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2501A -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2501A
CN114302501A CN202111679113.5A CN202111679113A CN114302501A CN 114302501 A CN114302501 A CN 114302501A CN 202111679113 A CN202111679113 A CN 202111679113A CN 114302501 A CN114302501 A CN 114302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determining
action
targe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91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91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25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2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方法包括: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上述实现方案可以基于定位技术确定第一设备可连接的多个第二设备,进而结合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的方位信息,从多个第二设备中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指向连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连接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为广大用户的通信互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万物互联的应用环境,用户对无线通信互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蓝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所述相对坐标以所述第一动作的起始点为原点;
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动作方向,所述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包括:
将相对坐标相对于所述原点的方向与所述动作方向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其中方向对应表征方向相同或方向偏差小于设定值。
可选的,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和世界坐标确定该第二设备的转换坐标;
基于所述转换坐标进行所述第二设备的虚拟场景构建。
可选的,还包括:
预先在无线连接协议层中进行连接配置,所述连接配置的配置内容包括需要连接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连接需求信息,所述连接需求信息包括方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包括:
搜索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或,从历史连接标签列表中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为穿戴式设备,所述检测到第一动作,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上的姿态传感器检测确定第一动作。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目标设备之外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动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连接请求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连接确定模块,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包括姿态传感器、蓝牙模块和处理器;
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其中:
所述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操作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和接收响应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蓝牙模块还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方法包括: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上述实现方案可以基于定位技术确定第一设备可连接的多个第二设备,进而结合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的方位信息,从多个第二设备中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指向连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目标设备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相对坐标系中确定目标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具体实现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本申请对该第一设备的产品形式不做限定,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可以依据应用需求选择。本文中所述第二设备,为可以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其产品形式也具有多种类型,可以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结合图1所示,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其中的第一动作,指的是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可以理解的,第一设备在位置或姿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第一动作”,这里第一设备的位置或姿态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设备上的检测模块检测到,如通过姿态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设备的位置和姿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述第一动作并不是任意的动作,而是预先设定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动作。例如,所述第一动作为第一设备沿某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在例如第一动作为第一设备满足某个特定的空中移动姿势,如大于预定半径的弧形轨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并不是设备自身触发而产生的动态结果,而是第一设备的用户手动操作或带动而产生的动态结果。例如,第一设备为穿戴式设备,具体可以是电子指环;由于电子指环佩戴在用户手指上,当用户抬起手臂并将手部从左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认为第一电子设备完成了第一动作,其内部的检测模块也会检测到该“第一动作”。
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具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动作起点位置、结束为止、移动轨迹、移动方向等信息中的任意几种,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固定限制,具体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配置。
步骤102: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多种无线连接方式,如蓝牙连接方式。在建立无线连接之前,第一设备需要搜索周边可以连接的电子设备。在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且绝大多数电子设备都具有无线连接功能,因此,第一设备如果搜索所有的电子设备,会浪费非常长的时间和资源。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标签确定出其可以连接的第二设备。这里的第一标签,可以同时存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也即第一设备需要连接的是和自身标签相同的第二设备,如需要协同使用的电子设备通常具有相同的设备标签;或者第一标签与第一设备的标签具有对应关联关系,如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其设备标签中会存在部分相同或关联的信息。
步骤103: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具有第一标签的第二设备,都满足第一设备的连接条件。实际情况中,在第一设备的搜索范围内,满足第一设备的连接条件的第二设备可能有多个,而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仅有其中固定的一个第二设备,因此,还需要从多个第二设备中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了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后,首先分别向每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便于后续基于各个第二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进行后续进一步的识别处理。
步骤104: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的基于第二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可以确定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相对位置。例如,采用蓝牙定位技术,即蓝牙AOA(Angle ofArrival,到达角)技术,就可以实现对第二设备相对位置的确定。
确定了第二设备的相对位置,结合第一动作的位置信息,就可以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具体的实现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过多说明。
步骤105: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确定出目标设备后,与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实现正常的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所述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基于定位技术确定第一设备可连接的多个第二设备,进而结合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的方位信息,从多个第二设备中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指向连接,也即自动连接上用户指向的电子设备,从而丰富了不同设备间的无线连接方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关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目标设备的流程图。本实现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结合图2所示,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可以包括:
步骤201: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所述相对坐标以所述第一动作的起始点为原点。
