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4791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4791B
CN114244791B CN202010936987.3A CN202010936987A CN114244791B CN 114244791 B CN114244791 B CN 114244791B CN 202010936987 A CN202010936987 A CN 202010936987A CN 114244791 B CN114244791 B CN 114244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question
text
answ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69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4791A (zh
Inventor
沙莎
陈雪丹
王士元
刘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69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4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4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3Content adaptation, e.g. replacement of unsuitable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响应针对回答显示界面中的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终端用户是指终端中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根据回答文本以及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采用本申请,可以丰富用户描述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画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交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方便用户之间进行即时对话的即时通信应用,因为可以方便用户快速的进行沟通,即时通信应用是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有技术中,一个用户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描述资料通常是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配置标签进行自行选择,由于配置标签的数量与维度均有限,所以用户描述资料并不能精准描述一个用户的属性、爱好或性格,导致所呈现的用户的画像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丰富用户描述信息,提高用户的画像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
响应针对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所述终端用户是指所述终端中登录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根据所述回答文本以及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文本显示模块,用于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
文本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回答显示界面中的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终端用户是指终端中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信息卡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回答文本以及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
信息卡展示模块,用于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其中,信息卡生成模块包括:
信息卡模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卡模板;信息卡模板用于划分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以及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
文本添加单元,用于将目标提问文本添加至信息卡模板中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将回答文本添加至信息卡模板中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生成包含目标提问文本以及回答文本的问答信息卡。
其中,信息卡展示模块包括:
界面显示单元,用于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属性信息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包含终端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界面;属性信息界面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信息卡展示单元,用于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属性信息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其中,信息卡展示模块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对话操作,获取关联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关联用户是指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与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区域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包含用户标识信息的对话界面,对话界面中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信息展示单元,用于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其中,问答信息卡中还包括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针对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的对话操作,创建与所述匿名用户相关联的对话界面;对话界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
提问文本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与所述匿名用户的目标提问文本显示于所述对话界面。
其中,问答信息卡中还包括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文本隐藏模块,用于响应针对问答信息卡的文本隐藏操作,从头像库中获取第二头像;头像库中包含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一头像与第一头像不同;;
头像切换模块,用于在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将问答信息卡中的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切换显示为第二头像;第二头像用于表征问答信息卡具有文本隐藏属性;具有文本隐藏属性的问答信息卡对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不可见。
其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选择界面展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匿名分享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分享选择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分享渠道;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
其中,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包括:
头像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
模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分享模板;分享模板包括头像显示区域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
头像添加单元,用于将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添加至头像显示区域,生成包含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发布在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中。
其中,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包括: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终端用户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标识信息;
分享模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分享模板;分享模板包括第二配置分享文本;
信息融合单元,用于将第二配置分享文本与用户标识信息进行融合,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目标公共通信群组;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包含目标公共通信群组。
其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互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互动用户针对问答信息卡的互动数据;互动数据包含互动行为、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评论文本,互动用户是指与问答信息卡产生互动行为的用户;
数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互动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以及评论文本的评论数量;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获取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浏览量,将用户浏览量、标识数量、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互动行为、评论数量以及评论文本,显示于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其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提问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关联用户是指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与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提问显示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
匿名处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将匿名提问文本向关联用户进行推送。
其中,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问题输入控件;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包括:
输入控件显示单元,用于在控件背景中显示问题输入控件;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
输入界面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问题输入界面;
文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问题输入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在问题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文本数据;
