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864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864A
CN114268864A CN202011026712.2A CN202011026712A CN114268864A CN 114268864 A CN114268864 A CN 114268864A CN 202011026712 A CN202011026712 A CN 202011026712A CN 114268864 A CN114268864 A CN 114268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iece
housing
coupled
apert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67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J·科罗纳·阿帕里西奥
D·R·布卢姆
J·J·雷布兰克
D·A·哈特菲尔德
M·B·米纳比
E·A·黄
B·A·谢弗
E·西亚汉
S·李
J·王
J·哥特曼
J·科尔
T·里斯托斯基
A·H·帕特尔
T-h·林
久保山裕太
P·R·巴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3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272279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272280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3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09135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84696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4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90878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023,23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45730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268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5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 H03K17/968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u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5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 H03K17/97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using a magnetic movabl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R5/0335Earpiece support, e.g. headbands or neckres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1/00Contacts
    • H01H2201/022Material
    • H01H2201/032Conductive polymer; Rub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2Interspersed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24Transmission element
    • H01H2221/026Guiding or lubricating nyl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24Transmission element
    • H01H2221/03Stoppers for on or off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62Damping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02Casings sea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9Arrangements to adapt hands free headphones for use on both ear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耳机。本公开包括适于在耳罩式和耳挂式耳机设计中使用的若干不同特征部。本公开讨论了增强用户舒适度并改善用户对耳机的控制的设计。还讨论了各种传感器配置和电子部件位置。还讨论了包括可拆卸衬垫的用户便利性特征部以及自动检测耳机的戴上和脱下。

Description

耳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HEADPHONES WITH OFF-CENTERPIVOTING EARPIECE”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31;以及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HEADPHONES WITH ROTATABLE USER INPUT MECHANISM”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34;以及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SUPPORT STRUCTURE FOR EARPIECE CUSHION”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39;以及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WIRELESS HEADPHONES WITH SLOTANTENNA”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40;以及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HEADPHONES WITHON-HEAD DETEC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43;以及2020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EARPIECE WITH CUSHION RETEN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17/023244的权益和优先权,这些美国专利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内容在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所述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耳机,诸如耳罩式和贴耳式耳机。更具体地讲,所述各种特征部通过将传感器阵列和新的机械特征部结合到耳机中来帮助改善总体用户体验。
背景技术
耳机现已使用多年。消费者已习惯于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膝上型计算机,以及收听设备诸如耳塞和耳机)在尺寸、功能和其他设计方面的定期、基本上每年进行的改进。因此,虽然市场上存在许多耳机设计,但不断寻求新的改进的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对耳罩式和耳挂式耳机设计的许多改进。耳机可包括空间和重量减轻部件,该空间和重量减轻部件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增强用户的舒适度。耳机可包括连接到听筒上部部分的头带。听筒可包括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可允许听筒以恒定施加的力相对于头带旋转。听筒的旋转可由枢转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测量以确定听筒的取向。听筒的取向可用于确定耳机是否应在操作模式和待机模式之间切换。
耳机还可包括具有厚度可变的衬垫的听筒。厚度可变的衬垫可对用户更舒适,并且可在衬垫和用户头部之间提供更好的密封。改善的密封可降低可到达用户的外部噪声。各种耳机还可包括头带,该头带具有形成为单个头带的多个零件。头带可针对为用户提供紧密舒适的贴合性并且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劣化的夹持力进行优化。头带可包括网孔部件,该网孔部件可在耳机正被佩戴时形成到用户的头部。
本文所述的耳机可包括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RF)波的天线。天线可使用电容部件跨多个频率范围接收和发射RF波。天线可包括电镀层以增大RF发射的传输,并且可在听筒中取向以将RF波引导朝向用户。
耳机可包括可针对用户进行优化的输入端。可优化输入端对按压和旋转的阻力,以允许当输入端已被按压和/或旋转时用户能感觉到。阻尼材料也可定位在输入端中,以减少当部件彼此接触时可能产生的噪声。例如,可将阻尼材料放置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以减少或防止部件在接触时产生噪声。
耳机可包括检测系统以确定它们何时已被戴上或脱下。检测系统可朝用户发射光并检测反射光。反射光可用于确定用户是否存在以及他们的耳朵是否定位在听筒中。如果用户的耳朵位于听筒中,则耳机可进入操作模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听设备,并且所述收听设备包括以下各项:第一听筒;头带,所述头带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沿第一轴线与所述头带分开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者;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的第一端部处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沿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圆筒和具有第二通道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和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并且所述耳机包括以下各项:第一听筒,所述第一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外壳和第一枢转机构,所述第一听筒外壳限定第一内部体积,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听筒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孔口压缩;以及第二听筒,所述第二听筒包括第二听筒外壳和第二枢转机构,所述第二听筒外壳限定第二内部体积,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二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二听筒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包括: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二端部;第三枢转杆和第四枢转杆;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具有第二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三枢转杆;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四枢转杆;以及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孔口压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并且所述耳机包括以下各项:头带;以及听筒,所述听筒与所述头带的一个端部耦接,所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接合;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所述密封件中的一个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并仅用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和接合可压缩罩之间运动;以及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时抑制振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听设备,并且所述收听设备包括以下各项:听筒,所述听筒具有限定孔口的听筒外壳;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相邻定位并且被配置为形成水密密封,并且第二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可压缩罩之间并且具有可变直径以仅用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并且所述耳机包括以下各项:头带组件;以及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第一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并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腔的周边分布并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与耳罩式耳机一起使用的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和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腔分布并且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声学驱动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并且所述耳机包括以下各项: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其中每个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分布并且支撑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头带组件,所述头带组件机械地耦接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导电听筒外壳,所述导电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导电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槽的部分;以及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电耦接到所述接地层元件,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导电听筒外壳,所述导电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球状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导电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矩形槽的部分;无线电路,所述无线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音频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中心区域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球状区域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刚性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矩形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连接位于所述隙缝天线和所述导电听筒外壳的所述接地层元件之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听筒外壳包括细长槽和靠近所述细长槽的穿过所述听筒外壳形成的声学开口;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延伸到所述内部腔中的支撑结构和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声学通路,所述声学通路至少部分地由具有与所述声学开口对准的开口的声学孔限定,所述声学通路将所述声学开口与所述内部体积声学地耦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并且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覆盖所述中心开口,所述听筒盖具有:多个声音开口,所述多个声音开口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通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上方,并且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上方,并且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被对准成穿过第一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反射回的辐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听筒,并且所述耳机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并且包括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外壳并且包括耦接到框架的环形听筒衬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的磁性元件,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并且所述听筒包括以下各项: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根据结合以举例的方式示出所述实施方案的原理的附图而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耳罩式或贴耳式耳机的示例性视图;
图2A和图2B示出了示例性的一组耳罩式或贴耳式耳机的简化前视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偏心枢转听筒的耳机的简化前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枢转机构的透视图;
图4B和4C是图4A所示枢转机构的各种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D示出了图4A所示枢转机构的一部分;
图4E至图4G示出了图4A所示的枢转机构的剖视图;
图4H是图4A所示枢转机构的各种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I是图4A所示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J是图4A所示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横截面;
图5A至图5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用于将听筒附接到头带杆的锁定机构;
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用于将听筒附接到头带杆的另一个锁定机构;
图7示出了接触用户头部侧面的听筒的透视图;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被构造成支撑听筒衬垫的听筒外壳和衬垫框架的透视图;
图8B示出了适于与图8A所示的听筒外壳和衬垫框架一起使用的听筒衬垫的透视图;
图8C示出了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可采用不与如图8A所示的衬垫框架一体成形的呈插入件形式的支撑结构;
图8D示出了图8C所示的支撑结构可如何包括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形成松散机械耦接的带状物;
图9A示出了示出听筒如何限定尺寸被设定为接收用户耳朵的腔的简化剖视图;
图9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听筒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示出了与衬垫框架一体成形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
图9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不包括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的听筒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A至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利用图8C所示的支撑结构的听筒衬垫组件的另选构型的剖视图;并且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嵌入护盖内的支撑结构的听筒衬垫组件的一侧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由用户佩戴的耳机的透视图;
图13A至图13D示出了构成图12所示耳机的罩盖结构的部件的各种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3E至图13G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可结合到头带中的网孔组件的简化图示;
图14A至图14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多部件头带的剖视图;
图14C和图14D示出了图14A的多部件头带的附加视图;
图15A至图15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减振设备;
图16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听筒内的示例性声学构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声学构型可应用于先前描述的许多听筒;
图16B示出了图16A所示的听筒的外部,其中移除了输入面板以示出与扬声器组件相关联的内部体积的形状和尺寸;
图16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安装在听筒内的麦克风;
图17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隙缝天线的耳机;
图17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A的听筒的简化横截面;
图17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A的听筒的简化平面图;
图17D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沿线A-A'截取的图17A的听筒的简化横截面;
图17E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没有示出听筒的隙缝天线的透视图;
图17F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A的隙缝天线的视图;
图17G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沿线B-B'截取的图17A的听筒的简化横截面,以示出通过听筒形成的声学通道;
图17H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沿线B-B'截取的图17A的听筒的简化横截面,以示出通过听筒形成的声学通道;
图17I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H的听筒的横截面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7J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H的声学通道的一部分的简化视图;
图17K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I的声学通道的另一个部分;
图17L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7I的声学通道的附加部分;
图18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副耳机的透视图;
图19A和图19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18的耳机一起使用的用户输入按钮的简化剖视图;
图19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19A和图19B的输入按钮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19D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9A和图19B的输入按钮的部件的顶视图;
图20A至图20D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18的耳机一起使用的另一个示例性用户输入按钮的简化横截面;
图2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18的耳机一起使用的另一个示例性按钮的简化剖视图;
图22A和图22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18的耳机一起使用的示例按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使用贴耳式检测系统进行贴耳式检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4示出了定位在用户耳朵上方的耳机的听筒;
图25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贴耳式检测系统的听筒的横截面;
图2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25A的贴耳式检测系统一起使用的各种部件;
图26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听筒的耦接部件的横截面;
图26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26A的听筒的耦接部件的一部分;
图26C和图26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26A的听筒的耦接部件的对准取向;
图27A和图27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26A的耳机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衬垫识别系统;
图28A和图28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26A的耳机一起使用的另一个示例性衬垫识别;
图29A至图29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耳机一起使用的各种衬垫的横截面;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处于平坦位置的示例性耳机,其包括通过头带接合在一起的听筒;
图31示出了其中定位有耳机的装载盒。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部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的方法与装置的代表性应用。提供这些示例仅为了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述实施方案,未详细描述熟知的处理步骤。其他应用是可能的,使得以下示例不应被当作是限制性的。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虽然这些实施方案被描述得足够详细,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示例不是限制性的;使得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修改。
耳机已经生产了许多年,但仍有许多设计问题。例如,耳罩式耳机往往较大且笨重,使得它们在演播室或家庭环境之外的使用不太理想。导致一些耳机的不期望的尺寸和/或重量的一个原因是围绕用户耳朵密封耳机的听筒的听筒垫,以在耳机的使用期间提供无源声学噪声消除/隔离。听筒垫通常比任何特定用户所需的更大和/或更厚,使得垫能够为耳机的任何用户形成稳固的声学密封。该附加填料通常是必要的,以允许垫适形于具有各种头部尺寸和形状的用户。例如,用户可能具有听筒垫需要容纳的显著突出的骨。
又如,一些耳机不舒适地沉重并且/或者为许多用户提供不太理想的贴合性。头带连接到听筒的位置可以是一些此类耳机的问题的一部分。例如,许多传统耳机在听筒的中点处连接头带以允许听筒枢转。然而,这可导致用户的不适和/或不期望的贴合性,因为每个听筒的一部分(例如,下部部分)可对用户的头部施加压力,而另一部分(例如,顶部部分)可留下间隙,从而允许听到外部声音。
又如,当用户激活输入按钮或类似特征部以控制耳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时,一些耳机易受到可在耳机的使用期间生成并被听到的不期望的噪声影响。例如,一些输入按钮可包括接触另一金属部件以激活耳机的特定功能的金属部分。金属部件的接触可导致它们振动并产生轻微的噪声,因为耳机直接位于用户的耳朵上,所以有时可被用户听到,从而导致不太理想的用户体验。
如本文所述,发明人开发了解决上述缺陷和一些当前可用耳机的其他缺点的解决方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述的各种解决方案可单独使用或可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共同使用以改善用户对耳机的体验。
发明人设计并在本文中描述的用于减小耳机的重量和/或尺寸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减小听筒垫的厚度并且用支撑结构选择性地加强听筒垫,该支撑结构包括围绕由每个听筒衬垫组件限定的中心开口的周边分布的多个分立悬臂式支撑构件。悬臂式支撑构件增加听筒垫的刚度,并且具有允许悬臂式支撑构件充分挠曲以与用户头部的轮廓适形的尺寸和形状。支撑结构允许听筒垫接收仅最小量的力的第一区域由保持在未挠曲位置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完全支撑。听筒垫的该第一区域可对应于用户头部的凹陷部或平坦区域。支撑结构还允许听筒垫接收较大量的力的第二区域通过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变形,该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挠曲以容纳构成所述听筒垫的材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运动。因为分立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都能够独立地挠曲,从而允许由支撑结构施加的一定量的力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几乎没有力可由第一悬臂式支撑构件施加在听筒垫上,而相邻的第二悬臂式支撑构件可经历大量挠曲。这样,听筒垫能够在不依赖于厚垫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变其形状,同时保持围绕用户耳朵抵靠在用户头部的一部分的力大小一致。
