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2165A -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2165A
CN114262165A CN202111609271.3A CN202111609271A CN114262165A CN 114262165 A CN114262165 A CN 114262165A CN 202111609271 A CN202111609271 A CN 202111609271A CN 114262165 A CN114262165 A CN 114262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ass
refractive
sio
glas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92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2165B (zh
Inventor
杨扬
李刚
王天齐
金克武
彭塞奥
姚婷婷
王金磊
夏申江
程海波
王东
甘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BM Bengbu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las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BM Bengbu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l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BM Bengbu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las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BM Bengbu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l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92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2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2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2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2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2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玻璃基底底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玻璃基底顶面依次设置为表面电势降低层(6)和微结构层(7);第一、三高折射率介质层为TiOXNY薄膜;第二、四低折射率层为SiOXNY薄膜;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依次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的表面自组装层;微结构层为单层离散分布且具有倒球缺微球结构的SiO2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玻璃具有色彩鲜艳、颜色均匀,可见光波长下透过率高,且人眼在不同角度下观测颜色变化小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着红色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背景技术
结构着色玻璃兼具良好的透过率和色彩,且颜色可调环保,永不褪色,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平板集热器等组件的盖板玻璃。红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喜庆的寓意,红色玻璃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装饰等方面。
现阶段红色玻璃主要有三种:1、通过玻璃本体着色获得的红色,专利号CN106116144 A《一种红色高硼硅玻璃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制备配合料进行高温熔融得到红色高硼硅玻璃,专利号CN102858703 B《着红色玻璃及制备方 法》,该专利通过在基础玻璃成分中添加铜氧化物和钕氧化物的着色剂得到着红色玻璃,上述得到的红色玻璃属于本体吸收着色,可见光区透过率不高,颜色调制步骤繁琐;2、采用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结构得到的红色,专利号CN103448324 B《一种玫瑰红色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在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铜层或铜氮复合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介质层的结构获得玫瑰红色玻璃,专利号CN210261565 U《一种红色低辐射镀膜玻璃》,该专利采用在玻璃基片上向外依次包括第一氮化硅层、第一镍铬合金层、银层、第二镍铬合金层、陶瓷氧化锌铝层、氧化钛层、第二氮化硅层的结构获得红色玻璃,上述结构得到的红色玻璃因中间的金属层易氧化无法作为单片玻璃直接使用而需要夹胶封装处理,导致成本较高且玻璃组件透过率较低;3、采用多层薄膜结构包括反射体层、至少一个吸收体层以及至少一个外部介电层获得的红色,专利号CN107340556 B《全向高色度红色结构颜色》,该专利采用多层干涉薄膜形成反射单个窄带的可见光结构,该结构虽然色度高全向性好,但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该结构为了追求高色度而牺牲可见光的透过性,因此无法在单一盖板玻璃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该玻璃具有色彩鲜艳、颜色均匀,可见光波长下透过率高,且人眼在不同角度下观测颜色变化小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所述玻璃基底底面由内向外依次制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玻璃基底顶面依次设置为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微结构层;
所述第一、三高折射率介质层为TiOXNY薄膜,其折射率范围为1.6~2.4;
所述第二、四低折射率层为SiOXNY薄膜,其折射率范围为1.5~2.0;
所述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由依次涂覆在玻璃基底顶面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溶液形成的自组装薄膜;
所述微结构层为单层离散分布且具有倒球缺微球结构的SiO2层,当一个球体被平面截得的剩余部分体积称为球缺,截取的部分称为球冠,微球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微球底部和基体熔融成型,可以近似看成是球缺模型倒过来的结构;
所述具有倒球缺微球结构的SiO2层为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组成;
所述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在玻璃基底的覆盖率为60%~75%;
所述玻璃的总透过率大于80%;
所述红色玻璃放置在无反射物体上,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其总反射率大于10%,反射结构色的色坐标L*值为25.0~35.0,a*值为40.2~50.8,b*值为20.0~30.0,当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并沿垂直入射方向以0°~50°之间的角度观测,反射结构色的色差值△L*≤2%,△a*≤1%,△b*≤1%。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玻璃基底为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高铝玻璃中的一种,玻璃厚度为1.1mm~3.2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厚度为60~100nm,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厚度为110~150nm,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厚度为50~90nm,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厚度为40~80nm,微结构层厚度为200~300n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TiOXNY薄膜的X/Y值为0.1~1.2,所述的SiOXNY薄膜的X/Y值为0.1~1.5;TiOXNY薄膜兼具氧化钛和氮化钛一些性质,SiOXNY薄膜也兼具氧化硅和氮化硅薄膜的一些性质,主要靠X/Y的比值来调节其性能,由于这些薄膜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低的应力,作为一种新材料被广泛用于微电子、光电集成器件、光学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由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组成,所述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的质量比为100:1~5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高、低两种可调节折射率氮氧化物材料的组合设计可有效提高颜色的色度,增加色彩的耐候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极少降低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的损失;玻璃单面经过降低表面电势处理,有效提高微结构层与玻璃基底的结合力;微结构层采用两种粒径的粒度级配且具有倒球缺结构的SiO2小球,有利于形成具有玻璃表面全向反射且高透过性能的微观结构,减低人眼在不同观测角度看到的颜色变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微结构层与玻璃基底的结合力;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粒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以及在玻璃表面低覆盖率有利于玻璃增透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表面形貌图;
