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0655A -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0655A
CN114270655A CN202180004999.5A CN202180004999A CN114270655A CN 114270655 A CN114270655 A CN 114270655A CN 202180004999 A CN202180004999 A CN 202180004999A CN 114270655 A CN114270655 A CN 114270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nversion
charging
common
modul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49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帅
赵德琦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70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0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充电输入接口、充电输出接口、过滤模块、开关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其中,所述过滤模块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过滤模块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这样,可以实现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提升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大部分主机厂会选择提升车载电池包的电压。这样可以让电池包存储更多的能量,从而实现提升行驶里程的目的。在目前阶段,绝大部分单次充电NDC行驶里程在400~500KM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在300~450V。为了将单次充电的NDC行驶里程提升到800~1000KM,目前的一种实现方法是将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包的输出电压提升到800V甚至更高。但是目前阶段部分地面直流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通常为500V,少部分的最高输出电压为750V。所以当以后的电动汽车为了增加NDC行驶里程而选择提升电池包的电压时,就会遇到地面直流快速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还低于电池包的电压,这样会导致地面充电桩不能为电动汽车充电。目前,为了解决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低于电池包的电压引起不能充电的问题,可以在充电桩到电池包之间增加一级电压转换装置。通过把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提升到高于电池包的电压,从而实现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目的。但目前与该电压提升装置有关的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不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以期提高汽车在充电时电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充电输入接口、充电输出接口、过滤模块、开关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过滤模块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第一过滤模块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正极线圈和第一负极线圈,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正极线圈和第二负极线圈;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匝数和极性分别相同,所述第二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匝数和极性分别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主电容和第一副电容,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主电容和第二副电容;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一共模电容,所述第一共模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容,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共模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装置,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芯片,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充电输入接口、充电输出接口、过滤模块、开关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其中,所述过滤模块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过滤模块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这样,当地面充电桩的电压低于电池包所需电压,即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值,使用电压转换电路中的电压转换模块转换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值时,过滤模块可以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提升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地面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高于电池包所需电压时,可以使得电流不从过滤模块经过,以避免过滤模块发热损坏,提高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开关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电压转换电路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示意图,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电压转换装置和电池包,所述充电桩可以为地面直流充电桩,用于为电池供电。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充电桩和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用于将充电桩的输出电压转换到适应于电池包的电压,例如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为500V,电压转换装置就可以将500V的电压提升至800V,其中,所述电压转换装置为直流转直流的装置。所述电池包用于存储获取的电能,并为汽车供电。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可以与电池包一起集成于汽车上,该电压转换装置也可以是独立的可拆卸装置,所述电压转换装置还可以集成于所述充电桩内。
目前,由于大部分汽车厂商为了提升汽车行驶里程,将汽车的电池包的输出电压由原本的300-450V提升到了800V甚至更高,而由于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基础建设工程缓慢,大部分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还是低于当前电池包的电压的。因此,汽车在充电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充电桩的电压高于或等于电池包电压时的旁路模式,还有一种是充电桩电压低于电池包电压时的升压模式。而电压转换装置为了抑制共模电流信号往往会增加一个过滤模块,但在升压模式下过滤模块的额定电流与旁路模式下的额定电流是不同的,这样就会造成电压转换装置在某一个模式下时可能会出现过滤模块发热损坏的情况,无法保障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结合上述描述,下面将根据实施例介绍该电压转换电路。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充电输入接口210、充电输出接口250、过滤模块220、开关模块230和电压转换模块240;其中,所述过滤模块220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所述开关模块230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过滤模块220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250输出。
其中,共模电流信号是指电路系统中产生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方向或者说是相位相同的电流信号。共模电流信号会在电路系统中产生共模干扰,共模干扰是指两个信号线对地的干扰,如果环境对两个信号线对地之间产生对地的同向等幅的干扰(叠加相同的电压),那么就叫共模干扰。共模干扰会对电路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坏,使得电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在汽车充电时,电源转换装置的高频开关工作会带来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Interference,EMI)问题,影响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因此需要在电压转换电路中增加过滤模块,来抑制EMI共模干扰。
具体实现中,所述开关模块230分别与充电输入接口210和充电输出接口250连接,使得所述开关模块230可以控制该电压转换模块240是否工作。即在升压模式下,开关模块230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的电压转换模块240工作,在旁路模式下,开关模块230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的电压转换模块240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可以避免电流从过滤模块220经过,造成过滤模块220发热损坏。
可见,本实例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充电输入接口、充电输出接口、过滤模块、开关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其中,所述过滤模块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过滤模块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这样,当地面充电桩的电压低于电池包所需电压,即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值,使用电压转换电路中的电压转换模块转换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值时,过滤模块可以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提升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地面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高于电池包所需电压时,可以使得电流不从过滤模块经过,以避免过滤模块发热损坏,提高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25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250的负极连接。
