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745B -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8745B CN114268745B CN202010974523.1A CN202010974523A CN114268745B CN 114268745 B CN114268745 B CN 114268745B CN 202010974523 A CN202010974523 A CN 202010974523A CN 114268745 B CN114268745 B CN 1142687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target
- determining
- adjustment amount
- brightness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1469893 Oxyzygonectes dov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本公开由于是基于人脸区域内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并基于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用于调整人脸信息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丰富目标亮度调整量的确定方式,实现更加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上配备的相机像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相机应用可以通过对目标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来提高图像质量。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亮度补偿方式中通常是根据经验设定固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进行亮度补偿,方式较为刻板,图像质量提高的程度受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亮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包括:
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包括:
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所述目标亮度值包括对应子区域内多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所述虹膜区域;
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亮度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亮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对比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图像亮度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
所述对比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所述目标亮度值包括对应子区域内多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所述虹膜区域;
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包括:
环境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亮度调整模块,包括:
人脸亮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调整比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图像亮度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亮度调整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并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然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进而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由于是基于人脸区域内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并基于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用于调整人脸信息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丰富目标亮度调整量的确定方式,实现更加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的流程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照相设备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或者,可以应用于单反相机等照相设备,或者还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如,一台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在步骤S101中,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其中,目标图像可以为拍摄界面下的预览图像,或者,可以为预先采集并保存的图像。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目标图像后,可以基于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在目标图像中识别人脸区域,进而可以在目标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区域时,获取该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基于实际需要从相关技术中选取,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上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可以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设置为眼部的眼白区域、虹膜周围区域)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举例来说,当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相机应用采集到目标图像信息后,可以基于内置的图像识别算法对该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在识别出人脸区域时,获取该人脸区域上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其中,该亮度信息可以包括相应像素的亮度值。
在步骤S102中,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后,可以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举例来说,当获取所述人脸区域上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后,可以基于该设定区域内包含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信息的对比结果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的方式还可以参见下述图2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在步骤S103中,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本实施例中,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后,可以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举例来说,可以预先确定各种亮度对比参数与目标亮度调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而当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后,可以从该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当前确定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若在上述对应关系数据中无法直接查找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时,还可以基于线性内插算法等从上述对应关系数据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的方式还可以参见下述图5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在步骤S104中,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当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后,可以基于该目标亮度调整量对上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对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的方式可以基于实际业务需要进行设置,如设置为曝光补偿方式、美颜算法后处理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的方式还可以参见下述图7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并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然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进而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由于是基于人脸区域内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并基于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用于调整人脸信息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丰富目标亮度调整量的确定方式,实现更加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可以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
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3:
在步骤S201中,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眼白区域的亮度信息后,可以基于该眼白区域内包含的多个像素的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举例来说,可以从眼白区域内包含的多个像素中挑选出亮度值较高的几个像素(如,亮度值大于设定阈值的、或者亮度值最高的N个像素),并基于挑选出的几个像素的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可以理解的是,亮度值较高可以表明眼白的亮度较高,因而从眼白区域挑选出亮度值较高的像素有利于后续改善图像信息的视觉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方式还可以参见下述图3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在步骤S202中,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后,可以进一步从该人脸区域中确定虹膜区域,进而将虹膜周围的设定大小区域确定为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并确定该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举例来说,可以从该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内包含的多个像素中挑选出亮度值中等的几个像素,并基于挑选出的几个像素的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可以理解的是,亮度值中等可以表明虹膜周围的亮度中等,可以较好的体现出眼部肌肤亮度的平均水平,因而从该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内包含的多个像素中挑选出亮度值中等的像素有利于后续改善图像信息的视觉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顺序可以颠倒或同时进行,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203中,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以及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后,可以基于该第二参考亮度值和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举例来说,可以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与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比值,进而将该比值确定为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可以理解的是,该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可以用于体现眼白区域与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采用眼白区域和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之外,还可以根据人脸区域中的其他区域确定上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并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进而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可以实现基于眼白区域和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参考亮度值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进而可以提高后续基于该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的准确性,可以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01中所述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2:
在步骤S301中,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的亮度信息后,可以按照亮度值的高低对该多个像素进行排序,进而可以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中获取亮度值较高的、设定比例的像素。
其中,上述设定比例可以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设置为30%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302中,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当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后,可以基于该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举例来说,当获取上述设定比例的像素后,可以计算该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进而可以将该平均亮度值确定为第一参考亮度值。
具体地,上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如下式(1)所示:
其中,T1为第一参考亮度值;j为眼白区域的像素总数量与设定比例p1的乘积(即,选出像素的数量);C1i为第i个像素的亮度值。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并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可以实现基于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选出的设定比例的像素准确的确定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可以为后续基于第二参考亮度值与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比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奠定基础。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A所示,上述步骤S202中所述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3:
在步骤S401中,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亮度信息后,可以确定该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的目标亮度值,进而按照目标亮度值的高低对该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
举例来说,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即,图4B中除虹膜区域100之外的类矩形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如,圆形区域200),其中,该子区域200的面积可以设为与虹膜区域100的面积相同。也即,虹膜周围预设区域是以与虹膜区域100大小相同的子区域200为单位的。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子区域的目标亮度值可以包括该子区域内多个(如,5x5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虹膜区域位于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中心位置仅用于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实施中,该虹膜区域也可以不位于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402中,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
本实施例中,当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后,可以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子区域(即,中位数子区域),以及该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其中,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所述虹膜区域。
其中,上述预设数量可以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设置为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对应的像素总数量的30%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403中,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当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后,可以基于上述中位数子区域和该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举例来说,当确定上述中位数子区域和该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后,可以计算这些子区域的目标亮度值的平均值(即,平均目标亮度值),进而可以将该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为第二参考亮度值。
具体地,上述第二参考亮度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如下式(2)所示:
其中,T2为第二参考亮度值;m为中位数子区域的序号,k为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子区域总数量与设定比例p2的乘积(即,上述预设数量,用于表征在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选出的子区域的数量);C2i为第i个像素的亮度值。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共选出包括中位数子区域和该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k个区域,即共选出k+1个子区域。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并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所述虹膜区域,进而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可以实现基于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的中位数子区域和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准确的确定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可以为后续基于第二参考亮度值与第一参考亮度值的比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奠定基础。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103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2:
在步骤S501中,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图像信息的显示效果与当前所处环境的亮度相关,为了更为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进而可以实现后续基于获取的实际环境亮度和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实际环境亮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基于实际需要从相关技术中记载的方案中选取,例如可以选取基于第三方应用程序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的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502中,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后,可以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举例来说,可以预先构建多种环境亮度下的各个亮度对比参数与相应目标亮度调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当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以及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后,可以先获取该实际环境亮度下的对应关系数据,在基于该对应关系数据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并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实现结合当前环境的亮度信息以及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丰富目标亮度调整量的确定方式,实现更加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502中所述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3:
在步骤S601中,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以后,可以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即确定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的端点: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其中:第一环境亮度小于实际环境亮度,实际环境亮度小于第二环境亮度。
举例来说,假如定义了lux1=100、lux2=10000、lux2=20000三个环境亮度下的各个亮度对比参数与目标亮度调整量的对应关系表,则当获取的实际环境亮度为lux=5050时,可以查表确定该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为[100,10000],且该亮度区间的两个端点,即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分别为lux1=100、lux2=10000(即,5050位于100和10000之间)。
在步骤S602中,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本实施例中,当查询到与上述实际环境亮度相邻的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后,可以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举例来说,若预先定义的多种环境亮度下的各个亮度对比参数与目标亮度调整量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当确定与上述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分别为lux1=100、lux2=10000,并且目标亮度对比参数S=0.6后,可以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环境亮度10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如下式(3)所示:
FT100,0.6={(FT100,0.7-FT100,0.5)/(S0.7-S0.5)}*(S-S0.5)+FT100,0.5={(54-47)/(0.7-0.5)}*(0.6-0.5)+47=50.5; (3)
其中,FT100,0.6为环境亮度10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同理,可以法确定环境亮度1000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FT10000,0.6为54。
在步骤S603中,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后,可以基于该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举例来说,当确定环境亮度10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为50.5,以及环境亮度1000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为54后,可以基于线性内插算法得到环境亮度505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如下式(4)所示:
FT5050,0.6={(FT10000,0.6-FT100,0.6)/(lux2-lux1)}*(lux-lux1)+FT100,0.6={(54-50.5)/(10000-100)}*(5050-100)+50.5=52.25; (4)
其中,FT5050,0.6即为环境亮度5050下的目标亮度对比参数0.6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并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进而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实现基于实际环境亮度和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合理、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如何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104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3:
在步骤S701中,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本实施例中,当在目标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区域后,可以获取该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人脸亮度的获取方式可以由开发人员基于实际需要从相关技术中记载的方案中选取,例如可以选取基于第三方应用程序获取人脸亮度的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702中,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后,可以计算目标亮度调整量与上述人脸亮度的比值,进而可以将该比值确定为亮度调整比例,如下式(5)所示:
ADJ=FT/Lum; (5)
其中,ADJ为亮度调整比例,FT为目标亮度调整量,Lum为人脸亮度。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ADJ可以用于对人脸区域的亮度进行提亮或压抑(即,调暗),具体是哪种可以视ADJ的数值大小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S703中,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当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后,可以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例如基于该亮度调整比例对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提亮或压抑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亮度调整比例ADJ还可以用于以下等方面的应用:
第一方面:曝光补偿,例如可以基于亮度调整比例ADJ换算出曝光补偿量,进而基于曝光补偿量对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相应的曝光处理;
第二方面:图像后处理,例如运用相关技术中的美颜算法基于该亮度调整比例ADJ对已获取图像中的人脸区域的肤色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三方面:神经网络或/人工智能,例如可以将上述亮度调整比例也作为一个维度的特征来训练神经网络,以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提高图像中人脸区域的质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并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进而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可以实现基于目标亮度调整量准确的确定亮度调整比例,进而可以基于该亮度调整比例对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如此即可实现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照相设备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或者,可以应用于单反相机等照相设备,或者还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如,一台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亮度信息获取模块110、对比参数确定模块120、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130以及图像亮度调整模块140,其中:
