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710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710A
CN114267710A CN202111583048.6A CN202111583048A CN114267710A CN 114267710 A CN114267710 A CN 114267710A CN 202111583048 A CN202111583048 A CN 202111583048A CN 114267710 A CN114267710 A CN 114267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regulation
control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30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30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光线调控层和偏光层,其中,发光器件层形成于衬底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光线调控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背离衬底一侧,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根据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输入信号进行变化;偏光层层叠设置在光线调控层上。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可提升使用寿命和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或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具有驱动电压低、主动发光、视角宽、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易实现全彩色大面积壁挂式显示和柔性显示的许多特点而逐渐取代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显示。
OLED显示面板如果受到紫外线光照,会对显示面板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可提升显示面板的寿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光线调控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根据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输入信号进行变化;
偏光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光线调控层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光线调控层朝向所述衬底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离子储存层、离子传输层、电致变色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三氧化钨。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至少两个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相互独立控制。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
光学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强度;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两者均与所述控制器与信号连接。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发光单元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具有第一透光率;
当所述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发光单元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具有第二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低于所述第二透光率。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光率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10000lux。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预设时长阈值为5秒。
本申请中提供了的显示面板中包括位于发光器件层出光侧的光线调控层以及偏光层,偏光层用于消除显示面板内部结构反射的光线,从而提高显示面板在显示状态下的显示效果、并防止在非显示状态下产生漏光。光线调控层用于对光线进行调控,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可调节,从而可以在每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及其覆盖的发光单元中,当环境光较强且发光单元均不发光的情况下,通过调低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以对发光单元中的发光层进行保护,防止环境光中的紫外光线照射发光层而对发光层造成损伤,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在发光单元发光时,可以调高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以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更好的透过,使显示面板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
1-衬底;2-驱动电路层;3-发光器件层;31-发光单元;311-第一电极;312-第二电极;313-发光层;3131-第一发光材料层;3132-第二发光材料层;3133-第三发光材料层;3134-空穴注入层;3135-空穴传输层;3136-电子传输层;3137-电子注入层;4-偏光层;5-光线调控层;51-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1-第一电极层;512-离子储存层;513-离子传输层;514-电致变色材料层;515-第二电极层;6-像素定义层;7-盖板;8-光学传感器;9-触控层;10-显示面板;2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OLED显示面板如果受到紫外线光照,会对显示面板造成影响的原因在于,OLED显示面板受到紫外线光照会引起有机发光材料的衰减,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会造成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降低,寿命衰减。所以OLED显示面板如果长时间放在环境光下,环境光中的紫外线等短波长的光会对显示面板的寿命以及显示效果产生影响。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寿命和显示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发光器件层3、光线调控层5和偏光层4,其中,发光器件层3形成于衬底1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每个发光单元31包括第一电极311、第二电极312以及形成于第一电极311与第二电极312之间的发光层313;光线调控层5设置于发光器件层3背离衬底1一侧,光线调控层5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根据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输入信号进行变化,偏光层4层叠设置在光线调控层5上。
本申请中提供了的显示面板10中包括位于发光器件层3出光侧的光线调控层5以及偏光层4,偏光层4用于消除显示面板10内部结构反射的光线,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在显示状态下的显示效果、并防止在非显示状态下产生漏光。光线调控层5用于对光线进行调控,光线调控层5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在发光器件层3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31,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可调节,从而可以在每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及其覆盖的发光单元31中,当环境光较强且发光单元31均不发光的情况下,通过调低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以对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层313进行保护,防止环境光中的紫外光线照射发光层313而对发光层313造成损伤,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在发光单元31发光时,可以调高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以将发光单元31发出的光线更好的透过,使显示面板10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偏光层4中采用圆偏光片,环境光线经圆偏光片入至显示面板10内部时,在经过圆偏光片后变成圆偏光,圆偏光被显示面板10内部的金属层反射后,旋转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在反射后照射到圆偏光片时,被圆偏光片吸收,从而防止经金属层反射的光线由显示面出射,有助于提升显示质量,同时在非显示状态下,防止发生由于金属层反射外界光线由显示面射出而出现显示面板10漏光的现象,提升显示面板10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衬底1可以由诸如玻璃、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衬底1还可以为柔性衬底1,由厚度较薄的聚合物形成,例如聚酰亚胺。
衬底1上还可以形成缓冲层,缓冲层可以包括多层无机、有机层层叠结构,以阻挡氧和湿气,防止湿气或杂质通过衬底1扩散,并且在衬底1的上表面上提供平坦的表面。
衬底1与发光器件层3之间形成有用于驱动发光器件层3的各发光单元31进行发光的驱动电路层2。
发光器件层3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具体地,可以包括多个用于发红色光的红色发光单元31、用于发绿色光的绿色发光单元31以及用于发蓝色光的蓝色发光单元31,还可以包括用于发白光的白色发光单元31等,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
