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5946A -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5946A
CN114275946A CN202210001667.8A CN202210001667A CN114275946A CN 114275946 A CN114275946 A CN 114275946A CN 202210001667 A CN202210001667 A CN 202210001667A CN 114275946 A CN114275946 A CN 114275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gear
electrolytic
chamber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16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5946B (zh
Inventor
唐万福
姚舜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16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59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5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5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包括废水净化机构、固体废物存储机构和固体废物净化机构;固体废物存储机构包括存储室和驱动组件,所述存储室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出口相适配,所述顶板与进口相适配,所述存储室进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斗,所述顶板可紧贴于导流斗的内壁;所述顶板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整个固体废物的转运过程简单流畅,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工业排放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是水体污染以及影响人的健康重要因素。这些污水中含有通常说的有机物、重金属氧化物,会对天然水体、土壤、空气造成长期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物质伴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是人健康损害的重要因素。为保护环境、保护人的健康,对垃圾渗滤液、单位废水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净化设备体积大,对废水中淤泥的收集与净化效率较低,达不到对环保设备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废水净化设备的体积,提高对废水中淤泥的收集与净化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包括废水净化机构、固体废物存储机构和固体废物净化机构;
所述固体废物存储机构包括存储室和驱动组件,所述存储室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存储室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出口相适配,所述顶板与进口相适配,所述存储室设置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与存储室的进口连通;
所述固体废物净化机构包括净化室和废气利用组件,所述净化室与存储室的出口连通,所述废气利用组件与废水净化机构连接,所述废气利用组件用于对净化室中的固体废物进行灼烧净化;
所述存储室连接有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用于带动底板和顶板转动,当所述顶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底板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底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顶板处于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净化机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顶板处于打开状态,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废料聚集在存储室中,当存储室中的淤泥废料储满;
在将存储室中的固体废物转运至净化室的过程中,顶板先关闭、底板再打开,从而减少了废水净化机构中的水通过存储室进入到净化室中,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整个固体废物的转运过程简单流畅,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
顶板转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压缩,从将淤泥中的部分水分挤出,减少了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从而便于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可选的,所述顶板上的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可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当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处于啮合的状态时,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分离,所述顶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底板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一齿条离开第二齿轮,所述底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顶板处于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斗中的存在大量淤泥时,驱动件驱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移动,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顶板转动,顶板对淤泥进行压缩,从而将淤泥中的一部分水分挤出;
当顶板与存储室的顶壁贴合时,第一齿条离开第一齿轮后,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底板转动,底板处于打开状态,直至底板与存储室的内壁紧密贴合,固体废物通过出口进入到净化室中,从而利用废气利用组件中的废气对净化室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所述存储室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搅拌片,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当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当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分离时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分离,所述第三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长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时,底板处于打开状态,同时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带动搅拌片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拌,从而加快了淤泥、废料的落料速度,同时降低了底板所受到的压力,有利于淤泥废料的落料。
