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5462B -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5462B
CN114285462B CN202011032565.XA CN202011032565A CN114285462B CN 114285462 B CN114285462 B CN 114285462B CN 202011032565 A CN202011032565 A CN 202011032565A CN 114285462 B CN114285462 B CN 114285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bandwidth
service
path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25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5462A (zh
Inventor
罗贤龙
谢刚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25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62B/zh
Priority to CN202311583302.1A priority patent/CN117856883A/zh
Priority to EP21871381.6A priority patent/EP420763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631 priority patent/WO20220630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5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62A/zh
Priority to US18/189,283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213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5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1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09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43Fault tole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5Wavelength grouping or hierarchic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确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第一节点基于该故障生成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带宽激活消息。上述方法可以在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通过发送带宽激活消息,实现业务快速恢复,同时节省带宽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传输网络的发展,光传输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成为当前光传输网络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操作中需要重要关注的内容。高效灵活的保护和恢复手段成为了光传输网络的重要特征。
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基于分布控制平面且支持动态交换连接的光网络。ASON网络目前已基本覆盖城域、核心骨干等波分网络。在ASON网络中,每个ASON节点通过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获取全网其它节点的信息,包括节点数据和链路数据等,然后通过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CSPF)计算端到端的业务路径,最后再通过RSVP-TE完成端到端业务路径的建立。网络断纤后可通过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以及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Engineering,RSVP-TE)自动建立端到端恢复路径,为业务提供实时重路由保护恢复能力。
对于城域/核心ASON网络,当网络中光纤故障出现以后,才可进行实时重路由恢复,恢复速度较慢,恢复时间为百毫秒量级,例如200ms。或者,可以通过配置1+1专用保护组来实现网络故障后,业务快速倒换。即配置主备1+1双份业务路径资源,来快速保障业务的恢复,但专用1+1保护成本高,需要2倍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业务恢复的速度,同时降低资源占用成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包括:第一节点确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第一节点基于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带宽激活消息。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在业务故障前先通过保护带宽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当业务故障时首节点可以同时将带宽激活消息沿着第一保护路径发送到第一保护路径上的各个节点,从而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的端到端恢复,同时在业务发生故障前仅占用保护带宽,降低保护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带宽激活消息,包括:第一节点将带宽激活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第一数据帧。将带宽激活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而非开销区,可以降低节点对带宽激活消息的获取代价,加快业务的恢复。
例如,第一数据帧可以是OTN帧,具体可以是OPUk帧、ODUk帧、OTUk帧,还可以是灵活数据帧,例如ODUFlex帧,或者光业务单元OSU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宽激活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具体地,在网络节点中通过协议自行约定,当保护路径的末节点收到带宽激活消息时,自动将业务从工作路径倒换至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都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带宽激活消息,包括:
第一节点将带宽激活消息插入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光业务单元的单元净荷区;
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第一数据帧。
本实现方式与前述实现方式的区别之处在于,当通过灵活的光业务单元承载信息时,带宽激活消息可以位于同一个光业务单元,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光业务单元,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消息类型、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携带的消息。这样,当节点收到第一数据帧时,可以通过消息类型获知该数据帧的帧类型。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确定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的带宽的其他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开销区还包括信令类型Type字段,Type字段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的所述消息类型。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与前述在净荷区中携带消息类型的方式是两种并行的标记第一数据帧的帧类型的方式,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段携带消息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向第三节点发送带宽激活消息之后,还包括:第一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先将带宽激活消息发送给下游节点再进行保护倒换,是为了尽快将消息传到保护路径的对端,多个节点可以并行进行带宽调整,以尽快实现业务的保护倒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路径故障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从路径故障消息中获取业务的ID,根据业务的ID确定业务的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
上述实现方式的预置条件是,第一节点已经将业务ID和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的对应关系存储在节点中。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可以用于当下游节点的剩余带宽小于业务的目标带宽时,可以根据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现有业务共享当前节点的带宽,然后根据确定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带宽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上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第一保护路径为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路径故障消息,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路径故障消息生成业务保护消息,业务保护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上的各节点进行业务恢复;第一节点将业务保护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本方面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在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后,通过将业务保护消息插入数据帧的净荷区,可以减少节点的提取代价,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保护消息包括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业务保护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上的各节点进行业务恢复具体包括: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上各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以及,APS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用于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以及进行APS倒换。这样,当节点收到第一数据帧时,可以通过消息类型获知该数据帧的帧类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上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第一保护路径为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帧;第三节点从第一数据帧中获取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第三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在业务故障前先通过保护带宽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当业务故障时,保护路径上的节点在接收到带宽激活消息后,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从而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的端到端恢复,同时在业务发生故障前仅占用保护带宽,降低保护成本。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宽激活消息携带于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这样,可以减少节点对带宽激活消息的提取代价,实现业务保护信息的快速转发。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带宽激活消息携带于一个或者多个光业务单元的单元净荷区。
本实现方式与前述实现方式的区别之处在于,当通过灵活的光业务单元承载信息时,带宽激活消息可以位于同一个光业务单元,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光业务单元,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版本号、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自动保护倒换APS信息,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用于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以及进行APS保护倒换,APS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开销区还包括信令类型Type字段,Type字段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的消息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三节点的剩余带宽小于业务的目标带宽时,还包括:第三节点根据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当前业务共享第三节点的带宽;第三节点根据确定的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带宽调整。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三节点根据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有N(N≥1)条业务与当前业务共享第三节点的带宽时,还包括:
第三节点确定剩余带宽与保护带宽*(N+1)之和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带宽;第三节点根据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获取与当前业务共享第三节点带宽的其他业务ID;第三节点根据其它业务ID将至少一项其他业务的保护带宽调整为0;第三节点将当前业务的带宽从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通过带宽调整,当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集合保护路径上的带宽资源用于业务的恢复。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三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OTN帧,对OTN帧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一数据帧。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目标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之前,还包括:第三节点将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沿第一保护路径转发给第三节点的下游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先将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发送给下游节点再进行带宽调整,是为了尽快将消息传到保护路径的对端,多个节点可以并行进行带宽调整,以尽快实现业务的保护倒换。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上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第一保护路径为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包括: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第二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在业务故障前先通过保护带宽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当业务故障时,保护路径上的末节点在接收到带宽激活消息,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从而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的端到端恢复,同时在业务发生故障前仅占用保护带宽,降低保护成本。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开销,路径故障消息位于第一开销中,和/或第二数据帧包括净荷区,带宽激活消息和/或APS消息位于净荷区中。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工作路径上出现故障;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故障生成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第三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上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以外的任一节点;第二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的宿节点。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带宽激活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带宽激活消息和所述APS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以及,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第一数据帧。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版本号、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帧携带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帧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帧;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一数据帧中获取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目标带宽表示传输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都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带宽激活消息位于一个或者多个光业务单元的单元净荷区。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版本号、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用于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以及进行APS倒换,所述APS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节点的剩余带宽小于业务的目标带宽时,配置单元还用于:根据业务的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当前业务共享当前网络节点的带宽;根据确定的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带宽调整。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有N(N≥1)条业务与当前业务共享网络节点的带宽时,配置单元还用于:
确定剩余带宽与保护带宽*(N+1)之和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带宽;
根据业务的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获取与当前业务共享网络节点带宽的其他业务ID;
根据其它业务ID将至少一项其他业务的保护带宽调整为0,释放出空闲带宽;
基于剩余带宽和空闲带宽将当前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带宽激活消息,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节点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帧还携带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和所述APS消息携带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处理器上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及结合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被执行,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及结合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被执行,或者使得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及结合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及结合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结合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结合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和相关网络节点、网络设备,在业务故障前先通过保护带宽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当业务故障时,首节点可以通过将带宽激活消息沿着第一保护路径发送到第一保护路径上的各个节点,各个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分别实现业务带宽调整,从而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的端到端恢复,同时在业务发生故障前仅占用保护带宽,降低保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ASON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OSU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业务恢复方法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业务恢复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SON网络的节点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系统时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能够应用的一种场景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能够应用的又一种场景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业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ASON中,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部分术语和技术作简单介绍。
1、节点
用于表示网络中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一般为一个传送网设备,如在图1中有四个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
应理解,图1所示的ASON只是一种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ASON中包括的节点个数可以为4个节点以上,或者ASON中包括的节点个数还可以为大于或者等于2个。
2、接口
节点上用于发送并接收网络协议消息和流量数据的物理端口,如在图1中有8个接口:分别为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接口7和接口8。其中,接口#1和接口#8为节点#1的物理端口、接口#2和接口#3为节点#2的物理端口、接口#4和接口#5为节点#3的物理端口、接口#6和接口#7为节点#4的物理端口。
3、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称为链路。一个链路可以用链路(节点-接口,节点-接口)表示,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是否存在链路可以用于表明网络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等信息是否能够在该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转发,例如,若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链路,则网络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等信息能够在该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转发;同理,若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不存在链路,则网络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等信息不能够在该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转发。
例如,链路(节点1-接口1,节点2-接口2)表示网络协议消息和/或流量数据等信息能够从节点1的接口1发出后,在节点2和接口2上被收到。
图1所示的ASON中有8条链路:链路1-2(节点1-接口1->节点2-接口1)、链路1-4(节点1-接口8->节点4-接口7)、链路2-1(节点2-接口2->节点1-接口1)、链路2-3(节点2-接口3->节点3-接口4)、链路3-2(节点3-接口4->节点2-接口3)、链路3-4(节点3-接口5->节点4-接口6)、链路4-3(节点4-接口6->节点3-接口5)、链路4-1(节点4-接口7->节点1-接口8)。
4、业务
用于表示两个节点之间的物理通道连接建立,数据流量能够从源节点发送并在宿节点收到。如在图1中有业务1-3,表示节点1到节点3之间有一条可连接的数据通道。
ASON网络通过RSVP-TE协议可提供业务的快速端到端建立、查询、删除、属性修改和恢复功能。网管下发业务创建命令到源节点网元,然后源节点网元实现路由计算并通过RSVP-TE信令协议发起业务配置过程,从源节点到下游节点逐点建立交叉连接,从而完成业务的创建。该方式充分利用了各个网元的路由和信令功能,缩短了业务配置时间。如在图1中,业务1-3信令RSVP-TE建路的具体步骤如下:源节点1通过CSPF(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计算好业务路径:节点1-节点2-节点3,源节点沿着计算好的路径,携带着端到端的路径信息,指定链路1-2接口向中间节点2发送Path消息(RSVP-TE协议报文的一种),节点2收到信令消息后,解出本节点交叉配置关联信息并建立反向交叉连接,再由中间节点2携带端到端路径消息指定链路2-3接口向宿节点3方向发送Path消息,同理在宿节点3解出对应交叉配置消息并建立本站反向交叉连接;宿节点3经由中间节点2向源节点1方向发送Resv消息(RSVP-TE协议报文的一种),在沿途各节点建立正向交叉连接;同样过程源节点1经由中间节点2向宿节点3方向发送Path消息,沿途打开对业务的告警监视,宿节点3经由中间节点2向源节点1方向发送Resv消息进行确认。整个过程由RSVP-TE信令自动完成业务1-3的端到端配置建立。
在静态网络中,业务的建立是通过网管进行手工单站配置建立、删除、查询和属性修改,无法做到端到端自动化过程。如图1所示,如果通过网管创建业务1-3,首先需要人工规划出业务路径节点1-节点2-节点3,然后逐个节点进行单站交叉配置,待所有节点交叉配置完成后,业务1-3完成端到端建立。整个过程需要人工分别进行单站配置以建立业务,效率很低。
5、业务路径
业务路径可以包括工作路径、恢复路径、保护路径等,用于承载业务的数据传输。业务路径为首节点到末节点之间的路由,首节点和末节点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业务路径的首节点表示业务数据的发送节点、业务路径的末节点表示业务数据的接收节点。一个业务路径可以用业务(首节点-末节点)表示。
由于业务路径表示首节点到末节点之间的路由,也可以称之为端到端业务路径,其中,“端到端”表示首节点到末节点。
另外,ASON通过RSVP-TE协议可提供业务路径的端到端建立、查询、删除、属性修改和恢复功能。业务路径的端到端建立包括:网管下发业务路径创建命令到首节点,然后首节点实现路由计算并通过RSVP-TE信令协议发起业务路径配置过程,从首节点到下游节点逐点建立交叉连接,从而完成业务路径的端到端建立。
本申请中的业务路径既包括工作路径,也包括保护路径。业务路径的切换可以表示业务从工作路径切换到保护路径,或者,表示业务从保护路径重新切换回工作路径。
6、灵活光业务单元帧
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由于具备高带宽,大容量,高可靠,低时延等特性,已经成为传送网采用的主流技术。OTN可以应用于骨干、城域核心及汇聚等网络,也进一步向接入网扩展。OTN网络中使用的数据帧结构是OTN帧,OTN帧也可以称为OTN传输帧。OTN帧用于承载各种业务数据,并提供丰富的管理和监控功能。OTN除了能够提供n*1.25Gbps、n*5Gbps等大带宽传送能力外,未来还需要具备低至几兆比特每秒的传送能力。
Liquid OTN是在传统的OTN帧结构基础上引入了面向业务的灵活容器——灵活光业务单元帧(flexible optical service unit,OSUflex),通过灵活的管道带宽定义(如n*2.4Mbit/s,n表示管道个数),实现高效承载小颗粒信号。OSUflex改变了原有的封装大小,能够直接映射到高阶光通道数据单元(optical data unit k,ODUk)管道上,其中k代表了不同的速率等级,例如,k=1表示2.5Gbps,k=4表示100Gbp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TN帧可以是OSUflex帧,OSUflex帧也可以简称为OSU帧。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SU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净荷单元帧(opticalpayload unit-k,OPUk)或OPUflex被划分为多个净荷块(Payload Block,PB),每个PB包含OSU帧和与之对应的索引号TPN。当多路OSU帧映射到OPUk/Flex帧时,TPN可以作为OSU帧在服务层的唯一通道标识。每个OSU帧包括开销区和净荷区两部分,开销区包括但不限于信令类型、版本标识、校验比特等开销信息,净荷区用于承载业务数据信息。OSU帧的长度一般为固定大小,例如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等。
下面将进一步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3是一种业务路径恢复的示意图。节点可以通过RSVP-TE协议实现业务路径的端到端自动恢复。
如图3所示,业务1-3通过RSVP-TE自动建立业务1-3的原始业务路径为:节点1-节点2-节点3,其中,原始业务路径也可以称为工作路径。若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光纤中断,通过RSVP-TE协议实现端到端业务路径自动恢复包括:
节点2感知到故障告警信息,并根据故障告警信息中携带的端口告警信息匹配查找到受影响的业务1-3,然后通过RSVP通告(Notify)消息将故障信息通告到受影响的业务1-3的首节点(节点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节点2如何感知到故障告警信息并不限定,可以是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光纤中断(如,节点1到节点2方向的光纤中断、节点2到节点1方向的光纤未发生中断)之后,节点2的底层感知到光纤中断(如,感知到信息传输的中断)。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节点2如何将RSVP通告消息传输到节点1不限定,可以是通过节点2到节点1方向的光纤,或者,当节点2到节点1方向的光纤也发生的中断的情况下,通过其他的路径将RSVP Notify消息传输到节点1。