用户文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背景素材,生成包含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将用户提问卡作为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背景素材。
其中,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配置提问控件;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包括:
提问控件显示单元,用于在控件背景中显示配置提问控件;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
配置文本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配置提问控件所对应的配置文本数据;
提问文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背景素材,生成包含配置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将用户提问卡作为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背景素材。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之间可以进行匿名提问,被提问者可以进行实名回答,而被提问者在回答完匿名用户的提问后,匿名用户所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与终端用户(被提问者)所提供的回答文本均会以问答信息卡的形式,展示于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应当理解,通过提问者匿名提问,回答者实名回答并将问答文本展示于回答者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的方式,可以使得用户描述信息中增加了问答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从而可以丰富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提高用户的画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匿名提问的场景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匿名提问文本的场景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供的一种用户实名回答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对话界面中展示问答信息卡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对话界面中展示问答信息卡的展示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匿名用户进行对话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问答信息卡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提问邀请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享提问邀请消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发起匿名提问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匿名提问入口展示的逻辑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提问邀请消息的逻辑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器1000和用户终端集群,用户终端集群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终端,这里将不对用户终端的数量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多个用户终端可以包括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可以分别与业务服务器1000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每个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与业务服务器1000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安装有目标应用,当该目标应用运行于各用户终端中时,可以分别与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使得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接收来自于每个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其中,该目标应用可以包括具有显示文字、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数据信息功能的应用。如,应用可以为社交类应用(例如,即时通信应用),该社交类应用可以用于用户进行沟通联系。本申请中的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根据这些应用获取到业务数据,如,该业务数据可以为一个文本数据,该文本数据可以为一位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向另一位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发起的提问文本。
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将该提问用户进行匿名处理,并将该提问文本推送至被提问用户,应当理解,被提问用户在查看到该提问文本时,提问用户是匿名的。而被提问用户可以针对该提问文本,输入自己的回答,业务服务器也可以获取到被提问用户针对提问文本所输入的回答文本。随后,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根据该提问文本与回答文本生成针对该被提问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并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该即时通信应用中,该被提问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应当理解,通过该包含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描述信息,其他用户(包括提问用户)可以更为精准的了解到被提问用户的属性信息(例如,爱好、性格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多个用户终端中选择一个用户终端作为目标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台式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车载等携带多媒体数据处理功能(例如,视频数据播放功能、音乐数据播放功能)的智能终端,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100a作为该目标用户终端,该目标用户终端中可以集成有上述目标应用,此时,该目标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该目标应用与业务服务器1000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如,用户a在使用用户终端中的目标应用(如即时通信应用)时,用户a可以在该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用户b的点击匿名提问控件,用户终端a可以根据这一针对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动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用户a可以在该提问显示界面中输入自定义提问文本,也可以选择即时通信应用所提供的配置提问文本作为自己的提问文本;随后,用户终端可以将该用户a的提问文本发送至业务服务器1000;该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对该用户a的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将该匿名提问文本推送至用户b,用户b可以通过用户终端b对该匿名提问文本进行回答,用户终端b可以将用户b所输入的回答文本发送至业务服务器1000。业务服务器1000可以根据该匿名提问文本以及该回答文本,生成针对该用户b的问答信息卡,并将该问答信息卡显示于该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用户b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匿名回答,可以使得用户b的回答文本更加客观,更能反应用户b的真实想法,而由此公开的用户b的资料将更加真实。举例来说,如用户a暗恋用户b,想知道用户b喜欢什么样子的对象,而又不方便泄露自己,可藉由本发明所述的匿名问答方法,匿名向用户b提问,并得到用户b最真实的想法。用户a的提问和用户b的回答可以作为用户b的用户描述信息公开在用户b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供好友或陌生人查阅,以更准确地提高用户b的用户的画像。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一个用户终端可以与一个业务服务器相连接,每个业务服务器可以获取到与之相连接的用户终端中的业务数据(如,一个提问文本数据),并对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例如,匿名处理、问答信息卡生成处理等)。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也可以获取到业务数据(如,一个提问文本数据),并对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例如,匿名处理、问答信息卡生成处理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或业务服务器。其中,业务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其中,用户终端以及业务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匿名提问的场景示意图。其中,如图2a所示的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且如图2a所示的用户终端M可以为在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集群中所选取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比如,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用户终端100b;且如图2a所示的用户终端C可以为在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集群中所选取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比如,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用户终端100a。
如图2a所示,在即时通信应用的主页界面中,用户M可以选择一个好友,以查看该好友的好友资料。如图2a所示,用户M选择的好友为用户C,而用户终端M可以响应该用户M的好友选择操作,展示用户资料卡界面,其中,该用户资料卡界面中包括有用户C的属性标签信息(例如,日剧粉、K歌、穷游党大叔以及眼睛男等标签),通过该属性标签信息用户M可以了解到用户C的部分爱好、性格或外貌特征。如图2a所示,该用户资料卡界面中,还包括有匿名提问控件,通过点击该匿名提问控件,用户M可以匿名向用户C发起提问。
如图2a所示,用户M点击该匿名提问控件后,用户终端M可以响应该用户M对该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如图2a所示,在该提问显示界面中,有多个配置的问题,例如,配置问题有“今年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今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你的理想型是什么”、“你最喜欢吃什么”等等。其中,每个配置问题都对应有一个提问控件,用户M在点击该提问控件后,用户终端M就可以响应该用户M对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并获取到该提问控件对应的配置文本数据;同时,在该提问显示界面中,用户M还可以自定义问题,用户在点击问题输入控件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用户M对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文本输入界面,用户M可以在该文本输入界面中输入自己的问题文本数据,在用户M输入完成并确定该问题文本数据无误后,可以点击问题输入控件对应的提问控件,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用户M的对提问控件的这一触发操作,获取到用户M输入的文本数据。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M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文本数据(配置问题或用户M输入的文本数据),以及问题输入控件或提问控件所在的背景颜色,来生成提问卡。如图2a所示,用户M点击配置问题“你最喜欢吃什么”的提问控件,用户终端M可以根据该配置问题“你最喜欢吃什么”的提问控件所在背景的颜色,生成提问卡,该提问卡中包括“你最喜欢吃什么”的文本数据,且该提问卡的颜色与该提问控件所在背景的颜色是一致的。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M可以将该用户M的提问卡作为提问文本,并将该提问文本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可以对该用户M的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