亮度信息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对比参数确定模块120,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13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图像亮度调整模块14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并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然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进而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由于是基于人脸区域内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并基于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用于调整人脸信息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可以丰富目标亮度调整量的确定方式,实现更加准确的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使确定的目标亮度调整量更加符合目标图像的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图像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图9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照相设备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或者,可以应用于单反相机等照相设备,或者还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如,一台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实施例中,亮度信息获取模块210、对比参数确定模块220、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230以及图像亮度调整模块240与前述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亮度信息获取模块110、对比参数确定模块120、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130以及图像亮度调整模块140的功能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设定区域可以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在此基础上,如图9所示,对比参数确定模块220,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221,用于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222,用于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参数确定单元223,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确定单元221,还可以用于:
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确定单元222,还可以用于:
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所述目标亮度值包括对应子区域内多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所述虹膜区域;
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230,可以包括:
环境亮度获取单元231,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232,用于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232,还可以用于: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在一实施例中,图像亮度调整模块240,可以包括:
人脸亮度确定单元241,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调整比例确定单元24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图像亮度调整单元243,用于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装置9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906为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装置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装置900或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900的处理器9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包括:
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包括:
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所述目标亮度值包括对应子区域内多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虹膜区域;
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5.一种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亮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对比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图像亮度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模块,包括:
环境亮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图像亮度调整模块,包括:
人脸亮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调整比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图像亮度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包括眼白区域,以及虹膜周围预设区域;
所述对比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眼白区域的第一参考亮度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的第二参考亮度值;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亮度值和所述第一参考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眼白区域对应的多个像素中,按照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设定比例的像素;
基于所述设定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值确定第一参考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按照目标亮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包含的多个子区域进行排序,所述目标亮度值包括对应子区域内多个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从排序后的多个子区域中选出目标亮度值为中位数的中位数子区域,以及所述中位数子区域之前与之后的预设数量的子区域,所述虹膜周围预设区域不包含虹膜区域;
基于所述中位数子区域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子区域的平均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二参考亮度值。
9.一种亮度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获取目标图像中人脸区域内的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确定目标亮度对比参数,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设定区域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异;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确定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环境亮度;
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实际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包括:
基于预先定义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实际环境亮度所属的亮度区间,所述亮度区间的端点分别为第一环境亮度和第二环境亮度;
利用线性内插算法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亮度下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量,利用线性内插算法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比参数对应的目标亮度调整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人脸区域的人脸亮度;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调整量与所述人脸亮度的比值确定亮度调整比例;
基于所述亮度调整比例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亮度调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74523.1A CN114268745B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74523.1A CN114268745B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8745A CN114268745A (zh) | 2022-04-01 |
CN114268745B true CN114268745B (zh) | 2024-06-28 |
Family
ID=8082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74523.1A Active CN114268745B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8745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7212A (zh) * | 2018-12-24 | 2019-05-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982012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64459B2 (en) * | 2007-06-29 | 2015-06-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brightness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
US8132916B2 (en) * | 2008-12-12 | 2012-03-13 | Carl Zeiss Meditec, Inc. | High precision contrast ratio display for visual stimulus |
CN101771827A (zh) * | 2008-12-29 | 2010-07-07 |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伽玛校正调整图像亮度的装置及方法 |
JP6583008B2 (ja) * | 2016-01-14 | 2019-10-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補正方法及び画像補正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5657289B (zh) * | 2016-03-28 | 2018-05-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7302663B (zh) * | 2017-07-31 | 2020-07-14 |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亮度调整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07750B (zh) * | 2019-11-14 | 2022-11-18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10974523.1A patent/CN1142687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2012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CN109727212A (zh) * | 2018-12-24 | 2019-05-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8745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30167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режима цветовой гаммы | |
CN108462833B (zh) | 拍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61081B (zh) |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7480785B (zh) |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 |
CN111462701A (zh) |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0876014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331158B (zh) | 终端显示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033527B (zh) | 环境亮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131596B (zh) |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14268745B (zh) |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108668B (zh) | 基于图像的年龄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1462284B (zh) | 动画生成方法、动画生成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383568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77754B (zh) | 移动终端拍摄方法及装置 | |
CN114418865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874829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666439B (zh) | 一种调节深色模式显示状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8433527A (zh) | 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764895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254118B (zh) | 肤色显示及装置 | |
CN117354413A (zh)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 | |
CN118737062A (zh) | 背光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597935A (zh) |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993575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8972687A (zh) | 拍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