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0100A -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0100A
CN114290100A CN202210060874.0A CN202210060874A CN114290100A CN 114290100 A CN114290100 A CN 114290100A CN 202210060874 A CN202210060874 A CN 202210060874A CN 114290100 A CN114290100 A CN 114290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positioning
machine body
end sid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08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仁志
王斌
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08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0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0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0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夹持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分度头、尾座和夹具,分度头和尾座相向设置在底板上,分度头和尾座之间设置夹具;夹具包括夹具桥板,夹具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和尾座上,夹具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夹紧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定位夹紧单元包括轴向限位块、轴向锁紧组件、小端支撑组件、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小端侧部定位组件、中部支撑组件、大端侧部锁紧组件、小端侧部锁紧组件、大端下压组件和小端下压组件。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用于固定机身的夹具安装在分度头和尾座上,通过分度头驱动夹具进行旋转,实现在机身多个面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夹持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压缩机外壳多为筒状且每个端面都需要加工,在进行加工时为了避免其发生移动或出现加工偏差的情况,会采用夹具对其进行夹持。通常是将机身固定在加工中心上,然后一个面一个面的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在加工不同的面时候,需要将机身拆下来,重新找加工的基准面,再将机身装回到加工中心上,操作麻烦,影响生产效率。
现有的螺杆机机身加工工装,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3245873A,公开日:20210813)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筒状外壳生产用加工装置,本发明由夹持装置、触发装置和偏转装置组成,通过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所成的L形结构配合勾板和贴靠板等硬件,实现对筒体中部和端面的支撑固定,其本身抵抗外界作业施力时力臂短,振幅小,支撑点位硬件材料受力效果减弱,有效避免了筒体材料形变,保障了加工质量,且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筒体,使用更加灵活。
但上述的加工装置在加工螺杆机机身时,仍然需要多次拆装,才能完成整个机身的加工,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将用于固定机身的夹具安装在分度头和尾座上,通过分度头驱动夹具进行旋转,实现在机身多个面的加工。
为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分度头、尾座和夹具,分度头和尾座相向设置在底板上,分度头和尾座之间设置夹具;夹具包括夹具桥板,夹具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和尾座上,夹具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夹紧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定位夹紧单元包括轴向限位块、轴向锁紧组件、小端支撑组件、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小端侧部定位组件、中部支撑组件、大端侧部锁紧组件、小端侧部锁紧组件、大端下压组件和小端下压组件;通孔的前侧和后侧设置轴向限位块,轴向限位块用于对机身上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轴向定位;通孔的右侧设置轴向锁紧组件,轴向锁紧组件朝向轴向限位块,轴向锁紧组件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轴向限位块的方向夹紧;通孔的左侧设置小端支撑组件,小端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底部;通孔的前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大端侧部定位组件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的前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定位组件,小端侧部定位组件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小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的前后两侧中部设置中部支撑组件,中部支撑组件沿纵向设置,中部支撑组件用于从下方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中部;通孔的后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锁紧组件,大端侧部锁紧组件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前后对应,大端侧部锁紧组件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锁紧组件,小端侧部锁紧组件与小端侧部定位组件前后对应,小端侧部锁紧组件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的右侧中部设置大端下压组件,大端下压组件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通孔的左侧中部设置小端下压组件,小端下压组件用于伸进机身的小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
作为优选,轴向限位块单独设置在夹具桥板上,或者轴向限位块一体成型在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和大端侧部锁紧组件上;
轴向锁紧组件包括轴向锁紧座和轴向锁紧螺杆;轴向锁紧座上部设置沿横向的轴向锁紧螺杆,轴向锁紧螺杆与轴向锁紧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轴向锁紧螺杆与轴向限位块在一条直线上,轴向锁紧螺杆用于夹紧机身的大端。
作为优选,小端支撑组件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小端支撑柱和第二小端支撑柱,第一小端支撑柱和第二小端支撑柱沿纵向设置在夹具桥板上;
或第一小端支撑柱和第二小端支撑柱分别设置在小端侧部定位组件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上;第一小端支撑柱和第二小端支撑柱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下侧;
第一小端支撑柱和第二小端支撑柱均浮动设置。
作为优选,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包括大端侧部定位座、大端横向定位柱和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大端侧部定位座设置在夹具桥板上,大端侧部定位座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定位柱,大端横向定位柱用于从侧面定位机身的大端;大端侧部定位座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侧部锁紧组件包括大端侧部锁紧座、大端横向锁紧螺杆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大端侧部锁紧座设置在夹具桥板上,大端侧部锁紧座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锁紧螺杆,大端横向锁紧螺杆与大端侧部锁紧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大端横向锁紧螺杆与大端横向定位柱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大端横向锁紧螺杆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大端横向定位柱锁紧;大端侧部锁紧座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横向定位柱、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均浮动设置。