节点1收到RSVP Notify消息之后,通过故障信息获知受影响的业务1-3,自动确定出能够继续实现业务1-3的恢复路径(如图2中所示的节点1-节点4-节点3)。然后ASON中的节点再通过RSVP-TE信令(Path和Resv消息)沿着业务恢复路径(节点1-节点4-节点3)逐跳建立交叉连接,自动完成端到端恢复路径的建立,恢复路径建立完成后,业务1-3自动恢复。
图4是另一种业务路径恢复的示意图。节点1和节点4之间通过配置1+1专用保护组来实现网络故障后的业务快速倒换。
如图4所示,业务1-3通过RSVP-TE分别建立业务1-3的工作路径:节点1-节点2-节点3及保护路径:节点1-节点4-节点3。业务1-3的首节点1通过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双发两路业务信息,在末节点3处选收一路,例如选收工作路径上的业务数据。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故障状态通过保护组协议的专用开销检测。当节点1-节点2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节点1或者节点3快速感知故障后,发起当前节点保护组的快速倒换,将业务1-3从工作路径切换到保护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路径恢复也可以理解为业务恢复,因为业务路径恢复之后,业务路径上承载的业务也能相应的恢复传输。
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业务恢复方法中,对于城域/核心ASON网络,图2仅当网络中光纤出现故障以后,才可进行实时重路由进行业务恢复,性能较慢。图3所示的恢复方法虽然可通过已经建立完成的保护路径进行业务恢复,但是保护成本高,需要占用2倍资源。
为了提高网络的业务恢复性能,同时节省成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恢复方法和网络节点。该业务恢复方法通过在网络节点间建立不同业务的共享保护段,实现故障业务的快速恢复,同时降低成本。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ASON网络的节点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架构包括智能化网管(Network Cloud Engine,NCE)、节点A、节点B及节点C。其中每个节点均部署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单元、保护组切换单元和带宽激活单元。
该ASON架构还包括用于路径计算的网络设备。示例性地,该网络设备包括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控制器,即该ASON中设置有至少一个PCE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为具备路径计算功能的节点,例如,该ASON中至少一个节点部署有PCE控制器;还例如,该ASON中至少一个节点部署有路径计算功能模块。
其中,NCE用于业务的自动发放和删除。
当节点A为业务首节点时,可以包括PCE控制器。该PCE控制器用于:基于带宽共享策略计算业务的共享保护路径;对共享保护路径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例如配置、删除、更新等;以及对共享带宽的多条保护路径的业务关系进行配置。
RSVP控制单元用于业务共享保护路径的建立、删除、更新及重建;还用于共享保护路径的端到端维护。
保护组切换单元用于,在业务首节点或末节点感知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后,进行保护组快速切换到备用保护路径。
带宽激活单元用于在感知工作路径故障后,业务首节点找到相应的业务ID,生成包含该业务ID的随路信令,从而进行端到端保护路径的带宽激活;业务中间节点根据接收到的随路信令进行带宽集中决策处理,从而激活配置业务的目标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随路表示在业务开通之前,该业务的保护路径的交叉已经建立完成,因此,当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保护路径首节点(也可以是保护区段首节点)沿着保护路径,即已经建立交叉连接的通道将用于带宽激活的信令传到保护路径宿节点(或者保护区段宿节点),由于这一通道是故障业务的专用通道,因此无需携带业务ID,仅携带带宽激活信息即可,这一过程称为信令的随路发送。需要与之区分的是信令的共路发送,信令的共路发送是指将用于某一业务恢复的信令在多个业务共用的通道中发送,因此为了使目标节点准确识别需要恢复的业务,需要在信令中携带需要恢复的业务ID。
应理解,图5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而提供的一种示意图,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上述的各种单元的名称也只是举例,其他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单元或模块替代图5中所示的单元。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系统时序图,可以应用于ASON网络中,该网络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多个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以两条业务(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通过OSU帧进行共享保护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具有路径计算功能的节点和PCE控制器统称为网络设备,第一业务承载于第一工作路径,第一工作路径的首节点称为第一首节点,第二业务承载于第二工作路径,第二工作路径的首节点称为第二首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业务的首节点,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业务的首节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二工作路径可以为同一条工作路径,即该工作路径上承载有多条业务。另外,第一工作路径对应的第一恢复路径和第二工作路径对应的第二恢复路径也可以为同一条恢复路径,该恢复路径可以恢复某条工作路径上承载的多条业务。
图6中该业务保护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S610:网络设备确定共享保护路径。
具体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工作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以及第二工作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用于当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进行业务保护倒换,所述第二保护路径用于当所述第二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对所述第二工作路径进行业务保护倒换。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和素数第二保护路径具有相同的保护路径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能够获取网络中的业务和拓扑,基于故障链路同共享保护策略确定承载业务的工作路径对应的保护路径,将具有相同的保护路径段的多条业务通过业务组ID捆绑关联,该业务组ID标识具有相同的保护路径段的多条业务,或者标识具有相同保护路径段的多条业务路径。本实施例中涉及的ID可以理解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业务或者用于承载该业务的路径,还可以称该标识信息为索引(index)信息或者指示信息,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之为ID。
其中,故障链路同共享保护策略指的是网络设备在假设网络中的某个链路故障的前提下,确定受该故障链路影响的工作路径分别对应的保护路径时,尽可能使得多条保护路径具有相同的保护路径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同的保护路径段即为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的公共部分路径段或重合部分路径段,也可以理解为重合保护路径段、共享保护路径段等,下文中简称为保护路径段。另外,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具有相同的保护路径段,该相同的保护路径段可以为第一保护路径或第二保护路径的部分路径段,也可以为第一保护路径或第二保护路径的全部路径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工作路径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不做限定。上述的第一工作路径发生故障可以是第一工作路径中的一条或者多条链路发生故障,或者第一工作路径上的节点发生故障,或者第一工作路径上的节点的接口发生故障等;同理,上述的第二工作路径发生故障包括第二工作路径中的一条或者多条链路发生故障,或者第二工作路径上的节点发生故障,或者第二工作路径上的节点的接口发生故障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径具有方向性。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均为以第一首节点为第一业务发送节点的单向路径;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指该单项路径发生故障。同理,第二工作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为以第二首节点为第二业务发送节点的单向路径;所述第二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指该单向路径发生故障。
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共享保护可以包括以下情形:1)同速率业务1:N共享,即一份带宽资源供N条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N条速率均为100M的业务共享100M带宽;2)不同速率业务1:N共享,即一份带宽资源供N条不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三条速率分别为50M、70M、100M的业务共享100M带宽;3)同速率业务M:N共享,M<N,即M份带宽资源供N条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10条100M业务共享7份100M的带宽资源;4)不同速率业务M:N共享,M<N,即M份带宽资源供N条不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三条速率分别为50M、70M、100M的业务共享100*2=200M带宽资源。
S620:网络设备下发配置消息到首节点。
具体地,该步骤包括网络设备下发第一配置消息到第一首节点S621。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同理,该步骤还包括网络设备下发第二配置消息到第二首节点S622。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以及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其中,共享度表示该保护路径段由多少条业务共享,业务组ID表示共享该保护路径段的多条业务。本申请实施例以该保护路径段由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共享,共享度为2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第一配置消息可以为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ath Computation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消息,或者,第一配置消息可以是与PCEP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第一配置消息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第一首节点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PCEP字段)实现。
示例性地,第二配置消息可以为PCEP消息,或者,第二配置消息可以是与PCEP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第二配置消息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第二首节点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PCEP字段)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将上述第一配置消息通知到第三节点,以及将第二配置消息通知到第三节点。其中,第三节点为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具体基于上述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身份,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网络设备为PCE
网络设备为网络中设置的PCE控制器,并且该PCE控制器为独立于上述的工作路径的首节点以及保护路径段的首末节点部署的设备。
则在方式一中,在网络设备生成上述第一配置消息和第二配置消息后,需要将第一配置消息通知到第一首节点,将第二配置消息通知到第二首节点。
上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上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以及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
示例地,上述第一配置消息可以为一条消息也可以为多条消息的统称,即上述的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共享组信息以及业务组ID可以通过一条消息发送给第一首节点,也可以通过多条消息发送给第一首节点;同理,上述的第二配置消息可以为一条消息也可以为多条消息的统称,即上述的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共享组信息以及业务组ID可以通过一条消息发送给第二首节点,也可以通过多条消息发送给第二首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配置消息和第二配置消息可以称为扩展TLV信息。TLV是一种可变的格式,意为:类型(Type)、长度(Length)、值(Value),其中,Type字段是关于标签和编码格式的信息;Length字段是定义数值的长度;Value字段表示实际的数值。Type和Length的长度一般是固定,例如为2或4个字节。
本申请中第一配置消息和第二配置消息的报文格式可以如下所示:
PCEP<Path Message>::=
<Common Header>
<MESSAGE-ID>
<HOP对象>
新增<共享组信息>TLV“HOP对象下,新增共享组信息可以包括:是否共享、共享度、共享的业务组ID”
共享组信息的消息格式如表1所示,表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享组信息的消息格式的示意图,表1中包含的字段含义和取值如下表2所示。
表1
/>
表2
字段名 含义 取值
Type TLV类型,新增Hop共享类型 一个16bit位数值
Length TLV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一个16bit位数值
Share Flag 该Hop资源是否共享 一个16bit位数值
Share Number 该Hop资源共享度 一个16bit位数值
Share Service ID 共享的业务组ID 一个32bit位数值
方式二:网络设备为第一工作路径的首节点。
上述的网络设备为第一工作路径的首节点,则第一工作路径的首节点(第一首节点)能够自行获知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及共享组信息,与上述方式一不同的是方式二中网络设备无需向第一首节点发送第一配置消息,即无需执行S621。
方式三:网络设备为第二工作路径的首节点。
上述的网络设备为第二工作路径的首节点,则第二工作路径的首节点(第二首节点)能够自行获知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及共享组信息,与上述方式一不同的是方式二中网络设备无需向第二首节点发送第一配置消息,即无需执行S622。
