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7239A - 油雾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油雾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7239A
CN114247239A CN202010945087.5A CN202010945087A CN114247239A CN 114247239 A CN114247239 A CN 114247239A CN 202010945087 A CN202010945087 A CN 202010945087A CN 114247239 A CN114247239 A CN 114247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oil mist
solution
tubula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50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p Surfactin
Original Assignee
Soup Surfact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p Surfactin filed Critical Soup Surfactin
Priority to CN2020109450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7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油雾过滤设备,包括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第二油滴过滤装置与油气过滤装置,先是第一油滴过滤装置分离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以产生第一过滤气体,再由第二油滴过滤装置分离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第二过滤气体,最后由油气过滤装置将该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溶液内,以过滤第二过滤气体内之油气,其中,第一油滴过滤装置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所分离之油滴直径范围不同。藉此,可有效过滤油气,得到干净无油的气体。

Description

油雾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油雾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切削油在机械工厂的使用非常普遍。切削油除了可用于机械加工过程的表面润滑,并可用以排除加工面的金属碎屑、消除加工过程产生的热能。因为使用大量的切削油,在机械加工过程会产生切削油雾。切削油雾若被人体吸入,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一般而言,过滤切削油雾的方式是用滤网、静电、离心等方式。不过,这些方式只能去除颗粒状的部分油雾滴。并且,对于挥发成分子态(d<0.01μm)的油气,滤网、静电、离心等方式的净化效果有限。
如何更加有效地过滤切削油雾,得到干净无油的气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雾过滤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雾过滤设备,可以有效过滤油气,得到干净无油的气体。
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油雾过滤设备。此油雾过滤设备包括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第二油滴过滤装置与油气过滤装置。
第一油滴过滤装置接收一含油雾气体,并分离该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以产生一第一过滤气体。
第二油滴过滤装置,接收该第一过滤气体,并分离该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一第二过滤气体,其中,该第一油滴过滤装置与该第二油滴过滤装置所分离之油滴直径范围不同。
油气过滤装置,接收该第二过滤气体,并将该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一第二溶液内,以过滤该第二过滤气体内之油气,以产生一第三过滤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系一惯性力分离装置,以惯性力分离该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惯性力分离装置可包括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一进气管,该第一腔体系用以容纳一第一溶液,该第一进气管系由该第一腔体之外侧延伸至该第一腔体内,用以将该含油雾气体引导至该第一溶液之表面以分离该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系一滤网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油滴过滤装置系一离心力分离装置,以离心力分离该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离心力分离装置可包括一旋风分离机,该旋风分离机之一入口端系设置于该第一腔体内以抽取该第一过滤气体,该旋风分离机系滤除该第一过滤气体内之该剩余油滴以产生该第二过滤气体,该第二过滤气体由该旋风分离机之一出口端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气过滤装置可包括一第二腔体、一第二进气管、一气泡产生器与一出气口,该第二腔体系用以容纳该第二溶液,该第二进气管系由该旋风分离机之该出口端延伸至该第二腔体内,用以将该第二过滤气体传递至该气泡产生器,该气泡产生器系用以将该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该第二溶液内以滤除该第二过滤气体中之油气以产生该第三过滤气体,该出气口系位于该第二腔体上,该第三过滤气体系由该出气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气过滤装置还可包括一第一管状结构与一第二管状结构,该第一管状结构位于该第二腔体内且透过该气泡产生器连通至该第二进气管,该第一管状结构系由该第二腔体内之一第一高度位置向下延伸至该第二腔体内之一第二高度位置,该第二管状结构系由该第二腔体内之该第二高度位置至少向上延伸至该第二腔体内之该第一高度位置,且位于该出气口之下方,其中,该第一管状结构所定义之流体流动距离系大于该第一高度位置与该第二高度位置间之一垂直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气过滤装置还可包括一灭泡单元与一碎泡单元,该灭泡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管状结构内,且位于该第二溶液之上方,该碎泡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管状结构内,且浸泡于该第二溶液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管状结构包含一弯管结构、一盘管结构或一螺旋管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泡产生器包括一多孔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气过滤装置还可包括一流体循环单元,用以将位于该第二高度位置之该第二溶液抽取至该气泡产生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气过滤装置还可包括一喷洒泵,用以将位于该第二高度位置之该第二溶液抽取至该第二管状结构之上方,再喷洒于该第二管状结构之上方端。
