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0368A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0368A
CN114240368A CN202111547945.1A CN202111547945A CN114240368A CN 114240368 A CN114240368 A CN 114240368A CN 202111547945 A CN202111547945 A CN 202111547945A CN 114240368 A CN114240368 A CN 114240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olding parameters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79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0368B (zh
Inventor
田喜东
蒋涛
柏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nto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nto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nto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nto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79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03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0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0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并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隐藏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若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工程合格判定;若判定为合格,则生成实际工程模型;若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显示修改意见信息。本申请具有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表甲方对乙方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工程监理是需要对项目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项目工程的品质、时效等指标。
针对于建筑行业,建设方需要为监理方和施工方提供施工图纸、施工要求等,施工方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要求等进行施工,监理方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要求等对施工方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人力、设备、物资等进行清点排查,并进行取样和数据复核,对施工品质等问题进行及时得记录和指正。
监理方需要时刻监督施工方的施工情况,同时复核施工尺寸等,且一般监理方需要负责多个工程标段的监理,建设方在调整施工方案时也需要与监理方和施工方联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工程量较大的项目,由于三方的信息交互量较大,工程的参数等不够直观,难以及时交互和验证,存在有信息流通错误率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实现工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包括:
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工程合格判定;
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
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设方将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设计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工程参数等,工程要求包括施工要求、所用材料要求等,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同步显示于服务器上,方便施工方与监理方查看,且施工方在某个标段部分施工完成后可当场测量各项工程参数等,并将施工成型参数上传至服务器,此时由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尚未确定,因此施工成型参数仅上传不公开显示,仅有施工成型参数上传的消息表示施工测量部分已完成;之后采集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当监理方确认要上传的核准信息后,取消对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此时三方皆可看到设计信息、工程要求、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以此方便三方对数据进行校对,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提升响应速度;且监理方在上传核准信息前难以得知施工成型参数具体情况,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在减少造假可能后,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一致性较高时,表示核准信息的可靠性较高,相反一致性较低时,表示核准信息的可靠性较低,可靠性较高时则可以依据核准信息再判定实际工程是否合格,可靠性较低时则若合格则生成实际工程模型,方便后期查询比对,而若工程合格判定的结果不合格则可向建设方征求修改意见,并在得到修改意见后进行公示,方便施工方的施工和监理方的复核。
优选的,所述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的步骤中,还包括:
获取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均包含施工尺寸;
计算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生成失真度,并判断失真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则在服务器上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应该施工尺寸处显示提示图标;
若不超过,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正常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平均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表示实际的施工尺寸不确定,此时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显示提示图标,从而提示监理员再次对该项进行测量,确定实际尺寸,通过对比排查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率。
优选的,所述设计信息包括工程参数范围;
在所述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正常显示的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判断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是否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
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或该核准信息添加异常标记;
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与该核准信息添加合格标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表示工程的实际尺寸可能超过工程参数范围,因此添加异常标记,而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表示工程的实际尺寸准确且满足条件,从而添加合格标记,表示审核通过。
优选的,还包括:获取对应工程参数范围的修改信息;
