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8429B -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8429B
CN114278429B CN202111653014.XA CN202111653014A CN114278429B CN 114278429 B CN114278429 B CN 114278429B CN 202111653014 A CN202111653014 A CN 202111653014A CN 114278429 B CN114278429 B CN 114278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charger
controllable
basic
engine
rotating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30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8429A (zh
Inventor
李洪波
王贵民
王贵琛
张福根
宋超
侯斌
孙艳兵
姜怀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30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8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8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8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8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若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切出第二可控增压器;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并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如此可使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内,进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负荷及基础增压器的负荷相适应,避免出现发动机负荷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继增压系统指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增压器并联组成的增压系统,系统中的增压器可以分为基本增压器和可控增压器两类,基本增压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运行,可控增压器会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按照预设工作顺序相继切入/切出运行,以确保发动机高效工作。
现有技术中,在部分可控增压器发生故障的工况下,仅以基本增压器保持发动机的运行,增压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的进气量严重降低,导致发动机仅能以较低的转速运行,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在全部可控增压器均正常工作的工况下,将一直按照预设工作顺序控制各可控增压器的切入/切出,各可控增压器的累计工作时长差别巨大,对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不够合理。
对此,申请号为CN201910237140.3的前期专利公开了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存在故障可控增压器的情况下,并未将全部可控增压器切出,而是对剩余的无故障可控增压器进行重新排序,确定修正工作顺序,以修正工作顺序控制剩余的无故障可控增压器为发动机提供较为充足的进气量,能确保发动机以较高工作效率运行,但是在确定修正工作顺序的时候,发动机以第二限油模式进行运转,虽然能够对发动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存在保护不充分的情况或者保护过度的情况,例如,有可能存在保护过度的情况,此时,对发动机的供油量限制过多;还有可能存在限制不足的情况,此时,发动机依旧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还有可能存在非必要限制的情况,此时,对发动机无需采取限油也不会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在确定修正工作顺序的时候,发动机以第二限油模式进行运转,虽然能够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但是存在保护不充分的情况或者保护过度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相继增压系统包括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所述基础增压器常开设置,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优先于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所述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若仅监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
切出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
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一转速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一转速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
重复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一转速阈值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
判断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
重复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切出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包括:
关闭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进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排气控制阀。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若仅监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
切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
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若所述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时,若所述基础增压器超负荷;
判断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开启;
若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未开启;
则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
监测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若未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若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已经开启,或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二设定值;
重复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
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包括:
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基础增压器超负荷;若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用于实施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用于监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
切出模块,用于切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或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
性能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包括:
发动机,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
基础增压器,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所述基础增压器的压气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均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轮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均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基础增压器的压气机连通大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轮机连通排气尾管;
第一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
第二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
第一排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
第二排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
行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连接;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行车控制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相继增压系统实现如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行车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当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切出第二可控增压器;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并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如此可使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内,进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负荷及基础增压器的负荷相适应,避免出现发动机负荷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410、检测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切出模块;440、性能参数获取模块;450、调整模块;
510、发动机;520、基础增压器;530、第一可控增压器;540、第二可控增压器;550、第一进气控制阀;560、第二进气控制阀;570、第一排气控制阀;580、第二排气控制阀;590、行车控制器;600、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现有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在存在故障可控增压器的情况下,并未将全部可控增压器切出,而是对剩余的无故障可控增压器进行重新排序,确定修正工作顺序,以修正工作顺序控制剩余的无故障可控增压器为发动机提供较为充足的进气量,能确保发动机以较高工作效率运行,但是在确定修正工作顺序的时候,发动机以第二限油模式进行运转,虽然能够对发动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存在保护不充分的情况或者保护过度的情况,例如,有可能存在保护过度的情况,此时,对发动机的供油量限制过多;还有可能存在限制不足的情况,此时,发动机依旧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还有可能存在非必要限制的情况,此时,对发动机无需采取限油也不会出现异常。
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通过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执行,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车辆的相继增压系统中。
第一可控增压器优先于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本实施例中,相继增压系统包括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
本实施例中,基础增压器常开设置,也就是说,当发动机启动后,基础增压器即可启动,当发动机熄火后,基础增压器也随之关闭。
第一可控增压器优先于第二可控增压器启动。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较小时,通过基础增压器即可满足需求,并且基础增压器能在负荷上限内工作;随着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升,当基础增压器超负荷时,先启动第一可控增压器,如果此时基础增压器或第一可控增压器仍超负荷,此时可启动第二可控增压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型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型号相同,当第一可控增压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第二可控增压器替代第一可控增压器。
