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5518B -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5518B
CN114285518B CN202011039274.3A CN202011039274A CN114285518B CN 114285518 B CN114285518 B CN 114285518B CN 202011039274 A CN202011039274 A CN 202011039274A CN 114285518 B CN114285518 B CN 114285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velength
otu
output
in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9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5518A (zh
Inventor
钟健
李杨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92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551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334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7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5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5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OTU、合波器和检测装置。其中,第一OTU用于输出第一波长的光;合波器具有多个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一个所述输入口与所述第一OTU连接,所述合波器用于轮流将各个所述输入口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输入口为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能够自动发现新上线的OTU与合波器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且使用的器件较少,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波分复用的光通信系统中,尤其是在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系统中,光转换单元(optical transponder unit,OTU)和合波器是重要的器件。其中,OTU用于生成符合规范的DWDM复用光通路信号,合波器用于将OTU输出的不同波长的光合并。为了能够实现波长自动配置、自动校验等功能,需要能够自动发现OTU与合波器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关技术中,合波器的每个输入口均设置有阻断器和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分光器和光电转换器件,分光器将连接到合波器的输入口的OTU输出的光分为两路,一路发送到合波器的输入口,另一路发送到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件。
OTU新上线时,默认发出波长在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内的光,为了避免新上线的OTU干扰合波器上已连接的OTU的正常工作,在确定合波器的输入口连接了OTU之前,合波器输入口连接的阻断器处于阻断状态,使得新上线的OTU输出到合波器的输入口的光被阻断,仅被传输至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当光电转换器件检测到光时,根据已知的检测装置与输入口之间的关系,即可确定出新上线的OTU与合波器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由于需要在合波器的每个输入口分别设置阻断器和检测装置,导致光通信系统的器件增多,结构复杂且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能够在OTU连接到合波器上之后,自动发现OTU与合波器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且使用的器件较少,结构简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第一OTU、合波器和检测装置。其中,第一OTU用于输出第一波长的光;合波器具有多个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输入口与所述第一OTU连接,所述合波器用于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输入口为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前述光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OTU发出第一波长的光;通过所述合波器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输入口为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波长位于所述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由于第一OTU输出的光具有第一波长,且第一波长位于所述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第一OTU输出的光直接传输至合波器不会对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内的光产生干扰,所以无需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入口设置阻断器。并且,将检测装置设置在合波器的第一输出口,通过合波器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使得该合波器上连接的多个OTU可以共用一个检测装置,无需每个OTU对应一个检测装置,减少了检测装置的数量。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需的器件少,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体积以及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发出位于工作波长范围之内的波长称为带内发光,将发出位于工作波长范围之外的波长称为带外发光,通常情况下,第一OTU11能够输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覆盖并超出该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即第一OTU11能够带内发光,也能够带外发光。通过第一OTU11带外发光,无需引入新的光源器件,能够简化系统结构以及降低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第一OTU对应的第一波长相同或者不同,只要在带外即可。
可选地,合波器包括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WSS具有多个输入口和至少一个输出口,并且能够将从至少一个输入口输入的任意波长组合的光传递至任意输出口输出。WSS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平面光波导(planar lightwave circuit,PLC)技术的WSS、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的WSS、基于液晶的WSS等等。
示例性地,目标输入口为在从所述第一输出口检测到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时,传递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至所述第一输出口的输入口。通过合波器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能够知道当前传递第一波光的到第一输出口的是哪个输入口,该输入口即为目标输入口。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系统能够自动发现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OTU的即插即用。
可选地,在光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OTU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解调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携带的调制信息,得到OTU的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这里,OTU的指示信息用于唯一标识OTU,例如通过指示OTU的物理位置来唯一标识OTU,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OTU的指示信息进行波长的自动配置和校验,故障的自动定位等。可选地,所述OTU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OTU所在的设备标识、OTU的标识、OTU所在的槽位的标识、OTU的与所述合波器连接的端口的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OTU通过将自身的指示信息编码得到二进制序列,然后再利用第一波长的光发送该二进制序列,该二进制序列即为调制信息。检测装置接收到第一波长的光之后,解调得到该二进制序列,然后再对二进制序列进行解码,得到OTU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的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一种:一种是对第一波长的光进行调制,以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调制方式包括调频、调幅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在第一波长的光上加载一个用于指示调制信息的波长标签,从而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该光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OTU,第二OTU与多个输入口中的另一个输入口连接,且不同的第二OTU连接不同的输入口。