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5880A -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 Google Patents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5880A
CN114235880A CN202210166179.2A CN202210166179A CN114235880A CN 114235880 A CN114235880 A CN 114235880A CN 202210166179 A CN202210166179 A CN 202210166179A CN 114235880 A CN114235880 A CN 11423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ube
transmission rod
sample
transmission
test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61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江波
吴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61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5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5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1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测试探头包括探头架、标样管和待测样品管,探头架内具有测试腔;标样管用于放置标准样品,标样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于探头架;待测样品管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待测样品管设于测试腔内;其中,在第一位置,标样管完全位于测试腔内;在第二位置,标样管的至少容纳标准样品的部分位于测试腔之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探头,通过在探头架中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标样管,可以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的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Description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顺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背景技术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由不配对电子的磁矩发源的一种磁共振技术,可用于从定性和定量方面检测物质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对电子,并探索其周围环境的结构特性。电子顺磁共振谱仪主要分脉冲式和连续波式两种类型。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通过将待测样品放入恒定频率的微波场,通过改变外磁场频率得到连续波EPR谱线。
在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中,为精确检测待测样品的探测信号强度,一般会实时对比测量标准样品。但是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在测量某些与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的待测样品时,标准样品会影响待测样品的测量精度,导致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探头,通过在探头架中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标样管,将标准样品设于标样管中,可以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的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测试探头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测试探头,用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测试探头包括:探头架,所述探头架内具有测试腔;用于放置标准样品的标样管,所述标样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探头架;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的待测样品管,所述待测样品管设于所述测试腔内;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标样管的至少容纳所述标准样品的部分完全位于所述测试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标样管的至少容纳所述标准样品的部分位于所述测试腔之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探头,通过在探头架中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标样管,将标准样品设于标样管中,在测量一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不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将标样管置于第一位置,标准样品完全位于测试腔内,在检测待测样品的过程中,待测样品可以在被检测的同时与标准样品进行实时对比,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在测量某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将标样管置于第二位置,可以减少或避免标准样品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的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测试探头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标样管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传动地连接在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标样管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传动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标样管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连接在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于所述标样管且沿所述标样管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20-3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齿轮为塑料件;和/或,所述传动齿条为塑料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杆为金属件且为非磁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为空心杯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测试探头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动杆的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探头架上,所述传动杆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在所述标样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传动杆的周向上抵接;在所述标样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传动杆的周向上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之间,在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输出轴朝向限位结构的方向转动时以及在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输出轴朝向所述限位结构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杆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联轴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弹性体,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外周侧且相对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具有配合孔,所述轴套设在所述配合孔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测试探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通过设置上述的测试探头,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探头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和标样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测试探头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测试探头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测试探头;
1、探头架;11、测试腔;12、限位结构;
2、标样管;
3、待测样品管;
4、驱动组件;
41、驱动机构;411、输出轴;
42、传动杆;421、限位件;
43、传动机构;431、传动齿轮;432、传动齿条;
44、联轴器;441、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探头100。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测试探头100,用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测试探头100包括探头架1、标样管2和待测样品管3,探头架1内具有测试腔11;标样管2可以用于放置标准样品,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于探头架1,例如,标准样品可以为锰标。待测样品管3设于测试腔11内,待测样品管3可以用于放置待测样品。
其中,在第一位置,标样管2的至少容纳标准样品的部分完全位于测试腔11内,例如可以是一部分标样管2位于测试腔11内,也可以是整个标样管2均位于测试腔11内,即只要使得容纳在标样管2内的标准样品完全位于测试腔11内即可;在第二位置,标样管2的至少容纳标准样品的部分位于测试腔11之外,例如可以是一部分标样管2位于测试腔11外,也可以是整个标样管2均位于测试腔11外,即只要使得容纳在标样管2内的标准样品完全位于测试腔11外即可。
