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8384A -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8384A
CN114238384A CN202210170244.9A CN202210170244A CN114238384A CN 114238384 A CN114238384 A CN 114238384A CN 202210170244 A CN202210170244 A CN 202210170244A CN 114238384 A CN114238384 A CN 11423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grid
area
determining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02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8384B (zh
Inventor
徐攀登
曾震宇
黄晓婧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02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目标对象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根据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降低目标对象定位过程的计算量,从而提高定位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计算效率。

Description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诸如交通监管部门或一些运输企业会存在分析车辆所在区域,以及某区域内存在的车辆数,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车流量等需求。这些需求的基础便是根据车辆定位坐标计算其所归属的区域。实际应用中,作为计算对象的区域可能是商圈或者一些不同级别的行政区,比如县级、市级、省级,等等。其中,车辆定位坐标可以是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 GNSS)等定位系统测定的经纬度坐标。
以某种行政区域为例,为了根据车辆定位坐标计算车辆所在的行政区域,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车辆定位坐标与各个行政区域轮廓线进行包含关系计算以确定车辆定位坐标所在的行政区域。针对一个行政区来说,由其轮廓线上众多定位点(即区域边界点)顺序连接形成该行政区对应的轮廓线。由于全国甚至全球的行政区数量较多,地域覆盖范围较大的行政区的轮廓线上定位点数量众多,通过点(车辆定位坐标为点)与面(行政区轮廓线构成的围栏为面)空间关系计算,需要计算点与所有的面空间关系计算,计算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提高区域定位计算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
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以及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查询模块,用于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域定位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域定位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定位坐标;
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车辆位于的目标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针对基于某种区域划分维度划分出的若干区域进行某种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空间网格的编码,得到若干网格编码以及每个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存储在网格数据库中。对于某目标对象(如车辆等)来说,在得到某时间对应的定位坐标后,采用同样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目标对象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目标网格编码也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之后,查询数据库以确定与该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根据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降低目标对象定位过程的计算量,从而提高定位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区域轮廓线的外接框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不同区域轮廓线的外接框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与面拓扑关系判断过程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与面拓扑关系判断原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格数据库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各实施例之间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法可以由一电子设备来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用户终端,该服务器可以是云端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虚拟机)。
地球空间网格是将地球空间区域剖分成不同尺度单元的空间参考系统。网格编码利用地理空间位置的结构化索引表达技术,将编码分配给地球空间网格系统的每个网格单元,实现网格位置的统一标识,每个网格的编码结果即作为相应区域的空间索引。常用的地理空间网格编码算法包括 S2算法等。
S2 算法中定义了一个将单位球体分解成单元格层次结构的框架。每个网格(Cell)是由四个测地线限定的四边形。通过将立方体的六个面投影到单位球上来获得层级的顶层,递归地通过将每个上层网格细分为四个子网格(子层)来获得较低层。S2 库将单位球体分解为称为 Cell 的层次结构,对三维球体(类似于地球)上的所有 Cell 进行编码,每个单元的编码即由一个 64 位的 CellId 唯一标识,即每个网格的编码结果的长度都是64bit。S2算法提供了一共30个等级(level)的网格编码,范围边长从 0.7cm到 85,000,000km。该算法提供的30个等级中,中间每一级的变化都比较平缓,接近于4次方的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网格,是采用上述算法对地球空间区域预先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的各种不同精度等级的网格,网格编码即由上述CellId 唯一标识。
行政区,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策略。我国目前约有34个省级行政区,369个地级行政区,2847个县级行政区。以县级行政区为例,有些县级行政区的覆盖范围可能很大,其区域轮廓线上包含的边界定位点数量众多,比如某县级行政区的区域轮廓线上边界点数量为8788个。
针对一个行政区来说,其区域轮廓线上的各个边界点的坐标可以是预先通过某种方式确定的,由这些边界点依次连接则围成了区域轮廓线。
实际应用中,在面对确定某对象(比如目标对象、人、船,等等)的位置属于哪个县级行政区这类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某定位方式确定该对象的位置坐标,然后基于传统的“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确定该对象当前位于哪个县级行政区。其中,点与面的拓扑关系亦即点与面的空间关系,这里主要体现为包含关系。
其中,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比如包括射线法,射线法的思想是:以目标点P为起点沿任意方向做一条射线,计算射线与面的轮廓线的交点数量,如果是偶数,表示没有被面包含,若为奇数,则表示被面包含。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从目标点P向X轴正方向做直线L,遍历面图形的每一条轮廓边,比如当前遍历到一条轮廓边AB,若直线L与轮廓边AB相交于目标点P右侧,则交点计数值+1;当遍历至轮廓边CD时,假设交点在目标点P左侧,则交点计数器不会加一。其中,轮廓边是指轮廓线上相邻两个边界点之间的连线。在上述行政区的区域举例场景下,这里的面即为行政区的轮廓线所围成的面,点即为某对象当前的定位坐标。
通过上述方案确定某对象所属的某种区域时,需要将该对象的定位坐标与所有区域的轮廓线进行上述空间关系的计算,即需要遍历每个轮廓线上的每个轮廓边。如果需要计算的区域为国内的县级行政区,在该对象的定位坐标需要和2847个县级行政区的区域轮廓线进行上述空间关系的计算,而且其中一些覆盖范围较大的县级行政区的区域轮廓线上边界点的数量会更多,在需要对若干对象进行所在区域的定位计算情形下,上述空间关系计算方式的计算量会很大,整体计算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案,以需要计算某种目标对象(如车辆,船舶,个人终端等)位于的某种行政区为例,其核心思想是:首先计算所有行政区的S2网格编码做为空间检索的网格基础数据,然后基于目标对象的经纬度定位坐标计算目标对象对应的S2网格编码,之后,进行查询目标对象所对应的S2网格编码在网格基础数据中对应的行政区标签,从而确定目标对象所属的行政区集合。其中,这里的S2网格编码是指通过 S2 算法得到的一个个网格的编码。
如果确定出的行政区集合中仅包含一个行政区,则直接确定该目标对象属于这个行政区。如果确定出的行政区集合中包含多个行政区,则再针对这多个行政区执行传统的“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以从中确定出目标对象所属的行政区。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将大大降低点与面拓扑关系计算的计算量,而网格基础数据仅需要对所有区域进行一次计算后便形成数据库稳定存在,后续仅需要执行数据库查询操作即可,计算量也较低。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降低计算量,以提高区域定位的计算效率。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其中,目标对象定位坐标可以是基于GNSS等定位系统测定的经纬度坐标。目标对象上安装有相应的定位装置,基于该定位装置可以得到目标对象在不同时间的定位坐标。不同应用场景中需要定位的目标对象也有所不同,比如目标对象可以是车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也可以是诸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个人终端。