第一设备上可以设置有蓝牙阵列天线,作为蓝牙AOA定位的接收机,第二设备作为蓝牙AOA定位的发射机。例如,一个穿戴设备连接两个蓝牙设备获得设备的相对坐标;穿戴设备蓝牙接收机上部署的阵列天线,可以理解为包含多个天线的组合,那么同一个波到达不同天线之间的差别就会产生相位差,利用这个相位差,就能够得到第二设备——蓝牙发射机到达第一设备——蓝牙接收机的角度;再根据三角定位法得到,原点为基础的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
步骤202: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所述位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一动作的方向,也即指向。则在确定了各个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后,可以将方向与第一动作的方向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具体的,第一设备中的检测模块可以捕捉到第一动作,也即指向动作,以开始点到结束点,在相对坐标系上得到方向,也即指向方向。
基于以上,所述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可以包括:将相对坐标相对于所述原点的方向与所述动作方向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其中方向对应表征方向相同或方向偏差小于设定值。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相对坐标系中确定目标设备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的穿戴设备表示第一设备,设备1和设备2表示第二设备。参见图3,在相对坐标系中确定了设备1和设备2两个第二设备,结合第一动作的之乡方向,可以确定穿戴设备需要连接的是设备2。
一个实现中,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后,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和世界坐标确定该第二设备的转换坐标;基于所述转换坐标进行所述第二设备的虚拟场景构建。
本实现中,所述第一设备为虚拟现实VR设备,用户在佩戴VR设备时,可以通过摇头、转头或晃动的方式执行第一动作。用户在使用VR设备的过程中,一些应用需要基于实际环境中存在的第二设备构建出其虚拟对象。例如,在虚拟现实VR设备的一些应用中,需要对环境中存在的第二设备,如智能空调,构建出该第二设备的虚拟对象,而构建出的第二设备的虚拟对象的显示位置,需要基于真实世界中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来转换确定。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后,还可以进一步获得第二设备的真实世界坐标,然后基于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和世界坐标确定该第二设备的转换坐标,进而可以基于转换坐标进行该第二设备的虚拟场景构建,满足VR设备中一些应用的虚拟场景的构建需求。
一个实现中,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建立连接的方法在实施前,还可以包括:预先在无线连接协议层中进行连接配置,所述连接配置的配置内容包括需要连接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连接需求信息,所述连接需求信息包括方位信息。
需要连接设备的设备名称也可以理解为设备标签,其能够有效表征设备身份和/或设备类型,使得能够与其建立无线连接的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自身。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在初始安装驱动后,就可以生成设备协同标签,该设备协同标签可以是第一设备搜索其能够连接的第二设备的依据。
此外,连接需求信息中规定了建立连接需要获得哪些信息,满足哪些条件。例如,传统的蓝牙协议中,不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需要有蓝牙定位信息;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蓝牙协议中规定不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不仅需要有蓝牙定位信息,还需要有方位信息。结合定位信息和方位信息,才能准确的确定出用户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实现指向连接。也即用户操作第一设备指向哪里,就连接上对应方向上的第二设备,而不会连接其他方向上的第二设备。
本实现中将定位信息和方向信息集成到一起,并在无线连接协议层融合两者数据,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指向连接。而且对于设备定位来说,方向信息的融合加入,也可以大大提升设备的定位精度。该实现贴合用户的真实生活习惯,满足用户快速准确连接上目标设备的需求,能够大大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前述内容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穿戴式设备,所述检测到第一动作,可以包括:通过设置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上的姿态传感器检测确定第一动作。所述姿态传感器可以但不限制为6轴或9轴姿态传感器,以提供高精度的姿态检测数据。
本申请中,确定第二设备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具体的,所述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包括:搜索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或,从历史连接标签列表中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一个实现中,在检测到第一动作后,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主动搜索其识别范围内存在的所有具有第一标签的第二设备。
另一个实现中,第一设备会保存其连接过的所有第二设备的设备标签。因此该实现中,在检测到第一动作后,首先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历史连接标签列表,若存在,则直接向标签列表中存在的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并继续后续相关操作。
可以理解的,第一设备现场搜索具有第一标签的第二设备,相对于直接从标签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的方式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实际应用中,在检测到第一动作后,可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历史连接标签列表,若存在则直接从历史连接标签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若不存在再启动搜索功能主动搜索具有第一标签的第二设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所示,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步骤402: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步骤403: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步骤404: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
步骤405: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步骤406:关闭所述目标设备之外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由于之前第一设备向每一个具有第一标签的第二设备都发送了连接请求,且接收到了各个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因此实际上第一设备与各个第二设备都建立了无线连接。在确定了目标设备后,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之外的其他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暂时不需要,因此可以在确定了目标设备后,关闭所述目标设备之外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第一设备的资源,也可以防止不同无线连接线路之间的信号干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具体实现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一个具体实现中,第一设备为穿戴设备。穿戴设备的6轴或9轴手势算法捕捉到指向动作,搜索附近具有设备协同标签的蓝牙设备,并发起连接请求,设备上的驱动程序接收到连接请求后,给予应答响应,通过本次连接,获取以穿戴设备指向动作的开始点为原点,设备的相对三维坐标。根据协议层指向动作提供的方位信息,确定指向的目标设备。获取到目标设备后,设备的驱动程序与目标设备进行自动配对,实现指向连接,同时关闭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上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申请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参见图6所示,建立连接的装置60可以包括:
动作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设备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连接请求模块603,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目标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连接确定模块605,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建立连接的装置可以基于定位技术确定第一设备可连接的多个第二设备,进而结合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的方位信息,从多个第二设备中确定出用户真正想要连接的目标设备,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指向连接,也即自动连接上用户指向的电子设备,从而丰富了不同设备间的无线连接方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所述目标确定模块包括:坐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所述相对坐标以所述第一动作的起始点为原点;目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一个实现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动作方向,所述目标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将相对坐标相对于所述原点的方向与所述动作方向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其中方向对应表征方向相同或方向偏差小于设定值。
一个实现中,建立连接的装置还包括:坐标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和世界坐标确定该第二设备的转换坐标;基于所述转换坐标进行所述第二设备的虚拟场景构建。
一个实现中,建立连接的装置还包括:协议配置模块,用于预先在无线连接协议层中进行连接配置,所述连接配置的配置内容包括需要连接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连接需求信息,所述连接需求信息包括方位信息。
一个实现中,设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搜索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或,从历史连接标签列表中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穿戴式设备,动作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设置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上的姿态传感器检测确定第一动作。
