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225B - 拼接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拼接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225B
CN114265225B CN202111618958.3A CN202111618958A CN114265225B CN 114265225 B CN114265225 B CN 114265225B CN 202111618958 A CN202111618958 A CN 202111618958A CN 114265225 B CN114265225 B CN 114265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iquid crystal
magnetic unit
crystal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8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225A (zh
Inventor
陈尧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89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25B/zh
Priority to US17/626,517 priority patent/US1191424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3065 priority patent/WO20231232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拼接显示屏,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一侧的背光单元、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磁性单元以及第二磁性单元,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壳体且位于背光单元的出光侧,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边框;第一磁性单元设于壳体的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磁性单元对应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拼接处的边框设置;第二磁性单元设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靠近背光单元的一侧,第二磁性单元对应第一磁性单元设置,第二磁性单元与第一磁性单元间隔设置,第一磁性单元的极性与第二磁性单元的极性相同,边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单元的宽度,可以解决拼接显示屏的暗影问题。

Description

拼接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广泛,不仅仅用于电视、监视器、工业显示、医疗显示,还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公共显示场合。在公共显示应用时,一般需要显示器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满足人们远距离观看、较大信息量显示等要求。但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的发展现状,常规的尺寸在32寸到55寸。这个尺寸范围的显示器若用于公共显示,则需要采用多屏拼接的方式。
拼接显示器在组装过程中,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拼接处需要通过中框支撑,由于中框的宽度大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的宽度,这往往会导致拼接显示器在拼接处产生暗影,大大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显示屏,可以解决拼接显示屏中的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拼接处具有暗影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显示屏,包括:
壳体;
背光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出光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边框;
第一磁性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接处的所述边框设置;以及
第二磁性单元,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置,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极性相同,所述边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通过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互斥作用,可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配合使用并替代中框,边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单元的宽度,第二磁性单元不会遮挡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入光,从而解决拼接显示器的暗影问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背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周侧的框体,所述背板和所述框体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背光单元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固定于所述背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框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通过使背光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置槽内,可以减小拼接显示器的体积,从而实现拼接显示器的轻薄化设计。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固定筋条,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于所述固定筋条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过在背板上设置固定筋条,将第一磁性单元固定于固定筋条上,固定筋条可以起到垫高作用,有利于增加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之间的互斥作用力,从而稳定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筋条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沉槽,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卡设于所述沉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沉槽可以限定第一磁性单元的位置,防止第一磁性单元移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通过胶水粘接于所述固定筋条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通过将第一磁性单元粘接于固定筋条的沉槽中,避免第一磁性单元移位,使得第一磁性单元能够牢固地设置固定筋条的沉槽中。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筋条的材料为透光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固定筋条不会遮挡光线,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的端部设于对应的所述引导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在组装过程中,引导槽可以引导装配第一磁性单元,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5毫米。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第一磁性单元与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5毫米,从而保证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之间具有足够的磁力以起到支撑作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单元通过胶水粘接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通过将第二磁性单元粘接于液晶显示面板,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能使得第二磁性单元稳定地固定在液晶显示面板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材料选自铁、镍、钴、钕、铝、铜、钛、钼、铈、镨以及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上述磁性材料可以保证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具有良好的磁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包括沿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块,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包括沿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磁块。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相邻两个第一磁块之间的间隙可以供光线穿过,可以提高光利用率,弱化暗影问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块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镂空开口,所述第二磁块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二镂空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第一镂空开口和第二镂空开口可以供光线穿过,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利用率,弱化暗影问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显示屏还包括抵接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的第一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对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第一柔性连接件可以防止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磁力过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对应拼缝处的边缘外凸,使得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平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显示屏还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单元,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第二柔性连接件可以固定液晶显示面板,避免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之间的磁力过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对应拼缝处的边缘外凸,使得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平齐。