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705A -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705A
CN114243705A CN202210165668.6A CN202210165668A CN114243705A CN 114243705 A CN114243705 A CN 114243705A CN 202210165668 A CN202210165668 A CN 202210165668A CN 114243705 A CN114243705 A CN 114243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load
termi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56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3705B (zh
Inventor
刘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56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3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3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pow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ac power and of d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1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 of the supply voltage or curr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改善电子设备存在多种双发射需求时的电源供应问题,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及电源选择电路,第一电源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二电源对第二负载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将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与第三负载连接,可以将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源信号择一提供给第三负载进行供电,和/或将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择一提供给第三负载进行供电,使得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能够同时且独立地对第一负载与第二负载供电,或者对第一负载与第三负载供电,或者对第二负载与第三负载供电,能够实现电源的复用,提高供电效率。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存在需要两个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的场景,为了实现两个频段信号独立同时发射,需要设置至少两个电源以及两个功率放大器,其中一个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另一个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两个功率放大器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因此可以实现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双发射。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存在多种双发射的需求,例如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第二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一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等情况,但电子设备的体积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供电资源实现多种双发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用于改善电子设备存在多种双发射需求时的电源供应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源、第二电感、第二电容以及交流选择电路;其中第一电源包括第一交流端和第一直流端,第一交流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一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一直流端通过第一电感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一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二电源包括第二交流端和第二直流端,其中第二交流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二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二负载供电;第二直流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二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二负载供电。交流选择电路连接第一交流端、第二交流端以及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交流选择电路用于将第一交流端或第二交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或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三负载进行供电。在第一电源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二电源对第二负载供电的情况下,利用交流选择电路将第一交流端或第二交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利用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或者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对第三负载进行供电,当利用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对第三负载进行供电时,第三负载可以与第二负载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二者可以同时工作;当利用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对第三负载供电时,第三负载与第一负载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二者可以同时工作,在用于功率放大器时,利用两个电源可以满足多种双发射所需的电源需求,同时交流选择电路仅对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进行选择,可以避免同时对交流电源信号与直流电源信号进行选择时易发生的交流电源信号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直流选择电路,直流选择电路连接第一直流端、第二直流端以及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直流选择电路用于将第一直流端或第二直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或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三负载的供电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交流选择电路将第一电源的第一交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时,直流选择电路将第一电源的第一直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交流选择电路将第二电源的第二交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时,直流选择电路将第二电源的第二直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连接于交流选择电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在交流通路中设置第三电容,利用电容通交流阻直流的特性,可以阻隔交流通路中的直流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第三电感连接于直流选择电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在直流通路中设置第三电感,利用电感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可以阻隔直流通路中的交流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源与第三电感,第三电源包括第三直流端,第三直流端通过第三电感连接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三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第三电源也可以独立向第三负载提供直流电源信号,以适应不同的功率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第二电容以及直流选择电路;第一电源包括第一交流端与第一直流端,第一交流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一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一交流端还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对第二负载供电;第一直流端通过第一电感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第二电源包括第二直流端,第二直流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直流选择电路连接第一直流端、第二直流端以及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直流选择电路用于将第一直流端或第二直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或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在第一电源对第一负载供电、第二电源对第二负载供电的情况下,第一电源还可以通过直流选择电路对第二负载供电,这样第三负载可以与第二负载同时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二电容串联连接。