每个发光单元31包括第一电极311、第二电极31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311与第二电极312之间的发光层313,具体地,第一电极311为阳极、第二电极312为阴极,阳极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及银等材料,阴极的材料可以为包括银的金属合金,例如镁银合金等;或者,第一电极311为阴极、第二电极312为阳极,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定。
显示面板10中还包括形成于驱动电路层2上的像素定义层6,像素定义层6包括与发光单元31一一对应的多个像素开口,第一电极311形成于驱动电路层2上且经像素开口暴露。
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层313用于发出对应颜色的光线,具体地,发光层313包括共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像素开口内的发光材料层,发光材料层包括与红色发光单元31、绿色发光单元31和蓝色发光单元31一一对应的第一发光材料层3131、第二发光材料层3132和第三发光材料层3133,第一发光材料层3131和第二发光材料层3132包括磷光材料,第三发光材料层3133包括荧光材料;共通层为覆盖像素限定层的整层,包括位于像素开口内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像素限定层背离衬底1一侧的第二部分,共通层包括电子注入层3137(EIL)、电子传输层3136(ET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空穴传输层3135(HTL)、空穴注入层3134(HIL)中的部分或全部。
发光层313一般采用蒸镀工艺制备形成,具体地,采用具有与每个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一一对应的蒸镀开口的通用金属掩膜板蒸镀形成共通层,采用具有与每个发光单元31一一对应的蒸镀开口的精金属掩膜板蒸镀形成发光材料层,发光层313还可以采用其它工艺制备,本申请不做限定。
显示面板10还包括盖板7,形成于发光器件层3背离衬底1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10内部器件进行保护。光线调控层5形成于发光器件层3与盖板7之间,从而盖板7可以对光线调控层5进行保护,防止产生磨损。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触控层9,如图1所示,触控层9设置于光线调控层5朝向衬底1一侧。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触控层9设置于偏光层4与光线调控层5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触控层9与光线调控层5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以避免二者发生相互干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在发光器件层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发光单元31,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对至少部分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材料层进行保护,减小环境光中的紫外线对其造成损害,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线调控层5包括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在发光器件层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器件层3,从而可通过调节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对全部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材料层进行保护,减小环境光中的紫外线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光线调控层5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在发光器件层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共同覆盖发光器件层3,且至少两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相互独立控制,从而可通过调节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对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材料层分时或同步进行保护,减小环境光中的紫外线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阵列排布。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511、离子储存层512、离子传输层513、电致变色材料层514以及第二电极层515。
第一电极层511与第二电极层515选用透光材料,例如氧化铟锡,从而防止对发光单元31的出光造成影响,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电致变色材料层514包括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或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离子储存层512、离子传输层513可以是基于氢离子或锂离子的材料,第一电极层511与第二电极层515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电致变色材料层51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得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发生变化,以便于在发光单元31发光时,将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过率调高,从而避免对出光效果产生影响,在发光单元31不发光时且环境光强度比较高时,将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过率调低,以对发光单元31中的发光材料层进行遮挡,防止紫外线对发光材料层造成伤害。
具体地,电致变色材料层514可以选用三氧化钨(WO3)。第一电极层511与第二电极层515之间形成电场,电子和阳离子矿分别注入WO3中,电子被W原子俘获形成局域态,阳离子则驻留在WO3中形成深蓝色化合物,在电致变色材料层514中存在不同价态的W离子,电子在邻近不同价态W原子之间的跃迁导致WO3薄膜颜色发生变化,以使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发生变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如图4所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10,还包括光学传感器8以及控制器,其中,光学传感器8用于感测环境光强度;控制器用于根据光学传感器8的感测结果调节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光学传感器8、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两者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具体地,光学传感器8、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两者均与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具体地,光学传感器8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在感受环境光强度的同时,避免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线对感测结果造成影响。
具体地,控制器为驱动芯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0,当发光单元31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具有第一透光率。
S200,当发光单元31处于发光状态,或者发光单元31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具有第二透光率;
其中,第一透光率低于第二透光率。
在上述驱动方法中,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的条件为: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的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为10000lux;预设时长阈值为5秒。该条件中限定了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当该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才调低电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从而避免在遇到偶然且短暂的强光照射时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频繁切换透光率而造成显示面板10的功率增加的情况发生,同时防止降低电控光线调控层42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显示面板10中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从而在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所覆盖的发光单元31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发光状态时,使得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较高,以便于透光。
在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所覆盖的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时,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使得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较高,当环境光的光照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显示面板10中发光层313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不对其进行遮挡,以避免由于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频繁切换透光率而造成显示面板10的功率增加,同时防止降低电控光线调控层42的使用寿命。