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供之油雾过滤设备,藉由先是第一油滴过滤装置分离出油气内之油滴,再由第二油滴过滤装置分离出油气内之剩余油滴,最后,油气过滤装置过滤油气内之分子态油气之设置,可得到干净无油的气体,提升油雾过滤设备分离油气的工作效果,避免环境污染,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衍生而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述附图包括:
图1是本发明油雾过滤设备过滤含油雾气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油雾过滤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前视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之气泡产生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10-油雾过滤设备;100-第一油滴过滤装置;200-第二油滴过滤装置;300-油气过滤装置;120-第一腔体;140-第一进气管;220-入口端;240-出口端;260-高速风机;280-旋风分离机;290-积油盒;295-管体;310-第二腔体;320-第二进气管;330-气泡产生器;332-壳体;335-多孔结构;340-第一管状结构;350-第二管状结构;360-碎泡单元;370-灭泡单元;375-流体循环单元;380-喷洒泵;390-出气口;395-加热器;L1-第一溶液;L2-第二溶液;H1-第一高度位置;H2-第二高度位置;h-垂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油雾过滤设备10过滤含油雾气体的流程示意图。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雾过滤设备10。如图1所示,油雾过滤设备10包括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与油气过滤装置300。
本案油雾过滤设备10过滤含油雾气体之过程如下:首先,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接收一含油雾气体,并分离该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以产生一第一过滤气体;其次,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接收该第一过滤气体,并分离该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一第二过滤气体;最后,油气过滤装置300接收该第二过滤气体,并将该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一溶液(即图2之第二溶液L2)内,以过滤该第二过滤气体内之油气,产生一第三过滤气体。此第三过滤气体几乎干净无油,可排至油雾过滤设备10外。
前述实施例所提供之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所过滤的油滴直径范围不同。如此,可以有效地滤除含油雾气体中由大至小各种尺寸的油滴(其直径d大致介于0.01μm至1μm),油气过滤装置300则是以分子态的油气(d<0.01μm)为主要分离对象。利用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在进行油气分离前先行滤除其中的颗粒状油滴,可以防止油气过滤装置300中的网状结构或多孔结构被堵塞,如气泡产生器330、灭泡单元370、碎泡单元360等(请一并参见第二图与对应说明文字)。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可选用不同过滤方式之过滤装置。举例来说,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可选择惯性力分离装置或滤网装置。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可选择离心力分离装置。不过亦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可选择滤网装置,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可选择惯性力分离装置或离心力分离装置。
请结合图1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油雾过滤设备10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前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系惯性力分离装置,以惯性力分离该含油雾气体内之该油滴。惯性力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一腔体120与一第一进气管140,该第一腔体120系用以容纳一第一溶液L1,该第一进气管140系由第一腔体120之外侧延伸至第一腔体120内部,用以将含油雾气体引导至第一溶液L1之表面以分离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在一实施例中,此第一溶液L1包含界面活性剂,以吸收油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该第一进气管140系呈L型的惯性导流管,以惯性力分离进入第一进气管140的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具体而言,进入第一进气管140的含油雾气体会经历至少一次变更流动方向,在每次变更含油雾气体之流动方向的过程中,因惯性力的存在,可将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甩出,实现分离。其次,该第一进气管140系位于第一溶液L1的水面高度上方,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会因为惯性力冲击第一溶液L1,而留在第一溶液L1内。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第一进气管140亦可是一个直筒型惯性导流管,含油雾气体会经由直筒型惯性导流管冲击第一溶液L1表面,进而可分离出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
该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系离心力分离装置,以离心力分离该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离心力分离装置包括一旋风分离机280,该旋风分离机280之一入口端220系设置于该第一腔体120内以抽取该第一过滤气体。该旋风分离机280系滤除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第二过滤气体。该第二过滤气体由旋风分离机280之一出口端240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该旋风分离机280系透过一高速风机260将该第一过滤气体由该入口端220抽取进来,经旋风分离机280藉由其离心力滤除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后,将第二过滤气体从该出口端240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可包括一积油盒290,积油盒290系透过一管体295连通至旋风分离机280之入口端220,用以蓄积第一过滤气体内被滤除之剩余油滴。