第一开关可以控制第一交流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回路的通断,在第一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第一电源仅对第一负载供电,不对第三负载供电,第一负载可以与第三负载同时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第三电感连接于直流选择电路与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在直流通路中设置第三电感,利用电感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可以阻隔直流通路中的交流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以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与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为功率放大器。
其中,第二方面与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后盖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后盖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源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源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源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源应用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源应用时发生串扰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多路选择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选择电路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可以是实现信号传输的电性连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的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的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可以应用于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设备、智能眼镜等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
图1至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后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后盖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展示了电子设备的各式内部部件的特定配置。可以理解的是,图1至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图1至图3来说,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某些部件的组合、某些拆分的部件、不同部件的布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00A,壳体100A可以包括前盖101、后盖102以及边框103,前盖101和后盖102相对设置,边框103围绕在前盖101和后盖102的四周,并将前盖101和后盖102耦合在一起。
其中,前盖101可以为玻璃盖板,显示器194设置在前盖101下方。围绕壳体100A的外周可以设置与输入/输出部件对应的结构。例如,在前盖101的顶部设置与前置摄像头对应的开孔105A和/或与受话器对应的开孔106;还可以在边框103的一侧设置按键190,在边框103的底部设置与麦克风对应的开孔107、与扬声器对应的开孔108、与USB接口对应的开孔109;还可以在后盖102的顶部设置与后置摄像头对应的开孔105B。当然,围绕壳体100A还可以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壳体100A内部可以形成腔体,上述内部部件可以容置于该腔体中,例如,参见图3所示,内部部件可以容置于腔体104内。在实际应用中,内部部件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110、用于为内部部件供电的电池142、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扬声器170A、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受话器170B、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麦克风170C、USB接口130、摄像头193A、摄像头193B以及用于产生振动提示的马达191等部件。在印刷电路板110上可以设置有处理电路111、供电电路112、控制电路114、SIM卡接口115、前端(front end modules,FEM)电路116等。其中,FEM电路11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率放大器(PA)、切换开关1161、天线电路1162等,供电电路1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PMIC),后续描述中,将供电电路112中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简称为电源(PMIC),上述至少一个PMIC可以包括PMIC 1121A、PMIC 1121B,PMIC可以是包络跟踪(envelope trace,ET)PMIC,或者是自动功率追踪(auto power trace,APT)PMIC,至少一个ET PMIC或者至少一个APT PMIC可以用于为至少一个功率放大器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PCB 110上还可以设置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存储器、传感器、电感、电容等。这里,为了清楚的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存储器、传感器、电感、电容未在图3中示出。进一步地,由于在印刷电路板110上的部件排布紧密,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放下所有的部件,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对印刷电路板110上部件的排布方式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将内部部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10的一面(如朝向后盖102的一面);或者,可以将内部部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10的两面(如分别位于朝向后盖102的一面,以及位于朝向前盖101的一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参见图3所示,上述至少一个功率放大器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A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功率放大器PA 162C,不同的功率放大器支持不同的频段,用于放大不同频段、不同带宽范围的发送信号;假设,功率放大器PA 162A可以用于放大第一频段的发送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可以用于放大第二频段的发送信号,相应地,至少一个PMIC可以包括:PMIC 1121A和PMIC 1121B,不同的PMIC支持不同的频段范围,PMIC 1121A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A供电,PMIC 1121B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B供电。其中,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电路1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电路以及至少一个射频(RF)电路,一个基带电路可以对应一个射频电路,基带电路与其对应的射频电路可以根据一种或者多种通信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例如,第一基带电路和第一射频电路可以根据5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第二基带电路和第二射频电路可以根据4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第三基带电路和第三射频电路可以根据Wi-Fi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第四基带电路和第四射频电路可以根据蓝牙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等。或者,第一基带电路和第一射频电路还可以同时根据4G技术和5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第二基带电路和第二射频电路还可以根据Wi-Fi技术对信号进行调制等。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基带电路还可以对应多个射频电路,以提高集成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种或者多种通信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或者多种移动通信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又可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5th-Generation New Radio,简称5G、5G技术或5G NR)等。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