本文所述的改善耳机针对一些用户的贴合性的一种解决方案包括改变头带连接到听筒的位置。例如,头带可在听筒的上部部分而不是如在许多传统听筒中所做的那样在中心区域与听筒连接。听筒可包括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与头带的端部连接并且允许听筒在每个听筒的上部部分处枢转。听筒和枢转机构可被进一步设计成跨用户头部的整个接触表面施加相对恒定的压力。恒定压力可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贴合性并且产生更好的密封以减少能够进入听筒的外部噪声量。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枢转机构可使用控制听筒相对于带的运动的弹簧驱动的枢转机构将头带杆耦接到耳机听筒。弹簧驱动的枢转机构可以定位在听筒顶部附近,从而允许将其结合在听筒内而不是在听筒外部。以此方式,枢转功能可在没有增加耳机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构建到听筒中。可利用不同类型的弹簧来控制听筒相对于头带的运动。包括压缩弹簧的具体示例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与每个听筒相关联的弹簧可与头带配合以设定对佩戴耳机的用户施加的力的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头带可包括一起形成的多个部件以使施加在具有不同头部尺寸的大范围用户上的力变化最小化。
本文所述的针对可由某些用户输入控件制造的噪声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将阻尼材料定位在彼此接触的部件之间。阻尼材料可减轻由部件的接触引起的噪声。
以下参考图1至图31来论述这些实施方案和其他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的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适用于与所述实施方案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耳机100的透视图。耳机100包括头带组件102的,该头带组件可被配置为机械耦接和电耦接听筒104。头带组件102可包括头带108和杆106。头带108可包括一起形成为单件的多个部件和/或层。例如,头带108可包括围绕中心结构分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104可采取耳罩的形式,该耳罩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适配在用户的耳朵上方和/或周围(即,一些实施方案涉及耳罩式耳机),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听筒104可采取贴耳式听筒的形式,该贴耳式听筒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适配抵靠在用户的耳朵上(即,一些实施方案涉及耳挂式耳机)。
听筒104可通过头带组件102的杆106接合到头带组件102的相对端部。杆106被布置在头带108的相对端部处,并且允许听筒104朝向用户头部的表面独立地取向。杆106可沿一个或多个轴线(例如,沿偏转轴线114和/或滚动轴线116)旋转。听筒104的杆106还允许耳机100的听筒104在存储位置中折叠和/或取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104可与杆106分离。例如,听筒104可从头带组件102拆卸和移除。
每个听筒104可包括听筒外壳112和耦接到听筒外壳112的听筒衬垫组件110。听筒外壳112限定腔,该腔内容纳电子部件诸如扬声器、麦克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等。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听筒外壳112可以是整体铝结构或包括整体铝结构。听筒衬垫组件110可包括可变形材料,该可变形材料被构造成变形以适形于用户头部的曲率,从而减少和/或防止声音离开和/或进入听筒104。可变形材料可以是例如有机硅或泡沫,并且包裹在皮革或纺织物材料层中,从而为耳机100的用户提供良好的美观和舒适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听筒衬垫组件110可包括多层不同的可变形材料并且/或者可包括具有变化的声学特性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如下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可设置在听筒104中的一者或两者中。无线通信模块提供耳机100的更方便的无线使用。耳机100还可包括用于接收媒体的有线耳机接口。耳机100可经由有线和/或无线通信从智能电话、电视、计算机、立体声系统或任何合适的媒体源中的一者或多者接收媒体。除了帮助管理经由有线或无线接收器接收的传入媒体之外,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管理帮助提供服务的传感器,这些服务诸如耳机取向确定(例如,用于确定哪个立体声信道要路由到哪个听筒104)和有源噪声消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器可存储从媒体源接收的媒体。例如,处理器可存储供耳机100稍后回放的媒体。
耳机100的各种实施方案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户输入控件118。例如,用户输入控件118可控制媒体回放(例如,播放或暂停)和/或音频音量、应答和/或结束电话呼叫以及耳机100的其他功能。用户输入控件118可以是或包括按钮、旋钮、触摸传感器或任何合适的输入设备。虽然图1示出了两个用户输入控件118,但单独控件的数量不限于任何特定数量,并且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从零变化到四个、六个或更多个。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输入控件118可由单个输入控制区域诸如触摸屏来实现,该单个输入控制区域可跨沿听筒外壳112的外部部分形成的触敏区域检测用户的触摸并且识别手势。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输入控件可以是沿着听筒外壳112的外周边定位的一个或多个按钮的形式,如相对于本文所讨论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
枢转听筒(力矩比较)
图2A和图2B示出了示例性的一组先前已知的耳罩式或贴耳式耳机200的前视图。耳机200包括头带202,该头带在枢转点206处与听筒204耦接。枢转点206位于听筒204的中心处,从而允许听筒相对于头带202枢转。例如,如图2B所示,听筒204可在运动范围208内枢转。定位在听筒204的中点处的枢转点206允许听筒枢转,使得听筒大致定位成平行于用户头部的表面。遗憾的是,具有位于听筒204的中点处的枢转点206需要延伸到听筒204任一侧的庞大的臂,从而显著地増大听筒204的尺寸和重量。
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耳机设计相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包括具有偏心枢转听筒的耳机300。耳机300可与耳机100相同或类似,然而,耳机300可具有附加的和/或另选的部件。图3A和图3B示出了耳机300的前视图,该耳机可包括头带组件302和听筒304。头带组件302的每个端部可经由枢转机构306耦接到听筒304的上部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枢转机构306使得听筒304能够围绕枢转点枢转,该枢转点与每个听筒304的上周边间隔开不超过听筒的高度(H)的20%或10%。这不同于具有定位在听筒204的中心处或附近的枢转点206的常规耳机200。听筒304可在运动范围308内围绕枢转机构306枢转。运动范围308可被配置为基于对平均头部尺寸测量执行的研究来适应大多数用户头部尺寸。
尽管耳机300构型紧凑,但该耳机仍然可执行与更传统构型的耳机200相同的功能,包括通过听筒304的中心施加力和建立声学密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运动范围308可介于10度和25度之间的范围内。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运动范围308可不具有限定的止挡件(例如,硬止挡点),而是可随着其离中性位置(例如,听筒304彼此相距最小距离的位置)越来越远而逐渐越来越难以变形。枢转机构306可包括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被配置为在耳机300正在使用中时向用户的耳朵施加保持力。一旦不再佩戴耳机300,弹簧元件还可使听筒恢复中性位置。
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枢转机构400的透视图。枢转机构400可表示图3A、图3B所示的枢转机构306,并且可定位在听筒(例如,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听筒304)的上部部分中。枢转机构400可被配置为适应围绕多个轴的运动,从而允许对听筒304相对于头带组件302的滚转和偏转进行调节。例如,枢转机构400可围绕偏转轴线402和滚动轴线404旋转。枢转机构4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由卡圈409限定的孔口406。孔口406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用于接收头带组件302的一部分。卡圈409可接收头带组件302并与该头带组件接合(例如,经由可耦接头带组件302和卡圈409的闩锁部件)。孔口406可接收头带组件302(例如,左听筒和右听筒中的每一个中的孔口可在头带的相对侧上接收两个杆中的一个杆,诸如下面讨论的杆1208),并且允许听筒304围绕偏转轴线402和/或滚动轴线404旋转。
一个或多个密封件408可被定位成至少部分地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完全围绕孔口406,并且可密封孔口406的入口使其免受外部污染物和/或湿气的影响。例如,面密封件408a可被定位成密封枢转机构的面,并且O形环密封件408b可被定位成围绕头带组件302定位在孔口406中的部分密封。密封件408可由可压缩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
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410可阻止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的旋转。压缩弹簧410可由一个或多个间隔件412保持在适当位置,该一个或多个间隔件可隔开压缩弹簧410并防止该压缩弹簧的侧向运动。例如,如图4B所示,该一个或多个间隔件412可包括在杆413上滑动的多个管状节段。两个压缩弹簧410可通过活塞450的布置耦接到间隔件,如下所讨论的。间隔件412不限于图4B所示的特定实施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间隔件412可以是杆或类似部件,该间隔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位于所需间隔开的位置处用于附接弹簧的两个凹槽。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连接器414可从枢转机构400延伸,以将附接到枢转机构400的部件与头带组件302电耦接。例如,连接器414可经由头带组件302将两个听筒304彼此电耦接。
图4B和图4C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枢转机构400的各种部件。枢转机构400可包括滚转杆416和基座418,该基座可充当中心毂来接收各种组件(基座418也可见于图4A)。基座418还可包括附接部分446,该附接部分使得枢转机构能够通过紧固件448附连到听筒的外壳。基座418可接收磁体420,该磁体可与被配置为确定耳机300是戴上还是脱下的传感器配合(如参考图4D更详细地描述)。闩锁板422也可定位在枢转机构400的内部,以用于固定头带组件302的一部分(如参考图5A和图5B更详细地描述)。
密封件424可定位在滚转杆416和面板426(也可见于图4A)之间,以密封枢转机构400的入口使其免受湿气和/或灰尘颗粒的影响。例如,动态密封件424a可用于密封面板426和滚转杆416之间的入口。类似地,O形环424b可定位在枢转机构400内部以提供入口的附加密封。动态密封件424a可包括允许枢转机构运动(例如,围绕滚动轴线404运动)的柔性材料。密封件424a、424b(在本文中统称为“密封件424”)可以是或包括弹性体密封件(例如,硅树脂)和/或用于密封入口预防外部颗粒和/或湿气的任何合适的材料。
图4C示出了可包括在枢转机构4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的各种电子连接器。各种柔性连接器428可用于将枢转机构400中的各种传感器与处理部件连接。例如,柔性连接器428a可用于将霍尔效应传感器与处理部件连接(如参考图4D更详细地描述)。柔性连接器428b可用于将头带插座430与处理部件连接。柔性连接器428b可以是可响应于枢转机构400的旋转(例如,围绕偏转轴线402的运动)而运动的动态柔性连接器。柔性连接器罩432可定位在枢转机构400内,以在柔性连接器420b的运动期间引导和/或保护柔性连接器420b。柔性连接器420b可与缆线434电耦接,该缆线可允许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运动。例如,当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运动时,缆线434可具有允许缆线434从起始位置延伸的长度。
图4D示出了定位在枢转机构400中的磁体420和传感器436。磁体420可以相对的取向定位(例如,第一磁体具有从枢转机构400向外取向的北极,并且第二磁体具有从枢转机构400向外取向的南极)。磁体420的相对磁极可产生在两个磁体之间行进的磁通量。传感器436可以是或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和/或可检测由磁体420产生的磁通量的变化的传感器。磁体420可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例如,当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时),这可导致由磁体420产生的磁通量的变化。传感器436可检测磁通量的变化,该变化可用于确定枢转机构400正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传感器436可检测磁通量的变化,以基于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来确定耳机300何时被用户戴上或脱下。例如,当听筒304被相对于彼此拉开时,用户可使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将听筒304被相对于彼此拉开可指示耳机300正被戴上或脱下。通量罩438可定位在磁体420上方(例如,在磁体420和周围环境之间),以减少或防止磁通量离开枢转机构400。例如,通量罩438可减少或防止磁通量离开枢转机构400并干扰定位在听筒304内的电子部件。
图4E和图4F示出了枢转机构400的剖视图。图4E示出了处于松弛位置(例如,没有扭矩施加到枢转机构400的状态)的枢转机构400。例如,当耳机300被脱下和/或当耳机300处于存储构型时,枢转机构400可处于松弛状态。图4F示出了处于旋转位置(例如,向枢转机构400施加扭矩和/或耳机300被戴上的状态)的枢转机构400。例如,当听筒304被相对于彼此拉开和/或当耳机300定位在用户头部上时,枢转机构400可处于旋转位置。传统上,随着枢转机构400进一步枢转远离松弛状态,使枢转机构400枢转所需的力将持续增加(即,开始旋转听筒304相对容易,但听筒304旋转得越远,听筒304就越难旋转)。在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中,压缩弹簧410可以相对于偏转轴线402成角度449安装,该角度可允许使枢转机构400枢转所需的力在枢转机构枢转远离松弛状态时保持相对恒定(即,可使用相同的力旋转听筒304,而不管听筒的旋转位置如何)。对于各种头部尺寸,保持相对恒定的枢转力可通过由听筒304向用户头部施加相同的力来增强用户舒适度。例如,听筒304向具有较大头部的用户施加的力将与听筒304向具有较小头部的用户施加的力相同或类似。
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410可被定位成允许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如图4E和图4F所示,滚动轴线404延伸出直指向观看者的页面并表示为点。压缩弹簧410可预加载有力并且相对于偏转轴线402成一定角度定位。来自压缩弹簧410的力440可分解成竖直力矢量440a(即,竖直方向上的力)和440b(即,水平方向上的力)。
压缩弹簧410可在第一端部437处附接到位于第一枢转点456处的旋转梁441。压缩弹簧410的第一端部437可在距离滚动轴线404的水平距离443和垂直距离445处连接到旋转梁441。压缩弹簧410的第二端部439可在第二枢转点458处连接到基座418(即,压缩弹簧410可跨越在第一枢转点456和第二枢转点458之间)。压缩弹簧410可安装在第一枢转点456和第二枢转点458处,使得它们相对于偏转轴线402成角度449。角度449可在10度和80度之间的范围内(例如,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或80度)。例如,角度449可在15度和60度之间的范围内。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压缩弹簧410可在安装到第一枢转点456和第二枢转点458之前用力预加载。
当枢转机构400处于松弛位置时,压缩弹簧410可处于图4E所示的位置。例如,其中压缩弹簧410具有第一端部437,该第一端部距离滚动轴线404的水平距离443a和竖直距离445a并且相对于偏转轴线402成角度449a。由压缩弹簧410产生的扭矩是竖直力矢量440a乘以水平距离443加水平力矢量440b乘以竖直距离445的结果。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水平力矢量440b可大致与滚动轴线404成一直线(即,竖直距离445大致为零),并且所得的扭矩可大致为零。竖直力矢量440a乘以水平距离443a可得到可抵抗枢转机构400的运动的阻力扭矩。
扭矩可被施加到枢转机构400,导致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从而导致滚转杆416的旋转。旋转梁441可附接到滚转杆416,使得滚转杆416围绕滚动轴线404的旋转引起旋转梁441围绕滚动轴线404的旋转。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旋转梁441和滚转杆416可围绕滚动轴线404在大约10度至大约30度的范围内旋转。例如,旋转梁441和滚转杆416可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大约20度。
当旋转梁441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时,压缩弹簧410的第一端部437可运动远离滚动轴线404的竖直距离。在所得的旋转位置中,如图4F所示,压缩弹簧410可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位于远离滚动轴线404的水平距离443b和竖直距离445b处并且相对于偏转轴线402成角度449b。由于压缩弹簧410的压缩增加,压缩弹簧410可产生更大的对抗旋转的力。水平力矢量440b可被定位成与滚动轴线404相距竖直距离445b,这可得到与由压缩弹簧410的压缩引起的增大的扭矩相对(即,相减)的扭矩。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由被定位成与滚动轴线相距竖直距离445b的水平力矢量440b产生的扭矩大约等于由压缩弹簧410的压缩产生的增大的力。无论枢转机构400的枢转位置如何,使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所需的力可保持大致相同(即,用于使枢转机构400围绕滚动轴线404旋转的力不需要随着枢转机构400运动远离松弛状态而显著增加)。
图4G示出了压缩弹簧410的剖视图,并且图4H示出了压缩弹簧410的分解图。压缩弹簧410可包括装配在圆筒452中的通道451内的活塞450。活塞450和圆筒452两者至少部分地被压缩弹簧410包围(例如,活塞450和圆筒452的一部分延伸超过压缩弹簧410的长度)。活塞450和圆筒452可各自在相应枢转点456和458处附接到枢转机构400。活塞450可与圆筒452接合(例如,活塞450可装配在圆筒452的通道451内),并且随着枢转机构400旋转而相对于圆筒452滑动。当压缩弹簧410响应于枢转机构400旋转而压缩时,与圆筒452接合的活塞450可减少或防止压缩弹簧410侧向运动。例如,与圆筒452接合的活塞450可防止压缩弹簧410在侧向方向上弯曲和/或翘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塞450可与圆筒452接合以提供对枢转机构400的旋转的附加阻力。例如,圆筒452可提供对活塞450的滑动的阻力。
每个枢转点456和458可以是或包括允许活塞450和圆筒452围绕相应枢转点旋转的杆(例如,杆415或杆413)。例如,第一枢转点456可以是或包括杆415,而第二枢转点458可以是或包括杆413。当枢转机构400枢转时,活塞450可滑入和滑出圆筒452并且可防止压缩弹簧410在压缩期间翘曲(例如,弯曲)。
枢转机构400可经由卡圈409附接到头带组件302。图4I示出了具有定位在卡圈409中的头带组件302的枢转机构400。卡圈409可限定可接收头带组件302的孔口406。卡圈409和/或头带组件302可包括取向元件460,该取向元件可在头带组件302插入到卡圈409中时使头带组件302取向并防止头带组件302相对于卡圈409旋转。取向元件460可定位在卡圈409的内表面上并延伸到孔口406中。取向元件460可与头带组件302接合以将头带组件302定位在卡圈409中(例如,使头带组件302与卡圈409大致同轴对准并且/或者使头带组件302相对于卡圈409取向)。取向元件460可以是或包括金属、橡胶或类似的合适材料。
图4J示出了具有定位在图4I的卡圈409中的头带组件302的枢转机构400的横截面。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取向元件460可以是或包括键槽460a和/或一个或多个缓冲器460b。键槽460a可与头带组件302中的凹部462接合。键槽460a可使头带组件302相对于卡圈409取向并防止头带组件302相对于卡圈409旋转。键槽460a可允许头带组件302以仅一个取向(例如,其中凹部462与键槽460a对准)插入到卡圈409中。与键槽460a接合的凹部462可防止头带组件302相对于卡圈409旋转。缓冲器460b可有助于将头带组件302定位在卡圈409中。例如,缓冲器460b可将头带组件302的插入部分464的中心与卡圈409的中心轴线(即,偏转轴线402)大致对准。
可移除听筒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听筒304能够可移除地附接到头带组件302。例如,用户可能想要具有两组或更多组不同颜色或不同设计的听筒304。又如,用户可能想要拥有具有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与电子音乐流派)或其他用途特别设计或校准的音频部件的听筒。又如,用户可能想要移除听筒以用于耳机的更紧凑的存储选项。
一些实施方案使得听筒304能够由用户移除以用于存储并且/或者用另一组听筒替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304可使用闩锁机构附接,该闩锁机构对于用户来说稍微难以解锁,使得听筒不太可能意外脱离。例如,闩锁板422(如图5C所示)可用于将头带组件302连接到枢转机构400。图5A示出了处于闩锁位置的闩锁板422。在闩锁位置,闩锁板422可用压缩弹簧502保持就位,并且可防止头带组件102的杆504从枢转机构400移除。如图5D所示,杆504可包括具有较小直径的凹部部分506,该凹部部分在闩锁板422处于闩锁位置时与闩锁板422接合。
如图5C所示,闩锁板422可包括开口508(例如,非对称开口),该开口比第一端部508a上的杆504的直径宽,并且具有与第二端部508b上的杆504的凹部部分大致相同的直径(即,第二端部508b可具有小于杆504的无凹部部分的直径的直径)。在多个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闩锁板422,闩锁板422可与杆504接合并将杆保持在适当位置,以允许杆504穿过开口的第一端部508a插入。闩锁板422和/或杆504可在侧向方向上运动,直到杆504定位在开口的第二端部504b处(例如,直到闩锁板422的一部分与杆504的凹部部分506接合)。杆504可由闩锁板422保持在适当位置,因为杆504的直径太大而不能配合穿过开口的第二端部508b(例如,杆504不能被牵拉穿过闩锁板422的开口的第二端部508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运动闩锁板422以通过压缩弹簧502将杆504定位在开口的发送端处。压缩弹簧502可向闩锁板422施加恒定的力,以将闩锁板422保持在适当位置(例如,防止闩锁板422运动到允许杆504移除的位置)。
图5B示出了从闩锁板422解锁的杆504。通过在侧向方向上运动闩锁板422可将杆504从闩锁板422解锁(即,移除),直到杆504定位在第一端部504a处。然后可从开口508移除杆504(例如,通过将杆拉出开口508)。从闩锁板422解锁杆504可允许杆504从枢转机构400和/或听筒304移除。在多个实施方案中,闩锁板422可包括用于与枢转工具接合的接合点510。枢转工具可用于在侧向方向上将闩锁板422从闩锁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枢转工具可以是或包括听筒304外部的工具。例如,外部枢转工具可经由听筒304中的开口与接合点510接合。然而,枢转工具可以是或包括与闩锁板422接合的内部机构。
图6A至图6D示出了可用于将头带组件302连接到枢转机构400的另一个示例性闩锁机构600。闩锁机构600可在听筒和杆之间形成基本上永久性的耦接,使得听筒不能被用户容易地移除。然而,有利的是,闩锁机构600允许制造商例如单独地组装头带和听筒,在将听筒附接到头带之前使用适当的设备测试听筒,然后如果给定的听筒满足制造商的要求,则以基本上永久性的方式将听筒附接到耳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闩锁机构600可以是半圆形的材料片,该材料片可膨胀并回复至其初始形状(即,闩锁机构600可变形并回复至其初始形状)。闩锁机构600可以是或包括钢、塑料、铝或允许其在被压缩之后返回松弛状态的任何合适的材料。闩锁机构600可具有小于杆604的直径的松弛直径,并且可膨胀到具有大约等于杆604的直径的直径。闩锁机构600可在杆604插入孔口406中之前插入由卡圈602限定的孔口406中。卡圈602可代表图4A、图4B所示的卡圈409。杆604可与闩锁机构600接合并且将闭锁机构沿卡圈602向下运动(例如,推动)。杆604可包括锥形边缘606,该锥形边缘可与闩锁机构600接合以将闩锁机构600沿卡圈602向下推动。杆604还可包括具有小于杆604的直径的直径的凹部608。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凹部608可具有与处于松弛状态的闩锁机构600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
图6B至图6D示出了插入到卡圈602中的闩锁机构600和杆604的剖视图。闩锁机构600沿卡圈602向下运动,直到其到达卡圈602中的凹陷部610。图6C示出了扩展到凹陷部610中的闭锁机构600。当杆604沿卡圈602向下运动时,锥形边缘606可使闩锁机构600膨胀到凹陷部610中。闩锁机构600可通过杆604在凹陷部610中保持膨胀,该杆具有大于闩锁机构600的松弛直径的直径。当闩锁机构600保持在凹陷部610中时,杆604可继续沿卡圈602向下运动,直到杆604坐置到卡圈602中并且/或者凹部608与闩锁机构600大致对准。图6D示出了固定在凹部608上的适当位置的闭锁机构600。当凹部608已沿卡圈602向下运动并与闩锁机构600对准时,闩锁机构600可收缩并接合凹部608。闩锁机构600可在与凹部608接合时扩展到凹陷部610中,并且防止杆604从卡圈602移除或使得用户极其难以将其移除。例如,从卡圈602移除杆604可需要剪切闭锁机构600。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将工具插入孔口406中并用于使闩锁机构600从凹部608脱离并使闩锁机构600扩展到凹陷部610中。然后可从卡圈602移除杆604。
用于耳垫的悬臂式支撑构件
图7示出了接触用户头部702侧面的听筒104的透视图。该图示出了用户头部702的侧面可如何大幅变化。听筒衬垫组件在厚度上趋于稳固的一个原因是适应用户头部的侧面上常见的各种颅骨轮廓。图7中描绘的虚线示出了听筒衬垫组件110为了与颅骨轮廓适形而需要克服的距离变化,使得可防止音频波进入或离开紧邻用户耳朵的区域。对此的常规解决方案是使听筒衬垫组件110足够厚以适应所描绘的大多数用户的变化。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图7示出了轮廓的逐渐变化,但是一些颅骨轮廓的变化可能更加突然。例如,一些用户可具有突出的骨,其引起用户头部的外表面的曲率的快速变化。
图8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被构造成支撑听筒衬垫的听筒外壳112和衬垫框架802的透视图。衬垫框架802可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径向分布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这些悬臂式支撑构件朝向衬垫框架802的中心区域突出并且能够独立于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运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曲率可以向上弯曲并远离听筒外壳112,以匹配听筒衬垫的曲率。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特别有助于加强听筒衬垫更靠近衬垫框架802的中心区域定位的部分。
虽然悬臂式支撑构件在一些情况下被示出为与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分开与它们自身的宽度一样多,但应当理解,在一些构型中,悬臂式支撑构件可更接近得多。例如,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由刚好足够大的空间分开,以防止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的挠曲期间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的干扰。
图8B示出了适于与图8A所示的听筒外壳112和衬垫框架802一起使用的听筒衬垫806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听筒衬垫806具有限定中心开口808的环形几何形状,该中心开口的尺寸被设定成接收用户的耳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衬垫806可通过对开孔泡沫块执行减成机加工操作来形成。另选地,听筒衬垫806可通过注塑成型操作形成。应当指出的是,除泡沫之外的其他弹性材料可用于形成听筒衬垫806,包括例如胶乳和硅材料。听筒衬垫806的所得厚度可介于约四分之一英寸和半英寸之间。