方式四:网络设备为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
上述的网络设备为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则保护路径段上的首节点能够获知保护路径段的路由信息。与上述的方式一不同的是方式四下网络设备无需向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发送配置消息,即网络设备无需向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发送第三配置消息、第四配置消息。
其他节点(第一首节点、第二首节点以及末节点)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流程与方式一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S630:业务首节点根据配置消息建立业务保护组。
本步骤以上述方式一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步骤具体包括:S631,第一首节点根据接收的第一配置消息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保护组,以及S632,第二首节点根据接收的第二配置消息建立第二保护路径的业务保护组。具体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所述第一首节点根据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建立业务保护组,用于当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将第一业务切换到第一保护路径上传输。同理,第二首节点根据第二配置消息在本节点建立第二保护组,用于当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将第二业务切换到第二保护路径上传输。
S640:业务首节点向下游其他节点发送配置消息。
本步骤具体包括:
S641第一首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配置消息;以及
S642第二首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四配置消息;以及
S643第三节点向第四节点发送第五配置消息;以及
S644第三节点向第五节点发送第六配置消息。所述第三节点为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第四节点为第一工作路径末节点,第五节点为第二工作路径末节点。
其中,第三配置消息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第四配置消息包括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保护路径段是否共享、共享度、业务组ID。第五配置消息包括第一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第六配置消息包括第二保护路径的路由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第三配置消息、第四配置消息、第五配置消息、第六配置消息分别下发给相应的节点。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各节点仅用于举例,不用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事实上,业务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上可以经过很多节点,本实施例仅为一种最简单的节点架构。
当下游其他节点接收到对应的配置消息后,在本地建立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具体包括:第三节点根据第三配置消息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同时第三节点根据第四配置消息建立第二保护路径的虚连接。第四节点根据第五配置消息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第五节点根据第六配置消息建立第二保护路径的虚连接。所述虚连接是指第一保护路径仅占用各节点的小带宽资源(例如2M),用于建立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而不在保护路径上传输第一业务。为了区分业务的目标带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建立保护路径所占用的带宽称为保护带宽。
通过建立保护路径的虚连接,不仅可以在业务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快速倒换以提高倒换速度,而且该保护路径不需要占用双倍带宽资源,从而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四节点为第一工作路径末节点,与中间节点不同,需要在本地建立第三保护组,用于当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将第一业务切换到第一保护路径上传输。同理,由于第五节点为第二工作路径末节点,需要在本地建立第四保护组,用于当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将第二业务切换到第二保护路径上传输。
示例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虚连接的交叉连接可以包括第一业务在当前节点的入端口、通道、带宽、出端口,以及第二业务在当前节点的入端口、通道、带宽、出端口。例如,第一业务在当前节点经过入端口号1—通道1—出端口1,占用2M带宽;又例如,第二业务在当前节点经过入端口2—通道2—出端口2,占用2M带宽。
示例地,本实施例中业务首节点向下游其他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可以为RSVP-TE信令消息,或者,上述配置消息可以是与RSVP-TE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第三配置消息可以通过第一首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RSVP字段)实现。
本申请中配置消息的报文格式可以如下所示:
RSVP<Path Message>::=
<Common Header>
<MESSAGE-ID>
<SESSION>对象
<HOP>对象
<第三节点HOP>对象
新增<共享组信息>TLV
<TIME VALUES>对象
<LABEL REQUEST>对象
<EXPLICIT_ROUTE>对象
RSVP消息中的用于表示具体Hop类型为保护虚连接的相关TLV字段示意图如表3所示,含义如表4所示:
表3
表4
需要说明的是,下游其他节点根据配置消息建立保护路径虚连接之后,本步骤还包括,下游各节点向首节点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本节点已建立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例如,第三节点向第一首节点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已建立第一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同时,第三节点向第二首节点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已建立第二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第四节点向第一首节点发送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四节点已建立第一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第五节点向第二首节点发送第四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五节点已建立第二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
示例地,第一首节点接收到第一保护路径上各节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向NCE上报第一保护路径虚连接建立成功消息,NCE将第一业务下发到第一首节点。示例地,第二首节点接收到第二保护路径上各节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向NCE上报第二保护路径虚连接建立成功消息,NCE将第二业务下发到第二首节点。
S650:第一首节点接收第四节点的路径故障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首节点和第四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例如断纤),第四节点向第一首节点发送路径故障消息,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第一首节点与第四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其中,所述路径故障消息携带于数据帧的开销中。
示例地,所述路径故障消息包括受影响业务的ID,还包括自动保护倒换(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APS)信息,所述APS消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首节点将第一业务倒换到第一保护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首节点接收第四节点的路径故障信息仅为举例,实际上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例如,当第一首节点与第四节点之间在第一工作路径上还存在其他节点时,也可以是该其他节点接收来自第四节点的路径故障信息。该节点具体可以是保护路径段的首节点。或者,第一首节点也可以自行感知到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无需接收第四节点发送的路径故障信息。
S660:第一首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带宽激活消息。
第一首节点将带宽激活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该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下游节点激活配置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具体地,该带宽激活消息至少包括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该目标带宽具体用于指示下游节点将第一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保护带宽为第一业务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所占用的带宽。
示例地,第一数据帧除了包括带宽激活消息,还包括APS消息,该APS消息用于指示第四节点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示例地,第一数据帧包括净荷区,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携带于净荷区。
示例地,净荷区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版本号、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帧携带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
示例地,第一首节点向第一保护路径上的下游节点发送带宽激活消息之后,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这样,先发送带宽激活消息再进行本地保护组的倒换,一方面可以确保带宽激活信令可以顺利发送出去。因为如果先切换保护组,由于下游节点还未完成带宽调整,此时业务数据流的带宽一般远大于保护带宽,导致带宽激活信令很难发送出去。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带宽激活信令快速传送到对端节点进行保护倒换,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
在执行本步骤之前,第一首节点还需要:获取路径故障消息中的受影响业务ID,即第一业务ID,进而根据第一业务ID找到对应进行共享保护的虚连接业务ID。该虚连接业务ID可以用于下游节点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第一业务在保护路径段共享带宽资源。
之后,下游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完成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配置以及路径倒换。第一业务从第一工作路径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具体配置即倒换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670:第三节点向第四节点转发带宽激活消息。
示例地,第三节点同时向第四节点转发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第四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S671:第四节点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示例地,第四节点根据APS消息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S680:第一首节点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路径切换成功信息。
第一首节点检测到端到端业务状态无告警,则通告网络设备第一业务已从第一工作路径成功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6中的第一首节点,即业务首节点,也可以是共享保护区段首节点。
S710:第一节点确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图6中的第一首节点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地,第一首节点接收到来自第四节点的路径故障消息,该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第一首节点与第四节点之间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从而第一首节点确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具体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可以包括:第一工作路径上的节点出现故障,或者第一工作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链路出现故障,例如断纤。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第一首节点根据该路径故障消息确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示例地,路径故障消息可以是RSVP Notify消息,RSVP Notify消息是一种路径事件通知消息,RSVP Notify消息的格式可以参考现有的Notify消息,携带受影响业务ID以及故障点信息。故障点信息可以包括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的故障,或者是节点端口的故障,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故障,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例如,该路径故障消息携带第一业务ID及第一首节点与第四节点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的故障点信息。
示例地,该路径故障消息被第四节点插入第一OSU帧中传输至第一首节点。例如,路径故障信息被插入OSU帧的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OAM)开销中。
可选地,第一首节点接收路径故障消息包括:第一首节点接收来自第四节点的数据帧,将该数据帧进行解映射得到OSU帧,再从该OSU帧的开销中获取路径故障消息。
S720:第一节点基于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带宽激活消息。