当然,处理电路111中还可以包括应用电路,其中,应用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可以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组合,如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这些处理器可以与存储器/储存器耦合或可以包括存储器/储存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储存器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或系统能够在电子设备100上运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可以与处理电路111中的其它部件集成在一个独立器件中;或者,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可以分别为独立于处理电路111的一个独立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基带电路与一个射频电路可以集成在一个独立器件中,该独立器件与处理电路111单独设置。
在具体应用中,上述基带电路可以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核心处理器的电路。基带电路(多核或更多单核)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或控制逻辑,这些处理器或控制逻辑生成用于射频电路的发送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电路可以与应用电路接口耦合,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控制射频电路的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电路可以包括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第五代(5G)基带处理器或未来的其他基带处理器。基带电路可以处理用于射频电路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各种无线控制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带处理器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被包括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模块中,并且可以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来执行。无线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射频移位等。
在实际应用中,基带电路的调制/解调功能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预编码、星座映射/解映射等功能;基带电路的编码/解码功能可以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编码器/解码器等功能;当然,上述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带电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一个或多个)音频DSP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处理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带电路中的各部件可以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机或者单个芯片组中,还可以布置在同一PCB上。另外,基带电路和应用电路的部分或全部构成部件可以设置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上。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带电路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那么,基带电路可以支持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WM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WPAN)等通信。被配置为支持多个无线通信协议的基带电路可以被称为多模式基带电路。
上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备100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其内部部件的个数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在腔体104内还可以包括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另外,由于腔体104的空间有限,为了将诸多的内部部件封装在壳体100A内,需要提高内部部件的集成度。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电子设备100存在很多需要两个频段同时发射的场景,例如在现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中常用的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组网,采用演进通用无线接入网络和新空口双连接(E-UTRAN NR dual connectivity,ENDC)的形式,ENDC是指E-UTRAN与NR同时连接,也即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俗称4G网络)与新空口(new radio,NR)(俗称5G网络)同时连接。ENDC可以LTE为主节点,NR为从节点,也可以NR为主节点,以LTE为从节点,ENDC存在多种双频段发射的情形,例如LTE可以包括低频、中频、高频等频段,相应的NR也可以包括低频、中频、高频等频段。
电子设备100为了实现两个频段信号同时发射,供电电路112需要设计至少两个完全独立的PMIC,以及由不同PMIC供电的至少两个功率放大器,例如图3中示出的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等,图4示出了一种供电电路112的应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PMIC 1121A为功率放大器PA 162A等一系列功率放大器供电,PMIC 1121B为功率放大器PA162B等系列功率放大器供电,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功率放大器PA 162A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因此第一频段的信号与第二频段的信号可以同时进行发射。
电子设备100存在多种不同频段信号的双发射场景,例如功率放大器PA 162C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电子设备100还可能需要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同时发射,或者第二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等,然而考虑到成本、面积等诸多因素,电子设备100的硬件不能够无限制的增加,因此要实现更多频段组合的双发射场景就需要充分复用有限的供电资源。
例如,参考图5,图5示出了另一种供电电路112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方案与图3所示的方案相比还需对功率放大器PA 162C供电,其中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C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A由PMIC 1121A供电,功率放大器PA 162B由PMIC 1121B供电,功率放大器PA 162C通过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从PMIC 1121A与PMIC 1121B中选择一个进行供电,例如当功率放大器PA 162C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同时发射时,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PMIC 1121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C供电;当功率放大器PA 162C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发射时,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PMIC 1121A对功率放大器PA 162C供电,这样能够实现的复用,降低成本。
