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4723A -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34723A CN114234723A CN202210033863.3A CN202210033863A CN114234723A CN 114234723 A CN114234723 A CN 114234723A CN 202210033863 A CN202210033863 A CN 202210033863A CN 114234723 A CN114234723 A CN 1142347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ial vehicle
- unmanned aerial
- capacitor
- energy
- capt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6187 pil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5 pestic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0 propel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1/00—Defence installations; Defence devices
- F41H11/02—Anti-aircraft or anti-guided missile or anti-torpedo defence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00—Dropping, ejecting, releasing, or receiving articles, liquids, or the like, in flight
- B64D1/02—Dropping, ejecting, or releasing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捕捉技术领域,是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激发部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外筒内部设有与牵引头连接的抓捕网。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其可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对目标无人机捕捉效果好,另外在释放抓捕网时对承载无人机后坐力小,且发射出的抓捕网不会缠绕到承载无人机上,具有使用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捕捉技术领域,是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应用于航拍、农药喷洒、海面风暴探测等方面,可以说无人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一些禁飞区域(例如机场附近),私自飞行的无人机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不法分子手中,无人机已成为窃取他人隐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由于无人机灵活度高,从而不易被捕捉。
目前捕捉无人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利用电磁波干扰,造成目标无人机工作故障,另一种是利用物体接触目标无人机造成目标无人机工作故障,例如利用抓捕网抓捕无人机。两种无人机捕捉技术均在初步发展过程中,技术不成熟,对无人机捕捉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无人机捕捉装置存在捕捉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包括外筒、盖板、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外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外筒内部安装有激发部,激发部下部安装有发射座,发射座的中部内侧设有聚能腔,激发部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聚能腔连通,发射座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外筒内部设有与牵引头连接的抓捕网。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该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可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与第一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与第二二极管串联后通过两条连接导线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四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发射筒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内,连接头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上述该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可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与第一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与第二二极管串联后通过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端子、一个导电弹簧和一个第二导电端子,导电弹簧一端与第一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导电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端子相抵,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一导向端子分别一一对应与升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两端电连接且固定安装在发射筒内,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二导向端子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器电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抓捕网击发装置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两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发射筒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内,连接头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上述第一储能装置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一撞针和第一射钉弹,第一射钉弹位于盖板上方,第一线圈位于第一射钉弹上方,第一线圈串联在远程控制开关和第一电容器之间,对应第一线圈位置的发射筒内安装有第一撞针且第一撞针能在线圈通电后被吸引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