图3是本发明的2种实际样品图;
图4是本发明2种样品对应的色坐标图;
图5是本发明0°和50°角度观测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0°和50°角度观测的反射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玻璃基底1底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玻璃基底1的顶面依次为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和微结构层7。
所述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为厚度60nm的TiO0.1N层,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为厚度120nm的SiO1.5N层,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为厚度70nm的TiO0.1N层,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为厚度80nm的SiO1.5N层。
所述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由依次涂覆在玻璃基底顶面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溶液形成的自组装薄膜,表面电势降低层6厚度为5nm,所述微结构层7为单分散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SiO2小球,两者的粒度级配按质量比为50:1,通过热喷涂的方法喷涂到玻璃表面,后经过550℃热处理1.5小时得到具有倒球缺小球的结构SiO2层,微结构层7厚度为200nm,SiO2小球在玻璃基底的覆盖率为60%,所述的玻璃基底1为超白压延玻璃,玻璃厚度为3.2mm。
结合图2~6所示,将本实施例的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进行色度测试,当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并沿垂直入射方向以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坐标L*值为25.0,a*值为45.2,b*值为20.0,以5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差△L*值为1.8%,△a*值为1%,△b*值为1%。可见光区总透过率为82%,可见光区总反射率为12%。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玻璃基底1底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玻璃基底1的顶面依次为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和微结构层7。所述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为厚度75nm的TiO0.5N层,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为厚度110nm的SiO0.1N层,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为厚度50nm的TiO0.5N层,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为厚度60nm的SiO0.1N层,所述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由依次涂覆在玻璃基底顶面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溶液形成的自组装薄膜,表面电势降低层6厚度为12nm,所述微结构层7为单分散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SiO2小球,两者的粒度级配按质量比为75:1,通过热喷涂的方法喷涂到玻璃表面,后经过550℃热处理1.5小时得到具有倒球缺小球的结构SiO2层,微结构层7厚度为260nm,小球在玻璃基底的覆盖率为65%,所述的玻璃基底1为超白浮法玻璃,玻璃厚度为2.2mm,将本实施例的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进行色度测试,当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并沿垂直入射方向以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坐标L*值为29.2,a*值为40.2,b*值为24.1以5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差△L*值为1.0%,△a*值为0.8%,△b*值为0.9%。可见光区总透过率为81.5%,可见光区总反射率为14%。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玻璃基底1底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玻璃基底1的顶面依次为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和微结构层7。所述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为厚度100nm的TiO1.2N层,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为厚度150nm的SiO0.6N层,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为厚度90nm的TiO1.2N层,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为厚度40nm的SiO0.6N层,所述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由依次涂覆在玻璃基底顶面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溶液形成的自组装薄膜,表面电势降低层6厚度为20nm,所述微结构层7为单分散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SiO2小球,两者的粒度级配按质量比为100:1,通过热喷涂的方法喷涂到玻璃表面,后经过550℃热处理1.5小时得到具有倒球缺小球的结构SiO2层,微结构层7厚度为300nm,小球在玻璃基底的覆盖率为75%,所述的玻璃基底1为高铝玻璃,玻璃厚度为1.1mm,将本实施例的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进行色度测试,当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并沿垂直入射方向以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坐标L*值为35.0,a*值为50.8,b*值为30.0,以50°角度观测,多角度色差计测得色差△L*值为2%,△a*值为0.6%,△b*值为0.7%。可见光区总透过率为83%,可见光区总反射率为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基底底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
玻璃基底顶面依次设置为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和微结构层(7);
所述第一、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为TiOXNY薄膜,其折射率范围为1.6~2.4,所述第二、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为SiOXNY薄膜,其折射率范围为1.5~2.0;
所述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由依次涂覆在玻璃基底顶面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乙烯基苯磺酸钠溶液形成的自组装薄膜;
所述微结构层为单层离散分布且具有倒球缺微球结构的SiO2层,所述具有倒球缺微球结构的SiO2层为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组成,所述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在玻璃基底的覆盖率为60%~75%;
所述玻璃的总透过率大于80%,所述玻璃放置在无反射物体上,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其总反射率大于10%,反射结构色的色坐标L*值为25.0~35.0,a*值为40.2~50.8,b*值为20.0~30.0,当光线从微结构层沿法线方向垂直入射并沿垂直入射方向以0°~50°之间的角度观测,反射结构色的△L*≤2%,△a*≤1%,△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底为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高铝玻璃中的一种,玻璃厚度为1.1mm~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折射率介质层(2)厚度为60~100nm,第二低折射率介质层(3)厚度为110~150nm,第三高折射率介质层(4)厚度为50~90nm,第四低折射率介质层(5)厚度为40~80nm,预制表面电势降低层(6)厚度为5-20nm,微结构层(7)厚度为2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OXNY薄膜的X/Y值为0.1~1.2,所述的SiOXNY薄膜的X/Y值为0.1~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由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组成,所述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的质量比为100:1~5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向反射大红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粒度级配的单分散SiO2小球由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组成,所述粒径为200nm和粒径为50nm的单分散SiO2小球的质量比为100:1~50:1。