对应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均设置有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具体地,可通过第一进气控制阀控制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可通过第一排气控制阀控制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从而第一进气控制阀和第一排气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切入和切出。通过第二进气控制阀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通过第二排气控制阀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从而可通过第二进气控制阀控和第二排气控制阀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切入和切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进气控制阀、第一排气控制阀、第二进气控制阀控和第二排气控制阀均为电控阀,上述四个控制阀均通过电机驱动而能实现对所在管路的开启和关闭。以第一进气控制阀为例,当对应第一进气控制阀的电机出现运行异常时,第一进气控制阀将会出现异常关闭,此时即可认定对应的第一可控增压器出现故障,并且当该电机出现异常后,会向ECU反馈故障报文。因此,可以将第一可控增压器的第一进气阀故障报文和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排气阀故障报文作为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将第二可控增压器的第进气阀故障报文和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排气阀故障报文作为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自ECU上电至ECU下电的整个工作循环中,都对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相继增压系统出现的故障。
在步骤S100中,若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110:
S110: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可控增压器报出故障时,表明此时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已经启动。
S120:切出第二可控增压器。
通过关闭第二进气控制阀和第二排气控制阀将第二可控增压器切出。当第二可控增压器切出后,仅剩余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工作。此时,容易出现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但也有可能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能够在负荷上限内工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S130: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步骤S130具体包括:
S131: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其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基础增压器的转速。
S132: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其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能够反映第一可控增压器是否处于超负荷运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可反映基础增压器是否处于超负荷运行。当第一可控增压器超负荷运行或者基础增压器超负荷运行时,可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调低;当第一可控增压器未超负荷运行且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运行时,可保持发动机的工况不变。如此可使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切合实际需要。
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可通过发动机的油门开度进行控制,可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开度来调整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本实施例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在仅第二可控增压器报出故障后,将第二可控增压器切出,并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以使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内,进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负荷及基础增压器的负荷相适应,避免出现发动机负荷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进一步具体化。该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0: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在步骤S200中,若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210:
S210: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
S220:切出第二可控增压器。
S230: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步骤S230具体包括:
S231: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S232: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其中,步骤S2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321:判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一转速阈值,且判断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
若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超过第一转速阈值,或者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第二转速阈值;则执行步骤S2322。
可以理解的是,可控增压器的转速为可控增压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在可控增压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控增压器的转速需要保持在额定的范围内。
S2322: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并重复步骤S230。
其中,第一设定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为了保证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整的精确性,第一设定值可设置一个较小值,为了保证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整效率,第一设定值可设置为一个较大值。本实施例中,依据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以及基础增压器的转速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闭环调节,可使第一可控增压器在第一转速阈值下工作,同时使基础增压器在第二转速阈值下工作,并且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能够匹配一个较大的值,以保证车辆的工作效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在控制器中预存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的关系图,根据获取的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从关系图中获取对应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关系图中,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所匹配的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能够使第一可控增压器处于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同时还可使基础增压器处于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步骤S230中,若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第一转速阈值且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第二转速阈值,则执行S2323。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和可控增压器的转速均为可控增压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在可控增压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和可控增压器的转速均需要保持在额定的范围内。
S2323:判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判断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或者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执行S2322;若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执行S2324。
S2324: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可控增压器在第一转速阈值下工作,同时基础增压器在第二转速阈值下工作时,通过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的大小,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的大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一步进行闭环控制,以保证第一可控增压器和基础增压器均不超负荷,且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能够匹配一个较大值,以保证车辆的作业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进行了细化,具体可通过闭环控制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进一步具体化。该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0: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在步骤S300中,若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310:若仅监测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340。
S310: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
S320:切出第二可控增压器。
S330: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S340:确定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
S350:切出第一可控增压器。
可通过关闭第一进气控制阀和第一排气控制阀以将第一可控增压器切出。当第一可控增压器切出后,基础增压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但也有可能基础增压器在负荷上限内工作,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S360: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步骤S360具体包括:
S361:获取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S362:基于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
若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则执行S363,若基础增压器超负荷,则执行S364。
其中,S36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且判断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第二转速阈值,或者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基础增压器超负荷;若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第二转速阈值,或者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
S363: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当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时,说明此时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和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是匹配的,因而可使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当第一可控增压器阀发生故障时,且第二可控增压器处于开启的状态,说明此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很大,且当第一可控增压器发生故障时,基础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势必需要超负荷运行,此时,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和转速势必会超出,因而不会出现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的情况。因此在步骤S363中,无需对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开启,以及是否超负荷进行判断。
