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4844A -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4844A
CN114274844A CN202111639140.XA CN202111639140A CN114274844A CN 114274844 A CN114274844 A CN 114274844A CN 202111639140 A CN202111639140 A CN 202111639140A CN 114274844 A CN114274844 A CN 114274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motor
rest
bridge arms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91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4844B (zh
Inventor
王海鑫
丰树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91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4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4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通过将正弦波与载波比较得到占空比,从而向等效电感两端施加正弦波电压,可以利用电池内阻对电池从内部进行加热;通过采样电机的相电流,利用电机绕组相的有效值近似等于母线输出电流有效值这一原理,对输出电流进行闭环调节,从而调节所注入的正弦波的幅值;通过转子的位置来选择电机的三相接通方式,以使得回路的等效电感最小,从而使得电流频率最高,以避免产生整车产生低频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产品已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在大中型城市,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电动汽车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技术尚未突破,其中,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大功率放电便是其中之一。大多数电化学电池,如:铅酸、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等,其最大允许输出功率与温度相关,在低温条件下,电池无法输出最大功率。
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是车辆动力电池的绝对主流,而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更加明显,低温状态下其无法进行大功率输出,在电池技术未获得突破之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这种特性是所有电动汽车厂商所要面对的。
现阶段,关于动力电池低温性能衰减问题,普遍采用外部加热方法,通过在动力电池中加入专门的电加热系统实现动力电池的加热,例如电加热器或液加热器,从外部向电池施加热量使其温度增高以满足性能需求,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原因为与电池内部温度的小幅增加相比,产生这些额外热量所消耗的电池能量相对较高,从而大幅度降低车辆的能量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动车自身的电机和控制器对电池进行快速充放电、利用电阻对电池从内部进行加热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d轴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包括:锁定所述电机使其不运行,获取当前状态的电机的转子位置,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将要并联的两相绕组。
优选的,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将要并联的两相绕组包括:计算获取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对于同一转子位置,取电感最小的所述相序方式为选定相序,由此获得所有转子位置的选定相序;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与该转子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选定相序。
优选的,所述计算获取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包括: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21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22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23
分别计算获得所述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波形图。
优选的,所述分别计算获得所述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波形图还包括:取三条所述波形图的交点中最底部的若干点,记为分割点;沿所述波形图的x轴,依次取两所述分割点之间的x轴上所对应的转子位置范围,以获得数个所述转子位置范围;取所述转子位置范围内的最底部的所述波形图所对应的相序方式为该转子位置范围的所述选定相序。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包括: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31
计算所述相电流的有效值Ip-eff,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有效值Ip-eff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还包括;当所述调节值ΔIp小于预设限值Is时,停止所述闭环调节。
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池包括若干个动力电池单元,所述若干个动力电池单元之间并联或串联;所述调制波为正弦波;所述电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和励磁电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系统,所述电机通过逆变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所述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电机、逆变器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机通过逆变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所述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正弦波与载波比较得到占空比,从而向等效电感两端施加正弦波电压,可以利用电阻对电池从内部进行加热;
2.通过采样电机的相电流,利用电机绕组相的有效值近似等于输出电流这一原理,对输出电流进行闭环调节,从而调节所注入的正弦波的幅值;
3.通过转子的位置来选择电机的三相接通方式,以使得回路的等效电感最小,从而使得电流频率最高,以避免产生整车产生低频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对输出电流进行闭环调节的控制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C相为采样相的相序方式;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B相为采样相的相序方式;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A相为采样相的相序方式;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波形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位置与相序方式相对应表;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电流Ibat、输出电流Idc和采样电流Ip的电流波形图以及分别的有效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公开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输出PWM驱动信号,以控制逆变器的上桥臂和下桥臂有规律的周期性地导通和断开,将动力电池的输出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作用于驱动电机定子绕组,动力电池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互相充电、放电,在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均会产生热量,即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从内部发热,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内部加热。
具体参见附图1,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具体的,调制波为正弦波;
将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占空比中调制波较载波为高电平时,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最后还对输出电流进行闭环调节,具体,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调制波的幅值,依据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通过采样电机的相电流,利用电机绕组相的有效值近似等于输出电流这一原理(参见附图8),对输出电流进行闭环调节,从而调节所注入的正弦波的幅值。
由于电压为周期性正弦波,故采集到的相电流Ip通常不能直接作为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而是需要计算其有效值,有效值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值。具体的,可以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61
计算相电流的有效值Ip-eff,再将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有效值Ip-eff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