目前电子设备侧使用较多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电源技术是自动功率追踪(auto power trace,APT),在电池与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端之间设置一个高效的直流-直流转换器,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动态地对功率放大器的电源进行调节,例如当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低于平均值时,将功率放大器的电源降低以提升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在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发射变化时,其电源端的电压也会被直流-直流转换器进行相应的调节,然而APT是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对电源电压进行调节的,调节较为迟缓,不能做到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精确跟踪,如果在功率放大器以最大功率输出时降低电源电压将会导致线性度的恶化。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电源效率,包络追踪(envelope trace,ET)电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子设备侧对功率放大器进行供电。ET电源是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电源,可以根据功率放大器的瞬时输出功率来对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进行调整,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ET电源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APT直流电源与ET交流电源,ET电源包括两个电源信号输出端:直流端APT OUT与交流端ET OUT,因此ET电源输出的电源信号由两路信号合并而成,其中直流端APT OUT由APT直流电源输出APT(直流)电源信号,其中交流端ET OUT由ET交流电源输出ET(交流)电源信号,交流信号与直流信号合并在一起给功率放大器供电,其中ET交流电源可以精确地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根据功率放大器的载波信号生成调制的电压波形,即ET(交流)电源信号,结合APT(直流)电源信号对功率放大器供电,因此ET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能够精确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APT(直流)电源信号用于提供功率支撑,ET(交流)电源信号用于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对电源信号进行微调,APT(直流)电源信号与ET(交流)电源信号合并对功率放大器供电,故ET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能够显著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NSA组网模式下的双发射频段组合种类繁多,例如LTE的低频与NR的高频,LTE的低频与LTE的中频,或者LTE的中频与NR的高频等,为了实现多种双频段发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将需要实现双发射的功率放大器分别连接在两个独立的ET电源模块上,如图6所示。例如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A由ET PMIC 1121A供电,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B由ET PMIC 1121B供电;这样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实现同时发射;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ET PMIC 1121B供电,这样第三频段信号可以与第一频段信号同时发射,但功率放大器PA 162B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二者发射信号的频段不同,所需的电源不同,ET PMIC 1121B无法同时对功率放大器PA 162B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供电,因此第二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无法同时发射,因此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当双发射的频段组合类型增加时,闲置的功率放大器得不到复用,(例如功率放大器PA 162C仅能够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同时工作,即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同时发射,而不能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工作,若要实现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同时发射需要额外设置独立供电的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发射)导致功率放大器的数量增加。
另一种实现方式是不采用ET电源,只用两个APT 电源给所有功率放大器供电,在不同的双发射频段组合中需要复用电源的功率放大器可以通过电源多路选择器进行电源选择。例如图7所示,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A由APT PMIC 1121A供电,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B由APT PMIC 1121B供电;这样第一频段信号可以与第二频段信号同时发射;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APT PMIC 1121A或者APT PMIC 1121B供电,其中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APT PMIC 1121A连接,第二输入端与APT PMIC 1121B连接,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PA 162C,这样可以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APT PMIC 1121A或者APT PMIC 1121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C供电。这种方案虽然能够实现电源以及功率放大器的复用,但由于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对交流信号的隔离度差,因此仅适用于APT电源,无法利用ET电源来改善功率放大器的功耗。
例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一种由ET电源对功率放大器进行供电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功率放大器PA 162C,其中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C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ET PMIC 1121A对功率放大器PA 162A供电,ET PMIC 1121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B供电,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电源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从ET PMIC 1121A与ET PMIC 1121B中选择一个进行供电。
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ET PMIC 1121A或者由ETPMIC 1121B供电,在功率放大器PA 162A由ET电源模组ET PMIC 1121A供电,功率放大器PA162C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ET PMIC 1121B供电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和功率放大器PA 162A可以同时发射;在功率放大器PA 162B由ET PMIC 1121B供电,功率放大器PA162C由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选择ET PMIC 1121A供电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和功率放大器PA 162B可以同时发射;由此可见,当功率放大器PA 162C工作时,无论是和功率放大器PA162A同时发射或是和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发射,ET PMIC 1121A和ET PMIC 1121B两路电源信号将会同时出现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上。