上述发射筒顶部可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贯穿设置有台阶式安装通道,台阶式安装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对应安装座和盖板之间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隔板,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隔板上方,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电容器和升压模块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一穿线孔内,对应台阶式安装通道下方位置的隔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射钉弹安置孔,第一射钉弹安置孔内安置有第一射钉弹,台阶式安装通道内设有第一撞针,第一撞针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一被动部,第一被动部底面中部设有第一针体,第一被动部套装于第一大径段内,第一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一大径段内的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一被动部底面和第一大径段底壁上,第一针体下部套装于第一小径段内且第一针体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对应第一被动部下方位置的安装座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一被动部下行的第一线圈。
上述第二储能装置可包括第二线圈、第二撞针和第二射钉弹,激发部和发射座之间设有射钉弹安置座,激发部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台阶式激发通道,台阶式激发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射钉弹安置座中部贯穿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与台阶式激发通道、聚能腔连通的第二射钉弹安置孔,第二射钉弹安置孔内安置有第二射钉弹,台阶式激发通道内设有第二撞针,第二撞针包括第二针体和第二被动部,第二被动部底面中部设有第二针体,第二被动部套装于第二大径段内,第二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二大径段内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二被动部底面和第二大径段底壁上,第二针体下部套装于第二小径段内且第二针体的下端能随着第二被动部下行击打到第二射钉弹,对应第二被动部下方位置的激发部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二被动部下行的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串联在继电器常闭触点和第二电容器之间。
上述激发部底部可设有第一螺纹孔,射钉弹安置座上部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内,发射座顶部设有与聚能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射钉弹安置座下部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内;盖板底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激发部上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激发部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内。
上述激发部的外侧可套装有位于外筒内侧的内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对应连接板下方位置的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对应连接板上方位置的外筒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内筒壁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外筒壁上设有第三穿线孔,发射座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底面的外环台,抓捕网设于网体环空腔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驱动环空腔内,第二线圈的接线端穿设于第二穿线孔内,第二电容器和升压模块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三穿线孔内。
上述发射筒底部可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一封盖,外筒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二封盖;发射筒内壁和外筒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牵引头的上部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内,且牵引头外壁与分流通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对应发射座外侧位置的牵引头上设有穿绳通孔。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其可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实现全方位发射的目的,对目标无人机捕捉效果好,在释放抓捕网时对承载无人机后坐力小,且发射出的抓捕网不会缠绕到承载无人机上,另外整个装置不仅便于生产组装,而且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具有使用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发射筒,2为外筒,3为盖板,4为激发部,5为发射座,6为牵引头,7为聚能腔,8为分流通道,10为抓捕网,11为升压模块,12为第一导线部分,13为第二导线部分,14为连接头,15为第一线圈,16为第一射钉弹,17为顶盖,18为安装座,19为台阶式安装通道,20为隔板,21为第一穿线孔,22为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3为第一针体,24为第一被动部,25为第一压缩弹簧,26为第二线圈,27为第二射钉弹,28为射钉弹安置座,29为台阶式激发通道,30为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1为第二针体,32为第二被动部,33为第二压缩弹簧,34为第一螺纹孔,35为第二螺纹孔,36为螺纹套筒,37为内筒,38为连接板,39为网体环空腔,40为驱动环空腔,44为第一封盖,45为第二封盖,46为第二密封圈,47为第一密封圈,48为穿绳通孔,49为第一导电端子,50为导电弹簧,51为第二导电端子,C1为第一电容器,C2为第二电容器,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K1为远程控制开关,K2为继电器线圈,K21为继电器常闭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包括发射筒1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1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1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包括外筒2、盖板3、激发部4、发射座5和牵引头6,外筒2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3,外筒2内部安装有激发部4,激发部4下部安装有发射座5,发射座5的中部内侧设有聚能腔7,激发部4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1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聚能腔7连通,发射座5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7相通的分流通道8,分流通道8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8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6,外筒2内部设有与牵引头6连接的抓捕网10。
