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1568A -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1568A
CN114271568A CN202210068482.9A CN202210068482A CN114271568A CN 114271568 A CN114271568 A CN 114271568A CN 202210068482 A CN202210068482 A CN 202210068482A CN 114271568 A CN114271568 A CN 114271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base layer
elastic
layer
low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8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军
汪玉荣
于浩哲
于静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684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1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1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1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料制备相关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羽绒面料容易跑绒、且衍线或刺绣处较为单薄,保暖型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将面料按照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步骤S2,将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重叠放置,将弹性蓬松层夹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之间;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弹性蓬松层的衣片夹持在模板机上,按照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步骤S5,在上基层面料、弹性蓬松层和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步骤S6,在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羽绒服常常是秋冬季必备品,用于保暖御寒,其造型常在衍线部位凹凸有型,轻薄款线条大气柔和、亲肤,户外款为了保证防寒,宽度较厚,其中轻薄款一般选用防绒处理的薄型面料,所以衍线后整体造型富有肌理层次,款式多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防寒保暖的效果不及户外款,户外款因为追求防寒保暖一般选用厚重一点的面料,将羽绒只是作为内胆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对服装款式不同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生产工艺的提高,出现了无胆羽绒服,其衍线间距比一般羽绒度更大,为了防寒,它的充绒量也加大了很多,但是容易出现跑绒的情况,虽然面料经过防跑绒处理,针、线也是羽绒服专用,也仅能降低绒朵跑出来,然而羽绒是由绒朵、绒丝、绒灰组成的,绒丝、绒灰因为特别细小,很容易从羽绒腔内跑出来,另一方面,无胆羽绒服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跑绒,选用了超高密度的薄型面料,而越是高密度的面料,在缝制过程中会有吃针现象,使得衍线合缝时会产生褶皱现象,这种情况在无胆羽绒服上会被放大,影响羽绒服的美观度,且羽绒度主要通过羽绒阻隔冷空气进行保暖,但是现有羽绒服的衍线处只有薄薄的基层面料相接触,保暖度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手段是增加充绒量以提高保暖度,但是充绒量增加,一方面使得羽绒服偏臃肿,造型不灵动,另一方面成本增加。
专利文件CN206675019U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包括外面层、里面层,里面层和外面层之间夹有羽绒服,外面层和里面层表面之间间隔有穿透的缝纫线,缝纫线的外面层和里面层之间垫有棉毡,缝纫线穿过外面层、里面层和棉毡之间,通过封堵缝纫线,挡住了该出漏风、漏绒,实现保暖,该结构制作过程中,需要在两层面料之间加一层棉毡条,该步骤不易操作,且将棉毡条按照衍线走向图摆设,非常耗时,压制时棉毡条又容易走位,衣片不容易保持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用以解决现有用于制造羽绒服的面料衍线处容易产生褶皱、保暖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中包括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该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包括由上基层布料和下基层布料组成的衣片,所述上基层布料和所述下基层布料之间通过缝制衍线或刺绣形成有多个盛装腔,所述衍线或所述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和下基层布料之间及所述衣片跑边组成的边缝内均夹设有弹性蓬松层,所述盛装腔内设置有保暖填充物。
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步骤S2,将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下基层面料重叠放置组成衣片,将弹性蓬松层夹设在所述上基层面料与所述下基层面料之间;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步骤S5,在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上基层布料和下基层布料通过缝制衍线或刺绣相互重叠组成衣片,其中在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上缝制衍线或刺绣的部位,缝制的衍线或刺绣的线从上至下依次穿透上基层布料、弹性蓬松层、下基层布料设置,保持缝制衍线或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下基层布料之间设置有弹性蓬松层,由于弹性蓬松层具有预设的厚度,使得衍线或刺绣的缝制过程中,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不会吃针产生褶皱,保持了羽绒服面料的整体的平整度与美观度;且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组成的衣片围边进行跑边密封时,保持衣片跑边组成的边缝内设置有弹性蓬松层,有效加厚了边缝的厚度,提高了羽绒服面料的保暖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蓬松层的一侧距离所述衍线或所述刺绣的距离为1厘米-2厘米,所述弹性蓬松层的另一侧距离所述衍线或所述刺绣的距离为1.5厘米-3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填充物为羽绒或棉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21,将选定的弹性蓬松层裁成围边大于或等于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的大小;步骤S22,将裁剪后的弹性蓬松层平整摆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中间,并夹设上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51,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棉条;步骤S52,在对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时,将所述棉条包设在缝制的缝边内,并预留充绒口。