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利用测试探头100测量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前,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以及测量频段下的信号强度已知,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以知道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的大致范围,并可以大致判断出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是否与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重合。
当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不与标准样品测量的频段重合时,可以将标样管2调节至第一位置,以使得标准样品置于测试腔11内,在标样管2处在第一位置时,标样管2内的标准样品可以起到对比作用。启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待测样品可以在被检测的同时与标准样品进行实时对比,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当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与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时,可以将标样管2调节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标准样品置于测试腔11外,在标样管2处在第二位置时,标样管2内的标准样品对待测样品影响很小或不影响。启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标准样品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探头100,通过在探头架1中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标样管2,将标准样品设于标样管2中,在测量一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不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将标样管2置于第一位置,标准样品完全位于测试腔11内,在检测待测样品的过程中,待测样品可以在被检测的同时与标准样品进行实时对比,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在测量某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将标样管2置于第二位置,可以减少或避免标准样品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2的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参照图3和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例如,标样管2可在上下方向上沿直线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这样便于将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可以降低标样管2的活动空间,使得测试探头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3和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mm。例如,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可以为8 mm、9 mm、10 mm、11 mm、12 mm。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过小,无法将标准样品置于测试腔11外,在测量某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待测样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过大,标样管2远离测试腔11的一端会伸出探头架1,导致测试探头100占用的空间增大。
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范围设置为8-12mm,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2的位置,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扩大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检测范围;还可以使得测试探头100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约占用空间。
参照图1-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测试探头100包括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设于探头架1上,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测试探头100体积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对标样管2进行手动调节,通过在探头架1上设置驱动组件4,可以使得标样管2在狭小空间中实现电动调节,便于将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也便于将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
参照图2、图5-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机构41、传动杆42和传动机构43,驱动机构41与标样管2分别位于传动杆42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传动杆4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相连,传动机构43可传动地连接在传动杆4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标样管2之间,驱动机构41设于探头架1上。由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的,测试腔11处于磁场范围中,通过设置传动杆42,可以将驱动机构41与测试腔11隔开一段距离,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对测试腔11中的磁场的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精准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在驱动机构41工作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可以带动传动杆42运动,传动杆42可以带动传动机构43运动,传动机构43可以带动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通过设置传动杆42和传动机构43,可以将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的运动转化为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使得驱动机构41可以放置于标样管2的不同方位上,利于在探头架1上放置驱动机构41。
例如,驱动机构41可以为电机。电机一般包含铁芯结构,电机在工作时线圈会产生磁场。若驱动机构41与测试腔11相距过近,铁芯和线圈均会对测试腔11中的磁场产生干扰,穿过待测样品管3的磁场会发生变化,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不准确。通过在驱动机构41与标样管2之间设置传动杆42和传动机构43,可以将驱动机构41与测试腔11隔开一段距离,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对测试腔11中的磁场的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精准的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参照图2、图5-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传动杆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标样管2的移动方向。这样可以在传动杆42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将驱动机构41尽可能远的与测试腔11隔开一段距离,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对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磁场的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精准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参照图2、图5-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传动机构43包括传动齿轮431和传动齿条432,传动齿轮431连接在传动杆4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传动齿条432设于标样管2,且传动齿条432沿标样管2的移动方向延伸,传动齿条432与传动齿轮431啮合。在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时,输出轴411可以带动传动杆42沿第一方向旋转,传动杆42可以带动传动齿轮431沿第一方向旋转,传动齿轮431可以带动传动齿条43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带动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同理,在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标样管2可以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通过设置传动齿轮431和传动齿条432,可以使得传动机构43的结构更为简单;同时,可以节约驱动组件4的活动空间,使得测试探头100的结构更为紧凑,降低占用空间。
可选地,传动齿条432与标样管2可以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使得传动齿条432更为可靠地连接于标样管2,还可以节约传动齿条432的占用空间,使得测试探头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1、图4和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20-320°。例如,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可以为220°、240°、270°、300°、320°。若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较小,传动机构43无法带动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一部分标准样品会位于测试腔11内,在测量某些与标准样品测量频段至少部分重合的待测样品时,待测样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若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较大,标样管2远离测试腔11的一端会伸出探头架1,导致探头架1占用的空间增大。将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范围设置为220-320°,不仅可以根据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和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调节标样管2的位置,减少或避免标准样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扩大测试探头100的检测范围;还可以使得测试探头100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约占用空间。
