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9701B -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9701B
CN114259701B CN202111468083.3A CN202111468083A CN114259701B CN 114259701 B CN114259701 B CN 114259701B CN 202111468083 A CN202111468083 A CN 202111468083A CN 114259701 B CN114259701 B CN 114259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bearing seat
placing plat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80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9701A (zh
Inventor
谢宗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o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80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9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9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而且能够减缓病人腿部酸痛感的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有支架和放置板,放置板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支架;转板,放置板一侧转动式设有转板;第二扭簧,转板下部与放置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二扭簧;移动机构,放置板一侧设有移动机构;调距机构,放置板底部一侧设有调距机构。本发明通过放置板、转板、移动机构和调距机构的配合,自动帮助病人完成下肢康复训练,避免病人自己行走摔倒而发生危险,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康复治疗是手术治疗后对病情近一步治疗的延续,康复治疗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
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是相辅相成的,病人在做完手术后,会在家属的搀扶下行走,达到一个康复训练的目的,但是这样会比较劳累,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产生酸痛感,需要休息,这样的康复周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有着摔倒的危险,安全性不高,因此,设计了一种安全性较高而且能够减缓病人腿部酸痛感的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病人通过自己行走进行康复训练时,有着摔倒的危险,安全性不高,而且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产生酸痛感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而且能够减缓病人腿部酸痛感的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有:
支架和放置板,放置板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支架;
转板,放置板一侧转动式设有转板;
第二扭簧,转板下部与放置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二扭簧;
移动机构,放置板一侧设有移动机构;
调距机构,放置板底部一侧设有调距机构。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移动机构包括有:
第一导向板,放置板两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板;
移动板,第一导向板上部滑动式设有移动板;
第一弹簧,移动板两侧与第一导向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调距机构包括有:
卡尺,第一导向板底部对称设有卡尺;
第二导向板,放置板底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板;
踏板,第二导向板外侧下部均滑动式设有踏板;
楔形块,踏板顶部均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卡尺配合;
第二弹簧,楔形块底部与同侧的第二导向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
第三弹簧,第一导向板一侧下部与放置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三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
伺服电机,放置板一侧设有伺服电机;
第一轴承座,放置板一侧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位于伺服电机一侧;
空心轴,第一轴承座一侧转动式设有空心轴,空心轴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
花键轴,第一导向板一侧转动式设有花键轴,花键轴与空心轴滑动式连接;
第二轴承座,第一导向板一侧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位于花键轴上方,第二轴承座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杆;
斜齿轮,第一转动杆下部与花键轴一侧均设有斜齿轮,斜齿轮相互啮合;
传动组件,第一导向板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部与第一转动杆上部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缺齿轮,第二转动杆下部设有缺齿轮;
第一齿条,移动板上部中间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缺齿轮配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捶打机构,捶打机构包括有:
棘齿,移动板顶部对称滑动式设有棘齿,棘齿与移动板之间均设有两个回力弹簧;
第三轴承座,第一导向板顶部对称设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杆;
棘轮,第三转动杆上部均设有棘轮,棘轮与棘齿配合;
木锤,第三转动杆下部均设有木锤;
第一扭簧,木锤与同侧的第三轴承座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
导向杆,放置板底部一侧设有两个导向杆;
连接杆,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有连接杆;
第二齿条,连接杆一侧设有第二齿条;
转柄,放置板一侧转动式设有转柄;
