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0691B -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0691B
CN114250691B CN202111584950.XA CN202111584950A CN114250691B CN 114250691 B CN114250691 B CN 114250691B CN 202111584950 A CN202111584950 A CN 202111584950A CN 114250691 B CN114250691 B CN 114250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ection
floating crane
strip
bridge
anch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49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0691A (zh
Inventor
廖云沼
舒恩
郑玉明
周雄
李宗文
王振忠
汤孟建
韦武宗
吴昌洪
曹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Priority to CN2021115849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0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0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0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0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6/00Truss-type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4/00Arch-type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在施工端部桥段时,为防止浮吊触礁,先将浮吊停留在位于深海区的桥墩侧,当浮吊将桥段从运输船上吊起后,通过将两根艏锚和两根艉锚均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从而轻易的驱使浮吊朝靠近海岸侧转动且能够精准地控制转向角度。转向期间,浮吊的吊臂跟随船体转动,使得吊臂相当于向靠近海岸侧延伸,然后通过艏锚绞锚、艉锚放锚的形式驱使浮吊前移直至桥段的中部对齐两个墩台连线的中部,再下放桥段。如此,解决了因暗礁存在而导致端部桥段安装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桥段的吊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海上钢桁拱桥一般采用吊装的方式分段进行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一般选用与桥段长度、重量相匹配的运输船和浮吊。当进行中部桥段施工时,利用浮吊将桥段从运输船上吊起,然后将桥段放置在两个桥墩之间。为使得桥段的摆放位置准确,起吊桥段之前,需调整浮吊位置使得浮吊位于两个待安放桥段的桥墩中间,如此可减少起吊桥段后调整浮吊位置的时间。
然而,当进行端部桥段施工时,由于其中一个桥墩布置在海岸,另一个桥墩处于深水区,容易出现两个桥墩中部水域的水深与浮吊满载时的吃水深度相近的情况,为避免浮吊触礁,浮吊船身只能朝靠近深水区桥墩侧水域驶过,但这又会导致端部桥段吊装困难,施工效率低。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钢桁拱桥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端部桥段施工:
S11、将浮吊开至位于端部的两个桥墩之间,然后抛锚稳定浮吊,艏锚和艉锚各两根,两根艏锚和两根艉锚均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
S12、起吊桥段:利用吊具将桥段从运输船上吊起,当桥段移动至高于墩台后,运输船驶离施工水域;
S13、调整浮吊朝向使得浮吊朝向海岸侧偏转计算的角度;
S14、吊装桥段:驱使浮吊前移直至浮吊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连线的中部,吊具为旋转吊具,接着吊具自转直至桥段的纵向中心线与墩台顺桥向平行,之后下放桥段直至桥段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S2、中部桥段施工:
S21、将浮吊开至位于两个桥墩中部,然后抛锚稳定浮吊,艏锚和艉锚各两根,两根艏锚与两根艉锚均采用八字锚形式抛锚;
S22、重复S12步骤;
S23、吊装桥段:驱使浮吊前移直至浮吊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连线的中部,之后下放桥段直至桥段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端部桥段时,由于暗礁的存在,为防止浮吊触礁,先将浮吊停留在靠近深海区的桥墩处。当浮吊将桥段从运输船上吊起后,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计算出浮吊需偏转的角度,因浮吊依靠自身动力难以实现自转且难以控制自转的角度,为此将两根艏锚和两根艉锚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通过控制靠岸侧艉锚绞锚、远岸侧艉锚放锚,同时靠岸侧艏锚绞锚、远岸侧艏锚放锚,即可轻易的驱使浮吊朝靠近海岸侧转动且能够精准地控制转向角度。转向期间,浮吊的吊臂跟随船体转动,使得吊臂相当于向靠近海岸侧延伸,直至桥段的中部与两个墩台连线的中部位于同一中线上。然后通过艏锚绞锚、艉锚放锚的形式驱使浮吊前移直至桥段的中部对齐两个墩台连线的中部,再下放桥段即可。如此,解决了因暗礁存在而导致端部桥段安装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桥段的吊装效率。中部桥段的施工则更为简单,只需将浮吊开至两个桥墩中部,然后起吊桥段再将桥段放置在两个墩台之间即可。