根据需求,第二储能装置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至少1米后释放能量,抓捕网10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高强度尼龙丝线织网等,使用时,将本装置搭载在一承载无人机上,在对目标无人机进行捕捉时,先操控承载无人机使牵引头6的射出方向对准目标无人机,然后控制第一储能装置使其释放能量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1外,当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第一距离后,第二储能装置释放能量将牵引头6发射出,从而带动抓捕网10向外发射和张开,实现抓捕目标无人机作业。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先通过第一储能装置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第一距离后,再通过第二储能装置将抓捕网10发射出,即通过前后两次能量释放将抓捕网10发射出,由于第一次能量释放时只需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即可,释放的能量无需很大,由此其与通过一次能量释放直接将抓捕网10从承载无人机上发射出的方式而言,本装置中第一次释放的能量显著小于采用一次能量释放方式释放的能量,由此第一储能装置在释放能量时对承载无人机的后坐力更小,而第二储能装置在释放能量时,抓捕网击发装置已经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由此不会对承载无人机产生后坐力,所以本装置通过采用两次能量释放的方式可减小对承载无人机的后坐力,另外由于抓捕网击发装置在被发射出一定距离后才发射出抓捕网10,由此抓捕网10在向外发射张开时远离承载无人机,不会出现因抓捕网10缠绕到承载无人机上而导致承载无人机坠毁的情况发生,保证抓捕目标无人机作业正常进行,对目标无人机抓捕效果好。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远程控制开关K1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11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C2与第二二极管D2串联后通过两条连接导线并联在升压模块11的输出端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K1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C1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K21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C2两端,继电器线圈K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四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通过连接头14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和远程控制开关K1均安装于发射筒1内,第二电容器C2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2内,连接头14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1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根据需求,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远程控制开关K1和继电器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所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耐压范围可为200V至1200V,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的电容量的范围为50uF至5000uF,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耐压值可为450V,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量的调节值为1000uF,升压模块11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为100V至1000V,连接头14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连接头14为由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对插在一起的快速插接头,其在被拉扯时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能分离开,或者连接头14可由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的端部勾搭连接而成,在被拉扯时第一导线部分12端部和第二导线部分13端部被拉扯分离开,使用时,将升压模块11的输入端、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连接导线分别与承载无人机上的电源模块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远程控制开关K1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线圈K2通电其触点处于断开状态,通过升压模块11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达到一定的高电压值,当要捕捉目标无人机时,先控制远程控制开关K1闭合,第一储能装置得电释放能量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当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1外一定距离时,此时连接于第二电容器C2与升压模块11之间的两条连接导线和连接于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两条连接导线被拉伸直,从而连接头14被拉扯断开,继电器线圈K2断电,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第二储能装置得电释放能量将抓捕网10发射出抓捕目标无人机,四条连接导线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本实施中,该四条连接导线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在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3米时被拉伸至紧绷状态,由此使得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在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3米时连接头14断开,第二储能装置得电自动释放出能量。
如附图1、2所示,第一储能装置包括第一线圈15、第一撞针和第一射钉弹16,第一射钉弹16位于盖板3上方,第一线圈15位于第一射钉弹16上方,第一线圈15串联在远程控制开关K1和第一电容器C1之间,对应第一线圈15位置的发射筒1内安装有第一撞针且第一撞针能在线圈通电后被吸引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16。根据需求,第一线圈15和第一射钉弹16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第一线圈15可为电磁脉冲线圈,由此当远程控制开关K1闭合后,第一电容器C1放电,第一线圈15产生瞬态的大电流,使第一撞针在瞬变的电磁场中产生涡流电,形成一个巨大的电磁力,在该瞬态电磁力的冲击下,可产生一个加速度,以满足第一射钉弹16引爆的瞬态冲击高加速度的要求,由此第一射钉弹16被引爆释放能量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1,另外目前市场的射钉弹型号按长度分类普遍有长中短三种,其中黑色长射钉弹爆炸释放能量最大,红色中射钉弹爆炸释放能量次之,黄色短射钉弹爆炸释放能量最少,由于本发明中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的发射筒的能量无需很大,由此第一射钉弹直接采用黄色短射钉弹即可,由此第一射钉弹来源广泛,无需专门制造。