例如,参照图1、图4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传动齿轮431旋转220-320°可以带动标样管2移动8-12mm。这样可以通过控制传动齿轮431的旋转角度,调节标样管2的调节行程,便于实现标样管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
例如,传动齿轮431旋转270°可以实现标样管2移动10mm的调节行程。在测量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时,当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不在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的范围内时,可以控制传动齿轮431朝向第一方向旋转270°,以将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调节至第一位置。当标准样品的测量频段在待测样品的测量频段的范围内时,可以控制传动齿轮431朝向第二方向旋转270°,以将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标样管2更为可靠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测量待测样品和信号强度时,可以将标样管2更为准确地调节至第一位置,或者将标样管2更为准确地调节至第二位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传动齿轮431为塑料件,由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的,传动齿轮431在待测样品的测量磁场范围内,塑料件无磁性且介电常数较低,这样可以降低或避免传动齿轮431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传动齿轮431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传动齿轮431也可以为聚甲醛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传动齿条432为塑料件,由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的,传动齿条432在待测样品的测量磁场范围内,塑料件无磁性且介电常数较低,这样可以降低或避免传动齿条432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传动齿条432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传动齿条432也可以为聚甲醛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传动齿轮431为塑料件,传动齿条432为塑料件,由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的,传动齿轮431、传动齿条432均在待测样品的测量磁场范围内,塑料件无磁性且介电常数较低,这样可以降低或避免传动齿轮431、传动齿轮431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传动齿轮431、传动齿条432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传动齿轮431、传动齿条432也可以为聚甲醛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传动杆42为金属件,且传动杆42为非磁性件。例如,传动杆42可以为铜件。金属件的结构强度较大,可以减少或避免传动杆4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偏移,使得传动杆42的转动更为稳定,使得标样管2可以更为稳定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而且,金属件耐磨,可以延长传动杆42的使用寿命。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的,将传动杆42设为非磁性件,可以减少或避免传动杆42对磁场的干扰,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精准的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参照图1-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机构41为空心杯电机。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强磁环境下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的,空心杯电机中无铁芯转子,可以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对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磁场的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可以更为精准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空心杯电机的体积较小,空心杯电机可以装置在空间狭小的测试探头100中,使得标样管2可以在狭小空间中实现电动调节,便于将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也便于将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
而且,空心杯电机的能耗小、反应灵敏、运行稳定,可以降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能耗,提高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灵敏度,使得电子顺磁共振谱仪运行地更为稳定,延长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图4和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测试探头100还包括限位结构12,限位结构12用于限定传动杆42的转动角度,限位结构12设在探头架1上,传动杆42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可转动,限位结构1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在标样管2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传动杆42与限位结构12在传动杆42的周向上抵接;在标样管2位于第二位置时,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传动杆42与限位结构12在传动杆42的周向上抵接。在传动杆42与限位结构12在轴向上抵接时,传动杆42相对于限位结构12保持静止,传动机构43停止运动,这种限位方式为机械限位。通过在探头架1上设置限位结构12对传动杆42进行限位,可以减少或避免限位结构12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影响,还可以使得测试探头100结构更为紧凑,降低占用空间。
相比于光电控制的限位方式,例如具有限位开关的限位装置,限位开关一般包含有磁材料,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是在精密磁场下进行测量的,限位开关中的有磁材料会对测试腔11中的磁场产生干扰,会导致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不准确。例如绝对值编码器电机也可以实现限位功能,但是现有的绝对值编码器电机的尺寸较大,而测试探头100的体积较小,绝对值编码器电机不能安装到测试探头100的狭小空间内。
这样还可以使得标样管2准确地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可以避免标样管2伸入测试腔11的长度过大而导致标样管2无法返回第二位置,避免标样管2伸出探头架1而导致标样管2损坏,避免标样管2伸出探头架1而导致标样管2无法返回第一位置,使得驱动组件4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从而使得驱动组件4可以更为可靠地将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使得驱动组件4可以更为可靠地将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调节至第一位置。
例如,参照图1、图4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传动杆42上设有限位件421,在标样管2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限位件421与限位结构12在传动杆42的周向上抵接;在标样管2位于第二位置时,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限位件421与限位结构12在传动杆42的周向上抵接。这样方便限位件421与限位结构12抵接,利于限制传动杆42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传动杆42与限位件421可以分别独立成型,例如,限位件421可以为螺钉,这样可以降低传动杆42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5-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4还包括联轴器44,联轴器44设在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与传动杆42的一端之间。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即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此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继续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联轴器44不会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杆42。在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即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此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继续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联轴器44不会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杆42。
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背离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具有传动关系,驱动机构41可以驱动传动杆42从第一转动位置旋转至第二转动位置,使得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朝向背离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具有传动关系,驱动机构41可以驱动传动杆42从第二转动位置旋转至第一转动位置,使得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驱动传动杆42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传动杆42与限位结构12抵接,且传动杆42相对于限位结构12保持静止。若此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具有传动关系,则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相对于限位结构12保持静止,驱动机构41处于过载状态,容易导致驱动机构41损坏。例如,当驱动机构41为电机时,这样容易导致电机过载,导致线圈发热而烧坏电机。
