高压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主要根据高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值及高压接触器闭合所需的电流值,确定生产高压接触器线圈时所需的电阻值,并通过输入电压的有无控制高压接触器的通断。
然而,在现有的高压接触器的控制方法中,由于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容易受到制造工艺、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接触器线圈的电流值也随电阻值而发生变化,进而无法实现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
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
判断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
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不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判断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判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
若所述调整量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预设的变化量阈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不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发出异常报警信息,所述异常报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将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
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则确定所述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正常,则根据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
根据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确定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控制所述接触器闭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判断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不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判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若所述调整量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预设的变化量阈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若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不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发出异常报警信息,所述异常报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将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则确定所述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正常,则根据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根据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确定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控制所述接触器闭合。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高边开关单元、接触器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所述高边开关单元与所述接触器单元连接,所述接触器单元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高边开关单元、所述接触器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其中,所述高边开关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驱动下通过间歇导通输出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的电压输出,所述控制电路中的控制单元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首先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然后,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再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通过该方式,由于可以根据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以使调节输入电压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在预设取值范围内,从而避免了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动对待检测电流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动力电池的电池包中,电池管理系统主要通过控制高压接触器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操作。因此,电池包内所采取的高压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主要根据高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值及高压接触器闭合所需的电流值,确定生产高压接触器线圈时所需的电阻值,并通过输入电压的有无控制高压接触器的通断。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制造工艺的影响,生产出来的接触器线圈存在阻值上的公差,即每一个出厂的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都不会完全相同;由于环境温度变动、工作时的自发热现象等,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也会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接触器线圈会因劣化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在现有的高压接触器的控制方法中,这些细微的电阻值的改变难以被准确地识别,从而使得通过接触器线圈的电流值也随电阻值而发生变化,进而无法实现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通过根据流经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以使调节输入电压后流经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从而避免了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动对待检测电流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下面对于本申请涉及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控制单元101、防反接单元102、升压/降压器单元103、高边开关单元104、高压接触器单元105、低边开关单元106、电流检测单元107、反电压抑制单元108、静态电阻检测单元109及温度检测单元110。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中所示,由蓄电池输入控制电路的额定电压为12伏特(Volt,V),实际电压可能大于或小于12V,例如输入控制电路的实际电压为13V或14V。
其中,防反接单元102用于避免因蓄电池反接而对控制电路产生损害。升压/降压器单元103用于将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稳定在一个精确值或范围内,例如稳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2V。在控制单元101的驱动下,高边开关单元104用于通过间歇导通来输出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占空比,进而调节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值的大小。低边开关单元106用于控制接触器线圈的PWM供电的开启与关断,并用于辅助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的检测。电流检测单元107用于检测接触器闭合后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值的大小。反电压抑制单元108用于抑制关断时在接触器线圈两端产生的反电压,以保护电路中的电子及电气元件。静态电阻检测单元109用于检测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并在接触器闭合后处于断开状态。温度检测单元110用于检测控制电路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单元101用于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电流检测单元107、静态电阻检测单元109及温度检测单元110的电流值、电阻值及环境温度等信号;并根据上述信号对升压/降压器单元103、高边开关单元104及低边开关单元106等进行控制。
应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可以是图1中的接触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需要对接触器进行控制的电路结构。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对接触器进行控制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以控制单元为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控制单元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首先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然后根据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获取待检测电流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电流检测单元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上述待检测电流。示例性地,控制单元通过电流检测单元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为11安培(Ampere,A)。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上述待检测电流之前,控制单元还可以在检测到接触器存在闭合需求时,获取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然后,判断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其中,控制单元可以分别通过静态电阻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一静态电阻值、第二环境温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控制单元获取的第一静态电阻值为1.0欧姆(Ω),第二环境温度为30摄氏度(Degree Celsius,℃)。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公式,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示例性地,若环境温度为25℃时的电阻值范围为0.9~1.1Ω,则根据阻值变化公式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为30℃时的电阻值范围为1.0~1.2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可以首先根据第二环境温度,将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然后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示例性地,若第二环境温度为30℃、第一静态电阻值为1.0Ω、标准环境温度为25℃,则可以根据阻值变化公式将第一静态电阻值1.0Ω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0.9Ω;且可以确定0.9Ω在25℃对应的电阻值范围0.9~1.1Ω内。其中,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范围还可以参考允许的制造公差范围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静态电阻值不在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或第二静态电阻值不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时,控制单元还可以发出异常报警信息。其中,异常报警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静态电阻值超出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信息或弹出对话框等形式发出异常报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地发现由于制造公差等原因导致的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超范围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静态电阻值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控制单元如何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首先确定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的平均值,然后计算第二静态电阻值与该平均值的差值,若差值不在允许差值范围内,则确定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示例性地,若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的平均值为0.93Ω、第二静态电阻值为0.9Ω,则差值为+0.3Ω。若允许差值范围-0.5~+0.5Ω,则差值在该允许差值范围内,可以确定第二静态电阻值正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则控制单元可以确定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控制单元还可以发出异常报警信息,以便提示接触器的线圈与历史值之相比异常或存在劣化倾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接触器线圈的第一静态电阻值正常,且接触器的线圈不存在劣化倾向,则控制单元可以根据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然后根据该闭合电压,确定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示例性地,若第一静态电阻值为1.0Ω、接触器的最小闭合电流为10A,则可确定闭合电压为10V;若接触器的输入电压为12V,则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为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091