依据修改信息调整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的工程参数范围;
于信息同步页面上所调整的工程参数范围处显示修整标记;
判断该项工程参数范围是否存在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
若存在,则增加历史参数参考区,将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录入历史参数参考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设方可能应甲方要求或工程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工程参数范围,此时根据修改信息调整信息同步页面上的工程参数范围;但可能由于调整过晚,施工方或监理方已经完成了测量或复核,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将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保存显示至历史参数参考区,方便后期进行追溯,或者作为修改工程的参考,方便再次施工建设,同时预留出显示区供新的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显示。
优选的,所述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的步骤后,还包括:
依据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于人机交互界面上生成工程的设计模型;
获取对应设计模型上任一特征的第一触发指令;
基于第一触发指令,于设计模型上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程的设计模型方便施工方根据可视的模型进行施工,提升施工的准确率,同时在接收第一触发指令时,设计模型上会显示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例如墙体的尺寸范围,从而方便施工查找和匹配工程的施工位置及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也方便监理方测量对应特征的工程参数范围。
优选的,在所述生成实际工程模型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设计模型;
获取实际工程模型;
获取设计模型的预设的基准面,基准面为设计模型开始搭建的第一个面特征;
获取基准面的空间坐标;
依据基准面的空间坐标,确定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在同一坐标系内的位置,并搭建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
标记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未重合部分的块特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块特征可以查找到当前更新得到的实际工程模型与设计模型不重合的部分,表示实际工程模型缺失或溢出的部分,以此方便施工方进行修改,也方便设计方提出修改意见,以此提升异常问题检查分析效率以及返工效率。
优选的,在所述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的步骤中,还包括:
获取当前工程的计划总工期及该工程包含的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依据计划总工期及施工成型参数对应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计算工程完成进度;
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对应工程完成进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建设需要约定交付周期,约定交付周期后则会确定所有标段的计划总工期以及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当施工成型参数上传后,表示施工方已经完成了当前标段的施工,此时依据计划总工期及计划分工期则可计算得到工程完成进度。
优选的,在所述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标段从开始施工到上传施工成型参数的初次完成工期;
获取当前标段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异常项数,获取该标段的施工成型参数的总项数,依据异常项数与总项数计算对应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
依据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及其计划分工期计算延期时间;
依据计划总工期、初次完成工期及延期时间计算剩余工期;
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剩余工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成型参数项上传后,经监理方复核之后,可能存在小概率的异常问题,因此需要根据这些计算剩余工期,即计算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项数与总项数的异常项占比,也就是需要重新修整维护的部分,据此可估算出延期时间,之后再计算剩余工期。
优选的,还包括:
获取施工异常信息,所述施工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点位置信息、异常类型、异常点的施工成型参数;
上传施工异常信息至服务器;
依据异常类型调用预设的异常图标,并依据异常点位置信息于设计模型上对应处显示异常图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异常类型转化为异常图标,方便三方的工作人员进行理解,同时异常图标会标注于设计模型的异常点位置上,从而方便三方的工作人员快速锁定需要修整的部分,同时方便复核和排除异常点,提升施工与交付效率。
第二方面,为了实现工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同步显示模块,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施工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信息解锁模块,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失真度分析模块,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工程判定模块,用于在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执行工程合格判定,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
意见上传模块,用于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设计图纸、工程参数等设计信息,通过同步显示模块将上述信息同步于服务器上,方便施工方与监理方查看,且施工方在某个标段部分施工完成后可当场测量各项工程参数等,并通过施工信息采集模块将施工成型参数上传至服务器,此时由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尚未确定,因此施工成型参数仅上传不公开显示,仅有发布信息表示施工测量部分已完成;之后通过第二获取模块采集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最后信息解锁模块取消对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此时三方皆可看到设计信息、工程要求、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以此方便三方对数据进行校对,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提升响应速度;且监理方在上传核准信息前难以得知施工成型参数具体情况,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三方皆可看到设计信息、工程要求,方便施工与监理,同时在施工成型参数上传时监理可以依据施工完成情况进行复核,当核准信息上传时所有数据都会显示,一方面方便三方对数据进行校对,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提升响应速度;另一方面监理方在上传核准信息前难以得知施工成型参数具体情况,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
2.当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表示实际的施工尺寸不确定,此时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显示提示图标,从而提示监理员再次对该项进行测量,确定实际尺寸,通过对比排查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率;