本实施例中,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的各节点将业务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示例地,第一节点基于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由于第一保护路径为虚连接,因此在将业务倒换之前,第一保护路径只占用很小的带宽资源,例如2M,本申请中将其称为保护带宽,表示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带宽激活消息则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的各节点将第一业务从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例如100M,以正常传输业务。
以图6所示的第一首节点作为执行主体。示例地,第一首节点首先根据路径故障消息中携带的受影响业务ID确定该业务的目标带宽,并将该目标带宽转换为带宽激活消息字段。
示例地,第一首节点还可以根据路径故障消息中携带的受影响业务ID确定该业务的虚连接业务ID,作为发送选择项。其中,第一首节点将受影响业务ID和虚连接业务ID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节点内,当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路径故障消息时获取。
示例地,第一节点将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可以是灵活光业务单元OSU帧。
本实施例中,作为OTN网络中一种灵活的封装格式,OSU帧的长度可以为192字节,或者240字节、128字节、64字节中的一种,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是其他字节数,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仅以OSU帧的长度为192字节为例进行说明。所述OSU帧包括开销区(overhead)和净荷区(payload),净荷区字段可自行定义。
示例地,所述带宽激活消息被插入净荷区,占用四个字节,共32个比特位。
示例地,所述第二OSU帧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所述APS消息被插入净荷区净荷区,占用两个字节,共16个比特位。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保护路径的末节点将业务倒换至该第一保护路径上。需要说明的是,该保护倒换信息在第一保护路径的中间节点(例如第三节点)处透传,仅在末节点处被获取。中间节点仅获取带宽激活信息即可。
可选地,所述第二OSU帧还携带协议报文长度,所述协议报文长度被插入净荷区,占用一个字节,共8个比特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OSU帧还携带消息类型,标识该OSU帧携带带宽激活消息和/或APS消息。所述消息类型被插入净荷区,占用一个字节,共8个比特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OSU帧还携带业务ID,在本实施例中为虚连接业务ID。作为端到端路径唯一标识,所述虚连接业务ID用于下游节点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第一业务共享带宽。所述虚连接业务ID被插入净荷区,占用四个字节,共32个比特位。
表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荷区示意图,字段含义如表6,表7为OSU帧的帧格式示意图。
表5
表6
字段名 含义 取值
Len 协议报文长度 一个8bit位的数值
Message_type 具体消息类型:标识带宽激活+APS双端倒换 一个8bit位数值
Ver 版本号 一个8bit位数值
Service ID 虚连接业务ID,端到端路径唯一标识ID 一个32bit位数值
Bandwidth 业务带宽属性 一个32bit位数值
APS 协议双端倒换字节,与标准定义一致 一个16bit位数值
Reserved 预留字节,后续可扩展业务属性
表7
S730: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示例地,第一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携带带宽激活消息的第一数据帧。
示例地,该第一数据帧还携带APS消息。以下以该第一数据帧为OSU帧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已经建立完成,因此第一节点可直接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OSU帧。而且第一保护路径是对应第一业务的备用路径,因此第一保护路径的节点可以自动识别所述OSU帧中的目标带宽用于为第一业务进行带宽激活。
本步骤具体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OSU帧映射到高阶OTN帧,例如ODUk帧,然后在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该OTN帧。
示例地,第一节点向第一保护路径上的下游节点发送带宽激活消息之后,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这样,先发送带宽激活消息再进行本地保护组的倒换,一方面可以确保带宽激活信令可以顺利发送出去。因为如果先切换保护组,由于下游节点还未完成带宽调整,此时业务数据流的带宽一般远大于保护带宽,导致带宽激活信令很难发送出去。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带宽激活信令快速传送到对端节点进行保护倒换,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在业务发生故障前预先完成共享保护路径的虚连接端到端建立,当业务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业务首节点通过OSU帧携带控制信令实现保护路径的端到端转发,并通过首末节点保护倒换机制结合带宽激活信令,实现业务的保护路径快速生效,使得业务性能快速恢复。通过上述方法,多条业务预先建立保护路径虚连接,同时共用保护路径段的带宽,一方面可以节省带宽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倒换速度,快速恢复业务性能。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6中的第三节点。以执行主体为图6中的第三节点为例进行介绍。
S810:第三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中携带带宽激活消息。
以下以第一数据帧为OSU帧为例进行说明。
第三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OSU帧,所述OSU帧携带带宽激活消息,其中,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节点激活配置业务的目标带宽。例如,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可以是业务的目标带宽。
示例地,所述OSU帧还携带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保护路径段末节点(例如图6中的第二节点)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
具体地,以图6所示的第三节点为执行主体,第三节点接收来自来自第一首节点的OTN帧(例如ODUk帧),对该OTN帧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OSU帧。
S820:第三节点从所述第一数据帧中获取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示例地,OSU帧包括开销区和净荷区净荷区,所述带宽激活消息位于净荷区净荷区中,占用四个字节,共32个比特位。所述OSU帧还可以携带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工作路径末节点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所述APS消息也位于所述净荷区中,占用两个字节,共16个比特位。
示例地,所述OSU帧还包括以下信息中至少一项:协议报文长度、消息类型、版本号、保护路径业务ID,其中,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OSU帧携带的消息。所述保护路径业务ID用于所述第三节点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第一业务共享资源。
S830:第三节点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所述业务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示例地,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所述第三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第一业务的带宽从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所述保护带宽表示为第一业务建立第一保护路径的虚连接所占用的带宽。
当第三节点判断当前剩余带宽大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时,直接激活本节点第一业务对应的入/出通道的保护带宽到目标带宽即可。
当第三节点判断当前剩余带宽小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时,根据第一业务的虚连接业务ID,获取共享保护路径段带宽的业务组ID,进一步获取与第一业务共享带宽的N个关联业务ID。此时,如果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大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第三节点则将关联业务的保护带宽调整为零,然后将第一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例如,第一业务与其他3条关联业务(N=3)在保护路径段的保护带宽均为2M,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为100M,且第三节点的剩余带宽为92M。第三节点通过计算得知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92M+2M*(3+1)等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于是将关联业务的保护带宽均调整为0,然后将第一业务的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当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大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时,第三节点可以选取关联业务中的部分,将其保护带宽调整为0,也可以将全部关联业务的带宽调整为0,然后将第一业务的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处理方式不进行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小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时,第三节点不进行处理。或者,第三节点向第一首节点发送激活失败信息。
S840:第三节点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沿所述第一保护路径转发给下游节点。
示例地,所述第三节点将携带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的OSU帧沿第一保护路径转发给下游节点。示例地,该OSU帧还包括APS消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在图5所示的第四节点中。以下以执行主体为第四节点为例进行说明。
S910:第二节点监测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
在正常状态下,第二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业务数据,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第二节点无法在一定时间内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业务数据,或者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损坏数据(例如丢包、误码),则判定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所述故障具体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例如断纤,还可以包括第一节点的发送端口出现故障,或者第二节点的接收端口出现故障,还可以包括其他故障类型。
S920:第二节点生成路径故障消息。
所述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中的路径故障消息可以是RSVP Notify消息,RSVP Notify消息是一种路径事件通知消息,其具体格式可以参考现有的Notify消息。路径故障消息可以携带受影响业务ID、故障点信息等。
S930:第二节点将路径故障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发送给第一节点。
示例地,第二节点将路径故障消息插入第一OSU帧的开销中,发送给第一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为可选步骤,事实上,第一节点也可自行感知业务的工作路径出现故障。
S940:第二节点接收第三节点在第一保护路径上转发的第二数据帧。
示例地,第二OSU帧包括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将第一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示例地,第二数据帧也可以只携带带宽激活消息,第二节点根据带宽激活消息将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示例地,第二数据帧为第二OSU帧,该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携带于第二OSU帧的净荷净荷区区中。
S950:第二节点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第一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以及根据所述APS消息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示例地,第二节点从第二OSU帧的净荷区获取的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净荷区然后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第一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以及根据所述APS消息将第一业务倒换至第一保护路径上。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能够应用的一种场景图。
如图10所示,该场景的应用网络为GMPLS/ASON网络,具备ASON自动化功能。图10所示的ASON网络中有A、B、C、D、E、F六个节点。在本实施例中,节点A、B、C、D、E、F均开启ASON功能,并且每个节点都部署RSVP和带宽激活装置,业务的首末节点还配置保护组切换装置。全网节点、链路等网络信息通过ASON协议的OSPF或者基于流量工程的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Traffic Engineering,OSPF-TE)自动获取,端到端业务路径发放和恢复通过ASON协议的RSVP-TE自动建立。PCE根据OSPF或者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等自动获取全网节点、链路、业务信息。其中PCE主要集中处理网络业务端到端路径计算,可部署在服务器网管或类似设备中。如果网络中无PCE,网络业务端到端路径可通过分布式方式由各个节点计算。
本实施例以两条业务进行共享保护为例对图10进行说明。
图10所示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业务1具有第一工作路径A-B,业务2具有第二工作路径C-D。NCE智能化网管发放均为共享保护类型的业务1和业务2后,PCE获取全网业务和网络拓扑,基于不同分离路径及可共享资源策略计算业务1和业务2的保护路径。其中,PCE确定业务1的第一保护路径A-E-F-B,业务2的第二保护路径C-E-F-D,E-F为共享的保护路径段,两条业务共享保护路径段的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共享可以包括以下情形:1)同速率业务1:N共享,即一份带宽资源供N条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N条速率均为100M的业务共享100M带宽;2)不同速率业务1:N共享,即一份带宽资源供N条不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三条速率分别为50M、70M、100M的业务共享100M带宽;3)同速率业务M:N共享,M<N,即M份带宽资源供N条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10条100M业务共享7份100M的带宽资源;4)不同速率业务M:N共享,M<N,即M份带宽资源供N条不同速率业务共享使用,例如三条速率分别为50M、70M、100M的业务共享100*2=200M带宽资源。