直齿轮,转柄一侧设有直齿轮,直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连接板,连接杆另一侧设有连接板;
活动板,连接板一侧转动式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上部与转板转动式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
滑套,放置板底部一侧设有滑套;
限位杆,滑套下部滑动式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第二齿条配合;
第四弹簧,限位杆一侧与滑套一侧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二齿条上开有多个圆孔。
1、本发明通过放置板、转板、移动机构和调距机构的配合,自动帮助病人完成下肢康复训练,避免病人自己行走摔倒而发生危险,安全性较高。
2、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能够自动带动病人的脚进行运动康复,不需要病人自己使力,方便病人的使用。
3、本发明通过捶打机构,能够在病人做康复运动时,自动对病人的脚进行轻微的捶打,减缓病人的酸痛感。
4、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能够根据病人需要调节转板的角度,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架,2、放置板,3、转板,31、第二扭簧,4、移动机构,40、第一导向板,41、移动板,42、第一弹簧,5、驱动机构,50、伺服电机,51、第一轴承座,52、空心轴,53、花键轴,54、第二轴承座,55、斜齿轮,56、传动组件,57、缺齿轮,58、第一齿条,6、捶打机构,60、棘齿,61、第三轴承座,62、棘轮,63、木锤,64、第一扭簧,7、调距机构,70、卡尺,71、第二导向板,72、楔形块,73、踏板,74、第二弹簧,75、第三弹簧,8、调节机构,80、导向杆,81、第二齿条,82、连接杆,83、直齿轮,84、转柄,85、连接板,86、活动板,9、限位机构,90、滑套,91、限位杆,92、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有支架1、放置板2、转板3、第二扭簧31、移动机构4和调距机构7,放置板2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支架1,放置板2左侧转动式设有转板3,转板3下部与放置板2之间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扭簧31,放置板2右部设有移动机构4,放置板2底部右侧设有调距机构7。
移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导向板40、移动板41和第一弹簧42,放置板2前后两侧右部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板40,第一导向板40上部滑动式设有移动板41,移动板41左部前后两侧与第一导向板40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42。
调距机构7包括有卡尺70、第二导向板71、楔形块72、踏板73、第二弹簧74和第三弹簧75,第一导向板40底部前后对称设有卡尺70,放置板2底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板71,第二导向板71外侧下部均滑动式设有踏板73,踏板73顶部均设有楔形块72,楔形块72与卡尺70配合,楔形块72底部与同侧的第二导向板71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74,第一导向板40左侧下部与放置板2之间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弹簧75。
当病人需要做下肢康复训练时,可以使用该训练装置,医护人员首先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移动板41的位置,往左拉动第一导向板40,第三弹簧75压缩,第一导向板40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往左运动,当卡尺70与楔形块72接触时,带动楔形块72和踏板73往下运动,第二弹簧74压缩,当卡尺70越过楔形块72时,第二弹簧74恢复原状,带动楔形块72和踏板73往上运动复位,使得楔形块72重新卡住卡尺70,如此往复,当移动板41的位置调节好之后,停止拉动第一导向板40,然后让病人坐在放置板2上,背靠转板3,会带动转板3稍微往左转动,第二扭簧31发生形变,第二扭簧31的弹力较大,能够支撑医护人员的身体,然后让病人的双脚放在移动板41左侧,此时病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脚轻微的往右蹬移动板41,带动移动板41往右运动,第一弹簧42压缩,然后放松移动板41,第一弹簧42恢复原状,带动移动板41往左运动复位,从而带动病人的脚运动,如此往复,即可达到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锻炼的目的,当病人不需要做下肢康复训练时,停止蹬移动板41,然后从放置板2上离开,此时第二扭簧31恢复原状,带动转板3转动复位,然后由医护人员往下踩压两侧的踏板73,带动楔形块72往下运动,第二弹簧74压缩,使得楔形块72与卡尺70分离,此时第三弹簧75恢复原状,带动第一导向板40和其上所有部件往右运动复位,然后松开踏板73,第二弹簧74恢复原状,带动楔形块72和踏板73往上运动复位,使得楔形块72重新卡住卡尺70。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有伺服电机50、第一轴承座51、空心轴52、花键轴53、第二轴承座54、斜齿轮55、传动组件56、缺齿轮57和第一齿条58,放置板2后侧左部设有伺服电机50,放置板2后侧左部设有第一轴承座51,第一轴承座51位于伺服电机50右侧,第一轴承座51后侧转动式设有空心轴52,空心轴52与伺服电机50输出轴连接,第一导向板40后侧转动式设有花键轴53,花键轴53与空心轴52滑动式连接,第一导向板40后侧设有第二轴承座54,第二轴承座54位于花键轴53上方,第二轴承座54后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下部与花键轴53右侧均设有斜齿轮55,斜齿轮55相互啮合,第一导向板40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部与第一转动杆上部之间设有传动组件56,传动组件56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第二转动杆上部和第一转动杆上部均设有一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饶有皮带,第二转动杆下部设有缺齿轮57,移动板41上部中间设有第一齿条58,第一齿条58与缺齿轮57配合。
如果病人的脚不能自主控制运动,病人只需要坐在放置板2上,然后让病人的双脚放在移动板41左侧,再启动伺服电机50,伺服电机50输出轴带动空心轴52、花键轴53、斜齿轮55和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通过传动组件56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缺齿轮57转动,当缺齿轮57与第一齿条58啮合时,带动第一齿条58和移动板41往右运动,第一弹簧42压缩,当缺齿轮57与第一齿条58分离时,第一弹簧42恢复原状,带动第一齿条58和移动板41往左运动复位,装置重复运转,移动板41会带动病人的脚运动锻炼,当病人不需要做下肢康复训练时,关闭伺服电机50,然后从放置板2上离开即可。