3.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表示工程的实际尺寸可能超过工程参数范围,因此添加异常标记,而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表示工程的实际尺寸准确且满足条件,从而添加合格标记,表示审核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主要展示设计模型的生成与应用步骤。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主要展示一次检查的步骤。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主要展示二次检查的步骤。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主要展示工程参数范围的修改步骤。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主要展示工程完成进度、延期时间的计算步骤。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参照图1,其具体步骤如下:
S100: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具体的,设计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工程参数等,设计图纸可以是二维图纸,例如dwg文件,也可以是三维图纸,例如x.t文件,工程参数包括工程各标段的设计尺寸以及人员、物资配置等。其中,工程参数采用区间的方式表示,允许施工方施工时存在合理的误差,因此工程参数包含工程参数范围,工程要求包括施工要求、所用材料要求等,施工要求包括保温、防水要求等。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由建设方的工作人员人工上传录入。
S200: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具体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上传至服务器后,三方均可在各自的联网终端上查看,以此方便施工与监理,且信息同步页面上会显示多个控件,例如图纸控件、参数控件等,当用户点击图纸控件时,人机交互界面上会弹出设计图纸的页面,当用户点击参数控件时,则界面上会显示对应的参数。
参照图2,设计信息与工程要求的展示可采用各种形式,例如文字展示、表格展示、拓扑图展示、动画展示等,例如参数的展示可采用表格展示,模型的展示可采用图片、动画。
S201:依据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于人机交互界面上生成工程的设计模型。
具体的,设计模型采用设计信息中包含的设计图纸,具体的样式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其形式可采用三维模型或二维模型,借助于flash等插件可实现三维模型的展示。
S202:获取对应设计模型上任一特征的第一触发指令。
S203:基于第一触发指令,于设计模型上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
具体的,设计模型中的特征指线条、端点、面、实体等,触发某一“线条”时可显示其长度、角度等,触发某一“面”时可显示其长宽及面积等。
S300:参照图1,采集施工方的发布信息,发布信息包含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发布信息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具体的,施工成型参数即已完成的工程标段的测量参数,包括长度、宽度等施工尺寸,例如浇筑完成的墙体的高度、宽度及厚度等。发布信息包括工程标段的编号、完成时间等,其与施工成型参数绑定,两者一一对应,以此方便建设方和监理方了解完成施工和测量的工程部分。施工方在按照设计信息和工程要求完成部分标段的施工后,可直接测量工程标段的各项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进行信息同步,且施工成型参数一开始会对监理方等进行隐藏保密,避免出现参数造假的问题。
S400: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具体的,核准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均与工程参数范围一一对应,核准信息除了包含施工成型参数所对应的工程标段的各项施工尺寸以外,还包含监理方职责内的其他测量项,例如实际参数与设计参数的偏差值,例如问题总结、评价等,而确认指令由监理方输入,例如在监理方填入核准信息后该填入界面会显示确认控件,在监理方通过触摸输入或外设输入触发确认控件时,即可生成确认指令。
其中,建设方分为至少一个设计组,设计组可细分为设计员,每个设计员对应一个设计账号。
施工方分为至少一个施工组,施工组可细分为施工员,每个施工员对应一个施工账号,施工账号可上传其对应的施工工程的编号及施工成型参数。从所有施工账号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汇总并生成施工参数数据库。
监理方分为至少一个监理组,监理组可细分为监理员,每个监理员对应一个监理账号,监理账号可上传其监理的施工工程的编号及核准信息。从所有施工账号上传的核准信息汇总并生成核准信息数据库。
S500: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具体的,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可单独针对监理账号进行隐藏,而对设计账号不隐藏,以此方便建设方进行查看,同时避免监理方造假。取消对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须先依据核准信息查找到与其施工尺寸一一对应的施工成型参数,以此确定取消隐藏的对象,再获取取消隐藏的权限,最后执行取消隐藏的操作。增加查找锁定的步骤,一方面可方便监理方查找到测量的错误项以及遗漏项,另一方面避免在没有对应的核准信息时提前公开施工成型参数,提高信息安全性。
且数据库中每采集到一个对应施工参数数据库中的某一编号的核准信息时,则对施工工程的编号,及其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进行公示,公示的信息所有设计账号、所有监理账号及所有施工账号均可查看。
参照图3,由于施工方或监理方可能存在测量失误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进行失真度检验,即一次检查,具体步骤如S501-S503所示:
S501:获取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均包含施工尺寸;
具体的,施工尺寸即可通过数值表示的施工参数,例如高度、宽度、深度、角度等。
S502:计算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生成失真度;
S503:判断失真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搭建实际工程模型;
若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正常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并执行工程合格判定。
具体的,预设阈值由建设方指定,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与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的比值,即为失真度。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表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偏差较大。同时各项施工尺寸的失真度可以取平均值,以此反映数据的整体的真实度,例如失真度过高时,表示其中一组数据存在错误,因此需要二次复核操作,二次复核操作需要施工方和/或监理方重新测量施工尺寸再上传,生成复核信息。若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表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偏差不大,表真实。
失真度表示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的差异性,由于设计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的各项参数均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失真度的计算可以按照先分配权重再计算和值的方式,设计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每项参数按照重要性分配权重,重要性越高权重越高,施工成型参数的某项参数与核准信息对应参数的差值与其对应权重相乘,得到某项参数的乘积,即单项评估分,最后将各项参数的单项评估分求和得到失真度的量化值,当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表示不可靠,当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表示可靠、可信任。