一种优选的,设定一预设限值Is,当调节值ΔIp小于预设限值Is时,表示相电流反馈值Ip-fbk与相电流目标值Ip-rms之间的差在正常范围内,无需再进行调节,则停止闭环调节。
另一种优选的,由于相电流反馈值Ip-fbk与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不可能完全相等,其之间必然存在不等于0的差距,故可以不设预设限值Is,通过相电流反馈值Ip-fbk与相电流目标值Ip-rms之间的差,无极限的对方波电压进行调节。
电机控制器包括三相桥臂和母线电容C1,三相桥臂由U相桥臂、V相桥臂和W相桥臂并联构成,母线电容C1与U相桥臂、V相桥臂和W相桥臂并联。U相桥臂由上桥臂功率开关S1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2连接构成,V相桥臂由上桥臂功率开关S3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4连接构成,W相桥臂由上桥臂功率开关S5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6连接构成。
U相桥臂上的连接点(即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与下桥臂功率开关S2的连接点)引线连接三相电机的U相定子绕组A;V相桥臂上的连接点(即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与下桥臂功率开关S4的连接点)引线连接三相电机5的V相定子绕组B;W相桥臂上的连接点(即上桥臂功率开关S5与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连接点)引线连接三相电机5的W相定子绕组C。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上桥臂功率开关S2、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下桥臂功率开关S4、下桥臂功率开关S5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6都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芯片、IGBT模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等功率开关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对开关单元中各IGBT器件和MOSFET器件等的组合方式及连接方式并不限定。对上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材料类型也不做限定,比如,可采用碳化硅(SiC)或其他材料制得的功率开关器件。
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上桥臂功率开关S2、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下桥臂功率开关S4、下桥臂功率开关S5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6都具有对应的寄生二极管,每个开关单元的二极管可以是普通的功率硅(Si)二极管,也可以是SiC二极管,对此并不限制。
上桥臂功率开关S1的上端、上桥臂功率开关S2的上端、上桥臂功率开关S3的上端连接动力电池1的正极,下桥臂功率开关S4的下端、下桥臂功率开关S5的下端、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下端连接动力电池1的负极。上桥臂功率开关S1的控制端、上桥臂功率开关S2的控制端、上桥臂功率开关S3的控制端、下桥臂功率开关S4的控制端、下桥臂功率开关S5的控制端和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控制端分别与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模块连接。
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上桥臂功率开关S5、下桥臂功率开关S2、下桥臂功率开关S4、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通断来形成脉冲电流,脉冲电流流过动力电池的电池内阻,电池内阻发热,在动力电池内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上桥臂功率开关S5、下桥臂功率开关S2、下桥臂功率开关S4、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通断频率(开关频率)来调节脉冲电流的频率。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上桥臂功率开关S1、上桥臂功率开关S3、上桥臂功率开关S5、下桥臂功率开关S2、下桥臂功率开关S4、下桥臂功率开关S6的导通时间(占空比)来调节脉冲电流的大小。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当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时,首先需要锁定电机使其不运行,并获取当前状态下的电机的转子位置,根据转子位置来选择合适的将要并联的两相绕组来实现脉冲充电。
具体的,计算获取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对于同一转子位置,取电感最小的相序方式为选定相序,由此获得所有转子位置的选定相序;根据转子位置选择与该转子位置相对应的选定相序。
通过上述选定方式,可尽可能的使得回路的等效电感最小,从而使得电流频率最高,以避免产生整车产生低频振动。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81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82
Figure BDA0003443500510000083
分别计算获得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依据上述数据分别绘制电感大小波形图,参见附图6。取三条波形图的交点中最底部的若干点,记为分割点,该点所连接成的线段即是三种相序方式的电感最小的转子位置。沿波形图的x轴,依次取两分割点之间的x轴上所对应的转子位置范围,以获得数个转子位置范围,每个转子位置范围即为一个相序方式的取值范围,即在该转子范围内,两分割点之间的线段所对应的相序方式即为电感最小的相序方式。故取转子位置范围内的最底部的波形图所对应的相序方式为该转子位置范围的选定相序。最后获得转子位置与相序方式相对应的表格,参见附图7。
电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和励磁电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系统,电机通过逆变器与动力电池连接,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电压包括正弦波和载波;将正弦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占空比中正弦波较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调制波的幅值,依据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动力电池由若干电池模组串联/并联组成,电池种类包括并不限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动力电池组负极与第二动力电池组正极连接。
母线电容提供滤波作用,种类包括并不限于电解电容、薄膜电容等。
逆变器,为驱动电机提供电源,由六个功率开关管组成,每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一相桥臂,开关管种类包括并不限于IGBT,MOSFET等。
逆变器直流侧与母线电容连接,三相桥臂交流输出侧与驱动电机定子绕组连接。动力电池与直流母线电容并联。逆变器发送的PWM驱动信号,使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之间周期性地交换能量,产生交流充、放电电流,作用于电池内阻产生焦耳热,使电池温度上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电机、逆变器和动力电池,电机通过逆变器与动力电池连接。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将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占空比中调制波较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调制波的幅值,依据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
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包括:
锁定所述电机使其不运行,获取当前状态的电机的转子位置,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将要并联的两相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将要并联的两相绕组包括:
计算获取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
对于同一转子位置,取电感最小的所述相序方式为选定相序,由此获得所有转子位置的选定相序;
根据所述转子位置选择与该转子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选定相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获取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包括:
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3443500500000021
Figure FDA0003443500500000022
Figure FDA0003443500500000023
分别计算获得所述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波形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获得所述三种相序方式分别在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电感大小波形图还包括:
取三条所述波形图的交点中最底部的若干点,记为分割点;
沿所述波形图的x轴,依次取两所述分割点之间的x轴上所对应的转子位置范围,以获得数个所述转子位置范围;
取所述转子位置范围内的最底部的所述波形图所对应的相序方式为该转子位置范围的所述选定相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包括:
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3443500500000024
