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1459A - 击发抓捕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击发抓捕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1459A
CN108981459A CN201810763650.XA CN201810763650A CN108981459A CN 108981459 A CN108981459 A CN 108981459A CN 201810763650 A CN201810763650 A CN 201810763650A CN 108981459 A CN108981459 A CN 108981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tube
section
percussion
arrest net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36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1459B (zh
Inventor
陈亚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Jiangsu Rong An Pol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Jiangsu Rong An Pol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Jiangsu Rong An Pol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36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1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1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1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1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1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BWEAPONS FOR PROJECTING MISSILES WITHOUT USE OF EXPLOSIVE OR COMBUSTIBLE PROPELLANT CHARGE; 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B15/00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nunchakus, throwing kn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击发抓捕网装置,包括盖体、外筒、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盖体包括横板和立筒,横板的底面中部与立筒的顶面固定在一起,在立筒的外侧套装有顶面与横板底面固定在一起的外筒,立筒内设有能相对立筒限位的激发部,对应立筒下方位置的激发部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筒内的发射座,发射座与激发部的连接处内设有弹药腔。本发明通过使分流通道呈倾斜状可便于将抓捕网本体更好的张开,且可根据需抓捕的范围和行程调整分流通道的倾斜角度,使抓捕网本体的发射满足实际抓捕需求,通过使发射座与激发部分体设置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省力,同时可便于弹药本体的填充,从而使抓捕网本体的激发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击发抓捕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击发抓捕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抓捕网往往存在激发不便,发射行程短,抓捕角度受到限制,无法满足抓捕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击发抓捕网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抓捕网存在的激发不便,发射行程短,抓捕角度受到限制,无法满足抓捕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击发抓捕网装置,包括盖体、外筒、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盖体包括横板和立筒,横板的底面中部与立筒的顶面固定在一起,在立筒的外侧套装有顶面与横板底面固定在一起的外筒,立筒内设有能相对立筒限位的激发部,对应立筒下方位置的激发部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筒内的发射座,发射座与激发部的连接处内设有弹药腔,激发部上设有能刺激弹药腔的激发执行部件;发射座的中部内侧设有能与弹药腔连通的聚能腔,发射座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激发部的中部可设有能与弹药腔连通的台阶式通道,台阶式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大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的底面与小径段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一连接面;激发执行部件包括撞针和线圈,台阶式通道内设有下端能在下行时伸出至弹药腔内的撞针,撞针包括针体和被动部,被动部的底面中部设有针体,被动部套装于大径段内,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大径段内的弹簧,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被动部与第一连接面上,针体的下部套装于小径段内且针体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的下行进入弹药腔内,对应被动部下方位置的激发部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被动部下行的线圈。
上述激发部和发射座之间可设有连接头,激发部的下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大于台阶式通道的底端直径,台阶式通道的底面与连接孔的顶面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孔与台阶式通道之间形成第三连接面,连接孔与连接头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的顶面与第三连接面之间有间距,且对应两者之间位置的连接孔内腔形成弹药腔;发射座的上部设有能与聚能腔连通的安装孔,连接头的下部与安装孔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爆通道。
上述引爆通道可包括直孔段和扩径段,扩径段呈上窄下宽的的喇叭口状,直孔段的底面与扩径段顶面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状。
上述小径段可包括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的导向段和引针段,导向段的底面与引针段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二连接面,针体包括导向针和击发针,导向针的底面与击发针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导向针套装于导向段内,击发针的下端套装于引针段内。
上述立筒的外侧可套装有位于外筒内侧的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内筒的顶面低于外筒的顶面,内筒的顶面与外筒内壁之间设有环形连接板,对应横板与环形连接板之间位置的外筒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立筒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内筒的底面低于立筒的底面,发射座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底面的外环台,对应外环台下方位置的发射座外侧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状。