二次复核操作表示监理人员需要进行第二次复核工程的工作,重新采集一遍工程的参数,二次复核的监理人员可与第一次复核的监理人员不同。在减少造假可能后,当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差异较大时表示某一方测量数据存在问题,无法通过相互验证的方式进行查证,所以需要引入二次复核操作,得到可信任的一组数据,该组数据若与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任一者相近,则表示失真度低、可靠度高、可信任,可作为最终参考,若不与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任一者相近,则需要三次复核,甚至四次复核,直至得到可信任的数据。
S504: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在服务器上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应该施工尺寸处显示提示图标;
若不超过,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正常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具体的,复核异常信息包括该项施工尺寸所属的施工成型参数、核准信息及工程参数范围的名称,还可包括测量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步页面上会显示工程参数范围、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可采用表格、图文等形式进行整理,若采用表格,则可在表格的工程参数范围所在单元格内显示提示图标。
实际工程模型的搭建方式具体包括:
S510:获取复核信息中的施工尺寸;
S520:依据施工尺寸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具体的,实际工程模型采用三维模型。
实际工程模型与设计模型采用同一比例,并实现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的
S530:获取设计模型;获取实际工程模型;
S540:获取设计模型的预设的基准面,基准面为设计模型开始搭建的第一个面特征。
具体的,基准面采用设计模型开设搭建的第一个面特征,同时也是施工顺序中第一个步骤的工程基础,施工方从该面上开始施工。
S550:获取基准面的空间坐标;
依据基准面的空间坐标,确定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在同一坐标系内的位置,并搭建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
具体的,建设方一开始会给予基准面对应的空间坐标,例如整个工程为一幢建筑,则该建筑的某一层的地面可作为相应标段的基准面,例如作为该楼层墙体标段的基准面。以该基准面搭建坐标系,例如采用三维坐标系,将同一比例的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按照对应位置导入该坐标系内,使得两者的基准面完全重合。基准面也可被替代为基准线、基准点等其他特征,后台也可人工指定基准面,并重构坐标系、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
S560:标记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未重合部分的块特征。
具体的,标记可采用高亮、透明度区分等方式表现,用于区分未重合部分与重合部分,若实际的施工工程与设计时偏差不大,则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重合部分较多,未重合部分相对较少,反之,若偏差较大,则重合部分相对较少,未重合部分较多。而未重合部分的块特征即实际工程模型与设计模型的差异部分,即缺失部分或溢出部分,以此方便施工方直观得了解工程的缺陷部分,同时方便建设方提供修改意见。
参照图4,在一次检查结束,排除掉不准确的施工尺寸后,再进行工程合格判定,即二次检查,核对施工尺寸是否在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内,并标记出异常项,具体步骤如下:
S600:获取步骤S504中正常显示的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S601:判断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是否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
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或该核准信息添加异常标记,则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不合格;
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与该核准信息添加合格标记,则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
具体的,排除掉一次检查中筛选出的错误施工尺寸后,若施工成型参数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表示施工成型参数没有达标,则可在该项施工成型参数所在的单元格内显示异常标记;若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可在该项核准信息所在的单元格内显示异常标记。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均未达标,则两者的单元格内均显示异常标记,异常标记可采用例如红叉图形标记等。
S602: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并执行步骤S530-S560;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603;
S603: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具体的,工程合格判定可由监理方和/或建设方人工执行,也可通过计算得到,采用加权算法,即选取核准信息或经二次或多次复核操作后得到的最终参数,计算其中每项参数与设计信息中对应项参数的差值,再分配该参数预先指定的跟重要性关联的权重分进行乘法计算,最终各项参数的乘积的和值可作为施工误差评估分,施工误差评估分越高则表示施工的实际工程相比设计模型的还原度越低,施工误差评估分未超过预设值时则可判定为合格,施工误差评估分超过预设值时则可判定为不合格。
修改意见信息由建设方在了解工程参数模型与核准信息后进行意见提示,针对多项与设计信息的参数相差较大的参数进行指示,例如施工工程为墙体,核准信息中墙体的厚度尺寸比设计信息中的厚度尺寸超了1公分,则修改意见中在该项参数下增加意见栏,意见栏中显示“墙体厚度-1公分、重新砌平”,并在得到修改意见后进行公示,即上传服务器并同步到施工方与监理方的终端设备,方便施工方的施工和监理方的复核。
具体的,修改意见信息查阅和上传步骤如下:
当上述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不合格时:
S1:调取判定结果、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并与对应的施工工程的编号绑定,生成问题信息;
S2:将所有问题信息汇总成问题清单,将问题清单显示于人机交互界面上;
S3:于问题清单上显示多个以施工工程的编号为标题的问题控件,当用户触发任一问题控件时,则会弹出对应编号的判定结果、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
具体的,判定结果包括施工成型参数、核准信息等是否合格,同时也可包含施工成型参数、核准信息中与工程参数范围偏差较大的异常项,方便三方查看。在问题清单上罗列所有的问题信息对应的问题控件,当建设方的设计员登录其设计账号时,可查看问题清单,而施工工程的编号是与设计账号绑定的,即设计员的设计账号会收到自身参与设计的施工工程对应的问题信息,或在问题清单上标注出自身参与设计的施工工程的问题信息,并根据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提出修改意见并生成修改信息,修改意见包括工程的修改参数等。所有修改信息汇总成意见数据库,其中,每一项修改信息对应一个问题信息,意见数据库的修改信息所有设计账号、所有监理账号及所有施工账号均可查看。
在筛选出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后,可根据其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查找到对应的工程标段,依据设计信息对应的设计模型,查找到对应的特征,该特征即异常点,再通过以下步骤标记出异常点:
SA1:获取施工异常信息,所述施工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点位置信息、异常类型、异常点的施工成型参数。