可选的,所述存储室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设置在存储室的一圆形侧壁上,所述第三齿轮位于存储室圆形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板和底板均呈圆弧形,所述存储室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底板可置于凹槽中,所述搅拌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与存储室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齿条的长度与第二齿条相等,在相同长度的行程中,所述第三齿条的齿数大于第二齿条的齿数,所述搅拌片在第三齿条的带动下可从存储室开口的一侧沿存储室的侧壁移动至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淤泥、废料进行搅拌加快下落的过程中,搅拌片将粘附在存储室内壁上的淤泥剐蹭下来,从而便于充分将存储室内的淤泥清理出来,提高清理效率,同时由于搅拌片与底板同时转动,搅拌片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动,减轻了底板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方便底板的开合。
可选的,所述导流斗的内壁设置有弧形部,所述顶板与弧形部贴合,所述导流斗上设置有摁压部,所述摁压部位于弧形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摁压部呈圆弧形,所述顶板远离转轴的位置与摁压部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处于打开状态时,顶板置于弧形部中,从而减少了淤泥在顶板上方的沉积,顶板在关闭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挤压,从而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压出来,从而便于对淤泥进行高温处理,提高了净化效率。
可选的,所述废水净化机构包括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内均设置有电极和吸附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解的氧化剂因为活性炭孔道催化反应,效率倍升;活性炭吸附污染物分子因为有电解氧化剂存在,可以不断被氧化分解,不会一次就饱和,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这样就解决电解废水能耗高问题,也解决活性炭吸附废水一次性问题。活性炭使用量几十倍减少。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各自消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之间设置有吸附箱,所述吸附箱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箱可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均设置有加盖,所述加盖,所述加盖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废气利用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解所产生的的废气在加盖的凸出部汇聚,汇聚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净化室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靠近加盖的位置均设置有上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连接管,两所述连接管均与净化室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口对比水轻的气浮废物进行收集并进入到净化室中。
可选的,所述废气利用组件包括储气器,所述储气器通过输送管分别与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连通,所述储气器连接有多个燃烧嘴,所述燃烧嘴位于净化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解吸附室和第二电解吸附室内聚集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进入到储气器中,储气器通过燃烧嘴对净化室内的淤泥和废物进行高温燃烧无害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底板和顶板,废水净化机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顶板处于打开状态,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废料聚集在存储室中,当存储室中的淤泥废料储满,导流斗中的存在大量淤泥时,驱动件驱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移动,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顶板转动,顶板对淤泥进行压缩,从而将淤泥中的一部分水分挤出,当顶板与存储室的顶壁贴合时,第一齿条离开第一齿轮后,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底板转动,底板处于打开状态,直至底板与存储室的内壁紧密贴合,固体废物通过出口进入到净化室中,从而利用废气利用组件中的废气对净化室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在将存储室中的固体废物转运至净化室的过程中,顶板先关闭、底板再打开,从而减少了废水净化机构中的水通过存储室进入到净化室中,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整个固体废物的转运过程简单流畅,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第一齿轮带动顶板转动,顶板转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压缩,从将淤泥中的部分水分挤出,减少了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从而便于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发明将存储室设置为圆柱状,在对淤泥、废料进行搅拌加快下落的过程中,搅拌片将粘附在存储室内壁上的淤泥剐蹭下来,从而便于充分将存储室内的淤泥清理出来,提高清理效率;
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片,在对淤泥、废料进行搅拌加快下落的过程中,搅拌片将粘附在存储室内壁上的淤泥剐蹭下来,从而便于充分将存储室内的淤泥清理出来,提高清理效率,同时由于搅拌片与底板同时转动,搅拌片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动,减轻了底板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方便底板的开合;
本发明将电解和吸附进行结合,电解的氧化剂因为活性炭孔道催化反应,效率倍升;活性炭吸附污染物分子因为有电解氧化剂存在,可以不断被氧化分解,不会一次就饱和,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这样就解决电解废水能耗高问题,也解决活性炭吸附废水一次性问题。活性炭使用量几十倍减少。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各自消耗,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中固体废物存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中固体废物存储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中顶板和底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废水净化机构;11、第一电解吸附室;12、第二电解吸附室;13、电极;14、吸附箱;15、加盖;16、溢流口;17、连接管;2、固体废物存储机构;21、存储室;211、底板;212、顶板;213、导流斗;214、第一齿轮;215、第二齿轮;216、第三齿轮;217、搅拌轴;218、搅拌片;22、驱动组件;221、驱动件;222、驱动杆;223、第一齿条;224、第二齿条;225、第三齿条;3、固体废物净化机构;31、净化室;32、废气利用组件;321、储气器;322、燃烧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包括废水净化机构1、固体废物存储机构2和固体废物净化机构3。固体废物存储机构2包括存储室21和驱动组件22,存储室21开设有进口和出口。存储室21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底板211和顶板212,底板211与出口相适配,顶板212与进口相适配。存储室21设置有导流斗213,导流斗213与存储室21的进口连通。
固体废物净化机构3包括净化室31和废气利用组件32,净化室31与存储室21的出口连通,废气利用组件32与废水净化机构1连接,废气利用组件32用于对净化室31中的固体废物进行灼烧净化。