作为优选,大端侧部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定位座上,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侧部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锁紧座上,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作为优选,小端侧部定位组件包括小端侧部定位座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小端侧部定位座设置在夹具桥板上,小端侧部定位座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用于横向定位机身小端的侧面;
小端侧部锁紧组件包括小端侧部锁紧座和小端侧部锁紧螺杆;小端侧部锁紧座设置在夹具桥板上,小端侧部锁紧座的上部设置沿横向小端侧部锁紧螺杆,小端侧部锁紧螺杆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小端侧部锁紧螺杆与小端侧部锁紧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浮动设置。
作为优选,中部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通孔前后两侧的中部翅边支撑块,中部翅边支撑块用于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翅边;或者中部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通孔前侧的前侧中部支撑座和设置在通孔后侧的后侧中部支撑座,前侧中部支撑座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前侧中部支撑柱,后侧中部支撑座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后侧中部支撑柱;前侧中部支撑柱用于支撑机身底部的前侧;后侧中部支撑柱用于支撑机身后侧的翅边;
前侧中部支撑柱和后侧中部支撑柱均浮动设置。
作为优选,大端下压组件包括大端下压油缸、大端压臂、第一大端压柱和第二大端压柱;大端下压油缸竖向设置在夹具桥板上,大端下压油缸的输出端上设置大端压臂,大端压臂的前后两端朝通孔方向延伸,并在大端压臂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沿纵向的第一大端压柱和第二大端压柱;第一大端压柱和第二大端压柱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将机身向下压紧;
小端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小端下压油缸、第二小端下压油缸、小端压臂、压臂垫片和小端压块;第一小端下压油缸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小端下压油缸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的输出端设置小端压臂,小端压臂的端部朝通孔方向延伸,小端压臂的端部下侧设置压臂垫片,压臂垫片的底部设置小端压块,小端压块的底部为与机身小端内部下侧相适应的弧形。
作为优选,夹具桥板内部设置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大端下压油缸、第一小端下压油缸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连通;
分度头和尾座上均设置过油板,过油板上设置用于液压油进出的过油口,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与过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通孔有两个且成左右设置在夹具桥板上,两个通孔的周围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夹紧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夹具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和尾座上,通过旋转分度头,能实现夹具的旋转,从而不需要将机身从夹具上反复拆装,就能完成机身整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夹具桥板上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并在通孔的四周设置用于固定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使得机身在定位后,机身的底部位于通孔中,便于对机身的底部进行加工,同时定位夹紧单元从机身的四周对机身进行固定,保证机身准确定位,便于提高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种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种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夹具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夹具一部分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夹具一部分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大端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的小端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种机身安装在夹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的夹具桥板的透视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的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的第一种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种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中的夹具的俯视图。
图15为实施例2中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中的大端侧部定位组件和大端侧部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的小端侧部定位组件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2中的第一种机身安装在夹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分度头2、尾座3和夹具,分度头2和尾座3相向设置在底板1上,分度头2和尾座3之间设置夹具。夹具包括夹具桥板4,夹具桥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2和尾座3上,夹具桥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夹紧螺杆机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5。优选的,分度头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并设置有液压刹车控制分度头2停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螺杆机机身7包括大端71、小端72和翅边73。大端71位于机身7的右侧,小端72位于机身7的左侧,翅边73位于机身前后两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大端71的左侧还设置有凸缘74。加工时,需要对机身7的六个面进行加工,例如铣平面、钻孔、攻丝等。类似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螺杆机机身8也包括大端81、小端82、翅边83和凸缘84,第二种螺杆机机身8和第一种螺杆机机身7之间的主要区别为轴向长度不同。