进一步地,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2厘米的棉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7,按照预设的各部分组成样板将制备完成的所述羽绒服面料裁剪成羽绒服的各部位;步骤S8,将羽绒服的各部位按照预设的图纸缝制在一起,并在缝份处包设所述棉条,得到保暖型羽绒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通过采用整片式的弹性蓬松层夹设在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衍线或刺绣处仅几层基层布料保暖度较低、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因吃针产生褶皱的情况,保持了羽绒服面料的平整度与美观度,提高了羽绒服面料的保暖度,另一方面,如上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制作的羽绒服,在同等用绒量下,保暖度更高,且修剪后的弹性蓬松层两头翘起,压紧了衍线穿透的线孔,不容易跑绒;弹性蓬松层有一定支撑作用,塑性更高,即使得羽绒服的回弹性更好,也方便制作人员可随意进行衍线操作,羽绒服面料的制作速率更快,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图2的实施例的部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4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基于图4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6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基于图7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01、上基层布料;102、下基层布料;103、衣片;104、衍线;105、盛装腔;106、弹性蓬松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上基层布料101和下基层布料102组成的衣片103,所述上基层布料101和所述下基层布料102之间通过缝制衍线104或刺绣形成有多个盛装腔105,所述衍线104或所述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101和下基层布料102之间、及所述衣片103跑边组成的边缝内均夹设有弹性蓬松层106,所述盛装腔105内设置有保暖填充物。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上基层布料101和下基层布料102通过缝制衍线104或刺绣相互重叠组成衣片103,其中在上基层布料101与下基层布料102上缝制衍线104或刺绣的部位,缝制的衍线104或刺绣的线从上至下依次穿透上基层布料101、弹性蓬松层106、下基层布料102设置,保持缝制衍线104或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101、下基层布料102之间设置有弹性蓬松层106,由于弹性蓬松层106具有预设的厚度,使得衍线104或刺绣的缝制过程中,上基层布料101与下基层布料102之间不会吃针产生褶皱,保持了羽绒服面料的整体的平整度与美观度;且上基层布料101与下基层布料102组成的衣片103围边进行跑边密封时,保持衣片103跑边组成的边缝内设置有弹性蓬松层106,有效加厚了边缝的厚度,提高了羽绒服面料的保暖度。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上基层布料101和下基层布料102组成的衣片103,所述上基层布料101和所述下基层布料102之间通过缝制衍线104或刺绣形成有多个盛装腔105,所述衍线104或所述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101和下基层布料102之间、及所述衣片103跑边组成的边缝内均夹设有弹性蓬松层106,其中,修剪后的所述弹性蓬松层106的一侧距离所述衍线104或所述刺绣的距离为1厘米-2厘米,所述弹性蓬松层106的另一侧距离所述衍线104或所述刺绣的距离为1.5厘米-3厘米,所述盛装腔105内设置有保暖填充物,所述保暖填充物为羽绒或棉花。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羽绒服面料如上面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将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下基层面料重叠放置组成衣片,将弹性蓬松层夹设在所述上基层面料与所述下基层面料之间;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
步骤S5,在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羽绒服面料如上面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将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下基层面料重叠放置组成衣片,将弹性蓬松层夹设在所述上基层面料与所述下基层面料之间;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步骤S5,在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羽绒服面料如上面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1,将选定的弹性蓬松层裁成围边大于或等于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的大小;
步骤S22,将裁剪后的弹性蓬松层平整摆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中间,并夹设上模板;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步骤S5,在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羽绒服面料如上面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1,将选定的弹性蓬松层裁成围边大于或等于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的大小;
步骤S22,将裁剪后的弹性蓬松层平整摆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中间,并夹设上模板;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步骤S51,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棉条,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2厘米的棉条;
步骤S52,在对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时,将所述棉条包设在缝制的缝边内,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提供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羽绒服面料如上面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1,将选定的弹性蓬松层裁成围边大于或等于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的大小;
步骤S22,将裁剪后的弹性蓬松层平整摆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中间,并夹设上模板;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步骤S51,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棉条;
步骤S52,在对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时,将所述棉条包设在缝制的缝边内,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步骤S7,按照预设的各部分组成样板将制备完成的所述羽绒服面料裁剪成羽绒服的各部位;
步骤S8,将羽绒服的各部位按照预设的图纸缝制在一起,并在缝份处包设所述棉条,得到保暖型羽绒服。
上述步骤中,弹性蓬松层可用高回弹性、保暖性较高、至少0.2厘米厚的服装原辅料进行替换,例如蓬松棉层、或热熔棉层。