优选的,S11步骤中,抛锚时,在浮吊两侧各增设一根辅助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辅助锚,使得浮吊更加稳定的停留在水面上。同时在控制浮吊转向时,靠岸侧辅助锚放锚,远岸侧辅助锚绞锚,使得浮吊能够更轻松地自转。
优选的,S13步骤中,在起吊桥段之前,先将导向轨安装在桥段的一侧,安装导向轨时保证导向轨竖直,然后将设置在浮吊吊臂上的限位条与导向轨连接,限位条可沿导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限位条可相对吊臂在水平内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配合导向轨将桥段和吊臂连接在一起,在吊装桥段的过程中,桥段不会受海上风浪的影响而剧烈晃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桥段的吊装效率,还有效提高施工安全。
优选的,所述浮吊的吊臂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电动卡盘和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卡盘抱接在旋转柱外周;所述限位条包括固定条和连接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旋转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透固定条并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条搭接在固定条上,所述导向轨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连接条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动卡盘松开旋转柱且吊具带动桥段自转时,导向轨通过移动座和连接组件带动连接条和连接轴运动,期间连接轴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条和旋转柱相对安装座转动。当吊具自转结束后,电动卡盘抱紧旋转柱,旋转柱与安装座相对静置,从而锁死连接条,进而限制桥段晃动。期间,桥段依旧不会受风浪的影响而晃动,以便判断桥段是否对齐墩台,有利于提高桥段的吊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墩台开有供桥段放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两组对桥段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对桥段起定位作用,使得成型后的钢桁拱桥齐整。导向组件则对桥段起导向作用,以便桥段放入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定位槽槽底,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搭接在定位槽的槽底并与支撑块的一侧抵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靠在定位槽的开口侧并延伸至高出墩台的上表面,当桥段放置在支撑块上后,桥段的侧壁与导向板的板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导向板间接扩大了定位槽的开口宽度,使得桥段能够更轻易的对准定位槽,且两块导向板呈倒八字形布置,从而对桥段起导向作用,且能够有效避免桥段与墩台发生碰撞,起到保护墩台的作用。而支撑块的存在则对导向板提供反撑力,当桥段与导向板高出墩台的部分发生碰撞时,导向板不会翻转。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条滑动连接的活动板和固定在移动座上的固定块,所述活动板与固定块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驱使活动板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活动板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螺杆和驱使螺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固定块上开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靠近活动板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背离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多根定位杆,所述固定块靠近活动板的一侧开有供定位杆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套管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收张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连接条和移动座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活动板前移直至定位杆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之后,第二驱动件驱使螺杆转动,第二驱动件同步推动活动板前移,定位杆和定位孔限制螺杆套管跟随螺杆转动并限制套管前移,使得螺杆相对套管转动的同时,螺杆相对套管前移并将收张部撑开。然后反拉活动板,张开后的收张部与固定块抵接,从而将移动座和连接座拉紧,使得桥段不会受风浪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收张部包括多根活动条,多根活动条圆周分布在套管的一端,所述活动条的一端与套管通过扭簧铰接,所述活动条远离套管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当所述扭簧不受外力时,多根活动条远离套管的一端聚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杆将收张部撑开后,第一驱动件反拉活动板,凸块跟随活动条后退的过程中与固定块抵接,从而将连接条和移动座拉紧。