如附图1所示,发射筒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7,顶盖17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8,安装座18内贯穿设置有台阶式安装通道19,台阶式安装通道19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对应安装座18和盖板3之间位置的发射筒1内设有隔板20,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和远程控制开关K1均安装于隔板20上方,隔板20上设有第一穿线孔21,第二电容器C2和升压模块11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一穿线孔21内,对应台阶式安装通道19下方位置的隔板20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内安置有第一射钉弹16,台阶式安装通道19内设有第一撞针,第一撞针包括第一针体23和第一被动部24,第一被动部24底面中部设有第一针体23,第一被动部24套装于第一大径段内,第一针体23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一大径段内的第一压缩弹簧25,第一压缩弹簧25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一被动部24底面和第一大径段底壁上,第一针体23下部套装于第一小径段内且第一针体23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16,对应第一被动部24下方位置的安装座18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一被动部24下行的第一线圈15。根据需求,第一被动部24、第一压缩弹簧25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第一被动部24为铁片,第一压缩弹簧25为锥台状弹簧,安装座18为绝缘体,具体的,台阶式安装通道19和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同轴设置,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射钉弹16尾部的第一圆锥孔段、用于容纳第一射钉弹16头部的第一圆柱孔段,第一针体23下端面偏心设置有多个撞击凸部,该撞击凸部能于下行时击打安装于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内的第一射钉弹16尾部边缘位置,当第一线圈15通电后其吸引第一被动部24下行,使第一针体23下端撞击到第一射钉弹16尾部边缘位置,从而击发第一射钉弹16中的击发药,第一射钉弹16爆炸从第一射钉弹安置孔22下端开口处向外释放能量,由此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1,根据需求,顶板上设有过线孔,升压模块11的输入端、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连接导线分别穿过该过线孔与承载无人机上的电源模块连接在一起。
如附图1、2所示,第二储能装置包括第二线圈26、第二撞针和第二射钉弹27,激发部4和发射座5之间设有射钉弹安置座28,激发部4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台阶式激发通道29,台阶式激发通道29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射钉弹安置座28中部贯穿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与台阶式激发通道29、聚能腔7连通的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内安置有第二射钉弹27,台阶式激发通道29内设有第二撞针,第二撞针包括第二针体31和第二被动部32,第二被动部32底面中部设有第二针体31,第二被动部32套装于第二大径段内,第二针体31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二大径段内的第二压缩弹簧33,第二压缩弹簧33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二被动部32底面和第二大径段底壁上,第二针体31下部套装于第二小径段内且第二针体31的下端能随着第二被动部32下行击打到第二射钉弹27,对应第二被动部32下方位置的激发部4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二被动部32下行的第二线圈26,第二线圈26串联在继电器常闭触点K21和第二电容器C2之间,根据需求,第二射钉弹27可采用目前市售的黑色长射钉弹即可,该类型射钉弹爆炸时释放能量大,由此保证能将抓捕网发射出足够的距离。
根据需求,第二线圈26、第二射钉弹27、第二被动部32、第二压缩弹簧33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第二线圈26可为电磁脉冲线圈,第二被动部32为铁片,第二压缩弹簧33为锥台状弹簧,激发部4为绝缘体,具体的,台阶式激发通道29和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同轴设置,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包括用于容纳第二射钉弹27尾部的第二圆锥孔段、用于容纳第二射钉弹27头部的第二圆柱孔段和圆锥状扩径段,第二圆锥孔段上大下小,扩径段上小下大,第二针体31下端面偏心设置有多个撞击凸部,该撞击凸部能于下行时击打安装于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内的第二射钉弹27尾部边缘位置,当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一定距离后,四个射钉弹安置座28被拉扯断开,第二线圈26通电吸引第二被动部32下行,使第二针体31下端撞击到第二射钉弹27尾部边缘位置,从而击发第二射钉弹27中的击发药,第二射钉弹27爆炸从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下端开口处向外释放能量,将牵引头6从分流通道8中发射出,从而带动抓捕网10向外发射张开捕捉目标无人机。
如附图1所示,激发部4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34,射钉弹安置座28上部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34内,发射座5顶部设有与聚能腔7连通的第二螺纹孔35,射钉弹安置座28下部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35内;盖板3底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36,激发部4上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激发部4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36内。射钉弹安置座28螺接在激发部4和发射座5之间,由此便于拆下在第二射钉弹安置孔30内填装第二射钉弹27,激发部4螺纹连接在盖板3上,由此便于激发部4的安装。
如附图1所示,激发部4的外侧套装有位于外筒2内侧的内筒37,内筒37和外筒2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38,对应连接板38下方位置的外筒2与内筒37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39,对应连接板38上方位置的外筒2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40,对应驱动环空腔40位置的内筒37壁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对应驱动环空腔40位置的外筒2壁上设有第三穿线孔,发射座5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37底面的外环台,抓捕网10设于网体环空腔39内,第二电容器C2和继电器均安装于驱动环空腔40内,第二线圈26的接线端穿设于第二穿线孔内,第二电容器C2和升压模块11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三穿线孔内。抓捕网10放置在网体环空腔39内,由此可防止抓捕网10与激发部4、发射座5发生缠绕,保证抓捕网10能顺利向外发射。
如附图1所示,发射筒1底部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一封盖44,外筒2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6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二封盖45;发射筒1内壁和外筒2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6;牵引头6的上部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8内,且牵引头6外壁与分流通道8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47,对应发射座5外侧位置的牵引头6上设有穿绳通孔48。根据需求,第一封盖44和第二封盖45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一次性纸片或能轻松推开的盖板3等,通过设置第一封盖44和第二封盖45能防止在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未释放能量时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10掉出;抓捕网10上设有与牵引头6数量相同的固定绑线,各个固定绑线分别穿过穿绳通孔48与相应的牵引头6连接在一起,第一密封圈47的设置可使牵引头6与分流通道8之间形成密封,减少能量损耗。