然后,控制单元可以驱动低边开关单元导通,并驱动高边开关单元通过间歇导通输出该PWM占空比,从而控制接触器闭合。通过该方法,可以为接触器线圈提供合适的吸合电流,避免了因制造公差、环境温度等原因造成的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变动的影响。
S202、控制单元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
在本步骤中,当获取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后,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的调整量。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可以根据接触器吸合时所需要的最小电流进行设置。示例性地,若接触器的最小吸合电流10A,则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10.0~10.5A。若在接触器顺利闭合后,检测到流经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为11A,则可确定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的调整量为减小原PWM占空比的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092
时,待检测电流可调整为10A。
S203、控制单元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在本步骤中,当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的调整量后,控制单元可以根据PWM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控制单元如何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不做限制。控制单元根据调整量及原PWM占空比,确定新的PWM占空比;然后根据新的PWM占空比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示例性地,若原PWM占空比为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101
调整量为减小原PWM占空比的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102
则新的PWM占空比为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103
然后,控制单元可以驱动高边开关单元通过间歇导通输出新的PWM占空比,从而使得待检测电流在预设取值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触器闭合后,控制单元可以实时根据获取到的待检测电流值,缓慢调整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PWM占空比,以使待检测电流保持在预设取值范围内。该过程实现了对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闭环控制,此阶段过后,PWM占空比可以稳定在某个值附近。通过该方法,在接触器线圈的控制过程中,控制单元可以准确地识别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细微变化,实现了对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因电流过大而导致的接触器线圈发热过度等问题,也避免了因电流过小而导致的接触器闭合状态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了接触器线圈的寿命并节约了能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可以确定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然后判断根据调整量调整后的PWM占空比是否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根据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接触器线圈的阻值范围、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PWM占空比范围。进一步地,若调整后的PWM占空比不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PWM占空比范围内,则可以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则控制单元可以发出异常报警信息,以便提醒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范围。
可以理解,调整后的PWM占空比对应当前输入接触器线圈的平均电压,由于流经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取值范围已经确定,因此可以估算出当前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若该电阻值超出阻值范围,则说明可能存在接触器线圈受到损坏或部分温度异常等情况,控制单元应立即报警。控制单元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是否超出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调整后的PWM占空比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控制单元还可以判断PWM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设置调整量阈值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PWM占空比的调整量阈值可以根据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化量阈值进行确定。示例性的,PWM占空比的调整量阈值可设置为原PWM占空比的
Figure BDA0003457066120000111
进一步地,若PWM占空比的调整量超出上述调整量阈值,则可以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变化量阈值,控制单元可以发出异常报警信息,以便提醒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突变。可以理解,PWM占空比与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由于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会随环境温度和自身发热而改变,因此PWM占空比缓慢、有规律地增加或减少是正常现象。若PWM占空比发生突变,则表明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突变,控制单元应立即报警。控制单元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是否突变,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通过该方法,控制单元可以及时地发现因漆包线绝缘层损坏、线接头接触电阻变大等原因,而导致的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突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解决了接触器线圈因制造公差、温度变化等原因而导致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变化的问题,同时提供了多重监测机制来监控接触器线圈的老化及受损迹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然后,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再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通过该方式,由于可以根据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以使调节输入电压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在预设取值范围内,从而避免了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动对待检测电流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于控制单元如何检测闭合前的接触器进行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
S302、根据第二环境温度,将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
S303、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若否,则执行步骤S304;若是,则执行步骤S305。
S304、发出异常报警信息。
S305、根据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6;若否,则执行步骤S307。
S306、确定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
S307、根据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接触器的闭合电压。
S308、根据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确定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
S309、根据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控制接触器闭合。
S310、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S311、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
S312、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S301-S312的技术名词、技术效果、技术特征,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参照图2所示的S201-S203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于控制单元如何控制闭合后的接触器进行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S402、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
S403、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S404、确定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
S405、判断根据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
若否,则执行步骤S406;若是,则执行步骤S407。
S406、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S407、判断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8;若否,则执行步骤S401。
S408、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预设的变化量阈值。
S401-S408的技术名词、技术效果、技术特征,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参照图2所示的S201-S203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然后,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再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通过该方式,由于可以根据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的大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以使调节输入电压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在预设取值范围内,从而避免了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变动对待检测电流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高压接触器的精确控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可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该接触器的控制装置50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处理模块502,用于根据待检测电流及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根据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还用于确定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判断根据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若根据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不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还用于若根据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在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判断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若调整量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则确定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预设的变化量阈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还用于获取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判断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若第一静态电阻值不在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发出异常报警信息,异常报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静态电阻值超出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环境温度,将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静态电阻值在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根据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若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则确定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静态电阻值正常,则根据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接触器的闭合电压;根据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确定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根据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控制接触器闭合。