针对目标对象在某时间的定位坐标,可以基于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在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下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该空间网格编码算法可以是 S2 算法。该空间网格编码算法提供有多种不同的网格精度等级:level0~level30。上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比如可以是level11。
在得到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后,基于该定位坐标以及该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下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即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下的哪个网格的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相关技术实现。
102、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在实际应用中,诸如交通监管部门或一些运输企业会存在分析车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在区域,以及某区域内存在的该交通工具数,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流量等需求。这些需求的基础便是根据交通工具定位坐标计算其所归属的区域。实际应用中,作为计算对象的区域可能是商圈或者一些不同级别的行政区,比如县级、市级、省级,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区域的类型进行严格限定,这是强调是按照同一种区域划分维度划分出的作为计算对象的众多区域的,比如该区域划分维度为县级行政区,比如该区域划分维度为商圈。甚至,可以针对某一个大的区域范围人为地将其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这些子区域作为区域定位的计算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限定作为计算对象的多个区域是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的用意是:这多个区域是平级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以县级行政区这个区域划分维度为例,上述多个区域即为我国现有的2847个县级行政区。
针对已知的每个区域,可以预先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该区域标识可以是区域名称或者通过其他编码方式分配给各个区域的标识符。而且,针对每个区域,预先获取到每个区域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如上文所述,一个区域轮廓线由相应区域对应的若干边界点顺次连接构成。
在得到每个区域的区域标识以及区域轮廓线后,可以基于每个区域轮廓线,确定相应区域内包含的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具体确定过程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其中,确定每个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的过程,仍旧采用确定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所属网格的上述空间网格编码算法,而且,仍旧计算的是每个区域对应的上述目标网格精度级别下的网格编码。
在针对每个区域进行其在目标网格精度级别下所对应的网格编码的计算处理后,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一个网格数据库,在网格数据库中存储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多个网格编码即为计算出的各个网格编码,多个区域标识即为作为计算对象的多个区域的标识。
实际上,在该网格数据库中,针对任一个网格编码来说,其对应的区域标识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至少两个。当一个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为一个的时候,说明这个网格编码对应的网格是位于该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的内部的。当一个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为多个的时候,说明这个网格编码对应的网格是位于该至少两个区域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区域的边界部位的,即该网格可能跨越了不同区域。
在得到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所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后,查询网格数据库,以确定在网格数据库中与该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
103、根据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与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直接确定上述目标对象是位于该目标区域标识所对应的那个区域内的。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若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为多个,虽然可以得知目标对象是位于这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内的,但是若需要进一步确定出目标对象是位于这多个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内,则需要进一步根据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轮廓线之间的位置包含关系,最终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每个区域轮廓线由相应区域的多个边界点坐标依次连接构成。其中,一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有一个区域轮廓线,即为相对应区域的边界轮廓线。
在需要根据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轮廓线之间的位置包含关系,最终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的情况下,可选地,可以针对每个区域轮廓线,执行上文所述的“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以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但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先从多个目标区域标识所对应的多个区域内排除一些目标对象不可能位于的区域,仅针对剩下的区域再考虑执行 “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
上述基于排除策略的处理方式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轮廓线各自对应的外接框的顶点坐标;
根据多个外接框各自的顶点坐标,确定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目标外接框;
若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该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为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若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根据该至少两个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分别与设定射线之间的交点数量,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设定射线是从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沿预设方向引出的射线。
为便于理解上述处理策略,下面结合图2a和图2b分别示例性说明。
在图2a中,假设确定出的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分别为图中示意的区域A和区域B,区域A和区域B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形成图中示意的多边形。其中,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即为相应轮廓线上的边界点,其坐标是以经纬度坐标的形式表示的。针对每个多边形上的多个边界点坐标,从中确定最大经度、最大纬度、最小经度、最小纬度这四个坐标值,并以这四个坐标值确定出相应多边形的外接矩形框。在图2a中,假设区域A和区域B对应的外接矩形框分别表示为Wa和Wb。之后,比较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每个外接框的四个顶点坐标,以确定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外接框。在图2a中,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以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从而在图2a中假设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位于外接框Wb内,而外接框Wa内不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所以,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一个,为外接框Wb,此时,可以直接确定目标对象位于该外接框Wb所对应的区域B内,即区域B为目标区域。通过外接框顶点与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比较,就将区域A排除掉了,而外接框顶点与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比较,计算量比较少。