上述驱动环空腔内可设有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依序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解电容器、续流二极管、控制开关和电流变送器,控制开关包括具有消弧功能的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分别与电解电容器和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电解电容器电连接,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整流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电解电容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解电容器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所述控制开关还可包括手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的一端与电解电容器电连接,手动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流变送器电连接。
上述激发部可为绝缘体,对应第一穿线孔下方位置的激发部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环台,激发部的下部外侧设有第二环台,第一环台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台,第二环台外壁与立筒的内壁配合安装在一起,线圈位于第一环台与第二环台之间,第一环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线孔,线圈的接线端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第二穿线孔伸出至第一环台上方并穿过第一穿线孔进入驱动环空腔内。
上述网体环空腔内可设有抓捕网本体,抓捕网本体上设有由牵引头数量相同的固定绑线,各个固定绑线分别与相应的牵引头连接在一起。
上述外筒的底面可低于内筒的底面,外筒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封盖,封盖位于内筒的下方。
上述牵引头的上部可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内,且牵引头外壁与分流通道内壁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牵引头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呈蘑菇头状的柔性护帽,对应发射座外侧与柔性护帽之间位置的牵引头上设有穿绳通孔。
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通过使分流通道呈倾斜状可便于将抓捕网本体更好的张开,且可根据需抓捕的范围和行程调整分流通道的倾斜角度,使抓捕网本体的发射满足实际抓捕需求,通过使发射座与激发部分体设置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省力,同时可便于弹药本体的填充,从而使抓捕网本体的激发更加方便快捷;储能激发装置的设置可通过线圈吸引撞针使其满足弹药本体引爆的瞬态冲击高加速度的要求,确保能迅速和准确的引爆弹药本体,使本发明具有激发效果好,稳定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电路连接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筒,2为激发部,3为发射座,4为牵引头,5为横板,6为立筒,7为弹药腔,8为聚能腔,9为抓捕网本体,10为大径段,11为线圈,12为被动部,13为弹簧,14为连接头,15为直孔段,16为扩径段,17为导向段,18为引针段,19为导向针,20为击发针,21为内筒,22为网体环空腔,23为环形连接板,24为驱动环空腔,25为第一穿线孔,26为第一环台,27为第二环台,28为第二穿线孔,29为固定绑线,30为封盖,31为柔性护帽,32为穿绳通孔,33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击发抓捕网装置包括盖体、外筒1、激发部2、发射座3和牵引头4,盖体包括横板5和立筒6,横板5的底面中部与立筒6的顶面固定在一起,在立筒6的外侧套装有顶面与横板5底面固定在一起的外筒1,立筒6内设有能相对立筒6限位的激发部2,对应立筒6下方位置的激发部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筒1内的发射座3,发射座3与激发部2的连接处内设有弹药腔7,激发部2上设有能刺激弹药腔7的激发执行部件;发射座3的中部内侧设有能与弹药腔7连通的聚能腔8,发射座3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8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4。
使用过程中,可将现有公知的抓捕网本体9边缘的相应位置与各个牵引头4分别连接在一起,将现有公知的弹药本体安装于弹药腔7内,将现有公知的储能激发装置与激发执行部件连接在一起,由此可通过激发驱动部件使激发执行部件刺激弹药腔7,从而引爆弹药本体,弹药本体爆发后将作用于聚能腔8和分流通道,从而使牵引头4向外发射,并带动抓捕网本体9向外发射和张开,实现抓捕作业;通过使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可增大抓捕网本体9的张开范围,且便于对抓捕网本体9的张开角度和行程范围进行调整,使其能满足不同工况的抓捕需求,尤其是无人机的抓捕作业。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通过使分流通道呈倾斜状可便于将抓捕网本体9更好的张开,且可根据需抓捕的范围和行程调整分流通道的倾斜角度,使抓捕网本体9的发射满足实际抓捕需求,通过使发射座3与激发部2分体设置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省力,同时可便于弹药本体的填充,从而使抓捕网本体9的激发更加方便快捷。根据需求,立筒6内壁与激发部2外壁之间可通过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实现限位安装,由此可省去限位部件的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当工况需要时,立筒6与激发部2也可通过限位部件限位安装在一起,由此可使得激发部2在承受较大作用力时不会与立筒6脱离,所述限位部件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根据需求,外筒1的顶面与横板5的底面可粘合在一起,由此可防止两者脱离,且可防止被拆解。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击发抓捕网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激发部2的中部设有能与弹药腔7连通的台阶式通道,台阶式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大径段10和小径段,大径段10的底面与小径段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一连接面;激发执行部件包括撞针和线圈11,台阶式通道内设有下端能在下行时伸出至弹药腔7内的撞针,撞针包括针体和被动部12,被动部12的底面中部设有针体,被动部12套装于大径段10内,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大径段10内的弹簧13,且弹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被动部12与第一连接面上,针体的下部套装于小径段内且针体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12的下行进入弹药腔7内,对应被动部12下方位置的激发部2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被动部12下行的线圈11。根据需求,弹药腔7内设有弹药本体,且弹药本体的击发部位正对针体下端能伸入弹药腔7内的位置,由此可确保撞针能引爆弹药本体,所述的弹药本体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空包弹等;所述线圈11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电磁脉冲线圈等;被动部12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铁片等;弹簧13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上窄下宽的锥台状弹簧等。在使用时,可将线圈11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现有公知的储能激发装置连接在一起,将现有公知的弹药本体装入弹药腔7内,并使弹药本体的击发部位正对针体下端能伸入弹药腔7内的位置,由此可通过储能激发装置使线圈11通电,从而吸引被动部12下行,使针体的下端能伸入弹药腔7内并撞击弹药本体的击发部,从而引爆弹药本体。