S364:判断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开启;
若第二可控增压器未开启;则执行S365,若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则执行S367。
当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时,此时可能仅基础增压器工作,或者基础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同时工作。可通过判断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开启,以确定当前的状况。
S365: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
执行S365时,说明当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时,此时仅剩余基础增压器工作,第二可控增压器并未开启,因此,可通过开启第二可控增压器替代有故障的第一可控增压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型号相同,当第二可控增压器启动后,可以保证基础增压器的负荷降低至其上限以下。
S366:监测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若未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363;若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执行S367。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可控增压器启动后,尚不明确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存在故障,当第二可控增压器存在故障时,将无法分担基础增压器的负荷;只有确保第二可控增压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对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替代。因此,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S367: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二设定值并重复步骤S360。
步骤S368被执行时,说明此时第二可控增压器同样存在故障,因此,需要通过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以降低基础增压器。本实施例通过重复循环S360的闭环调节方式对基础增压器的负荷进行降低,可确保基础增压器的负荷最终降低到其上限以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在控制器中预先存储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基础增压器性能参数的关系图表,基于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从该关系图表中查询对应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并据此对发动机的实际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当调整后,能够使基础增压器的负荷降低至其上限以下。
其中,第二设定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为了保证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整的精确性,第二设定值可设置一个较小值,为了保证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整效率,第二设定值可设置为一个较大值。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具体地,确定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后,将第一可控增压器切出,并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获取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于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若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若基础增压器超负荷,则在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未开启且无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可控增压器替代第一可控增压器;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或者第二可控增压器未开启但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二设定值,并闭环调节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如此可保证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能够在保证基础增压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尽量大,以保证车辆的作业效率。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该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410、确定模块420、切出模块430、性能参数获取模块440以及调整模块450。
检测模块410用于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确定模块420用于监测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用于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
切出模块430用于切出第一可控增压器或第二可控增压器。
性能参数获取模块440用于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调整模块450用于基于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可选地,调整模块450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一转速阈值,且判断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
执行单元,当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超过第一转速阈值,或者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第二转速阈值时,执行单元用于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并重复获取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相继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相继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包括发动机510、基础增压器520、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第一进气控制阀550、第二进气控制阀560、第一排气控制阀570、第二排气控制阀580、行车控制器590和存储器600。其中,行车控制器590与发动机510、基础增压器520、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第一进气控制阀550、第二进气控制阀560、第一排气控制阀570第二排气控制阀580和存储器600通过总线连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示出的是总线连接。发动机510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基础增压器520的压气机、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的压气机和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的压气机均与进气管连通,基础增压器520的涡轮机、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的涡轮机和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的涡轮机均与排气管连通,基础增压器520的压气机连通大气,基础增压器520的涡轮机连通排气尾管;第一进气控制阀550用于控制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第二进气控制阀560用于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第一排气控制阀570用于控制第一可控增压器530的涡轮机与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第二排气控制阀580用于控制第二可控增压器540的涡轮机与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存储器60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行车控制器590执行时,使得相继增压系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存储器60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行车控制器59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车辆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存储器60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600,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600,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600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600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0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行车控制器59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600,这些远程存储器600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车辆。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执行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行车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中的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中的相关操作,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相继增压系统包括基础增压器和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所述基础增压器常开设置,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优先于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若仅监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
切出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
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一转速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一转速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
重复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一转速阈值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
判断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一设定值;
重复按第一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依据第一可控增压器的转速以及基础增压器的转速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闭环调节,可使第一可控增压器在第一转速阈值下工作,同时使基础增压器在第二转速阈值下工作,并且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能够匹配一个较大的值,以保证车辆的工作效率;
通过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的大小,以及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的大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一步进行闭环控制,以保证第一可控增压器和基础增压器均不超负荷,且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能够匹配一个较大值,以保证车辆的作业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出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包括:
关闭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进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排气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若仅监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
切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
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若所述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时,若所述基础增压器超负荷;
