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8506A -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8506A
CN114298506A CN202111555128.0A CN202111555128A CN114298506A CN 114298506 A CN114298506 A CN 114298506A CN 202111555128 A CN202111555128 A CN 202111555128A CN 114298506 A CN114298506 A CN 114298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duc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time
period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51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8506B (zh
Inventor
王同军
魏强
韩晓强
刘延宏
解亚龙
卢文龙
鲍榴
陈志�
李达塽
晁棉镖
陈杰
司明伟
王泽彦
梁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1115551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8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8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8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8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8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获取指导计划,包括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基于推演工程参数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与指导计划工期对比,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工期是否符合第一、二、三条件;若同时符合第一、二、三条件,则基于推演工期制定实施计划;若推演工期不能同时符合第一、二、三条件,则修改推演工程参数,直到符合第一、二和三条件,制定实施计划;若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施工参数时,则调整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变更指导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推演工期分别与指导计划和实施计划对比,为用户是否动态调整指导、实施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指南,对铁路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铁路施组计划存在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当某一施工工序或工项因现场施工情况而变化时,其时间变化也会影响后续的施工组织计划,但因为该影响是链式或网络状的,现有的推演方法无法形成精确的推演结果;二是施工组织计划的调整周期较长,主要依靠施组计划编制人员的现场经验来逐个调整计划的时间,这种调整方法一方面大大延长了计划调整的时间,可能造成计划尚未调整完成,施工却先一步完成的“空头计划”情况,而且这种调整计划项使得施工组织的计划调整繁琐冗余,会耗费施组计划编制人员大量的精力,且易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获取指导计划,所述指导计划包括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
分别将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与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
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基于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不能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修改推演工程参数,重新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直到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
基于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本发明的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能够通过工程参数计算每个工期的结束时间,使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均能满足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且施工单位只要按照工程参数进行施工,即可恰好如期完成,并不会提前太多,也不会耽误工期,以工程参数计算工期,提高工期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靠人员经验制定计划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的步骤中,
第一条件为所述推演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
第二条件为所述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
第三条件为所述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线下工期包括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线下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
基于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得到推演线下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围岩的进度指标、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和围岩的长度,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推演隧道工期:
Tf1=Ts1+L1w/dw+L2w/dw+L3w/dw+……+Ln1w/dw
Tf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结束时间;Ts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L1w为第一段W级围岩的长度;dw为W级围岩的进度指标;L2w为第二段W级围岩的长度;L3w为第三段W级围岩的长度;Ln1w为第n1段W级围岩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架梁工期包括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
基于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计算推演架梁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数、每个墩桩的基根数、桩基施工的工装数A、每个工装需要工作的循环数、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桩基工期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1
Tf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结束时间;Ts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2
表示第1次循环中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3
表示第1次循环中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4
表示第1次循环中n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5
表示第2次循环中n+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6
表示第2次循环中n+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37
表示第2次循环中n+n号墩桩的基根数;G1表示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d1表示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Max表示取该次循环中基根数最多的墩桩的基根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承台数、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承台施工的工装数k,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k/d2);
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A/d2);
Tf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结束时间;Ts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Z1表示1号墩桩的承台数、Z2表示2号墩桩的承台数、Zn表示n号墩桩的承台数;d2表示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墩身数、架梁等强时间、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身施工的工装数m,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m/d3)+G2
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k/d3)+G2
Tf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结束时间;Ts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B1表示1号墩桩的墩身数、B2表示2号墩桩的墩身数、Bn表示n号墩桩的墩身数;d3表示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0号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施工工期、合拢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数量、合拢次数和架梁等强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公式为:
Tf5=Max(Ts5+d0+db·e+dh·g)+G2
Tf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d0表示0号段施工工期;db表示标准段施工工期;dh表示合拢段施工工期;e表示标准段数量;g表示合拢次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连续梁工期存在多个连续梁段,每个连续梁段均计算出(Ts5+d0+db·e+dh·g),Max取多个连续梁段最大的(Ts5+d0+db·e+dh·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架梁进度指标、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和桥梁的箱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箱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C1/β+b1·t)+(t+C2/β+b2·t)+……+(t+Cn/β+bn·t);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β表示架梁进度指标,根据架设点与梁场的距离代入不同的值;t表示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C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2第2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b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2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投入现浇梁工装的数量、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强度等待时间和任一跨梁的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现浇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E0-1+E1-2+…+E(δ-1)-δ)/(H·d4)+G3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H表示投入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4表示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3表示强度等待时间;E(δ-1)-δ表示第δ跨梁的梁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和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道床工期的公式为:
