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0716B - 燃料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0716B
CN114300716B CN202111149284.7A CN202111149284A CN114300716B CN 114300716 B CN114300716 B CN 114300716B CN 202111149284 A CN202111149284 A CN 202111149284A CN 114300716 B CN114300716 B CN 114300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bnormality
opening
fuel cell
opening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92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0716A (zh
Inventor
藤村佳克
大塚忍
及川治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00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0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0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0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利用由对设置于氧化气体的旁通流路的分流阀的开度进行检测的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开度来检测分流阀的异常,在检测到的异常是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小于现状的开度的闭指令,在检测到的异常是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和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设置有将氧化气体供给流路与氧化废气排出流路连接的旁通流路,该氧化气体供给流路用于向燃料电池供给氧化气体,该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用于从燃料电池排出氧化废气。在这样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存在对各气体流路设置有气体流量调整用的阀的情况。在日本特开2009-2663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设置于旁通流路的旁通阀来调整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燃料电池系统。
在如上述那样使用了旁通阀的系统中,可能发生旁通阀的异常。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26632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即便是旁通阀的异常时,对于旁通阀也进行与平常时同样的控制。因此,例如尽管是旁通阀无法进行开动作的异常,也发送增大开度的指令,可能发生对旁通阀的开度调整用的阀驱动马达施加过度的负载这一问题。另外,当因在设置于氧化气体供给流路或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的阀中发生了无法进行开动作的异常而停止了对阀驱动马达的通电的情况下,当上述阀为常闭的阀的情况下成为全闭状态,可能发生缺氧化气体或者无法排出氧化废气而无法继续发电这一问题。因此,当燃料电池所使用的阀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期望能够既抑制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又继续燃料电池的发电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1)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氧化气体供给流路,用于向上述燃料电池供给氧化气体;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用于从上述燃料电池排出氧化废气;旁通流路,将上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与上述氧化废气排出流路连接;分流阀,设置于上述旁通流路,用于将在上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流动的上述氧化气体的流动分流为朝向上述燃料电池的流动与朝向上述旁通流路的流动;阀驱动马达,调整上述分流阀的开度;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上述分流阀的开度;以及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控制上述阀驱动马达来控制上述分流阀的动作,利用由上述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分流阀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来检测上述分流阀的异常。上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分流阀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小于现状的开度的闭指令,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分流阀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和是既无法关闭又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上述开度的维持指令。
根据第一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检测到的异常是分流阀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小于现状的开度的闭指令。因此,能够减少朝向旁通流路的氧化气体并增加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在分流阀的异常是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闭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在分流阀的异常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闭异常但还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或者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这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分流阀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即抑制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又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
(2)在第一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通过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开度信号来控制上述阀驱动马达,在上述发送的上述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上述检测开度的开度差为预先决定的开度差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到上述异常。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使用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检测开度来高精度地检测异常。
(3)在上述(2)的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下,为了确定该异常是上述开异常与上述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预先决定的上述开度信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上述异常是开异常与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
