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7465B -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7465B
CN114257465B CN202010951997.4A CN202010951997A CN114257465B CN 114257465 B CN114257465 B CN 114257465B CN 202010951997 A CN202010951997 A CN 202010951997A CN 114257465 B CN114257465 B CN 114257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s
super
node
hom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19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7465A (zh
Inventor
丁郁
李源
郄雅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19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7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7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7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Description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技术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以此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中,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交互方法,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完整;
在所述第三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在所述第三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广播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第三数据发送错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相关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建立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的第一列表;
广播所述第一列表至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标识;
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上报数据的上报频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交互第三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信息还表征对应的超级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超级节点标识;
支持的通信协议;
电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交互装置,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第一广播单元,用于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每个超级节点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级节点,部署于如上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部署在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级节点,部署于如上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对于部署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以此,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中设备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基于数据交互,设备节点之间可以交互信息,实现设备间协作,由此提升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设备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设备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智能家居系统中各节点的通信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设备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超级节点数据校验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设备节点数据接收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设备交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超级节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智能家居系统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收集并分析主人的相关信息,预测主人的起居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及环保性。智能家居系统内各个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同,服务的对象相同,且设备运行时的工作内容存在交叉。然而,相关技术中,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相对独立地收集并分析各自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且不同设备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缺乏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操作,导致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足。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对于部署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以此,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中设备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基于数据交互,设备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升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设备节点能够完成更为多样化的工作任务,提升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在该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设备节点,设备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照明等智能家居设备,且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实际应用时,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节点使用的通信协议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Wi-Fi、蓝牙、Zigbee等,因此在使用不同无线通信协议的设备节点间进行数据交互时,需要利用网关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超级节点,每个超级节点作为一个数据交换网关,每个超级节点对应的部署位置可以保证通信范围覆盖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节点,并且,超级节点的计算能力及电力供应均满足数据交换网关的运行需求。示例性地,参照图1,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增加部署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超级节点1的通信范围和超级节点2的通信范围均覆盖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交互方法,应用于上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这里,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节点在工作过程中,采集相关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进行广播。超级节点接收智能家居系统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广播的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为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第一通信协议为广播第一数据的设备节点使用的通信协议。
步骤202: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步骤203: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这里,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的每个超级节点在接收到设备节点发送的数据后,会同时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并且,各个超级节点轮流对每次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进行广播。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两个超级节点: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首先接收到设备节点广播的数据1,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对数据1进行协议转换,并由超级节点1将协议转换后的数据1进行广播;之后,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接收到设备节点广播的数据2,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对数据2进行协议转换,并由超级节点2将协议转换后的数据2进行广播。
实际应用时,超级节点根据智能家居系统中设备节点使用的通信协议进行协议转换。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两个设备节点:设备节点1和设备节点2,设备节点1使用通信协议1,设备节点2使用通信协议2,那么超级节点在接收到设备节点广播的通信协议1格式的数据时,将数据由通信协议1格式转换为通信协议2格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对于设备节点广播的数据,通过超级节点进行协议转换后再进行广播,由其他设备节点接收超级节点广播的数据,这样,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设备节点之间能够基于超级节点实现数据交互,基于数据交互,设备节点之间可以交互信息,实现设备间协作,由此提升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升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并且,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协议转换后的数据,可以有效地降低超级节点的电量消耗,降低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能耗。
实际应用时,因为网络状况、设备性能等诸多因素,导致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丢包、误传等现象,对设备间的交互带来影响。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这里,对于当前未轮到发送数据的超级节点,监听其他超级节点的广播,接收到本轮次发送数据的超级节点广播的经过协议转换的数据,并将本轮次接收到的第三数据与本轮次经过协议转换得到的第二数据进行比较,判断第二数据与第三数据是否一致。
步骤205: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步骤206: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数据中的校验位判断对应的数据是否正确传输,这里,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漏传。若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相同,则判断接收到的第三数据被正确传输,若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校验位不相同,则表征第三数据在协议转换过程中或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则基于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其中,在第二数据与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完整;