在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所覆盖的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时,由于只是短暂的强光照射,从而可以不对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进行调节,避免由于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频繁切换透光率而造成显示面板10的功率增加,同时防止降低电控光线调控层42的使用寿命。
当电控光线调控层42中仅包括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且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发光器件层3时,即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全部的发光单元31时,光线调控层5各个部分的透光率整体调控,驱动方式简单,功耗低、寿命长。
当光线调控层5中包括至少两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每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31,且全部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全部的发光单元31时,光线调控层5可分区调节透光率,即可对各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分别调控,从而可以在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覆盖的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时,调低所覆盖的发光单元31均处于非发光状态的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以实现对全部发光单元31中部分不发光的发光单元中的发光层进行防护,防护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光学传感器测环境光的强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光线调控模块51的透光率。
在上述驱动方法中,第一透光率小于或等于10%,从而可对环境光中的紫外光线进行遮挡,降低由于紫外光线长时间对显示面板10中的发光层313进行照射而造成发光层313的寿命减少的现象发生的几率。第二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10进行发光时,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光线调控层5的材质等选择满足第一透光率和第二透光率要求的光线调控层5,本申请不再赘述。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光线调控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光线调控模块,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根据该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输入信号进行变化;
偏光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光线调控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光线调控层朝向所述衬底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离子储存层、离子传输层、电致变色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三氧化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控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至少两个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相互独立控制。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光学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强度;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两者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发光单元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具有第一透光率;
当所述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发光单元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且环境光的光照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控光线调控模块具有第二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低于所述第二透光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率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10000lux。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阈值为5秒。
CN202111583048.6A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267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3048.6A CN114267710A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3048.6A CN114267710A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710A true CN114267710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9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3048.6A Pending CN114267710A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7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420A (zh) * 2022-04-21 2022-07-29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4975824A (zh) * 2022-05-18 2022-08-30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420A (zh) * 2022-04-21 2022-07-29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4975824A (zh) * 2022-05-18 2022-08-30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63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854695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with black pixel defining layer and flat layer
US7638796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4263435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KR101242030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CN114267710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6911774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with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ilm
CN108172697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50019620A (ko)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070004742A (ko) 전계 발광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12001766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99453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43879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KR20030037451A (ko) 상부발광 방식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CN114005861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160054720A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11682049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掩膜版
KR102623379B1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050122053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KR100722116B1 (ko) 양면발광형 유기 발광표시장치
CN113437241A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076772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30037601A (ko) 편광판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디스플레이
KR10183061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0781594B1 (ko) 능동행렬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