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仅在于:该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可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远程控制开关K1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11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C2与第二二极管D2串联后通过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并联在升压模块11的输出端上,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端子49、一个导电弹簧50和一个第二导电端子51,导电弹簧50一端与第一导电端子49固定连接,导电弹簧50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端子51相抵,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一导向端子49分别一一对应与升压模块11的输出端的两端电连接且固定安装在发射筒1内,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二导向端子51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器C2电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抓捕网击发装置上,继电器线圈K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两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通过连接头14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和远程控制开关K1均安装于发射筒1内,第二电容器C2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2内,连接头14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1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根据需求,导电弹簧为金属压缩弹簧,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端子相低实现电连接,升压模块1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远程控制开关K1和继电器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所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耐压范围可为200V至1200V,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的电容量的范围为50uF至5000uF,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耐压值可为450V,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量的调节值为1000uF,升压模块11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为100V至1000V,连接头14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连接头14为由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对插在一起的快速插接头,其在被拉扯时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能分离开,或者连接头14可由第一导线部分12和第二导线部分13的端部勾搭连接而成,在被拉扯时第一导线部分12端部和第二导线部分13端部被拉扯分离开,使用时,将升压模块11的输入端、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连接导线分别与承载无人机上的电源模块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远程控制开关K1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线圈K2通电其触点处于断开状态,通过升压模块11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达到一定的高电压值,当要捕捉目标无人机时,先控制远程控制开关K1闭合,第一储能装置得电释放能量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端子分离,第二电容器C2与升压模块11之间的回路断开,当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发射筒1外一定距离时,此时连接于继电器线圈K2两端的两条连接导线被拉伸直,从而连接头14被拉扯断开,继电器线圈K2断电,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第二储能装置得电释放能量将抓捕网10发射出抓捕目标无人机,两条连接导线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本实施中,该两条连接导线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在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3米时被拉伸至紧绷状态,由此使得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在被发射出发射筒1外3米时连接头14断开,第二储能装置得电自动释放出能量。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包括外筒、盖板、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外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外筒内部安装有激发部,激发部下部安装有发射座,发射座的中部内侧设有聚能腔,激发部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聚能腔连通,发射座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外筒内部设有与牵引头连接的抓捕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与第一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与第二二极管串联后通过两条连接导线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四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发射筒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内,连接头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与第一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与第二二极管串联后通过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端子、一个导电弹簧和一个第二导电端子,导电弹簧一端与第一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导电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端子相抵,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一导向端子分别一一对应与升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两端电连接且固定安装在发射筒内,两组接触式导电连接结构的两个第二导向端子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