存储室21连接有联动部,联动部用于带动底板211和顶板212转动,当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时,底板211处于闭合状态,当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时,顶板212处于闭合状态。
废水净化机构1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废料聚集在存储室21中,当存储室21中的淤泥废料储满。
在将存储室21中的固体废物转运至净化室31的过程中,顶板212先关闭、底板211再打开,从而减少了废水净化机构1中的水通过存储室21进入到净化室31中,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整个固体废物的转运过程简单流畅,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顶板212转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压缩,从将淤泥中的部分水分挤出,减少了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从而便于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废水净化机构1包括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内均设置有电极13和吸附剂。电解的氧化剂因为活性炭孔道催化反应,效率倍升。活性炭吸附污染物分子因为有电解氧化剂存在,可以不断被氧化分解,不会一次就饱和,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这样就解决电解废水能耗高问题,也解决活性炭吸附废水一次性问题。活性炭使用量几十倍减少。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各自消耗。
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之间设置有吸附箱14,吸附箱14内设置有吸附剂,吸附箱14可打开。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
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均设置有加盖15,加盖15,加盖15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连接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与废气利用组件32连接。电解所产生的的废气在加盖15的凸出部汇聚,汇聚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7进入到净化室31中。
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靠近加盖15的位置均设置有上溢流口16,溢流口16连接有连接管17,两连接管17均与净化室31连通。溢流口16对比水轻的气浮废物进行收集并进入到净化室31中。
废气利用组件32包括储气器321,储气器321通过输送管分别与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连通,储气器321连接有多个燃烧嘴322,燃烧嘴322位于净化室31内。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内聚集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进入到储气器321中,储气器321通过燃烧嘴322对净化室31内的淤泥和废物进行高温燃烧无害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顶板212上的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4,底板211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5,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件221和驱动杆222。驱动杆222沿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第一齿条223可与第一齿轮214啮合,第二齿条224可与第二齿轮215啮合,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沿驱动杆2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齿轮214和第二齿轮215均位于驱动杆222的同一侧。底板211位于存储室21内,顶板212位于存储室21外。
当第一齿条223与第一齿轮214处于啮合的状态时,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分离,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底板211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第一齿条223离开第二齿轮215,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顶板212处于闭合状态。
导流斗213中的存在大量淤泥时,驱动件221驱动驱动杆222移动,驱动杆22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223与第二齿条224移动,与第一齿条223啮合的第一齿轮214随之转动,第一齿轮214带动顶板212转动,顶板212对淤泥进行压缩,从而将淤泥中的一部分水分挤出。当顶板212与存储室21的顶壁贴合时,第一齿条223离开第一齿轮214后,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第二齿轮215带动底板211转动,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直至底板211与存储室21的内壁紧密贴合,固体废物通过出口进入到净化室31中,从而利用废气利用组件32中的废气对净化室31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驱动杆22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齿条225,第三齿条225位于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之间,存储室21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17,搅拌轴217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搅拌片218,搅拌轴217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6。当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啮合。当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分离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分离,第三齿条225与第二齿条224的长度相等。
当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同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啮合,第三齿轮216带动搅拌片218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拌,从而加快了淤泥、废料的落料速度,同时降低了底板211所受到的压力,有利于淤泥废料的落料。
存储室21呈圆柱状,第一齿轮214、第二齿轮215和第三齿轮216均设置在存储室21的一圆形侧壁上,第三齿轮216位于存储室21圆形侧壁的中间位置,顶板212和底板211均呈圆弧形。存储室2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底板211可置于凹槽中,搅拌片218远离搅拌轴217的一端与存储室21的内壁贴合,第三齿条225的长度与第二齿条224相等,在相同长度的行程中,第三齿条225的齿数大于第二齿条224的齿数,搅拌片218在第三齿条225的带动下可从存储室21开口的一侧沿存储室21的侧壁移动至另一侧。
在对淤泥、废料进行搅拌加快下落的过程中,搅拌片218将粘附在存储室21内壁上的淤泥剐蹭下来,从而便于充分将存储室21内的淤泥清理出来,提高清理效率。同时由于搅拌片218与底板211同时转动,搅拌片218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动,减轻了底板211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方便底板211的开合。
