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9127B -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9127B
CN114259127B CN202111555891.3A CN202111555891A CN114259127B CN 114259127 B CN114259127 B CN 114259127B CN 202111555891 A CN202111555891 A CN 202111555891A CN 114259127 B CN114259127 B CN 114259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plate
t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58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9127A (zh
Inventor
高守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ogao Office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ogao Offic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ogao Offic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ogao Offic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58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9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9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9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办公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包括桌本体和趴板;所述桌本体的一侧设有座椅;所述桌本体的底面固连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面铰接有趴板;所述固定座的表面于趴板铰接点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所述盘板的表面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槽底固连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离于面槽槽底的一侧侧面固连有面板;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办公桌进行功能改造,在原有的办工桌基础上引入了趴板,对办公桌的改动较小,同时极大的方面了职场人员中午休息,减少了人们休息过程中,腹部的卷曲挤压以及面部挤压问题,并且增加了加热功能,冬季条件下,可以减少人们休息时因空气温度较低而着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办公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背景技术
办公桌作为很多职场人员的工作场地,随着人们对于办公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办工桌的多功能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办公桌增加其他服务功能,以提高办公体验,增加办公桌在市场竞争中优势。
公开号为CN108851524A一种可加热的智能办公桌,该发明通过利用光敏电阻对工作环境的环境光进行感应,自动控制台灯的工作,达到了智能化控制的效果,提高了实用性,利用电动伸缩杆控制工作台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
现有技术中,由于办工桌多采用木质材料,中午休息时间,很多职工都会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但是木质材料较硬,直接趴在上面睡觉时,舒适度较差,为此,很多职场人员会买专门的垫子,但是这些垫子冬季时无法加热,冬季睡觉时,人员很容易受冻,同时夏季时,垫子较为闷热,使用体验感较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包括桌本体和趴板;所述桌本体的一侧设有座椅;所述桌本体的底面固连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面铰接有趴板,且趴板为“V”形结构设计;所述固定座的表面于趴板铰接点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所述趴板的表面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槽底固连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离于面槽槽底的一侧侧面固连有面板;工作时,通过在桌本体的底部位置设置趴板,不使用趴板时,将趴板转动到桌子底部位置,趴板可以作为类似于盛放物品的抽屉使用,中午休息时,人工转动趴板,使得趴板转动到桌本体的顶部位置,然后转动锁紧旋钮,对趴板进行固定,人们休息时,可以直接趴在趴板表面,由于趴板与桌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更加便利于人们趴着休息,减少人们趴着睡眠时,腹部的挤压,同时在趴板的表面开设了面槽,使得人员睡觉时,面部不会与趴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挤压,并且通过在面槽的槽底设置了加热板,加热板可以对人的面部和颈部附近进行加热,提高睡眠质量,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办公桌进行功能改造,在原有的办工桌基础上引入了趴板,对办公桌的改动较小,同时极大的方面了职场人员中午休息,减少了人们休息过程中,腹部的卷曲挤压以及面部挤压问题,并且增加了加热功能,冬季条件下,可以减少人们休息时因空气温度较低而着凉问题。