一个实现中,建立连接的装置还包括:连接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确定模块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后,关闭所述目标设备之外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任意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实施例中的动作检测模块、设备确定模块、连接请求模块、目标确定模块、连接确定模块等均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模块。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回访数据的处理。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包括姿态传感器、蓝牙模块和处理器;
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其中:
所述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操作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和接收响应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蓝牙模块还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所述相对坐标以所述第一动作的起始点为原点;
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动作方向,所述将相对坐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包括:
将相对坐标相对于所述原点的方向与所述动作方向对应的第二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其中方向对应表征方向相同或方向偏差小于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同一第二设备的响应信息的相位差确定所述该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对坐标和世界坐标确定该第二设备的转换坐标;
基于所述转换坐标进行所述第二设备的虚拟场景构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无线连接协议层中进行连接配置,所述连接配置的配置内容包括需要连接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连接需求信息,所述连接需求信息包括方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包括:
搜索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或,从历史连接标签列表中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为穿戴式设备,所述检测到第一动作,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上的姿态传感器检测确定第一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立连接的方法,在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目标设备之外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9.一种建立连接的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动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连接请求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连接确定模块,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10.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包括姿态传感器、蓝牙模块和处理器;
至少一个第二设备;
其中:
所述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操作第一设备的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包括位置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确定具有第一标签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为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标签;
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连接请求和接收响应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蓝牙模块还用于与确定出的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CN202111679113.5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Pending CN1143025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113.5A CN11430250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113.5A CN11430250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501A true CN114302501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9113.5A Pending CN114302501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250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7435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Motorola, Inc. Advertising availability for ad-hoc networking based on stored device history
US20120050153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Apple Inc. Intelligent pai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161737A (zh) * 2015-03-31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目标设备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769964A (zh) * 2018-05-25 2018-11-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86618A (zh) * 2020-11-16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协作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29335A (zh) * 2021-05-28 2021-08-3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543310A (zh) * 2021-07-16 2021-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7435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Motorola, Inc. Advertising availability for ad-hoc networking based on stored device history
US20120050153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Apple Inc. Intelligent pai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161737A (zh) * 2015-03-31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目标设备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769964A (zh) * 2018-05-25 2018-11-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86618A (zh) * 2020-11-16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协作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29335A (zh) * 2021-05-28 2021-08-3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543310A (zh) * 2021-07-16 2021-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0544B (zh) 視訊與無線電熔合為主的準確室內定位的設備及其儲存媒體
US20190287311A1 (en) Coarse relocalization using signal fingerprints
US10531065B2 (en) Coarse relocalization using signal fingerprints
US97275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ap update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O2018068771A1 (zh) 目标跟踪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479495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10420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0986969B (zh) 地图融合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4936283A (zh) 室内定位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5009120A (zh)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动态搜索
CN104102335A (zh) 一种手势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98955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maps
EP3748533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obtaining object information
US20220076469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program
CN104333564A (zh) 目标操作方法、系统及设备
Wang et al. Computer vision-assisted 3D object localization via COTS RFID devices and a monocular camera
US20210287006A1 (en) Video query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327876A (zh) 目标跟踪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11956752B2 (en) Angle of arrival determin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used decision from motion
CN114466308B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02501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JPWO2020223636A5 (zh)
CN113589919A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U2020230251B2 (en) Method for relocating a mobile vehicle in a slam map and mobile vehicle
Jian et al. Hybrid cloud computing for user location-aware augmented reality 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