(4)在上述(1)~(3)的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上述开异常且分流阀能够关闭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小开度的指令作为上述闭指令。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由于在分流阀的异常是开异常且分流阀能够关闭的情况下,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小开度的指令作为闭指令,所以能够将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可进一步促进燃料电池的发电的继续。
(5)第二方式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氧化气体供给流路,用于向上述燃料电池供给氧化气体;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用于从上述燃料电池排出氧化废气;调流阀,是配置于上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并调整上述氧化气体的流动的阀与配置于上述氧化废气排出流路并调整上述氧化废气的流动的阀中的至少一方;阀驱动马达,调整上述调流阀的开度;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上述调流阀的开度;以及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控制上述阀驱动马达来控制上述调流阀的动作,利用由上述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调流阀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来检测上述调流阀的异常。上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上述调流阀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大于现状的开度的开指令,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上述调流阀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和是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上述调流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上述开度的维持指令。
根据第二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检测到的异常是上述调流阀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大于现状的开度的开指令。因此,能够增加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来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闭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在检测到的异常是开异常且上述调流阀能够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在检测到的异常是开闭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闭异常但还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或者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这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调流阀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既抑制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又使燃料电池的发电继续。
(6)在上述第二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通过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开度信号来控制上述阀驱动马达,且上述发送了的上述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上述检测开度的开度差为预先决定的开度差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到上述异常。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使用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检测开度来高精度地检测异常。
(7)在上述(6)的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下,为了确定该异常是上述开异常与上述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预先决定的上述开度信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上述异常是开异常与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
(8)在上述(5)~(7)的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的上述异常是上述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对于上述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大开度的指令作为上述开指令。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由于在调流阀的异常是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大开度的指令作为开指令,所以能够调整为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量或者从燃料电池排出的氧化废气量更多。因此,可进一步促进燃料电池的发电的继续。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重要性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分流阀异常时的分流阀的开度控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调流阀异常时的调流阀的开度控制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燃料电池系统10被搭载于未图示的燃料电池车辆,对于车辆的包括驱动马达的负载100供给电力。
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燃料电池20、氧化气体供排系统30、氢气供排系统50、DC/DC转换器70、二次电池80、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2、85、86、控制部90以及存储部92。此外,为了将燃料电池20的温度保证为规定范围,燃料电池系统10可以还具备冷却燃料电池20的未图示的制冷剂循环系统。
燃料电池20由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构成,接受氢气以及氧化气体的供给来发电。燃料电池20具有多个单电池21层叠而成的电池组构造。各单电池21具有:未图示的膜电极接合体,在未图示的电解质膜的两面配置有电极;和未图示的1组隔板,夹持膜电极接合体。在构成燃料电池20的各单电池21形成有经由电解质膜被供给氢气的阳极22与被供给氧化气体的阴极23。此外,在图1中,将阳极22以及阴极23示出为示意图。
氧化气体供排系统30将氧化气体供给至燃料电池20,排出氧化废气。氧化气体供排系统30具有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空气流量计32、压缩机33、阴极压力传感器34、调流阀36、旁通流路41、分流阀42以及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
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构成了向燃料电池20供给的氧化气体的流路。空气流量计32对被取入至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的氧化气体的流量进行检测。压缩机33压缩氧化气体并向燃料电池20压送。阴极压力传感器34在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中配置于比压缩机33靠燃料电池20侧的位置,对供给至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