其中,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开关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当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下时,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同时断开,当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下时,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同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可以分别为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由于充电输入接口210包括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充电输出接口也包括负极输出端和正极输出端,因此当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下时,由于需要让电压转换模块240不工作,因此需要使得该电压转换装置240处于开路状态。而若开关模块中仅只有一个开关时,就只能将充电输入接口210和充电输出接口250的正极旁路或负极旁路,这样就会使得未旁路的一侧正极电流或负极电流仍然会经过过滤模块220,由于正负极电流不相等,此时过滤模块220中就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场,严重时将导致过滤模块220发热甚至损坏。
可见,本实例中,开关模块同时包括两个分别与充电输入输出接口的正负极连接的开关,使得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下时,可以同步将过滤模块的正负极进行旁路,以避免电流从过滤模块中经过,造成过滤模块发热损坏。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221和第二过滤器222;所述第一过滤器22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210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22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22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222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250连接。
其中,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充电输入接口210和电压转换模块240中间连接一个第一过滤器221,在充电输出接口250和电压转换模块240中间连接一个第二过滤器222,可以使得在电流输入时和电流输出时产生的EMI共模干扰都可以得到抑制。
具体实现中,所述第一过滤器221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中间还可以连接一个第一隔离电流传感器和一个第一隔离电压传感器,所述第一隔离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隔离电压传感器并联,所述第二过滤器222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中间同样还可以连接一个第二隔离电流传感器和一个第二隔离电压传感器,所述第二隔离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隔离电压传感器并联。
可见,本实例中,过滤模块包括两个过滤器,可以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从而达到抑制共模干扰的目的,提高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221包括第一正极线圈L1和第一负极线圈L2,所述第二过滤器222包括第二正极线圈L3和第二负极线圈L4;所述第一正极线圈L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正极线圈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L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L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L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L3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L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L4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
其中,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示Vin端即为电压转换电路的充电输入接口,Vout端即为电压转换电路的充电输出接口,K1和K2分别为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过滤器由两个线圈组成,分别连接于充电输入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当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下时,电流将会分别流过第一正极线圈L1、第一负极线圈L2、第二正极线圈L3和第二负极线圈L4,此时,因为有电流,所述这四个线圈会分别产生磁场,因此第一正极线圈和第一负极线圈之间可以产生相互抵消的磁场,第二正极线圈和第二负极线圈之间也可以产生相互抵消的磁场,使得共模电流信号被抑制。该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可以是第一共模扼流圈和第二共模扼流圈。
可见,本实例中,过滤器中包括两个分别与充电输入和输出接口连接的线圈,可以使得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下时,正负极之间可以产生能相互抵消的磁场,使得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从而抑制EMI共模干扰,提供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第一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
其中,如图5所示,当第一正极线圈L1和第一负极线圈L2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第二正极线圈L3和第二正极线圈L4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则意味着当充电输出接口和充电输入接口的正负极的电流相等时,L1和L2产生的磁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L3和L4产生的磁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此时多个线圈分别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而过滤器中缠绕线圈的磁芯不会对电流产生抑制,此时过滤器就仅对共模电流信号产生抑制。
可见,本实例中,过滤器中包括两个匝数相等极性相同的线圈,可以使得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下时,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以达到抑制EMI共模干扰的目的,可以提高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221包括第一主电容C1和第一副电容C2,所述第二过滤器222包括第二主电容C3和第二副电容C4;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主电容C1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主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电容C2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副电容C2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主电容C3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主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电容C4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副电容C4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
其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Vin端为充电输出接口,Vout为充电输入接口,K1和K2分别为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主电容和副电容的相互连接的一端接地,使得正极端与负极端的电流流向接地端的线路改变,以致共模电流信号直接短路到地,从而对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抑制。
可见,本实例中,过滤模块中存在一个主电容和一个副电容,使得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下时,共模电流信号直接短路到地,使得过滤器可以抑制共模电流信号,从而达到抑制EMI共模干扰的目的,提高电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221包括第一共模电容2210和第一共模电感2211,所述第一共模电容2210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容22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22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221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222包括第二共模电感2220和第二共模电容2221,所述第二共模电感2220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22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共模电容22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容222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其中,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过滤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共模电感2211包括两个线圈,这两个线圈可以与如图5中所示的L1和L2相同,即第一共模电感2211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第一过滤器221。第一共模电容2210包括两个电容,这两个电容可以与如图6中所示的C1和C2相同,即第一共模电容2210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第一过滤器221。第二共模电感与第二共模电容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连接关系可以是: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连接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由于第一正极线圈与第一负极线圈同时绕制在一个铁氧体磁环上,而该铁氧体磁环的效果又取决于原来共模环路的阻抗,因此原来回路的阻抗越低,则该铁氧体磁环的效果就会越明显,过滤模块中同时包括共模电感和共模电容可以降低回路的阻抗,使得对共模电流的抑制效果更好。