步骤二:
PCE下发各业务保护路径到业务首节点。如图10所示,PCE下发第一保护路径A-E-F-B到节点A,下发第二保护路径C-E-F-D到节点C,同时,下发内容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是否资源共享、共享度以及共享的业务组ID。其中,共享度表示共享保护路径段的业务数。例如,本实施例中业务1(保护路径A-E-F-B)与业务2(保护路径C-E-F-D)在E-F段资源共享,共享度为2。
PCE可以通过PCEP协议信令消息向业务首节点A和C下发业务保护路径,或者,也可以通过与PCEP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可以通过PCE与节点A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TLV信息)实现。TLV是一种可变的格式,意为:类型(Type)、长度(Length)、值(Value),其中,Type字段是关于标签和编码格式的信息;Length字段是定义数值的长度;Value字段表示实际的数值。Type和Length的长度一般是固定,例如为2或4个字节。信令字段的具体格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三:
首节点接收业务保护路径后,发起建立带宽共享的保护路径虚连接。如图10所示,节点A发起信令建立保护路径A-E-F-B的虚连接;节点C发起信令建立保护路径C-E-F-D的虚连接。具体地,由A节点和C节点发出的虚连接建立信令中可以包括E-F段为虚连接、是否共享、共享度、共享的业务组ID。
首节点向下游发送的虚连接建立信令可以是RSVP-TE信令消息,或者,也可以是与RSVP-TE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所述信令消息可以通过第一首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RSVP字段)实现。扩展RSVP字段的格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地,首节点A和C直接本地建立保护组,用于当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通过保护组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业务数据单发单收,由于保护路径为虚连接,因此不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对于中间节点E和F,在收到虚连接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为建立共享保护虚连接,且E-F段资源共享,则本地建立带宽为保护带宽(例如2M)的虚连接交叉。其中,业务1的交叉为入端口1—通道1—带宽2M,出端口1—通道1—带宽2M;业务2的交叉为入端口2—通道2—带宽2M,出端口2—通道2—带宽2M。同时,根据资源共享关系(共享度、共享业务组ID),将业务1和业务2的保护通道资源共享关系存入本地的带宽激活单元。业务1和业务2的目标带宽均为100M。
对于业务末节点B和D,处理同首节点A、C,在本地建立保护组,用于当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通过保护组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业务数据单发单收,由于保护路径为虚连接,因此不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步骤四:
当节点A-B之间出现故障,首节点A通过OSU帧的OAM开销检测到业务工作路径故障。对于A-B单向故障,可以通过OSU帧携带带宽激活信息的同时新增APS协议双端倒换字节,相比较单独的APS开销反插告警到对端节点,双端倒换效率更快。
步骤五:
首节点通过告警找到受影响业务ID,进而找到对应恢复的共享保护虚连接业务ID,然后通过OSU帧携带随路信令进行端到端带宽激活。以首节点为A、末节点为B,业务路径为A-E-F-B的随路带宽激活信令,仅需携带目标带宽和APS协议双端倒换信息即可,选择携带虚连接业务ID。
对于首节点A,需要扩展OSU帧的随路数据面信元,目前有两种方式。方式一是扩展预留新的PT号给随路带宽激活控制信令使用,方式二是在已有OAM数据面(PT:111)扩展随路开销消息子Type类型(高4bit位1000标识该OAM为控制信令大类型,低8bit位00000001标识带宽配置激活具体控制类型)。或者,在净荷区净荷区中扩展字段携带具体控制类型,还需要携带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同时可以选择携带协议报文长度、版本号、业务虚连接ID等信息。
对于中间节点E、F和末节点B,在提取OSU帧的消息类型后,则固定上送到带宽激活单元处理。当节点判断当前剩余带宽大于第一业务的目标带宽时,直接激活本节点业务1对应的入/出通道的保护带宽2M到目标带宽100M即可。
以中间节点E为例,当节点E判断当前剩余带宽小于业务1的目标带宽时,根据业务1的虚连接业务ID,获取共享保护路径段带宽的业务组ID,进一步获取与业务1共享带宽的N个关联业务ID。此时,如果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大于业务1的目标带宽,中间节点E则将关联业务的保护带宽调整为零,然后将业务1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例如,业务1与其他3条关联业务(N=3)在保护路径段的保护带宽均为2M,业务1的目标带宽为100M,且节点E的剩余带宽为92M。节点E通过计算得知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92M+2M*(3+1)等于业务1的目标带宽,于是将关联业务的保护带宽均调整为0,然后将业务1的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100M。
需要说明的是,当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大于业务1的目标带宽时,节点E可以选取关联业务中的部分,将其保护带宽调整为0,也可以将全部关联业务的带宽调整为0,然后将业务1的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处理方式不进行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剩余带宽与N+1个业务的保护带宽之和小于业务1的目标带宽时,节点E不进行处理。或者,节点E向首节点A发送激活失败信息。
步骤六:
首节点A在发送包含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的控制信令之后,进行本地保护组快速切换,将业务从工作路径切换到保护路径。先发送控制信令再进行本地保护组切换的目的是:一方面确保控制信令可以顺利发送出去,因为如果先切换保护组,此时业务流的带宽一般远大于保护带宽,控制信令无法发送出去;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控制信令快速传到对端末节点进行保护倒换,使得端到端业务恢复速度更快。
对于末节点B,在接收到来自首节点A的OSU帧后,获取该OSU帧的消息类型,然后根据OSU帧中携带的APS消息进行保护组倒换,将业务切换到保护路径。
步骤七:
首节点检测端到端业务状态无告警,则通告软件RSVP倒换保护路径已成功或通告PCE业务倒换到保护路径已切换成功,软件RSVP或PCE进行端到端路径接管统一维护管理,刷新业务工作路径已切换到保护路径(数据面与控制面数据一致)。
图10所示的业务在保护路径的带宽激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关键点:1)共享保护路径虚连接进行端到端配置建立;2)OAM开销故障快速检测后反插告警信息到OSU开销中,然后传输首/末节点,建立了双向保护倒换机制;3)OSU帧携带带宽激活和APS控制信令进行端到端转发,传递速度快。中间节点快速激活带宽,开启端到端业务。通过首末节点保护倒换机制结合端到端激活共享带宽,可以实现业务的共享保护路径快速生效,恢复业务性能。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如图11所示,该场景的应用网络为GMPLS/ASON网络,具备ASON自动化功能。图11所示的ASON网络中有A、B、C、D、E、F、G、H、I、J十个节点。在本实施例中,节点A、B、C、D、E、F、G、H、I、J均开启ASON功能,并且每个节点都部署RSVP和带宽激活装置,业务的首末节点还配置保护组切换装置。全网节点、链路等网络信息通过ASON协议的OSPF或者基于流量工程的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Traffic Engineering,OSPF-TE)自动获取,端到端业务路径发放和恢复通过ASON协议的RSVP-TE自动建立。PCE根据OSPF或者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等自动获取全网节点、链路、业务信息。其中PCE主要集中处理网络业务端到端路径计算,可部署在服务器网管或类似设备中。如果网络中无PCE,网络业务端到端路径可通过分布式方式由各个节点计算。
本实施例以两条业务进行共享保护为例对图11进行说明。
图11所示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业务1具有第一工作路径A-B-C-I,业务2具有第二工作路径C-E-F-J。NCE智能化网管发放均为共享保护类型的业务1和业务2后,PCE获取全网业务和网络拓扑,基于不同分离路径及可共享资源策略计算业务1和业务2的保护路径。其中,PCE确定业务1的第一保护路径A-B-G-H-C-I,业务2的第二保护路径D-E-G-H-F-J,G-H为共享的保护路径段,两条业务共享保护路径段的带宽。
本实施例中的共享情形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二:
PCE下发各业务保护路径到业务首节点。如图10所示,PCE下发第一保护路径A-B-G-H-C-I到节点A,下发第二保护D-E-G-H-F-J到节点D,同时,下发内容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是否资源共享、共享度以及共享的业务组ID。其中,共享度表示共享保护路径段的业务数。例如,本实施例中业务1(保护路径A-B-G-H-C-I)与业务2(保护路径D-E-G-H-F-J)在G-H段资源共享,共享度为2。
PCE可以通过PCEP协议信令消息向业务首节点A和C下发业务保护路径,或者,也可以通过与PCEP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具体消息类型以及格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10中业务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后是业务端到端进行恢复,而本实施例中是区段恢复,即保护倒换的节点是中间节点而非业务的首节点。因此携带带宽激活消息的OSU帧随路信令是区段首节点产生并发出,并沿保护路径段进行带宽激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首节点可以根据PCE下发的保护路径自动加工生成区段保护路径,例如,节点A生成区段保护路径B-G-H-C,节点D生成区段保护路径E-G-H-F。
步骤三:
首节点接收业务保护路径后,发起建立带宽共享的保护路径虚连接。如图11所示,节点A发起信令建立保护路径A-B-G-H-C-I/的虚连接;节点D发起信令建立保护路径D-E-G-H-F-J的虚连接。具体地,由节点A和节点D发出的虚连接建立信令中可以包括G-H段为虚连接、是否共享、共享度、共享的业务组ID。
首节点向下游发送的虚连接建立信令可以是RSVP-TE信令消息,或者,也可以是与RSVP-TE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消息。例如,所述信令消息可以通过第一首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原有信令中新增的字段(例如,扩展RSVP字段)实现。扩展RSVP字段的格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对于中间节点B、C、E、F,作为保护区段的首节点或者末节点,直接本地建立保护组,用于当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时,通过保护组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业务数据单发单收,由于保护路径为虚连接,因此不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对于中间节点G和H,在收到虚连接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为建立共享保护虚连接,且G-H段资源共享,则本地建立带宽为保护带宽(例如2M)的虚连接交叉。其中,业务1的交叉为入端口1—通道1—带宽2M,出端口1—通道1—带宽2M;业务2的交叉为入端口2—通道2—带宽2M,出端口2—通道2—带宽2M。同时,根据资源共享关系(共享度、共享业务组ID),将业务1和业务2的保护通道资源共享关系存入本地的带宽激活单元。业务1和业务2的目标带宽均为100M。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中无集中的PCE,而是通过分布式存在于每个节点中时,则首节点A和首节点D可以分别通过PCEP消息配置业务的保护路径虚连接B-G-H-C和E-G-H-F,即只需进行区段保护配置。具体方式可参考本实施例的集中式处理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四:
当节点B-C之间出现故障,首节点A通过OSU帧的OAM开销检测到业务工作路径故障。对于B-C单向故障,C节点感知故障后,可以通过OSU帧携带带宽激活信息的同时新增APS协议双端倒换字节,相比较单独的APS开销反插告警到对端节点,双端倒换效率更快。
在图11所示的场景下业务保护中的步骤五~步骤七与在图10所示的场景下的步骤五~步骤七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图6-图11详细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恢复路径配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2-图15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的装置。
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的装置1200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装置1200包括接收单元1210、处理单元1220以及发送单元1230。
确定单元1210,用于确定工作路径出现故障,例如通过接收路径故障消息确定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所述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上出现故障。
处理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路径故障消息生成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节点激活配置所述业务的目标带宽。
示例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APS消息。
发送单元1230,用于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发送出去。示例地,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插入光业务单元OSU帧,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OSU帧。
装置1200和方法实施例中的首节点对应,具体可以是业务首节点,也可以是保护区段首节点。装置120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6至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首节点执行的相应步骤。
接收单元1210和发送单元1230可以组成收发单元,同时具有接收和发送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1220具体可以包括故障信息获取单元和带宽激活消息生成单元,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发送单元1230可以是发射器或者接口电路,接收单元1210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口电路。接收器和发射器可以集成在一起组成收发器或者接口电路。