在所述第三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在所述第三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广播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第三数据发送错误。
这里,基于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第三数据是否完整,如果第三数据不完整,那么超级节点将基于同一第一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后得到的第二数据进行广播,实现数据重传;如果第三数据为完整数据,那么表明不同超级节点之间基于同一第一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后得到的数据不同,此时无法判断哪个超级节点对应的数据是正确的,因此广播第一信息,表征第三数据发送错误,以使设备节点忽略处理第三数据。
这样,通过在超级节点之间比较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设备交互中交互数据的自校验,并在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及时地在智能家居系统内进行数据重传或者广播,有效地提高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交互效率。
实际应用时,智能家居系统的部署区域相邻或重叠的位置区域上,可能部署有大大小小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存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播数据被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节点接收到的可能,导致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及信息安全带来影响。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相关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建立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的第一列表;
广播所述第一列表至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
这里,部署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节点会广播设备节点的状态信息,超级节点在接收到设备节点广播的状态信息之后,向对应的设备节点进行响应,并在响应成功到达对应的设备节点后,确认超级节点与对应的设备节点之间的双向通信链路正常,可以进行通信,以此建立起与对应的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在确认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节点的双向通信链路正常之后,超级节点生成关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设备节点列表。这里,设备节点列表被下发至智能家居系统的各个设备节点中,用于在设备交互过程中更好地区分数据发送方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内部节点或外部节点,避免外部数据干扰,保障智能家居系统的信息安全。此外,在超级节点侧,若设备节点列表发生更新,超级节点及时将更新后的设备节点列表下发给各设备节点,实现对设备节点的实时管理,提高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标识;
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上报数据的上报频率。
实际应用时,超级节点在启动并初始化完成后加入智能家居系统,并在各个超级节点之间建立通信。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交互第三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信息还表征对应的超级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超级节点标识;
支持的通信协议;
电量。
这里,超级节点在启动并初始化完成后,广播状态信息,在任意两个超级节点信息交互成功的情况下,说明两个超级节点之间的双向通信链路正常,两个超级节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4示出了本申请应用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各节点的通信建立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各个设备节点及各个超级节点启动及初始化。
步骤2:设备节点1广播的状态信息,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接收到设备节点1广播的状态信息。
步骤3和步骤4: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收到设备节点1的状态信息后,向设备节点1回复接收响应,并在响应成功被设备节点1接收后,验证得到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可以与设备节点1进行通信。
步骤5和步骤6: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分别将设备节点1加入到设备节点列表中。
步骤7:设备节点2广播的状态信息,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接收到设备节点2广播的状态信息。
步骤8和步骤9: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收到设备节点1的状态信息后,向设备节点2回复接收响应,并在响应成功被设备节点2接收后,验证得到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均可以与设备节点2进行通信。
步骤10和步骤11:超级节点1和超级节点2分别将设备节点2加入到的设备节点列表中。
步骤12和步骤13:超级节点1与超级节点2之间交互状态信息,并在状态信息交互成功之后验证超级节点1与超级节点2可以进行通信。
步骤14:超级节点2广播设备节点列表,这样,方便每个设备节点保存设备节点列表,在设备交互过程中基于设备节点列表,接收智能家居系统的系统内数据,拒绝接收智能家居系统的系统外数据,由此保障智能家居系统的信息安全。
图5示出了本申请应用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交互方法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级节点1接收到设备节点发送的数据1。
步骤2:超级节点判断数据1是否来自智能家居系统内部的设备节点,即判断数据1的发送节点是否存在于设备节点列表内,如果不是来自智能家居系统内部的设备节点,丢弃数据1。
步骤3:根据数据1中的校验码,判断数据1的完整性,如数据1出现错误,丢弃数据1。
步骤4:对数据1进行协议转化,得到协议转化后的数据2。
步骤5:判断超级节点1上轮次是否发送了协议转化后的数据。
步骤6:如果超级节点1上轮次未发送协议转化后的数据,则发送数据2。
步骤7:如果超级节点1上轮次发送了协议转化后的数据,则接收超级节点2广播的数据3。
步骤8:基于数据2与数据3,对数据3进行校验。
图6示出了本申请应用实施例提供的超级节点数据校验方法的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级节点1接收到超级节点2协议转化后的数据3后,判断自身协议转化的数据2与接收到的数据3校验位是否相同,如数据2与数据3的校验位相同,判断数据2与数据3均正确。
步骤2:如果数据2与数据3的校验位不同,根据数据3的校验位验证数据3是否完整。
步骤3:如果数据3的校验位验证数据3不完整,则广播自身协议转化后的数据2。
步骤4:如果数据3的校验位验证数据3完整,说明超级节点1与超级节点2协议转化后数据不同,无法判断哪个数据正确,因此广播数据错误提示,请设备节点忽略超级节点1发出的数据。
图7示出了本申请应用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节点接收数据的实现流程,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超级节点广播的设备节点列表。
步骤2:基于设备节点列表验证是否可以支持消息的通信协议,如不支持通信协议,则设备节点无法读取数据;
步骤3:基于设备节点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来自本地节点,即数据的发送节点是否包含于设备节点列表内,以此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果不属于本地节点则丢弃该数据。
步骤4:通过数据包校验码(如CRC),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如数据有错误则丢弃。
步骤5:如接收到超级节点发来的数据错误提醒,则丢弃该数据。
步骤6: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交互装置,设置在智能家居系统的每个超级节点上,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协议转换单元802,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第一广播单元803,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校验单元,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第二广播单元,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广播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完整;
在所述第三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在所述第三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广播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第三数据发送错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相关信息;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建立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的第一列表;
第三广播单元,用于广播所述第一列表至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标识;
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上报数据的上报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交互单元,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交互第三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信息还表征对应的超级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超级节点标识;
支持的通信协议;
电量。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801、第一广播单元803、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广播单元、第三广播单元、第三接收单元、交互单元、建立单元可由设备交互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协议转换单元802可由设备交互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交互装置在进行设备交互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交互装置与设备交互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超级节点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级节点,如图9所示,超级节点90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9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90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超级节点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9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器902,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
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器902,还用于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9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完整;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第三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广播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第三数据发送错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902,还用于:
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建立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的第一列表;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
广播所述第一列表至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标识;
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上报数据的上报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901,还用于:
与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交互第三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信息还表征对应的超级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超级节点标识;
支持的通信协议;
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902和第一通信接口9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超级节点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9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超级节点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超级节点9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90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90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9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9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9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9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903,所述第一处理器902读取第一存储器9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超级节点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存储器9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9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超级节点900的第一处理器902执行,以完成前述超级节点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数据的校验位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完整;
在所述第三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在所述第三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广播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第三数据发送错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相关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建立关于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的第一列表;
广播所述第一列表至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每个设备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表征对应的设备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标识;
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上报数据的上报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交互第三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信息还表征对应的超级节点的以下至少之一:
超级节点标识;
支持的通信协议;
电量。
6.一种设备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每个超级节点;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第一广播单元,用于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校验单元,用于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第二广播单元,用于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7.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有至少两个超级节点和至少两个设备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工作;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每个超级节点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超级节点,其特征在于,部署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设备节点中的任一设备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协议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在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广播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在未轮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超级节点中的其他超级节点发送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其他超级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后广播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校验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一致,得到校验结果;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在所述校验结果表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广播;
其中,部署在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超级节点轮流发送经协议转换得到的数据。
9.一种超级节点,其特征在于,部署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51997.4A 2020-09-11 2020-09-11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57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1997.4A CN114257465B (zh) 2020-09-11 2020-09-11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1997.4A CN114257465B (zh) 2020-09-11 2020-09-11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465A CN114257465A (zh) 2022-03-29
CN114257465B true CN114257465B (zh) 2023-09-05

Family

ID=8078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1997.4A Active CN114257465B (zh) 2020-09-11 2020-09-11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74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831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节点及网关
CN10890039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44603A (zh) * 2018-07-24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唤醒、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37268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831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节点及网关
WO2019137268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0039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44603A (zh) * 2018-07-24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唤醒、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465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95559T3 (es) Sistema de control de red para dispositivos domésticos
CN113207094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261087A (zh) 一种配电物联网自组网方法及系统
US8005915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ownload and upload service i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CN110493775A (zh) 通过att和异常处理来适配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JP2023516417A (ja) ログ取得方法、端末及びサーバ
CN103841620A (zh) 阴极保护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方法
CN109768850B (zh) 一种车载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257465B (zh) 设备交互方法、装置、系统、超级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0493338B (zh) 一种设备互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621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327952A (zh) 示教器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示教器
CN113726598B (zh) 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904723B (zh) 一种红外通讯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283571A (zh) 冷暖设备集控通信方法、装置、集中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JP497794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3852938A (zh) 车载设备通讯方法、车载设备、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431911A (zh) 网络中设备基础信息收集方法、网络边缘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464398A (zh) 自组织无中心的网络高层协议测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4343A (zh) 通信芯片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4000482A1 (zh) 一种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3452468B (zh) 一种基于新前传网络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339938B (zh) 一种机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可靠性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7377090A (zh) 一种节点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143161B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