优选的,所述桌本体的底面靠近固定座位置固连有动力块;所述动力块的内部固连有电机;所述动力块的内部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连有风叶;所述风道的内部固连有加热丝;所述趴板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风道之间连有风管;所述趴板相对于座椅的一侧侧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且第一气孔与通风孔之间均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设置电机,通过控制电机启动,电机会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会带动风叶转动,风叶会将外部空气吸入,使得空气流入风道,经过风道内部的加热丝加热,空气温度升高,加热后的气体会通道风管导入通风孔,最后气体会通过趴板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导出,由于第一气孔朝向与休息人员的腹部位置,可以对腹部位置进行加热,使得人员休息过程中,腹部始终处于温热状态,减少人员腹部受寒问题。
优选的,所述趴板的表面靠近面槽位置固连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所述趴板的表面于弹性腔内部位置开设有连孔,且连孔与通风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弹性垫块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工作时,通过设置弹性垫板,当气体导入通风孔后,然后气体会通过通风孔导入连孔,并通过连孔导入弹性腔,最后通过弹性垫块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导出,由于第二气孔直接朝向睡眠人员的面部,进一步提高对人员面部的附近的加热,同时第二气孔可以起到透气作用,减轻弹性垫块对面部的闷热现象,并且第二气孔导出的气体可以加速面槽内部空气的流通,减少人员呼出气体在面槽附近位置,保证睡眠时人员持续吸入新鲜气体。
优选的,所述面槽的侧面固连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动力块的底面固连有控制器;工作时,通过设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为了避免电机持续工作,使得热风持续在人员面部和腹部位置导出,进而导致面部和腹部位置的附近温度过高问题,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导出,进而使得控制器控制加热丝和电机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动力块的表面靠近电机位置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槽与风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槽的槽口固连有过滤板;工作时,通过设置过滤板,由于电机的运行,电机会散发出来较多的热量,为了提高对电机的散热,同时对电机散发出来热量的有效利用,通过散热槽,电机运行时,外部空气首先会导入散热槽,然后通过散热槽导入风道,实现对电机周围热量的利用,并且过滤板可以起到对空气过滤的作用,减少灰尘导入散热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趴板的内部于第一气孔位置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切孔;工作时,通过设置控制板,在夏季时,通过控制加热丝停止加热,电机转动时,电机带动的风叶会产生常温风,休息过程中,如果风直接通过第一气孔持续向着人员腹部位置吹拂,也很容易导致人员腹部受凉,因此通过手动滑动控制板,使得控制板在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进而控制板表面的切孔与第一气孔之间均相互交错,可以避免气体通过第一气孔导出。
优选的,所述趴板相对于桌本体的一侧侧面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设有支块;所述趴板的表面固连有限位块;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杆和支块,由于趴板面积较大,人们休息时,身体的部分重量会直接压在趴板的表面,进而对趴板的承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趴板的铰接固定点位置与人们趴的位置距离较远,因此趴板铰接点位置的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松动问题,通过设置支杆,通过手动将支杆转动导出,支杆会带动支块转动,使得支块与桌本体的表面接触,进而使得桌本体与趴板之间连接,实现对趴板的支撑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有固定杆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固定杆插接于调节槽的内部,且调节杆与固定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固连有弹簧;所述支块为“L”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弹簧,当休息结束时,需要将趴板转动到桌本体的底部位置,以减少趴板对正常办公的影响,为了避免支杆卡死问题,通过弹簧,使得固定杆与调节杆之间相互运动,进而使得支杆可以伸缩,一方面,使得趴板的弹性更强,睡眠舒适度更高,另一方面,通过手动压缩支杆,保证支杆与桌本体分离,避免支杆不使用时,出现卡死现象,同时通过将支块设计为“L”形结构,使得支块与桌本体的边角位置卡接,大幅提高支杆支撑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趴板的表面于面槽的两侧位置均铰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相对于面槽的一侧侧面固连有弹性垫;工作时,通过设置转盘,人员冬季休息室,人员的颈部位置很容易暴露在空气中,使得颈部温度下降,通过转板,休息时,可以将转板转动到颈部位置,实现对颈部位置的遮盖,保证颈部位置的保暖。
