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5020B - 伴行车 - Google Patents

伴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5020B
CN114275020B CN202111625817.4A CN202111625817A CN114275020B CN 114275020 B CN114275020 B CN 114275020B CN 202111625817 A CN202111625817 A CN 202111625817A CN 114275020 B CN114275020 B CN 114275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piece
frame
angle detectio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58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5020A (zh
Inventor
陈新红
王昕宇
樊愉
肖琛琛
刘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l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Hubei Newruide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ol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Hubei Newruide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ol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Hubei Newruide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ol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58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5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5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5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伴行车,涉及车辆领域,包括车架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前车轮、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前车轮设置于车架的前方,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车架的后方,且前车轮、第一后车轮以及第二后车轮三者轴线不重合,第一后车轮设置于前车轮及第二后车轮之间。如此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伴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导致使用者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伴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伴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伴行车一般为三轮形成,且三个轮子中,其中两个车轮设置于车架后方,另外一个车轮设置于车架前端,设置于车架后方的两个车轮同轴设置,如此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伴行车,以克服现有伴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导致使用者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伴行车,包括车架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前车轮、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方,所述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方,且所述前车轮、所述第一后车轮以及所述第二后车轮三者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后车轮设置于所述前车轮及所述第二后车轮之间。
优选地,伴行车还包括牵引组件、动力组件、角度检测组件、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牵引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牵引件及所述车架均铰接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与使用者的腰部相连;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前车轮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后车轮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中间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车架的角度变化的第一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伴行车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中间连接件在不受外力状态时自动保持竖直设置的回位装置,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回位装置包括弹性件、导向柱、导向套以及压片,所述压片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方向,所述中间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帽,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导向套以及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连接部、所述导向套以及所述滑槽均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柱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套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向套包括筒状主体和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靠近所述压片的一端,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且所述支撑片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筒状主体、所述支撑片以及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牵引件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角度变化的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所述前车轮上设置有第一自动刹车装置,所述第二后车轮上设置有第二自动刹车装置,所述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自动刹车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自动刹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前车轮的转向角度的第三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角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后车轮和所述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所述前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端靠近所述第二后车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后车轮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后车轮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后车轮罩和第二后车轮罩。
优选地,使用者的腰上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牵引件上万向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件上设置用于供使用者手握的握持部,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钩挂部。
优选地,所述牵引件为可伸缩牵引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伴行车,包括车架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前车轮、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前车轮设置于车架的前方,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车架的后方,且前车轮、第一后车轮以及第二后车轮三者轴线不重合,第一后车轮设置于前车轮及第二后车轮之间。如此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伴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导致使用者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伴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回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伴行车牵引件折叠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伴行车;1、车架;2、前车轮;3、第一后车轮;4、第二后车轮;5、安装架;6、前水平转轴;7、竖直转轴;8、中间连接件;9、牵引件;10、连接部;11、控制器;12、电源;13、第一销轴;14、弹性件;15、导向柱;16、导向套;1601、筒状主体;1602、支撑片;17、压片;1701、滑槽;18、腰带;19、第二销轴;20、握持部;21、万向连接器;22、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第一后车轮罩;25、第二后车轮罩;26、阻挡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伴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导致使用者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的问题的伴行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伴行车100,包括车架1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前车轮2、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前车轮2设置于车架1的前方,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分别设置于车架1的后方,且前车轮2、第一后车轮3以及第二后车轮4三者轴线不重合,第一后车轮3设置于前车轮2及第二后车轮4之间。如此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伴行车100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重心不确定,导致使用者腰部上下冲击的力很大,长途行进非常吃力的问题。