第二OTU是在第一OTU之前,连接在合波器上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其他OTU。第二OTU用于发出第二波长的光。第二OTU输出的光是单一波长的光,且第二OTU输出的光的波长不同,只要满足对应的频率不超出工作波长范围即可。由于第一OTU输出的光具有第一波长,且第一波长位于所述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而正常工作的第二OTU输出的光的波长均位于该工作波长范围内,所以第一OTU输出的光直接传输至合波器不会对第二OTU产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除了输出第一波长的光之外,该第一输出口还用于输出波长在工作波长范围内的光,例如第二波长的光。合波器将新上线的第一OTU发出的第一波长的光和已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OTU发出的第二波长的光均从该第一输出口输出。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输出口输出第二波长的光。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分光器、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所述分光器用于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出一路发送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例如,将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分为两路,以及将两路中的一路发送至光电转换器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分光器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分光器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出一路发送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将从所述分光器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可替代地,在另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分离器件、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所述光分离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离后传递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光分离器件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光分离器件将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离后传递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将从所述光分离器件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示例性地,该光分离器件为WSS。光电转换器件为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波器还包括第二输出口,所述合波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出口输出第二波长的光。合波器将新上线的第一OTU发出的第一波长的光和已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OTU发出的第二波长的光分别从不同的输出口输出。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输出口输出第二波长的光。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由于第一波长的光单独从第一输出口输出,所以能够直接通过光电转换器件将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确定第一OTU和合波器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光电转换器件将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由于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从不同的输出口输出,一方面,避免了第一波长的光干扰第二波长的光,从而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波长的光单独从第一输出口输出,无需布置分光器或者光分离器件,进一步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无需布置分光器或者光分离器件,就不会对主通信业务的光路带来损耗。
可选地,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包括以下波段中的至少一种:C波段、L波段和S波段。其中,C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530nm~1565nm;L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565nm~1625nm,S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460nm~1530nm。若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为C波段,则第一波长λ1在C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之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载波长标签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例说明
11、第一OTU;12、第二OTU;
20、合波器;21、输入口;22a、第一输出口;22b、第二输出口;
30、检测装置;31a、分光器;31b、光分离器件;32、光电转换器件;3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例如波分系统,尤其是DWDM系统。该光通信系统中,OTU(又称波长转换器)到合波器之间的连纤数量多,人工维护容易出错,且难以定位故障,因此,该光通信系统通过自动发现OTU(电器件)到合波器(光器件)的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避免出错,并且有利于实现即插即用、自动定位故障以及实现波长的自动配置和校验。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光通信系统包括第一OTU11、合波器20和检测装置30。其中,第一OTU11用于输出第一波长(例如λ1)的光。合波器20具有多个输入口21和第一输出口22a。第一OTU11与一个输入口21连接,合波器20用于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检测装置30位于第一输出口22a,检测装置30用于根据从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目标输入口为多个输入口21中的一个。
其中,第一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本申请中将发出位于工作波长范围之内的波长称为带内发光,将发出位于工作波长范围之外的波长称为带外发光,通常情况下,第一OTU11能够输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覆盖并超出该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即第一OTU11能够带内发光,也能够带外发光。通过第一OTU11带外发光,无需引入新的光源器件,能够简化系统结构以及降低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第一OTU对应的第一波长相同,例如均为λ1。在另一些示例中,不同第一OTU对应的第一波长不同,例如一个第一OTU对应的第一波长为λ1,另一个第一OTU对应的第一波长为λ2,只要保证第一波长在带外即可。下面以第一波长相同,均为λ1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合波器20能够将来自任意输入口21的任意波长组合的光传递至任意输出口。这里,一个波长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波长。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一输出口22a,该波长组合仅包括λ1。在另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一输出口22a,该波长组合除了包括第一波长,还包括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的光,例如第二波长。
可选地,从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一个波长组合的光来自至少一个输入口21,例如,当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仅包括第一波长的光,该第一波长的光来自任意一个输入口21,又例如,当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包括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该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来自来自两个不同的输入口21。
下面以第一波长的光均为λ1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合波器20的能够将来自任意输入口21的任意波长组合的光传递至任意输出口的特性,通过配置合波器20,使得合波器20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这里,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并不代表每个输入口21都有第一波长λ1的光输入到合波器20中,而是通过改变合波器20的配置使得能够传递第一波长λ1的光至第一输出口22a的输入口21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某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被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但是实际上可能该输入口21没有第一波长λ1的光输入,从而也没有第一波长λ1的光从该输入口21被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