导流斗213的内壁设置有弧形部,顶板212与弧形部贴合,导流斗213上设置有摁压部,摁压部位于弧形部相对的一侧,摁压部呈圆弧形,顶板212远离转轴的位置与摁压部存在间隙。在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时,顶板212置于弧形部中,从而减少了淤泥在顶板212上方的沉积,顶板212在关闭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挤压,从而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压出来,从而便于对淤泥进行高温处理,提高了净化效率。
顶板212上设置有阻尼传感器,阻尼传感器对顶板212在压缩过程中受到的阻尼力进行检测,当阻尼力低于阈值时顶板212进行往复压缩,当阻尼力高于阈值时,顶板212与存储室21进口的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对存储室21内的淤泥和废料进行紧密压缩,减少水分。
工作原理:
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内聚集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进入到储气器321中,储气器321通过燃烧嘴322对净化室31内的淤泥和废物进行高温燃烧无害化处理。
废水净化机构1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废料聚集在存储室21中,当存储室21中的淤泥废料储满,导流斗213中的存在大量淤泥时,驱动件221驱动驱动杆222移动,驱动杆22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223与第二齿条224移动,与第一齿条223啮合的第一齿轮214随之转动,第一齿轮214带动顶板212转动,顶板212对淤泥进行压缩,从而将淤泥中的一部分水分挤出;
当顶板212与存储室21的顶壁贴合时,第一齿条223离开第一齿轮214后,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第二齿轮215带动底板211转动,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直至底板211与存储室21的内壁紧密贴合,固体废物通过出口进入到净化室31中,从而利用废气利用组件32中的废气对净化室31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在将存储室21中的固体废物转运至净化室31的过程中,顶板212先关闭、底板211再打开,从而减少了废水净化机构1中的水通过存储室21进入到净化室31中,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整个固体废物的转运过程简单流畅,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
第一齿轮214带动顶板212转动,顶板212转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压缩,从将淤泥中的部分水分挤出,减少了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从而便于对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净化处理。
当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同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啮合,第三齿轮216带动搅拌片218对淤泥和废料进行搅拌,从而加快了淤泥、废料的落料速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净化机构(1)、固体废物存储机构(2)和固体废物净化机构(3);
所述固体废物存储机构(2)包括存储室(21)和驱动组件(22),所述存储室(21)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存储室(21)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底板(211)和顶板(212),所述底板(211)与出口相适配,所述顶板(212)与进口相适配,所述存储室(21)设置有导流斗(213),所述导流斗(213)与存储室(21)的进口连通;
所述固体废物净化机构(3)包括净化室(31)和废气利用组件(32),所述净化室(31)与存储室(21)的出口连通,所述废气利用组件(32)与废水净化机构(1)连接,所述废气利用组件(32)用于对净化室(31)中的固体废物进行灼烧净化;
所述存储室(21)连接有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用于带动底板(211)和顶板(212)转动,当所述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底板(211)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顶板(212)处于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2)上的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4),所述底板(211)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5),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件(221)和驱动杆(222),所述驱动杆(222)沿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所述第一齿条(223)可与第一齿轮(214)啮合,所述第二齿条(224)可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所述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沿驱动杆(2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当所述第一齿条(223)与第一齿轮(214)处于啮合的状态时,所述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分离,所述顶板(212)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底板(211)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所述第一齿条(223)离开第二齿轮(215),所述底板(21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顶板(212)处于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2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齿条(225),所述第三齿条(225)位于第一齿条(223)和第二齿条(224)之间,所述存储室(21)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17),所述搅拌轴(217)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搅拌片(218),所述搅拌轴(217)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6),当所述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啮合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啮合,当所述第二齿条(224)与第二齿轮(215)分离时第三齿条(225)与第三齿轮(216)分离,所述第三齿条(225)与第二齿条(224)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室(21)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齿轮(214)、第二齿轮(215)和第三齿轮(216)均设置在存储室(21)的一圆形侧壁上,所述第三齿轮(216)位于存储室(21)圆形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板(212)和底板(211)均呈圆弧形,所述存储室(2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底板(211)可置于凹槽中,所述搅拌片(218)远离搅拌轴(217)的一端与存储室(21)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齿条(226)的长度与第二齿条(224)相等,在相同长度的行程中,所述第三齿条(226)的齿数大于第二齿条(224)的齿数,所述搅拌片(218)在第三齿条(226)的带动下可从存储室(21)开口的一侧沿存储室(21)的侧壁移动至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斗(213)的内壁设置有弧形部,所述顶板(212)与弧形部贴合,所述导流斗(213)上设置有摁压部,所述摁压部位于弧形