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一种拼接显示屏,在壳体上设置第一磁性单元,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第二磁性单元,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沿垂直于壳体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磁性单元的极性与第二磁性单元的极性相同,通过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互斥作用,可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配合使用并替代中框,边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单元的宽度,第二磁性单元不会遮挡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入光,从而解决拼接显示器的暗影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屏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屏省略液晶显示面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显示屏。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显示屏,包括壳体100、背光单元200、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第一磁性单元400以及第二磁性单元500,其中,背光单元200设于壳体100的一侧,背光单元200用于朝液晶显示面板300发出光线。液晶显示面板300固定于壳体100且位于背光单元200的出光侧,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00能接收背光单元200发出的光线,从而显示图像。第一磁性单元400设于壳体100的靠近液晶显示面板300的一侧,第二磁性单元500设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靠近背光单元200的一侧,第二磁性单元500对应第一磁性单元400设置,第二磁性单元500与第一磁性单元400间隔设置,第一磁性单元400的极性与第二磁性单元500的极性相同,使得第一磁性单元400与第二磁性单元500具有相斥的磁力,通过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的互斥作用,可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300。
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液晶显示面板300具有边框310以及显示区320,边框310环绕显示区320设置,第一磁性单元400对应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设置,由于第二磁性单元500对应第一磁性单元400设置,因此,第二磁性单元500也对应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设置;边框3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单元500的宽度,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不会遮挡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20入光,从而解决拼接显示器的暗影问题。在此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改善暗影问题,还可以使边框3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磁性单元400的宽度,
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在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设置不间断的中框,背光单元200发出的部分光线射向拼接处的中框并被吸收,这无疑会降低光线的利用率。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由于第二磁性单元500与第一磁性单元400间隔设置,背光单元200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第二磁性单元500与第一磁性单元400之间的间隙,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拼接处的显示亮度,解决拼接处的暗影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宽度指的是对应结构沿垂直于拼缝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距离。
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中,其中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对应一个第一磁性单元400和一个第二磁性单元500,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对应另一个第一磁性单元400和另一个第二磁性单元500;或者,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对应同一个第一磁性单元400和同一个第二磁性单元50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中,其中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可以对应至少两个第一磁性单元400和至少两个第二磁性单元500,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对应另外至少两个第一磁性单元400和另外至少两个第二磁性单元50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器中,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边框310的一部分固定于壳体100,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的边框310通过对应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的配合实现支撑,可以避免显示区320的入光被遮挡,避免暗影问题的产生;此外,上述设置可以稳定维持液晶显示面板300与背光单元200之间的间距,避免液晶显示面板300压伤背光单元200而导致显示异常。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00包括背板110和框体120,框体120连接于背板110的周侧,即框体120环绕背板110设置,使得背板110和框体120共同围合形成容置槽130,背光单元200至少部分设于容置槽130内。此结构下,通过使背光单元200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置槽130内,可以减小拼接显示器的体积,从而实现拼接显示器的轻薄化设计。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单元400固定于背板110,液晶显示面板300固定于框体120。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背光单元200完全设于容置槽130内,但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背光单元200也可以仅部分容置于容置槽130内,另一部分位于壳体100外,其同样也能实现轻薄化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背板110对应第一磁性单元400设有固定筋条111,第一磁性单元400设于固定筋条111上。此结构下,通过在背板110上设置固定筋条111,将第一磁性单元400固定于固定筋条111上,固定筋条111可以起到垫高作用,有利于增加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的互斥作用力,从而稳定支撑液晶显示面板300。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接处设有一个固定筋条111,其中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所对应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和另一个晶显示面板所对应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固定于同一固定筋条111上,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固定筋条111对应第一磁性单元400设有沉槽112,第一磁性单元400卡设于沉槽112中。此结构下,沉槽112可以限定第一磁性单元400的位置,防止第一磁性单元400移位。在此实施例中,固定筋条111对应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边框310设置,从而可以将第一磁性单元400限定在边框310处。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屏中,每一个固定筋条111设有两个沉槽112,其中一个沉槽112对应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另一个沉槽112对应相邻的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每一个固定筋条111也可以设有一个同时对应相邻的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一磁性单元400的沉槽112,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固定筋条111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此结构下,固定筋条111不会遮挡光线,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在此实施例中,透光材料可以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器中,第一磁性单元400通过胶水粘接于固定筋条111的沉槽112中。例如,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紫外线固化胶将第一磁性单元400粘接于固定筋条111的沉槽112中,避免第一磁性单元400移位,使得第一磁性单元400能够牢固地设置固定筋条111的沉槽112中。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框体120对应第一磁性单元400设有引导槽121,第一磁性单元400的端部设于对应的引导槽121中。