具体的,二维的设计模型采用二维坐标系进行特征的定位,三维的设计模型采用三维坐标系进行特征的定位,异常点位置信息表示异常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异常类型可分为尺寸不足、尺寸过大、表面不平整等,异常类型可方便施工方后期进行相应的修整。异常点的施工成型参数则可方便施工方进行尺寸回调,也方便监理方在回调后再次核准。
SA2:上传施工异常信息至服务器;
SA3:依据异常类型调用预设的异常图标,并依据异常点位置信息于设计模型上对应处显示异常图标。
具体的,异常图标与异常类型一一对应,用于方便三方了解异常点的异常类型,起到启示作用。通过设计模型与异常点的结合可实现全局观察,方便查找到各异常点之间的联系、存在的隐患以及尺寸调整的最佳方法。
在用户触发第一触发指令时,设计模型上也可显示核准信息,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基于第一触发指令,判断该项工程参数范围是否存在已上传的核准信息;
若存在,则于设计模型上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
若不存在,则于设计模型上仅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
具体的,当工程标段进入施工完成阶段时,设计模型同步更新,依据上传的核准信息为设计模型的各特征添加唯一确定的核准信息,方便三方进行查看和作出调整。其中,唯一确定的核准信息指施工尺寸与施工成型参数的施工尺寸的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核准信息,或经再次测量核实更新后的核准信息。
参照图5,若建设方需要对工程参数范围进行修改,则执行如下步骤SB1-SB3:
SB1:获取对应工程参数范围的修改信息。
具体的,修改信息包括修改时间,还包括修改后的工程参数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例如“2020/10/07,16:00,墙体厚度:20-21cm修改至25-26cm”。
SB2:依据修改信息调整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的工程参数范围。
具体的,工程参数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可采用独立的输入框,每次输入后用户再进行确认,确定修改后的上限值与下限值。
SB3:于信息同步页面上所调整的工程参数范围处显示修整标记。
具体的,每次输入上限值或下限值并确认后,系统会自动检查是否与原工程参数范围不同,若出现不同之处则会显示修整标记,例如在工程参数范围所在单元格内显示“改”字。
SB4:判断该项工程参数范围是否存在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
若存在,则增加历史参数参考区,将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录入历史参数参考区。
SB5:依据新的工程参数范围重新搭建设计模型。
具体的,历史参数参考区为一独立显示区,用于单独显示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若存在核准信息,则核准信息也会显示在历史参数参考区内,用于方便施工方与监理方参照施工情况进行修整和复核。历史参数参考区可直接显示于信息同步页面上,也可采用触发显示的方式,例如通过触摸输入触发修整标记时显示历史参数参考区的弹窗。
参照图6,对工程完成进度、延期时间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SC1:获取当前工程的计划总工期及该工程包含的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具体的,计划总工期与计划分工期由建设方根据设计情况、施工方根据施工量及监理方根据复核工作量统筹决定,并进行指定。计划总工期包含所有工程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SC2:依据计划总工期及施工成型参数对应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计算工程完成进度;
SC3: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对应工程完成进度。
具体的,工程完成进度以时间为量化标准,可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可对施工方与监理方的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延误工期。具体的计算方式可采用例如:工程完成进度=100%*(A1+B1+C1)/Z,其中A1、B1、C1分别为已完成的工程标段A、B、C的计划分工期,Z为计划总工期,每当发布一次发布信息,都会叠加一次对应的工程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SD1:获取核准信息;
SD2:基于核准信息,获取当前标段从开始施工到上传施工成型参数的初次完成工期。
具体的,在监理方上传核准信息时,获取该核准信息对应的标段从开始施工到上传施工成型参数为止的时长,该时长即初次完成工期,表示了施工方初次完成该标段所用时长。
SCD3:获取当前标段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异常项数,获取该标段的施工成型参数的总项数,依据异常项数与总项数计算对应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
SD4:依据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及其计划分工期计算延期时间。
具体的,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指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的施工成型参数,表示该工程标段还需要进行修整,而异常标记的项数越多,则需要调整的部分越多,表示调整的工作量越大,延期时间越长,以此计算延期时间。其中一种计算方法示例如下:某一标段的异常项占比G=m/n,其中m为该标段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项数,n为该标段的总项数。该标段的延期时间t=G*T1,T1是该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SD5:依据计划总工期、初次完成工期及延期时间计算剩余工期。
具体的,剩余工期=T-X-(T0+T1*G)=T-X-(T0+T1*m/n),其中,T0即该标段的初次完成工期,X指整个工程所有已完成标段的耗时,剩余工期是在某一或多个标段需要调整时提供的预估值,当该标段彻底完工时则实际用时会计算至X中,依次类推。当存在多个需要修整的标段时则会出现T2、T3等,通过累计的方式进行计算。
SD6: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对应剩余工期。
同一工程的多个标段之间可能存在施工先后顺序、或者尺寸约束,因此可对此类标段进行以下处理:
SE1:获取两个或多个工程标段的关联标签,记录工程标段的工程编号。
具体的,在尺寸上具有相互约束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工程标段具有关联标签,关联标签上记录有具有相互约束关系的工程标段的工程编号。例如,若某一工程标段在施工时会受另一工程标段的尺寸等影响,或建设方在设计时增加了对两个或多个工程标段组合后模型的尺寸约束,例如A标段具有X米宽的槽,B标段具有宽度为Y的端部,B标段的端部需插入A标段的槽内,此时X需大于Y,才可实现,则A标段与B标段具有关联标签。
SE2:获取各工程标段的施工成型参数;获取预设的组合模型参数;
SE3:绑定组合模型参数与关联标签。
具体的,施工员通过施工账号上传各独立的施工标段的工程成型参数,组合模型参数包含于监理员上传的核准信息中,组合模型参数与关联标签绑定,组合模型参数包括具有同一关联标签的各工程标段组合后模型的尺寸。
SE4:当获取到组合模型参数时,比对组合模型参数与设计信息,执行工程合格判定;
若工程合格判定的结果为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E5-SE6。
SE5:依据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独立生成问题信息,录入问题清单;
SE6:依据问题清单获取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将修改意见信息发送对应的施工账号。
具体的,由设计员登录设计账号进行回复得到设计员的修改意见信息。将修改意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施工账号,施工员按照修改信息进行修复。
若工程合格判定的结果为合格,则向对应的施工账号发送确认信息。
具体的,施工员在收到确认信息可继续施工下一工程标段。
针对于施工方不止一个施工组的情况,每个施工组或施工员单独具有一个施工账号,在此基础上执行以下步骤SE1-SE7:
SF1:获取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设计信息中包含分工图纸及分工信息;
SF2:依据分工信息将总图纸划分为多组分工图纸,分工图纸对应至少一个工程标段,一个工程标段至少对应一项施工作业。