还包括有捶打机构6,捶打机构6包括有棘齿60、第三轴承座61、棘轮62、木锤63和第一扭簧64,移动板41顶部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棘齿60,棘齿60与移动板41之间均设有两个回力弹簧,第一导向板40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三轴承座61,第三轴承座61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上部均设有棘轮62,棘轮62与棘齿60配合,第三转动杆下部均设有木锤63,木锤63与同侧的第三轴承座61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64。
当移动板41往右运动时,带动棘齿60往右运动,当棘齿60与棘轮62接触时,带动棘轮62、第三转动杆和木锤63转动,第一扭簧64发生形变,当棘齿60与棘轮62分离时,第一扭簧64恢复原状,带动棘轮62、第三转动杆和木锤63反转复位,使得木锤63对病人的脚进行轻微敲打,减少酸痛感,当移动板41往左运动复位时,带动棘齿60往左运动复位,当棘齿60再次与棘轮62接触时,棘轮62挤压棘齿60往内侧运动,回力弹簧压缩,当棘齿60与棘轮62分离时,回力弹簧恢复原状,带动棘齿60往外侧运动复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包括有导向杆80、第二齿条81、连接杆82、直齿轮83、转柄84、连接板85和活动板86,放置板2底部左侧前部设有两个导向杆80,导向杆80之间滑动式设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前侧设有第二齿条81,放置板2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转柄84,转柄84后侧设有直齿轮83,直齿轮83与第二齿条81啮合,连接杆82后侧设有连接板85,连接板85左部转动式设有活动板86,活动板86上部与转板3转动式连接。
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滑套90、限位杆91和第四弹簧92,放置板2底部左侧后部设有滑套90,滑套90下部滑动式设有限位杆91,限位杆91与第二齿条81配合,限位杆91前部与滑套90前侧之间设有第四弹簧92。
当病人需要调节转板3的角度时,首先往后拉动限位杆91,第四弹簧92压缩,使得限位杆91松开第二齿条81,然后正反转动转柄84,带动直齿轮83正反转动,直齿轮83带动第二齿条81、连接杆82和连接板85左右移动,连接板85通过活动板86带动转板3转动,第二扭簧31发生形变,从而达到调节转板3的角度的目的,调节好之后,停止转动转柄84,再松开限位杆91,第四弹簧92恢复原状,带动限位杆91往前运动复位卡住第二齿条81,当病人需要转板3转动复位时,再次往后拉动限位杆91,第四弹簧92压缩,使得限位杆91松开第二齿条81,第二扭簧31恢复原状,带动转板3转动复位,转板3通过活动板86带动第二齿条81、连接杆82和连接板85复位,然后限位杆91,第四弹簧92恢复原状,带动限位杆91往前运动复位卡住第二齿条81。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支架(1)和放置板(2),放置板(2)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支架(1);
转板(3),放置板(2)一侧转动式设有转板(3);
第二扭簧(31),转板(3)下部与放置板(2)之间对称设有第二扭簧(31);
移动机构(4),放置板(2)一侧设有移动机构(4);
调距机构(7),放置板(2)底部一侧设有调距机构(7);
移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导向板(40),放置板(2)两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板(40);
移动板(41),第一导向板(40)上部滑动式设有移动板(41);
第一弹簧(42),移动板(41)两侧与第一导向板(40)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42);
调距机构(7)包括有:
卡尺(70),第一导向板(40)底部对称设有卡尺(70);
第二导向板(71),放置板(2)底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板(71);
踏板(73),第二导向板(71)外侧下部均滑动式设有踏板(73);
楔形块(72),踏板(73)顶部均设有楔形块(72),楔形块(72)与卡尺(70)配合;
第二弹簧(74),楔形块(72)底部与同侧的第二导向板(71)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74);
第三弹簧(75),第一导向板(40)一侧下部与放置板(2)之间对称设有第三弹簧(75);
还包括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有:
伺服电机(50),放置板(2)一侧设有伺服电机(50);
第一轴承座(51),放置板(2)一侧设有第一轴承座(51),第一轴承座(51)位于伺服电机(50)一侧;
空心轴(52),第一轴承座(51)一侧转动式设有空心轴(52),空心轴(52)与伺服电机(50)输出轴连接;
花键轴(53),第一导向板(40)一侧转动式设有花键轴(53),花键轴(53)与空心轴(52)滑动式连接;
第二轴承座(54),第一导向板(40)一侧设有第二轴承座(54),第二轴承座(54)位于花键轴(53)上方,第二轴承座(54)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杆;
斜齿轮(55),第一转动杆下部与花键轴(53)一侧均设有斜齿轮(55),斜齿轮(55)相互啮合;
传动组件(56),第一导向板(40)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部与第一转动杆上部之间设有传动组件(56);
缺齿轮(57),第二转动杆下部设有缺齿轮(57);
第一齿条(58),移动板(41)上部中间设有第一齿条(58),第一齿条(58)与缺齿轮(57)配合;
还包括有捶打机构(6),捶打机构(6)包括有:
棘齿(60),移动板(41)顶部对称滑动式设有棘齿(60),棘齿(60)与移动板(41)之间均设有两个回力弹簧;
第三轴承座(61),第一导向板(40)顶部对称设有第三轴承座(61),第三轴承座(61)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杆;
棘轮(62),第三转动杆上部均设有棘轮(62),棘轮(62)与棘齿(60)配合;
木锤(63),第三转动杆下部均设有木锤(63);
第一扭簧(64),木锤(63)与同侧的第三轴承座(61)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6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包括有:
导向杆(80),放置板(2)底部一侧设有两个导向杆(80);
连接杆(82),导向杆(80)之间滑动式设有连接杆(82);
第二齿条(81),连接杆(82)一侧设有第二齿条(81);
转柄(84),放置板(2)一侧转动式设有转柄(84);
直齿轮(83),转柄(84)一侧设有直齿轮(83),直齿轮(83)与第二齿条(81)啮合;
连接板(85),连接杆(82)另一侧设有连接板(85);