该油气过滤装置300包括一第二腔体310、一第二进气管320、一气泡产生器330与一出气口390,该第二腔体310系用以容纳第二溶液L2。在一实施例中,此第二溶液L2包含界面活性剂,以吸收油气。该第二进气管320系由旋风分离机280之出口端240延伸至该第二腔体310内。第二过滤气体系由高速风机260带动并传送至气泡产生器330。该气泡产生器330系用以将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再将该气泡注入第二溶液L2内以滤除该第二过滤气体中之油气,以产生该第三过滤气体,该出气口390系位于该第二腔体310上,该第三过滤气体系由该出气口390排出。在一实施例中,此第二溶液L2包含界面活性剂,以吸收油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油气过滤装置300可包括一第一管状结构340与一第二管状结构350。该第一管状结构340位于第二腔体310内且透过气泡产生器330连通至该第二进气管320。该第一管状结构340系由该第二腔体310内之一第一高度位置H1向下延伸至该第二腔体310内之一第二高度位置H2。第二腔体310内之第二溶液L2的水位高度系高于前述第一高度位置H1,使第一管状结构340会完全浸泡在第二溶液L2内。
第一管状结构340所定义之流体流动距离系大于第一高度位置H1与第二高度位置H2间之垂直距离h,以延长第一管状结构340内之气泡由第一高度位置H1移动至第二高度位置H2之时间。所述流体流动距离可理解为第一管状结构340内之流体由第一高度位置H1沿着第一管状结构340之内部构造流动至第二高度位置H2之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尽量延长气泡在第二溶液L2内的滞留时间以提升油气净化效果,第一管状结构340可包含一弯管结构、一盘管结构或一螺旋管结构。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之第一管状结构340系包含一向下盘旋之螺旋管结构以为例示。
该第二管状结构350系由第二腔体310内之第二高度位置H2至少向上延伸至该第二腔体310内之该第一高度位置H1,且位于该出气口390之下方。换言之,第二管状结构350的上方端开口会是位于第一高度位置H1或是其上方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气泡产生器330之全部或至少部分系浸泡于第二溶液L2内,以确保流入气泡产生器330的第二过滤气体可以充分转换为气泡注入第二溶液L2内沿着第一管状结构340流动。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气泡是利用其本身的浮力顺着第二管状结构350向上移动,而未外接水泵驱动,第二管状结构350所定义之流体流动距离可小于第一管状结构340所定义之流体流动距离。举例来说,如图中所示,第二管状结构350可以是一呈垂直走向的直管结构。又,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管状结构350之截面可大于第一管状结构340之截面,以提升空气排放效率。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可直接在腔体内划分一气泡上升区作为第二管状结构350,以节省制造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该油气过滤装置300还可包括一灭泡单元370与至少一碎泡单元360(图中系以二个碎泡单元360为例)。该灭泡单元370设置于第二管状结构350内,且位于第二溶液L2之上方,以避免第二管状结构350上方端开口堆积过多的气泡,而溢出第二管状结构350。就一较佳实施例而言,此灭泡单元370可以是一网状元件。
此二个碎泡单元360系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于第二管状结构350内,且浸泡于第二溶液L2内。碎泡单元360可打碎第二管状结构350内之上浮气泡以增加气泡与第二溶液L2的接触面积,并有助于延长气泡在第二溶液L2内的滞留时间,提升油气滤除效果。就一较佳实施例而言,此碎泡单元360可以是一网状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此油气过滤装置300可包括一流体循环单元375。此流体循环单元375系用以将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之第二溶液L2抽取至气泡产生器330内,以产生一流体循环(也就是由气泡产生器330,经由第一管状结构340至第二高度位置H2,再由第二高度位置H2回到气泡产生器330之流体循环)。在一实施例中,此流体循环单元375可包含一水泵(图未示)。水泵设置于第二腔体310的底部,以抽取第二高度位置H2之溶液。不过亦不限于此,水泵的设置位置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此油气过滤装置300可包括一喷洒泵380。此喷洒泵380系用以将位于第二高度位置H2之第二溶液L2抽取至第二管状结构350上方,再喷洒于第二管状结构350内。透过喷洒泵380喷洒第二溶液L2至第二管状结构350内之第二溶液L2表面,有助于消除在第二溶液L2表面形成的气泡,并可以进一步提升分子态之油气与第二溶液L2的混合效率。
在一实施例而言,此油气过滤装置300可包括一加热器395。此加热器395可设置于第二腔体310内,以提高第二腔体310内之第二溶液L2的温度,提升油气与界面活性剂之反应效率。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此加热器395亦可设置于流体循环单元375内,例如水泵与气泡产生器330间,以提高进入气泡产生器330之第二溶液L2温度,提升油气与界面活性剂之反应效率。又,在一实施例中,在加热器395的出口处和第一腔体120内可各设置一温度感测器(未图示),以利于控制第一溶液L1和第二溶液L2温度。
图3中箭头方向系显示本案油雾过滤设备10的气体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含油雾气体进入第一进气管140时,藉由L型流道以及含油雾气体之高速流动使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因惯性力冲击第一溶液L1之表面,藉由第一溶液L1分离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以产生第一过滤气体。随后,旋风分离机280将第一过滤气体由入口端220抽取进来,藉由离心力滤除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第二过滤气体,再将第二过滤气体由旋风分离机280之出口端240排出。最后,第二过滤气体经第二进气管320被传递至气泡产生器330,并被气泡产生器330转变为气泡,气泡会顺着第二溶液L2之流动方向由第一管状结构340之下方端开口进入第二管状结构350,后续,气泡本身的浮力会使气泡顺着第二管状结构350向上移动而在第二溶液L2表面破裂。气泡内的干净气体(第三过滤气体)就会释放至第二管状结构350之上方空间。出气口390系设置于第二腔体310上,且位于第二管状结构350之上方。前述释放至第二管状结构350之上方空间的干净气体(第三过滤气体)会透过出气口390向外排放。
请一并参照图4所示,图4是图3之气泡产生器33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气泡产生器330内包括一壳体332与一多孔结构335。此壳体332系连接第二进气管320与第一管状结构340。多孔结构335系位于壳体332内,用以将来自第二进气管320之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再注入第一管状结构340内之第二溶液L2。