需要说明的,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和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与电池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池的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控制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
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
判断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
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不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是否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调整量调整后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在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占空比范围内,则判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
若所述调整量超出预设的调整量阈值,则确定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超出预设的变化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接触器闭合前的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闭合前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不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发出异常报警信息,所述异常报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超出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将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环境温度下的第二静态电阻值;
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在所述标准环境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接触器的历史第二静态电阻值,判断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是否异常;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异常,则确定所述接触器的线圈存在劣化倾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静态电阻值正常,则根据所述第一静态电阻值及所述接触器的预设的闭合电流,确定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
根据所述接触器的闭合电压,确定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控制所述接触器闭合。
8.一种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9.一种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控制单元、高边开关单元、接触器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高边开关单元与所述接触器单元连接,所述接触器单元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高边开关单元、所述接触器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高边开关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驱动下通过间歇导通输出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接触器闭合后通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待检测电流;根据所述待检测电流及所述待检测电流的预设取值范围,确定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的调整量,调节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电压。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的电压输出,所述控制电路中的控制单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10220.7A 2022-01-05 2022-01-05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Active CN114312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0220.7A CN114312325B (zh) 2022-01-05 2022-01-05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0220.7A CN114312325B (zh) 2022-01-05 2022-01-05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325A true CN114312325A (zh) 2022-04-12
CN114312325B CN114312325B (zh) 2023-09-12

Family

ID=8102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0220.7A Active CN114312325B (zh) 2022-01-05 2022-01-05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232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1612A (ja) * 1997-03-24 1998-10-09 Komatsu Ltd 電気駆動機械のコンタクタ駆動制御装置
CN103253139A (zh) * 2012-12-28 2013-08-21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碰撞自动断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US20140001835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Lg Chem, Ltd. Driver circuit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 diagnost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hen an electrical short circuit to a ground voltage is present between a contactor coil and a voltage driver
CN105984457A (zh) * 2015-03-17 2016-10-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接触器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222428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Lsis Co., Ltd. Magnetic coil driving circuit for magnetic contactor
CN110391113A (zh) * 2019-06-28 2019-10-29 东南大学 电磁接触器、线圈电流控制方法、装置
CN110884352A (zh) * 2018-09-06 2020-03-1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动化车辆接触器状态
CN113421794A (zh) * 2021-06-24 2021-09-21 福州大学 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分断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1612A (ja) * 1997-03-24 1998-10-09 Komatsu Ltd 電気駆動機械のコンタクタ駆動制御装置
US20140001835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Lg Chem, Ltd. Driver circuit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 diagnost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hen an electrical short circuit to a ground voltage is present between a contactor coil and a voltage driver
CN103253139A (zh) * 2012-12-28 2013-08-21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碰撞自动断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984457A (zh) * 2015-03-17 2016-10-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接触器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222428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Lsis Co., Ltd. Magnetic coil driving circuit for magnetic contactor
CN110884352A (zh) * 2018-09-06 2020-03-1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动化车辆接触器状态
CN110391113A (zh) * 2019-06-28 2019-10-29 东南大学 电磁接触器、线圈电流控制方法、装置
CN113421794A (zh) * 2021-06-24 2021-09-21 福州大学 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分断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325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0047B2 (en) Battery disconnect unit
CN107406006B (zh) 用于机动车电池的电池单体、电池以及机动车
CN101083402B (zh) 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和用于可充电电池的保护电路
CN107689464B (zh) 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车辆
JP2017104000A (ja) ジャンプスタートのための車両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1947664B1 (ko) 전기 모터 차량의 전력 공급장치를 위한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조립체들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2018023258A (ja) エンジン始動用の蓄電装置、エンジン始動用の蓄電装置の制御方法、車両
US9362760B2 (en) Battery having a plurality of battery cells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a battery voltage of a battery using switch-on probabilities of the battery cells
WO2018163736A1 (ja) 車載用電池の保護回路
US20210316680A1 (en) In-vehicle backup power source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vehicle backup power source apparatus
US2021003952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KR20180056175A (ko) 전기 차량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14312325A (zh) 接触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及电池包
CN113043849A (zh) 燃料电池汽车的绝缘故障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1850950B2 (en) High voltage powered solid state fuse with battery power control
CN104718099B (zh) 用于至少一个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和用于至少一个接触器的运行的方法
KR102085979B1 (ko) 차량의 릴레이 열화 검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549964B (zh) 接触器烧结状态的监测方法、电池管理器及车辆和介质
KR20140116446A (ko) 차량 전기 시스템 및 차량 전기 시스템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US107202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malfunction of circuit breaker in metal-clad an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
CN112803372A (zh) 用于分布式能量资源的电流控制及电路保护的系统及方法
CN111158345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欠压限流的自动检测方法
CN111717068B (zh) 充电电路及方法、车辆
KR20200009361A (ko) 스마트 pra의 차단 방법 및 그 스마트 pra
CN215263882U (zh) 一种核电站厂用电断路器的监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