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5482B -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5482B
CN114285482B CN202111624475.4A CN202111624475A CN114285482B CN 114285482 B CN114285482 B CN 114285482B CN 202111624475 A CN202111624475 A CN 202111624475A CN 114285482 B CN114285482 B CN 114285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noise
signal
determining
test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44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5482A (zh
Inventor
张红广
肖希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44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5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Description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信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传输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传输需要占用很大的传输带宽。然而目前用于通信传输服务的传输带宽有限,如果带宽内子载波都加载相同阶数的光信号,会导致光信号的传输容量较小,影响光信息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其中,所述发射端用于发射N个子载波,其中,所述N个子载波中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所述接收端用于实现上述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其次,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接着,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如此一来,可以根据子载波不同的信噪比来确定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增大光信号的传输容量,提高光信息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接收到的子载波和噪声测试点的信号的频率和信号强度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通信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现对有关名词进行解释:
多载波调制技术(Multicarrier Modulation)是指把高速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子数据流即低速比特数据流,从而使子数据流具有低得多的传输比特速率,利用这些数据分别去调制若干个载波的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指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的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并对每个子信道上的载波进行调制的技术。
正交振幅调制技术(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是指用两个调制信号对频率相同、相位正交的两个载波进行调幅,然后将已调信号加在一起进行传输或发射的技术。当QAM也用于数字调制时,包括4QAM、8QAM、16QAM、32QAM、64QAM、128QAM等调制方式。
正交相移键控技术(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是一种四进制相位调制技术,包括绝对相移和相对相移。
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在多载波光调制技术中,因为光模块传输带宽是有限的,为了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带宽资源,针对带宽内的多个子载波,可以采用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来加载比特数据。而调制方式与子载波的信噪比有关,当子载波的信噪比较高时,可以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当子载波的信噪比较低时,可以采用低阶调制方式,因此,通过子载波的信噪比可以确定子载波的信号调制方式,进而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带宽传输更多的比特数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光电通信设备的接收端,如图1A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
这里,噪声测试点是指接收端接收噪声信号的频率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N个子载波的频率分别用f1,f2,…fN表示,N+1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分别用n1,n2,…nN表示,其中,以第一个子载波为例,第一个子载波的频率f1介于第一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n1和第二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n2之间。
步骤S102、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这里,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通过频谱分析仪,直接测量得到接收到的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数值和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数值;
(2)首先通过高速信号实时采样设备,将接收到的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和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信号进行时域采样;其次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将采集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到频域;接着便可读取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数值和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数值。
又如图1B所示,在每一频率点处,例如频率点f1处,接收到了子载波的信号,而且子载波的信号强度较高,但是在其他频率点,例如频率点n1和n2处只接收到了噪声信号,而且噪声信号的强度较低。
步骤S103、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这里,又如图1B所示,以频率点f1的子载波和与该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实施时,频率点f1处的子载波的噪声强度是由频率点为n1和n2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来确定的。同理,频率点f2的子载波的噪声强度是由频率点为n2和n3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来确定的。
步骤S104、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这里,信噪比是度量通信系统通信质量可靠性的一个技术指标。在光通信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噪比越高,传输的光信号的质量越好。
步骤S105、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这里,举例来说明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例如,首先,预设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即子载波的信噪比阈值与调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预设当子载波的信噪比阈值为[k,k+5)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QPSK;(2)当子载波的信噪比阈值为[k+5,k+15)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16QAM;(3)当子载波的信噪比阈值为[k+15,k+25)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32QAM;(4)当子载波的信噪比阈值为[k+25,k+35)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64QAM,其中,k为子载波信噪比的最低值。
其次,根据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确定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例如,当子载波的信噪比为k+2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QPSK;当子载波的信噪比为k+5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16QAM;当子载波的信噪比为k+30时,子载波的调制方式选用64QA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其次,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接着,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如此一来,可以根据子载波不同的信噪比来确定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在有限的传输带宽内,增大了光信号的传输容量,提高了光信息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包括:接收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信号;其中,所述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不加载调制信号,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N为大于1的整数;
这里,因为在接收端要测量子载波的信号强度,所以发射端在发射N个子载波时不加调制信号以免调制信号对子载波信号强度的测量造成影响。
这里,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Δf可以是根据光电通信设备(又称为光电器件)的性能来确定的,也可以是根据实际光信号传输的需求来确定的,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1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为0.5×Δf,1.5×Δf,…,(N+1/2)×Δf。
步骤S202、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这里,步骤S202可参见步骤S102来理解。
步骤S203、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包括: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将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例如,图1B中频率点为f1的子载波的噪声强度为频率点为n1和频率点为n2的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图1B中频率点为f2的子载波的噪声强度为频率点为n2和频率点为n3的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
步骤S204、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包括:将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这里,在相关技术方案中,子载波的信噪比的确定方法为:首先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都加载调制信号;其次基于接收端接收到的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和参考的子载波的信号确定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最后根据EVM确定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信噪比的方式与通过EVM推导SNR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相关技术中通过EVM推导SNR的方式中,发射端的子载波必须加调制信号;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子载波的信号强度来计算SNR的方式中,发射端的子载波不需要加载调制信号,这样可以减少调制信号对子载波信号强度造成影响。
步骤S205、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步骤S206、根据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