调流阀36具有入口阀35和阴极调压阀46。入口阀35配置于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入口阀35配置于压缩机33与燃料电池20之间且比与旁通流路41的连接部位靠燃料电池20侧的位置。阀驱动马达35a根据从控制部90接收的指令来调整入口阀35的开度。其结果是,可调整在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流动的氧化气体的流量。
阴极调压阀46配置于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阴极调压阀46配置于燃料电池20与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和旁通流路41的接合点之间。阀驱动马达46a根据从控制部90接收的指令来调整阴极调压阀46的开度。其结果是,可调整在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流动的氧化废气的流量。
旁通流路41将氧化气体供给流路31与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连接。分流阀42配置于旁通流路41,将氧化气体的流动分流为朝向燃料电池20的流动与朝向旁通流路41的流动。阀驱动马达42a根据来自控制部90的指令来调整分流阀42的开度。其结果是,可调整在旁通流路41流动的氧化气体的流量。氧化废气排出流路45将从燃料电池20排出了的氧化废气向燃料电池系统10的外部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入口阀35、分流阀42、阴极调压阀46全部为常闭。入口阀35的阀芯与阴极调压阀46的阀芯均大于分流阀42的阀芯。对入口阀35与阴极调压阀46在阀的阀芯与阀体之间被施与密封剂来提高密封性。
氢气供排系统50将氢气供给至燃料电池20,排出氢废气。氢气供排系统50具备氢罐51、氢气供给路52、罐压力传感器53、主止阀54、阳极调压阀55、喷射器56、阳极压力传感器57、氢气排出路61、气液分离器62、循环配管63、氢泵64以及排气排水阀65。
氢罐51储藏有高压的氢。氢气供给路52构成了从氢罐51向燃料电池20供给的氢的流路。罐压力传感器53检测氢罐51的压力。主止阀54、阳极调压阀55、喷射器56以及阳极压力传感器57在氢气供给路52中从靠近氢罐51的一侧起按照该顺序配置,并由控制部90驱动。
主止阀54对来自氢罐51的氢的供给进行通断。阳极调压阀55对供给至燃料电池20的氢的压力进行调整。喷射器56由电磁驱动式的开闭阀构成,根据由控制部90设定的驱动周期、阀的开时间来进行驱动,喷射氢。阳极压力传感器57在氢气供给路52中配置于比与循环配管63的连接部位靠燃料电池20的附近,检测阳极22的压力。
氢气排出路61将燃料电池20与气液分离器62连接。气液分离器62从混有自燃料电池20排出的液态水的阳极废气中分离液态水。循环配管63将气液分离器62与氢气供给路52的比喷射器56靠燃料电池20侧的部位连接。氢泵64配置于循环配管63,使包括在电化学反应中未被使用的氢气的阳极废气循环至氢气供给路52。排气排水阀65通常关闭,根据来自控制部90的指示而打开阀。由此,由气液分离器62分离出的液态水与杂质气体被向燃料电池系统10的外部排出。
DC/DC转换器70配置于燃料电池20与二次电池80以及负载100之间。DC/DC转换器70将燃料电池20的输出电压变换为所希望的电压。
二次电池80是可充放电的蓄电池,由锂离子电池构成。此外,也可以代替锂离子电池而由镍氢电池等其他任意的二次电池构成。二次电池80与燃料电池20一同作为燃料电池系统10的电源发挥功能,并且对由燃料电池20发出的电力进行蓄积。
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2设置于分流阀42的附近。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5设置于入口阀35的附近。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6设置于阴极调压阀46的附近。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2、85、86分别检测分流阀42、入口阀35、阴极调压阀46的开度。
负载100除了包括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马达之外,可以还包括压缩机33、氢泵64等辅机、以及燃料电池车辆所具备的空调设备(空调)等车辆辅机。负载100经由未图示的逆变器被从燃料电池20或二次电池80、或者从燃料电池20以及二次电池80双方同时供给电力。
控制部90是具备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与主存储装置的微型计算机,构成为电子控制单元。除了阴极压力传感器34、罐压力传感器53、阳极压力传感器57等各种传感器之外,还从燃料电池车辆的未图示的加速器开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传感器组向控制部90输入检测信号。另外,控制部90通过向入口阀35、分流阀42、阴极调压阀46、主止阀54、阳极调压阀55、喷射器56以及排气排水阀65等各种阀、包括压缩机33以及氢泵64的辅机等与燃料电池20的发电相关的各部输出驱动信号来控制各部。控制部90通过执行存储于主存储装置的控制程序来进行燃料电池系统10的发电的控制。
控制部90通过分别控制阀驱动马达35a、42a、46a来控制各阀35、42、46的动作。控制部90利用由阀开度检测传感器85、82、86检测到的各阀35、42、46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来检测各阀35、42、46的异常。具体而言,例如控制部90通过对于阀驱动马达35a发送开度信号来控制阀驱动马达35a。在发送出的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入口阀35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的开度差为预先决定的开度差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90检测出入口阀35的异常。
在检测到入口阀35、分流阀42以及阴极调压阀46中的任一个的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被检测到异常的阀的阀驱动马达发送指令。该指令可包括开指令、闭指令以及维持指令。开指令是使阀的开度大于现状的开度的指令。另外,闭指令是使阀的开度小于现状的开度的指令。并且,维持指令是将阀的开度维持为现状的开度的指令。详细内容将后述。此外,各阀打不开的开异常或者不关闭的闭异常例如可能因在移动阀马达的轴的齿轮夹有异物、齿轮生锈、齿轮的齿折断而发生。另外,在有异物进入到支承阀芯的旋转轴(shaft)和承接旋转轴的轴的位置之间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在存储部92中存储阀的开度。另外,在存储部92中存储来自各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A-2.分流阀异常时的分流阀的开度控制:
图2是表示分流阀42异常时的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的步骤的流程图。在由控制部90检测到分流阀42的异常之后,反复执行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
控制部90对检测到的异常是分流阀42的异常为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与分流阀42的异常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步骤S10)。在判定为是分流阀42的异常是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和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0:是),控制部90将分流阀42此时的开度θd1作为异常确定时的阀开度存储于存储部92(步骤S12)。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使异常确定时的阀开度(阀开度θd1)为开度指令值的维持指令(步骤S14)。其结果是,由于分流阀42的开度维持异常确定时的阀开度,所以抑制了分流阀42的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即,能够抑制尽管是闭异常但也发送闭指令或尽管是开异常但也发送开指令而导致分流阀42的负载增加。另外,由于维持了开度,所以可抑制分流阀42的开度增加而朝向燃料电池的氧化气体量减少。由此,燃料电池20中的发电可继续。