假设合波器20具有x个输入口21,分别为A1,A2,……Ax,其中,x为大于1的整数。按照输入口21的编号顺序,依次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具体地,首先,通过配置合波器20使得从输入口A1输入的第一波长λ1的光能够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而其他输入口A2~Ax即使输入了第一波长λ1的光,也不能够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然后,通过配置合波器20使得输入口A2对应的第一波长λ1的光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而其他输入口A1和A3~Ax即使输入了第一波长λ1的光,也不能够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以此类推。当所有输入口21遍历完成之后,重新开始下一轮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输入口21的编号顺序依次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仅为举例,也可以替换为按照其他顺序依次配置,例如输入口21的排列顺序。
在图1中,当合波器20被配置为将输入口A1对应的第一波长λ1的光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时,由于输入口A1与第一OTU11连接,所以合波器20从输入口A1接收到第一OTU11发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此时,第一输出口22a输出来自输入口A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而当合波器20被配置为将输入口A2对应的第一波长λ1的光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时,由于输出口A2没有与第一OTU11连接,所以合波器20从输入口A2不能接收到第一波长λ1的光,从而第一输出口22a没有光输出或者输出的光不包括第一波长λ1的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输入口为在从第一输出口22a检测到第一波长λ1的光时,传递第一波长λ1的光至第一输出口22a的输入口21。合波器20通过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能够知道当前传递第一波长的光到第一输出口22a的是哪个输入口21,该输入口21即为目标输入口。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系统能够根据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OTU11输出的光具有第一波长,且第一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而合波器20上如果有正常工作的第二OTU,第二OTU输出的光的波长均位于该工作波长范围内,所以第一OTU11输出的光直接传输至合波器20不会对第二OTU产生干扰,无需设置在合波器20的输入口21设置阻断器。并且,将检测装置30设置在合波器20的第一输出口22a,通过合波器20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使得该合波器20上连接的多个OTU可以共用一个检测装置30,无需每个OTU对应一个检测装置30,减少了检测装置30的数量。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确定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需的器件少,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当不同第一OTU对应的波长不同时,合波器在依次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λ1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之后,还需要再依次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λ2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OTU11。不同的第一OTU连接的输入口21不同,而合波器20是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因此,不同第一OTU11发出的光不会同时被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对检测装置30确定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实现没有影响。
示例性地,合波器20为WSS。WSS包括但不限于基于PLC的WSS、基于MEMS的WSS、基于液晶的WSS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除了WSS以外,所有能够将来自任意输入口21的任意波长组合的光传递至任意输出口的光学器件或装置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基于MEMS的WSS为例,合波器20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22a,通过调整MEMS镜阵列中各个MEMS镜的角度实现。
随着DWDM系统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multiplexe,ROADM)组网和相干OTU的快速发展,利用WSS作为合波器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本申请的应用范围极广,实用性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是指光通信系统中传输主通信业务的光所属的波长范围。
可选地,工作波长范围包括以下波段中的至少一种:C波段、L波段和S波段。示例性地,C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530nm~1565nm;L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565nm~1625nm,S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460nm~1530nm。若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为C波段,则第一波长在C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之外。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波段的划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参照各个行业标准进行划分,例如,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 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标准。
可选地,第一OTU11用于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检测装置30还用于解调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携带的调制信息,得到OTU的指示信息;以及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确定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对应保存该连接关系。
示例性地,该调制信息包括对OTU的指示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的二进制序列。检测装置30在解调出该二进制序列之后,通过解码得到OTU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对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对第一波长的光进行调制,使得第一波长的光携带调制信息,调制方式包括调频、调幅中的至少一种。又例如,对在第一波长的光上加载一个用于指示调制信息的波长标签,从而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其中,波长标签又称为波长跟踪监控。示例性地,波长标签的加载过程如下:首先,在某一个比特传递1时,在当前时间窗内加载波长标签频率;而在传递0时,不加载波长标签频率。在检测装置处,接收到的第一波长的光上的波长标签频率在时间窗内的幅度的变化,检测出第一波长上的波长标签中的调制信息。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载波长标签的原理示意图。图2中以一个时间窗的调制为例,对波长标签频率的加载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左侧为加载波长标签频率之前的光信号的波形,右侧为加载波长标签频率之后的光信号的波形。可以看出,在加载波长标签频率之前,光信号的幅度保持不变,例如S1所指为一条直线,而在加载波长标签之后,光信号的幅度发生变化,出现高低起伏,例如S2所指为一条波浪线。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幅度变化时,确定对应的比特为1,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幅度不变时,确定对应的比特为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TU的指示信息用于唯一标识OTU,例如通过指示OTU的物理位置来唯一标识OTU,以便于后续能够基于OTU的指示信息进行波长的自动配置和校验,故障的自动定位等。可选地,OTU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OTU所在的设备(即网元)标识、OTU的标识、OTU所在的槽位的标识、OTU的与合波器20连接的端口的标识。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图3所示光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OTU12。如图3所示,每个第二OTU12与一个输入口21连接,不同的第二OTU12连接的输入口21不同,且第二OTU12与第一OTU连接的输入口21不同。第二OTU12用于输出第二波长的光,合波器20还用于将该第二波长的光传递至第一输出口22a,该第二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OTU12的数量不做限制,包括一个第二OTU12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由于第一OTU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是带外光,第二OTU12输出的第二波长是带内光,即使将第一波长的光与第二波长的光都从第一输出口输出,也不会相互干扰,所以不会对光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其中,不同的第二OTU对应的第二波长相同或不同。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OTU发出的光的波长均为λ3。在另一些示例中,一些第二OTU发出的光的波长为λ3,另一些第二OTU发出的光的波长为λ4,只要第二OTU发送的光的波长在工作波长范围内即可。下面将以第二OTU对应的第二波长均为λ3为例进行说明。