图9示出了一种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的简化示意图,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包括输入端IN1、输入端IN2、输出端OUT以及接地端GND,在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的内部设置有晶体管T1、晶体管T2以及控制器,晶体管T1设置于输入端IN1与输出端OUT之间,晶体管T2设置于输入端IN2与输出端OUT之间,控制器与晶体管T1、晶体管T2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晶体管T1导通、晶体管T2截止时,输入端IN1的信号通过输出端OUT输出;当控制器控制晶体管T2导通、晶体管T1截止时,输入端IN2的信号通过输出端OUT输出,例如当输入端IN1连接ET PMIC1121A、输入端IN2连接ET PMIC 1121B时,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可以实现两个电源信号的选通。
为了保障电源多路选择器1122A具备较强的通流能力,晶体管T1、晶体管T2的面积较大,存在较大的寄生电容,这样的晶体管T1或晶体管T2在截止的情况下,寄生电容对于交流电源信号表现为低阻态,在晶体管T1截止,晶体管T2导通的情况下,输入端IN2接入的交流信号可能会通过晶体管T1与输入端IN1接入的交流电源信号发生串扰,反之在晶体管T2截止,晶体管T1导通的情况下,输入端IN1接入的交流电源信号也可能会通过晶体管T2与输入端IN2接入的交流信号发生串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晶体管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OSFET),晶体管分为N(negative,负)型晶体管和P(positive,正)型晶体管两种类型。晶体管包括源极(source)、漏极(drain)以及栅极(gate),通过控制输入晶体管栅极的电平可以控制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晶体管在导通时,源极和漏极导通,产生导通电流,并且,在晶体管的栅极电平不同时,源极与漏极之间产生的导通电流的大小也不同;晶体管在关断时,源极和漏极不会导通,不会产生电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晶体管的栅极也被称为控制端,源极被称为第一端,漏极被称为第二端;或者,栅极被称为控制端,漏极被称为第一端,源极被称为第二端。此外,N型晶体管在控制端的电平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导通电流;N型晶体管在控制端的电平为低电平时关断,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导通,不产生电流。P型晶体管在控制端的电平为低电平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产生导通电流;P型晶体管在控制端的电平为高电平时关断,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导通,不产生电流。
为了能够实现功率放大器及电源的高效复用,同时避免交流电源信号在不同电源之间发生串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如图1~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以及电源选择单元,第一电源1121A与第二电源1121B均为ET PMIC。
第一电源1121A连接第一负载,例如在图10中,第一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162A,对功率放大器PA 162A供电,第二电源1121B连接第二负载,例如在图10中,第二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B供电。其中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A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各自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因此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
第一电源1121A可以采用ET PMIC,第一电源1121A包括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第一交流端ET OUT1,第一直流端APT OUT1用于输出直流电源信号,第一交流端ET OUT1用于输出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的交流电源信号;第一直流端APT OUT1通过第一电感L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的供电端连接,在直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一电感L1可以阻隔交流信号;第一交流端AC OUT通过第一电容C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的供电端连接,在交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一电容C1可以阻隔直流信号。
第二电源1121B同样采用ET PMIC,第二电源1121B包括第二直流端APT OUT2 与第二交流端ET OUT2,第二直流端APT OUT2用于输出直流电源信号,第二交流端ET OUT2用于输出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的交流电源信号;第二直流端APT OUT2通过第二电感L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的供电端连接,在直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二电感L2可以阻隔交流信号;第二交流端ET OUT2通过第二电容C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的供电端连接,在交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二电容C2可以阻隔直流信号。
电源选择电路包括交流选择电路1122B与直流选择电路1122C。其中交流选择电路1122B包括第一输入端AC IN1、第二输入端AC IN2与输出端AC OUT;第一输入端AC IN1与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交流端ET OUT1连接,第二输入端AC IN2与第二电源1121B的第二交流端ET OUT2连接,输出端AC OUT通过第三电容C3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连接。
直流选择电路1122C包括第一输入端DC IN1、第二输入端DC IN2与输出端DC OUT;第一输入端DC IN1与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直流端APT OUT1连接,第二输入端DC IN2与第二电源1121B的第二直流端APT OUT2连接,输出端DC OUT通过第三电感L3与功率放大器PA162C的供电端连接。
交流选择电路1122B可以将第一交流端E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或者将第二交流端E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即将第一电源1121A的交流电源信号或者第二电源1121B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PA 162C。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交流选择电路1122B可以选用交流电源多路选择器,或是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选择电路。
如图11所示,示出了一种交流选择电路1122B的示意图,交流选择电路112B包括第一输入端AC IN1、第二输入端AC IN2、输出端AC OUT以及接地端GND,交流选择电路内部包括晶体管T1~T4以及控制器,其中控制器与晶体管T1~T4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晶体管T1~T4的通断状态,其中晶体管T1连接第一输入端AC IN1与输出端AC OUT,晶体管T2连接第一输入端AC IN1与接地端GND;晶体管T3连接第二输入端与AC IN2与输出端AC OUT,晶体管T4连接第二输入端AC IN2与接地端GND。
由前述内容可知,交流选择电路1122B包括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将第一输入端ACIN1与输出端AC OUT导通,另一种是将第二输入端AC IN2与输出端AC OUT导通。其中,当交流选择电路1122B工作在将第一输入端AC IN1与输出端AC OUT导通这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晶体管T1导通,晶体管T3截止;同时控制晶体管T2截止,晶体管T4导通,这这样第一输入端AC IN1的交流信号通过晶体管T1传输至输出端AC OUT,而第二输入端AC IN2的交流信号通过晶体管T4导地,利用晶体管T4导地对交流信号的隔离度较好,不会发生电源串扰。当交流选择电路工作在将第二输入端AC IN2与输出端AC OUT导通这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晶体管T3导通,晶体管T1截止;同时控制晶体管T4截止,控制晶体管T2导通,这样第二输入端AC IN2的交流信号通过晶体管T3传输至输出端AC OUT,而第一输入端AC IN1的交流信号通过晶体管T2导地,可以避免发生串扰。
直流选择电路1122C可以将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或者将第二直流端AP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即将第一电源1121A的直流电源信号或者第二电源1121B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PA 162C。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直流选择电路1122C可以选用直流电源多路选择器,或是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选择电路,例如图9所示出的电源多路选择器。