活动板(86),连接板(85)一侧转动式设有活动板(86),活动板(86)上部与转板(3)转动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
滑套(90),放置板(2)底部一侧设有滑套(90);
限位杆(91),滑套(90)下部滑动式设有限位杆(91),限位杆(91)与第二齿条(81)配合;
第四弹簧(92),限位杆(91)一侧与滑套(90)一侧之间设有第四弹簧(9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是,第二齿条(81)上开有多个圆孔。
CN202111468083.3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Active CN114259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8083.3A CN114259701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8083.3A CN114259701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701A CN114259701A (zh) 2022-04-01
CN114259701B true CN114259701B (zh) 2023-08-08

Family

ID=8082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8083.3A Active CN114259701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97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4170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李仁明 一种风湿病人膝关节恢复训练椅
CN110270059A (zh) * 2019-06-17 2019-09-24 杨国丽 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10992829U (zh) * 2019-11-11 2020-07-14 王幸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锻炼装置
CN211705772U (zh) * 2019-10-14 2020-10-20 王本琰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WO2021238501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希迪克(郑州)智能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作机械限位的床旁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4170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李仁明 一种风湿病人膝关节恢复训练椅
CN110270059A (zh) * 2019-06-17 2019-09-24 杨国丽 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11705772U (zh) * 2019-10-14 2020-10-20 王本琰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0992829U (zh) * 2019-11-11 2020-07-14 王幸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锻炼装置
WO2021238501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希迪克(郑州)智能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作机械限位的床旁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701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5315U (zh) 按摩滚轮结构
US20180078816A1 (en) Rehabilitation robot integrated with patient mobility and transfer
HUE030135T2 (en) Training device for the disabled
CN108721833B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2618318A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多方位按摩椅
US6960174B2 (en) Therapeutic back exercise machine
CN1872015B (zh) 电动控制仰卧起坐按摩椅
CN108478320B (zh) 一种主动操控式手摇牵引床
US6019740A (en) Actuator driven stretching and exercise device
CN114259701B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CN113856153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锻炼装置
CN109820694B (zh) 一种腿部锻炼装置
CN116212318A (zh) 一种偏瘫平衡训练仪
JP2013017637A (ja) 運動補助装置
CN2815429Y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291839Y (zh) 多功能健身椅
CN112603766A (zh) 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EP2994206B1 (en) The device for general and sports physiotherapy
CN113576841A (zh) 一种偏瘫患者跪至坐垫协助装置
CN113499566A (zh) 一种骨科用膝关节康复辅助设备
JP2000093550A (ja) オート・フィットネスマシーン
CN114983692B (zh) 一种医疗儿科用多功能辅助治疗座椅
CN219272077U (zh) 一种基于桥式运动的腰背锻炼器
CN215960953U (zh) 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CN215740271U (zh) 一种多功能腿部康复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211135 Building 3, Huaqingyuan, Qilin Tus Technology City,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Tongl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130 room 1421, 14 / F, building 2, No. 48, Chenjiaci Road, Liwan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Xie Zongch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