SF3:依据分工信息获取对应施工组的施工账号,施工账号对应一组施工组;
具体的,施工组至少负责一项分工图纸对应的施工作业。
SF4:将各分工图纸发送至对应的施工组,依据分工信息分配施工作业的施工顺序。
具体的,施工组按照分工图纸进行施工,由于部分工程标段包含多个施工作业,不同的施工作业可能相互关联且存在先后顺序,因此需要前一施工组提供真实的工程参数。
SF5:获取当前施工账号的请求信息,并依据请求信息以及施工顺序获取上一施工作业对应的实际工程模型,并发送至请求信息对应的施工账号。
具体的,该实际工程模型通过失真度操作验证,表示真实准确,或者经过至少二次复核后最终的判定结果为合格,表示真实准确。
具体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哈希算法对实际工程模型的参数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哈希值,并存储至区块链中,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不被篡改,保证实际工程模型的真实性,方便提升后续的施工质量。依据上一实际工程模型可验证调整参数的可行性,以此检测出调整参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SF6:获取当前施工账号输入的调整参数;
SF7:执行模拟操作:获取工程参数范围,判断调整参数是否超出工程参数范围;
若超出工程参数范围,则在实际工程模型标记出超出的部分;
若未超出工程参数范围,则依据调整参数在实际工程模型上搭建实体特征。
具体的,仅在施工员施工完后上传的调整参数未超出工程参数范围时,搭建实体特征,更新实际工程模型,以此通过模型模拟的方式提前检测出下一施工标段可能受上一施工标段的影响,从而进行工程问题的预防。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建设方将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设计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工程参数等,工程要求包括施工要求、所用材料要求等,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同步显示于服务器上,方便施工方与监理方查看,且施工方在某个标段部分施工完成后可当场测量各项工程参数等,并将施工成型参数上传至服务器,此时由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尚未确定,因此施工成型参数仅上传不公开显示,仅有发布信息表示施工测量部分已完成;之后采集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当监理方确认要上传的核准信息后,取消对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此时三方皆可看到设计信息、工程要求、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以此方便三方对数据进行校对,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提升响应速度;且监理方在上传核准信息前难以得知施工成型参数具体情况,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系统。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同步显示模块、施工信息采集模块、第二获取模块、信息解锁模块、失真度分析模块、工程判定模块及意见上传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同步显示模块,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施工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信息解锁模块,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失真度分析模块,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工程判定模块,用于在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执行工程合格判定,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
意见上传模块,用于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依据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于人机交互界面上生成工程的设计模型;及,
参数范围显示模块,用于获取对应设计模型上任一特征的第一触发指令,并基于第一触发指令,于设计模型上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
施工尺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均包含施工尺寸;
失真度计算模块,计算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生成失真度;
一次检查模块,用于判断失真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则在服务器上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应该施工尺寸处显示提示图标;
若不超过,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正常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及,
二次检查模块,用于获取正常显示的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并判断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是否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
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或该核准信息添加异常标记;
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与该核准信息添加合格标记。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
异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施工异常信息,所述施工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点位置信息、异常类型、异常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异常信息至服务器;及,
异常标注模块,依据异常类型调用预设的异常图标,并依据异常点位置信息于设计模型上对应处显示异常图标。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
修改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工程参数范围的修改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依据修改信息调整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的工程参数范围;
修整标记模块,用于于信息同步页面上所调整的工程参数范围处显示修整标记;及
已传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项工程参数范围是否存在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
若存在,则增加历史参数参考区,将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录入历史参数参考区。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实际工程模型;并获取设计模型的预设的基准面,基准面为设计模型开始搭建的第一个面特征;并获取基准面的空间坐标;并依据基准面的空间坐标,确定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在同一坐标系内的位置,并搭建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并标记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未重合部分的块特征。
工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程的计划总工期及该工程包含的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进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施工成型参数,依据计划总工期及施工成型参数对应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计算工程完成进度;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对应工程完成进度;