可选的,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和/或信令,接收单元1210、处理单元1220以及发送单元1230可以与存储单元交互或者耦合,例如读取或者调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和/或信令,以使得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被执行。
以上各个单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集成。
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的装置1300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装置1300包括接收单元1310、获取单元1320、配置单元1330。
接收单元1310,用于接收来自OSU帧,所述OSU帧包括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激活配置所述业务的目标带宽。
获取单元1320,用于从所述OSU帧中获取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配置单元1330,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激活配置所述业务的所述目标带宽。
装置1300方法实施例中的中间节点对应,装置1300可以是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三节点,或者方法实施例中的节点内部的芯片或功能模块。装置130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6至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中间节点执行的相应步骤。
接收单元1310可以同时具有接收和发送的功能。其中,配置单元1330可以是图5中的带宽激活单元,具体用于激活配置业务的目标带宽。接收单元1310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口电路。接收器和发射器可以集成在一起组成收发器或者接口电路。
以上各个单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集成。
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保护装置1400的示意图。装置1400包括监测单元1410、故障消息生成单元1420、发送单元1430和接收单元1440。
监测单元1410,用于监测到节点之间的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
处理单元1420,用于生成路径故障消息,所述路径故障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首节点将工作路径上的业务倒换到保护路径上。
发送单元1430,用于将路径故障消息插入OSU帧,发送给首节点。
以上单元均为可选单元,此外,装置1400还包括:
接收单元144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首节点的OSU帧,OSU帧包括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当前节点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
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根据APS消息将业务倒换至保护路径上。
处理单元1420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接收单元1440和发送单元1430可以组成收发单元,同时具有接收和发送的功能。发送单元1430可以是发射器或者接口电路,接收单元1440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口电路。接收器和发射器可以集成在一起组成收发器或者接口电路。
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保护装置1500的结构示意图。装置1500包括包括处理器1510,处理器1510和存储器1520耦合。存储器152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者和/或数据,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存储器15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者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如图15所示,该恢复路径配置的装置1500还包括收发器1530,收发器15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1510用于控制收发器15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可选地,该装置1500包括的处理器15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如图15所示,该装置1500还包括存储器1520。
可选地,该业务保护装置1500包括的存储器15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1520可以与该处理器15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例如,处理器15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节点处理单元、获取单元、配置单元执行的相关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首节点或者中间节点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首节点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节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算法步骤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如果以软件来实施,那么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步骤描述的功能可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上存储或传输,且由基于硬件的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应于有形媒体,例如数据存储媒体,或包括任何促进将计算机程序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媒体(例如,根据通信协议)的通信媒体。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作为实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快闪存储器或可用来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并且,任何连接被恰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媒体。
可通过例如一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等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指前述结构或适合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一其它结构中的任一者。另外,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步骤所描述的功能可以提供于经配置以用于编码和解码的专用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内,或者并入在组合编解码器中。而且,所述技术可完全实施于一或多个电路或逻辑元件中。
本申请的技术可在各种各样的装置或设备中实施,包含集成电路(IC)或一组IC(例如,芯片组)。本申请中描述各种组件、模块或单元是为了强调用于执行所揭示的技术的装置的功能方面,但未必需要由不同硬件单元实现。实际上,如上文所描述,各种单元可结合合适的软件和/或固件组合在编码解码器硬件单元中,或者通过互操作硬件单元(包含如上文所描述的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提供。
另外,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可以表示“一个”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A、B和C中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C和B,同时存在A和B和C,这七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业务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为所述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基于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所述第一节点生成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所述保护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所述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所述预占用带宽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所述目标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传输所述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所述保护带宽小于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所述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都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插入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光业务单元的单元净荷区;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帧携带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确定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的带宽的其他业务。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之后,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业务的ID,根据所述业务的ID确定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10.一种业务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为所述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帧;
所述第三节点从所述第一数据帧中获取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所述保护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所述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所述预占用带宽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所述目标带宽表示传输所述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携带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所述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所述带宽激活消息携带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光业务单元的单元净荷区。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14.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帧携带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还携带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确定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的带宽的其他业务。
16.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节点的剩余带宽小于所述业务的所述目标带宽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的带宽;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确定的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带宽调整。
17.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有N条业务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的带宽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确定剩余带宽与所述保护带宽*(N+1)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带宽,所述N大于或等于1;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获取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第三节点带宽的其他业务ID;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其他业务ID将至少一项所述其他业务的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0,释放出空闲带宽;
所述第三节点基于所述剩余带宽和所述空闲带宽将所述业务的带宽从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18.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OTN帧,对所述OTN帧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帧。
19.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目标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和APS消息沿所述第一保护路径转发给所述第三节点的下游节点。
20.一种业务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为所述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所述保护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所述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所述预占用带宽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所述目标带宽表示传输所述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净荷区,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和所述APS消息位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中。