优选的,所述弹性垫的内部开设有膨胀腔,且膨胀腔与通风孔之间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弹性垫的内部开设膨胀腔,通过控制电机间歇性转动,使得通风孔间歇性向着膨胀腔的内部导入气体,进而使得弹性垫反复膨胀,配合通风孔内部的温热气体,实现对人体颈部位置的自动按摩,使得职场办公人员休息时,颈部可以得到较好放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通过设置桌本体和趴板;通过在桌本体的表面设置趴板,有效的实现了对办公桌进行功能改造,在原有的办工桌基础上引入了趴板,对办公桌的改动较小,同时极大的方面了职场人员中午休息,减少了人们休息过程中,腹部的卷曲挤压以及面部挤压问题,并且增加了加热功能,冬季条件下,可以减少人们休息时因空气温度较低而着凉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通过设置电机、加热丝和风管,通过控制电机启动,电机会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会带动风叶转动,风叶会将外部空气吸入,使得空气流入风道,经过风道内部的加热丝加热,空气温度升高,加热后的气体会通道风管导入通风孔,最后气体会通过趴板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导出,由于第一气孔朝向与休息人员的腹部位置,可以对腹部位置进行加热,使得人员休息过程中,腹部始终处于温热状态,减少人员腹部受寒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桌本体1、趴板2、座椅3、固定座4、锁紧旋钮5、面槽6、加热板7、面板8、动力块9、电机10、风道11、转动柱12、风叶13、加热丝14、通风孔15、风管16、第一气孔17、弹性垫块18、弹性腔19、连孔20、第二气孔21、温度传感器22、控制器23、散热槽24、过滤板25、控制板26、切孔27、支杆28、支块29、限位块30、固定杆31、调节杆32、弹簧33、转板34、弹性垫35、膨胀腔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包括桌本体1和趴板2;所述桌本体1的一侧设有座椅3;所述桌本体1的底面固连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底面铰接有趴板2,且趴板2为“V”形结构设计;所述固定座4的表面于趴板2铰接点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5;所述趴板2的表面开设有面槽6;所述面槽6的槽底固连有加热板7;所述加热板7背离于面槽6槽底的一侧侧面固连有面板8;工作时,通过在桌本体1的底部位置设置趴板2,不使用趴板2时,将趴板2转动到桌子底部位置,趴板2可以作为类似于盛放物品的抽屉使用,中午休息时,人工转动趴板2,使得趴板2转动到桌本体1的顶部位置,然后转动锁紧旋钮5,对趴板2进行固定,人们休息时,可以直接趴在趴板2表面,由于趴板2与桌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更加便利于人们趴着休息,减少人们趴着睡眠时,腹部的挤压,同时在趴板2的表面开设了面槽6,使得人员睡觉时,面部不会与趴板2之间产生较大的挤压,并且通过在面槽6的槽底设置了加热板7,加热板7可以对人的面部和颈部附近进行加热,提高睡眠质量,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办公桌进行功能改造,在原有的办工桌基础上引入了趴板2,对办公桌的改动较小,同时极大的方面了职场人员中午休息,减少了人们休息过程中,腹部的卷曲挤压以及面部挤压问题,并且增加了加热功能,冬季条件下,可以减少人们休息时因空气温度较低而着凉问题。
如图2-图4所示,所述桌本体1的底面靠近固定座4位置固连有动力块9;所述动力块9的内部固连有电机10;所述动力块9的内部开设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2,且转动柱12与电机10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12的表面固连有风叶13;所述风道11的内部固连有加热丝14;所述趴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15;所述通风孔15与风道11之间连有风管16;所述趴板2相对于座椅3的一侧侧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17,且第一气孔17与通风孔15之间均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设置电机10,通过控制电机10启动,电机10会带动转动柱12转动,转动柱12会带动风叶13转动,风叶13会将外部空气吸入,使得空气流入风道11,经过风道11内部的加热丝14加热,空气温度升高,加热后的气体会通道风管16导入通风孔15,最后气体会通过趴板2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17导出,由于第一气孔17朝向与休息人员的腹部位置,可以对腹部位置进行加热,使得人员休息过程中,腹部始终处于温热状态,减少人员腹部受寒问题。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趴板2的表面靠近面槽6位置固连有弹性垫块18;所述弹性垫块18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19;所述趴板2的表面于弹性腔19内部位置开设有连孔20,且连孔20与通风孔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弹性垫块18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21;工作时,通过设置弹性垫块18,当气体导入通风孔15后,然后气体会通过通风孔15导入连孔20,并通过连孔20导入弹性腔19,最后通过弹性垫块18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21导出,由于第二气孔21直接朝向睡眠人员的面部,进一步提高对人员面部的附近的加热,同时第二气孔21可以起到透气作用,减轻弹性垫块18对面部的闷热现象,并且第二气孔21导出的气体可以加速面槽6内部空气的流通,减少人员呼出气体在面槽6附近位置,保证睡眠时人员持续吸入新鲜气体。
所述面槽6的侧面固连有温度传感器22;所述动力块9的底面固连有控制器23;工作时,通过设置控制器23和温度传感器22,为了避免电机10持续工作,使得热风持续在人员面部和腹部位置导出,进而导致面部和腹部位置的附近温度过高问题,当温度传感器22感应到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导出,进而使得控制器23控制加热丝14和电机10停止工作。