其中,业务服务器对该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的具体方法可以为,可以在数据库中,从头像集合中任意选择一个头像,作为该用户M的第一头像,并在数据库的素材集合中,任意选择一个素材作为该第一头像的背景素材,从而可以得到带有背景素材的目标第一头像,根据该目标第一头像以及该提问文本,可以生成针对用户M的匿名提问文本。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2b,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匿名提问文本的场景示意图。其中,如图2b所示的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
如图2b所示,在数据库的头像集合中,包括头像200a,头像200b,头像200c;图2b所示的素材为背景颜色,在该素材集合中,包括颜色2000a、颜色2000b、颜色2000c、颜色2000d、颜色2000e以及颜色2000f。在头像集合中所选择的头像为200c,在该素材集合中所选择的颜色为颜色2000c,则根据该头像200c与颜色2000c,可以生成针对该用户M的目标第一头像,且该目标第一头像的背景颜色为该颜色2000c。
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目标第一头像与上述用户M的提问文本进行融合,从而可以得到针对用户M的匿名提问文本。如图2b所示,该匿名提问文本中包含该用户M的目标第一头像以及该提问文本。
进一步地,如图2a所示,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匿名提问文本推送至用户C,也就是可以将该匿名提问文本发送至用户终端C(该用户C在该用户终端C中登录了该即时通信应用);业务服务器在将匿名提问文本推送至用户C后,可以向用户终端M返回提问成功消息,而用户终端M在接收到业务服务器返回的提成成功消息后,可以向用户M展示提问成功界面。如图2a所示,该提问成功界面中,包括“提问成功。等待对方回答”的提示文本,且在该配置问题“你最喜欢吃什么”所在区域中,可以显示“已提问”文本,以提示用户M该问题已向用户C进行了提问。
应当理解,用户C可以针对该匿名提问文本进行实名回答,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用户C的回答文本,生成针对该用户C的问答信息卡,并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用户C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2c,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供的一种用户实名回答的场景示意图。其中,如图2c所示的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且如图2c所示的用户终端C可以为在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集群中所选取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比如,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用户终端100a。
如图2c所示,在即时通信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用户C可以接收到业务服务器推送的针对用户M所提供的提问文本的未读提示消息(如图2c所示的“您有一条新的匿名提问”),用户C可以点击该未读提示消息,用户终端C可以响应用户C的针对未读提示消息的触发操作,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该回答显示界面中,可以展示该业务服务器所生成的用户M的匿名提问文本,还有针对该匿名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控件,用户C在点击该回答输入控件后,用户终端C可以响应用户C的这一触发操作,展示回答输入界面,用户C在该回答输入界面可以输入自己的回答文本,同时,在点击该回答输入界面中的同步控件后,该回答文本还将分享至即时通信应用中的共享平台(例如,QQ应用中的QQ空间)。
如图2c所示,用户终端C可以将该用户C输入的回答文本“最爱吃哈密瓜、西瓜以及葡萄”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M所提供的匿名提问文本以及该用户C所提供的回答文本,生成针对该用户C的问答信息卡,随后,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该用户C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同时,因为用户C点击了同步控件,则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共享平台中(作为用户C的一条发布动态),如图2c所示,在该共享平台(QQ空间)界面中,会显示该用户C的用户头像,发表动态的日期、时间等。
应当理解,图2a-图2c描述了即时通信应用中两个用户发起匿名提问,且进行实名回答的流程,进行实名回答后可以更新用户的资料卡信息,从而可以丰富用户资料卡的内容,使得该用户的属性(爱好、性格等)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展示,使得用户的画像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用户终端(例如,上述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或业务服务器(如,上述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执行,也可以由用户终端和业务服务器(如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业务服务器1000)共同执行。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上述用户终端与业务服务器共同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该数据处理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3:
步骤S101,终端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
本申请中,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两个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匿名提问,例如,用户A可以向用户B进行提问,用户终端会将该用户A的身份进行匿名,并将该用户A所提供的提问文本推送至用户B。而用户B在用户终端中登录即时通信应用时,可以在即时通信应用中查看到针对该提问文本的未读提示消息,用户B可以点击该未读提示消息以查看该提问文本,在用户B点击该未读提示消息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用户B的触发操作,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并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用户A(对于用户B而言,用户A的身份是匿名的,用户A为匿名用户)所提供的提问文本。
步骤S102,响应针对回答显示界面中的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终端用户是指终端中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本申请中,在回答显示界面中,针对用户A(指匿名用户)的提问文本,用户B(指终端用户)可以点击回答控件,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回答控件,展示文本输入界面,用户B可以在该文本输入界面中输入自己的回答。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到用户B所输入的回答文本。
步骤S103根据回答文本以及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本申请中,在得到终端用户的回答文本后,可以根据提问文本以及回答文本,生成针对该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其中,对于生成问答信息卡的具体方法可以为,获取信息卡模板;其中,该信息卡模板可以用于划分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以及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随后,可以将匿名用户所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添加至该信息卡模板中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将回答文本添加至信息卡模板中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由此可以生成包含目标提问文本以及回答文本的问答信息卡。
进一步地,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其中,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可以是指终端用户的属性信息界面中的一个区域,则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的方法可以为,用户终端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属性信息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包含该终端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界面;该属性信息界面中包括有用户描述信息区域;随后,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该属性信息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终端用户或其他用户可以点击针对该终端用户的属性信息查看控件(例如,可以点击该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在点击属性信息查看控件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触发操作,展示针对该终端用户的属性信息界面,在该属性信息界面中,包括该终端用户的属性信息(例如,爱好看日剧、美剧,外貌戴眼镜等)。同时,该属性信息界面中还包括一个区域(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用以显示该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
例如,如上述图2a-图2c所示,用户M(指匿名用户)可以向用户C(指终端用户)进行匿名提问,用户C可以进行实名回答,随后,可以生成针对该用户C的问答信息卡,并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用户C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这里的用户资料卡界面可以理解为属性信息界面。而用户C或其他用户(例如,用户M)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点击该用户C的头像,就可以查看到包括该问答信息卡的属性信息界面。