图8C示出了分立的支撑结构812,其可采用插入件的形式并且不与衬垫框架802一体成形,如图8A所示。相反,支撑结构812可位于衬垫框架802的顶上或可附着到衬垫框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长度和/或厚度可变化。可执行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特定悬臂式支撑构件的加厚或减薄,以便为特定用户或一类用户定制支撑结构812的响应。以插入件形式制造支撑结构812使得用户定制更加可行,因为在测量用户头部以实现定制贴合性之后,支撑结构812可由聚合物或其他可变形材料进行3D打印。对于具有类似于图7所示的颅骨轮廓的颅骨轮廓的用户,悬臂式支撑构件804-1至804-6可包括较少的加强,因为这些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预期由于紧邻用户耳朵上方和下方的较大颅骨轮廓而经历大于正常弯曲量。悬臂式支撑构件804-7至804-11可包括更多的加强,因为这些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预期由于那些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定位在用户头部的更凹陷部分上方而发生低得多的弯曲量。
图8D示出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812可如何包括带状物810,该带状物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之间形成松散的机械耦接。具体地讲,带状物810被示出为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804-7和804-8之间拉伸。这允许听筒衬垫组件110的曲率被部分地约束。例如,当悬臂式支撑构件804-7经历大量挠曲以适应特别突出的颅骨轮廓但悬臂式支撑构件804-8不接触该特定颅骨轮廓时,带状物810可将位于悬臂式支撑构件804-7上的力的一部分分布到悬臂式支撑构件804-8。通过以这种方式分布力,可避免可导致与支撑结构812相邻的听筒衬垫806或其他部件疲劳或断裂的过度剪切力。
可选择用于形成带状物810的材料的强度和/或刚度,以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之间实现所需量的力传递。一般来讲,带状物810将比用于形成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材料更具顺应性。用于连接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可能的可拉伸材料的示例包括织造聚酯、斯弹性纤维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状物810可由更刚性的材料/织物构成,但可在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留下所需松弛量,从而一旦经历阈值挠曲量,则仅将力分布到相邻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带状物可采取延伸穿过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每个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开口的弹性绳的形式,或者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每个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具有分立的绳。带状物810可包括凹坑,该凹坑装配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每个悬臂式支撑构件的端部上方,以帮助将悬臂式支撑构件804耦接在一起。另选地,带状物810可以粘接方式耦接到相邻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状物810可仅定位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所选择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之间。例如,听筒104的侧面上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全部连接,但是可从听筒104的顶侧面上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省略带状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状物810可包括填料,该填料有助于在耳机100的所有者的手指沿听筒衬垫组件110的内边缘运动时掩蔽分立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存在。
图9A示出了示出听筒104如何限定尺寸被设定为接收用户702的耳朵904的腔902的简化剖视图。听筒衬垫组件的面向内部的表面和听筒外壳112的相邻内表面操作以形成底切部903,该底切部的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702的耳朵904的耳轮和耳垂。头带组件102通常包括弹簧(例如,片簧),该弹簧被调谐为施加足够的力以充分压缩听筒104,以使听筒衬垫组件与用户702的头部的外表面形成声学密封。腔902由听筒外壳112和听筒衬垫组件110协同限定。如图所示,腔902的底切部903容纳用户702的耳朵904的耳轮和耳垂的并为其留出充足空间。该底切部增加了听筒衬垫组件110接触用户702的面积的量,而不会不当地增加听筒104的总体尺寸。听筒衬垫组件的较大表面积有助于通过听筒104均匀地分配由头带组件102施加在用户702上的力,从而增加耳机100的舒适度。图9A还示出了声学驱动器905(即,扬声器)在听筒外壳112内的位置以及声学驱动器可如何被引导到腔902中并随后被引导到耳道904中。
图9B示出了听筒104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示出了与衬垫框架802一体成形的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衬垫框架802提供通道,听筒衬垫806能够搁置并且支撑在该通道内。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特别有助于支撑被示出为适形于听筒衬垫组件110的听筒衬垫806的面向下的表面。听筒衬垫组件110还包括护盖906,该护盖包裹在听筒衬垫806周围并且可由一层或多层纺织物或皮革形成。除了为听筒衬垫组件110提供奢华和舒适的感觉之外,护盖906还有助于掩蔽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存在。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具有挠曲阻力,这导致当听筒104初始压靠在用户头部的侧面上时,听筒衬垫806先于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任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被压缩。在听筒衬垫组件110接触用户头部的凹陷部分的位置中,位于该凹陷部附近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可根本不运动。这是由于听筒衬垫806所经受的压缩量不足以抵抗听筒衬垫806的该部分的压缩以超过对对应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初始挠曲的抵抗。在听筒衬垫组件110接触用户头部的凸起区域的位置或区域中,一旦听筒衬垫806的一部分超过阈值压缩量,悬臂式支撑构件804就将开始偏转,从而使得那些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偏转等同于听筒衬垫806的进一步压缩。这导致发生压缩和挠曲,直到听筒衬垫组件110适形于用户头部的各种轮廓并且围绕用户的耳朵形成稳固的声学密封。
图9B还示出了听筒衬垫组件110如何由听筒外壳112接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外壳112可包括通过凹陷部,该凹陷部由衬垫框架802上的按扣接合,该按扣帮助将衬垫框架802固定到听筒外壳112。应当指出的是,虽然没有部件被示出为定位在听筒外壳112内,但是该空间的一部分将由支撑一个或多个声学驱动器的电子器件、介质处理和支撑耳机100的其他传感器填充。
图9C示出了不包括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的听筒104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这使得大量听筒衬垫806不受支撑。为此,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之间的间距是重要的,因为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以及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的尺寸和形状均可被调谐以实现听筒衬垫组件110的期望的总体刚度。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利用分立支撑结构812(参见图8C)的听筒衬垫组件110的另选构型的剖视图。具体地讲,支撑结构812和悬臂式支撑构件804中的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被示出为定位在衬垫框架802顶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812可以粘接方式耦接到衬垫框架8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衬垫框架802可包括对准特征部诸如略微凹陷的区域以定位支撑结构812。一旦护盖被固定到衬垫框架802的相对侧,支撑结构812就由于被压缩在护盖906和听筒衬垫806之间而被锁定在适当位置。
图11示出了具有嵌入护盖906内的支撑结构812的听筒衬垫组件110的一侧的剖视图。当护盖906由针织材料形成时,可实现将支撑结构812结合或嵌入护盖906内,从而允许悬臂式支撑构件804结合在针织材料的编织物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支撑结构812结合在护盖906内可涉及使用具有约0.5毫米至2毫米的厚度的较高强度材料,诸如不锈钢或钛。该轮廓厚度将允许支撑结构812保持期望的刚度水平,同时不会明显地中断护盖906的编织图案。将护盖和支撑结构812结合可减少完成耳机100的最终组装所花费的时间。最终组装时间减少是因为两个部件变为单个部件,从而使处理更容易,并且因为将护盖耦接到衬垫框架802还形成支撑结构812的附接。以这种方式结合多个部件还可改善部件对准,因为将一个部件成功地耦接到衬垫框架802也使得另一个部件成功地耦接。
网孔罩盖头带
图12示出了由用户佩戴的耳机1200的透视图。耳机1200可包括与耳机100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然而,耳机1200可包括不包括在耳机100中的附加和/或另选的部件。耳机1200可包括通过头带1204接合在一起的听筒1202。头带1204可包括杆1208,该杆将头带1204耦接到听筒1202。杆1208包括伸缩式套叠构件1210,该伸缩式套叠构件在头带外壳1212中伸缩进出,以便基于用户头部的尺寸来调整耳机1200的尺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伸缩式套叠构件1210可被构造成约10mm至50mm范围内移动一定距离。例如,伸缩式套叠构件1210可移动34mm的距离。
头带外壳1212可限定中心开口,该中心开口被构造成容纳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层,该可适形网孔组件的层被构造成跨用户头部均匀地分布压力。中心开口可由头带外壳1212的两个头带臂1216限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头带臂1216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容纳被配置为使听筒1202的操作同步的导电通路的布线。头带臂还可包括弹簧构件,这些弹簧构件被配置为保持头带臂1216的形状并且帮助保持耳机1200牢固地附接到用户头部。
听筒1202还可包括定位在听筒1202中的一个或多个听筒的外部上的用户界面12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界面1206可被配置为允许用户操纵媒体的设置和回放。例如,用户界面1206可以是或包括按钮,该按钮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并引起音量改变、下一曲目/上一曲目、暂停、停止等。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用户界面1206可定位在杆1208的每一侧上。用户界面1206可定位在听筒1202上,以允许用户基于用户界面1206相对于杆1208的位置来确定他们正在与哪个界面进行交互。例如,用户界面1206的第一按钮可定位在杆1208的更靠近用户面部并且控制音频的回放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界面1206可包括冠部组件和伸长按钮,该伸长按钮与下文相对于图18至图22所述的输入端1808和输入端1806相同或类似。
图13A至图13E示出了构成图12所示耳机1200的罩盖结构的部件的各种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13A示出了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透视图以及示出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周边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的近距离视图。如图所示,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周边包括围绕网孔材料1218的边缘包覆模制的锁定特征部1302。网孔材料1218可由尼龙、PET、单弹性或双弹性织造物或具有约0.6mm的厚度的聚醚-聚脲共聚物形成。锁定特征部1302可由耐用且柔性的热塑性材料诸如TR90形成,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延伸穿过网孔材料1218中的开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锁定特征部1302可限定采取凹部1304形式的对准特征,从而有助于确认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与中心开口的正确对准。
图13B示出了头带外壳1212以及在将压力1305施加到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以接合通道内的锁定特征部1302之前,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锁定特征部1302可如何与由头带外壳1212的头带臂1216限定的通道对准。图13C示出了由头带臂1216限定的通道1306以及由头带臂1216限定的中心开口1308。通道1306可具有被构造成接收并保持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锁定特征部1302的内部t形几何形状。图13D示出了定位在中心开口1308内的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
图13E示出了形成大部分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网孔材料1218可如何具有基本上均匀的一致性/网孔图案。网孔材料1218可以是柔性的,以便防止过大的力施加到用户头部。图13F示出了另选的实施方案,其中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包括跨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中心部分延伸的第一网孔材料1218和跨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周边部分延伸的第二网孔材料1230。第一网孔材料1218可由比第二网孔材料1230更柔性/顺应的材料形成,从而允许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中部部分变形显著超过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周边部分。这还允许可适形网孔组件的周边部分更强并且不太可能撕裂或损坏。
图13G示出了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可如何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网孔材料1218、1230和1222,从而允许可适形部分朝向周边逐渐变得更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刚度甚至可跨其整个区域更迅速地变化。具体地讲,网孔可包括网孔尺寸逐渐变化的网孔,使得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中心部分可具有比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周边显著更低的弹性比率。这样,可能经历最大量位移的网孔材料的部分可具有最低弹性比率,从而通过降低力集中在用户头部的特定点或区域处的可能性来显著增加舒适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强构件的布置可以与网孔材料1218结合使用,以改变由构成可适形网孔组件1214的网孔材料传递给用户的力的大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网孔材料1218的中心区域中可留有空隙,以减小网孔材料1218的中心区域中的力。
多部件头带
图14A示出了包括两个臂1416的多部件头带1400的剖视图。多部件头带1400可与听筒104一起使用以形成耳机100。多部件头带1400可包括由一层或多层材料围绕的弹簧1402(例如,中心弹簧)。例如,如图14A和图14B(其为臂1416中的一个臂的简化剖视图)所示,多部件头带1400可包括由金属制成并被多个材料层1404(例如,塑料)围绕的弹簧1402。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每个层使用不同的材料。例如,第一层1404a可以是或包括硬塑料材料,第二层1404b可以是或包括软塑料层,并且第三层可以是或包括具有装饰特性的塑料。通道1406可形成于弹簧1402和/或材料1404中。凹部1408可形成于材料层1404中以用于接收材料。例如,凹部1408可接收参照图13A至图13E所述的网孔。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多部件头带1400可被调谐成具有在期望范围内的夹持力。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夹持力在大约4牛顿和大约6牛顿之间的范围内。例如,夹持力可介于4.8牛顿和5.4牛顿之间。与传统头带相比,夹持力可为用户提供增强的舒适度并且改善听筒的声学密封。多部件头带1400的调谐还可防止多部件头带1400随时间推移而松弛,从而导致多部件头带1400的夹持力降到期望范围之外。可通过将头带加热和冷却一个或多个循环来调谐多部件头带1400。加热循环可导致多部件头带1400松弛,这可防止或减少将来头带的松弛。例如,多部件头带1400可具有高于期望范围的夹持力,并且可经历热循环,直到夹持力处于期望范围内。
图14C和图14D示出了可接合以形成多部件头带1400的多个部件。多部件头带1400可包括连接到两个托架1410的弹簧1402。托架1410可在弹簧1402的相对端焊接到弹簧1402。托架1410可各自接收连接到听筒104的臂。弹簧1402可包括沿着臂1416的长度的通道1406。通道1406可接收用于在听筒104之间传输电信号的缆线1412。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缆线1412的一部分可包括不传输电信号的虚拟缆线。缆线1412可盘绕在托架1410的一部分中,以允许听筒相对于多部件头带1400运动。例如,盘绕缆线1412可允许定位在托架1410中的臂延伸远离多部件头带1400。
减振器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耳机,该耳机包括重量轻的刚性材料并且为佩戴者提供舒适贴合。例如,听筒诸如听筒104可包括刚性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图15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副耳机1500的简化图示。耳机1500可表示耳机100以及根据本公开和本文所述的耳机的其他实施方案。如图15A所示,耳机1500包括听筒1504,当向听筒1504中的一个或两个听筒施加力1502时,听筒可彼此接触。力1502可使听筒1504彼此接触。当听筒1504由刚性材料(例如,金属)制成时,听筒内的部件可经历来自由听筒1504接触引起的突然减速的冲击。
如图15B所示,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安装在由半刚性材料制成的板1506(例如,主逻辑板(MLB))上。板1506可响应于由听筒1504彼此接触引起的冲击而挠曲。该冲击可导致安装在板1506上的部件1508运动。例如,板1506的挠曲可导致部件1508沿方向1510运动。部件1508的运动可损坏部件1508(例如,导致校准误差或故障)。对于部件1508(例如,敏感电子部件),由板1506的挠曲引起的重复运动(例如,超过数千次)可导致故障。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定位在板1506上的一个或多个块1512来减小由听筒1504的接触引起的冲击的影响。块1512可被定位成减少由当听筒1504彼此接触时引起的冲击而引起的板1506的加速度。减小板1506的加速度可减小板1506的挠曲和部件1508的运动。块1512可以是或包括安装在板上的致密材料(例如,钨)。块1512可以是可响应于板1506的运动而运动的静态块或动态块。
图15C示出了块1512在板1506上的各种安装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块1512和/或部件1508可安装在板1506上的优化位置处,以减少板1506的挠曲。例如,基于安装在板上的部件1508和/或部件1508的灵敏度,块1512a、1512b和1512c可安装在板1506上的各个位置处。例如,可优化块1512的位置以减少板在安装部件1508(例如,敏感电子部件诸如加速度计等)的位置处的挠曲。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附加地或另选地优化板1506的材料以减小板1506的刚度,这继而可减小板1506的挠曲。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板1506可使用冲击吸收材料1514来安装。例如,冲击吸收材料1514可安装在板1506和安装到板1506的部件之间。冲击吸收材料1514可附加地或另选地安装在紧固件和板1506之间。冲击吸收材料1514可吸收由板1506的挠曲引起的力中的一些。减小板1506的挠曲可继而减少安装到板1506的部件1508的运动。
听筒组件
图16A示出了听筒1600内的示例性声学构型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声学构型可应用于先前描述的任何听筒。声学构型可包括扬声器组件1602,该扬声器组件继而可包括隔膜1604和导电线圈1606。导电线圈1606可被构造成能够接收电流以用于生成运动磁场,该运动磁场与由永磁体1608和1610发射的磁场相互作用。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隔膜1604振荡并产生例如通过穿孔壁1609离开听筒组件的音频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穿孔壁1609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例如以允许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与穿孔壁1609相邻的对象。可穿过永磁体1608的中心区域钻取一个洞以限定开口1612,该开口使隔膜1604后面的后部空气体积穿过网孔层1616与内部体积1614流体连通,从而增加扬声器组件1602的后部体积的有效尺寸。内部体积1614一路延伸到通风口1618。通风口1618可被配置为进一步增加扬声器组件1602的后部体积的有效尺寸。扬声器组件1602的后部体积可进一步由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和外壳1622限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1622可与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分开约1mm。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限定开口1624,该开口允许音频波在由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的突起1628限定的胶粘通道1626下方行进。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外壳1622可被定位成至少一部分从听筒1600突出。例如,外壳1622可以是或包括被定位成与用户交互的按钮。
图16B示出了听筒1600的外部,其中移除了外壳1622以示出与扬声器组件1602相关联的内部体积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听筒1600的中心部分包括永磁体1608和1610。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包括限定内部体积1614的凹进区域。内部体积1614可具有约20mm的宽度和约1mm的高度,如图16A中所示。内部体积1614的端部处是由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限定的开口1624,该开口被配置为允许后部体积在胶粘通道1626下方继续并且延伸到从听筒1600中引出的通风口1618。
图16C示出了安装在听筒1600内的麦克风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麦克风1630跨越由扬声器框架构件1620限定的开口1632固定。开口1632与麦克风进气通风口1634偏移,从而防止用户从听筒1600外部看见开口1632。除了提供美观改良之外,该偏移开口构型还趋于降低麦克风1630从快速经过麦克风进气通风口1634的空气拾取噪声的发生率。
隙缝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104可包括由阻碍和/或阻挡射频(RF)发射的材料制成的外壳。例如,听筒104可包括铝和/或将听筒与RF发射隔离的类似金属。然而,当RF天线定位在听筒内部时,RF发射需要行进穿过外壳的路径。
一些实施方案形成穿过听筒外壳的一个或多个槽1702(即,开口或孔口),以允许RF发射行进进入和/或离开外壳。槽1702可包括形成在外壳1704中的细长槽1702。图17A是听筒1700的简化透视图,该听筒包括形成在外壳1704中的细长槽1702,该外壳具有附接到外壳的听筒衬垫1701。听筒1700可表示图1所示的听筒104中的一个或两个听筒。隙缝天线(在图17B中示出为RF天线1706)可形成在外壳1704内。例如,外壳可限定用于隙缝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细长槽1702可穿过外壳的接地层元件部分形成,从而形成天线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外壳1704具有沿其厚度的外部部分的曲率,并且细长槽1702可通过该曲率的顶点(即,通过外壳的最宽部分)形成。
图17B是听筒1700的沿其长度截取的简化横截面。如图17B所示,外壳1704形成包括中心区域1705a和围绕中心区域的环形球状区域1705b的内部体积。例如,环形球状区域1705b可围绕中心区域1705a延伸360度。为方便起见,中心区域1705a和环形球状区域1705b的组合内部体积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内部体积1705”。外壳1704可由导电材料(例如,铝)制成和/或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铝),并且可以是或包括形成内部体积1705的刚性或半刚性结构。RF天线1706(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是隙缝天线)可定位在内部体积1705的环形球状区域1705b内。
外壳1704可在外壳的前侧上具有开口,该开口使得部件诸如声学驱动器1708能够放置在外壳内。盖1707可在开口的区域中附接到外壳,并且例如定位在中心区域1705a上方以完成内部体积1705的封装。盖170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1707a,该一个或多个孔口允许由声学驱动器1708产生的声波离开外壳17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1707可由塑料或类似的刚性材料制成。
听筒1700的各种部件可定位在内部体积1705中。例如,声学驱动器1708(例如,扬声器)和/或电子部件1709(例如,无线电路、音频处理电路和/或可与主逻辑板(MLB)电耦接的部件)可定位在内部体积1705的中心区域1705a中。例如,声学驱动器1708可与电子部件1709电耦接以根据通过RF天线1706无线接收并由电子部件1709处理的音频数据生成声音以通过声学驱动器输出。
听筒衬垫1701可在外壳1704的外部环形部分处耦接到外壳1704。听筒1700(包括听筒衬垫1701和外壳1704)的形状和结构使得声学驱动器1708能够一定程度地从听筒衬垫1701和外壳1704的外部环形部分凹入,以使听筒能够容纳用户的耳朵。声学驱动器1708和听筒衬垫1701之间的区域可以是前体积1717。当戴上耳机并且听筒衬垫1701抵靠用户的头部压缩时,前体积1717可被完全密封或部分地密封,这可导致前体积1717受压。前体积1717可与释放端口(例如,孔口1703a)流体耦接,该释放端口允许从前体积1717释放压力。后体积1719可以提高系统在某些频率(例如,低频率)下的效率和/或允许调谐声学驱动器。后体积1719可例如经由声学通道与一个或多个输出端(例如,孔口1703b)流体耦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F天线1706可接收RF发射和/或引导RF发射通过槽1702离开外壳1704。槽1702可穿过外壳1704形成。例如,槽1702可在外壳的底部部分(即,外壳在听筒上与杆耦接到听筒的位置相对的部分)处穿过外壳1704而形成。沿着外壳的底部部分的位置是有利的,因为当听筒1700定位在用户头部上时,可通过槽将RF发射接收到主机电子设备或从主机电子设备发送RF发射(例如,将音乐流传输到耳机的智能电话),使得当主机设备位于用户的裤袋中时(常见场景),天线的辐射矢量指向主机电子设备。
图17D是通过线A-A'并因此通过RF天线1706的一部分截取的听筒1700的一部分的简化剖视图。如图17D所示,RF天线1706可包括限定腔1714的框架1713。框架1713可以是或包括可透射频材料(例如,由注塑工艺制成的刚性塑料),并且可以任何合适的形状形成以限定腔1714。框架1713可镀覆一层或多层背衬1716以形成RF天线17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状部1725的与槽1712的大部分长度相邻并沿其延伸的端部表面可以是或包括允许RF发射通过舌状部1725进入和/或离开RF天线1706的材料,并且金属镀层可以基本上围绕腔1714。例如,如图17D的扩展视图部分所示,舌状部1725可包括突出远离腔1714的第一相对表面1726和第二相对表面1728,以及在第一相对表面和第二相对表面之间延伸并且面向槽1702的端部表面1724。腔1714可引导RF发射穿过舌状部1725并离开槽1702。舌状部1725可以是或包括无线电透明和/或无线电不透明材料。例如,端部表面1724可以是或包括允许RF发射进入和/或离开舌状部1725的无线电透明材料。腔1714可以是空隙(例如,填充有空气)以为RF发射提供最小RF能量损失。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槽1702可充当听筒1700的天线。例如,同轴电缆可与外壳1704电耦接并且通过槽1702接收/发射RF发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隙缝天线1706可以不需要定位在听筒1700中。然而,天线1706可定位在听筒1700中并且同轴电缆可与外壳1704电耦接,并且这一者或两者可接收/发射RF发射。槽1702可将RF发射引导到听筒的内部,例如引导到腔1714中。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RF发射可被接收到腔1714中而不需要穿过舌状部1725(例如,RF发射可不需要穿过端部表面172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1716(例如,金属镀层)可包括多层单独的金属镀层。背衬1716可将原本会被引导到听筒中的RF发射反射出外壳1704(例如,经由槽1702),从而形成腔后隙缝天线。将RF发射反射出外壳1704可通过提高RF天线1706的效率来减少延迟。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利用背衬1716,RF天线可具有3db的改善。