所述动力块9的表面靠近电机10位置开设有散热槽24,且散热槽24与风道1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槽24的槽口固连有过滤板25;工作时,通过设置过滤板25,由于电机10的运行,电机10会散发出来较多的热量,为了提高对电机10的散热,同时对电机10散发出来热量的有效利用,通过散热槽24,电机10运行时,外部空气首先会导入散热槽24,然后通过散热槽24导入风道11,实现对电机10周围热量的利用,并且过滤板25可以起到对空气过滤的作用,减少灰尘导入散热槽24的内部。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趴板2的内部于第一气孔17位置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控制板26;所述控制板2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切孔27;工作时,通过设置控制板26,在夏季时,通过控制加热丝14停止加热,电机10转动时,电机10带动的风叶13会产生常温风,休息过程中,如果风直接通过第一气孔17持续向着人员腹部位置吹拂,也很容易导致人员腹部受凉,因此通过手动滑动控制板26,使得控制板26在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进而控制板26表面的切孔27与第一气孔17之间均相互交错,可以避免气体通过第一气孔17导出。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趴板2相对于桌本体1的一侧侧面铰接有支杆28;所述支杆28的表面设有支块29;所述趴板2的表面固连有限位块30;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杆28和支块29,由于趴板2面积较大,人们休息时,身体的部分重量会直接压在趴板2的表面,进而对趴板2的承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趴板2的铰接固定点位置与人们趴的位置距离较远,因此趴板2铰接点位置的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松动问题,通过设置支杆28,通过手动将支杆28转动导出,支杆28会带动支块29转动,使得支块29与桌本体1的表面接触,进而使得桌本体1与趴板2之间连接,实现对趴板2的支撑固定。
所述支杆28包括有固定杆31和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固定杆31插接于调节槽的内部,且调节杆32与固定杆3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固连有弹簧33;所述支块29为“L”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弹簧33,当休息结束时,需要将趴板2转动到桌本体1的底部位置,以减少趴板2对正常办公的影响,为了避免支杆28卡死问题,通过弹簧33,使得固定杆31与调节杆32之间相互运动,进而使得支杆28可以伸缩,一方面,使得趴板2的弹性更强,睡眠舒适度更高,另一方面,通过手动压缩支杆28,保证支杆28与桌本体1分离,避免支杆28不使用时,出现卡死现象,同时通过将支块29设计为“L”形结构,使得支块29与桌本体1的边角位置卡接,大幅提高支杆28支撑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趴板2的表面于面槽6的两侧位置均铰接有转板34;所述转板34相对于面槽6的一侧侧面固连有弹性垫35;工作时,通过设置转盘,人员冬季休息室,人员的颈部位置很容易暴露在空气中,使得颈部温度下降,通过转板34,休息时,可以将转板34转动到颈部位置,实现对颈部位置的遮盖,保证颈部位置的保暖。
所述弹性垫35的内部开设有膨胀腔36,且膨胀腔36与通风孔15之间相互连通;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弹性垫35的内部开设膨胀腔36,通过控制电机10间歇性转动,使得通风孔15间歇性向着膨胀腔36的内部导入气体,进而使得弹性垫35反复膨胀,配合通风孔15内部的温热气体,实现对人体颈部位置的自动按摩,使得职场办公人员休息时,颈部可以得到较好放松。
工作时,通过在桌本体1的底部位置设置趴板2,不使用趴板2时,将趴板2转动到桌子底部位置,趴板2可以作为类似于盛放物品的抽屉使用,中午休息时,人工转动趴板2,使得趴板2转动到桌本体1的顶部位置,然后转动锁紧旋钮5,对趴板2进行固定,人们休息时,可以直接趴在趴板2表面,由于趴板2与桌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更加便利于人们趴着休息,减少人们趴着睡眠时,腹部的挤压,同时在趴板2的表面开设了面槽6,使得人员睡觉时,面部不会与趴板2之间产生较大的挤压,并且通过在面槽6的槽底设置了加热板7,加热板7可以对人的面部和颈部附近进行加热,提高睡眠质量;通过设置电机10,通过控制电机10启动,电机10会带动转动柱12转动,转动柱12会带动风叶13转动,风叶13会将外部空气吸入,使得空气流入风道11,经过风道11内部的加热丝14加热,空气温度升高,加热后的气体会通道风管16导入通风孔15,最后气体会通过趴板2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17导出,由于第一气孔17朝向与休息人员的腹部位置,可以对腹部位置进行加热,使得人员休息过程中,腹部始终处于温热状态,减少人员腹部受寒问题;通过设置弹性垫块18,当气体导入通风孔15后,然后气体会通过通风孔15导入连孔20,并通过连孔20导入弹性腔19,最后通过弹性垫块18表面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21导出,由于第二气孔21直接朝向睡眠人员的面部,进一步提高对人员面部的附近的加热,同时第二气孔21可以起到透气作用,减轻弹性垫块18对面部的闷热现象,并且第二气孔21导出的气体可以加速面槽6内部空气的流通,减少人员呼出气体在面槽6附近位置,保证睡眠时人员持续吸入新鲜气体;通过设置控制器23和温度传感器22,为了避免电机10持续工作,使得热风持续在人员面部和腹部位置导出,进而导致面部和腹部位置的附近温度过高问题,当温度传感器22感应到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导出,进而使得控制器23控制加热丝14和电机10停止工作;通过设置过滤板25,由于电机10的运行,电机10会散发出来较多的热量,为了提高对电机10的散热,同时对电机10散发出来热量的有效利用,通过散热槽24,电机10运行时,外部空气首先会导入散热槽24,然后通过散热槽24导入风道11,实现对电机10周围热量的利用,并且过滤板25可以起到对空气过滤的作用,减少灰尘导入散热槽24的内部;通过设置控制板26,在夏季时,通过控制加热丝14停止加热,电机10转动时,电机10带动的风叶13会产生常温风,休息过程中,如果风直接通过第一气孔17持续向着人员腹部位置吹拂,也很容易导致人员