其中,应当理解,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可以是指即时通信应用中,终端用户与另一个关联用户之间的对话界面中的一个区域,则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该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的方法可以为,用户终端响应该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对话操作,可以获取到关联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其中,该关联用户是指在该即时通信应用中,与该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随后,可以显示包含该关联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的对话界面,其中,该对话界面中包括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展示于该对话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4a,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对话界面中展示问答信息卡的示意图。其中,如图4a所示的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业务服务器1000,且如图4a所示的用户终端C可以为在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集群中所选取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比如,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用户终端100a;且如图4a所示的用户终端N可以为在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集群中所选取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比如,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用户终端100b。
如图4a所示,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应用界面,用户C可以向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N发送打招呼消息,如图4a,用户C可以点击该用户N所在的区域,用户终端C可以响应用户C的触发操作,展示包含用户N的标识信息(用户N)的对话界面,在该对话界面中,用户C可以输入打招呼消息。用户终端C可以将该用户C输入的打招呼消息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打招呼消息推送至用户N,如图4a,用户N通过用户终端N登录该即时通信应用时,可以进入该用户C的对话界面,并查看到该用户C过来的打招呼消息。
应当理解,在用户终端N的针对用户C的对话界面中,用户N还可以查看到该用户C的缩小版资料卡,该缩小版资料卡中还包含有用户C的问答信息卡。其中,该缩小版资料卡所在的区域,可以理解为该对话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问答信息卡可以展示于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其中,也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作为一个动态更新提醒,并展示于该用户终端N的针对用户C的对话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4b,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对话界面中展示问答信息卡的展示示意图。
如图4b所示,在针对用户C的对话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作为用户C的更新动态,并将该问答信息卡以动态更新提示的方式,展示于对话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由此当用户N与用户C进行对话时,可以根据该动态更新提示消息,去查看该问答信息卡,并以此作为话题与用户C进行对话。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在得到针对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后(终端用户回答匿名用户的提问后),终端用户可以与该匿名用户进行对话,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对话来揭秘该匿名用户是哪一位好友。其中,与匿名用户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终端用户可以点击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中的对话控件,而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终端用户针对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中的对话操作,创建与该匿名用户相关联的对话界面,并将该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与该匿名用户所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显示于该对话界面;其中,该对话界面可以是指用于与该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该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4c,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匿名用户进行对话的示意图。
以上述匿名用户为用户M、终端用户为用户C为例,用户C在回答显示界面中回答完用户M的匿名提问后,可以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中,点击用户M的第一头像,用户终端C可以响应针对该用户C针对用户M的第一头像的触发操作,生成与用户M进行对话的对话请求,并将该对话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随后,业务服务器可以从匿名标识集合中,获取一个标识信息来作为该用户M的匿名标识信息,如图4c所示,该匿名标识信息可以为“菠萝”,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匿名标识信息“菠萝”发送至用户终端C,用户C可以创建包含该匿名标识信息“菠萝”的匿名对话界面(该匿名对话界面与该匿名用户相关联),并展示该匿名对话界面。
如图4c所示,在该匿名对话界面中,用户C可以先接收到该用户M发送的提问文本“你最喜欢吃什么”,且用户C所查看到的用户M的头像为第一头像。在该匿名对话界面中,用户C可以与该用户M进行对话,用户C可以通过通话来揭秘出“匿名菠萝”的真实身份为用户M。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用户在回答完匿名提问后,也可以对问答信息卡进行隐藏(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在将问答信息卡进行隐藏后,该问答信息卡对除该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是不可见的。其中,对问答信息卡进行隐藏的具体方法可以为,针对该问答信息卡,终端用户可以点击文本隐藏控件;随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终端用户对该文本隐藏控件的触发操作,从头像库中获取第二头像;其中,该头像库中包含该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该第二头像与该第一头像不同;随后,在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用户终端可以将该问答信息卡中的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切换显示为该第二头像;其中,该第二头像用于表征该问答信息卡具有文本隐藏属性;而具有该文本隐藏属性的问答信息卡对该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是不可见的。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4d,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问答信息卡的示意图。
以上述匿名用户为用户M、终端用户为用户C为例,用户C在回答显示界面中回答完用户M的匿名提问后,可以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中,点击设置控件,用户终端C针对该用户C的这一触发操作,展示设置选项。如图4d所示,该设置选项包括“仅自己可见”选项、“删除”选项、“举报”选项以及“取消”选项,用户C在点击“仅自己可见”选项后,用户终端C可以响应用户C这一触发操作,向业务服务器发送文本隐藏请求。
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头像库)中的头像集合中选择头像200b,从数据库中的素材集合中选择颜色2000b,根据该头像200b与颜色2000b,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针对该用户M的第二头像。随后,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第二头像返回至用户终端C,用户终端C可以将问答信息卡中用户M的第一头像切换显示为该第二头像。
应当理解,当用户C将该问答信息卡进行隐藏后,除该用户C以外的其他用户均无法再看见该问答信息卡以及该问答信息卡的相关信息。而用户C可以通过该问答信息卡中用户M的第一头像的切换,确定该问答信息卡已被隐藏成功。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用户在对匿名用户的提问进行回答,并得到问答信息卡后,其他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可以对该问答信息卡进行浏览以及互动(例如,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而本申请可以统计互动用户(与该问答信息卡产生互动行为的用户)针对该问答信息卡的互动数据并展示。具体方法可以为,可以获取互动用户针对该问答信息卡的互动数据;其中,该互动数据包含互动行为、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评论文本;随后,可以统计该互动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以及该评论文本的评论数量;随后,可以统计该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浏览量、并将该用户浏览量、该互动行为、该评论数量以及该评论文本,显示于该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例如,以上述图2c所对应实施例为例,在用户C的用户资料卡界面(属性信息界面)中,针对匿名用户“你最近以此和朋友撒谎的经历”所对应的问答信息卡,在该用户资料卡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你最近以此和朋友撒谎的经历”所对应的问答信息卡的下方区域)中,可以显示该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浏览量,互动用户针对该问答信息卡的点赞量以及点赞的互动用户标识信息(如图2c所示的“小明”、“小红”、“小猪猪”以及“可可爱爱”);该用户资料卡界面中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还可以显示针对该问答信息卡的评论量以及互动用户的评论文本,例如,标识信息为“棒棒糖”的用户的评论文本为“你说的这个朋友不会是我吧?”,以及标识信息为“嗑瓜子”的用户的评论文本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之间可以进行匿名提问,被提问者可以进行实名回答,而被提问者在回答完匿名用户的提问后,匿名用户所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与终端用户(被提问者)所提供的回答文本均会以问答信息卡的形式,展示于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应当理解,通过提问者匿名提问,回答者实名回答并将问答文本展示于回答者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的方式,可以增加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之间互动的趣味性,也可以很好地保护提问者的隐私,且可以丰富用户(回答者)的用户描述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画像的准确性;而且好友之间还可以通过用户描述信息上丰富的内容,产生多样的话题进行对话。从而可以看出,在即时通信应用中,本申请可以在好友对话时保护提问者的隐私,增加趣味性,且可以丰富用户描述信息,从而可以增加好友之间的沟通话题。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用户还可以分享匿名邀请消息,以提醒好友向该终端用户进行匿名提问。
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提问邀请消息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S201,响应针对匿名分享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分享选择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分享渠道。
本申请中,终端用户可以点击即时通信应用中的匿名分享控件,而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终端用户针对匿名分享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其中,该分享选择界面至少包括两个分享渠道,该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可以包括该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该终端用户在该即时通信应用中所处的公共通信群组以及关联好友(在该即时通信应用中,与该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步骤S202,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