背衬1716的厚度和/或在背衬1716中使用的材料可针对不同的RF频带进行优化。例如,背衬1716的厚度可针对2.4GHz进行优化。然而,背衬1716可针对任何合适的射频(例如,5GHz)进行优化。背衬1716可以是或包括铜层、镍层和/或金层。这些层中的每个层可具有相同的厚度,或者不同的层可具有不同的厚度。例如,背衬1716可包括具有介于大约15um和30um之间的厚度的第一铜层、具有大约5um的厚度的第二镍层以及具有小于5um的厚度的第三金层。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槽1702可通过密封件1720与外部元件密封隔离。密封件1720可密封槽1702中的一些或全部并且防止或减少湿气和/或粉尘进入外壳1704,同时仍然允许RF发射通过槽1702离开。密封件1720还可防止槽1702由于外壳1704上的力而变宽。例如,当向外壳1704施加力时,密封件1720可将槽1702保持在相同的大致宽度处。密封件1720可以是或包括适用于密封槽1702的环氧树脂或类似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密封件1720的面向外壳1704外部的部分可与外壳1704共同完成。密封件1720和外壳1704的共同完成可允许密封件1720和外壳1704具有最小间隙或无间隙,并且呈现美观设计。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框架171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稳定结构。例如,框架1713可包括延伸到腔1714中的肋1736以向RF天线1706提供附加结构和/或支撑。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RF天线1706可用作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连接点(例如,机械的和/或电的)。例如,RF天线1706可定位在外壳1704中并且充当麦克风1730的机械耦接点。麦克风1730可定位在外壳1704和RF天线1706之间并且可操作地耦接以通过穿过外壳1704形成的麦克风孔口1703c接收声音。RF天线1706可充当止回件以将麦克风1730保持在适当位置。除此之外或另选地,RF天线1706可作为听筒1700中的部件的电连接点。例如,RF天线1706可经由抵靠外壳1704定位的泡沫1722连接到由外壳1704共享的公共接地部。充当公共接地部的RF天线1706可提供到听筒1700中的其他部件的接地连接。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电路1732(例如,柔性或柔性电路)可与麦克风1730耦接。电路1732可围绕RF天线(例如,在天线的顶部上)路由以用于与听筒1700中的音频处理部件或其他部件连接。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听筒1700可彼此通信以协调RF天线1706的使用,例如以减少装置和听筒1700之间的延迟。听筒1700可经由有线和/或无线连接彼此通信。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听筒1700可各自具有RF天线1706并且各自从装置接收一些或全部数据以避免数据丢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听筒1700可具有RF天线1706以接收数据并经由有线连接将该数据(例如,音频数据)发送到另一个听筒1700。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听筒1700可通信以确定哪个听筒1700与主机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将数据传输到听筒1700中的一个或两个听筒的其他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连接。与设备具有更好的连接的听筒1700可从设备接收数据。
RF天线1706可被设计成允许天线跨一个或多个RF频带发送和/或接收RF发射。细长槽1702可具有确定天线的工作波长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槽1702可具有在1mm至5mm范围内的宽度和介于60mm和90mm之间的范围内的长度。例如,槽1702可具有大约1.2mm的宽度1740和大约80mm的长度1748。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槽1702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用于特定频带下的RF发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槽1702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允许RF发射以2.4GHz行进通过外壳170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槽1702和/或收发器1715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允许RF发射以5GHz或以任何合适的射频行进通过外壳1704。
由于物理学表明RF天线1706中的辐射元件的尺寸是所需谐振的函数,因此一些实施方案向天线图案添加无源元件以有效地将天线的调谐移位到特定频率。例如,槽1702可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区段,用于将RF天线1706调谐到一个或多个射频,如图17E所示。区段可由定位在由槽1702和舌状部1725限定的天线图案中的一个或多个调谐部件1742(例如,无源部件、电容部件和/或表面安装技术(SMT)垫)限定。例如,图17E示出了RF天线1706的槽1702被调谐部件1742分成两个区段。不同的区段可允许RF天线1706具有多个天线谐振频率。多个天线谐振频率可允许在多个频带处进行RF发射。例如,如图17F所示,调谐部件1742可将隙缝天线分成两个区段,其中长度1748a用于产生第一频率(例如,2.4GHz)的RF频带,并且长度1748b用于产生第二频率(例如,5GHz)的RF频带。频率可由RF天线1706同时产生(例如,RF天线1706可同时产生2.4GHz和5GHz的RF发射),或者频率可一次产生一个。
对于有效的天线设计,腔1714的尺寸应为大而中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1714可有效地为声学体积的两倍以转移低音响应和用于前体积的减压孔。图17G是通过线B-B'截取的听筒1700的一部分的简化剖视图。如图17G所示,声学通道1754可穿过RF天线1706的一部分中的腔1714和背衬1716形成。声学通道1754可在外壳1704的内部和孔口1711之间形成通道。声学通道1754可通过在RF天线1706中形成开口1756和1758来制成。开口1756和1758的尺寸可被设定成小于RF波长的直径,从而允许空气通过但同时防止RF能量通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1756和1758具有3mm或更小的直径。声学通道1754可用作由声学驱动器移位的空气的压力释放。声学通道1754可附加地或另选地为空气提供到达麦克风1730的通道。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通向前体积1717和/或后体积1719的声学通道可与腔1714分开形成。图17H是通过线B-B’截取的听筒1700的一部分的简化截面图,其示出了另选的声通道1760,并且图17I是图17H的图中文字部分。声学通道1760可将前体积1717与外壳1704中的孔口(例如,孔口1703)声学地耦接。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声学通道1760可由中空紧固件1762(例如,中空螺钉)、框架1764和/或允许空气从前体积1717和/或从后体积1719流出外壳1704(例如,经由孔口1703)的孔1766限定。
图17J示出了包括声学驱动器1708、中空紧固件1762和紧固件1768的前体积1717的顶视图。前体积1717可由密封件1770限定,该密封件可防止空气从前体积1717中流出。中空紧固件1762可允许空气离开前体积1717,例如以减轻当听筒1700已由用户戴上时可能发生的增大的压力。中空紧固件1762和紧固件1768可将声学驱动器1708耦接到框架1764。框架1764可以将声学驱动器1708保持在听筒1700内的适当位置(例如,保持声学驱动器1708相对于外壳1704居中)。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如图17K和图17L所示,框架176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声学通道1760。例如,声学通道1760a可将中空紧固件1762与孔1766耦接,并且声学通道1760b可将后体积1719与孔1766耦接。孔1766可包括声学通道1760a、1760b并且允许分别来自前体积1717和后体积1719的空气经由开口1772a和1772b离开听筒1700。开口1772a和1772b可与外壳1704中的孔口1703对准。
用户界面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耳机上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控制耳机的一个或多个功能,诸如音频播放。例如,用户可能想要控制音频的音量、播放/暂停音频、转到下一曲目和/或转到上一曲目。当使用时,耳机直接放置在用户的耳朵上,并且因此,由耳机的彼此机械地交互的部件产生的任何噪声可被放大并且对于用户而言是破坏性的或令人不悦的。耳机的用户界面可包括各个方面以减少部件噪声并在与界面进行交互时帮助用户。
图18是包括位于耳机的听筒1804中的一个听筒上的第一输入端1806和第二输入端1808(例如,用户控件)的一副耳机1800的简化透视图。耳机1800可表示耳机100或本公开的任何其他耳机实施方案。输入端1806、1808可以是或包括沿着听筒1804中的一个听筒的上部部分定位的按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6、1808可定位在头带组件1802的相对侧上。例如,输入端1806、1808可被定位成使得用户基于输入按钮相对于头带组件1802的位置知道他们正在与哪个输入按钮交互。输入端1806、1808可被接收到听筒1804的外壳1810中。例如,外壳1810可包括孔口,该孔口使输入端1806、1808的第一部分(例如,用户直接与之交接的部分)能够在外壳1810外部,并且使第二部分能够在外壳1810内部。
虽然输入端1806、1808中的每一者可采取按钮或任何其他输入控件的形式,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6是细长按钮,并且输入端1808是可旋转且可按压的按钮。图19A至图21示出了可与耳机1800一起使用的输入端1806、1808的示例。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8可包括能够执行不止一种功能的按钮(例如,按钮可按压和旋转)。图19A和图19B是与图18的耳机1800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输入端1808的横截面。图19A示出了处于未压缩状态的输入端1808,并且图19B示出了处于压缩状态的输入端1808。输入端1808的一部分可经由限定腔1904的按钮外壳1902(例如,套筒)接收到外壳1810中。按钮外壳1902可帮助将输入端1808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固定到外壳1810,并且可用于帮助密封腔1904的入口。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8的一部分可从按钮外壳1902和/或外壳1810延伸并形成冠部1906。冠部1906可包括帮助用户旋转和/或按压输入端1808的材料和/或特征结构。例如,冠部1906可包括允许用户更容易地抓握冠部并旋转输入端1808的凹槽。冠部1906可与延伸到按钮外壳1902中的杆1908耦接并且与耦接部件1910(在本文中有时称为毂部)接合。
如图19C所示,该图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耦接部件1910的透视图,该耦接部件可包括延伸穿过其长度以用于接收杆1908的通道1912(例如,中心通道)。耦接部件1910和杆1908可经由通道1912接合,使得旋转冠部1906致使杆1908和耦接部件1910旋转。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耦接部件1910可包括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标记。可基于耦接部件1910的材料的特征来形成标记。例如,该标记可以是耦接部件1910的表面上的变色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标记可在耦接部件1910的外部上形成(例如,蚀刻、激光蚀刻和/或加工)。如图19C所示,耦接部件1910可包括完全围绕耦接部件1910的周边在部件的上部边沿和下部边沿之间延伸的凹槽1914。凹槽1914形成可由传感器1916检测的编码器部分以检测耦接部件1910的运动(例如,由用户向冠部1906施加力引起的运动)。例如,传感器1916可检测耦接部件1910的旋转和/或移动。与在耦接部件1910的外部上使用变色或类似标记来检测旋转和/或移动相比,凹槽1914可允许更精确地检测耦接部件1910的旋转和/或移动。例如,凹槽1914可导致传感器1916检测到较少的噪声,这可增加感测系统的灵敏度。
传感器1916可以是或包括光学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容传感器、光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压力或力传感器或用于检测与输入端1808相关联的数据的任何合适的传感器。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传感器1916可包括光学发射器1917(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接收器1919(例如,光学接收器和/或电二极管)。发射器可将反射回接收器1919的光导向耦接部件19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按钮外壳1902中的一些或全部(例如,密封件1924a和1924b之间的部分)可包括涂层,以防止发射的光被按钮外壳1902反射并在系统中产生噪声。例如,涂层可吸收介于700nm和900nm之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传感器1916可与电控制电路(例如,音频控制电路)电耦合,该电控制电路可接收光数据并确定输入端1818是否正在(例如,由用户)旋转。电控制电路可确定输入端1818的旋转方向和量值并调节音频输出(例如,音量增大或音量减小)。
耦接部件1910可将杆1908与止挡件1918耦接。止挡件1918可包括围绕外表面延伸的台阶1920。台阶1920可具有比按钮外壳1902更大的直径,并且可在输入端1808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有助于密封按钮外壳1902和/或腔1904的入口。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密封件1924a、1924b、1924c和/或1924d(例如,O形环)可定位在腔1904中和周围,以密封腔1904和/或按钮外壳1902的入口以防止异物颗粒和/或湿气。本文统称为“密封件1924”的密封件可以是或可包括自润滑的材料。密封件1924a可定位在腔1904中,例如,在耦接部件1910的上部部分附近。密封件1924a可密封腔1904的入口以防止碎屑和/或湿气到达耦接部件1910和/或传感器1916。密封件1924a还可防止光进入腔1904。例如,密封件1924a可以是黑色的以防止可能的光污染进入腔1904中。防止光进入腔1904可允许传感器1916收集更好的传感器数据。密封件1924b可有助于杆1908、耦接部件1910和/或止挡件1918在按钮外壳1902中的对准。例如,密封件1924b可以是或包括O形环,该O形环防止或减少杆1908、耦接部件1910和/或止挡件1918的侧向运动。
如图19D所示,密封件19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或包括O形环1940。O形环1940可包括大直径部分1942和小直径部分1944。大直径部分1942可具有可与止挡件1918和/或杆1908接合的内部面1946以及可与按钮外壳1902接合的外部面1948。与具有恒定直径的O形环相比,大直径部分1942可减少接触点。例如,O形环1940可定位在按钮外壳1902和止挡件1918之间,其中大直径部分1942与按钮外壳1902和止挡件1918接合,并且小直径部分1944可以不与按钮外壳1902和止挡件1918接合。减小接触点可减小由O形环1940引起的摩擦和/或阻力,这可减小压缩输入端1808所需的力。O形环1940可以是或包括硅、塑料、自润滑材料和/或任何合适的材料。
如图19B所示,密封件1924a和/或1924b可与止挡件1918一起运动(例如,在竖直方向上)以密封按钮外壳1902的入口(即,当冠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入口保持由密封件1924a和/或1924b密封)。密封件1924c和1924c可定位在冠部1906和按钮外壳1902之间以有助于密封按钮外壳1902和/或腔1904的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密封件1924可改变压缩输入端1808所需的力。例如,密封件1924a可由减小压缩输入端1808所需的力的材料制成。密封件1924可以是或包括可压缩材料和/或自润滑材料。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密封件1924可以是或包括硅、橡胶或任何合适的材料。
图19B示出了处于压缩状态下的输入端1808。在压缩状态下,止挡件1918可与罩1926(dome)接合。罩1926可以是或包括弹性和柔性材料,该弹性和柔性材料在预先确定的力水平下会塌缩或挠曲,并且在力被撤除时返回其初始形状。例如,罩1926可以是或包括橡胶和/或硅树脂。罩1926可塌缩(例如,响应于止挡件1918按压罩1926)并使接触元件1928生成电信号(例如,通过在接触元件1928上完成断开电路)。电信号可指示用户已触发输入(例如,按压输入端1808)。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优化罩1926以在塌缩之前抵抗所施加的一定量的力(即,罩1926的卡扣比)。可将增大的力(例如,由用户施加)施加到罩1926(例如,经由冠部1906),直到罩1926不能再抵抗力并开始塌缩。罩1926开始塌缩的力是罩1926的峰值力。峰值力可以是单个力值或一个力值范围。例如,罩1926可具有介于4N和8N之间的峰值力。罩1926达到峰值力并且塌缩可向用户提供反馈。例如,可提醒用户已发生动作,因为运动罩1926所需的力随着罩1926塌缩而减小。
可继续将力施加到罩1926,直到罩1926与接触元件1928接触。可通过从峰值力中减去底部力并将所得数值除以峰值力来确定罩1926的力比(例如,卡扣比)。作为例示性示例,如果峰值力(即,使罩1926塌缩所需的力)为6N并且底部力(即,在罩1926已塌缩之后,使罩1926运动成与接触元件1928接触所需的力)为1N,则合力比将为0.83(即,
Figure BDA0002702326890000441
)。较大的力比可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反馈并增强用户与输入端1818的交互。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阻尼材料1930可定位在部件之间,以减少或防止当部件接触时的振动(例如,噪声)。当部件由金属制成或包括金属时,由彼此接触的部件产生的噪声更令人担忧。在传统耳机中,允许这些金属部件彼此接触并且可产生令用户不悦的接触噪声。阻尼材料1930可定位在部件(例如,金属部件)之间,以减少部件在彼此接触时产生的噪声。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阻尼材料1930可定位在冠部1906和按钮外壳1902之间,以减少当冠部1906接触按钮外壳1902时(例如,当冠部1906被压下时)产生的噪声。阻尼材料1930可延伸到按钮外壳1902中并且弯曲以定位在冠部1906的下表面和按钮外壳1902之间。附加地或另选地,台阶1920可以是或包括阻尼材料1930以减少在台阶1920与按钮外壳1902接合时(例如,在冠部1906被释放时)产生的噪声。阻尼材料1930可以是具有环形开口的部件(例如,卡圈或通道)。阻尼材料1930可以是或包括塑料(例如,软塑料)、橡胶、硅树脂、泡沫和/或当部件接触时降低噪声的类似材料。
在实施方案中,可能有利的是防止止挡件1918直接在罩1926上旋转,因为在罩1926上的连续旋转可导致损坏。另外,可能期望优化使输入端1808旋转所需的力。图20A至图20D示出了与图18的输入端1808一起使用的各种部件的剖视图。图20A包括定位在腔1904中的耦接部件1910。保持部件2002可耦接到耦接部件1910并且通过轴承2004横向地保持在腔1904中的适当位置。分离器可定位在保持部件2002的腔2008中。分离器2006可包括用于与保持部件2002接合的旋转表面2010。旋转表面2010可允许耦接部件1910的旋转。在旋转表面2010上旋转允许输入端1808旋转而不在罩1926上旋转。
图20B至图20D示出了可与图20A的部件一起使用以优化输入端1808的旋转力的部件。优化旋转力可允许用户使用输入端1808的旋转进行准确的选择,而无需施加过大的力。可通过改变分离器2006与保持部件2002之间的阻力来优化旋转力。图20B示出了使用定位在保持部件2002的腔2008中的垫片2012来改变分离器2006与保持部件2002之间的摩擦力。可使用不同尺寸的垫片2012来优化用于输入端1808中的部件的旋转力。图20C示出了使用定位在分离器2006中的扩展部件2014来调节分离器2006与保持部件2002之间的摩擦力。扩展部件2014可包括可改变以优化旋转力的弹簧2016。图20D示出了使用弹性材料2018(例如,密封件)来调节阻力。类似于垫片2012,弹性材料2018可改变,直到旋转力已优化。
转到图21,示出了示例输入端1806的横截面。输入端1806可具有与输入端1808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然而,输入端1806可具有附加的和/或另选的部件。两个套筒2102和2104可被接收到外壳1810中的相应孔2106和2108中。套筒2102、2104可限定相应腔2110和2112。腔2110和2112可接收相应的杆2114和2116。杆2114、2116可经由板2117连接,使得向板2117施加力致使杆2114、2116在套筒2102、2104中向下运动。板可以是或包括可抵抗弯曲和/或挠曲的金属和/或类似材料。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优化杆2114、2116的长度以用于在套筒2102、2104中对准。例如,可将杆2114、2116制得更长以在套筒2102、2104中更好地对准。衬套2118可定位在杆2114、2116和套筒2102、2104之间,以使杆2114、2116在套筒2102、2104中对准并且/或者分别减小杆2114、2116和套筒2102、2104之间的摩擦。衬套2118可以是或包括自润滑性材料以减小摩擦。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衬套2118的一部分可定位在套管2104上方(例如,在...之间)。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杆2114、2116可插入套筒2102、2104中,并且套筒2102、2104可定位在孔口2106、2108中。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孔口2106、2108可具有不同的直径。例如,孔口2108可具有小于孔口2106的直径。孔口2106、2108的直径差异可有助于对准输入端1806。孔口2108可与套筒2104形成紧密配合,并且孔口2106可与套筒2102形成松散配合。配合差异可允许套筒2102在孔口2106中进行一些侧向运动。套筒2102在孔口2106中的侧向运动可允许杆2114在套筒2102的安装期间在套筒2102中保持对准。套筒2102、2104可定位在孔口2106、2108中并固定在适当位置(例如,胶合或用紧固件固定)。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杆2114、2116可经由连接器2120连接。连接器2120可接合杆2114、2116,使得两个杆2114、2116的运动引起连接器2120的运动。连接器2120可定位在罩2126(例如,可塌缩罩)上方。罩2126可与罩1926相同或类似。例如,罩2126可以是或包括可变形材料,该可变形材料可压缩并返回到其初始形状。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罩2126可优化为具有高力(即,卡扣比)以增强输入端1806已被按压的用户反馈。罩2126可塌缩并接触接触元件2128。罩2126的接触可使接触元件2128产生电信号。接触元件2128可电连接到听筒1804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例如,接触元件2128可电连接到音频控制电路。接触元件2128可将电信号发送到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可调节音频输出(例如,播放、暂停、下一曲目、跳过曲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信号可使音频控制电路在两种或更多种模式(例如,噪声消除模式和收听模式)之间切换听筒1804。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6可包括可定位在套筒2102、2104中的一个或多个密封件(例如,密封件2124a-2124d,其在本文中统称为“密封件2124”)。密封件2124可密封腔2110、2112中外来碎屑和/或湿气的入口。附加地或另选地,密封件2124可有助于杆2114、2116在套筒2102、2104中的对准。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密封件21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或包括O形环。例如,密封件2124a和2124c可以是或包括自润滑O形环,当压下输入端1806时,该自润滑O形环可有助于减小杆2114、2116的摩擦。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密封件2124b和密封件2124d可以是或包括O形环,其中O形环的部分具有较大的直径。密封件2124b、2124d的具有较大直径的部分可减少密封件2124b、2124d和套筒2102、2104和/或衬套2118之间的接触点,这可减少由密封件2124b、2124d引起的摩擦。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输入端1806和1808可包括可变形罩(例如,分别为罩2126和1926)。如图22A和图22B所示,罩2200可以是或包括可变形材料,该可变形材料可塌缩并返回到其原始形状。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罩2200可包括低摩擦表面2202。低摩擦表面2202可附接到罩2200并且/或者可以是或包括处理罩2200的材料的一部分。低摩擦表面2202可与输入端1808的止挡件1918和/或输入端1806的连接器2120进行交互。低摩擦表面2202可以是或包括具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硅、二氧化硅和/或自润滑材料)。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将UV光照射到罩2200的上部部分上来形成低摩擦表面2202。例如,UV光可照射到包括硅的罩2200的上部部分上以形成二氧化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低摩擦表面2202可以是或包括可替换垫片。可改变垫片以优化低摩擦表面2202的摩擦。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低摩擦表面2202可以是或包括沉积到罩2200上的润滑剂。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罩2200可包括用于与低摩擦表面2202接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例如,罩2200可包括突起部2204。突起部2204可用于将低摩擦表面2202与罩2200对准。附加地或另选地,突起部2204可用于将低摩擦表面2202保持在罩2200上。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罩2200可定位在片材2206(例如,可变形片材)上方。罩2200可直接形成在可变形片材上和/或使用延伸穿过罩2200和片材2206的一部分的粘合剂和/或紧固件接合到可变形片材。片材2206可通过罩2200变形以将导电膜2208接触到电迹线2210(例如,分开使得它们形成断开电路的电触点)。导电膜2208可接触电迹线2210并使电路完整。电迹线2210可电连接到听筒1804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路并且当导电膜2208接触电迹线2210时可向电路发送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罩2200可包括导电材料2212。例如,如图22B所示,罩2200可包括导电插入件2214。在具有导电材料2212的实施方案中,导电膜2208可不需要定位在罩2200和电迹线2210之间。例如,导电插入件2214可与电迹线2210接合以闭合电迹线2210之间的电路并向听筒1804中的电路发送信号。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导电材料2212可定位在罩2200的外表面(例如,底表面)上。导电材料2212可以是或包括导电硅树脂和/或类似的导电材料。
头上检测
可能期望确定耳机100何时由用户戴上以及耳机100何时已由用户脱下。例如,当耳机100被脱下时,耳机可被置于低功率模式(例如,睡眠或待机模式),并且当耳机被戴上时,耳机可从低功率模式改变为启用在低功率模式下不可用的功能或激活在低功率模式下不可用的特征的较高功率模式。附加地或另选地,当耳机100已被确定为由用户戴上时音频播放可自动开始(例如,音频可开始播放),并且当耳机100已被确定为由用户脱下时音频播放可自动停止(例如,音频可暂停)。
虽然确定耳机何时放置在用户头部上可能是期望的和有益的,但是在所有用例场景中准确地进行此类确定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可执行多步骤过程以准确地作出此类确定。图23示出了可由本文所公开的该副耳机使用以检测用户何时已戴上该副耳机的示例过程2300。如图23所示,一副耳机可在低功率操作状态下开始,诸如睡眠状态、待机状态、低功率状态(框2302),在这些状态下,只有某些部件,例如耳机内的可检测环境变化、接收电力并且可操作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低功率状态(框2302)可以是中间功率状态。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耳机可具有极低功率(或深睡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耳机可在充电盒中存储较长的时间段,同时消耗最少的功率。当例如从耳机盒中移除时耳机可退出深睡眠状态并且进入第二低功率状态,在该状态下某些传感器接收在深睡眠状态下接收不接收电力的电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耳机处于低功率状态2302时,检测听筒是否被拉开或以其他方式旋转的传感器是可操作的。过程2300可以是多步骤过程,在该过程中耳机内的电路(例如,过程或其他类型的控制器)基于来自不同传感器的读数来确定耳机是否被戴上。例如,允许听筒旋转和枢转的机构(诸如上述枢转机构400)可用于提供用户可能已经戴上或即将戴上一副耳机的初始指示。与枢转机构相关联的传感器可通过检测听筒相对于头带沿滚动轴线404的角度变化来检测听筒已向外弯曲或拉开(框2304)。当高于预先确定的量(例如,大于10度或大于15度或大于20度)时,此类角度变化可指示听筒已运动到可穿戴配置中,并且过程2300可前进至其头上检测算法中的下一个步骤。另一方面,如果滚动轴线传感器检测到听筒已被拉开但未被拉开足够的量以指示耳机在用户的耳朵上或即将被放置在用户的耳朵上(即,角度变化小于预先确定的量),则过程2300可以将耳机保持在低功率状态2302。