由于不同频段信号独立发射需要由独立的电源供电,因此交流选择电路1122B与直流选择电路1122C需要将同一个ET PMIC提供的交流电源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PA 162C。
例如交流选择电路1122B将第一交流端E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时,直流选择电路1122C相应地将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由第一电源1121A独立供电。
当交流选择电路1122B将第二交流端E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时,直流选择电路1122C相应地将第二直流端AP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由第二电源1121B独立供电。
由此,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第一电源1121A独立供电,此时功率放大器PA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或者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第二电源1121B独立供电,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一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再结合原有的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发射,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112可以对三种双频段发射的场景进行供电。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流选择电路1122B的输入端连接两个电源的交流端,仅需对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提供的交流电源信号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选择电路1122C的输入端连接两个电源的直流端,仅需对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进行选择,避免了同时对交流电源信号与直流信号进行选择时会出现的交流信号串扰等问题。
前述实施方式中,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第一电源1121A的交流电源信号与直流电源信号进行供电,还可以由第二电源1121B的交流电源信号与直流电源信号进行供电,前述实施方式中已经提及,ET电源输出的电源信号由一路APT 直流电源信号与一路跟踪功率放大器载波的ET交流电源信号合成,其中直流电源信号可以追踪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进行调节,交流电源信号实时追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直流电源信号与交流电源信号的合并可以理解为在直流电源信号的基础上,综合实时调节的交流电源信号进行微调,实现实时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目的。
因此,对于输出功率差别较大的两个功率放大器,同一个ET电源可能无法兼顾二者的电源需求,例如其中一个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较高,对电源功率要求较高,另一个功率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较低,对电源功率要求也较低,对于这样输出功率差别较大的功率放大器,若采用同一个ET电源进行供电,如果ET电源匹配对电源功率要求较低的功率放大器,那么可能会无法满足对电源功率要求较高的功率放大器的用电需求;如果ET电源匹配对电源功率较低的功率放大器,那么在对电源功率要求较低的功率放大器供电时可能会存在功率的浪费。
因此,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第一电源1121A或者第二电源1121B的交流电源信号叠加第三电源1121C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进行供电,其中第三电源1121C用于向功率放大器PA 162C提供APT直流电源信号,复用第一电源1121A或者第二电源1121B提供的交流电源信号对功率放大器PA 162C进行供电。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第三电源1121C及电源选择单元,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为ET PMIC,第三电源1121C为APT PMIC。
第一电源1121A连接第一负载,例如图12所示,第一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162A,对功率放大器PA 162A供电,第二电源1121B连接第二负载,例如图11所示,第二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B供电。其中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A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各自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因此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
第一电源1121A可以采用ET PMIC,第一电源1121A包括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第一交流端ET OUT1,第一直流端APT OUT1用于输出直流电源信号,第一交流端ET OUT1用于输出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的交流电源信号;第一直流端APT OUT1通过第一电感L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的供电端连接,在直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一电感L1可以阻隔交流信号;第一交流端AC OUT通过第一电容C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的供电端连接,在交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一电容C1可以阻隔直流信号。
第二电源1121B同样采用ET PMIC,第二电源1121B包括第二直流端APT OUT2 与第二交流端ET OUT2,第二直流端APT OUT2用于输出直流电源信号,第二交流端ET OUT2用于输出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的交流电源信号;第二直流端APT OUT2通过第二电感L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的供电端连接,在直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二电感L2可以阻隔交流信号;第二交流端ET OUT2通过第二电容C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的供电端连接,在交流供电路径中设置第二电容C2可以阻隔直流信号。
第三电源1121C可以采用APT PMIC,第三电源1121C包括第三直流端APT OUT3,第三直流端APT OUT3通过第三电感L3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连接,以向功率放大器PA 162C提供直流电源信号。
电源选择单元包括交流选择电路1122B,交流选择电路1122B包括第一输入端ACIN1、第二输入端AC IN2与输出端AC OUT;第一输入端AC IN1与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交流端ET OUT1连接,第二输入端AC IN2与第二电源1121B的第二交流端ET OUT2连接,输出端ACOUT通过第三电容C3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连接。
交流选择电路1122B可以将第一交流端E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或者将第二交流端E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即将第一电源1121A的交流电源信号或者第二电源1121B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PA 162C。这样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由第一电源1121A或第二电源1121B提供的交流电源信号叠加第三电源1121C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供电。
当功率放大器PA 162C由第一电源1121A提供的交流信号与第三电源1121C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供电时,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162A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一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再结合原有的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发射,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可以实现三种双频段发射的场景,并且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均可以采用APT直流电源信号叠加ET交流电源信号的形式供电,能够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均采用ET PMIC,采用ET PMIC能够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存在部分功率放大器未采用ET PMIC供电而是采用APT PMIC供电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用于对上述情况下的复用电源及功率放大器的多种双频段发射进行供电。