器电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抓捕网击发装置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两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发射筒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内,连接头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储能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一撞针和第一射钉弹,第一射钉弹位于盖板上方,第一线圈位于第一射钉弹上方,第一线圈串联在远程控制开关和第一电容器之间,对应第一线圈位置的发射筒内安装有第一撞针且第一撞针能在线圈通电后被吸引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筒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贯穿设置有台阶式安装通道,台阶式安装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对应安装座和盖板之间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隔板,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隔板上方,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电容器和升压模块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一穿线孔内,对应台阶式安装通道下方位置的隔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射钉弹安置孔,第一射钉弹安置孔内安置有第一射钉弹,台阶式安装通道内设有第一撞针,第一撞针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一被动部,第一被动部底面中部设有第一针体,第一被动部套装于第一大径段内,第一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一大径段内的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一被动部底面和第一大径段底壁上,第一针体下部套装于第一小径段内且第一针体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下行击打到第一射钉弹,对应第一被动部下方位置的安装座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一被动部下行的第一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储能装置包括第二线圈、第二撞针和第二射钉弹,激发部和发射座之间设有射钉弹安置座,激发部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台阶式激发通道,台阶式激发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射钉弹安置座中部贯穿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与台阶式激发通道、聚能腔连通的第二射钉弹安置孔,第二射钉弹安置孔内安置有第二射钉弹,台阶式激发通道内设有第二撞针,第二撞针包括第二针体和第二被动部,第二被动部底面中部设有第二针体,第二被动部套装于第二大径段内,第二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第二大径段内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在第二被动部底面和第二大径段底壁上,第二针体下部套装于第二小径段内且第二针体的下端能随着第二被动部下行击打到第二射钉弹,对应第二被动部下方位置的激发部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第二被动部下行的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串联在继电器常闭触点和第二电容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射钉弹安置座上部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内,发射座顶部设有与聚能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射钉弹安置座下部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内;盖板底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激发部上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激发部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7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的外侧套装有位于外筒内侧的内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对应连接板下方位置的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对应连接板上方位置的外筒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内筒壁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外筒壁上设有第三穿线孔,发射座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底面的外环台,抓捕网设于网体环空腔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驱动环空腔内,第二线圈的接线端穿设于第二穿线孔内,第二电容器和升压模块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三穿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的外侧套装有位于外筒内侧的内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对应连接板下方位置的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对应连接板上方位置的外筒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内筒壁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外筒壁上设有第三穿线孔,发射座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底面的外环台,抓捕网设于网体环空腔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驱动环空腔内,第二线圈的接线端穿设于第二穿线孔内,第二电容器和升压模块间的连接导线、继电器线圈两端的连接导线均穿设于第三穿线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7或9所述的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筒底部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一封盖,外筒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第二封盖;发射筒内壁和外筒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牵引头的上部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内,且牵引头外壁与分流通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对应发射座外侧位置的牵引头上设有穿绳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3863.3A CN114234723B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3863.3A CN114234723B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4723A true CN114234723A (zh) | 2022-03-25 |