此结构下,在组装过程中,引导槽121可以引导装配第一磁性单元400,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第一磁性单元400与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5毫米,从而保证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具有足够的磁力以起到支撑作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拼接显示屏中,第一磁性单元400与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88毫米、2.9毫米、3毫米、3.1毫米、3.2毫米、3.3毫米、3.4毫米、3.5毫米、3.6毫米、3.7毫米、3.8毫米、3.9毫米、4毫米、4.1毫米、4.2毫米、4.3毫米、4.4毫米、4.5毫米、4.6毫米、4.7毫米、4.8毫米、4.9毫米或5毫米,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第一磁性单元400与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的距离可以做适当调整。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器中,液晶显示面板300通过胶水粘接于框体120。例如,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紫外线固化胶将液晶显示面板300的部分边框310粘接于框体120,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能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00稳定地固定在框体120上。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拼接显示器中,第二磁性单元500通过胶水粘接于液晶显示面板300。例如,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紫外线固化胶将第二磁性单元500的部分边框310粘接于液晶显示面板300,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能使得第二磁性单元500稳定地固定在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背面。
具体的,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的材料选自铁、镍、钴、钕、铝、铜、钛、钼、铈、镨以及镧中的一种或多种,此结构下,可以保证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具有良好的磁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300和背光单元200一一对应,在此实施例中,拼接显示屏包括四个液晶显示面板300和四个背光单元20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一个背光单元200可以对应至少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背光单元200包括电路板210、设置于电路板210上的多个光源220、设于光源220的出光侧的导光板230以及设于导光板230的出光侧的光学膜片组240,光源220可以但不限于为LED(Light-emitting diode)芯片。此结构下,光源220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230和光学膜片组240后射出,可以实现均匀出光。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路板210设于容置槽130内,具体固定于背板110的表面,通过将电路板210收容于容置槽130内,可以对电路板21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拼接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在此实施例中,电路板2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胶水粘接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背板110的表面,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导光板230设于容置槽130中,可以对导光板23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拼接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具体来说,框体120设有台阶122,导光板230的部分边缘抵接在台阶122上,光学膜片组240层叠设于导光板230上,此结构下,可以稳定维持导光板230与光源220之间的间距,避免导光板230压伤光源220。在此实施例中,导光板230的部分光源220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胶水固定在台阶122上。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电路板210上设有间隔物211,间隔物211的远离电路板210的一端抵接于导光板230上,从而可以稳定维持导光板230与光源220之间的间距。
具体的,为了提高背光单元200的出光亮度,采用透光材料制作间隔物211,其中,透光材料可以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具体的,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光学膜片组240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241,其中,位于最上层的光学膜片241设有多个定位部242;框体120对应定位部242设有配合部123,定位部242与配合部123插接,从而使得光学膜片241不容易移位,使得光学膜片241稳定固定在框体120上。
具体的,如图7所示,定位部242设有插槽243,配合部123设有连接柱124,连接柱124插接于插槽243中,从而使得光学膜片241不容易移位,使得光学膜片241稳定固定在框体120上。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定位部242可以设有连接柱,配合部123设有插槽,连接柱插接于插槽中,其同样也能使得定位部242与配合部123插接,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磁性单元400包括沿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块410,第二磁性单元500包括沿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磁块510。此结构下,相邻两个第一磁块410之间的间隙可以供光线穿过,可以提高光利用率,弱化暗影问题。
具体的,第一磁块410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镂空开口411,第二磁块510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二镂空开口511。此结构下,第一镂空开口411和第二镂空开口511可以供光线穿过,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利用率,弱化暗影问题。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拼接显示屏还包括抵接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背离背光单元200的一侧的第一柔性连接件600,第一柔性连接件600对应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边框310设置,第一柔性连接件600的两端固定于壳体100。此结构下,第一柔性连接件600可以防止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的磁力过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300对应拼缝处的边缘外凸,使得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表面平齐。
具体的,第一柔性连接件600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此结构下,通过采用透光材料制作第一柔性连接件600,使得第一柔性连接件600可以透过光线,避免第一柔性连接件600挡住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出光。
具体的,第一柔性连接件600呈直线状、膜状或网状。此结构下,通过将第一柔性连接件600设置为直线状,可以避免第一柔性连接件600遮挡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出光;通过将第一柔性连接件600设置为膜状或网状,可以增加第一柔性连接件600的强度和支撑性能。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柔性连接件600可以为绳线、薄膜或者网格带,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第一柔性连接件600的两端可以通过捆绑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00(框体12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挂钩固定等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100(框体120)上,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如图2所示,拼接显示屏还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的一端连接第一磁性单元400(第一磁块410),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磁性单元500(第二磁块510)。此结构下,第二柔性连接件700可以固定液晶显示面板300,避免第一磁性单元40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之间的磁力过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300对应拼缝处的边缘外凸,使得相邻两个液晶显示面板300的表面平齐。
具体的,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此结构下,通过采用透光材料制作第二柔性连接件700,使得第二柔性连接件700可以透过光线,避免第二柔性连接件700挡住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出光。
具体的,第二柔性连接件700呈直线状、膜状或网状。此结构下,通过将第二柔性连接件700设置为直线状,可以避免第二柔性连接件700遮挡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出光;通过将第二柔性连接件700设置为膜状或网状,可以增加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的强度和支撑性能。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柔性连接件700可以为绳线、薄膜或者网格带,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具体的,第二柔性连接件700的两端可以通过捆绑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磁性单元400(第一磁块41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第二磁块51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挂钩固定等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磁性单元400(第一磁块410)和第二磁性单元500(第二磁块510)上,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背光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出光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边框;