检测装置30包括分光器31a、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分光器31a布置在第一输出口22a,用于将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分为两路,一路输出至光通信系统的其他设备,以使得光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另一路输出至光电转换器件32,光电转换器件32将从分光器31a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33与光电转换器件32电连接,处理器33基于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出第一OTU11和目标输入口的连接关系。示例性地,光电转换器件32为光电二极管。
可选地,当第一波长λ1的光上还携带调制信息时,处理器33还用于基于电信号对调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波长λ1的光和第二波长λ3的光均从第一输出口22a输出,并且在整个光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为了避免在解调时,第一波长λ1的光所携带的调制信息对第二波长λ3的光上携带的信息相互影响,可以通过波长标签的形式在该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相应地,光电转换器件32可以对该波长标签区分出第一波长λ1携带的调制信息,解调得到OTU的指示信息。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光通信系统与图3所示的光通信系统的区别在于检测装置30的结构不同。
如图4所示,图4中的检测装置30包括:光分离器件31b、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光分离器件31b布置在第一输出口22a,用于将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中的第一波长λ1的光分离出来,而将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中除了第一波长λ1的光以外的光透射,使得光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光分离器件31b将第一波长λ1的光分离出来后,传递至光电转换器件32,光电转换器件32将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33与光电转换器件32电连接,处理器33基于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出第一OTU11和目标输入口的连接关系。
可选地,当第一波长λ1的光上还携带调制信息时,处理器33还用于基于电信号对调制信息进行解调。
示例性地,该光分离器件31b为WSS。光电转换器件32为光电二极管。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光分离器件31b能够将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中的第一波长λ1的光分离出来,解调时,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的调制信息和第二波长λ3的光上携带的信息不会相互影响,所以在一些示例中,通过直接对第一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可替代地,在另一些示例中,通过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波长标签,从而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光通信系统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光通信系统的区别在于合波器20具有至少两个输出口,将光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外的光和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的光通过不同的输出口输出。例如,如图5所示,合波器20具有两个输出口,分别为第一输出口22a和第二输出口22b,合波器20将光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外的光通过第一输出口22a输出,而将该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的光通过第二输出口22b输出。
相应地,该检测装置30包括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该光电转换器件32布置在第一输出口22a,用于将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33与光电转换器件32电连接,处理器33基于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第一OTU11和目标输入口的连接关系。示例性地,光电转换器件32为光电二极管。
在图5中,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波长λ1的光和第二波长λ3的光从不同的输出口输出,一方面,避免了第一波长λ1的光干扰第二波长λ3的光,从而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波长λ1的光单独从第一输出口22a输出,无需布置分光器或者光分离器件,进一步简化了检测装置30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无需布置分光器或者光分离器件,就不会对主通信业务的光路带来损耗。
可选地,当第一波长λ1的光上还携带调制信息时,光电转换器件32还用于基于电信号对调制信息进行解调。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波长λ1的光和第二波长λ3的光分别从第一输出口22a和第二输出口22b输出,在对第一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不会对第二波长的光产生影响,所以在一些示例中,通过直接对第一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可替代地,在另一些示例中,通过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波长标签,从而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OTU11在上线以后,例如,确定出第一OTU11与合波器20的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后,该第一OTU11输出的光的波长变为在光通信系统的波长范围内,此时,第一OTU11变为第二OTU12。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OTU11为该合波器20上连接的首个OTU,在该第一OTU11之前,合波器20没有与任何其他OTU连接,例如图1所示情况;或者,第一OTU11为该合波器20上连接的非首个OTU,在该第一OTU11之前,合波器20上连接有其他的OTU,例如,图3至图5中的第二OTU1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图1、图3至图5任一所示的光通信系统实现。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过程。
51:通过第一OTU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第一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
52:通过合波器轮流将各个所述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
53:根据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目标输入口为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
示例性地,目标输入口为在从第一输出口检测到第一波长的光时,传递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至第一输出口的输入口。
在一些示例中,针对图3或图5所示的光通信系统,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合波器的第一输出口输出第二波长的光。
在另一些示例中,针对图5所示的光通信系统,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合波器的第二输出口输出第二波长的光。
这里,第二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内。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基于图1、图3至图5任一所示的光通信系统实现。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61:第一OTU发出第一波长的光。
第一OTU与合波器的一个输入口连接,例如,第一OTU与合波器的一个空闲的输入口通过光纤连接。随后,第一OTU开机,并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第一波长位于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OTU被配置为开机后默认发出第一波长的光。
62:第一OTU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通过对第一波长的光进行调制,从而在该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并发送到合波器。
在另一些示例中,通过在第一波长的光上添加波长标签,从而在该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并发送到合波器。