具体地,前车轮2通过前水平转轴6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5上;安装架5通过竖直转轴7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前端、以实现伴行车100的转弯;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分别通过第一后水平转轴和第二后水平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后方。
于本实施例中,伴行车100还包括牵引组件、动力组件、角度检测组件、控制器11以及电源12;牵引组件包括中间连接件8和牵引件9,中间连接件8与牵引件9及车架1均铰接连接,牵引件9用于与使用者的腰部相连,具体地,中间连接件8为中间连接架,牵引件9为牵引杆,中间连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牵引件9及安装架5铰接连接;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前车轮2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后车轮4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具体均选用电机;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中间连接件8相对于车架1的角度变化的第一角度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检测装置具体选用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角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11通信连接,电源12与控制器11电连接。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伴行车100的速度与使用者的速度不匹配时,使用者对伴行车100施加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中间连接件8与安装架5的角度发生变化时,第一角度检测装置感知这一变化、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据接收到的上述信息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工作,从而调整前车轮2和第一后车轮3的转速,使中间连接件8重新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使用者与伴行车100速度相匹配,伴行车100行驶所需的动力全部由伴行车100自身提供。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伴行车100的动力主要由第一驱动装置提供,第二驱动装置起到辅助驱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伴行车100还包括用于使中间连接件8在不受外力状态时自动保持竖直设置的回位装置,中间连接件8设置有第一销轴13,第一销轴13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上,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销轴13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架5上,回位装置包括弹性件14、导向柱15、导向套16以及压片17,压片17上设置有滑槽1701,滑槽17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销轴13的轴线方向,中间连接件8上设置有连接部10,导向柱15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帽26,导向柱1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部10、导向套16以及滑槽1701与第一销轴13可拆卸连接,导向柱15与连接部10、导向套16以及滑槽1701均滑动连接,且导向柱15能够沿滑槽1701的长度方向滑动,弹性件14设置于连接部10和导向套16之间。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弹性件14为弹簧,弹簧套设于导向柱15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10和导向套16相抵;第一角度检测装置检测第一销轴13的转动,即可检测中间连接件8与车架1铰接位置的角度变化;连接部10为连接板;第一销轴13上设置有螺纹孔,导向柱15的另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在使用者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一销轴13转动,同时带动导向柱15同步转动,随着导向柱15的转动,导向套16沿着导向柱15向靠近连接部10的方向滑动,弹性件14随着导向套16的滑动产生压缩;如图2中实线部分所示,当使用者施加的作用力消失时,在弹性件14弹力的作用下,导向套16沿着导向柱15向远离连接部10的方向滑动,直至复位。
进一步地,导向套16包括筒状主体1601和支撑片1602,支撑片1602的两端均凸出于筒状主体1601,且支撑片1602沿滑槽1701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柱1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部10、筒状主体1601、支撑片1602以及滑槽1701与第一销轴1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筒状主体1601与支撑片1602一体成型,筒状主体1601嵌套于弹簧内部,弹簧的一端与支撑片1602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0相抵。
于本实施例中,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牵引件9相对于中间连接件8角度变化的第二角度检测装置,前车轮2上设置有第一自动刹车装置,第二后车轮4上设置有第二自动刹车装置,第二角度检测装置、第一自动刹车装置以及第二自动刹车装置均与控制器11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角度检测装置具体选用角度传感器,牵引件9上设置有第二销轴19,第二销轴19可转动地设置于中间连接件8上,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检测第二销轴19的角度变化,即可检测牵引件9相对于中间连接件8角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自动刹车装置、第二自动刹车装置以及控制器11的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牵引件9脱离使用者腰部或者如图5所示牵引件9折叠收纳至车架1上方时,控制器11根据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牵引件9角度变化信息,控制第一自动刹车装置和第二自动刹车装置分别刹停前车轮2和第二后车轮4,进而实现伴行车100的制动。
于本实施例中,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前车轮2的转向角度的第三角度检测装置,第三角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11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角度检测装置具体选用角度传感器,安装架5与竖直转轴7固定连接,竖直转轴7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上,第三角度检测装置检测竖直转轴7的角度变化,即可检测前车轮2的转向角度。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前车轮2转向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均需要进行调整,通过设置第三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前车轮2的转向信息,控制器11能够精准调控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分别设置于车架1相对的两侧,前车轮2设置于车架1的前端靠近第二后车轮4的一侧,第一后车轮3的外侧和第二后车轮4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后车轮罩24和第二后车轮罩25。如此设置,前车轮2偏置,具体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位于车架1前端靠近第二后车轮4的一侧,使用者相对于车架1同样偏置,如此行驶过程中,使用者无需转身,利用眼睛的余光即可了解到货物的状态。另外,使用者及前车轮2偏置,如此在车架1前端靠近第一后车轮3的一侧无遮挡,伴行车100可实现大于车架1长度货物的运输,且运输过程中货物可倚靠至第一后车轮罩24和第二后车轮罩25上,第一后车轮罩24和第二后车轮罩25起到阻挡作用,防止货物自车架1两侧滑落。
进一步地,控制器11及电源12设置于车架1的一侧,且控制器11、电源12以及第二后车轮4设置于车架1的同一侧。如此设置,控制器11和电源12同样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防止了货物滑落情况发生。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布局,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的半径相等,且第一后车轮3和第二后车轮4的半径均大于前车轮2的半径。
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的腰上设置有腰带18,腰带18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牵引件9上万向连接有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卡扣连接。具体地,牵引件9远离中间连接件8的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器21与第二连接部23连接。万向连接器21属于现有技术,详细结构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过程中,腰带18套设于使用者腰部,第一连接部22设置于使用者的腰部后方,通过使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卡扣连接,使用者可以快速与伴行车100分离。
另外,还可采用腰带18与使用者腰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使用者与伴行车100的快速分离。例如,腰带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且与此同时,可保留腰带18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牵引件9上万向连接有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卡扣连接的快速分离方式。
于本实施例中,牵引件9上设置用于供使用者手握的握持部20,如此设置,伴行车100使用便利性大大提高。