腹部受凉,因此通过手动滑动控制板26,使得控制板26在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进而控制板26表面的切孔27与第一气孔17之间均相互交错,可以避免气体通过第一气孔17导出;通过设置支杆28和支块29,由于趴板2面积较大,人们休息时,身体的部分重量会直接压在趴板2的表面,进而对趴板2的承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趴板2的铰接固定点位置与人们趴的位置距离较远,因此趴板2铰接点位置的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松动问题,通过设置支杆28,通过手动将支杆28转动导出,支杆28会带动支块29转动,使得支块29与桌本体1的表面接触,进而使得桌本体1与趴板2之间连接,实现对趴板2的支撑固定;通过设置弹簧33,当休息结束时,需要将趴板2转动到桌本体1的底部位置,以减少趴板2对正常办公的影响,为了避免支杆28卡死问题,通过弹簧33,使得固定杆31与调节杆32之间相互运动,进而使得支杆28可以伸缩,一方面,使得趴板2的弹性更强,睡眠舒适度更高,另一方面,通过手动压缩支杆28,保证支杆28与桌本体1分离,避免支杆28不使用时,出现卡死现象,同时通过将支块29设计为“L”形结构,使得支块29与桌本体1的边角位置卡接,大幅提高支杆28支撑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转盘,人员冬季休息室,人员的颈部位置很容易暴露在空气中,使得颈部温度下降,通过转板34,休息时,可以将转板34转动到颈部位置,实现对颈部位置的遮盖,保证颈部位置的保暖;通过设置在弹性垫35的内部开设膨胀腔36,通过控制电机10间歇性转动,使得通风孔15间歇性向着膨胀腔36的内部导入气体,进而使得弹性垫35反复膨胀,配合通风孔15内部的温热气体,实现对人体颈部位置的自动按摩,使得职场办公人员休息时,颈部可以得到较好放松。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本体(1)和趴板(2);所述桌本体(1)的一侧设有座椅(3);所述桌本体(1)的底面固连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底面铰接有趴板(2),且趴板(2)为“V”形结构设计;所述固定座(4)的表面于趴板(2)铰接点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5);所述趴板(2)的表面开设有面槽(6);所述面槽(6)的槽底固连有加热板(7);所述加热板(7)背离于面槽(6)槽底的一侧侧面固连有面板(8);
所述桌本体(1)的底面靠近固定座(4)位置固连有动力块(9);所述动力块(9)的内部固连有电机(10);所述动力块(9)的内部开设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2),且转动柱(12)与电机(10)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12)的表面固连有风叶(13);所述风道(11)的内部固连有加热丝(14);所述趴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15);所述通风孔(15)与风道(11)之间连有风管(16);所述趴板(2)相对于座椅(3)的一侧侧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气孔(17),且第一气孔(17)与通风孔(15)之间均相互连通;
所述趴板(2)的表面靠近面槽(6)位置固连有弹性垫块(18);所述弹性垫块(18)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19);所述趴板(2)的表面于弹性腔(19)内部位置开设有连孔(20),且连孔(20)与通风孔(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弹性垫块(18)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孔(21);
所述面槽(6)的侧面固连有温度传感器(22);所述动力块(9)的底面固连有控制器(23);
所述动力块(9)的表面靠近电机(10)位置开设有散热槽(24),且散热槽(24)与风道(1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槽(24)的槽口固连有过滤板(25);
所述趴板(2)相对于桌本体(1)的一侧侧面铰接有支杆(28);所述支杆(28)的表面设有支块(29);所述趴板(2)的表面固连有限位块(30);
通过设置支杆(28),通过手动将支杆(28)转动导出,支杆(28)会带动支块(29)转动,使得支块(29)与桌本体(1)的表面接触,进而使得桌本体(1)与趴板(2)之间连接,实现对趴板(2)的支撑固定;
所述支杆(28)包括有固定杆(31)和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固定杆(31)插接于调节槽的内部,且调节杆(32)与固定杆(3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固连有弹簧(33);所述支块(29)为“L”形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趴板(2)的内部于第一气孔(17)位置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控制板(26);所述控制板(2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切孔(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趴板(2)的表面于面槽(6)的两侧位置均铰接有转板(34);所述转板(34)相对于面槽(6)的一侧侧面固连有弹性垫(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35)的内部开设有膨胀腔(36),且膨胀腔(36)与通风孔(15)之间相互连通。
CN202111555891.3A 2021-12-18 2021-12-18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Active CN114259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891.3A CN114259127B (zh) 2021-12-18 2021-12-18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891.3A CN114259127B (zh) 2021-12-18 2021-12-18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127A CN114259127A (zh) 2022-04-01