本申请中,终端用户可以在该分享选择界面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分享渠道进行分享,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终端用户针对该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并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该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
其中,若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分享渠道包含该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则该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该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该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选择了共享平台),获取该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随后,可以获取分享模板;其中,该分享模板可以包括头像显示区域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随后,可以将该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添加至头像显示区域,从而可以生成包含该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以及该第一配置分享文本的提问邀请消息,并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发布在该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该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中。
为便于理解,请一并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享提问邀请消息的示意图。
以上述终端用户为用户C为例,用户C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点击“邀请好友匿名问我”控件后,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用户C的这一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在该分享选择界面中,显示有一个或多个分享渠道(例如,关联用户、公共通信群组以及共享平台等),用户C在该分享选择界面中,可以对分享渠道进行选择,若用户C选择的分享渠道为共享平台,则用户终端C可以获取默认分享模板,以及该用户C的用户头像,随后,用户终端C可以将该用户C的用户头像添加至分享模板中的头像显示区域,由此可以得到包含该用户C的用户头像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点击向我匿名提问”的提问邀请消息。
随后,用户终端C可以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发布至共享平台中。
其中,若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分享渠道包含该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则该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该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终端用户可以在分享选择界面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公共通信群组,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终端用户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终端用户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标识信息;随后,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分享模板;其中,该分享模板包括第二配置分享文本;随后,可以将第二配置分享文本与用户标识信息进行融合,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提问邀请消息,并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该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目标公共通信群组。
例如,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公共通信群组为公共通信群组1,分享模板中的第二配置分享文本为“快来向xxx提问吧”,终端用户的标识信息为“小猪”,则生成的提问邀请消息可以为“快来向小猪提问吧”,可以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该公共通信群组1。若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分享渠道还包括用户E,则可以将该提问邀请消息“快来向小猪提问吧”推送至该用户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可以向关联好友发送邀请匿名提问的消息,从而可以提示关联好友来进行匿名提问。可以增加好友之间互动的可能性。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用户也可以向关联用户发起匿名提问。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发起匿名提问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S301,响应针对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关联用户是指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与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本申请中,以终端用户为上述图2a所示的用户M,关联用户为用户C为例,请一并参见图2a,用户M可以点击用户C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的匿名提问控件,用户终端可以M可以响应用户M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
步骤S302,响应针对提问显示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
本申请中,在该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有问题输入控件,可以用于终端用户自定义问题;同时也包括有配置提问控件,可以用于用户无需自定义问题,直接点击配置问题进行提问。
则对于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用户终端可以在提问显示界面中的控件背景中显示该问题输入控件;其中,该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该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随后,终端用户点击该问题输入控件,用户终端可以响应该触发操作,展示问题输入界面;随后,终端用户可以响应针对该问题输入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在该问题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文本数据;根据该背景素材,可以生成包含该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随后,可以将该用户提问卡作为该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其中,该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该背景素材。
应当理解,对于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的具体方法还可以为,用户终端可以在提问显示界面中的控件背景中显示配置提问控件;其中,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随后,终端用户可以点击该配置提问控件,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配置提问控件所对应的配置文本数据;随后,可以根据背景素材,生成包含配置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并将用户提问卡作为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其中,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该背景素材。
其中,该背景素材可以为图案、颜色等。本申请中,可以统计出一个用户被问同一个问题的次数,根据该次数可以确定问题文本数据所对应的背景素材。
例如,以终端用户为上述图2a所示的用户M,关联用户为用户C为例,请一并参见图2a,在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问题输入控件(用于用户输入自定义问题),该问题输入控件所在控件背景的背景颜色(素材)可以为一个初始颜色,该颜色可以保持不变。而若用户M点击该问题输入控件,则可以在问题输入界面中输入文本数据,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到该文本数据;同理,应当理解,在该提问显示界面中,也包括配置提问控件(配置问题文本所对应的控件,例如,如图2a所示的提问控件),该配置提问控件所在控件背景的背景颜色可以为一个初始颜色,随着这个配置问题被匿名提问的次数的改变,该背景颜色也会随之而变化。用户在点击配置提问控件后,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到该控件对应的配置文本数据(例如,“你最喜欢吃什么”)。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可以生成包含该文本数据或配置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例如,该配置文本数据为“你最喜欢吃什么”,用户终端可以生成用户提问卡,该用户提问卡中的文本数据为“你最喜欢吃什么”,背景颜色为该“你最喜欢吃什么”对应的配置提问控件所对应的背景颜色。
步骤S303,对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将匿名提问文本向关联用户进行推送。
本申请中,对于将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2b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匿名用户的提问文本设置背景颜色的方式,可以使得问答信息卡中的匿名提问文本也会具有背景颜色,由此可以增加页面显示的丰富度;同时,对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可以很好地保护提问者的隐私,且可以增加对话趣味性和私密感。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藉由用户的匿名提问文本和用户终端的回答文本,提取用户终端的属性关键词,如宅男、猪猪女孩、二次元爱好者,作为用户属性信息显示在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匿名提问入口展示的逻辑流程图。其中,该匿名提问入口可以设置在用户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如图2a所示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的匿名提问入口),入口的展示可以通过系统配置、资料卡设置以及双向好友关系三个逻辑来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该匿名提问入口展示逻辑可以为:
步骤801,确定系统配置是否允许展示匿名提问入口。
系统配置(工作人员)先对匿名提问入口进行显示与隐藏操作,在系统配置为允许展示匿名提问入口时,可以进入步骤802。
步骤802,确定用户设置是否打开。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资料卡设置来选择是否展示该匿名提问入口,在用户选择展示该匿名提问入口时,也就是用户设置为打开时,可以进入步骤803。
步骤803,拉取提问文本数据。
这里的提问文本数据可以是指该用户资料卡所属的用户已接收到的提问文本数据。
步骤804,检测是否为双向好友。