63:通过合波器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第一输出口。
64:当在第一输出口检测到第一波长的光时,检测装置解调第一波长的光上的调制信息,得到OTU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OTU的指示信息即前述第一OTU的指示信息。关于OTU的指示信息的相关内容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在此省略详细描述。
65:检测装置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这里,目标输入口为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例如,该目标输入口为当在第一输出口检测到第一波长的光时,被配置为传递第一波长的光至第一输出口的输入口。
可选地,在识别出OTU的指示信息之后,对应保存第一OTU的指示信息和目标输入口的标识。以便于后续根据保存的相对应的第一OTU的指示信息和目标输入口的标识,自动定位故障以及实现波长的自动配置等。
检测装置通过64~65,实现根据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针对图3所示的光通信系统,根据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分光器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出一路发送至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将从分光器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针对图4所示的光通信系统,根据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光分离器件将第一波长的光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离后传递至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将从光分离器件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针对图5所示的光通信系统,根据第一波长的光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光电转换器件将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转换单元OTU(11),用于输出第一波长的光,所述第一波长位于所述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
合波器(20),具有多个输入口(21)和第一输出口(22a),所述多个输入口(21)中的一个输入口(21)与所述第一OTU(11)连接,所述合波器(20)用于轮流将各个输入口(21)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22a);
检测装置(30),位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所述检测装置(30)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输入口为所述多个输入口(21)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TU(11)用于在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上携带调制信息;
所述检测装置(30)还用于解调所述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携带的调制信息,得到OTU的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OTU与所述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U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OTU所在的设备标识、OTU的标识、OTU所在的槽位的标识、OTU的与所述合波器连接的端口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OTU(12),与所述多个输入口(21)中的另一个输入口(21)连接,所述第二OTU(12)用于输出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波长位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内;
所述合波器(2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口(22a)输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分光器(31a)、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所述分光器(31a)用于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中分出一路发送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用于将从所述分光器(31a)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33)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光分离器件(31b)、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所述光分离器件(31b)用于将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输出的光中分离后传递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用于将从所述光分离器件(31b)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33)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OTU(12),与所述多个输入口(21)中的另一个输入口(21)连接,所述第二OTU(12)用于输出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波长位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内;
所述合波器(20)还包括第二输出口(22b),所述合波器(2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出口(22b)输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光电转换器件(32)和处理器(33),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接收到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33)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2)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11)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输入口为在从所述第一输出口(22a)检测到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时,传递第一波长的光至所述第一输出口(22a)的输入口(2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器(20)包括波长选择开关WSS。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包括以下波段中的至少一种:C波段、L波段和S波段。
12.一种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OTU发出第一波长的光,所述第一波长位于所述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之外;
通过所述合波器轮流将各个输入口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配置到所述第一输出口;
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输入口为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
解调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携带的调制信息,得到OTU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OTU与所述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TU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OTU所在的设备标识、OTU的标识、OTU所在的槽位的标识、OTU与所述合波器连接的端口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OTU,与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另一个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OTU用于输出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波长位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分光器、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分光器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出一路发送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将从所述分光器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分离器件、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分离器件将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光中分离后传递至所述光电转换器件;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将从所述光分离器件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OTU,与所述多个输入口中的另一个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OTU用于输出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波长位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内,所述合波器还包括第二输出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转换器件和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将从所述第一输出口接收到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OTU与目标输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输入口为在从所述第一输出口检测到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时,传递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至所述第一输出口的输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器包括波长选择开关WSS。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波长范围包括以下波段中的至少一种:C波段、L波段和S波段。