第一磁性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接处的所述边框设置;以及
第二磁性单元,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置,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极性相同,所述边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宽度;
第二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单元,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单元,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为透光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背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周侧的框体,所述背板和所述框体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背光单元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固定于所述背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框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固定筋条,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于所述固定筋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条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沉槽,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卡设于所述沉槽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通过胶水粘接于所述固定筋条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条的材料为透光材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对应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的端部设于对应的所述引导槽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5毫米。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单元通过胶水粘接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材料选自铁、镍、钴、钕、铝、铜、钛、钼、铈、镨以及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包括沿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块,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包括沿相邻两个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拼缝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磁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块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镂空开口,所述第二磁块设有用于供光线穿过的第二镂空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显示屏还包括抵接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的第一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对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壳体。
CN202111618958.3A 2021-12-27 2021-12-27 拼接显示屏 Active CN114265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8958.3A CN114265225B (zh) 2021-12-27 2021-12-27 拼接显示屏
US17/626,517 US11914240B2 (en) 2021-12-27 2021-12-30 Spliced display screen
PCT/CN2021/143065 WO2023123203A1 (zh) 2021-12-27 2021-12-30 拼接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8958.3A CN114265225B (zh) 2021-12-27 2021-12-27 拼接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25A CN114265225A (zh) 2022-04-01
CN114265225B true CN11426522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083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8958.3A Active CN114265225B (zh) 2021-12-27 2021-12-27 拼接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5225B (zh)
WO (1) WO20231232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1172A (zh) * 2022-05-31 2024-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拼接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711A (zh) * 2017-03-29 2017-06-13 韩玉君 用于消除平板显示屏边缘拼缝的显示结构及集成结构
KR20200088034A (ko) * 2019-01-14 2020-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WO2021116540A1 (fr) * 2019-12-12 2021-06-17 Djelloul Serge Kakemono digit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30740B (en) * 2006-08-29 2010-09-21 Coretronic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KR101323389B1 (ko) * 2006-12-29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8804317B2 (en) * 2009-07-01 2014-08-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N104360519A (zh) * 2014-11-17 2015-02-18 陈伟群 拼接显示屏
CN104392670B (zh) * 2014-12-10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元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093628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显示屏及其拼装方法
CN209118666U (zh) * 2019-01-03 2019-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145651A (zh) * 2019-12-18 2020-05-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及显示屏
CN111830748B (zh) * 2020-07-20 2022-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3391478B (zh) * 2021-06-11 2022-06-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711A (zh) * 2017-03-29 2017-06-13 韩玉君 用于消除平板显示屏边缘拼缝的显示结构及集成结构
KR20200088034A (ko) * 2019-01-14 2020-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WO2021116540A1 (fr) * 2019-12-12 2021-06-17 Djelloul Serge Kakemono digit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3203A1 (zh) 2023-07-06
CN114265225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6582B2 (en) Display
US1019131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274361B2 (en) Display
JP517364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10042195B2 (en) Display
WO2011093136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14265225B (zh) 拼接显示屏
CN112015003B (zh) 显示装置
US72598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comprising fasteners for attaching LCD panel and backlight together to a support member
KR20170070524A (ko) 표시 장치
US11914240B2 (en) Spliced display screen
CN115167033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KR10169032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137756B (zh) 一种拼接显示器
JP2008123931A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0803917U (zh) 一种反组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KR101797972B1 (ko) 차광테이프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및 차광테이프의 커팅기구
KR100754143B1 (ko) 휴대용 표시장치
CN210244018U (zh) 一种具有新型稳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CN111458937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6330075A (ja)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070117897A (ko)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20090050799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080054486A (ko) 액정표시모듈용 케이스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