在判定为不是分流阀42的异常为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和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0:否),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使分流阀42的阀开度为全闭的指令(以下,称为“全闭指令”)(步骤S16)。其中,全闭指令是使阀开度为最小开度的指令。在分流阀42中,“不是能够打开但不关闭的闭异常与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中的任一个的异常”属于“无法打开但能够关闭的异常”。在这样的无法打开但能够关闭的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16中发送使分流阀42的阀开度为全闭的指令,所以抑制了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的增加。即,能够抑制尽管是无法打开的异常但还发送开指令而导致分流阀42的负载增大。另外,由于向阀驱动马达42a发送全闭指令,所以能够增多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量。因此,燃料电池20的发电可继续。
A-3.调流阀异常时的调流阀的开度控制:
图3是表示调流阀36异常时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的步骤的流程图。在由控制部90检测到调流阀36的异常之后,反复执行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其中,“调流阀36的异常”是构成调流阀36的入口阀35与阴极调压阀46中的至少一方的异常。
控制部90对检测到的异常是调流阀36为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与调流阀36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步骤S30)。在判定为是调流阀36的异常为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与调流阀36的异常为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30:是),控制部90将调流阀36此时的开度θd2作为异常确定时的阀开度存储于存储部92(步骤S32)。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使调流阀36的阀开度θd2为开度指令值的维持指令(步骤S34)。其结果是,由于调流阀36的开度维持异常确定时的阀开度,所以抑制了调流阀36的阀驱动马达的负载的增加。即,能够抑制尽管是开异常但还发送开指令或尽管是闭异常但还发送闭指令而导致调流阀36的负载增加。另外,由于维持了开度,所以可抑制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量减少。由此,燃料电池20的发电可继续。其中,在步骤S32以及步骤S34中,仅对于调流阀36中的被检测到异常的阀进行步骤S32以及步骤S34的处理。此外,对于正常的阀的阀驱动马达发送与通常时同样的开度指令。
在判定为不是调流阀36的异常为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和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30:否),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使调流阀36的阀开度为全开的指令(步骤S36)。在步骤S36中,与上述步骤S32和步骤S34同样,对于调流阀36中的存在异常的阀的阀驱动马达发送使阀开度为全开的指令。例如,在调流阀36中的存在异常的阀为入口阀35的情况下,对于阀驱动马达35a发送使阀开度为全开的指令,对于另一方的阴极调压阀46的阀驱动马达46a发送与通常时同样的开度指令。其中,全开指令是使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的指令。
在调流阀36中,“不是打不开的开异常与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中的任一个的异常”属于“无法关闭但能够打开的异常”。在这样的无法关闭但能够打开的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36中发送使调流阀36的阀开度为全开的指令,所以抑制了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即,能够抑制尽管是无法关闭的闭异常但还发送闭指令而导致调流阀36的负载增加。另外,由于向调流阀36发送全开指令,所以可将氧化气体量或者氧化废气量调整为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量或者从燃料电池排出的氧化废气量变多。因此,燃料电池20中的发电可继续。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在分流阀42的异常是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成为最小开度的全闭指令。因此,减少朝向旁通流路41的氧化气体而增加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能够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42a发送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增大。
在分流阀42的异常为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闭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42a发送关闭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增大。
在分流阀42的异常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闭异常但还对于阀驱动马达42a发送关闭或者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增大。这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分流阀42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既抑制阀驱动马达42a的负载又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
在调流阀36的异常是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调流阀36的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大开度的全开指令。因此,能够增加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来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闭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
在调流阀36的异常是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调流阀36的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的减少来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异常但还向阀驱动马达发送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
在调流阀36的异常是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90对于调流阀36的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开度的维持指令。因此,能够抑制朝向燃料电池20的氧化气体的流量减少来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另外,能够抑制尽管是开闭异常但还对于阀驱动马达发送关闭或者打开的指令而导致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增大。这样,根据该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在调流阀36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既抑制阀驱动马达的负载又使燃料电池20的发电继续。
B.其他实施方式:
(B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中,可以省略旁通流路41与分流阀42。在该结构中,通过针对调流阀36执行图3所示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中,可以省略入口阀35与阴极调压阀46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结构中,通过针对分流阀42执行图2所示的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仅具备入口阀35与阴极调压阀46中的任一方的结构中,通过针对分流阀42执行图2所示的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针对调流阀的36中的所具备的任一方的阀执行图3所示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由此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B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中,可以针对3个阀中的一部分阀不执行异常时的阀开度控制处理。通过针对剩余的阀执行开度控制,会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B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分流阀42异常时的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中,可以在步骤S10的处理的执行前追加执行用于确定分流阀42是否能够打开的处理、以及用于确定分流阀42是否能够关闭的处理。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调流阀36异常时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中,可以在步骤S30的处理的执行前追加执行用于确定调流阀36是否能够打开的处理、以及用于确定调流阀36是否能够关闭的处理。
(B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分流阀42异常时的分流阀42的开度控制中,对于分流阀42发送全闭指令作为步骤S16的处理,但也可以发送比当前的开度关闭任意开度的指令。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调流阀36异常时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中,发送全开指令作为步骤S36的处理,但也可以发送比当前的开度打开任意开度的指令。
(B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调流阀36异常时的调流阀36的开度控制中,仅对于调流阀36中的被检测到异常的阀进行图3所示的处理,针对正常的阀,向阀驱动马达发送与通常时同样的开度指令,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针对正常的阀,也可以调整为与燃料电池20的状态对应的规定的开度。例如,当在入口阀35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另一方的阴极调压阀46调整为规定的开度。
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由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地进行替换、组合。另外,只要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被说明为是必需的技术特征,则能够适当地删除。

Claims (8)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料电池;
氧化气体供给流路,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氧化气体;
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用于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氧化废气;
旁通流路,将所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与所述氧化废气排出流路连接;
分流阀,设置于所述旁通流路,用于将在所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流动的所述氧化气体的流动分流为朝向所述燃料电池的流动与朝向所述旁通流路的流动;
阀驱动马达,调整所述分流阀的开度;
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分流阀的开度;以及
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控制所述阀驱动马达来控制所述分流阀的动作,利用由所述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分流阀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来检测所述分流阀的异常,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分流阀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小于现状的开度的闭指令,
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分流阀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和是既无法关闭也无法打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所述开度的维持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通过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开度信号来控制所述阀驱动马达,在发送了的所述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所述检测开度的开度差为预先决定的开度差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为了确定该异常是所述开异常与所述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预先决定的所述开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所述开异常且分流阀能够关闭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小开度的指令作为所述闭指令。
5.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料电池;
氧化气体供给流路,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氧化气体;
氧化废气排出流路,用于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氧化废气;
调流阀,是配置于所述氧化气体供给流路并调整所述氧化气体的流动的第一阀与配置于所述氧化废气排出流路并调整所述氧化废气的流动的第二阀中的至少一方;
阀驱动马达,调整所述调流阀的开度;
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调流阀的开度;以及
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控制所述阀驱动马达来控制所述调流阀的动作,利用由所述阀开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调流阀的开度亦即检测开度来检测所述调流阀的异常,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所述调流阀不关闭的闭异常且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使开度大于现状的开度的开指令,
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所述调流阀打不开的开异常且能够关闭的情况和是既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所述调流阀的开闭异常的情况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维持所述开度的维持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通过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开度信号来控制所述阀驱动马达,在发送了的所述开度信号所表示的开度与所述检测开度的开度差为预先决定的开度差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为了确定该异常是所述开异常与所述闭异常中的哪一个异常,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预先决定的所述开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的所述异常是所述闭异常且所述调流阀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对于所述阀驱动马达发送成为最大开度的指令作为所述开指令。
CN202111149284.7A 2020-10-07 2021-09-29 燃料电池系统 Active CN114300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9679A JP7456910B2 (ja) 2020-10-07 2020-10-07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20-169679 2020-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0716A CN114300716A (zh) 2022-04-08