可见,本实例中,共模电感后再连接一个共模电容,可以增强过滤器对共模电流信号的抑制作用。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电压转换装置800中可以包括图2-图7所示的任意一种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可以集成在车辆内部或集成在充电桩内部,也可以为独立装置。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转换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压转换芯片900可以包括如图2-图7所示的任意一种电压转换电路。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充电设备10可以包括如图2-图7所示的任意一种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充电设备可以是位于汽车上的充电设备,也可以是位于充电桩上的充电设备,还可以是独立的充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能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输入接口、充电输出接口、过滤模块、开关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过滤模块用于抑制共模电流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导通,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断开,以实现所述过滤模块仅在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电压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工作;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值转换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正极线圈和第一负极线圈,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正极线圈和第二负极线圈;
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一负极线圈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正极线圈与所述第二负极线圈的匝数相等,绕线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主电容和第一副电容,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主电容和第二副电容;
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副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主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二端合路后接地,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副电容的第一端合路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的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一共模电容,所述第一共模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容,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共模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8.一种电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
9.一种电压转换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
CN202180004999.5A 2021-04-17 2021-04-17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Pending CN114270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7947 WO2022217619A1 (zh) 2021-04-17 2021-04-17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0655A true CN114270655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3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4999.5A Pending CN114270655A (zh) 2021-04-17 2021-04-17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0655A (zh)
WO (1) WO202221761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55130U (zh) * 2011-12-31 2012-09-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及电动车
CN10368390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US20150280486A1 (en) * 2013-04-22 2015-10-01 Mediatek Inc. Switching mode charger for charging system
CN105099165A (zh) * 2014-05-19 2015-11-25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源的emc防护和滤波装置及方法
CN105826968A (zh) * 2015-01-28 2016-08-03 保时捷股份公司 直流牵引用电池充电的高压充电升压器和方法及电动车辆
CN112630674A (zh) * 2020-12-09 2021-04-0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抗监测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215204450U (zh) * 2021-04-17 2021-12-17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3590B1 (ko) * 2011-04-29 2016-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의 충전장치 및 충전 방법
CN110323940B (zh) * 2018-03-29 2020-10-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直流变换器模组及其连接方法
CN111347925B (zh) * 2018-12-21 2022-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机控制电路、动力电池充电方法与加热方法
CN111347853B (zh) * 2018-12-21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电路、充放电方法、加热方法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55130U (zh) * 2011-12-31 2012-09-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及电动车
CN10368390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US20150280486A1 (en) * 2013-04-22 2015-10-01 Mediatek Inc. Switching mode charger for charging system
CN105099165A (zh) * 2014-05-19 2015-11-25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源的emc防护和滤波装置及方法
CN105826968A (zh) * 2015-01-28 2016-08-03 保时捷股份公司 直流牵引用电池充电的高压充电升压器和方法及电动车辆
CN112630674A (zh) * 2020-12-09 2021-04-0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抗监测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215204450U (zh) * 2021-04-17 2021-12-17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7619A1 (zh)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3404B2 (ja) 車載用高電圧モータ装置用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キャンセル回路装置
US7453330B2 (en) Line filter
US1000331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P2876794B1 (en) Input EMI filter and method for motor drive including an active rectifier
CN206759306U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电源电路
JP2008245037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
WO2017096355A1 (en) Power converter circuitry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CN215204450U (zh)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US20200076293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5356740B (zh) 具有电磁干扰抑制结构的电能变换器
CN114270655A (zh)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芯片和充电设备
CN112821877B (zh) 复用emi滤波器
EP4315545A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
US20220037928A1 (en)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device, contactless power reception device, and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4977774A (zh) 具有emi抑制的驱动电路及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US20230029870A1 (en) Single-phase and three-phase hybrid filter system for an electric charger
CN210958159U (zh) 一种低共模传导干扰的车载直流变换装置
CN21804120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用电磁滤波电路及其装置
CN114583934B (zh) 控制单元、电源变换装置及抑制输出电压纹波的方法
CN114179638B (zh) 一种快换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US20220410740A1 (en) Charging Device
CN109617224B (zh) 一种列车智能控制系统冗余电源
EP3780572B1 (en) Protective circuit for camera of terminal
CN220475622U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充电器
US20230027005A1 (en) Char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