CN114259127B true CN114259127B (zh) 2023-08-29

Family

ID=8082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5891.3A Active CN114259127B (zh) 2021-12-18 2021-12-18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912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5649U (zh) * 2009-12-22 2010-09-22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暖桌
CN206852363U (zh) * 2016-12-29 2018-01-09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休息办公桌
CN108464635A (zh) * 2018-05-21 2018-08-31 余少杰 可调节便于午休的学生课桌
CN109156991A (zh) * 2018-10-25 2019-01-08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办公桌
DE202019101371U1 (de) * 2019-03-11 2019-03-15 Nanjing Enwel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Ebener Tisch
CN109998277A (zh) * 2019-04-19 2019-07-12 江西万橡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CN110025136A (zh) * 2019-05-27 2019-07-19 深圳市易宏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便于学生午休的折叠式学生课桌
WO2020024324A1 (zh) * 2018-07-31 2020-02-06 陈日民 一种具有通风透气功能的智能办公椅
CN211882731U (zh) * 2019-09-25 2020-11-10 翁赛华 一种便于工作人员午休的办公桌
CN113455820A (zh) * 2021-07-30 2021-10-01 顾晓凡 一种智能办公休闲一体桌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5649U (zh) * 2009-12-22 2010-09-22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暖桌
CN206852363U (zh) * 2016-12-29 2018-01-09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休息办公桌
CN108464635A (zh) * 2018-05-21 2018-08-31 余少杰 可调节便于午休的学生课桌
WO2020024324A1 (zh) * 2018-07-31 2020-02-06 陈日民 一种具有通风透气功能的智能办公椅
CN109156991A (zh) * 2018-10-25 2019-01-08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办公桌
DE202019101371U1 (de) * 2019-03-11 2019-03-15 Nanjing Enwel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Ebener Tisch
CN109998277A (zh) * 2019-04-19 2019-07-12 江西万橡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CN110025136A (zh) * 2019-05-27 2019-07-19 深圳市易宏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便于学生午休的折叠式学生课桌
CN211882731U (zh) * 2019-09-25 2020-11-10 翁赛华 一种便于工作人员午休的办公桌
CN113455820A (zh) * 2021-07-30 2021-10-01 顾晓凡 一种智能办公休闲一体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127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8688B2 (en) Portable ventilation system
CN201727183U (zh) 一种冷暖空调床垫
CN201349733Y (zh) 冷暖风空调桌
CN109953494A (zh) 一种旋转送风式电暖桌
CN101828828B (zh) 一种冷暖空调床垫
CN114259127B (zh) 一种智能加热办公桌
CN209092148U (zh) 一种灵活实用的艾灸装置
CN206182812U (zh) 智能除螨消毒床
CN207055116U (zh) 一种吹风结构
CN108444016B (zh) 一种兼有水冷加湿功能的空气循环扇
CN109316306A (zh) 一种多功能产科用床
CN211673004U (zh) 一种具有冷暖吹风功能的会议桌
CN201043526Y (zh) 一种风扇冷气罩
CN211186704U (zh) 一种透气凉爽枕壳
CN209092149U (zh) 一种改进型艾灸装置
CN208693995U (zh) 一种心理科用催眠放松治疗椅
CN212035358U (zh) 一种仔猪保温箱
CN220714239U (zh) 一种俯卧式通气装置
CN2165706Y (zh) 一种冷暖床
CN205410634U (zh) 抱枕空调
CN206207550U (zh) 一种立式空调
CN215125139U (zh) 一种吹发和保健理疗的二用吹风机
CN116982823B (zh) 一种具有理疗助眠功能的智能床垫
CN2195248Y (zh) 温控床
CN208837983U (zh) 一种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使用的头部枕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