初次工期调取模块,用于基于核准信息,获取当前标段从开始施工到上传施工成型参数的初次完成工期;
异常项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标段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异常项数,获取该标段的施工成型参数的总项数,依据异常项数与总项数计算对应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
延期计算模块,用于依据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及其计划分工期计算延期时间;及,
剩余工期计算模块,用于依据计划总工期、初次完成工期及延期时间计算剩余工期;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剩余工期。
该智能监理系统还包括意见管理模块。
意见管理模块用于调取判定结果、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并与对应的施工工程的编号绑定,生成问题信息;并将所有问题信息汇总成问题清单,将问题清单显示于人机交互界面上;并于问题清单上显示多个以施工工程的编号为标题的问题控件,当用户触发任一问题控件时,则会弹出对应编号的判定结果、核准信息与施工成型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设计图纸、工程参数等设计信息,通过同步显示模块将上述信息同步于服务器上,并通过施工信息采集模块将施工成型参数上传至服务器,此时由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尚未确定,因此施工成型参数仅上传不公开显示;之后通过第二获取模块采集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最后信息解锁模块取消对施工成型参数的隐藏,此时三方皆可看到设计信息、工程要求、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以此方便三方对数据进行校对,提高信息流通的准确率,提升响应速度;且监理方在上传核准信息前难以得知施工成型参数具体情况,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工程合格判定;
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
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的步骤中,还包括:
获取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中均包含施工尺寸;
计算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两者的施工尺寸的差值,生成失真度,并判断失真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则在服务器上发布复核异常信息,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应该施工尺寸处显示提示图标;
若不超过,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正常显示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信息包括工程参数范围;
在所述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正常显示的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
判断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是否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
若施工成型参数或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外,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或该核准信息添加异常标记;
若施工成型参数与核准信息的施工尺寸同时位于工程参数范围内,则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对该施工成型参数与该核准信息添加合格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对应工程参数范围的修改信息;
依据修改信息调整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的工程参数范围;
于信息同步页面上所调整的工程参数范围处显示修整标记;
判断该项工程参数范围是否存在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
若存在,则增加历史参数参考区,将已上传的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录入历史参数参考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的步骤后,还包括:
依据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于人机交互界面上生成工程的设计模型;
获取对应设计模型上任一特征的第一触发指令;
基于第一触发指令,于设计模型上显示该特征对应的工程参数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实际工程模型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设计模型;
获取实际工程模型;
获取设计模型的预设的基准面,基准面为设计模型开始搭建的第一个面特征;
获取基准面的空间坐标;
依据基准面的空间坐标,确定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在同一坐标系内的位置,并搭建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
标记设计模型与实际工程模型未重合部分的块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的步骤中,还包括:
获取当前工程的计划总工期及该工程包含的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
依据计划总工期及施工成型参数对应的标段的计划分工期,计算工程完成进度;
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对应工程完成进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的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标段从开始施工到上传施工成型参数的初次完成工期;
获取当前标段具有异常标记的施工成型参数项的异常项数,获取该标段的施工成型参数的总项数,依据异常项数与总项数计算对应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
依据该标段的异常项占比及其计划分工期计算延期时间;
依据计划总工期、初次完成工期及延期时间计算剩余工期;
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剩余工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施工异常信息,所述施工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点位置信息、异常类型、异常点的施工成型参数;
上传施工异常信息至服务器;
依据异常类型调用预设的异常图标,并依据异常点位置信息于设计模型上对应处显示异常图标。
10.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建设方的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同步显示模块,上传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至服务器,并于预设的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设计信息及工程要求;
施工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施工方的施工成型参数,并上传施工成型参数至服务器,隐藏施工成型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基于施工成型参数,获取监理方的核准信息及确认指令;
信息解锁模块,基于确认指令,获取核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并于所述信息同步页面上显示施工成型参数;
失真度分析模块,依据施工成型参数及核准信息,计算生成失真度;