在吊装桥段的过程中,当桥段移动至位于两块导向板之间后,第二驱动件驱动螺杆反转,且第一驱动件同步回拉活动板使得螺杆退出收张部直至收张部合拢,继续回拉活动板直至套管与固定块分离,从而将连接条和移动座断开。此后,桥段不再受限位条的限制,在桥段的自重作用下,桥段自动沿导向板滑落至支撑块上,从而无需微调浮吊的位置即可保证桥段吊装的精准度,并显著提高了桥段的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端部桥段施工时的初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限位条与导向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端部桥段施工时浮吊偏向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端部桥段施工时吊装桥段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端部桥段施工时吊装桥段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中吊具自转后限位条与导向轨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桥段放置在墩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中部桥段施工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吊;2、桥墩;3、艏锚;4、艉锚;5、辅助锚;6、桥段;7、导向轨;8、限位条;81、固定条;82、连接条;9、安装座;10、电动卡盘;11、旋转柱;12、连接轴;13、通槽;14、移动座;15、活动板;16、固定块;17、电缸;18、电机;19、套管;20、定位环;21、定位杆;22、定位孔;23、收张部;231、活动条;232、扭簧;233、凸块;24、定位槽;25、导向组件;251、导向板;252、支撑块;253、固定板;2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端部桥段6施工:
S11、参照图1,将浮吊1开至位于端部的两个桥墩2之间,调整浮吊1位置使得浮吊1纵向中心线与墩台桥位顺桥向垂直。然后抛锚稳定浮吊1,锚地位置采用GPS测量定位,若锚地受暗涌及海床地形影响无法抛锚时,则应按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考虑锚地再抛锚定位。
具体的,艏锚3和艉锚4、辅助锚5各两根,两根艏锚3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两根艏锚3位于墩台顺桥向的另一侧,其中一根艏锚3锚固在海岸上;两根艉锚4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两根辅助锚5分别抛设在浮吊1两侧。
S12、起吊桥段6:当浮吊1稳定后,将装载桥段6的运输船开往浮吊1前端与桥墩2之间的水域,调整运输船的位置直至运输船纵向中心线与浮吊1的纵向中心线垂直,然后抛锚稳定运输船。
参照图2和图3,通过艏锚3绞锚、艉锚4放锚、辅助锚5放锚的方式带动浮吊1沿垂直于运输船纵向中线的方向前行直至吊具中心对齐桥段6中心。然后艏锚3、艉锚4、辅助锚5均张紧锚索以稳定浮吊1。接着将导向轨7安装在桥段6朝向浮吊1的一侧,安装导向轨7时需保证导向轨7位于桥段6中部并保持竖直,然后将设置在浮吊1吊臂上的限位条8与导向轨7连接。之后再利用吊索连接吊钩与桥段6。接着起吊桥段6,当桥段6移动至高于墩台后,运输船收锚并驶离施工水域。
具体的,浮吊1的吊臂上固定连接有供限位条8安装的安装座9,安装座9上安装有电动卡盘10,安装座9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柱11,旋转柱11与电动卡盘10同轴设置,电动卡盘10抱接在旋转柱11的外周。
参照图2和图3,限位条8包括固定条81和连接条82,固定条81的一端与旋转柱11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条8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2,固定条81沿长度方向开有通槽13,连接轴12穿过通槽13并与固定条81垂直,连接条82搭接在固定条81上。导向轨7背离桥段6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座14,导向轨7沿长度方向开有卡槽,卡槽的截面呈T字形设置,移动座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卡块与卡槽滑动连接。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条82滑动连接的活动板15和固定在移动座14上的固定块16。活动板15与固定块16相对设置,连接条82上设置有驱使活动板15朝靠近或远离固定块16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为电缸17,电缸17的缸体安装在连接条82上,电缸17的活塞杆与活动板15固定连接。活动板15靠近固定块16的一侧设置有螺杆26和驱使螺杆26转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为电机18,电机18安装在活动板15上,电机18的输出轴与螺杆26同轴固定连接。螺杆26上套接有套管19,套管19设置有内螺纹,螺杆26与套管19螺纹连接。套管19靠近电机18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定位环20,定位环20背离电机18的一侧固定有多根定位杆21。固定块16上开有供套管19穿过的通孔,固定块16靠近活动板15的一侧开有供定位杆21插入的定位孔22。套管19远离电机18的一端连接有收张部23,收张部23在螺杆26的作用下实现开合。
参照图3,收张部23包括多根活动条231,多根活动条231以套管19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在套管19的一端,活动条231的一端与套管19通过扭簧232铰接,当扭簧232不受外力时,多根活动条231远离套管19的一端聚拢。活动条231背离套管19轴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块233。