另一方面,在本工艺的制作过程中,将弹性蓬松层裁剪成与衣片大小一致的裁片,放置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之间,用模板夹设在模板机上,直接按照预设的衍线图进行衍线,该衍线方式不同于现有需要依照与中间层的铺设路线进行走线的方式,衍线的走线样式多样化,美观度更高;然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裁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此处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确认是否需要裁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最后将裁剪掉的弹性蓬松层压制在边缝中,并通过预留的充绒口进行充绒,这样羽绒服面料就做好了,可直接按照正常工艺将各部位衣片缝合,完成成衣的制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其中羽绒服面料采用的是通过衍线或刺绣将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缝制压合成衣片,保持衍线或刺绣处的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夹设有弹性蓬松层,有效避免了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因吃针产生褶皱的情况,保持了羽绒服面料的平整度与美观度,同时衣片跑边组成的边缝内包设有弹性蓬松层,有效避免了衍线或刺绣处仅几层基层布料保暖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羽绒服面料的保暖度;另一方面,其加工工艺通过采用整片式的弹性蓬松层夹设在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衍线或刺绣处仅几层基层布料保暖度较低、上基层布料与下基层布料之间因吃针产生褶皱的情况,先整片的弹性蓬松层放置后,衍线后再进行裁剪,方便了制作人员可随意进行衍线操作,羽绒服面料的制作速率更快,便于操作,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选定的面料按照预设的样板裁剪成上基层面料和下基层面料;
步骤S2,将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下基层面料重叠放置组成衣片,将整片的弹性蓬松层夹设在所述上基层面料与所述下基层面料之间;
步骤S3,将上述夹设有所述弹性蓬松层的衣片通过模板夹持在模板机上,然后按照预设的衍线图缝制衍线,形成盛装腔;
步骤S4,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
步骤S5,在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并预留充绒口;
步骤S6,按照预设的充绒量,在所述盛装腔内进行充绒,并封上充绒口,完成羽绒服面料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衍线缝制完成后,将弹性蓬松层翻出来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弹性蓬松层,保持衍线104上口留1厘米-2厘米,衍线104下口留1.5厘米-3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将选定的弹性蓬松层裁成围边大于或等于上基层面料、下基层面料的大小;
步骤S22,将裁剪后的弹性蓬松层平整摆放在上基层面料与下基层面料中间,并夹设上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51,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棉条;
步骤S52,在对所述上基层面料、所述弹性蓬松层和所述下基层面料组成的衣片四周进行跑边时,将所述棉条包设在缝制的缝边内,并预留充绒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修剪下来的多余的弹性蓬松层剪成2厘米宽的棉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7,按照预设的各部分组成样板将制备完成的所述羽绒服面料裁剪成羽绒服的各部位;
步骤S8,将羽绒服的各部位按照预设的图纸缝制在一起,并在缝份处包设所述棉条,得到保暖型羽绒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蓬松层采用蓬松棉层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蓬松层采用热熔棉层组成。
CN202210068482.9A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4271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8482.9A CN114271568A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8482.9A CN114271568A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1568A true CN114271568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1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8482.9A Pending CN114271568A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15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288A (zh) * 2022-05-31 2022-07-29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跑绒羽绒服缝制装置
CN116649663A (zh) * 2023-05-23 2023-08-29 泰兴七舍服饰有限公司 成衣充绒工艺及羽绒服
CN116702247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原始面料的户外针织品布料模块化裁剪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288A (zh) * 2022-05-31 2022-07-29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跑绒羽绒服缝制装置
CN114808288B (zh) * 2022-05-31 2023-08-11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跑绒羽绒服缝制装置
CN116649663A (zh) * 2023-05-23 2023-08-29 泰兴七舍服饰有限公司 成衣充绒工艺及羽绒服
CN116702247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原始面料的户外针织品布料模块化裁剪方法及设备
CN116702247B (zh) * 2023-08-08 2023-10-10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原始面料的户外针织品布料模块化裁剪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71568A (zh)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的加工工艺
CN112315087B (zh) 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64780A (zh) 一种羊毛混纺面料的制造方法
CN211747057U (zh) 一种珠地网眼保暖有型针织上衣
CN217039011U (zh)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
CN114711494B (zh) 一种羽绒服和羽绒防跑绒工艺
CN203168069U (zh) 一种内置羽绒内胆的儿童毛衣
CN207054843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透气清凉服装
CN208192164U (zh) 一种保湿护肤功能性中老年针织面料内衣套装
CN101081099A (zh) 羊毛棉服的制作方法
CN111820490B (zh) 一种裤子裁剪、归拔熨烫制作方法
CN113261735A (zh) 一种羽绒服抠挖替代直充工艺
KR200385745Y1 (ko) 편직물과 편직물제품
CN217565018U (zh) 一种面料及运动服装
CN218171626U (zh) 一种保温复合针织布
CN216708636U (zh) 一种保温面料及轻便棉服
CN213663753U (zh) 一种防跑绒的抗菌防臭羽绒衣
CN207828555U (zh) 添加欧根纱的缝份及衣物
CN212242443U (zh) 一种竹纤维与涤纶的复合服装材料
CN108420128A (zh) 一种保湿护肤功能性中老年针织面料内衣套装及制作方法
CN213704773U (zh) 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面料
CN212728836U (zh) 一种茶熏美容专用服装
CN218749698U (zh) 一种可降解环保舒适性醋酯保湿经编面料
CN218737403U (zh) 一种脱帽衣物领子
KR20060018189A (ko) 직물과 직물제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