23.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为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所述网络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工作路径上出现故障;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第三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所述保护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所述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所述预占用带宽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所述目标带宽表示传输所述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所述第三节点为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以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宿节点;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带宽激活消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出现故障生成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和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插入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以及,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27.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为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第一工作路径和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首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工作路径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共同宿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除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外的任一节点,所述第一工作路径为业务的当前通信路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所述第一工作路径的备用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帧;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帧中获取带宽激活消息,所述带宽激活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节点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保护带宽调整为目标带宽,其中,所述保护带宽表示所述第一保护路径在传输所述业务之前的预占用带宽,所述预占用带宽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交叉连接;所述目标带宽表示传输所述业务的实际占用带宽;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激活消息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长度为192字节、240字节、128字节或者64字节。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包括多个光业务单元,所述多个光业务单元中的每一个光业务单元都包括单元开销区和单元净荷区,所述带宽激活消息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光业务单元的所述单元净荷区。
30.如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自动保护倒换APS消息,所述APS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上。
31.如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还携带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确定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网络节点的带宽的其他业务。
32.如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节点的剩余带宽小于所述业务的所述目标带宽时,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业务ID确定是否有其他业务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网络节点的带宽;
根据确定的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带宽调整。
33.如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确定有N条业务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网络节点的带宽时,N≥1,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确定剩余带宽与所述保护带宽*(N+1)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带宽;
根据所述业务的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业务ID获取与所述业务共享所述网络节点带宽的其他业务ID;
根据所述其他业务ID将至少一项所述其他业务的保护带宽调整为0,释放出空闲带宽;
基于所述剩余带宽和所述空闲带宽将所述业务的带宽由所述保护带宽调整为所述目标带宽。
3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所述处理器上被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32565.X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Active CN114285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2565.XA CN11428546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CN202311583302.1A CN117856883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EP21871381.6A EP4207633A4 (en) 2020-09-27 2021-09-16 SER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S
PCT/CN2021/118631 WO2022063010A1 (zh) 2020-09-27 2021-09-16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US18/189,283 US20230232139A1 (en) 2020-09-27 2023-03-24 Ser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2565.XA CN11428546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3302.1A Division CN117856883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462A CN114285462A (zh) 2022-04-05
CN114285462B true CN114285462B (zh) 2023-12-08

Family

ID=8084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2565.XA Active CN11428546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CN202311583302.1A Pending CN117856883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3302.1A Pending CN117856883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2139A1 (zh)
EP (1) EP4207633A4 (zh)
CN (2) CN114285462B (zh)
WO (1) WO2022063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095B (zh) * 2020-03-26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恢复路径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7061052A (zh) * 2022-05-05 2023-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514628B (zh) * 2022-09-25 2024-04-05 四川旅游学院 光纤布线和故障定位方法
CN117201434A (zh) * 2023-11-07 2023-12-08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475A (zh) * 2009-08-21 2010-01-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Frr的保护带宽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1958809A (zh) * 2010-10-20 2011-01-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包交换的ason网络中实现共享式恢复的方法
CN102195859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fp的灵活光通道数据单元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2480411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带宽资源的预留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3966B2 (en) * 2002-01-02 2008-10-07 Cisco Technology, Inc. Implicit shared bandwidth protection for fast reroute
US7451340B2 (en) * 2003-03-31 2008-11-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ion set-up extension for restoration path establishment in mesh networks
US7406032B2 (en) * 2005-01-06 2008-07-29 At&T Corporation Bandwidth management for MPLS fast rerouting
EP2375637A1 (en) * 2010-03-22 2011-10-1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Network routing adaptation based on failure prediction
CN102143038B (zh) * 2010-06-23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业务的方法和节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475A (zh) * 2009-08-21 2010-01-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Frr的保护带宽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2195859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fp的灵活光通道数据单元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958809A (zh) * 2010-10-20 2011-01-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包交换的ason网络中实现共享式恢复的方法
CN102480411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带宽资源的预留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6883A (zh) 2024-04-09
EP4207633A4 (en) 2024-02-28
EP4207633A1 (en) 2023-07-05
CN114285462A (zh) 2022-04-05
US20230232139A1 (en) 2023-07-20
WO2022063010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85462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6803814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50459B2 (en) Bandwidth on-dem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layer networks
EP2627043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lossless bandwidth adjustment
US9825845B2 (en) Path computation method,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node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EP1845656B1 (en)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aster and backup transmission path
EP2451186B1 (en) Method for assigning and processing label in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938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nnectivity of a path between nodes in a network
US11848698B2 (en) Path prot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EP2495918B1 (en) Method, system and node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label switch path
CN102013922B (zh) 光网络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系统
US10491487B2 (en) Network service establishment method, orchestration control center, and network system
WO2011157130A2 (zh) 路径建立方法和装置
JP6269088B2 (ja) 冗長パス提供方法および伝送装置
US20230254245A1 (en) Data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20110236018A1 (en) In-band control plane and management functionality in optical level on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02136865B (zh) 业务恢复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US20230078178A1 (en) Service resource pre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2106976A1 (zh) 一种故障保护方法及设备
WO2016165061A1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EP2028824A1 (en) The process method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link information
US20240064111A1 (en) Ser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US20100284268A1 (en) Node State Recovery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