CN114234723B CN114234723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074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33863.3A Active CN114234723B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34723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14917U (zh) * | 2017-09-04 | 2018-04-10 |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及其无人机抓捕网 |
US20180162529A1 (en) * | 2016-12-14 | 2018-06-14 | Sanmina Corporation | Net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captur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CN108317893A (zh) * | 2018-01-17 | 2018-07-24 | 辽宁睿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警用无人机网枪抓捕模块 |
CN108981459A (zh) * | 2018-07-12 | 2018-12-11 | 江苏荣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击发抓捕网装置 |
WO2018224528A1 (de) * | 2017-06-09 | 2018-12-13 | Droptec Gmbh | Abfangvorrichtung zum abfangen von unbemannten flugobjekten |
CN110332855A (zh) * | 2019-07-04 | 2019-10-15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反低空飞行器抓捕弹 |
US20200003530A1 (en) * | 2016-12-02 | 2020-01-02 | Rheinmetall Air Defence Ag | Missile for intercepting alien drones |
CN110806147A (zh) * | 2019-10-18 | 2020-02-18 | 泰州市柯普尼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无人机抓捕和回收装置 |
KR102152739B1 (ko) * | 2020-02-06 | 2020-09-07 | 주식회사 이노컨 | 체인형 탄소섬유 포획 망을 갖는 불법드론 포획용 드론 |
WO2021009159A1 (de) * | 2019-07-15 | 2021-01-21 | Rheinmetall Electronics Gmbh | Netzfangdrohn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fangen einer fliegenden drohne |
-
2022
- 2022-01-12 CN CN202210033863.3A patent/CN1142347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003530A1 (en) * | 2016-12-02 | 2020-01-02 | Rheinmetall Air Defence Ag | Missile for intercepting alien drones |
US20180162529A1 (en) * | 2016-12-14 | 2018-06-14 | Sanmina Corporation | Net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captur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WO2018224528A1 (de) * | 2017-06-09 | 2018-12-13 | Droptec Gmbh | Abfangvorrichtung zum abfangen von unbemannten flugobjekten |
CN207214917U (zh) * | 2017-09-04 | 2018-04-10 |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及其无人机抓捕网 |
CN108317893A (zh) * | 2018-01-17 | 2018-07-24 | 辽宁睿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警用无人机网枪抓捕模块 |
CN108981459A (zh) * | 2018-07-12 | 2018-12-11 | 江苏荣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击发抓捕网装置 |
CN110332855A (zh) * | 2019-07-04 | 2019-10-15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反低空飞行器抓捕弹 |
WO2021009159A1 (de) * | 2019-07-15 | 2021-01-21 | Rheinmetall Electronics Gmbh | Netzfangdrohn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fangen einer fliegenden drohne |
CN110806147A (zh) * | 2019-10-18 | 2020-02-18 | 泰州市柯普尼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无人机抓捕和回收装置 |
KR102152739B1 (ko) * | 2020-02-06 | 2020-09-07 | 주식회사 이노컨 | 체인형 탄소섬유 포획 망을 갖는 불법드론 포획용 드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4723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89530B1 (ko) | 전자식 무기를 위한 전개 유닛 | |
CN215572435U (zh) | 一种绳索控制抓捕器 | |
CN114234723A (zh) |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 |
CN108981459B (zh) | 击发抓捕网装置 | |
CN111964534A (zh) | 一种y型束缚弹 | |
CN210374792U (zh) | 一种无人机拦截器 | |
CN215572492U (zh) | 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 | |
CN215501062U (zh) | 驱鸟炮及驱鸟炮系统 | |
CN210154435U (zh) | 抛投型网状电击器 | |
CN111637795A (zh) | 基于电磁发射技术的空中反无人机捕捉装置 | |
CN212692936U (zh) | 一种煤气炮击发检测装置 | |
CN113197193A (zh) | 驱鸟炮及驱鸟炮系统 | |
CN112229274A (zh) | 抛投型网状电击器 | |
CN210004872U (zh) | 一种基于92g式手枪的外挂式网弹捕捉器 | |
CN2510821Y (zh) | 防暴电网发射器 | |
US3623726A (en) | Aerial tow dart deployable from a target drove with a ballistically actuable deployment station | |
CN111603710A (zh) | 一种延时爆炸灭火弹 | |
CN112902764A (zh) | 一种新型驱鸟弹 | |
CN213273962U (zh) | 一种y型束缚弹 | |
CN114322653B (zh) | 一种绳索控制抓捕器及使用方法 | |
CN217483340U (zh) | 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 | |
CN112113468B (zh) | 一种x型束缚弹 | |
CN221484360U (zh) | 一种民用航空烟火信号弹 | |
CN210402053U (zh) | 一种智能监控值守抓捕系统 | |
CN114234731A (zh) | 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及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