计算所述相电流的有效值Ip-eff,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有效值Ip-eff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还包括;
当所述调节值ΔIp小于预设限值Is时,停止所述闭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若干个动力电池单元,所述若干个动力电池单元之间并联或串联;
所述调制波为正弦波;
所述电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和励磁电机。
9.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逆变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
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所述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逆变器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机通过逆变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通过逆变器向电机注入电压,以产生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电压包括调制波和载波;
将所述调制波与载波比较后以得到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中所述调制波较所述载波为高电平时,根据当前所述电机的转子位置,控制逆变器的任意两上桥臂与剩下一上桥臂相对应的下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或任意两下桥臂与剩下一下桥臂相对应的上桥臂开通而剩下其余三个桥臂关断,以使得所述电机的三相绕组中的两相并联后与剩余一相串联;
电机的串联的一相绕组记为采样相,实时采样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设定相电流目标值Ip-rms,将所述相电流目标值Ip-rms与所述采样相的相电流Ip作差得到调节值ΔIp;将所述调节值ΔIp输入调节器进行闭环调节,输出所述调制波的幅值,依据所述幅值实时调节所输入的调制波。
CN202111639140.X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Active CN114274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140.XA CN114274844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140.XA CN114274844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844A true CN114274844A (zh) 2022-04-05
CN114274844B CN114274844B (zh) 2023-10-24

Family

ID=8087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9140.XA Active CN114274844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484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3069A (zh) * 2019-10-22 2020-02-18 上海交通大学 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系统
CN111354999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与方法
US20200212520A1 (en) * 2018-12-29 2020-07-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he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133987A (zh) * 2019-06-25 2020-12-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66461A (zh) * 2021-03-17 2021-04-16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逆变器直流侧的电流估算方法、电机控制器、电流检测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2977171A (zh) * 2021-04-30 2021-06-1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系统
US20210218085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battery heater
WO2021237990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 利用电驱动系统对动力电池加热的方法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999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与方法
US20200212520A1 (en) * 2018-12-29 2020-07-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he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133987A (zh) * 2019-06-25 2020-12-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03069A (zh) * 2019-10-22 2020-02-18 上海交通大学 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系统
US20210218085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battery heater
WO2021237990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 利用电驱动系统对动力电池加热的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2666461A (zh) * 2021-03-17 2021-04-16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逆变器直流侧的电流估算方法、电机控制器、电流检测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2977171A (zh) * 2021-04-30 2021-06-1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844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6396B2 (en) Power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EP3758132B1 (en) Switch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motor controller, and battery pack heating control system
CN111347900B (zh) 一种车辆、电机控制电路、动力电池充电与加热方法
CN102470760B (zh) 二次电池升温控制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车辆以及二次电池升温控制方法
CN1211908C (zh) 动力输出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车辆、动力输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媒体及程序、驱动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媒体及程序
CN111347925B (zh) 一种车辆、电机控制电路、动力电池充电方法与加热方法
CN113752875B (zh) 车辆电池加热装置和方法、车辆
CN212587580U (zh) 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车辆
US20220355674A1 (en) Energy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vehicle
JP7345060B2 (ja) エネルギー変換装置及び車両
US112923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f battery using motor driving system
CN1129771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脉冲加热系统
CN112550077A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15956332A (zh) 充放电电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17836A (zh) 充放电电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4043254A1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vehicle
CN114274844B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CN115416495A (zh) 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器及其相关设备
WO2022160286A1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控制方法及电动车辆
CN114290961A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CN114374024A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13783477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多工作模式电机驱动系统
JP2022175119A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526643A (zh)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3163895A (ja) モ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