在图2b中,假设确定出的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分别为图中示意的区域C和区域D,区域C和区域D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形成图中示意的多边形。在图2b中,假设区域C和区域D对应的外接矩形框分别表示为Wc和Wd。之后,比较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每个外接框的四个顶点坐标,以确定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外接框。在图2b中,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以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从而在图2b中假设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既位于外接框Wc内,也位于外接框Wd内。所以,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两个。此时,需要分别针对区域C和区域D的区域轮廓线,进行上述“点与面的拓扑关系判断方法”,以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概括来说,针对包含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至少两个目标外接框,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分别与设定射线之间的交点数量,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设定射线是从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沿预设方向引出的射线。该预设方向比如为Y轴正方向或X轴正方向。如果与其中某个目标外接框之间的交点数量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对象为与该目标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内。
下面结合图3a和图3b示例性说明上述判断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与面拓扑关系判断过程的示意图。
在得到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所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并从网格数据库中确定出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后,针对其中任一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为便于描述,称为区域i)来说,如图3a所示,获取区域i的区域轮廓线,并初始化交点数量:cross=0,其中,cross表示交点数量。
在图3a中,假设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为(p.x,p.y),区域i的区域轮廓线上任意相邻两个边界点的坐标分别为:(p1.x,p1.y),(p2.x,p2.y)。
如图3a中所示,逐次遍历区域i的两个相邻边界点连接成的直线,先进行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中的纵坐标与这两个相邻边界点的纵坐标的对比。如果p.y<min(p1.y, p2.y),或者,p.y>max(p1.y, p2.y),则直接确定该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不在区域i内。其中,min(p1.y,p2.y)表示这两个纵坐标中的最小值,max(p1.y, p2.y) 表示这两个纵坐标中的最大值。
当目标对象定位坐标的纵坐标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并不表示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一定位于区域i内,还需要继续进行后续判断:
从目标对象定位坐标向Y轴正方向引出一条射线,计算这条射线与上述两个边界点之间连接直线的交点坐标(p3.x,p3.y)。
其中,p3.x= p.x, p3.y=( p2.y- p1.y)*( p.x- p1.x)/ ( p2.x- p1.x)+ p1.y。
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如下条件:p3.y大于p.y,以及p1.x≤p.x≤p2.x,若满足,则交点数量cross+1,否则,交点数量不变。
遍历完区域i的所有相邻边界点后,最终会得到区域i对应的交点总数,若交点总数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位于区域i内,若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不位于区域i内。
为便于理解上述过程,在图3b中示意了区域i内的两个相邻点连接的直线与目标对象定位点沿Y轴正方向引出的射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案中,通过对各个区域预先进行区域轮廓线的网格编码,以得到各网格编码与各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针对当前某个目标对象进行所属区域的定位处理时,仅需要基于当前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计算出目标对象对应的网格编码,便可以查询得到该网格对应的区域标识,在查询到的区域标识仅为一个的情形下,直接便可以确定出该目标对象属于该区域标识所对应的区域;在查询到的区域标识为多个的情形下,才会需要执行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这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轮廓线的比较计算,以从这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中最终确定目标对象所属的区域。由于查询到的多个区域标识的数量也不会很大,区域轮廓线与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之间拓扑关系的计算所需的计算量也是有限的,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案,可以降低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格数据库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获取待编码的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
402、根据多个区域各自的覆盖范围,从空间网格编码算法提供的多种不同网格精度等级中确定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根据多个区域的覆盖范围上限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覆盖范围,确定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数量上限。
403、基于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以及网格数量上限,采用预设的网格筛选算法,确定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
404、根据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生成网格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以空间网格编码算法为 S2 算法为例,S2库中提供有用于求取覆盖某个区域的网格的函数RegionCoverer,这里称为网格筛选算法。执行该网格筛选算法时需要设置几个相关参数:最大网格数(MaxCells)、网格的最大精度等级(MaxLevel)、网格的最小精度等级(MinLevel)。
为了提高网格查询效率,作为存储网格基础数据的网格数据库中存储的网格数量不应该太大,因此,网格边长不宜太小。同时,为了确保网格归属确定的区域(如县级行政区),应尽可能将一个区域对应的大部分网格包括在该区域内部,不应该存在大量的网格跨越出该区域边界,所以网格边长也不宜太大。以待编码的多个区域为我国的2847个县级行政区为例,根据各个县级行政区的覆盖范围确定这些县级行政区中绝大部分的区域边长大于4公里。根据空间网格编码算法提供的不同网格精度等级各自对应的覆盖范围(边长),与4公里范围对应的网格精度等级为11,因而可以设置MinLevel =MaxLevel=11,即网格边长约4公里。另外,考虑到最大的县级行政区的覆盖范围在level=11下可能包含的网格数量设置MaxCells,比如设置为30000。
在完成上述几个参数的设置后,基于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上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MinLevel =MaxLevel=11)以及网格数量上限(MaxCells),采用预设的网格筛选算法,确定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即可以将每个区域的区域轮廓线上的边界点坐标以及上述多个参数输入到该网格筛选算法中,由该网格筛选算法输出相应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区域一般会对应有多个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网格,所以,每个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数量一般是多个,假设为N个,N>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格筛选算法针对任一个区域输出的N个网格编码,实际上并不一定都是对应于上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可能包含比目标网格精度等级高的网格编码,也可能包含比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低的网格编码。比如,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为Level=11,实际输出结果中可能包括Level=10的网格的编码,也可能包括Level=9的网格的编码。