在传动杆4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驱动传动杆42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空转,这样可以减少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上的载荷,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由于过载而导致驱动机构41损坏,延长驱动机构41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使用寿命。
同理,在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驱动机构41驱动传动杆42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联轴器44与传动杆42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空转,这样可以降低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上的载荷,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由于过载而导致驱动机构41损坏,延长驱动机构41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联轴器44包括轴套441,轴套441为弹性体,轴套441可以为发生弹性变形,轴套441套设在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的外周侧,且轴套441相对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固定,传动杆42的一端具有配合孔,轴套441设在配合孔内。例如,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由第一转动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的方向转动时,轴套441可以带动传动杆42转动,传动杆42可以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从而带动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由第一转动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的方向转动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可以带动轴套441同步转动,由于轴套441与传动杆42的配合孔配合,利用轴套441与传动杆42的配合孔的内周壁之间的摩擦力,轴套441可以带动传动杆4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42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进而带动标样管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传动杆4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与限位结构12在周向上抵接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继续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轴套44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变形,可以降低轴套441与配合孔之间的摩擦力,输出轴411继续转动可以克服轴套441与配合孔之间的摩擦力,输出轴411可以带动轴套441在配合孔内空转,轴套441不带动传动杆42转动,传动杆42相对于限位结构12保持静止,从而使得传动杆42保持限位在第二转动位置。
同理,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由第二转动位置向第一转动位置的方向转动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可以带动轴套441同步转动,由于轴套441与传动杆42的配合孔配合,利用轴套441与传动杆42的配合孔的内周壁之间的摩擦力,轴套441可以带动传动杆4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42从第二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进而带动标样管2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当传动杆42位于第一位置且与限位结构12在周向上抵接时,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继续朝向限位结构12的方向转动时,轴套44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变形,可以降低轴套441与配合孔之间的摩擦力,输出轴411继续转动可以克服轴套441与配合孔之间的摩擦力,输出轴411可以带动轴套441在配合孔内空转,轴套441不带动传动杆42转动,传动杆42相对于限位结构12保持静止,从而使得传动杆42保持限位在第一转动位置。
通过将轴套441设于传动杆42的配合孔中,可以使得驱动组件4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小驱动组件4的占用空间。同时,通过将轴套441设置为弹性体,可以使得轴套441可以带动传动杆42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驱动机构41在第一位置驱动传动杆42朝向限位结构12转动以及驱动机构41在第二位置驱动传动杆42朝向限位结构12转动时,可以使得输出轴411可以带动轴套441在配合孔内转动,降低输出轴411上的载荷,减少或避免驱动机构41由于过载而导致驱动机构41损坏,延长驱动机构41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使用寿命。
其中,通过将轴套441设置为弹性体,轴套441也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可以减少或避免传动杆42与限位结构12抵接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驱动机构41上,使得驱动机构41运行地更为平稳,延长驱动机构41的使用寿命。
例如,参照图2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轴套441可以与配合孔过盈配合,当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411带动轴套441转动时,这样可以提高轴套441与配合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或避免轴套441与配合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而导致驱动机构41无法将传动杆42驱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得驱动组件4更为稳定可靠。
其中,轴套441可以为橡胶件,橡胶件耐磨,可以延长轴套441的使用寿命。轴套441也可以为聚氨酯件,聚氨酯件的加工性较好,便于轴套411的加工制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测试探头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通过设置上述的测试探头100,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地测量出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测试探头,用于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架,所述探头架内具有测试腔;
用于放置标准样品的标样管,所述标样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探头架;
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的待测样品管,所述待测样品管设于所述测试腔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标样管的至少容纳所述标准样品的部分完全位于所述测试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标样管的至少容纳所述标准样品的部分位于所述测试腔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机构;
传动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标样管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传动地连接在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标样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传动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标样管的移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管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连接在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于所述标样管且沿所述标样管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为塑料件;和/或,所述传动齿条为塑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为金属件且为非磁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动杆的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在所述探头架上,所述传动杆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在所述标样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传动杆的周向上抵接;在所述标样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传动杆的周向上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之间,在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朝向限位结构的方向转动时以及在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朝向所述限位结构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杆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弹性体,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外周侧且相对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具有配合孔,所述轴套设在所述配合孔内。