当利用连接组件连接限位条8和导向轨7时,通过电缸17推动活动板15移动直至定位杆21插入对应的定位孔22内,然后电机18驱使螺杆26转动,保证螺杆26的钻进速度与电缸17的推进速度一致,使得螺杆26相对套管19移动直至螺杆26将扩张部撑开,然后电缸17回拉活动板15,凸块233在跟随套管19移动的过程中与固定块16抵接,从而将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锁紧,能够有效限制桥段6在风浪作用下所产生的晃动,以便提高桥段6的安装效率。
S13、调整浮吊1船头朝向:参照图4,靠岸侧的艉锚4绞锚、远岸侧的艉锚4放锚,位于岸上的艏锚3绞锚、远岸侧艏锚3放锚、靠岸侧的辅助锚5放锚、远岸侧的辅助锚5绞锚,使得浮吊1朝靠近海岸侧偏转。待浮吊1偏转计算好的角度后,浮吊1的中心与墩台顺桥向的中心位于同一中线上,然后浮吊1上的艏锚3、艉锚4以及辅助锚5均张紧锚索以稳定浮吊1。
S14、吊装桥段6:参照图5~图7,艏锚3绞锚、艉锚4放锚、辅助锚5放锚,使得浮吊1沿与墩台顺桥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直至浮吊1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2连线的中部。然后艏锚3、艉锚4以及辅助锚5均张紧锚索以稳定浮吊1。浮吊1的吊具为旋转吊具,待浮吊1稳定后,电动卡盘10松开旋转柱11,吊具自转直至桥段6的纵向中心线与墩台顺桥向平行。期间,导向轨7通过移动座14和连接组件带动连接条82和连接轴12转动,连接轴12沿固定条8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带动固定条81和旋转柱11转动。当吊具自转至桥段6的纵向中心线与墩台顺桥向平行时,电动卡盘10抱紧旋转柱11。接着下放桥段6,当桥段6进入两块导向板251之间的空间后,将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分开,然后继续下放桥段6直至桥段6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参照图8,具体的,墩台上开有供桥段6放入的定位槽24,定位槽24连通墩台的侧壁和上表面,定位槽24的开口宽度大于桥段6的宽度。定位槽24内设置有两组对桥段6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组件25,两组导向组件25对称分布在定位槽24内。
参照图8,导向组件25包括固定板253、导向板251和支撑块252,支撑块252位于定位槽24的槽底并与墩台一体成型,两块支撑块252相互背离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桥段6的宽度。导向板251位于支撑块252背离另一支撑块252的一侧与定位槽24的槽壁之间。导向板251的一端放置在定位槽24的槽底并与支撑块252的一侧抵接,导向板251的另一端靠在定位槽24的开口侧并延伸至高于墩台的上表面。固定板253通过锚栓配合螺母固定在墩台上,固定板253与导向板251固定连接。当桥段6搭接在两个支撑块252之间后,桥段6的侧壁与导向板251接触。
导向组件25的存在防止桥段6与墩台发生碰撞从而损坏墩台,且当桥段6下放至位于两块导向板251之间后,电机18反转且电缸17同步拉动活动板15直至螺杆26带动套管19退出固定块16。此时,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分离,桥段6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摆正,从而无需微调浮吊1的位置,提高施工效率。
S2、中部桥段6施工:
S21、将浮吊1开往两个桥墩2一侧,并调整浮吊1的位置使得浮吊1的纵向中心线与两个桥墩2连线的中线共线,然后抛锚稳定浮吊1。具体的,艏锚3和艉锚4各两根,两根艏锚3和两根艉锚4均采用八字形抛锚,在浮吊1两侧各设置一根辅助锚5。
S22、重复S12步骤。
S23、吊装浮吊1:通过浮吊1艏锚3绞锚、艉锚4放锚、辅助锚5放锚的方式带动浮吊1沿垂直于墩台顺桥向的方向前行,直至浮吊1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2连线的中部,然后浮吊1艏锚3、艉锚4、辅助锚5均张紧锚索以稳定浮吊1。接着下放桥段6,当桥段6进入两块导向板251之间的空间后,将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分开,然后继续下放桥段6直至桥段6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当进行端部桥段6施工时,由于潜水区暗礁的存在,导致浮吊1无法从两个桥墩2的中部位置驶过,因此,在进行端部桥段6施工时,将浮吊1布置在靠近深水区桥墩2侧,并通过设置限位条8与导向轨7将桥段6和吊臂连接在一起,使得桥段6不会因风浪而产生剧烈晃动,从而有效提高桥段6的吊装效率和施工安全。
当浮吊1将桥段6吊起后,因浮吊1原地转向困难,因此,将浮吊1的艏锚3和艉锚均采用交叉锚抛锚,在反作用力下,浮吊1实现原地转向且能够准确地控制转向的角度。当浮吊1朝向海岸侧偏转后,浮吊1的吊臂相当于向海岸侧延伸,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出浮吊1的偏转角度,即可使得桥段6的中部与两个墩台的中部位于同一中线上。接着,通过艏锚3绞锚、艉锚4和辅助锚5均放锚的方式使得浮吊1沿垂直于墩台顺桥向的方向移动,即可稳定的下放桥段6。且由于限位条8和导向轨7的存在,使得桥段6在进行动作较大的运动时,其形态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方便将桥段6对齐墩台上预留的定位槽24。而当桥段6进入两块导向板251之间的空间后,再将限位条8与导向轨7分离,桥段6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摆正,从而省去微调浮吊1位置所用的时间,实现桥段6精确吊装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桥段6的吊装效率。
中部桥段6的施工则更加简单,其只需将浮吊1停留在两个桥墩2中部,然后在起吊之前利用限位条8和导向轨7将桥段6和吊臂连接在一起,最后吊装桥段6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端部桥段(6)施工:
S11、将浮吊(1)开至位于端部的两个桥墩(2)之间,然后抛锚稳定浮吊(1),艏锚(3)和艉锚(4)各两根,两根艏锚(3)和两根艉锚(4)均采用交叉锚形式抛锚;
S12、起吊桥段(6):利用吊具将桥段(6)从运输船上吊起,当桥段(6)移动至高于墩台后,运输船驶离施工水域;
S13、调整浮吊(1)朝向使得浮吊(1)朝向海岸侧偏转计算的角度;
S14、吊装桥段(6):驱使浮吊(1)前移直至浮吊(1)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2)连线的中部,吊具为旋转吊具,接着吊具自转直至桥段(6)的纵向中心线与墩台顺桥向平行,之后下放桥段(6)直至桥段(6)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S2、中部桥段(6)施工:
S21、将浮吊(1)开至位于两个桥墩(2)中部,然后抛锚稳定浮吊(1),艏锚(3)和艉锚(4)各两根,两根艏锚(3)与两根艉锚(4)均采用八字锚形式抛锚;
S22、重复S12步骤;
S23、吊装桥段(6):驱使浮吊(1)前移直至浮吊(1)的吊具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两个桥墩(2)连线的中部,之后下放桥段(6)直至桥段(6)搭接在两个墩台之间;
S13步骤中,在起吊桥段(6)之前,先将导向轨(7)安装在桥段(6)的一侧,安装导向轨(7)时保证导向轨(7)竖直,然后将设置在浮吊(1)吊臂上的限位条(8)与导向轨(7)连接,限位条(8)可沿导向轨(7)的长度方向滑动,限位条(8)可相对吊臂在水平内转动;
所述浮吊(1)的吊臂上安装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上安装有电动卡盘(10)和旋转柱(11),所述旋转柱(11)与安装座(9)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卡盘(10)抱接在旋转柱(11)外周;所述限位条(8)包括固定条(81)和连接条(82),所述固定条(81)的一端与旋转柱(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8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穿透固定条(81)并沿固定条(8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条(8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条(82)搭接在固定条(81)上,所述导向轨(7)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座(14),所述连接条(82)与移动座(1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条(82)滑动连接的活动板(15)和固定在移动座(14)上的固定块(16),所述活动板(15)与固定块(16)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条(82)上设置有驱使活动板(15)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活动板(15)靠近固定块(16)的一侧设置有螺杆(26)和驱使螺杆(26)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螺杆(26)上螺纹连接有套管(19),所述固定块(16)上开有供套管(19)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19)靠近活动板(15)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定位环(20),所述定位环(20)背离活动板(15)的一侧固定有多根定位杆(21),所述固定块(16)靠近活动板(15)的一侧开有供定位杆(21)插入的定位孔(22),所述套管(19)远离活动板(15)的一端设置有收张部(23);
所述收张部(23)包括多根活动条(231),多根活动条(231)圆周分布在套管(19)的一端,所述活动条(231)的一端与套管(19)通过扭簧(232)铰接,所述活动条(231)远离套管(19)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233),当所述扭簧(232)不受外力时,多根活动条(231)远离套管(19)的一端聚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11步骤中,抛锚时,在浮吊(1)两侧各增设一根辅助锚(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开有供桥段(6)放入的定位槽(24),所述定位槽(24)内设置有两组对桥段(6)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组件(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5)包括导向板(251)和支撑块(252),所述支撑块(252)固定在定位槽(24)槽底,所述导向板(251)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251)的一端搭接在定位槽(24)的槽底并与支撑块(252)的一侧抵接,所述导向板(251)的另一端靠在定位槽(24)的开口侧并延伸至高出墩台的上表面,当桥段(6)放置在支撑块(252)上后,桥段(6)的侧壁与导向板(251)的板面接触。
CN202111584950.X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Active CN114250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950.XA CN114250691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950.XA CN114250691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0691A CN114250691A (zh) 2022-03-29
CN114250691B true CN114250691B (zh) 2024-03-15