于本实施例中,车架1的后端设置有钩挂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伴行车100能够运送的货物数量有效,通过在伴行车100的后方钩挂可移动小车能够有效增加伴行车100运输的货物数量。钩挂部具体可选用钩环,在可移动小车上设置挂钩,通过将挂钩钩挂于钩环上来实现伴行车100与可移动小车的连接。可移动小车选用能够移动的小车即可。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高,牵引件9为可伸缩牵引件9。具体地,牵引件9为可伸缩牵引杆,可伸缩牵引杆的详细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伴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前车轮、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方,所述第一后车轮和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方,且所述前车轮、所述第一后车轮以及所述第二后车轮三者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后车轮设置于所述前车轮及所述第二后车轮之间;
还包括牵引组件、动力组件、角度检测组件、控制器以及电源;
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牵引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牵引件及所述车架均铰接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与使用者的腰部相连;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前车轮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后车轮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中间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车架的角度变化的第一角度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中间连接件在不受外力状态时自动保持竖直设置的回位装置,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回位装置包括弹性件、导向柱、导向套以及压片,所述压片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方向,所述中间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帽,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导向套以及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连接部、所述导向套以及所述滑槽均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柱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包括筒状主体和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靠近所述压片的一端,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且所述支撑片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筒状主体、所述支撑片以及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牵引件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角度变化的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所述前车轮上设置有第一自动刹车装置,所述第二后车轮上设置有第二自动刹车装置,所述第二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自动刹车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自动刹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前车轮的转向角度的第三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角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车轮和所述第二后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相对的两侧,所述前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端靠近所述第二后车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后车轮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后车轮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后车轮罩和第二后车轮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使用者的腰上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牵引件上万向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上设置用于供使用者手握的握持部,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钩挂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为可伸缩牵引件。
CN202111625817.4A 2021-12-28 2021-12-28 伴行车 Active CN114275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5817.4A CN11427502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伴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5817.4A CN11427502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伴行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020A CN114275020A (zh) 2022-04-05
CN114275020B true CN114275020B (zh) 2022-11-08

Family

ID=8087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5817.4A Active CN114275020B (zh) 2021-12-28 2021-12-28 伴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502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4801A (en) * 1968-04-04 1971-06-09 Leslie Philip Edward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rolleys
FR2761333A1 (fr) * 1997-03-26 1998-10-02 C D P S I Creation Et Distribu Vehicule a trois roues du genre tricycle configure en side-car
CN102036873A (zh) * 2009-03-24 2011-04-27 秦旭昇 并列式脚踏车
CN204605879U (zh) * 2015-05-18 2015-09-02 聊城市舒洁市政环卫设施设备有限公司 钢构房移动用轮组
CN205554227U (zh) * 2016-04-05 2016-09-07 李杰洪 一种自发电式超市购物推车
CN210390656U (zh) * 2019-03-28 2020-04-24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引车分公司 一种防震缓冲型牵引机构
CN211001424U (zh) * 2019-11-01 2020-07-14 杨绵天 木牛流马车
CN112356885A (zh) * 2020-11-24 2021-02-12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伴随保障电动牵引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0175A1 (en) * 2003-02-03 2004-08-05 Cepull George F. Travois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4801A (en) * 1968-04-04 1971-06-09 Leslie Philip Edward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rolleys
FR2761333A1 (fr) * 1997-03-26 1998-10-02 C D P S I Creation Et Distribu Vehicule a trois roues du genre tricycle configure en side-car
CN102036873A (zh) * 2009-03-24 2011-04-27 秦旭昇 并列式脚踏车
CN204605879U (zh) * 2015-05-18 2015-09-02 聊城市舒洁市政环卫设施设备有限公司 钢构房移动用轮组
CN205554227U (zh) * 2016-04-05 2016-09-07 李杰洪 一种自发电式超市购物推车
CN210390656U (zh) * 2019-03-28 2020-04-24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引车分公司 一种防震缓冲型牵引机构
CN211001424U (zh) * 2019-11-01 2020-07-14 杨绵天 木牛流马车
CN112356885A (zh) * 2020-11-24 2021-02-12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伴随保障电动牵引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020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80701199A (ko) 견인로드 없이 비행기를 견인하기 위한 견인차
CN211032326U (zh) 一种agv搬运小车
JP6102706B2 (ja) 台車
CN205469487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3819432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KR20100134988A (ko) 2륜차의 안전 주행 보조용의 보조 바퀴를 구비한 자동 모터 구동 스탠드 장치
CN104494749A (zh) 一种电动自平衡式双轮车
CN112683556A (zh)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检测设备
CN114275020B (zh) 伴行车
CN105905210A (zh) 一种新型平衡车
CN206155692U (zh) 便携折叠滑板车
CN103963877A (zh) 平行双轮电动车辅助平衡机构
CN216690536U (zh) 车辆搬运装置
CN210174710U (zh) 一种agv小车
CN204037449U (zh) 可折叠后视镜支架组件
CN110282035A (zh) 装载运输车
CN110001740A (zh) 一种安全智能助力推车
CN212373344U (zh) 一种伸缩式汽车搬运机器人用前车架
CN209833480U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抱夹装置
CN111550111B (zh) 一种带有联动翻板式夹臂的伸缩式汽车搬运机器人
KR102252698B1 (ko) 주차차량의 휴대용 견인장치
CN207955888U (zh) 一种高位截瘫病人使用的电动车载轮椅车
CN111576969A (zh) 一种底盘伸缩式汽车搬运机器人
CN214040660U (zh) 车辆双转向侧滑检验台
CN217496405U (zh) 一种折叠式代步随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