若失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二次复核操作,获取复核信息,依据复核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工程判定模块,用于在失真度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执行工程合格判定,若工程合格判定的判定结果为合格,则依据核准信息生成实际工程模型;
若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则向建设方发送请求信息;
意见上传模块,用于获取所请求的建设方的修改意见信息并上传服务器,并于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修改意见信息。
CN202111547945.1A 2021-12-16 2021-12-1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240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945.1A CN114240368B (zh) 2021-12-16 2021-12-1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945.1A CN114240368B (zh) 2021-12-16 2021-12-1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368A true CN114240368A (zh) 2022-03-25
CN114240368B CN114240368B (zh) 2023-05-09

Family

ID=80757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7945.1A Active CN114240368B (zh) 2021-12-16 2021-12-1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036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4685A (ja) * 2007-09-03 2009-06-18 Tauchi Sekkei:Kk 建築物の施工管理システム
CN109658046A (zh) * 2018-11-05 2019-04-19 上海科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监理云管理方法
CN111159769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杭州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建筑工程造价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2613850A (zh) * 2020-12-30 2021-04-06 广东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工程监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4685A (ja) * 2007-09-03 2009-06-18 Tauchi Sekkei:Kk 建築物の施工管理システム
CN109658046A (zh) * 2018-11-05 2019-04-19 上海科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监理云管理方法
CN111159769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杭州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建筑工程造价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2613850A (zh) * 2020-12-30 2021-04-06 广东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工程监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368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11202B (zh) 一种基于bim的全周期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平台
CN111598379A (zh) 项目管理方法、平台、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Mahalingam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lean practices in enabling BIM adoption: Evidence from two Indian cases
Portas et 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estimating construction productivity
Nath et al.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precast shop drawings generation through BIM-based process re-engineering
Hanna et al. State of practic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the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CN101477548A (zh) 一种基于规则的通用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的技术方法
CN111967077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建造管理数字化平台
Han et al.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BIM and GIS
CN113407651A (zh) 一种进度信息反馈及偏差实时展示方法
Fernand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IM platforms on construction site
Khanh et al. Evaluating impact of waste factors on project performance cost in Vietnam
Clarke Assessing building performance by simulation
Hamzah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process in housing quality
CN111260327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项目建设协作管控平台
CN114240368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监理方法及系统
Drozd et al. Use of BIM tools for organ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in the aspect of work safety
Rudwan et al. Quality Assurance of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tractual Phases in Syria Within BIM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CN114662249A (zh) 管网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建立装置
Hathiwala et al. Application of 5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N117035691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数字化项目管理方法及系统
Nechyporchuk et al. The use of mixed reality in construction
CN113449420B (zh) 一种影像实景管控平台三维测量数据分析方法
Gubanishcheva et al. The use of the effective age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adastral value as a factor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Semenyuk et al. BIM technologies-New design options in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