Family

ID=8079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4950.XA Active CN114250691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06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660A (zh) * 2011-02-25 2011-08-10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跨拱肋龙门吊及蝴蝶拱桥空间结构体系的安装方法
KR20120050940A (ko) * 2012-03-29 2012-05-21 원대연 내부힌지를 활용한 복합트러스 거더교의 시공법
CN104652290A (zh) * 2015-02-03 2015-05-27 成军 钢桁架梁桥水平转体施工方法
CN107905116A (zh) * 2017-12-19 2018-04-13 中机建重工有限公司 大跨度下承式刚性系杆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CN108396633A (zh) * 2018-02-02 2018-08-14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跨峡谷吊桥泵送梁体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13073536A (zh) * 2021-04-06 2021-07-06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分公司 一种钢箱梁系杆拱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660A (zh) * 2011-02-25 2011-08-10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跨拱肋龙门吊及蝴蝶拱桥空间结构体系的安装方法
KR20120050940A (ko) * 2012-03-29 2012-05-21 원대연 내부힌지를 활용한 복합트러스 거더교의 시공법
CN104652290A (zh) * 2015-02-03 2015-05-27 成军 钢桁架梁桥水平转体施工方法
CN107905116A (zh) * 2017-12-19 2018-04-13 中机建重工有限公司 大跨度下承式刚性系杆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CN108396633A (zh) * 2018-02-02 2018-08-14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跨峡谷吊桥泵送梁体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13073536A (zh) * 2021-04-06 2021-07-06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分公司 一种钢箱梁系杆拱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0691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84068C (en) Installation of underwater ground anchorages
US8701579B2 (en)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EP2477927B1 (en) Hoisting device
JP5190329B2 (ja) 緊張係留浮体のための支援用浮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緊張係留浮体の曳航方法と設置方法
EP247815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ttaching an anchor member to a floor of a body of water
EP2327874A2 (en) Wind turbine holding and lifting system and movable operating platform
US20230392584A1 (en) Installation of a wind turbine on a floating foundation
EP2327880A2 (en) Wind turbine holding and lifting system and movable operating platform above water
CN102839666A (zh) 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
GB2560057B (en) Turbine deployment system
EP3251942A1 (en) Mooring pulley tensioning system
US20240208779A1 (en) Installation vessel, lifting device, pile gripper,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WO2022229455A1 (en) Upend crane and installation vessel
CN114250691B (zh) 一种复杂海域下大型钢桁拱桥安装方法
US488185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nsioning the tethers of a tension leg platform
US20100098498A1 (en) Anchor system for offshore dynamically positioned drilling platform
GB2156286A (en)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vessel
CN212389475U (zh) 搭岸装置及搭岸式风电安装船
CN203756132U (zh) 一种海底钻机收放装置
CN111550371B (zh) 搭岸装置、搭岸式风电安装船及海上风电安装施工方法
CN103883283A (zh) 一种海底钻机收放装置
JP2015536866A (ja) 浮遊式掘削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掘削ライザを迅速に切り離す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8323418A (zh) 一种六锚六揽船向固定自动调节方法及设备
CN212202356U (zh) 新型海上风电整体运输安装装置
CN217676499U (zh) 一种过底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o Yunzhao

Inventor after: Cao Yangyang

Inventor after: Shu En

Inventor after: Zheng Yuming

Inventor after: Zhou Xiong

Inventor after: Li Zongwen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zhong

Inventor after: Tang Mengjian

Inventor after: Wei Wuzong

Inventor after: Wu Changhong

Inventor before: Shu En

Inventor before: Zheng Yum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Xiong

Inventor before: Li Zongwen

Inventor before: Wang Zhenzhong

Inventor before: Tang Mengjian

Inventor before: Wei Wuzong

Inventor before: Wu Changhong

Inventor before: Cao Yangy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