如图4所示,定位夹紧单元5包括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小端支撑组件53、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中部支撑组件56、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大端下压组件59和小端下压组件510。通孔41的前侧和后侧设置轴向限位块51,轴向限位块51用于对机身上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轴向定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轴向限位块51用于轴向定位凸缘74、84。通孔41的右侧设置轴向锁紧组件52,轴向锁紧组件52朝向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轴向限位块51的方向夹紧。通孔41的左侧设置小端支撑组件53,小端支撑组件53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底部。通孔41的前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小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后两侧中部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中部支撑组件56沿纵向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用于从下方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中部。通孔41的后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前后对应,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与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前后对应,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右侧中部设置大端下压组件59,大端下压组件59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通孔41的左侧中部设置小端下压组件510,小端下压组件510用于伸进机身的小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
如图4和图5所示,轴向限位块5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定位时,轴向限位块51的右端与凸缘74、84的左端相抵接,从而限制机身轴向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轴向锁紧组件52包括轴向锁紧座521和轴向锁紧螺杆522。轴向锁紧座521上部设置沿横向的轴向锁紧螺杆522,轴向锁紧螺杆522与轴向锁紧座5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轴向锁紧螺杆522与轴向限位块51在一条直线上,轴向锁紧螺杆522用于夹紧机身的大端。在机身初步定位后,旋转轴向锁紧螺杆522,将轴向锁紧螺杆522的端部朝机身的大端移动,直到将机身轴向完全压紧在轴向限位块51,完成机身轴向定位。
如图4和图5所示,小端支撑组件53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沿纵向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的位置可以根据机身的轴向长度进行调整。定位时,机身的小端底部通过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进行支撑。优选的,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均浮动设置。
如图4到6所示,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包括大端侧部定位座541、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和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大端侧部定位座54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侧部定位座54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大端横向定位柱542用于从侧面定位机身的大端。大端侧部定位座541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如图4到6所示,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包括大端侧部锁紧座571、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大端侧部锁紧座57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侧部锁紧座57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与大端侧部锁紧座57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与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大端横向定位柱542锁紧。大端侧部锁紧座571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机身的大端在定位时,大端的下部通过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进行支撑限位,大端的侧面通过大端横向定位柱542进行定位,初步定位完成后,旋转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使其朝大端移动,并将大端压紧在大端横向定位柱542上,完成大端的定位和锁紧。
优选的,大端横向定位柱542、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均浮动设置。
如图4到6所示,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包括小端侧部定位座551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小端侧部定位座55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小端侧部定位座55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用于横向定位机身小端的侧面。
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包括小端侧部锁紧座581和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小端侧部锁紧座58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小端侧部锁紧座58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与小端侧部锁紧座58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机身的小端定位时,小端的侧面通过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进行定位,然后旋转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将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朝小端移动,将机身向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夹紧。
优选的,小端侧部定位座551和小端侧部锁紧座581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小端纵向定位柱553、583,小端纵向定位柱553、583纵向设置,小端纵向定位柱553、583用于从下方支撑机身上靠近小端的翅边。
优选的,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小端纵向定位柱553、583、第一小端侧部倾斜定位柱554和第二小端侧部倾斜定位柱584均浮动设置。
如图4到6所示,中部支撑组件56包括设置在通孔41前后两侧的中部翅边支撑块561,中部翅边支撑块561用于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翅边。
如图7所示,大端下压组件59包括大端下压油缸591、大端压臂592、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大端下压油缸591竖向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下压油缸591的输出端上设置大端压臂592,大端压臂592的前后两端朝通孔41方向延伸,并在大端压臂59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沿纵向的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将机身向下压紧。
如图8所示,小端下压组件510包括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小端压臂5103、压臂垫片5104和小端压块5105。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的输出端设置小端压臂5103,小端压臂5103的端部朝通孔41方向延伸,小端压臂5103的端部下侧设置压臂垫片5104,压臂垫片5104的底部设置小端压块5105,小端压块5105的底部为与机身小端内部下侧相适应的弧形。优选的,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采用杠杆油缸。