可以检测其他用户与该用户是否为双向好友关系,若是,则其他用户可以查看到该匿名提问入口。其中,对于主态资料卡界面,匿名提问入口处可以显示当前用户收到的问题,并可以显示“邀请好友匿名问我”控件,以引导用户邀请其他好友来进行匿名提问(如图2c所示的用户资料卡界面中所显示的“邀请好友匿名问我”控件);而对应客态资料卡界面,匿名提问入口处可以显示当前用户已回答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若步骤801中所确定的系统配置为不允许展示匿名提问入口,则会进入步骤806:隐藏匿名提问入口。而若步骤801中所确定的系统配置为允许展示,但步骤802中所确定的用户设置为未打开,则也会进入步骤806:隐藏匿名提问入口。而若步骤801中所确定的系统配置为允许展示,且步骤802中所确定的用户设置为已打开,但两个用户是双向好友关系,则也会进入步骤806:隐藏匿名提问入口。也就是说,非双向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彼此是看不见对方的匿名提问入口的。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提问邀请消息的逻辑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发送提问邀请消息的逻辑可以为:
步骤901,调用分享组件,通过该分享组件,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将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共享平台或发送至好友以及群组,就是说,可以进入步骤902或步骤905。
步骤902,确定用户是否选择发送到共享平台。
若用户选择将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共享平台,则可以进入步骤903。
步骤903,将提问邀请消息发布至共享平台。
而若用户未选择将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共享平台,则可以进入步骤904。
步骤904,不发布提问邀请消息至共享平台。
同理,在步骤905中,用户也可以选择是否发送至好友或公共通信群组,若用户选择了好友或公共通信群组,则可以进入步骤906。
步骤906,将该提问邀请消息推送至用户所选择的好友或公共通信群组。
而若用户未选择好友或公共通信群组,则可以进入步骤907。
步骤907,不推送提问邀请消息至好友或公共通信群组。
可选的,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在应用中进行匿名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车载系统中,也就是说,可以在车载系统中添加匿名功能。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如图10所示,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文本显示模块11、文本获取模块12、信息卡生成模块13以及信息卡展示模块14。
文本显示模块11,用于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针对目标提问文本的未读提示消息的触发操作,在终端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
文本获取模块12,用于响应针对回答显示界面中的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终端用户是指终端中登录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信息卡生成模块13,用于根据回答文本以及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
信息卡展示模块14,用于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即时通信应用中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其中,文本显示模块11、文本获取模块12、信息卡生成模块13以及信息卡展示模块1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1-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信息卡生成模块13可以包括:模板获取单元131以及文本添加单元132。
信息卡模板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信息卡模板;信息卡模板用于划分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以及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
文本添加单元132,用于将目标提问文本添加至信息卡模板中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将回答文本添加至信息卡模板中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生成包含目标提问文本以及回答文本的问答信息卡。
其中,信息卡模板获取单元131以及文本添加单元13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信息卡展示模块14可以包括:界面显示单元141以及信息卡展示单元142。
界面显示单元141,用于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属性信息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包含终端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界面;属性信息界面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信息卡展示单元142,用于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属性信息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其中,界面显示单元141以及信息卡展示单元14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信息卡展示模块14可以包括:标识信息获取单元143、区域创建单元144以及信息展示单元145。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143,用于响应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对话操作,获取关联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关联用户是指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与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区域显示单元144,用于显示包含用户标识信息的对话界面,对话界面中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信息展示单元145,用于将问答信息卡展示于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其中,标识信息获取单元143、区域显示单元144以及信息展示单元14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问答信息卡中还包括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该数据处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标识获取模块15以及提问文本显示模块16。
标识获取模块15,用于响应针对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所显示的问答信息卡的对话操作,创建与所述匿名用户相关联的对话界面;对话界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
提问文本显示模块16,用于将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与所述匿名用户的目标提问文本显示于所述对话界面。
其中,标识获取模块15以及提问文本显示模块1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问答信息卡中还包括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该数据处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文本隐藏模块17以及头像切换模块18。
文本隐藏模块17,用于响应针对问答信息卡的文本隐藏操作,从头像库中获取第二头像;头像库中包含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第二头像与第一头像不同;
头像切换模块18,用于在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将问答信息卡中的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切换显示为第二头像;第二头像用于表征问答信息卡具有文本隐藏属性;具有文本隐藏属性的问答信息卡对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不可见。
其中,文本隐藏模块17以及头像切换模块18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该数据处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选择界面展示模块19以及邀请消息分享模块20。
选择界面展示模块19,用于响应针对匿名分享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分享选择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分享渠道;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20,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
其中,选择界面展示模块19以及邀请消息分享模块2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1-步骤S202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20可以包括:头像获取单元2011、默认模板获取单元2012以及头像添加单元2013。
头像获取单元2011,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
模板获取单元2012,用于获取分享模板;分享模板包括头像显示区域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
头像添加单元2013,用于将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添加至头像显示区域,生成包含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发布在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中。
其中,头像获取单元2011、模板获取单元2012以及头像添加单元201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
邀请消息分享模块20包括:用户标识获取单元2014、分享模板获取单元2015以及信息融合单元2016。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2014,用于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终端用户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标识信息;
分享模板获取单元2015,用于获取分享模板;分享模板包括第二配置分享文本;
信息融合单元2016,用于将第二配置分享文本与用户标识信息进行融合,生成针对终端用户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目标公共通信群组;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包含目标公共通信群组。
其中,用户标识获取单元2014、分享模板获取单元2015以及信息融合单元201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该数据处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互动数据获取模块21、数量统计模块22以及数据显示模块23。
互动数据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互动用户针对问答信息卡的互动数据;互动数据包含互动行为、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评论文本,互动用户是指与问答信息卡产生互动行为的用户;
数量统计模块22,用于统计互动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以及评论文本的评论数量;
数据显示模块23,用于获取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浏览量,将用户浏览量、标识数量、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互动行为、评论数量以及评论文本,显示于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其中,互动数据获取模块21、数量统计模块22以及数据显示模块2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提问界面显示模块24、用户文本获取模块25以及匿名处理模块26。