判断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是否开启;
若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未开启;
则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开启;
监测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若未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则发动机保持当前工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已经开启,或者监测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则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第二设定值;
重复按第二模式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括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
基于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是否超负荷包括:
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是否超过第二转速阈值,且判断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是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或者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基础增压器超负荷;若所述基础增压器的转速未超过所述第二转速阈值,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前温度未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基础增压器未超负荷。
8.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相继增压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用于监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故障信号故障;
切出模块,用于切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或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
性能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和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9.一种相继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
基础增压器,第一可控增压器和第二可控增压器;所述基础增压器的压气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均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轮机,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和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均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基础增压器的压气机连通大气,所述基础增压器的涡轮机连通排气尾管;
第一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
第二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大气连通或断开;
第一排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
第二排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增压器的涡轮机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或断开;
行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连接;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行车控制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相继增压系统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行车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
CN202111653014.XA 2021-12-30 2021-12-30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78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014.XA CN1142784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014.XA CN1142784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8429A CN114278429A (zh) 2022-04-05
CN114278429B true CN114278429B (zh) 2023-08-18

Family

ID=8087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3014.XA Active CN114278429B (zh) 2021-12-30 2021-12-30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842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2727D0 (en) * 1987-05-29 1988-06-29 Usui Kokusai Sangyo Kk Turbo-charger engine system
US5987888A (en) * 1997-07-15 1999-11-23 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urbocharger
JP2004293442A (ja) * 2003-03-27 2004-10-21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過給機構の制御装置
CN101182802A (zh) * 2007-12-06 2008-05-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相继增压系统故障预测与诊断装置及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
CN101713346A (zh) * 2008-10-01 2010-05-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热保护的发动机性能改进
EP2206904A1 (en) * 2007-11-06 2010-07-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ler
JP2017166420A (ja) * 2016-03-16 2017-09-21 株式会社Kcm 作業車両
CN109882283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27597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继增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66460A (zh) * 2021-06-08 2021-08-17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异常监控方法、控制装置、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0829B2 (en) * 2020-01-02 2023-01-24 Caterpillar Inc. Re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power system tha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turbocharger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2727D0 (en) * 1987-05-29 1988-06-29 Usui Kokusai Sangyo Kk Turbo-charger engine system
US5987888A (en) * 1997-07-15 1999-11-23 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urbocharger
JP2004293442A (ja) * 2003-03-27 2004-10-21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過給機構の制御装置
EP2206904A1 (en) * 2007-11-06 2010-07-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ler
CN101182802A (zh) * 2007-12-06 2008-05-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相继增压系统故障预测与诊断装置及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
CN101713346A (zh) * 2008-10-01 2010-05-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热保护的发动机性能改进
JP2017166420A (ja) * 2016-03-16 2017-09-21 株式会社Kcm 作業車両
CN109882283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27597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继增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66460A (zh) * 2021-06-08 2021-08-17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异常监控方法、控制装置、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涡轮增压系统压气机通流特性匹配方法;谢海江;李华雷;邢卫东;;车用发动机(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8429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287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其供气系统和一种控制方法
US7489994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movable body
US20080184776A1 (en) Adaptive oil pressure fault detection
CN110828854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供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067402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S61145340A (ja) 内燃エンジンのアイドル回転数フイ−ドバツク制御方法
CN111710888A (zh) 车载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控制方法
US7415825B2 (en) 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278429B (zh) 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相继增压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11053B (zh) 涡轮增压器及其开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09882283B (zh)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47403B (zh) 车辆、电池欠压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5013169A (zh)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022381B (zh)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功率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53899B (zh) 一种确定电控柴油机异常情况下的输出油量的方法
US9644563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10296005B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双输出模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320705B (zh) 被动式预燃室双点火汽油机点火系统故障响应方法及系统
CN111720231B (zh) 一种发动机油轨压力传感器故障后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922737B (zh) 一种发动机的扭矩储备方法、发动机及车辆
CN112397747A (zh) 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供气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2434442B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控制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6752B (zh) 一种基于计划调度与算法调度结合的空压站控制方法
CN113320349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9493B (zh) 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模块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