如图1和10所示,夹具桥板4内部设置有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大端下压油缸591、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连通。分度头2和尾座3上均设置过油板6,过油板6上设置用于液压油进出的过油口,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与过油口连通。通孔41有两个且成左右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两个通孔41的周围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夹紧单元5。
实施例1的定位夹紧单元5在使用时,先将螺杆机机身放到夹具中,机身的底部通过小端支撑组件53和中部支撑组件56初步支撑,然后调整机身轴向的位置,使凸缘与轴向限位块51接触,从而大端的底部通过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进行支撑,小端的底部通过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进行支撑,然后调整机身的前后位置,使机身向前移动,将大端的侧面紧贴在大端横向定位柱542上,小端的侧面紧贴在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上,然后旋转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和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将机身的后侧夹紧,完成机身定位。机身底部需要加工的位置恰好为与通孔41内。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分度头2、尾座3和夹具,分度头2和尾座3相向设置在底板1上,分度头2和尾座3之间设置夹具。夹具包括夹具桥板4,夹具桥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2和尾座3上,夹具桥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夹紧螺杆机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螺杆机机身9包括大端91、小端92和翅边93。大端91位于机身9的右侧,小端92位于机身9的左侧,翅边93位于机身前后两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加工时,需要对机身9的六个面进行加工,例如铣平面、钻孔、攻丝等。类似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螺杆机机身10也包括大端101、小端102、翅边103,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螺杆机机身10和第一种螺杆机机身9之间的主要区别为轴向长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机身9与实施例1中的机身7的区别在于机身9不包括凸缘以及机身9底部在加工时需要更大的空间。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夹紧单元5与实施例1中有所区别。
如图14和15所示,定位夹紧单元5包括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小端支撑组件53、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中部支撑组件56、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大端下压组件59和小端下压组件510。通孔41的前侧和后侧设置轴向限位块51,轴向限位块51用于对机身上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轴向定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轴向限位块51用于轴向定位凸缘74、84。通孔41的右侧设置轴向锁紧组件52,轴向锁紧组件52朝向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轴向限位块51的方向夹紧。通孔41的左侧设置小端支撑组件53,小端支撑组件53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底部。通孔41的前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小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后两侧中部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中部支撑组件56沿纵向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用于从下方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中部。通孔41的后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前后对应,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与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前后对应,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右侧中部设置大端下压组件59,大端下压组件59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通孔41的左侧中部设置小端下压组件510,小端下压组件510用于伸进机身的小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16所示,轴向限位块51一体成型在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和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上。这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机身9、10的大端均不具有凸缘,因此轴向定位需要直接通过大端进行,直接将轴向限位块51一体成型在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和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上,有利于机身的定位。
如图17所示,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分别设置在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上。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下侧。这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机身9、10的底部需要更大的加工空间,使得通孔41相应的扩大,从而导致通孔41的左侧无法像实施例1中那样设置纵向的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分别设置在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上,从侧面倾斜的支撑小端。
如图16所示,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还包括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定位座541上,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还包括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锁紧座571上,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这是由于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机身9、10不具有实施例1中的机身7、8上的凸缘,但机身9、10的大端的左侧依然设置有凸耳94、104,可以通过凸耳94、104对大端进行进一步支撑。
如图15所示,中部支撑组件56包括设置在通孔41前侧的前侧中部支撑座561和设置在通孔41后侧的后侧中部支撑座562,前侧中部支撑座561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前侧中部支撑柱563,后侧中部支撑座562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后侧中部支撑柱564。前侧中部支撑柱563用于支撑机身底部的前侧。后侧中部支撑柱564用于支撑机身后侧的翅边。前侧中部支撑柱563和后侧中部支撑柱564均浮动设置。