然而,仅在框2304中基于听筒相对于滚动轴线的足够的运动进行头上检测确定可导致错误触发。例如,用户可将听筒拉开以准备戴上耳机,但然后改变注意并将耳机收起。因此,一些实施方案可使用第二组传感器,诸如光学传感器或可确定用户的耳朵或其他对象是否放置在听筒的内部部分内的另一适当类型的接近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以确认并最终确定耳机已被戴上(框23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可包括在一个或两个听筒中作为第二传感器。如果将耳机放置在用户头部上,则光学发射器可以从听筒中朝向用户的耳朵发出一个或多个辐射束。然后,如果佩戴耳机,则光学传感器可检测到从用户的耳朵反射回的辐射。然后如果例如所检测到的辐射的强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阈值,则可将所检测到的辐射发送到处理器以确认耳机已放置在用户头部上(框2306,是)。如果没有辐射(或低于阈值强度值的辐射)被反射回,则实施方案可确定耳机不在用户的耳朵上(框2306,否),并且过程2300可将耳机保持在低功率状态2302。
当过程2300确定听筒已经沿滚动轴线旋转超过预先确定的量2308并且第二组传感器已经确定耳机在用户的耳朵上时,过程2300可将耳机100的操作状态从低功率状态2302(例如,其中用于在耳机和主机设备之间接收和发送音频数据的无线电路不操作的模式)改变为更高功率的操作模式(例如,其中音频数据可在耳机和主机设备之间无线传输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依赖于仅来自第二传感器的输出而不在框2304中进行初始确定也可导致正误识。例如,如果耳机被放置成听筒向下位于反射表面(诸如白色桌面)的顶部上,则在框2306中使用的第二传感器(或传感器组)可生成指示耳机被佩戴的正误识传感器信号。因此,通过组合来自框2304和框2306的传感器读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提供关于用户何时戴上一副耳机的可靠指示。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还涉及可生成高度准确的传感器读数的光学传感器,与先前已知的光学传感器相比,该高度准确的传感器读数可用于框2306中以用于改善的头上检测确定。在一些情况下,简单的光学传感器诸如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组合相对容易地检测可指示耳机何时在用户的耳朵上的反射辐射。例如,图24示出了听筒2400的简化横截面,该听筒包括用于确定耳机100何时由用户2405戴上或脱下的传感器2402(例如,光学传感器)。听筒2400可在其听筒的内周边内限定区域2408,用户2405的一部分(例如,用户的耳朵)可位于该区域中。传感器2402可定位在听筒2400中并且被取向成检测用户的耳朵是否定位在区域2408内。例如,传感器2402可将光辐射发射到区域2408中,并且检测所发射的光的任何部分是否被反射回到传感器2402内的光电传感器。
在许多用例场景中,当耳机在用户头部上时,传感器2402中的光电二极管可容易地检测从传感器2402中的LED发射的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此类检测可变得更困难,从而导致负误识确定。例如,用户可具有反射水平不同的毛发颜色,其中一些可能不利地影响传感器读数,从而导致错误地确定耳机未被戴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光学传感器,该光学传感器可在其他传感器可生成负误识读数的用例场景中检测用户的耳朵何时被放置在区域2408内。
图25A是根据一些此类实施方案的包括贴耳式检测光学传感器的听筒2500的一部分的简化图示。听筒2500可表示相对于图1所讨论的听筒104中的一个或两个听筒,或者可表示本公开中描述的其他听筒中的任一个听筒。听筒2500可包括外壳2502和附接到外壳2502的盖2504(例如,听筒盖),该盖包括多个穿孔以使来自定位在外壳内的声学驱动器的声音能够朝向用户的耳朵被引导出外壳2502。听筒衬垫组件2506可附接到外壳2502和盖2504。
传感器2520(例如,光学传感器)可附接到外壳2502并且被取向成检测定位在听筒衬垫组件2506的内周边内的区域2505中的用户的一部分(例如,用户的耳朵)。例如,传感器2520可具有相对宽的圆锥的视场(FOV)2522(其中光从传感器发射的区域和其中传感器可检测反射光的区域),以涵盖区域2505内的大区域,但限制于听筒衬垫组件的内周边。传感器2520可以是电光设备,该电光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光学接收器(例如,光传感器阵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包括在红外线波长范围内的单个纳秒脉冲VCSEL激光器和可以在传感器2520的较大FOV2522内的不同单独视场处引导激光脉冲的波束转向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还包括作为接收器的SPAD阵列,该作为接收器的SPAD阵列可检测来自FOV 2522内的反射波束。因此,当听筒2500放置在用户头部上时,传感器2520在FOV 2522内的不同位置处发射脉冲辐射的准直波束。可从用户反射(例如,从用户的耳朵或用户的颅骨的围绕耳朵的部分反射)脉冲激光束并且由SPAD阵列光学接收器检测。听筒2400内的处理器或类似控制电路(未示出)可耦接到传感器2520以控制激光脉冲的定时并接收由光学接收器生成的检测信号。处理器可利用激光脉冲的已知定时和其他已知信息来使用飞行时间计算技术确定距用户耳朵(或其他反射对象)的距离。例如,可通过在对象处发射光束并测量接收器检测从对象反射离开的光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飞行时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可检测距传感器大约零至至少大约300mm之间的对象。例如,传感器2520可检测定位在距传感器2520大约1mm至大约100mm处的对象。
传感器2520可与处理器电耦接以用于处理由SPAD检测到的数据,如上所讨论的。附加地或另选地,处理器可在待机模式和操作模式之间(例如,在低功率模式和较高功率模式之间)改变耳机,如相对于图23所述。处理器可确定反射光的强度是否满足某个阈值,并且确定对象的距离是否指示其在区域2505内。在一些情况下,SPAD是可检测小至单个光子的辐射的高度敏感的设备。由于SPAD光学接收器阵列的灵敏度以及传感器2520既检测反射辐射的强度又确定从传感器到脉冲波束从其反射的对象的距离的能力,所以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使用这两条信息来在上面讨论的框2306中确定听筒是否在用户头部上。例如,在框2306处,过程2300可包括接收由SPAD阵列检测的反射辐射数据(例如,光子计数),并且确定反射辐射的强度是否满足阈值和/或距辐射被反射离开的对象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距离。如果反射辐射的强度低于阈值,则处理器可确定听筒不在用户头部上。当反射辐射的强度高于阈值但距对象的距离大于预先确定的距离(例如,大于区域2505的边界)时,处理器还可确定耳机实际上未被用户佩戴的对象。如果反射辐射的强度高于阈值并且距离小于预先确定的距离,则处理器可确定耳机在用户头部上。
如图25A所示,传感器2520可定位在形成于外壳2502和盖2504的侧壁部分2510中的孔口2508后面,以使传感器2520能够将辐射投射到区域2505中并且接收从区域2505内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反射回光学传感器的辐射。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可定位在支承件2521上,该支承件可与侧壁部分2510耦接并且跨越孔口2508的宽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侧壁部分2510可相对于轴线2513成角度2511。例如,侧壁部分2510可相对于轴线2513成在20度和6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2511。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可相对于侧壁部分2510以角度2515取向,例如,以在15度和5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2515取向。设计考虑因素要求盖2504的侧壁部分2510的角度使得直接安装到外壳2502的光学传感器(其包括直接在侧壁部分2510后面的侧壁表面)将至少一些辐射引导朝向听筒衬垫组件2506。引导到听筒衬垫的辐射可容易地反射回传感器2520并生成正误识读数。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并且将传感器2520的视场限制到听筒衬垫内的区域,如FOV 2522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耦接在传感器2520和外壳2502之间的支承件2524。支承件2524可包括成角部分2526,该成角部分用于以相对于外壳2502和盖2504的优化角度安装传感器2520,使得传感器2520的视场可检测用户的耳朵而不涵盖听筒衬垫组件2506的任何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承件的部分2526使传感器2520能够相对于听筒2400的外壳2502以在20度和4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取向。例如,传感器2520可相对于外壳2502以32度角取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520可发射红外线波长的辐射,并且部分2526可对发射的IR波长透明。由于所发射的辐射的一些部分可在孔口2508的区域中反射离开外壳2502,所以本公开的一些部分用IR吸收材料涂覆支承件2524的背部表面2528(在围绕成角部分2526的区域中),以吸收可从外壳的内表面反射离开并朝向传感器反射回的IR光。
图25B示出了听筒2500的可与传感器2520一起使用的部分。听筒2500可包括盖2504和听筒衬垫组件2506。听筒衬垫组件2506可包括孔口2530,该孔口允许传感器2520发射辐射穿过衬垫组件并进入区域2502,如上所述。盖2504可包括定位在孔口2530上方的支承件2524,该支承件允许IR光穿过,同时阻挡非IR光。附加地或另选地,盖2412可包括耐刮擦材料或由耐刮擦材料制成,该耐刮擦材料可抵抗可在检测系统中引起噪声的损坏。盖2412可以是或包括镍钛氧化物(NiO3Ti)。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听筒2500可包括在听筒的相对侧上的两个传感器2520,其中传感器中的一个传感器可被盖2504和/或听筒衬垫组件2506阻挡(例如,如传感器2520a被定位成与盖2504的不包括孔口2508的一侧相邻)。传感器2520可基于检测到恒定的基本上稳定的数据和/或飞行时间读数来检测存在阻挡传感器的东西,该恒定的基本上稳定的数据和/或飞行时间读数指示存在紧邻传感器2520定位的对象。响应于确定传感器2520被阻挡,可向用户发送指示。例如,指示提示用户盖2504未正确地安装在听筒2500中。
可移除听筒衬垫
用户可能想要更换耳机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定制和/或增强耳机的舒适度。例如,用户可能期望将听筒衬垫组件110更换为更新的和/或不同的听筒衬垫。听筒衬垫组件110可包括允许从听筒104移除和附接听筒衬垫组件110的部件。图26A示出了与听筒104一起使用的附接组件2600的示例。附接组件2600可包括盖2602和框架2604。盖2602可表示相对于图25A、图25B所讨论的盖2504并且附接到听筒104的听筒外壳112。框架2604可附接到听筒衬垫组件110。
一个或多个固定机构可用于可移除地耦接(例如,磁耦接)盖2602和框架2604。当框架2604定位在盖2602中时,固定机构可将框架2604可移除地耦接到盖2602。例如,当框架2604已定位在盖2602中时,固定机构可防止框架2604被移除,直到达到某个力阈值。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固定机构可以是或包括彼此接合以附接盖2602和框架2604的多个部件。例如,磁性元件2606(诸如金属板)可定位在框架2604上,并且磁性阵列2608可定位在盖2602上。固定机构可以是或包括闩锁、钩环连接器和/或用于可移除地耦接盖2602和框架2604的任何合适的连接器。
图26B示出了与附接组件2600一起使用的示例固定机构2601。固定机构2601可包括定位在框架2604上并且能够与定位在盖2602上的磁体阵列2608可移除地耦接的磁性元件2606。金属分流器2610可定位在盖2602上(例如,在磁体阵列2608和定位在听筒外壳112内的电子部件之间)。金属分流器2610可防止或减少来自磁性阵列2608的磁通量干扰包含在听筒104中的电子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磁性元件2606可定位在盖2602上,并且磁体阵列2608可定位在框架2604上。磁性元件2606可以是或包括磁体和/或金属板,该磁体和/或金属板包括钢、铁、镍、钴、不锈钢、铝、金、金属板、磁体和/或能够与磁体阵列2608磁性耦接的任何合适的部件中的一者或多者。
磁性阵列2608可包括生成磁通量的一个或多个磁体。磁通量可作用于磁性元件2606,以当插入件已定位在支承件中时将框架2604保持在适当位置。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磁性阵列2608中的磁体可基于其取向以一图案布置。例如,磁性阵列2608可包括以Halbach阵列布置的磁体(例如,磁体的旋转取向模式)、交替的阵列(例如,磁体的取向交替)和/或单极取向(例如,磁体沿相同方向取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磁性阵列2608的磁体可以交替的磁极设计布置(例如,磁体的磁极在北、南、南、北(NSSN)或南、北、北、南(SNNS)中取向)。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磁性元件2606可以是或包括钢,并且交替的磁极磁性阵列2608可将磁通量引导到钢元件2606中。钢元件2606和交替的磁极磁性阵列2608可具有磁性耦接,该磁性耦接可具有优于磁性阵列2608的其他布置以及/或者磁性元件2606中使用的材料的优点。例如,交替的磁极磁性阵列2608和钢磁性元件2606可相互作用以具有比其他设计和/或材料更大的保持力。附加地和/或另选地,定位在框架2604上的钢磁性元件2606可防止或减少磁通量进入听筒204的前体积。例如,钢磁性元件2606可减少或防止磁通量干扰用户佩戴的金属(例如,耳环)。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盖2602和框架2604可包括围绕中心部分2622的环形表面2620(即,环形架)。磁性元件2606可定位在框架2604和/或磁性阵列2608的环形表面2620上,并且/或者金属分流器2610可定位在盖2602的环形表面2620上。当磁性元件2606与磁性阵列2608耦接时,框架2604的中心部分2622和盖2602可对准。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盖2602和/或框架2604可包括侧壁中的开口(例如,开口2624)。当框架2604与盖2602耦接时,开口2624可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2624可表示相对于图25A、图25B所讨论的孔口2508和/或25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层或多层泡沫可定位在盖2602和框架2604之间。第一层泡沫可定位在例如框架2604的环形表面2620上(例如,附接到与盖2602的环形表面2620接合的环形表面2620)。例如,泡沫可定位在磁性元件2606被定位在环形表面2620上的区域上。第二层泡沫可定位在第一层上方(例如,在第一层泡沫和盖2602之间)。第二层可围绕环形表面2620(例如,围绕中心部分2622的周边)延伸。泡沫可在盖2602和框架2604之间提供密封。密封件可为听筒104提供声学密封(例如,在盖2602和框架2604之间提供声学密封)。泡沫可附加地或另选地允许盖2602和框架2604的一致磁性耦接。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层可以是刚性泡沫,该刚性泡沫允许在盖2602和框架2604之间的优化保持、接合期间盖2602和/或框架2604的最小挠曲和/或使抗撕强度最大化。
磁性阵列2608和磁性元件2606可分别以对应的图案布置在盖2602和框架2604上。如图26C和图26D所示,磁性阵列2608和磁性元件2606可被布置成使得盖2602上的磁性元件2606可仅沿一个取向与框架2604上的磁性阵列接合。图26C示出了相对于盖2602正确取向的框架2604,使得当框架2604定位在盖2602中时,磁性阵列2608将与磁性元件2606接合并将框架2604保持在适当位置。图26D示出了相对于盖2602不正确取向的框架2604,使得当框架2604定位在盖2602中时,磁性阵列2608将不与磁性元件2606接合,并且框架2604将不保持在适当位置。磁性阵列2608和磁性元件2606以对应的图案的布置允许对框架2604和盖2602的取向进行简单的用户反馈。例如,用户将了解框架2604处于正确取向,因为其将与盖2602接合。类似地,用户将了解框架2604处于不正确取向,因为其将不与盖2602接合。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附接组件2600可包括可区分听筒衬垫组件110的识别系统。图27A和图27B示出了示例识别系统2700,并且图28A和图28B示出了可区分两种类型的听筒衬垫组件110的附加示例识别系统2800。识别系统2700、2800可包括可检测来自磁性阵列2708、2808的磁通量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2702、2802。传感器2702、2802可以是或包括用于检测磁通量的霍尔效应传感器和/或合适的传感器。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传感器2702、2802可定位在固定机构2601中的一个、一些或全部上。
如图27A和图27B所示,识别系统2700可包括两个不同尺寸的金属板2706a和2706b。第一金属板2706a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引导磁通量2704远离传感器2702。例如,第一磁性元件2606a可以不延伸超过磁体阵列2708,并且将以圆形图案将磁通量2704从磁性阵列的一侧引导到另一侧,其中传感器2702定位在圆形之外。第二金属板2706b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引导磁通量2704通过传感器2702。如图28A和图28B所示,识别系统2800可包括单件式金属板2806a和多件式金属板2806b。单件式金属板2806a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引导磁通量2804围绕传感器2802,并且多件式金属板2806b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定成引导磁通量2804通过传感器2802。
识别系统2700、2800可基于传感器2702、2802是否检测到磁通量2704、2804来区分两个不同的听筒衬垫组件110。磁通量2704、2804的检测或未检测可对应于具有不同属性的听筒衬垫组件110。例如,致使识别系统2700、2800检测磁通量2704、2804的听筒可对应于与不致使识别系统2700、2800检测磁通量2704的听筒衬垫组件110不同和/或具有与之不同属性的听筒衬垫组件110。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听筒衬垫组件110可由于用于听筒衬垫组件110中的材料、听筒衬垫组件110的尺寸和/或形状或它们的预期目的(例如,运动听筒衬垫组件110或舒适的听筒衬垫组件110)而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识别已附接到听筒104的听筒衬垫组件110可用于调节耳机100的音频设置。例如,识别具有已知内部体积的听筒衬垫组件110可允许自动调节音频设置以优化所识别的听筒衬垫组件110的音频播放。听筒衬垫组件110可使用例如识别系统2700、2800来识别。
耳垫衬垫—无源衰减
图29A、图29B和图29C示出了与听筒104一起使用的衬垫组件2900的不同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衬垫组件2900可包括衬垫填料2902,该衬垫填料在戴上耳机100时增强用户的舒适度。衬垫填料2902可用于增强舒适度,但可允许某种水平的外部音频穿透听筒104,这可不利地影响耳机的有源噪声消除(ANC)系统。可将更硬和/或更厚材料的附加层添加到衬垫组件以降低外部噪声,然而,这可导致更硬的衬垫,该更硬的衬垫降低了舒适度并且当戴上耳机时可在听筒和用户头部之间引起间隙,从而允许声音到达用户。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将噪声阻尼层(例如,噪声消除材料)2904添加到衬垫组件2900。可将噪声阻尼材料2904添加到衬垫组件2900的内部侧以减少或防止声音穿透听筒。例如,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在外包裹物2906和衬垫填料2902之间设置在衬垫组件的内部侧上。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注入到衬垫填料2902中并且/或者可以是定位在衬垫填料上的材料层。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以是或包括硅和/或硅混合物,该硅和/或硅混合物减少声音穿透,同时对衬垫组件2900的刚度具有最小影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9B所示,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仅分散在衬垫填料2902的内面的一部分上。使噪声阻尼材料2904间隔开可进一步减小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对衬垫填料2902具有的任何加强效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以是或包括可变厚度硅树脂(例如,可变厚度硅树脂壁)。可变厚度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允许衬垫组件2900的调谐。例如,可在衬垫组件2900的区域中增加厚度以用于附加的噪声阻尼,并且在这些区域中减小厚度以用于减小的衬垫刚度。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附加地或另选地策略性地增厚以调谐听筒104中的噪声消除。例如,噪声阻尼材料2904的第一部分可比噪声阻尼材料2904的第二部分厚(例如,顶部部分可比底部部分厚,前部部分可比后部部分厚,侧部部分可比相对的侧部部分厚)。
如图29C所示,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以是低硬度硅凝胶,该低硬度硅凝胶渗透到衬垫填料2902的一部分中,从而在不增加刚度的情况下向衬垫组件添加质量。例如,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渗透到衬垫填料2902中距衬垫组件2900的内表面一定距离。噪声阻尼材料2904可通过沉积到衬垫填料2902的外表面上、注射到衬垫填料中和/或整合到泡沫基质中而渗透到衬垫填料2902中。
充电盒
图30示出了耳机3000,该耳机包括由头带3006接合在一起的听筒3002和3004。耳机3000可与耳机100相同或类似,然而,耳机3000可包括附加的和/或另选的部件。已省略了头带3006的中心部分以聚焦于听筒3002和3004内的部件。具体地讲,听筒3002和3004可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和永磁体的混合。如图所示,听筒3002包括永磁体3008和霍尔效应传感器3010。永磁体3008生成南极远离听筒3002延伸的磁场。听筒3004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3012和永磁体3014。在所示的配置中,永磁体3008被定位成输出足够强的磁场以使霍尔效应传感器3012饱和。来自霍尔效应传感器3012的传感器读数可足以向耳机3000提示耳机3000未被活跃使用并且可进入节能模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构型还可向耳机3000提示耳机3000正定位在盒中并且应进入低功率操作模式以节省电池电量。将听筒3002和3004各自翻转180度将使得永磁体3014所发射的磁场使霍尔效应传感器3010饱和,从而也将允许该设备进入低功率模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期望在进入低功率状态之前使用一个或两个听筒3002内的加速器传感器来确认听筒3002和3004面向地面,因为用户可能期望将听筒3002和3004设定为面向上以操作脱离头部构型的耳机,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应继续音频回放。
图31示出了与定位在其中的耳机(例如耳机3000)一起使用的装载盒3100。耳机3000被示出为包括环境光传感器31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来自环境光传感器3102的输入可用于确定在耳机设置在盒3100内的情况下何时使盒3100闭合。类似地,当来自环境光传感器3102的传感器读数指示与装载盒3100打开一致的光量时,耳机3000内的处理器可确定已打开装载盒31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耳机3000机载的其他传感器指示耳机3000定位在由装载盒3100限定的凹陷部内时,来自环境光源3102的传感器数据可足以确定何时使装载盒3100打开或闭合。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霍尔效应传感器3104可定位在听筒3002和3004内并且被配置为检测由设置在装载盒3100内的永磁体3106发射的磁场。该第二组传感器数据可大幅降低来自环境光传感器3102的传感器数据错误地与盒打开和闭合事件关联的发生率。还可使用来自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诸如应变仪、飞行时间传感器和其他耳机构型传感器)的传感器读数来作出操作状态确定。此外,根据耳机3000的所确定的操作状态,可以以不同频率激活这些传感器。例如,当装载盒3100被确定为闭合在耳机3000周围时,仅可以稀少的频率采集传感器读数,而在活跃使用中时,这些传感器可更频繁地操作。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与耳机有关,以提供对所述部件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所述部件不限于与耳机一起使用。例如,本文所述的部件可与头戴式设备(HMD)、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和/或任何合适的音频设备一起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部件和/或实施方案的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即可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被呈现用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前述描述不旨在为穷举性的或将所述的实施方案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
众所周知,使用个人可识别信息应遵循公认为满足或超过维护用户隐私的行业或政府要求的隐私政策和做法。具体地,应管理和处理个人可识别信息数据,以使无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的风险最小化,并应当向用户明确说明授权使用的性质。
以上引用的所有专利、出版物和说明书摘要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包括实施方案的例示性方面,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呈现,并非旨在穷举或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其许多修改、改型和用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方面1是一种收听设备,包括:第一听筒;头带,所述头带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沿第一轴线与所述头带分开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者;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方面2是根据方面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具有第二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二圆筒的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方面3是根据方面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卡圈,所述卡圈限定所述孔口以接收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者;所述卡圈具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将所述头带的所述相应的第一端部或所述相应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枢转机构对准并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枢转机构围绕第二轴线旋转。
方面4是根据方面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是滚动轴线,并且所述第二轴线是偏转轴线。
方面5是根据方面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方面6是根据方面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被定位成偏离所述第一听筒的中心。
方面7是一种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的第一端部处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沿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圆筒和具有第二通道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和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方面8是根据方面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磁体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磁体的磁场的变化以检测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方面9是根据方面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是滚动轴线,并且所述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沿偏转轴线旋转。
方面10是根据方面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限定所述孔口的卡圈,所述卡圈包括被配置为接合所述头带的对准凹部的突起。
方面11是根据方面1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卡圈还限定被配置为接收锁定部件的凹部,所述锁定部件防止所述头带从所述枢转机构移除。