Tf7=Ts7+L/(J·d5);
Tf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Ts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L表示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J表示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5表示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施计划还包括预设的铺轨工期,所述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均由多个在路程上连续的子路段共同构成,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所述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的步骤包括:
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
基于第一差异时间、第二差异时间和第三差异时间确定多个子路段,根据多个子路段确定关键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差异时间:
t1=T架梁-Max(Tsf→Tff);
t1表示第一差异时间,Max(Tsf→Tff)表示在推演线下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耗时最长的子路段的完成时间;T架梁表示对应Max(Tsf→Tff)的子路段中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
t2=Min(T道床ss→T道床fs)-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架梁段Tf6);
t2表示第二差异时间,Min(T道床ss→T道床fs)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t3=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Max(T道床sf→T道床ff)
t3表示第三差异时间,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表示铺轨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T道床sf→T道床ff)表示推演道床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并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中各个工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0、获取指导计划,所述指导计划包括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导计划包括整个施工计划中所有路段的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的预计开始时间和预计完成时间。
所述计划工期包括指导计划中的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
步骤S200、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工程作业的工装数量,工装作业效率参数和强度等待时间等。所述强度等待时间为等待混凝土等材料发挥效用的时间。
步骤S300、分别将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与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
所述推演工期包括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
步骤S400、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基于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施计划中包括对整个施工计划中所有路段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所推演出的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步骤S500、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不能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修改推演工程参数,重新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直到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
步骤S600、基于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本发明的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能够通过工程参数计算每个工期的结束时间,使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均能满足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且施工单位只要按照工程参数进行施工,即可恰好如期完成,并不会提前太多,也不会耽误工期,以工程参数计算工期,提高工期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靠人员经验制定计划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基于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对应的推演工程参数,进行施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的步骤中,
第一条件为所述推演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
第二条件为所述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
第三条件为所述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
采用上述方案,使计算出的实施计划符合指导计划所计划的时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具体实施所述实施计划的施工计划时,若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所述施工计划的施工参数时,则根据现场所能达到的施工参数计算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和推演道床工期所需的时间,以该时间重置第一条件中的计划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重置第二条件中的计划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重置第三条件中的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进而调整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和第三时长阈值可以为相同的时间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线下工期包括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线下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
基于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得到推演线下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线下工期所处理的线下工程可以为隧道工程也可以为桥梁工程等,若为隧道工程则对应推演隧道工期,推演线下工期即为推演隧道工期,若为桥梁工程则对应推演架梁工期,推演线下工期即为推演架梁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围岩的进度指标、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和围岩的长度,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推演隧道工期:
Tf1=Ts1+L1w/dw+L2w/dw+L3w/dw+……+Ln1w/dw
Tf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结束时间;Ts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L1w为第一段W级围岩的长度;dw为W级围岩的进度指标;L2w为第二段W级围岩的长度;L3w为第三段W级围岩的长度;Ln1w为第n1段W级围岩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隧道相遇点:
隧道两相邻斜井间的距离(或隧道两端的距离)为S,sj和j均为为工程规划预设的参数,每段围岩的距离为si(i为围岩列表顺序数),设隧道开挖工法为a,此时围岩等级为i时的速度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1
该段围岩对应所需开挖时间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2
令需计算相遇点的一段隧道的开挖总时间为Tf1-Ts1为T',则该段隧道开挖到达相遇点所需开挖时间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3
计算该段隧道开挖完第i-1段围岩后所需时间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4
开挖完第i段围岩后所需时间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5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6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7
若则相遇点Sm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09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隧道围岩可以分成六级,分别是I、II、Ⅲ、Ⅳ、Ⅴ、Ⅵ,数字越小的围岩性质越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岩的进度指标可以为隧道的推进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架梁工期包括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
基于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计算推演架梁工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可以为连续的工期,若为连续的工期则推演桩基工期的完成时间为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推演承台工期的完成时间为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推演墩身工期的完成时间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数、每个墩桩的基根数、桩基施工的工装数A、每个工装需要工作的循环数、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桩基工期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1