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112包括第一电源1121A、第二电源1121B与电源选择电路。
第一电源1121A连接第一负载,例如图12中,第一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A,对功率放大器PA 162A供电,第二电源1121B连接第二负载,例如图13中,第二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A 162B,对功率放大器PA 162B供电。其中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A与功率放大器PA162B各自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因此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
第一电源1121A可以采用ET PMIC,第一电源1121A包括第一直流端APT OUT1 与第一交流端ET OUT1,第一直流端APT OUT1用于输出直流电源信号,第一交流端ET OUT1用于输出跟踪功率放大器的载波的交流电源信号;第一直流端APT OUT1通过电感第一电感L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的供电端连接,第一交流端ET OUT1通过第一电容C1与功率放大器PA162A的供电端连接。
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交流端ET OUT1还通过第一开关K1、第二电容C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连接,可以向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输出交流电源信号,其中第一开关K1可以控制供电通路的通断。
第二电源1121B采用APT PMIC,第二电源包括第二直流端APT OUT2,第二电源1121B的第二直流端APT OUT2通过第二电感L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的供电端连接。
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直流选择电路1122C,直流选择电路1122C包括第一输入端DCIN1、第二输入端DC IN2与输出端DC OUT;第一输入端DC IN1与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直流端APT OUT1连接,第二输入端DC IN2与第二电源1121B连接,输出端DC OUT通过第三电感L3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连接。
直流选择电路1122C可以将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或者将第二直流端AP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即将第一电源1121A的直流电源信号或者第二电源1121B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PA 162C。
当第一开关K1导通,直流选择电路1122C将第一直流端AP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162C的供电端导通时,第一电源1121A的第一交流端ET OUT1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由第一电源1121A的直流电源信号与第一电源1121A的交流电源信号叠加进行供电,而功率放大器PA 162B由第二电源1121B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供电,这种情况下,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 162B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
或者第一开关K1断开,直流选择电路1122C将第二直流端APT OUT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供电端导通时,此时功率放大器PA 162C由第二电源1121B的提供的直流电源信号独立供电,功率放大器PA 162C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同时工作,第三频段信号与第一频段信号可以同时发射,再结合原有的第一频段信号与第二频段信号发射,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112可以实现三种双频段发射的场景。
功率放大器PA 162C既可以采用第一电源1121A以APT直流信号叠加ET交流信号的方式供电,也可以采用第二电源1121B单独以APT直流信号方式供电,在采用第一电源1121A供电时,可以提高功率放大器PA 162C的工作效率,同时直流选择电路1122C仅需对直流电源信号进行选择,不会发生交流信号的串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如图1~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112以及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可以为功率放大器,例如图10、图12以及图13中的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功率放大器PA 162C等,功率放大器PA 162A用于发射第一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B用于发射第二频段信号,功率放大器PA 162C用于发射第三频段信号,第一频段信号、第二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互不相同,供电电路112与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功率放大器PA 162C连接,供电电路112可以给功率放大器PA 162A、功率放大器PA 162B、功率放大器PA 162C中的任意两个独立供电,以使第一频段信号、第二频段信号与第三频段信号中的任意两个频段的信号可以同时发射。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源、第二电感、第二电容以及交流选择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包括第一交流端和第一直流端;所述第一交流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
所述第二电源,包括第二交流端和第二直流端;所述第二交流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第二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负载的供电端;
所述交流选择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端、所述第二交流端以及第三负载的供电端,所述交流选择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端或所述第二交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直流选择电路,所述直流选择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端、所述第二直流端以及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直流选择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端或所述第二直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交流选择电路将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交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时,所述直流选择电路将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直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交流选择电路将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交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时,所述直流选择电路将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直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交流选择电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连接于所述直流选择电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源与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源包括第三直流端,所述第三直流端通过第三电感连接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
8.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第二电容以及直流选择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包括第一交流端与第一直流端,所述第一交流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连接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第一交流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第三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