这里,当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可加载的比特数据为2比特(bit);当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可加载的比特数据为4bit;当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为32QAM时,可加载的比特数据为5bit;当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可加载的比特数据为6bit。在实施时,根据子载波的调制方式来加载对应可加载的比特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将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其次将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接着,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最后,根据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如此一来,可以根据子载波不同的信噪比来确定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进而加载不同的比特数据,在有限的传输带宽内,增大了光信号的传输容量,提高了光信息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发射端发射N个不加载任何调制信号的强度相同的子载波信号;
这里,每个子载波的频率为f1,f2,…fN,相邻子载波的间隔为Δf;
步骤S302、接收端接收子载波信号和噪声测试点的信号;
这里,子载波的信号强度标记为Si(i=1,2,……N)
步骤S303、确定接收到的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这里,由于发送端只在子载波对应频率点发送了没有任何调制的子载波信号,所以对于其他频率点,接收到的信号均为噪声信号。N+1个噪声信号频率点的频率为0.5×Δf,1.5×Δf…(N+1/2)×Δf。
步骤S304、以相邻两个噪声频率点的噪声强度取平均值作为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这里,子载波的噪声强度标记为Noisei(i=1,2,……N)。
步骤S305、确定子载波的信噪比;
这里,子载波信噪比按照公式(1)来得到,公式(1)如下所示:
SNRi=(Si-Noisei)/Noisei (1);
其中,SNRi表示频率点为i的子载波的信噪比;Si表示频率点为i的子载波的信号强度;Noisei表示频率点为i的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步骤S306、预设不同阶数的QAM信号调制方式所对应的SNR阈值;
步骤S307、将各个子载波的SNR数值,根据SNR阈值进行判决,选取对应的QAM信号调制方式;
步骤S308、根据选取的QAM信号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通信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接收端410和所述发射端420。
接收端410,用于实现上述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
发射端420,用于发射N个子载波,其中,所述N个子载波中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
基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光电通信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0,用于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第二确定模块520,用于基于所述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第三确定模块530,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第四确定模块540,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加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信号;其中,所述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不加载调制信号,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1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为0.5×Δf,1.5×Δf,…,(N+1/2)×Δf。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烹饪器具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的方法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烹饪器具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每一子载波不加载调制信号;
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基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
将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包括:
接收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信号;其中,所述发射端发射的N个子载波中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包括:
将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1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为0.5×Δf,1.5×Δf,…,(N+1/2)×Δf。
6.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个子载波信号和N+1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信号;其中,每一子载波的频率介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频率之间;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每一子载波不加载调制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与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每一子载波相邻的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确定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将所述两个噪声测试点的噪声强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每一子载波的噪声强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一子载波的信噪比和预设的调制方式的切换门限,确定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切换门限为预设的信噪比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子载波对应的调制方式加载比特数据。
8.一种光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
其中,所述发射端用于发射N个子载波,其中,所述N个子载波中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Δf;
所述接收端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
CN202111624475.4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85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475.4A CN11428548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475.4A CN11428548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482A CN114285482A (zh) 2022-04-05
CN114285482B true CN114285482B (zh) 2023-09-05

Family

ID=8087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4475.4A Active CN11428548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54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501A (zh) * 2004-04-12 2005-01-12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光信噪比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01281A (zh) * 2014-10-27 2015-01-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mimo-ofdm系统的发射天线数目估计方法
WO2015196422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格式和载波功率的确定及调整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880745A (zh) * 2018-04-23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mcs选择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3286B2 (en) * 2010-01-19 2015-09-22 Nitero Pty Limited Estimation of signal to noise ratio in receivers
CN108566230B (zh) * 2018-03-02 2020-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通道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501A (zh) * 2004-04-12 2005-01-12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光信噪比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196422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格式和载波功率的确定及调整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301281A (zh) * 2014-10-27 2015-01-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mimo-ofdm系统的发射天线数目估计方法
CN108880745A (zh) * 2018-04-23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mcs选择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482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6247B2 (en) Identification of packet traffic transmitted by various devices operated in multiple overlapped frequency bands in packet-based OFDM systems
CA256046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6256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068547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EP1832075A1 (en) Communicating non-coherent detectable signal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100112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反馈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KR20080110849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KR20110059493A (ko) 다중 사용자 ofdm 시스템의 적응적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97359B (zh) 一种用于sc-fdma的新调制方案:音调相移键控
CN114285482B (zh) 一种调制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atel et al. A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FDM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with M-PSK and M-QAM mapping
Ndujiuba et al. Dynamic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Sub-Carriers in OFDM
CN112314007B (zh) 使用混叠来进行信号的节能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JP5330416B2 (ja) 送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送信器
US6522691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apacity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9096488A1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変調方法
Binita et al. Reduction of PAPR in Optical OFDM Signals Using PTS Schemes Without Side Information
CN117097404A (zh) 光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Islam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FDM for Different Digital Modulation Schemes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