Tf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结束时间;Ts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2
表示第1次循环中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3
表示第1次循环中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4
表示第1次循环中n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5
表示第2次循环中n+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6
表示第2次循环中n+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BDA0003418352620000107
表示第2次循环中n+n号墩桩的基根数;G1表示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d1表示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Max表示取该次循环中基根数最多的墩桩的基根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桩基施工的工装数为4,共有12个墩桩,则需要工装工作3个循环。
所述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为单个工装在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采用上述方案,只需要计算出在每次循环中花费时间最长的墩桩所花费的时间,即可算出总时长,提高计算准确度和计算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承台数、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承台施工的工装数k,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k/d2);
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A/d2);
Tf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结束时间;Ts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Z1表示1号墩桩的承台数、Z2表示2号墩桩的承台数、Zn表示n号墩桩的承台数;d2表示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采用上述方案,计算出所有承台总共需要的时间,得到完成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墩身数、架梁等强时间、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身施工的工装数m,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m/d3)+G2
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k/d3)+G2
Tf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结束时间;Ts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B1表示1号墩桩的墩身数、B2表示2号墩桩的墩身数、Bn表示n号墩桩的墩身数;d3表示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
采用上述方案,计算出所有墩身总共需要的时间,得到完成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0号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施工工期、合拢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数量、合拢次数和架梁等强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公式为:
Tf5=Max(Ts5+d0+db·e+dh·g)+G2
Tf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d0表示0号段施工工期;db表示标准段施工工期;dh表示合拢段施工工期;e表示标准段数量;g表示合拢次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连续梁工期存在多个连续梁段,每个连续梁段均计算出(Ts5+d0+db·e+dh·g),Max取多个连续梁段最大的(Ts5+d0+db·e+dh·g)。
所述架梁等强时间为在对应工期中等待混凝土等材料发挥效用的时间。
采用上述方案,多个连续梁段同时进行,计算出多个连续梁段最大的(Ts5+d0+db·e+dh·g),计算推演连续梁工期的结束时间,降低计算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架梁进度指标、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和桥梁的箱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箱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C1/β+b1·t)+(t+C2/β+b2·t)+……+(t+Cn/β+bn·t);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β表示架梁进度指标,根据架设点与梁场的距离代入不同的值;t表示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C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2第2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b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2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
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根据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之间的距离不同,时间不同。
采用上述方案,逐个桥梁计算消耗时间,提高推演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推演线下工期的完成时间晚于计划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则线下影响架梁,当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推演连续梁工期、推演墩身工期、推演隧道工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计划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G2时架桥机等待;
当k=1且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G2<推演连续梁工期、推演墩身工期、推演隧道工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时,架桥机掉头架设,当先架段满足架梁时再掉头,以此循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工期之间可以采用联动调整或压缩式调整,若采用压缩式调整,则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为推演线下工期的完成时间,若采用联动调整则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和推演线下工期的完成时间留有空余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投入现浇梁工装的数量、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强度等待时间和任一跨梁的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现浇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E0-1+E1-2+…+E(δ-1)-δ)/(H·d4)+G3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H表示投入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4表示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3表示强度等待时间;E(δ-1)-δ表示第δ跨梁的梁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采用压缩式调整,且采用现浇梁,则所述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可以为Tf4
采用上述方案,采用现浇梁不需要连续梁步骤,提高推演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和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道床工期的公式为:
Tf7=Ts7+L/(J·d5);
Tf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Ts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L表示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J表示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5表示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工期之间可以采用联动调整或压缩式调整,若采用压缩式调整,则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为推演架梁工期的完成时间,若采用联动调整则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和推演架梁工期的完成时间留有空余时间。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施计划还包括预设的铺轨工期,所述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均由多个在路程上连续的子路段共同构成,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步骤S700、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所述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的步骤包括:
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
基于第一差异时间、第二差异时间和第三差异时间确定多个子路段,根据多个子路段确定关键线路。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关键线路为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工期延误的位置,通过差异时间对关键线路进行标记,在施工过程提高对该位置的关注,降低工作人员在监控工期时的工作负担,同时降低出现工期延误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图2中纵坐标为时间,横坐标为施工计划中各个施工位置,图2中的11、12、13、14、15、16、17、18、19均为推演线下工期的不同子路段,21、22、23为推演架梁工期的不同子路段,31、32为推演道床工期的不同子路段,4为铺轨工期的子路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差异时间:
t1=T架梁-Max(Tsf→Tff);
t1表示第一差异时间,Max(Tsf→Tff)表示在推演线下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耗时最长的子路段的完成时间;T架梁表示对应Max(Tsf→Tff)的子路段中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