提问界面显示模块24,用于响应针对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关联用户是指在即时通信应用中与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25,用于响应针对提问显示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
匿名处理模块26,用于对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将匿名提问文本向关联用户进行推送。
其中,提问界面显示模块24、用户文本获取模块25以及匿名处理模块2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301-步骤S303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问题输入控件;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25可以包括:输入控件显示单元251、输入界面显示单元252、文本数据获取单元253以及用户文本确定单元254。
输入控件显示单元251,用于在控件背景中显示问题输入控件;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
输入界面显示单元252,用于响应针对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问题输入界面;
文本数据获取单元253,用于响应针对问题输入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在问题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文本数据;
用户文本确定单元254,用于根据背景素材,生成包含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将用户提问卡作为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背景素材。
其中,其中,输入控件显示单元251、输入界面显示单元252、文本数据获取单元253以及用户文本确定单元25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配置提问控件;
用户文本获取模块25可以包括:提问控件显示单元255、配置文本获取单元256以及提问文本确定单元257。
提问控件显示单元255,用于在控件背景中显示配置提问控件;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
配置文本获取单元256,用于响应针对配置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配置提问控件所对应的配置文本数据;
提问文本确定单元257,用于根据背景素材,生成包含配置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将用户提问卡作为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背景素材。
其中,提问控件显示单元255、配置文本获取单元256以及提问文本确定单元25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之间可以进行匿名提问,被提问者可以进行实名回答,而被提问者在回答完匿名用户的提问后,匿名用户所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与终端用户(被提问者)所提供的回答文本均会以问答信息卡的形式,展示于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应当理解,通过提问者匿名提问,回答者实名回答并将问答文本展示于回答者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的方式,可以增加即时通信应用中,好友之间互动的趣味性,也可以很好地保护提问者的隐私,且可以丰富用户(回答者)的用户描述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画像的准确性;而且好友之间还可以通过用户描述信息上丰富的内容,产生多样的话题进行对话。从而可以看出,在即时通信应用中,本申请可以在好友对话时保护提问者的隐私,增加趣味性,且可以丰富用户描述信息,从而可以增加好友之间的沟通话题。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述图10所对应实施例中的装置1可以应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还包括: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
响应针对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所述终端用户是指所述终端中登录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根据所述回答文本以及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可执行前文图3到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10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处理装置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设备1000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3到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识别装置或者上述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该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该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该计算机程序以及该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来描述的,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
响应针对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所述终端用户是指所述终端中登录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根据所述回答文本以及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所述问答信息卡中包括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所述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包含于所述终端用户与关联用户之间的对话界面中;所述关联用户是指在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与所述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展示于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的所述问答信息卡可用于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在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中,显示有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回答文本以及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包括:
获取信息卡模板;所述信息卡模板用于划分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以及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
将所述目标提问文本添加至所述信息卡模板中提问文本所属的区域,将所述回答文本添加至所述信息卡模板中回答文本所属的区域,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提问文本以及所述回答文本的问答信息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包括:
响应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属性信息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包含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界面;所述属性信息界面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属性信息界面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包括:
响应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所述关联用户的对话操作,获取所述关联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
显示包含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对话界面,所述对话界面中包括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所显示的所述问答信息卡的对话操作,创建与所述匿名用户相关联的对话界面;
将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与所述匿名用户的目标提问文本显示于所述对话界面;所述对话界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问答信息卡的文本隐藏操作,从所述头像库中获取第二头像;所述头像库中包含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所述第一头像与所述第一头像不同;
在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将所述问答信息卡中的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切换显示为所述第二头像;所述第二头像用于表征所述问答信息卡具有文本隐藏属性;具有所述文本隐藏属性的所述问答信息卡对所述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不可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匿名分享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分享选择界面;所述分享选择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分享渠道;
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所述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所述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
所述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所述提问邀请消息分享至所述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分享渠道,包括:
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
获取分享模板;所述分享模板包括头像显示区域以及第一配置分享文本;
将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添加至所述头像显示区域,生成包含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头像以及所述第一配置分享文本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所述提问邀请消息发布在所述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共享平台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分享渠道包括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
所述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生成提问邀请消息,将所述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目标对象,包括:
响应针对分享选择界面的分享选择操作,获取所述终端用户在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标识信息;
获取分享模板;所述分享模板包括第二配置分享文本;