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摁压部呈圆弧形,所述顶板(212)远离转轴的位置与摁压部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净化机构(1)包括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内均设置有电极(13)和吸附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之间设置有吸附箱(14),所述吸附箱(14)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箱(14)可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均设置有加盖(15),所述加盖(15),所述加盖(15)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与废气利用组件(3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靠近加盖(15)的位置均设置有上溢流口(16),所述溢流口(16)连接有连接管(17),两所述连接管(17)均与净化室(3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利用组件(32)包括储气器(321),所述储气器(321)通过输送管分别与第一电解吸附室(11)和第二电解吸附室(12)连通,所述储气器(321)连接有多个燃烧嘴(322),所述燃烧嘴(322)位于净化室(31)内。
CN202210001667.8A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Active CN114275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667.8A CN114275946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667.8A CN114275946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946A true CN114275946A (zh) 2022-04-05
CN114275946B CN114275946B (zh) 2022-10-21

Family

ID=8088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1667.8A Active CN114275946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59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3731A1 (en) * 2005-10-28 2008-09-18 Thiam Seng Lee Advanced Electro-Coagulation Device And Process Of Using The Sam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7619129A (zh) * 2017-10-30 2018-01-23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CN108757866A (zh) * 2018-06-19 2018-11-06 韩文智 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及用其制作的不易倾倒的安全抽屉柜
CN109775954A (zh) * 2019-03-13 2019-05-21 河南仁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挤压式污泥脱水装置
CN213569934U (zh) * 2020-10-20 2021-06-29 太原师范学院 一种环境污染治理用化学脱氮设备
CN214167665U (zh) * 2020-06-06 2021-09-10 江西津晶智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仓储用废水处理装置
WO202119012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开门和关门装置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3731A1 (en) * 2005-10-28 2008-09-18 Thiam Seng Lee Advanced Electro-Coagulation Device And Process Of Using The Sam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7619129A (zh) * 2017-10-30 2018-01-23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CN108757866A (zh) * 2018-06-19 2018-11-06 韩文智 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及用其制作的不易倾倒的安全抽屉柜
CN109775954A (zh) * 2019-03-13 2019-05-21 河南仁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挤压式污泥脱水装置
WO202119012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开门和关门装置及冰箱
CN214167665U (zh) * 2020-06-06 2021-09-10 江西津晶智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仓储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3569934U (zh) * 2020-10-20 2021-06-29 太原师范学院 一种环境污染治理用化学脱氮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946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0560U (zh) 用于废臭气体净化的生物自动净化设备
CN112844017A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738706A (zh) 一种燃煤锅炉用氮氧化物净化装置
CN114275946B (zh) 一种电解氧化吸附还原的废水治理系统
CN212236554U (zh) 一种环保型刺激性废气处理装置
CN215365210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水的水质净化设备
CN210065225U (zh) 一种水样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离装置
CN21434485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0729126U (zh) 一种火力发电烟气污染处理装置
CN215365150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系统
CN113230825A (zh) 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用自清洁新开发废气排放处理设备
CN216440274U (zh) 一种垃圾焚化废气净化设备
CN216654053U (zh) 一种节能型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CN215327904U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装置
CN113023924A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系统
CN218653856U (zh) 一种用于化工厂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5693007U (zh) 一种环保工程脱硝脱硫用方便使用的吸收塔
CN213388178U (zh) 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用渗滤液收集池
CN216106359U (zh) 一种渗透液用无害化处理排放装置
CN216863925U (zh) 一种河道生物净化装置
CN213416549U (zh) 一种农药生产废物处理系统
CN212805664U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二噁英去除装置
CN220677357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尾气净化处理设备
CN214809659U (zh) 一种废气排放处理装置
CN217868505U (zh) 一种餐厨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