方面12是根据方面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垫密件,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所述头带和所述孔口之间并且响应于所述枢转机构的旋转而挠曲。
方面13是一种耳机,包括:第一听筒,所述第一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外壳和第一枢转机构,所述第一听筒外壳限定第一内部体积,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听筒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孔口压缩;以及第二听筒,所述第二听筒包括第二听筒外壳和第二枢转机构,所述第二听筒外壳限定第二内部体积,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二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二听筒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包括: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二端部;第三枢转杆和第四枢转杆;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具有第二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三枢转杆;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四枢转杆;以及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孔口压缩。
方面14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还包括: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具有第三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三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三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孔口压缩;并且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还包括:第四圆筒,所述第四圆筒具有第四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三枢转杆;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装配在所述第四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四枢转杆;以及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四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四活塞和所述第四圆筒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反向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孔口压缩。
方面15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是滚动轴线,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听筒外壳能够围绕第一偏转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第二听筒能够围绕第二偏转轴线旋转。
方面16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听筒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听筒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方面17是根据方面16(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二听筒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听筒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旋转。
方面18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被定位成偏离所述相应的第一听筒和所述相应的第二听筒的中心。
方面19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限定所述第一孔口的卡圈,所述卡圈包括能够与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的突起。
方面20是根据方面1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垫密件,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孔口之间,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枢转机构的旋转而挠曲。
方面21是一种耳机,包括:头带;以及听筒,所述听筒与所述头带的一个端部耦接,所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接合;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所述密封件中的一个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并仅用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方面22是根据方面2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一部分内并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毂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
方面23是根据方面22(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能够由所述传感器检测以检测所述毂部的旋转。
方面24是根据方面2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括自润滑材料。
方面25是根据方面2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可压缩罩能够与断开电路接合以形成闭合电路。
方面26是根据方面2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可压缩罩包括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能够与所述断开电路接合以形成所述闭合电路。
方面27是根据方面2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阻尼器是第一阻尼器,并且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
方面28是一种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和接合可压缩罩之间运动;以及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时抑制振动。
方面29是根据方面2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能够由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一部分内的传感器检测。
方面30是根据方面2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括自润滑材料。
方面31是根据方面3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第一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并且仅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方面32是根据方面2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耦接到所述毂部并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以接合所述可压缩罩,并且所述分离器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毂部相对于所述分离器旋转。
方面33是根据方面32(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分离器包括可调节阻力部件,所述可调节阻力部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分离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的阻力,并且所述可调节阻力部件包括垫片、弹簧或弹性楔形件中的至少一者。
方面34是根据方面2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可压缩罩被配置为与包括导电材料的柔性片材接合,所述柔性片材被配置为接合断开电路以形成闭合电路。
方面35是一种收听设备,包括:听筒,所述听筒具有限定孔口的听筒外壳;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包括: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相邻定位并且被配置为形成水密密封,并且第二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可压缩罩之间并且具有可变直径以仅用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方面36是根据方面3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
方面37是根据方面36(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按钮组件处于未按下状态时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接合。
方面38是根据方面3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括自润滑材料。
方面39是根据方面3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一部分内并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毂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
方面40是根据方面39(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能够由所述传感器检测。
方面41是一种耳机,包括:头带组件;以及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第一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并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腔的周边分布并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
方面42是根据方面4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遵循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一部分的曲率的弯曲几何形状。
方面43是根据方面41所述的耳机,还包括衬垫框架,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衬垫框架一体形成,并且所述衬垫框架直接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
方面44是根据方面4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衬垫框架协同限定环形通道,所述环形听筒衬垫设置在所述环形通道内。
方面45是根据方面4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围绕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两者缠绕。
方面46是根据方面4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护盖包括选自皮革和纺织物材料的材料。
方面47是根据方面4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嵌入在所述护盖内。
方面48是根据方面4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还包括带状物,所述带状物将相邻的悬臂式支撑构件耦接在一起。
方面49是根据方面4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带状物的刚度低于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的刚度。
方面50是一种适合与耳罩式耳机一起使用的听筒,所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和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腔分布并且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声学驱动器。
方面51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嵌入在所述护盖内。
方面52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第一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与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第二悬臂式支撑构件不同的尺寸或形状。
方面53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由开孔泡沫形成。
方面54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面向内部的表面和所述听筒外壳的相邻内部表面操作以形成底切部。
方面55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方面56是根据方面5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朝向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弯曲。
方面57是一种耳机,包括: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其中每个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分布并且支撑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头带组件,所述头带组件机械地耦接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
方面58是根据方面5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包括设置在护盖内的泡沫衬垫。
方面59是根据方面5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还包括衬垫框架,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与所述衬垫框架一体形成。
方面60是根据方面5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被配置为独立地增强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选择区域。
方面61是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所述听筒包括:导电听筒外壳,所述导电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导电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槽的部分;以及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电耦接到所述接地层元件,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
方面62是根据方面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外壳还包括靠近所述细长槽的声学开口;并且所述框架包括穿过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镀层形成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以及延伸穿过由所述框架限定的所述内部腔并具有由所述可透射频材料形成的壁的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听筒外壳中的所述声学开口对准,并且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孔口声学地耦接到所述第二孔口来提供穿过所述听筒外壳的卸压孔。
方面63是根据方面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隙缝天线限定天线图案,并且所述听筒还包括无源部件,所述无源部件定位在所述天线图案内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隙缝天线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区段,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段将所述天线调谐到至少两个不同射频。
方面64是根据方面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具有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360度的球状横截面形状。
方面65是根据方面61所述的听筒,还包括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设置在所述细长槽内并填充所述细长槽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共同完成。
方面66是根据方面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包括铜层、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层和所述金层之间的镍层。
方面67是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所述听筒包括:导电听筒外壳,所述导电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球状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导电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矩形槽的部分;无线电路,所述无线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音频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中心区域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球状区域内并且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刚性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矩形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连接位于所述隙缝天线和所述导电听筒外壳的所述接地层元件之间。
方面68是根据方面6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外壳还包括靠近所述细长槽的声学开口;并且所述听筒还包括音频端口部件,所述音频端口部件包括与所述声学开口对准的开口以及将所述声学开口与所述内部体积声学地耦接的声学通道。
方面69是根据方面6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声学通道包括中空紧固件,所述中空紧固件限定与所述扬声器耦接的支撑结构中的开口。
方面70是根据方面6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还包括:第一终端特征部,所述第一终端特征部电耦接到所述麦克风;以及第二终端特征部,所述第二终端特征部电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
方面71是根据方面6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突出到所述内部腔中并且为所述框架提供附加的强度。
方面72是根据方面6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扬声器盖,所述扬声器盖包括多个音频开口,所述扬声器盖与所述听筒外壳耦接并且定位在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中心区域上方。
方面73是根据方面6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包括铜层、金层和镍层。
方面74是根据方面73(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铜层定位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外部上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铜层和所述金层之间。
方面75是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所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的内部体积,其中所述听筒外壳包括细长槽和靠近所述细长槽的穿过所述听筒外壳形成的声学开口;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延伸到所述内部腔中的支撑结构和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通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声学通路,所述声学通路至少部分地由具有与所述声学开口对准的开口的声学孔限定,所述声学通路将所述声学开口与所述内部体积声学地耦接。
方面76是根据方面7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穿过所述一层或多层金属镀层形成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并且所述声学通路延伸穿过由所述框架限定的所述内部腔并且包括由所述可透射频材料形成的壁,并且其中所述声学孔包括所述第二孔口,并且所述声学通路将所述第一孔口声学地耦接到所述第二孔口来提供穿过所述听筒外壳的卸压孔。
方面77是根据方面7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声学通路包括中空紧固件,所述中空紧固件将所述听筒的内部体积与所述声学开口声学地耦接。
方面78是根据方面7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隙缝天线限定天线图案,并且所述听筒包括天线调谐部件,所述天线调谐部件定位在所述天线图案内并被配置为将所述隙缝天线分成多个区段,所述多个区段将所述隙缝天线调谐到至少两个射频。
方面79是根据方面7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麦克风定位在所述隙缝天线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中的麦克风孔口对准。
方面80是根据方面7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细长槽包括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设置在所述细长槽内,并且其中所述密封物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到所述细长槽中并允许射频波通过。
方面81是一种用于一副耳机的听筒,所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覆盖所述中心开口,所述听筒盖具有:多个声音开口,所述多个声音开口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通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上方,并且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方面82是根据方面8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局限于所述听筒衬垫的内周边内的区域的视场。
方面83是根据方面8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发射器是红外激光器。
方面84是根据方面8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对红外辐射透明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方面85是根据方面8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方面86是根据方面8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计算从所述VCSEL和所述SPAD接收的飞行时间距离信息。
方面87是一种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上方,并且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方面88是根据方面8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还包括: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覆盖所述中心开口,并且所述听筒盖具有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的多个声音开口;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且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其中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所述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发射辐射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反射的辐射。
方面89是根据方面8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包含在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的内周边内的第一视场。
方面90是根据方面89(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还包括波束转向设备,所述波束转向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辐射引导到包含在所述第一视场内的多个单独的视场。
方面91是根据方面8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方面92是根据方面9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计算从所述VCSEL和所述SPAD接收的飞行时间距离信息。
方面93是根据方面8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对红外辐射透明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方面94是一种听筒,包括: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被对准成穿过第一孔口将辐射发射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反射回的辐射。
方面95是根据方面94(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上方,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被对准成穿过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主体发射辐射并接收反射的辐射。
方面96是根据方面9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还包括: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覆盖所述中心开口,并且所述听筒盖具有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的多个声音开口;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且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其中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所述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发射辐射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反射的辐射。
方面97是根据方面9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对红外辐射透明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方面98是根据方面94(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局限于所述听筒衬垫的内周边内的区域的视场。
方面99是根据方面94(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发射器是红外激光器。
方面100是根据方面94(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方面101是一种耳机听筒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并且包括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外壳并且包括耦接到框架的环形听筒衬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的磁性元件,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方面102是根据方面10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具有交替的磁极取向的磁体阵列。
方面103是根据方面10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定位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体积中的电子部件。