因此,针对待编码的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若所述任一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中存在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则将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转换为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网格编码。在上述举例中,即为分别确定Level=10的网格以及Level=9的网格所对应的Level=11的网格,以对应的Level=11的网格的编码替换Level=10的网格的编码以及Level=9的网格的编码。不同精度等级的网格之间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相关技术实现,在此不赘述。
经过上述处理,得到每个区域对应的由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各个网格的编码构成的网格编码集合后,以网格编码为主键,生成网格数据库。具体地,对于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中的任一网格编码,遍历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以得到所述任一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所述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与所述待编码的多个区域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一个网格编码,在遍历各个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后,该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通过上述过程便可以构成出用于网格检索的网格数据库。
下面以一种实际应用场景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案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下的一种实现方案。
如上文所述,我国划定了不同级别的行政区:省级、市级、县级。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能需要定位的区域是县级行政区,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需要定位的区域却可能是市级行政区或者省级行政区。被定位的目标对象也不限于车辆,比如还可能是船、飞机、手机等个人终端等对象。面对这样的需求时,预先可以针对每个行政区域收集如下表1所示的行政区基础数据:
表1:行政区基础数据
Figure 93949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区域编码、父区域编码是指预先分配给每个行政区的唯一性标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网格编码完全不同。区域层级包括1、2、3等,分别表示省级、市级、县级。针对某个行政区来说,如果其对应的区域层级是1,则父区域编码为空;如果其对应的区域层级是2,父区域编码是其对应的层级1的行政区的区域编码。区域轮廓线表示的是县级行政区的区域边界上若干边界点的经纬度坐标。
在上述实际应用场景的举例下,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需要针对最低层级的行政区进行其所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的计算处理(是指调用网格筛选算法进行计算的处理过程)。在得到每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后,可以根据县级行政区与市级、省级行政区之间已知的归属关系,直接确定每个市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以及每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从而可以收集到如下表2所示的网格基础数据:
表2:网格基础数据
Figure 45011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网格编码是指对每个县级行政区进行网格编码后得到的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网格编码,县编码集合是指每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省份编码集合是指每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城市编码集合是指每个市级行政区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
基于收集到的上述网格基础数据,可以生成一个网格数据库,在该网格数据库中,以网格编码为主键,存储网格编码与县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编码(即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当针对某个对象需要确定其位于的某个层级的行政区时,查询网格数据库以获取与相应层级行政区对应的区域标识。
以上仅以县级、市级和省级行政区这几种层级的区域类型为例进行了说明,实际上,其他的从不同区域划分维度划分出的不同层级的区域的情形也适用,不同层级的区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体现为是归属关系。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区域定位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查询模块12、确定模块13。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以及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查询模块12,用于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为多个,则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与所述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轮廓线之间的位置包含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每个区域轮廓线由相应区域的多个边界点坐标依次连接构成。
其中,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区域轮廓线各自对应的外接框的顶点坐标;根据多个外接框各自的顶点坐标,确定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的目标外接框;若所述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若所述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分别与设定射线之间的交点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设定射线是从所述目标对象定位坐标沿预设方向引出的射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待编码的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根据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覆盖范围,从所述空间网格编码算法提供的多种不同网格精度等级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根据所述多个区域的覆盖范围上限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数量上限;基于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以及网格数量上限,采用预设的网格筛选算法,确定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根据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生成所述网格数据库。
其中,可选地,所述数据库生成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若所述任一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则将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转换为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网格编码。
其中,可选地,所述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对于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中的任一网格编码,遍历所述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以得到所述任一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所述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与所述多个区域一一对应。