将所述第二配置分享文本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进行融合,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提问邀请消息,将所述提问邀请消息发送至所述分享选择操作所选择的目标公共通信群组;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公共通信群组包含所述目标公共通信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互动用户针对所述问答信息卡的互动数据;所述互动数据包含互动行为、互动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评论文本,所述互动用户是指与所述问答信息卡产生所述互动行为的用户;
统计所述互动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以及所述评论文本的评论数量;
获取所述问答信息卡的用户浏览量,将所述用户浏览量、所述标识数量、所述互动用户标识信息、所述互动行为、所述评论数量以及所述评论文本,显示于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显示的关联用户的匿名提问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提问显示界面;所述关联用户是指在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与所述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
响应针对所述提问显示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由所述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
对所述用户提问文本进行匿名处理,得到匿名提问文本,将所述匿名提问文本向所述关联用户进行推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问显示界面中包括问题输入控件;
所述响应针对所述提问显示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由所述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包括:
在控件背景中显示所述问题输入控件;所述控件背景中的背景素材是基于所述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次数所确定的;
响应针对所述问题输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问题输入界面;
响应针对所述问题输入界面中的问题确定操作,获取在所述问题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文本数据;
根据所述背景素材,生成包含所述文本数据的用户提问卡,将所述用户提问卡作为所述终端用户所提供的用户提问文本;所述用户提问卡的背景包含所述背景素材。
1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本显示模块,用于终端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展示回答显示界面,在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显示由匿名用户提供的目标提问文本;
文本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回答显示界面中的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的回答输入操作,获取由终端用户所提供的回答文本;所述终端用户是指所述终端中登录所述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
信息卡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答文本以及所述目标提问文本生成针对所述终端用户的问答信息卡;所述问答信息卡中包括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所述第一头像是从用于提供匿名功能的头像库中获取得到的;
信息卡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问答信息卡展示于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所述终端用户的用户描述信息区域;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包含于所述终端用户与关联用户之间的对话界面中;所述关联用户是指在所述即时通信应用中,与所述终端用户具有即时通信关系的用户;展示于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区域中的所述问答信息卡可用于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在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匿名用户进行即时通信的界面中,显示有所述匿名用户的第一头像。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网络接口相连,其中,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提供网络通信功能,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36987.3A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44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6987.3A CN114244791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6987.3A CN114244791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791A CN114244791A (zh) 2022-03-25
CN114244791B true CN114244791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74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6987.3A Active CN114244791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479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086A (zh) * 2010-11-15 2012-05-23 许穗生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系统的问答系统
CN110008329A (zh) * 2019-04-04 2019-07-12 陈楚扬 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109961A (zh) * 2019-05-10 2019-08-09 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画像获取方法及装置、用户需求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6045B2 (en) * 2010-12-23 2017-02-21 Facebook, Inc. Tagging questions from users o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086A (zh) * 2010-11-15 2012-05-23 许穗生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系统的问答系统
CN110008329A (zh) * 2019-04-04 2019-07-12 陈楚扬 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109961A (zh) * 2019-05-10 2019-08-09 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画像获取方法及装置、用户需求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791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reece et al. Online communities: focusing on sociability and usability
Van der Nagel From usernames to profiles: The development of pseudonymity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agg et al. Facebook and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JP7476352B2 (ja) 仮想キャラクタ相互作用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に基づく通信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機器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79139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06036974A2 (en) Online dating tools
CN106330668A (zh) 一种微信投票实现方法及系统
Dookhoo How Millennials engage in social media activism: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KR20150085272A (ko) 멀티계정 sns 시스템을 기반으로 한 광고 콘텐트의 확산 방법
CN112242948B (zh)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35672A (zh) 投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447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116997A (ja) チャット装置、添削可能掲示板装置、統合通信装置、教材評価システム、シナリオ選択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電子メール送信装置
JP7144565B2 (ja) サーバ装置、携帯端末、イベント運営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udiman Virtual online communities: A study of internet based community interactions
Peck Think before you engage: 100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starting a social media marketing campaign
Aljouhi Snapping live: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phemerality nature of messaging in social media settings
Kuznekoff The online presentation of self: Re-examining Goffman's presentation of self across contemporary CMC contexts
CN110912863B (zh) 身份线索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Yam The influence of macro and micro-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consumption of mobile phon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KR20150107927A (ko) 채터봇을 이용한 온라인 채팅 커뮤니티 운용방법
CN114430506B (zh) 虚拟动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Opeyemi et al. WeCha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mong Young Malaysian Adults In Klang Valley, Malaysia
Williamson Twitch. tv and its LGBTQIA+ Tag: A Digital Ethnography Investigating How LGBTQIA+-affirming Video Game Streamers and Viewers Interact and Build LGBTQIA+ Spaces Online
Rekhraj et al. Emotional arousal drives vira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social sharing of domestic political videos by Malaysian urban internet us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03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