CN202011039274.3A 2020-09-28 2020-09-28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Active CN114285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9274.3A CN11428551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PCT/CN2021/112334 WO2022062757A1 (zh) 2020-09-28 2021-08-12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9274.3A CN11428551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518A CN114285518A (zh) 2022-04-05
CN114285518B true CN114285518B (zh) 2023-07-18

Family

ID=8084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9274.3A Active CN11428551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5518B (zh)
WO (1) WO2022062757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091A (zh) * 2003-12-05 2005-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光通信波长利用率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0581B1 (en) * 1999-08-31 2003-07-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in optical cross-connect arrangements
CN1254035C (zh) * 2002-10-15 2006-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光波长通道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0431288C (zh) * 2002-11-21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可调谐光源实现业务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JP4515963B2 (ja) * 2005-06-03 2010-08-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システムの接続状態監視装置
CN101459487A (zh) * 2007-06-20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标识及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1841367B (zh) * 2010-04-14 2012-12-19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波长选择功能的光路倒换装置
CN104040915A (zh) * 2012-01-13 2014-09-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波分复用光通信装置
CN104112971B (zh) * 2014-07-15 2017-01-18 鲁东大学 一种基于wdm波长检测技术的智能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CN110061798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光传输设备、系统及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091A (zh) * 2003-12-05 2005-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光通信波长利用率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2757A1 (zh) 2022-03-31
CN114285518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05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connection validation in a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ROADM) node
US9391732B2 (en) Optical transport having full and flexible bandwidth and channel utilization
KR100618130B1 (ko) 파장분할다중방식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의 광선로 장애위치 검출 장치
JP4500136B2 (ja) 波長多重光送信機
US20120301137A1 (en) Erroneous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node device
EP348709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t least two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links using coherent detection
CN111277335B (zh) 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
US8306417B2 (en) Bidirectional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signal routing and amplification module
JP5834714B2 (ja) 波長分割マルチプレクシング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多重波長トランスポンダ
US20120087658A1 (en)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Band Aggregator and Band Deaggregator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US9800347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9792294B (zh) 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EP3439200B1 (en) Optical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system, optical wavelength multiplexer, and reserve-system confirmation method
JP2006005934A (ja) 自己監視型受動型光加入者網
US9485012B2 (en) Optical link protection using common modulation of multiple combined wavelengths
EP4199374A1 (en) Communication st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40076112A (ko) 상향 및 하향 광신호 감시 및 제어를 위한 광회선 종단 장치
US20150086192A1 (en) Determining method, determining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6605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ailure protec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US20120318965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JP6497439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40668A (ja) 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光信号送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信号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14285518B (zh) 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
JP4906830B2 (ja) パストレース方法及びトランスペアレ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061276B2 (ja) 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ド/ドロップ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