如图2所示,图2中的a点所指位置的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差即为第一差异时间。
t2=Min(T道床ss→T道床fs)-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架梁段Tf6);
t2表示第二差异时间,Min(T道床ss→T道床fs)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如图2所示,图2中的b点和c点所指位置时间之差即为第二差异时间。
t3=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Max(T道床sf→T道床ff)
t3表示第三差异时间,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表示铺轨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T道床sf→T道床ff)表示推演道床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如图2所示,图2中的e点和d点所指位置时间之差即为第三差异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差异时间、第二差异时间和第三差异时间确定多个子路段,根据多个子路段确定关键线路,图2所示,图2中a、b、c、d、e点所在的子路段即为关键线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具体实施所述实施计划的施工计划时,每天记录施工进度,记录各个工期的时间节点,包括各个工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若某工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出现提前或者延后,则基于提前或者延后的时长调节具体施工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推演工期分别与指导计划和实施计划对比,为用户是否动态调整指导、实施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系统实现如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述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的步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存储介质,诸如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软盘、硬盘、可移动存储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明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性的组成部分、系统和方法,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具体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本发明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获取指导计划,所述指导计划包括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
分别将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与计划线下工期、计划架梁工期和计划道床工期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
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基于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若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不能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则修改推演工程参数,重新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直到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
基于同时符合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制定实施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推演线下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件,推演架梁工期是否符合第二条件,推演道床工期是否符合第三条件的步骤中,
第一条件为所述推演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线下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
第二条件为所述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架梁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
第三条件为所述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且早于计划道床工期的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线下工期包括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线下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
基于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得到推演线下工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围岩的进度指标、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和围岩的长度,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推演隧道工期:
Tf1=Ts1+L1w/dw+L2w/dw+L3w/dw+……+Ln1w/dw
Tf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结束时间;Ts1为推演隧道工期的开始时间;L1w为第一段W级围岩的长度;dw为W级围岩的进度指标;L2w为第二段W级围岩的长度;L3w为第三段W级围岩的长度;Ln1w为第n1段W级围岩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架梁工期包括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隧道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步骤包括:
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
基于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计算推演架梁工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数、每个墩桩的基根数、桩基施工的工装数A、每个工装需要工作的循环数、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桩基工期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1
Tf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结束时间;Ts2为推演桩基工期的开始时间;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7
表示第1次循环中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2
表示第1次循环中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3
表示第1次循环中n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4
表示第2次循环中n+1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5
表示第2次循环中n+2号墩桩的基根数、
Figure FDA0003418352610000026
表示第2次循环中n+n号墩桩的基根数;G1表示墩桩的基根检测时间;d1表示桩基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Max表示取该次循环中基根数最多的墩桩的基根数;
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承台数、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承台施工的工装数k,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k/d2);
若A<k,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承台工期的公式为:
Tf3=Ts3+∑(Z1+Z2+…+Zn)/(A/d2);
Tf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结束时间;Ts3表示推演承台工期的开始时间;Z1表示1号墩桩的承台数、Z2表示2号墩桩的承台数、Zn表示n号墩桩的承台数;d2表示承台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墩桩的墩身数、架梁等强时间、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墩身施工的工装数m,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m/d3)+G2
若k<m,则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墩身工期的公式为:
Tf4=Ts4+∑(B1+B2+…+Bn)/(k/d3)+G2
Tf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结束时间;Ts4表示推演墩身工期的开始时间;B1表示1号墩桩的墩身数、B2表示2号墩桩的墩身数、Bn表示n号墩桩的墩身数;d3表示墩身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
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0号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施工工期、合拢段施工工期、标准段数量、合拢次数和架梁等强时间,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桩基工期、推演承台工期、推演墩身工期和推演连续梁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公式为:
Tf5=Max(Ts5+d0+db·e+dh·g)+G2
Tf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5表示推演连续梁工期的开始时间;d0表示0号段施工工期;db表示标准段施工工期;dh表示合拢段施工工期;e表示标准段数量;g表示合拢次数;G2表示架梁等强时间;连续梁工期存在多个连续梁段,每个连续梁段均计算出(Ts5+d0+db·e+dh·g),Max取多个连续梁段最大的(Ts5+d0+db·e+dh·g)。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架梁进度指标、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和桥梁的箱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箱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C1/β+b1·t)+(t+C2/β+b2·t)+……+(t+Cn/β+bn·t);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β表示架梁进度指标,根据架设点与梁场的距离代入不同的值;t表示架桥机跨越两个相邻需要架梁的桥梁的时间;C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2第2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C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箱梁数量;b1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2第1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bn第n座需要架梁的桥梁的连续梁数量;