12.一种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探头。
CN202210166179.2A 2022-02-23 2022-02-23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Pending CN114235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6179.2A CN114235880A (zh) 2022-02-23 2022-02-23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6179.2A CN114235880A (zh) 2022-02-23 2022-02-23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5880A true CN114235880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6179.2A Pending CN114235880A (zh) 2022-02-23 2022-02-23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58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6979A (zh) * 2022-04-14 2022-05-13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样品未成对电子绝对自旋数目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84452A1 (ru) * 1973-04-05 1975-09-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900 Радиоспектрометр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ара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SU873079A1 (ru) * 1979-12-25 1981-10-15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В.И.Ленина Спектрометр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ара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CN2039845U (zh) * 1988-07-31 1989-06-21 吉林大学 微波边振自检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JPH10160811A (ja) * 1996-11-26 1998-06-19 Nikkiso Co Ltd 電子スピン共鳴装置
CN104237814A (zh) * 2013-06-24 2014-12-2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注入式可调矩形谐振腔的自旋波共振线宽测试新方法
EP3070488A1 (en) * 2015-03-18 2016-09-21 Bruker BioSpin GmbH EPR microwave cavity for small magnet airgaps
CN107561098A (zh) * 2017-10-12 2018-01-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测量的原位标样系统
CN108496090A (zh) * 2015-11-27 2018-09-04 赫姆霍茨中心柏林材料与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和探测样品的瞬态磁化的设备和方法
CN113030820A (zh) * 2021-04-25 2021-06-25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探头
CN113030819A (zh) * 2021-04-25 2021-06-25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标准样品检测功能的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探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84452A1 (ru) * 1973-04-05 1975-09-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900 Радиоспектрометр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ара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SU873079A1 (ru) * 1979-12-25 1981-10-15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В.И.Ленина Спектрометр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ара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CN2039845U (zh) * 1988-07-31 1989-06-21 吉林大学 微波边振自检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JPH10160811A (ja) * 1996-11-26 1998-06-19 Nikkiso Co Ltd 電子スピン共鳴装置
CN104237814A (zh) * 2013-06-24 2014-12-2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注入式可调矩形谐振腔的自旋波共振线宽测试新方法
EP3070488A1 (en) * 2015-03-18 2016-09-21 Bruker BioSpin GmbH EPR microwave cavity for small magnet airgaps
CN108496090A (zh) * 2015-11-27 2018-09-04 赫姆霍茨中心柏林材料与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和探测样品的瞬态磁化的设备和方法
CN107561098A (zh) * 2017-10-12 2018-01-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测量的原位标样系统
CN113030820A (zh) * 2021-04-25 2021-06-25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探头
CN113030819A (zh) * 2021-04-25 2021-06-25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标准样品检测功能的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探头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TALY NAGY 等: "《Advancements in accuracy of the alanine EPR dosimetry system Part III:Usefulness of an adjacent reference asmple》",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
朱良漪: "《分析仪器手册》", 31 May 1997,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李由等: "核磁共振波谱仪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波谱学杂志》 *
李重凯等: "《最新仪器分析技术全书》", 30 September 199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毕伟力 等: "《 横向弛豫时间T2与自旋中心浓度关系的脉冲EPR研究》", 《2021第二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6979A (zh) * 2022-04-14 2022-05-13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样品未成对电子绝对自旋数目的方法
CN114486979B (zh) * 2022-04-14 2022-07-29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样品未成对电子绝对自旋数目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3573B2 (en)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istance
CN114235880A (zh) 测试探头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US8222895B2 (en) Displacement sensing device
CN210981599U (zh) 扭矩角度传感器
US20090317027A1 (en) Position sensing assembly
EP1806845B1 (en) Non-contact position sensor with reversible self-adjustment
CN217060014U (zh) 检测模块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WO2010113104A1 (en) Pneumatic actuator
US6860159B2 (en) Rotation sensor
US1106714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ctuator arrangement for a clutch operating system, and actuator arrangement
JP3038656B1 (ja) インヒビタスイッチ
KR101461705B1 (ko) 힘 센서를 갖는 전기기계적 결합 모듈
US8302624B2 (en) Linear valve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US20220146347A1 (en) Torque sensor unit comprising a magnetic shield
JP5683979B2 (ja) 車両変速機用操作装置
US20080191692A1 (en) Actuating Means
CN112352135B (zh) 数字千分尺
CN218496032U (zh) 位移计
CN111453574A (zh) 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US20230266151A1 (en) Position-Determining Device for a Hand-Held Material Testing Apparatus,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Position-Determining Device, and a Hand-Held Material Testing Apparatus with a Position-Determining Device
US20090212509A1 (en) Ride Level Control Device of a Vehicle
CN116952457B (zh) 一种大量程压力传感器用检测设备
CN115597495A (zh) 位移计
CN220690159U (zh) 一种用于电机位置检测装置的标定装置
CN220227992U (zh) 一种带有角度测量元件的电控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