方面104是根据方面10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性元件包括金属板或磁体。
方面105是根据方面101(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盖和所述框架各自包括围绕中心部分的环形表面。
方面106是根据方面10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和所述金属分流器设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并且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方面107是根据方面10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定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方面108是一种听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方面109是根据方面10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形成多个声音开口,并且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
方面110是根据方面10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听筒盖侧壁限定第一孔口,并且所述框架侧壁限定第二孔口。
方面111是根据方面110(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当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时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对准。
方面112是根据方面10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定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方面113是根据方面10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所述内部体积中的所述扬声器。
方面114是根据方面108(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以一定图案布置的磁体的阵列。
方面115是一种听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
方面115是一种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
方面116是根据方面11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
方面117是根据方面116(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还包括金属分流器,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并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
方面118是根据方面117(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定位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体积中的电子部件。
方面119是根据方面11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具有交替的磁极取向的磁体阵列。
方面120是根据方面115(或者单独地或组合地根据任何其他前述或后续方面)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定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Claims (120)

1.一种收听设备,包括:
第一听筒;
头带,所述头带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
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与所述头带分开地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
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中的一者;
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
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
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的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
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具有第二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
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二圆筒的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
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卡圈,所述卡圈限定所述孔口以接收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者,所述卡圈具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将所述头带的相应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与所述枢转机构对准并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枢转机构围绕第二轴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是滚动轴线,并且所述第二轴线是偏转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听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听筒的中心偏离。
7.一种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以及
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的第一端部处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
孔口,所述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
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
具有第一通道的第一圆筒和具有第二通道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
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活塞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
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和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孔口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磁体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磁体的磁场的变化,以检测所述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是滚动轴线,并且所述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听筒外壳能够围绕偏转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限定所述孔口的卡圈,所述卡圈包括突起,所述突起被配置为接合所述头带的对准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卡圈还限定被配置为接收锁定部件的凹部,所述锁定部件防止所述头带从所述枢转机构移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垫密件,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所述头带和所述孔口之间并且响应于所述枢转机构的旋转而挠曲。
13.一种耳机,包括:
第一听筒,所述第一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外壳和第一枢转机构,所述第一听筒外壳限定第一内部体积,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一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听筒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
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一端部;
第一枢转杆和第二枢转杆;
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具有第一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
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圆筒,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孔口压缩;以及
第二听筒,所述第二听筒包括第二听筒外壳和第二枢转机构,所述第二听筒外壳限定第二内部体积,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耦接到所述第二听筒外壳并且能够操作以使所述第二听筒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包括:
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头带的第二端部;
第三枢转杆和第四枢转杆;
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具有第二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三枢转杆;
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四枢转杆;以及
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圆筒,并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孔口压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
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还包括: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具有第三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一枢转杆;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装配在所述第三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二枢转杆;以及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三圆筒,并且所述第三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孔口压缩;以及
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还包括:第四圆筒,所述第四圆筒具有第四通道并且耦接到所述第三枢转杆;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装配在所述第四通道内并且耦接到所述第四枢转杆;以及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四压缩弹簧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四活塞和所述第四圆筒,并且所述第四压缩弹簧被定位成在抵抗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旋转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孔口压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是滚动轴线,所述第一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听筒外壳能够围绕第一偏转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能够进一步操作以使所述第二听筒能够围绕第二偏转轴线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听筒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听筒围绕所述第一轴线的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二听筒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听筒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枢转机构被定位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的中心偏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限定所述第一孔口的卡圈,所述卡圈包括能够与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的突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括垫密件,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所述头带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孔口之间,并且所述垫密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枢转机构的旋转而挠曲。
21.一种耳机,包括:
头带;以及
听筒,所述听筒与所述头带的一个端部耦接,所述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
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所述按钮外壳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
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接合;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所述阻尼器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
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且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所述毂部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所述密封件中的一个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并且用所述密封件的仅仅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部分内并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毂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能够由所述传感器检测,以检测所述毂部的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含自润滑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可压缩罩能够与断开电路接合以形成闭合电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可压缩罩包括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能够与所述断开电路接合以形成所述闭合电路。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阻尼器是第一阻尼器,并且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
28.一种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孔口;
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
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阻尼器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
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且定位在所述通道中,并且所述毂部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和接合可压缩罩之间运动;以及
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阻尼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毂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时抑制振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能够由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部分内的传感器检测。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含自润滑材料。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第一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并且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仅仅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耦接到所述毂部并且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以接合所述可压缩罩,并且所述分离器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毂部相对于所述分离器旋转。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分离器包括可调节阻力部件,所述可调节阻力部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分离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的阻力,所述可调节阻力部件包括垫片、弹簧或弹性楔形件中的至少一者。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可压缩罩被配置为与包含导电材料的柔性片材接合,所述柔性片材被配置为接合断开电路以形成闭合电路。
35.一种收听设备,包括:
听筒,所述听筒具有限定孔口的听筒外壳;
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孔口中,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按钮外壳,所述按钮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所述按钮外壳限定具有中心轴线的通道;
冠部,所述冠部与所述中心轴线轴向对准并且被配置为运动到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接合;
毂部,所述毂部与所述冠部耦接并且定位在所述通道中,
并且所述毂部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毂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毂部朝向所述听筒外壳的内部移动时接合可压缩罩;以及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之间,第一密封件定位为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相邻并且被配置为形成水密密封,并且第二密封件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可压缩罩之间并且第二密封件具有可变直径以用所述密封件的仅仅一部分接触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冠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阻尼器被配置为抑制所述冠部接合所述按钮外壳时引起的振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定位在所述毂部和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阻尼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按钮组件处于未按压状态时与所述按钮外壳的所述下部部分接合。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件包含自润滑材料。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定位在所述按钮外壳的部分内并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毂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毂部包括沿长度形成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能够由所述传感器检测。
41.一种耳机,包括:
头带组件;以及
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第一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听筒耦接到所述头带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并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
环形听筒衬垫;以及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腔的周缘分布并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遵循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部分的曲率的弯曲几何结构。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衬垫框架,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衬垫框架一体形成,并且所述衬垫框架直接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衬垫框架协同限定环形通道,所述环形听筒衬垫设置在所述环形通道内。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包裹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环形听筒衬垫两者。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护盖包括选自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材料:皮革和纺织物材料。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嵌入所述护盖内。
48.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带状物,所述带状物将相邻的悬臂式支撑构件耦接在一起。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带状物的刚度小于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的刚度。
50.一种听筒,所述听筒适合与耳罩式耳机一起使用,所述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
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以协同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容纳用户耳朵的腔,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包括环形听筒衬垫和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腔分布并且突出到所述腔中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
声学驱动器。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还包括护盖,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嵌入所述护盖内。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第一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与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第二悬臂式支撑构件不同的尺寸或形状。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由开孔泡沫形成。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面向内的表面和所述听筒外壳的相邻的内表面操作以形成底切部。
5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56.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悬臂式支撑构件朝向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弯曲。
57.一种耳机,包括:
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听筒外壳;声学驱动器,所述声学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以及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其中,每个听筒衬垫组件包括:
环形听筒衬垫;以及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围绕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分布并且支撑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悬臂式支撑构件;以及
头带组件,所述头带组件机械地耦接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包括设置在护盖内的泡沫衬垫。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环形听筒衬垫还包括衬垫框架,并且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与所述衬垫框架一体形成。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悬臂式支撑构件被配置为独立地增强所述环形听筒衬垫的选择区域。
61.一种听筒,所述听筒用于一副耳机,所述听筒包括:
导电的听筒外壳,所述导电的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内部体积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其中,所述导电的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槽的部分;以及
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电耦接到所述接地层元件,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在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的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且在相对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穿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个或多个金属层,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听筒,其中,
所述听筒外壳还包括靠近所述细长槽的声学开口;以及
所述框架包括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镀层形成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以及延伸穿过由所述框架限定的所述内部腔并且具有由所述可透射频材料形成的壁的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听筒外壳中的所述声学开口对准,并且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孔口声学地耦接到所述第二孔口以提供穿过所述听筒外壳的卸压孔。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隙缝天线限定天线图案,并且所述听筒还包括无源部件,所述无源部件定位在所述天线图案内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隙缝天线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区段,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区段将所述天线调谐到至少两个不同的射频。
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具有围绕所述中心区域360度延伸的球状横截面形状。
65.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设置在所述细长槽内并且填充所述细长槽,并且所述密封物与所述听筒外壳共同制成。
66.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包括铜层、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层和所述金层之间的镍层。
67.一种听筒,所述听筒用于一副耳机,所述听筒包括:
导电的听筒外壳,所述导电的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内部体积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球状区域,其中,所述导电的听筒外壳包括限定用于天线的接地层元件并且具有穿过所述接地层元件形成的细长矩形槽的部分;