实施例2的定位夹紧单元5在使用时,先将螺杆机机身放到夹具中,调整机身轴向的位置,使大端的左侧紧贴在轴向限位块51上,从而机身的中部通过中部支撑组件56支撑,机身的小端通过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支撑,机身的大端通过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进行支撑,再接着将机身向前移动,通过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定位大端的前侧,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定位小端的前侧,然后旋转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和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将机身的后侧夹紧,完成机身定位。机身底部需要加工的位置恰好为与通孔41内。
夹具解决了现有的螺杆机机身在固定时,对机身外表面造成较大面积的遮挡,不便于对机身上的六个面进行加工的问题。夹具的优点是通过设置轴向限位块51,对机身进行轴向限位,便于机身大端和小端的定位,然后通过轴向锁紧组件52,将机身轴向锁紧。在定位大端和小端时,分别先通过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和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对机身大端和小端的一侧进行定位,然后在另一侧通过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将机身的侧面锁紧,最后通过大端下压组件59和小端下压组件510,分别伸进大端和小端的内部,将大端和小端向下压紧在治具桥板4上。上述的定位方式仅在机身的大端、小端和底部定位,但足够满足固定的需求,且给后续的加工留出了加大面积的加工空间,便于加工的进行,保证加工的质量。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在使用时,分度头2驱动夹具旋转,使得机身相应旋转,从而调整机身的位置,将需要加工的那个面翻转到合使的位置,便于加工装置对机身进行加工。
上述的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装置在加工机身时,每加工一个面后,都需要将机身拆下来,重新找下一个加工面的基准面,再将机身装回到加工装置中,使得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夹具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2和尾座3上,通过旋转分度头2,能实现夹具的旋转,从而不需要将机身从夹具上反复拆装,就能完成机身整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夹具桥板4上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41,并在通孔41的四周设置用于固定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5,使得机身在定位后,机身的底部位于通孔41中,便于对机身的底部进行加工,同时定位夹紧单元5从机身的四周对机身进行固定,保证机身准确定位,便于提高加工质量。

Claims (10)

1.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分度头(2)、尾座(3)和夹具,分度头(2)和尾座(3)相向设置在底板(1)上,分度头(2)和尾座(3)之间设置夹具;夹具包括夹具桥板(4),夹具桥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分度头(2)和尾座(3)上,夹具桥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夹紧机身的定位夹紧单元(5);定位夹紧单元(5)包括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小端支撑组件(53)、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中部支撑组件(56)、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大端下压组件(59)和小端下压组件(510);通孔(41)的前侧和后侧设置轴向限位块(51),轴向限位块(51)用于对机身上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轴向定位;通孔(41)的右侧设置轴向锁紧组件(52),轴向锁紧组件(52)朝向轴向限位块(51),轴向锁紧组件(52)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轴向限位块(51)的方向夹紧;通孔(41)的左侧设置小端支撑组件(53),小端支撑组件(53)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底部;通孔(41)的前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大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用于从机身的侧面对靠近小端的那侧进行支撑;通孔(41)的前后两侧中部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中部支撑组件(56)沿纵向设置,中部支撑组件(56)用于从下方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中部;通孔(41)的后侧靠近右侧处设置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前后对应,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后侧靠近左侧处设置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与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前后对应,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用于将机身从后侧向前夹紧;通孔(41)的右侧中部设置大端下压组件(59),大端下压组件(59)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通孔(41)的左侧中部设置小端下压组件(510),小端下压组件(510)用于伸进机身的小端内部,并将机身向下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轴向限位块(51)单独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或者轴向限位块(51)一体成型在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和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上;
轴向锁紧组件(52)包括轴向锁紧座(521)和轴向锁紧螺杆(522);轴向锁紧座(521)上部设置沿横向的轴向锁紧螺杆(522),轴向锁紧螺杆(522)与轴向锁紧座(5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轴向锁紧螺杆(522)与轴向限位块(51)在一条直线上,轴向锁紧螺杆(522)用于夹紧机身的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小端支撑组件(53)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沿纵向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
或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分别设置在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和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上;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用于支撑机身小端的下侧;