图5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步骤,详细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图5所示区域定位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其中,存储器22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21执行时,使处理器21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区域定位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网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
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包括:
若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内;
若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为多个,则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所述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轮廓线之间的位置包含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每个区域轮廓线由相应区域的多个边界点坐标依次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定位坐标与所述多个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的轮廓线之间的位置包含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区域轮廓线各自对应的外接框的顶点坐标;
根据多个外接框各自的顶点坐标,确定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的目标外接框;
若所述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外接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外接框所对应的区域轮廓线分别与设定射线之间的交点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设定射线是从所述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沿预设方向引出的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编码的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
根据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覆盖范围,从所述空间网格编码算法提供的多种不同网格精度等级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根据所述多个区域的覆盖范围上限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对应的网格数量上限;
基于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区域轮廓线、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以及网格数量上限,采用预设的网格筛选算法,确定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
根据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生成所述网格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若所述任一区域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则将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不匹配的网格编码转换为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的网格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区域各自对应的网格编码集合,生成所述网格数据库,包括:
对于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中的任一网格编码,遍历所述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以得到所述任一网格编码对应的区域标识,所述多个网格编码集合与所述多个区域一一对应。
8.一种区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定位坐标,以及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查询模块,用于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的目标区域。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定位方法。
10.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定位方法。
11.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交通工具的定位坐标;
根据设定的空间网格编码算法,确定所述定位坐标对应的目标网格编码,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于目标网格精度等级;
从网格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网格编码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网格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网格编码与多个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网格编码对应于所述目标网格精度等级,所述多个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于同一区域划分维度;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数量,从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区域中,确定所述交通工具位于的目标区域。
CN202210170244.9A 2022-02-24 2022-02-24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3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0244.9A CN114238384B (zh) 2022-02-24 2022-02-24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0244.9A CN114238384B (zh) 2022-02-24 2022-02-24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8384A true CN114238384A (zh) 2022-03-25
CN114238384B CN114238384B (zh) 2022-08-30

Family

ID=8074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0244.9A Active CN114238384B (zh) 2022-02-24 2022-02-24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83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9277A (zh) * 2023-02-06 2023-03-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经纬度定位物联设备行政区域的方法
CN115840732A (zh) * 2023-01-30 2023-03-24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目标对象在地图中的特殊区域内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3929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Masaaki Tanizaki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map data updating program and map data updating terminal
CN103425801A (zh) * 2013-09-04 2013-12-04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数字地球的数据融合方法和装置
CN107247761A (zh) * 2017-06-01 2017-10-13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位图的轨迹编码方法
CN108286970A (zh) * 2017-12-31 2018-07-17 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DataMatrix码带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063193A (zh) * 2018-08-29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专题地图推荐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18265A (zh) * 2018-06-27 2019-0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商圈确定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EP3522495A1 (en) * 2016-09-30 2019-08-0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reas of interest based on geolocation data
CN110543533A (zh) * 2019-08-02 2019-12-06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础网格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503780B1 (en) * 2017-02-03 2019-12-10 Marklog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grid-based geospatial primary index and secondary index