CN202111609271.3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Active CN114262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9271.3A CN114262165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9271.3A CN114262165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2165A true CN114262165A (zh) 2022-04-01
CN114262165B CN114262165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83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9271.3A Active CN114262165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21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2267A (zh) * 2022-12-29 2023-05-12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建筑用全向反射纯蓝色玻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010A (zh) * 2009-12-29 2011-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减反射自清洁玻璃产品
US20160170091A1 (en) * 2013-08-26 2016-06-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hotonic Crystal Microsphere
CN105870260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8200755U (zh) * 2018-04-09 2018-12-07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反射玻璃
CN110449329A (zh) * 2019-08-08 2019-11-15 吉林大学 一种超疏水性非虹彩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470784A (zh) * 2020-06-01 2020-07-31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过宽色系盖板玻璃
CN113589417A (zh) * 2021-07-14 2021-11-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虹彩结构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010A (zh) * 2009-12-29 2011-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减反射自清洁玻璃产品
US20160170091A1 (en) * 2013-08-26 2016-06-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hotonic Crystal Microsphere
CN105870260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8200755U (zh) * 2018-04-09 2018-12-07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反射玻璃
CN110449329A (zh) * 2019-08-08 2019-11-15 吉林大学 一种超疏水性非虹彩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470784A (zh) * 2020-06-01 2020-07-31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过宽色系盖板玻璃
CN113589417A (zh) * 2021-07-14 2021-11-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虹彩结构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2267A (zh) * 2022-12-29 2023-05-12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建筑用全向反射纯蓝色玻璃
CN116102267B (zh) * 2022-12-29 2024-03-12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建筑用全向反射纯蓝色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2165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4898B (zh) 金色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US20190081588A1 (en) Laminated glazing with coloured reflection and high solar transmittance suitabl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
CA2997104C (en) Solar control coating with enhanced solar control performance
CN101875536B (zh) 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19668B (zh) 提供有吸收层和具有热性质的堆叠体的基材
US20220416716A1 (en) Glazing uni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EP2215028A1 (en) Method of making an antireflective silica coating, resulting product, and photovolta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9284217B2 (en) Low-emissivity transparent laminated body and building material comprising same
CN110563342A (zh) 一种低反射率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11470784A (zh) 一种高透过宽色系盖板玻璃
CN114262165B (zh) 一种全向反射红色玻璃
CN105269893A (zh) 一种低反射耐高温可钢化耐磨的镀膜玻璃及生产方法
CN215627644U (zh) 一种宝石蓝色双银低辐射节能玻璃及中空玻璃
Hu et al. Enhancement of solar absorption by a surface-roughened metal–dielectric film structure
CN106995282A (zh) 金属质感的金黄色图案印刷装饰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2594A (zh) 一种三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360A (zh) 一种高透光率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12476547U (zh) 一种中透低反灰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12833492U (zh) 一种全景灰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13831027A (zh) 一种Low-E玻璃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204869893U (zh) 一种可进行高温热处理的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10845151B (zh) 一种低可见光吸收可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14394767A (zh) 一种降低观测角度影响的红色玻璃的制备方法
KR102207188B1 (ko) 저방사 유리
CN103373820A (zh) 有色玻璃及其制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3010 Tushan Road 1047, Yuhui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Glass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33010 Tushan Road 1047, Yuhui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BENGBU GLASS INDUSTRY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