多孔结构335的孔洞大小可依据所需产生之气泡大小进行选择。此多孔结构335可以是海绵、金属网等具有孔洞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二过滤气体可顺利转变为气泡进入第二溶液L2,多孔结构335系大致呈现扁平状结构,且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又,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的效率,可利用高速风机260等装置提升第二进气管320内之气压。
其次,前述实施例系利用多孔结构335在第二溶液L2内产生气泡。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气泡产生器330亦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将第二过滤气体转换成气泡注入第二溶液L2内。
值得注意的是,图2与图3所示之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与油气过滤装置300系为本案油雾过滤设备10之一实施例。本案不限于此。进一步来说,任何互相搭配可以有效地滤除含油雾气体中的油滴的二个油滴过滤装置均可作为本案之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任何将含油气气体转换为气泡注入溶液内以滤除气体内之油气的装置,均可作为本案之油气过滤装置300。透过此三阶段油雾过滤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气体中不同尺寸的油滴以及分子态的油气,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又,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过滤效率,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所过滤之油滴直径整体而言大于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所过滤之油滴直径。也就是将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作为一粗滤过滤装置过滤含油雾气体以产生第一过滤气体,将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作为一细滤过滤装置过滤第一过滤气体以产生第二过滤气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之油雾过滤设备10,先透过第一油滴过滤装置100分离出油气内之油滴,再透过第二油滴过滤装置200分离出油气内之剩余油滴,最后再透过油气过滤装置300过滤油气内之分子态油气之过滤油气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油雾中各种尺寸的油滴以及气化后呈分子态的油气,得到干净无油的气体,避免环境污染,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过滤设备包括:
一第一油滴过滤装置,接收一含油雾气体,并分离所述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以产生一第一过滤气体;
一第二油滴过滤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过滤气体,并分离所述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一第二过滤气体,其中,所述第一油滴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油滴过滤装置所分离之油滴直径范围不同;以及
一油气过滤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过滤气体,并将所述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一第二溶液内,以过滤所述第二过滤气体内之油气,以产生一第三过滤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系一惯性力分离装置,以惯性力分离所述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力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腔体系用以容纳一第一溶液,所述第一进气管系由所述第一腔体之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以将所述含油雾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溶液之表面以分离所述含油雾气体内之油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滴过滤装置系一滤网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滴过滤装置系一离心力分离装置,以离心力分离所述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分离装置包括一旋风分离机,所述旋风分离机之一入口端系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以抽取所述第一过滤气体,所述旋风分离机系滤除所述第一过滤气体内之剩余油滴以产生所述第二过滤气体,所述第二过滤气体由所述旋风分离机之一出口端排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装置包括一第二腔体、一第二进气管、一气泡产生器与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腔体系用以容纳所述第二溶液,所述第二进气管系由所述旋风分离机之所述出口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以将所述第二过滤气体传递至所述气泡产生器,所述气泡产生器系用以将所述第二过滤气体转变为气泡注入所述第二溶液内以滤除所述第二过滤气体中之油气以产生所述第三过滤气体,所述出气口系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所述第三过滤气体系由所述出气口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装置更包括一第一管状结构与一第二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透过所述气泡产生器连通至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系由所述第二腔体内之一第一高度位置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之一第二高度位置,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系由所述第二腔体内之所述第二高度位置至少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之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且位于所述出气口之下方,其中,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所定义之流体流动距离系大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间之一垂直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装置更包括一灭泡单元与一碎泡单元,所述灭泡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溶液之上方,所述碎泡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内,且浸泡于所述第二溶液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包含一弯管结构、一盘管结构或一螺旋管结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产生器包括一多孔结构。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装置更包括一流体循环单元,用以将位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所述第二溶液抽取至所述气泡产生器内。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雾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装置更包括一喷洒泵,用以将位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所述第二溶液抽取至所述第二管状结构之上方,再喷洒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之上方端。