CN114300716B true CN114300716B (zh) 2023-11-17

Family

ID=80738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9284.7A Active CN114300716B (zh) 2020-10-07 2021-09-29 燃料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5563B2 (zh)
JP (1) JP7456910B2 (zh)
CN (1) CN114300716B (zh)
DE (1) DE10202112576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007A (zh) * 2007-04-18 2008-10-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载电气设备的冷却装置
CN101529636A (zh) * 2006-10-31 2009-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CN101657927A (zh) * 2007-04-16 2010-0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JP2019133806A (ja) * 2018-01-30 2019-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7846A (ja) 2001-12-17 2003-07-04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092273B2 (ja) 2006-04-27 2012-12-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60054A (ja) 2006-07-31 2008-03-13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229528B2 (ja) 2007-07-20 2013-07-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524804B2 (ja) 2007-12-25 2010-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8603686B2 (en) 2008-10-31 2013-12-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for remedial action in the event of the failure of the compressor bypass valve in a fuel cell system
JP2010135214A (ja) 2008-12-05 2010-06-1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183417B2 (ja) 2015-06-26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7157386A (ja) 2016-03-01 2017-09-0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851279B2 (ja) 2017-07-24 2021-03-3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992605B2 (ja) * 2018-03-07 2022-0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636A (zh) * 2006-10-31 2009-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CN101657927A (zh) * 2007-04-16 2010-0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CN101291007A (zh) * 2007-04-18 2008-10-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载电气设备的冷却装置
JP2019133806A (ja) * 2018-01-30 2019-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0716A (zh) 2022-04-08
US20220109171A1 (en) 2022-04-07
DE102021125761A1 (de) 2022-04-07
JP7456910B2 (ja) 2024-03-27
US11705563B2 (en) 2023-07-18
JP2022061629A (ja)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3262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8563191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gas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US20080318098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of Fuel Cell System
KR100845567B1 (ko) 연료전지시스템과 그 운전방법 및 연료전지 차량
US7687168B2 (en) Fuel cell system for setting predetermined operation state when substitutional value control is impossible
US9819035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10720657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1006219B1 (ko) 연료전지시스템
US10629930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3092125A (ja) 燃料電池制御装置
US9847538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20220123335A1 (en) Fuel cell system
US20160141654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air system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US20060141305A1 (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fuel cell
CN114300716B (zh) 燃料电池系统
US7655336B2 (en) Fuel-cell system
EP3035427B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fuel cell system control method
US11545680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9455462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activating fuel cell system
JP2019087357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220037687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el cell system
US20240194912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fuel cell system control method
US20210257637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176912A2 (en) Fuel cell system with anode purge and exhaust dilu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id fuel cell system
US8097372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starting operation of the fuel cel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