所述第二电源包括第二直流端,所述第二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第二负载的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负载的供电端;
所述直流选择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端、所述第二直流端以及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所述直流选择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端或所述第二直流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导通,以将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连接于所述直流选择电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供电端之间。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二负载、所述第三负载为功率放大器。
CN202210165668.6A 2022-02-23 2022-02-23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243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5668.6A CN114243705B (zh) 2022-02-23 2022-02-23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5668.6A CN114243705B (zh) 2022-02-23 2022-02-23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705A true CN114243705A (zh) 2022-03-25
CN114243705B CN114243705B (zh) 2022-07-08

Family

ID=8074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5668.6A Active CN114243705B (zh) 2022-02-23 2022-02-23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37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328A (zh) * 2022-09-07 2023-01-13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n) 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电路和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780A (ja) * 1999-01-07 2000-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瞬断電源切換装置
CN206977312U (zh) * 2017-07-11 2018-02-06 北京泰瑞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阻抗负载的电源电路
CN208508609U (zh) * 2018-07-10 2019-02-15 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不间断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
CN110380741A (zh) * 2019-07-19 2019-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10492A (zh) * 2021-01-29 2021-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EP3879661A1 (en) * 2020-03-10 2021-09-15 CE+T Power Luxembourg SA Safe and resilient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highly efficient microgri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780A (ja) * 1999-01-07 2000-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瞬断電源切換装置
CN206977312U (zh) * 2017-07-11 2018-02-06 北京泰瑞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阻抗负载的电源电路
CN208508609U (zh) * 2018-07-10 2019-02-15 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不间断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
CN110380741A (zh) * 2019-07-19 2019-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879661A1 (en) * 2020-03-10 2021-09-15 CE+T Power Luxembourg SA Safe and resilient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highly efficient microgrid
CN112910492A (zh) * 2021-01-29 2021-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晓春: "双发射结构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328A (zh) * 2022-09-07 2023-01-13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n) 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电路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705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414B (zh) 基于rf变压器的tx/rx集成rf开关
CN112953571B (zh) 使用多个线性调节器向放大器供给电压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US20140087672A1 (en) CMOS Based RF Antenna Switch
CN114976631B (zh) 一种终端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2737566B (zh) 一种接口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243705B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14052413A1 (en) Cmos based rf antenna switch
JP2021193792A (ja) 包絡線追跡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複合カスコード電力増幅器
EP406456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408925A (zh) 向放大器供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97326A (zh) 耦合器及电子设备
US7508262B1 (en) Envelope elimination and restoration amplifier harmon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CN114696867B (zh) 一种射频电路、控制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EP4333311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cessing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111528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供电电路及装置
CN219918925U (zh) 一种射频模组和射频芯片
CN201156734Y (zh) 具压缩发射及接收扩展功能的红外线系统及耳机
WO2024070748A1 (ja) トラッカ回路及び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CN218352499U (zh) 无线通信前端电路装置
CN220234676U (zh) 一种电台设备
WO2023142820A1 (zh) 一种开关电容电路sc及电子设备
KR102534030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를 이용하여 복수의 증폭기들에 선택적으로 전압을 공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16357508U (zh) 电路板组件及通信设备
US8620227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connecting between a transmit chain and an antenna
CN117713851A (zh) 谐波抑制电路、射频前端模组、无线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