CN202010945087.5A 2020-09-10 2020-09-10 油雾过滤设备 Pending CN114247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5087.5A CN114247239A (zh) 2020-09-10 2020-09-10 油雾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5087.5A CN114247239A (zh) 2020-09-10 2020-09-10 油雾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7239A true CN114247239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5087.5A Pending CN114247239A (zh) 2020-09-10 2020-09-10 油雾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723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0401Y (zh) * 1998-03-27 1999-07-28 魏山俊 湿法旋风集成除尘器
CN201755441U (zh) * 2010-06-29 2011-03-09 山富机械厂有限公司 油雾分离机的油雾气水洗装置
KR101056687B1 (ko) * 2011-02-01 2011-08-22 주식회사 엘엔에이치환경기술공사 악취 처리 장치
CN106731602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塔内旋流均化增效装置
CN106839111A (zh) * 2017-02-22 2017-06-13 杭州史宾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多功能家用空调机
CN108465299A (zh) * 2017-02-23 2018-08-31 西恩基株式会社 涡流型清洗集尘装置
CN108714621A (zh) * 2018-05-23 2018-10-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热脱附处理有机污染土壤及脱附废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85830A (zh) * 2019-10-10 2019-12-20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回转窑尾气湿法除尘的系统
CN110898620A (zh) * 2019-11-15 2020-03-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0401Y (zh) * 1998-03-27 1999-07-28 魏山俊 湿法旋风集成除尘器
CN201755441U (zh) * 2010-06-29 2011-03-09 山富机械厂有限公司 油雾分离机的油雾气水洗装置
KR101056687B1 (ko) * 2011-02-01 2011-08-22 주식회사 엘엔에이치환경기술공사 악취 처리 장치
CN106731602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塔内旋流均化增效装置
CN106839111A (zh) * 2017-02-22 2017-06-13 杭州史宾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多功能家用空调机
CN108465299A (zh) * 2017-02-23 2018-08-31 西恩基株式会社 涡流型清洗集尘装置
CN108714621A (zh) * 2018-05-23 2018-10-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热脱附处理有机污染土壤及脱附废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85830A (zh) * 2019-10-10 2019-12-20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回转窑尾气湿法除尘的系统
CN110898620A (zh) * 2019-11-15 2020-03-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8660B (zh) 微孔鼓泡式空气净化器
CN208279571U (zh) 一种稠油消泡分离器
CN201932926U (zh) 微旋流式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101559408A (zh) 润滑液分离装置
KR101570613B1 (ko) 공기 정화장치
CN214914539U (zh) 一种水洗空气净化器
CN114247239A (zh) 油雾过滤设备
TWI735335B (zh) 油霧過濾設備
US7306639B2 (en) Demisting chamber with elbow strainer
KR101508175B1 (ko) 자동 공작기계의 집진장치
CN114073876A (zh) 油气净化装置
CN215480771U (zh) 天然气生产用气液分离装置
CN205398287U (zh) 气浮处理油水分离设备
CN212523118U (zh)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装置
CN210278715U (zh) 一种一体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12604323A (zh) 一种柴油车的油水分离器
CN111961510A (zh) 三相分离装置
TW202208052A (zh) 油氣淨化裝置
CN109915871A (zh) 一种基于超重力高效分离的油烟机及其应用
CN111589248A (zh) 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
CN217025420U (zh) 油水分离装置
RU5482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нефт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EP3834907A1 (en)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oily mists
CN220003437U (zh) 除雾装置和除雾系统
JPH09117625A (ja) オイル回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