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投入现浇梁工装的数量、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强度等待时间和任一跨梁的梁数量,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若架梁采用现浇梁,则计算推演架梁工期的公式为:
Tf6=Ts6+∑(E0-1+E1-2+…+E(δ-1)-δ)/(H·d4)+G3
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结束时间;Ts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H表示投入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4表示现浇梁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G3表示强度等待时间;E(δ-1)-δ表示第δ跨梁的梁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演工程参数包括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和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在基于推演工程参数分别计算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的步骤中,计算推演道床工期的公式为:
Tf7=Ts7+L/(J·d5);
Tf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结束时间;Ts7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开始时间;L表示划分施工段落线路长度;J表示投入道床施工的工装的数量;d5表示道床施工的工装的单工装进度指标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施计划还包括预设的铺轨工期,所述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均由多个在路程上连续的子路段共同构成,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所述基于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线路的步骤包括:
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
基于第一差异时间、第二差异时间和第三差异时间确定多个子路段,根据多个子路段确定关键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实施计划中的推演线下工期、推演架梁工期、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计算推演线下工期和推演架梁工期之间的第一差异时间,推演架梁工期和推演道床工期之间的第二差异时间,推演道床工期和铺轨工期之间的第三差异时间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差异时间:
t1=T架梁-Max(Tsf→Tff);
t1表示第一差异时间,Max(Tsf→Tff)表示在推演线下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耗时最长的子路段的完成时间;T架梁表示对应Max(Tsf→Tff)的子路段中架梁工期的开始时间;
t2=Min(T道床ss→T道床fs)-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架梁段Tf6);
t2表示第二差异时间,Min(T道床ss→T道床fs)表示推演道床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架梁T架梁fs→架梁T架梁ff,Tf6)表示推演架梁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t3=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Max(T道床sf→T道床ff)
t3表示第三差异时间,Min(铺轨T铺轨ss→铺轨T铺轨sf)表示铺轨工期的多个子路段中中的最早的开始时间,Max(T道床sf→T道床ff)表示推演道床工期中的最晚完成时间。
11.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系统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55128.0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298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128.0A CN11429850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128.0A CN11429850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8506A true CN114298506A (zh) 2022-04-08
CN114298506B CN114298506B (zh) 2023-01-06

Family

ID=80967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5128.0A Active CN11429850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85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3564A (zh) * 2009-02-23 2009-09-16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航班推演系统和方法
US20120011037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Sap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ocial service deduction plan
CN110826840A (zh) * 2019-08-14 2020-02-21 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航班计划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13487386A (zh) * 2021-07-20 2021-10-08 唯品会(珠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采购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3564A (zh) * 2009-02-23 2009-09-16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航班推演系统和方法
US20120011037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Sap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ocial service deduction plan
CN110826840A (zh) * 2019-08-14 2020-02-21 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航班计划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13487386A (zh) * 2021-07-20 2021-10-08 唯品会(珠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采购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8506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3083B (zh) 一种多导洞隧道下穿桥桩的沉降控制方法
CN103233482B (zh) 电缆沟预埋螺栓安装施工方法
Wu et al. A dynamic decision approach for risk analysis in complex projects
CN114298506B (zh) 一种动态施组计划推演及调整方法及装置
JP4194727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維持管理装置
Miśkiewicz et al. Preliminary field tests and long-term monitoring as a method of design risk mitigation: a case study of Gdańsk Deepwater Container Terminal
Simoes et al. Fuzzy modeling approach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achine utilization in hard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s
Bętkowski Modeling of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mining exploitation on bridge objects in BIM
CN114331066B (zh) 一种铁路工程施工工期进度预警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Zayed et al. A case productivity model for automatic climbing system
CN112257154B (zh) 一种城市隧道透明施工监测方法及系统
Conrads et al. Maintenance costs for cutting tools in soft ground gained by process simulation
CN112854252A (zh) 高边坡植生槽飘板的三维预制及受损山体生态修复方法
Viola et al. The new Tacoma Narrows suspension bridge: Construction support and engineering
Hosseinian et al. Finding best model to forecast construction duration of road tunnels with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using Bayesian inference: case study of Niayesh highway tunnel in Iran
Xu et al. Risk management for Beijing subway tunnel construction using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A case study
CN109359393B (zh) 不确定信息条件下的矿井四量合理可采期确定方法
McCallum et al. Ground movement estimation for underground box structures: Movements at corners
CN117592163B (zh) 盾构隧道纵向差异沉降治理的辅助决策方法
Attar et al. Integrating numerical tools in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rocess
Marwan et al. Soil-building interaction in mechanized tunneling: A comparison of modeling approaches
Kakoto et al. Engineering decision support of automated shield tunneling
Maconochie Thomson Yarra to western harbour tunnel-reflections on 50 years of tunnelling
Marzok et al. Tunnel_sim: decision support tool for planning tunnel constructio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Chen et al. Back-analysis of Crossrail deep excavations using 3D FE modelling—development of BRICK parameters for London C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