CN110555086A (zh) * 2018-05-15 2019-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网格内资源点归属方法及装置
US10667083B1 (en) * 2017-06-02 2020-05-26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dex grids of geo-fence
CN112182137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 gis 地图的网格化监管系统
CN113435227A (zh) * 2020-03-23 2021-09-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图生成及车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2107A (zh) * 2021-09-15 2021-12-14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048204A (zh) * 2021-09-28 2022-02-15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库倒排索引的北斗网格空间索引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3929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Masaaki Tanizaki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map data updating program and map data updating terminal
CN103425801A (zh) * 2013-09-04 2013-12-04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数字地球的数据融合方法和装置
EP3522495A1 (en) * 2016-09-30 2019-08-0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reas of interest based on geolocation data
US10503780B1 (en) * 2017-02-03 2019-12-10 Marklog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grid-based geospatial primary index and secondary index
CN107247761A (zh) * 2017-06-01 2017-10-13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位图的轨迹编码方法
US10667083B1 (en) * 2017-06-02 2020-05-26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dex grids of geo-fence
CN108286970A (zh) * 2017-12-31 2018-07-17 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DataMatrix码带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555086A (zh) * 2018-05-15 2019-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网格内资源点归属方法及装置
CN109118265A (zh) * 2018-06-27 2019-0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商圈确定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063193A (zh) * 2018-08-29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专题地图推荐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43533A (zh) * 2019-08-02 2019-12-06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础网格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435227A (zh) * 2020-03-23 2021-09-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图生成及车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2137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 gis 地图的网格化监管系统
CN113792107A (zh) * 2021-09-15 2021-12-14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048204A (zh) * 2021-09-28 2022-02-15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库倒排索引的北斗网格空间索引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NMING LIU,等: "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 in Ethiopia Power Grid: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IEEE ACCESS》 *
吴宾: "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多级格网索引研究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0732A (zh) * 2023-01-30 2023-03-24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目标对象在地图中的特殊区域内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809277A (zh) * 2023-02-06 2023-03-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经纬度定位物联设备行政区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838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38384B (zh) 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47853B (zh) 基于一张图的林业大数据建设方法
CN110321443B (zh) 三维实景模型数据库构建方法、装置及数据服务系统
CN110633262B (zh) 基于Spark的地图相交区域面积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909093B (zh) 智慧地标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1291776B (zh) 基于众源轨迹数据的航道信息提取方法
CN110825831B (zh) 数字孪生城市多尺度空间网格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0544305B (zh) 面向规则格网dem构建的地形陡坎线信息融合方法
CN116860905B (zh) 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空间单元编码生成方法
CN11109071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41209A (zh) 台风灾害下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687675A (zh) 一种机载矢量地图数据处理方法
CN113010620A (zh) 基于地理多级网格的自然资源数据索引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12486987A (zh) 基于经纬度的城市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5638B (zh) 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索引方法及系统
CN112100308B (zh) 一种北斗时空轨迹的相似性查询方法
CN116796083B (zh) 一种空间数据划分方法及系统
CN111080080B (zh) 一种村镇地质灾害风险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977190B (zh) 面向大规模矢量地图数据的面积查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84900B (zh) 高程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70279B (zh) 基于多源数据的用地效率量化评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3124470A1 (zh) 区域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09411A (zh)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网格化空间存储与索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78657A (zh) 一种地理位置的编解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049521A (zh)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编码的时空数据检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03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