无线电路,所述无线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
音频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中心区域内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
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球状区域内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所述隙缝天线包括由刚性的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矩形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穿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个或多个金属层,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
接地连接件,所述接地连接件位于所述隙缝天线和所述导电的听筒外壳的所述接地层元件之间。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听筒,其中,
所述听筒外壳还包括靠近所述细长槽的声学开口;以及
所述听筒还包括音频端口部件,所述音频端口部件包括与所述声学开口对准的开口以及将所述声学开口与所述内部体积声学地耦接的声学通道。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声学通道包括中空紧固件,所述中空紧固件限定在支撑结构中与所述扬声器耦接的开口。
70.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
第一终端特征部,所述第一终端特征部电耦接到所述麦克风;和
第二终端特征部,所述第二终端特征部电耦接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
71.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突出到所述内部腔中并且为所述框架提供附加的强度。
72.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扬声器盖,所述扬声器盖包括多个音频开口,所述扬声器盖与所述听筒外壳耦接并且定位在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中心区域上方。
73.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包括铜层、金层和镍层。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铜层定位在所述框架的外部上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铜层和所述金层之间。
75.一种听筒,所述听筒用于一副耳机,所述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内部体积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外部区域,其中,所述听筒外壳包括细长槽和靠近所述细长槽的穿过所述听筒外壳形成的声学开口;
隙缝天线,所述隙缝天线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的所述外部区域内并且包括由可透射频材料形成并限定所述内部体积内的封闭的内部腔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舌状部和延伸到所述内部腔中的支撑结构,所述舌状部具有远离所述内部腔突出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向所述细长槽并在所述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远端部,并且其中,所述舌状部的远端部允许射频波穿过所述细长槽进入所述内部腔,并且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其余部分镀覆有一个或多个金属层,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防止射频波进入所述内部腔;以及
声学通路,所述声学通路至少部分地由具有与所述声学开口对准的开口的声学孔限定,所述声学通路将所述声学开口与所述内部体积声学地耦接。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镀层形成的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并且所述声学通路延伸穿过由所述框架限定的所述内部腔并且包括由所述可透射频材料形成的壁,并且其中,所述声学孔包括所述第二孔口,并且所述声学通路将所述第一孔口声学地耦接到所述第二孔口以提供穿过所述听筒外壳的卸压孔。
77.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声学通路包括中空紧固件,所述中空紧固件将所述听筒的内部体积与所述声学开口声学地耦接。
78.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隙缝天线限定天线图案,并且所述听筒包括天线调谐部件,所述天线调谐部件定位在所述天线图案内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隙缝天线分成多个区段,所述多个区段将所述隙缝天线调谐到至少两个射频。
79.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听筒,其中,麦克风定位在所述隙缝天线和所述听筒外壳之间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中的麦克风孔口对准。
80.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细长槽包括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设置在所述细长槽内,并且其中,所述密封物被配置为防止湿气进入到所述细长槽中并且允许射频波通过。
81.一种听筒,所述用于一副耳机,所述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
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覆盖所述中心开口,所述听筒盖具有:多个声音开口,所述多个声音开口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且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
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上方,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
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且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将辐射发射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限于所述听筒衬垫的内周缘内的区域的视场。
83.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发射器是红外激光器。
84.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透红外辐射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85.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计算从所述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接收的飞行时间距离信息。
87.一种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
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中;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上方,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
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且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将辐射发射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反射回的辐射。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覆盖所述中心开口,所述听筒盖具有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的多个声音开口;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且所述外部侧壁表面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其中,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所述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将辐射发射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反射的辐射。
89.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包含在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的内周缘内的第一视场。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还包括波束转向设备,所述波束转向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辐射引导到包含在所述第一视场内的多个单独的视场。
91.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计算从所述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接收的飞行时间距离信息。
93.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透红外辐射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94.一种听筒,包括:
听筒外壳,所述听筒外壳限定内部体积,所述听筒外壳具有以第一角度围绕所述听筒外壳的中心开口延伸的内部侧壁表面和穿过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口;
环形听筒衬垫,所述环形听筒衬垫围绕所述听筒的耳朵接收区域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将声能引导到所述听筒的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
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将辐射发射穿过第一孔口到所述耳朵接收区域中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反射回的辐射。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口上方,所述支承件具有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主体,所述第一主表面面向所述耳朵接收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听筒外壳以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设置的安装部分,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耦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并且被对准成发射辐射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并且接收穿过所述支承件的主体反射的辐射。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耦接到所述听筒外壳并且覆盖所述中心开口,所述听筒盖具有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区域形成的多个声音开口;外部侧壁表面,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并且所述外部侧壁表面与所述听筒外壳的所述内部侧壁表面对准并且在所述内部侧壁表面上方延伸;以及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穿过所述外部侧壁表面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一孔口对准,其中,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所述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被对准成发射辐射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并且接收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反射的辐射。
97.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透红外辐射的材料,并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包括红外辐射吸收材料。
98.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限于所述听筒衬垫的内周缘内的区域的视场。
99.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发射器是红外激光器。
100.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
101.一种耳机听筒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
听筒盖,所述听筒盖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并且包括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和
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能够被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外壳并且包括耦接到框架的环形听筒衬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的磁性元件,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至所述外壳。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具有交替的磁极取向的磁体阵列。
103.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体积中的电子部件。
104.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性元件包括金属板或磁体。
105.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盖和所述框架各自包括围绕中心部分的环形表面。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和所述金属分流器设置在所述盖的环形表面上,并且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环形表面上。
107.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环形表面上。
108.一种听筒,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
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和金属分流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所述金属分流器定位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的中心部分;和
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能够被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至所述外壳。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声音开口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地形成,并且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中的所述多个声音开口。
110.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听筒盖侧壁限定第一孔口,并且所述框架侧壁限定第二孔口。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当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时,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二孔口对准。
112.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113.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所述内部体积中的所述扬声器。
114.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以一图案布置的磁体阵列。
115.一种听筒,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内部体积;
听筒盖,所述听筒盖与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围绕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听筒盖的中心开口在所述中心部分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延伸;以及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
听筒衬垫组件,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能够被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听筒盖并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中心部分;环形表面,所述环形表面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环形表面之间延伸;听筒衬垫,所述听筒衬垫与所述框架的环形表面耦接;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在所述听筒衬垫和所述框架之间设置在所述环形表面上,当所述听筒衬垫组件耦接到所述外壳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磁性地耦接,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配置为引导磁通量穿过所述磁性元件以将所述听筒衬垫组件固定至所述外壳。
116.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内部体积内并且被定位成引导声能穿过所述听筒盖的所述中心部分。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听筒还包括金属分流器,所述金属分流器在所述听筒盖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定位在所述环形架上。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分流器被配置为引导通量远离定位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体积中的电子部件。
119.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具有交替的磁极取向的磁体阵列。
120.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耳机听筒组件,其中,多个磁体以一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架上,并且多个磁性元件以所述图案布置在所述盖的所述环形表面上。
CN202011026712.2A 2020-09-16 2020-09-25 耳机 Pending CN1142688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023,231 US11272279B1 (en) 2020-09-16 2020-09-16 Headphones with off-center pivoting earpiece
US17/023,239 2020-09-16
US17/023,240 2020-09-16
US17/023,234 2020-09-16
US17/023,243 2020-09-16
US17/023,244 US11272280B1 (en) 2020-09-16 2020-09-16 Earpiece with cushion retention
US17/023,234 US11109135B1 (en) 2020-09-16 2020-09-16 Headphones with rotatable user input mechanism
US17/023,231 2020-09-16
US17/023,244 2020-09-16
US17/023,240 US11184696B1 (en) 2020-09-16 2020-09-16 Wireless headphones with slot antenna
US17/023,243 US11190878B1 (en) 2020-09-16 2020-09-16 Headphones with on-head detection
US17/023,239 US11457300B2 (en) 2020-09-16 2020-09-16 Support structure for earpiece cush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864A true CN114268864A (zh) 2022-04-01

Family

ID=7265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6712.2A Pending CN114268864A (zh) 2020-09-16 2020-09-25 耳机
CN202011026879.9A Pending CN114268865A (zh) 2020-09-16 2020-09-25 收听设备、听筒和耳机
CN202011024937.4A Pending CN114268863A (zh) 2020-09-16 2020-09-25 耳机、听筒和收听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6879.9A Pending CN114268865A (zh) 2020-09-16 2020-09-25 收听设备、听筒和耳机
CN202011024937.4A Pending CN114268863A (zh) 2020-09-16 2020-09-25 耳机、听筒和收听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3971932A1 (zh)
JP (3) JP7075459B2 (zh)
KR (4) KR102370433B1 (zh)
CN (3) CN1142688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579B (zh) * 2022-04-22 2023-10-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耳機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114280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Bang & Olufsen Headphone earpiece with modular control wh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8722A (en) * 1991-07-02 1992-08-18 David Clark Company Inc. Headset ear seal
KR20010098100A (ko) * 2000-04-28 2001-11-08 이상철 삽입형 이어-마이크로폰
US6826287B2 (en) 2001-04-09 2004-11-30 Cabot Safety Intermediate Corporation Earmuff with controlled leak
US6629579B1 (en) 2002-10-03 2003-10-07 Twd-Acoustic Products Ltd. Headphones/earmuffs
JP2006086980A (ja) * 2004-09-17 2006-03-30 Audio Technica Corp ヘッドホン装置
EP2096881A1 (de) * 2008-02-27 2009-09-02 Hugo Lenhard-Backhaus Kopfhöreraufhängung
US20110103635A1 (en) 2008-10-02 2011-05-05 Pioneer Corporation Headphone
US20110143820A1 (en) 2009-12-11 2011-06-16 Robert Heil Headphones with attached microphone boom
WO2011085096A2 (en) 2010-01-06 2011-07-14 Skullcandy, Inc. Dj mixing headphones
DE102011083524B4 (de) * 2011-09-27 2017-04-06 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 Dreh-/Drück-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Mensch-Maschine-Interface
CN203260518U (zh) * 2013-05-02 2013-10-30 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回弹式多功能旋钮按键
EP3014400B1 (en) * 2013-08-09 2020-06-03 Apple Inc. Tactile switch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037246A (ja) * 2013-08-13 2015-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ッドフォン型音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3244629A1 (en) * 2016-05-10 2017-11-1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oldable headphone and method to fold foldable headphone
US11102567B2 (en) * 2016-09-23 2021-08-24 Apple Inc. Foldable headphones
CN113596667A (zh) * 2016-09-23 2021-11-02 苹果公司 耳机
US10187715B2 (en) 2017-01-31 2019-01-22 Performance Designed Products Llc Ear cup venting mechanism for gaming headset
CN111869233B (zh) 2018-04-02 2023-04-14 苹果公司 耳机
US10785553B2 (en) 2018-09-28 2020-09-22 Apple Inc. Hinge for cases that store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s
US11405713B2 (en) 2019-06-19 2022-08-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ree-standing wireless-charging headse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579B (zh) * 2022-04-22 2023-10-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耳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5459B2 (ja) 2022-05-25
KR102415199B1 (ko) 2022-06-30
KR102370433B1 (ko) 2022-03-04
JP2023134538A (ja) 2023-09-27
CN114268863A (zh) 2022-04-01
KR20220093305A (ko) 2022-07-05
EP3972282A1 (en) 2022-03-23
KR102528321B1 (ko) 2023-05-03
JP2022110074A (ja) 2022-07-28
EP3971932A1 (en) 2022-03-23
JP2022049621A (ja) 2022-03-29
KR20230064599A (ko) 2023-05-10
JP7307234B2 (ja) 2023-07-11
CN114268865A (zh) 2022-04-01
KR20220036919A (ko)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9135B1 (en) Headphones with rotatable user input mechanism
US11184696B1 (en) Wireless headphones with slot antenna
US11190878B1 (en) Headphones with on-head detection
US11272280B1 (en) Earpiece with cushion retention
US11457300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earpiece cushion
EP3329691B1 (en) Integration of sensors into earphones
CN110972003B (zh) 用于固定无线聆听设备的磁体阵列
KR102528321B1 (ko) 쿠션 유지부를 갖는 이어피스
KR20200078520A (ko) 헤드폰
CN112333592B (zh) 检测耳罩材质的耳机
WO2011007448A1 (ja) イヤホン及び電子機器
KR102625817B1 (ko) 음향입출력장치
US11589150B2 (en)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US11272279B1 (en) Headphones with off-center pivoting earpiece
JP5704617B2 (ja) イヤホン
EP4027652A2 (en) Earphone
US11985462B2 (en) Headpho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