第一小端支撑柱(531)和第二小端支撑柱(532)均浮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包括大端侧部定位座(541)、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和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大端侧部定位座(54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侧部定位座(54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大端横向定位柱(542)用于从侧面定位机身的大端;大端侧部定位座(541)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包括大端侧部锁紧座(571)、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大端侧部锁紧座(57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侧部锁紧座(57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与大端侧部锁紧座(57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与大端横向定位柱(542)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大端横向锁紧螺杆(572)用于将机身的大端朝大端横向定位柱(542)锁紧;大端侧部锁紧座(571)的下部设置倾斜的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用于从侧部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横向定位柱(542)、第一大端倾斜定位柱(543)和第二大端倾斜定位柱(573)均浮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大端侧部定位组件(54)还包括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定位座(541)上,第一大端纵向定位柱(544)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大端侧部锁紧组件(57)还包括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沿纵向设置在大端侧部锁紧座(571)上,第二大端纵向定位柱(574)用于从下方定位机身的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小端侧部定位组件(55)包括小端侧部定位座(551)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小端侧部定位座(55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小端侧部定位座(55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的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用于横向定位机身小端的侧面;
小端侧部锁紧组件(58)包括小端侧部锁紧座(581)和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小端侧部锁紧座(581)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小端侧部锁紧座(581)的上部设置沿横向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和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在同一高度且在一条直线上;小端侧部锁紧螺杆(582)与小端侧部锁紧座(58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小端侧部横向定位柱(552)浮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中部支撑组件(56)包括设置在通孔(41)前后两侧的中部翅边支撑块(561),中部翅边支撑块(561)用于支撑机身前后两侧的翅边;或者中部支撑组件(56)包括设置在通孔(41)前侧的前侧中部支撑座(561)和设置在通孔(41)后侧的后侧中部支撑座(562),前侧中部支撑座(561)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前侧中部支撑柱(563),后侧中部支撑座(562)上设置有沿纵向的后侧中部支撑柱(564);前侧中部支撑柱(563)用于支撑机身底部的前侧;后侧中部支撑柱(564)用于支撑机身后侧的翅边;
前侧中部支撑柱(563)和后侧中部支撑柱(564)均浮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大端下压组件(59)包括大端下压油缸(591)、大端压臂(592)、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大端下压油缸(591)竖向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大端下压油缸(591)的输出端上设置大端压臂(592),大端压臂(592)的前后两端朝通孔(41)方向延伸,并在大端压臂(59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沿纵向的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第一大端压柱(593)和第二大端压柱(594)用于伸进机身的大端内部,将机身向下压紧;
小端下压组件(510)包括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小端压臂(5103)、压臂垫片(5104)和小端压块(5105);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的输出端设置小端压臂(5103),小端压臂(5103)的端部朝通孔(41)方向延伸,小端压臂(5103)的端部下侧设置压臂垫片(5104),压臂垫片(5104)的底部设置小端压块(5105),小端压块(5105)的底部为与机身小端内部下侧相适应的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夹具桥板(4)内部设置有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大端下压油缸(591)、第一小端下压油缸(5101)和第二小端下压油缸(510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连通;
分度头(2)和尾座(3)上均设置过油板(6),过油板(6)上设置用于液压油进出的过油口,进油通道(42)和出油通道(43)与过油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机机身机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通孔(41)有两个且成左右设置在夹具桥板(4)上,两个通孔(41)的周围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夹紧单元(5)。
CN202210060874.0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Pending CN114290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0874.0A CN11429010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0874.0A CN11429010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0100A true CN114290100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0874.0A Pending CN11429010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01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9914B (zh) 连杆钻镗孔及铣油槽夹具
CN207189238U (zh) 一种用于固定手机中板的夹紧治具
CN216912951U (zh) 一种螺杆机机身加工夹具
CN114290100A (zh)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CN216829755U (zh) 一种螺杆机机身四轴加工工装
CN111843557B (zh) 一种静子叶片随行夹具及使用该夹具的快速装夹方法
CN114290091A (zh) 一种螺杆机机身加工夹具
CN210335214U (zh) 一种加工斜齿汽封端面台阶及辐射面的装夹工装
CN109202197B (zh) 一种薄壁密封片多工序线切割定位夹具及方法
WO1979000117A1 (en) Bayonet clamp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tools
CN204639686U (zh) 连杆钻镗孔及铣油槽夹具
CN111421357B (zh) 一种加工进气歧管的工装夹具
CN212735131U (zh) 一种装夹装置
CN111168441B (zh) 无应力压紧装置
CN210909020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螺栓倒角加工治具
CN210649519U (zh) 一种基于偏心燃烧室活塞的可调节式工装夹具
EP0378805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spannen instabiler Teile
CN111890090A (zh) 适用于大型薄壁筒段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气动柔性夹具
CN213165011U (zh) 一种可用于多工序的固定装置
CN217800342U (zh) 一种夹具工装
CN215239312U (zh) 一种在五轴加工中心上使用的通用燕尾夹具
CN218411966U (zh) 一种在万能实验机上对l型偏心试件拉伸的夹具工装
CN213531656U (zh) 一种方便模具加工定位装夹的工装
CN219189339U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控制杆的加工治具
CN214489958U (zh) 一种垫块快速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