如附图1、2所示,激发部2和发射座3之间设有连接头14,激发部2的下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大于台阶式通道的底端直径,台阶式通道的底面与连接孔的顶面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孔与台阶式通道之间形成第三连接面,连接孔与连接头14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14的顶面与第三连接面之间有间距,且对应两者之间位置的连接孔内腔形成弹药腔7;发射座3的上部设有能与聚能腔8连通的安装孔,连接头14的下部与安装孔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14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爆通道。由此可便于激发部2、发射座3和连接头14的分别加工,且使其组合安装更加方便省力。根据需求,连接孔的下部内侧可设有内螺纹,且连接孔与连接头14的上部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孔的上部内侧可设有内螺纹,且安装孔与连接头14的下部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由此可便于两者的安装;连接孔可与台阶式通道不同轴,由此可使得撞针能实现偏心击发弹药本体,尤其适用于空包弹等;聚能腔8通过安装孔与弹药腔7连通,安装孔与弹药腔7可内径一致并连接为一体,由此可使加工更加方便;连接孔与连接头14的上部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3,连接头14的下部与安装孔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3,由此可进一步减少弹药本体引爆后的能量损耗。
如附图1、2所示,引爆通道包括直孔段15和扩径段16,扩径段16呈上窄下宽的的喇叭口状,直孔段15的底面与扩径段16顶面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状。由此可便于弹药本体爆发的能量增压和分散,减少能量损耗。
如附图1、2所示,小径段包括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的导向段17和引针段18,导向段17的底面与引针段18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二连接面,针体包括导向针19和击发针20,导向针19的底面与击发针20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导向针19套装于导向段17内,击发针20的下端套装于引针段18内。根据需求,导向针19的外径与导向段17的内径可呈间隙配合,由此可使导向段17对导向针19的下行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击发针20下端的击发位置更加精确。上述设置可使导向针19位于第二连接面上方,由此可使第二连接面和第一连接面共同对撞针的下行起到限位作用。
如附图1、2所示,立筒6的外侧套装有位于外筒1内侧的内筒21,外筒1与内筒21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22,内筒21的顶面低于外筒1的顶面,内筒21的顶面与外筒1内壁之间设有环形连接板23,对应横板5与环形连接板23之间位置的外筒1与立筒6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24,对应驱动环空腔24位置的立筒6上设有第一穿线孔25;内筒21的底面低于立筒6的底面,发射座3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21底面的外环台,对应外环台下方位置的发射座3外侧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状。由此可将现有公知的储能激发装置装入驱动环空腔24内,第一穿线孔25的设置便于线圈11的两个接线端穿入驱动环空腔24内;内筒21和外环台的设置可防止抓捕网本体9与激发部2和发射座3发生缠绕,使抓捕网本体9能顺利向外发射。
如附图1、2所示,驱动环空腔24内设有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依序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解电容器、续流二极管、控制开关和电流变送器,控制开关包括具有消弧功能的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分别与电解电容器和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电解电容器电连接,线圈11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整流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电解电容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解电容器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
根据需求,所述的电子开关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继电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选择合适的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工作时,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的切换通过电磁继电器实现,充电单元充电而放电单元不动作时,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头闭合,而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开启放电单元时,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而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所述的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电源模块为低电压输入的能量源,向本发明提供电能;电流变送器的输入端可与线圈11的正向电流的导线连接;实际使用时,调节充电单元的升压模块,使电解电容器达到一定的高电压值后,再启动放电单元,线圈11产生瞬态的大电流,使撞针在瞬变的电磁场中产生涡流电,形成一个巨大的电磁力,在该瞬态电磁力的冲击下,可产生一个加速度,以满足弹药本体引爆的瞬态冲击高加速度的要求,且撞针将瞬间将被击发装置弹出;所述电解电容器的耐压范围可为200V至1200V,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的范围为50μF至5000μF;电解电容器的耐压值可为450V,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的调节值为1000μF;升压模块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为100V至1000V,这里升压模块将电源模块的低电压升至400V时,电磁脉冲击发模块产生的加速度能够满足弹药本体引爆的瞬态冲击高加速度的要求,这里的弹药本体可为空包弹或者射顶弹等非杀伤性的设备,击发效果好;电源模块的电压范围可为3V至24V,实际使用时,可选择3.6V或5V或12V的电源模块,成本低且效果好;所述控制开关还可包括手动控制开关,手动控制开关的一端可与电解电容器电连接,手动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将手动控制开关安装在本发明附近的工作人员能够触及的地方,在紧急的特殊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控制线圈11带动撞针的击发作业,实现手动控制。
如附图1、2所示,激发部2为绝缘体,对应第一穿线孔25下方位置的激发部2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环台26,激发部2的下部外侧设有第二环台27,第一环台26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台27,第二环台27外壁与立筒6的内壁配合安装在一起,线圈11位于第一环台26与第二环台27之间,第一环台26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线孔28,线圈11的接线端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第二穿线孔28伸出至第一环台26上方并穿过第一穿线孔25进入驱动环空腔24内。由此可便于线圈11接线端的连接,使激发部2为绝缘体可减少对线圈11的干扰。根据需求,线圈11的外侧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绝缘粘胶层等,由此可进一步减少对线圈11的干扰。
如附图1、2所示,网体环空腔22内设有抓捕网本体9,抓捕网本体9上设有由牵引头4数量相同的固定绑线29,各个固定绑线29分别与相应的牵引头4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当牵引头4上设有穿绳通孔32时,各个固定绑线29可分别通过穿绳通孔32与相应的牵引头4连接在一起。根据需求,抓捕网本体9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高强度尼龙丝线织网等。
如附图1、2所示,外筒1的底面低于内筒21的底面,外筒1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4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封盖30,封盖30位于内筒21的下方。使用时,可先将抓捕网本体9与牵引头4连接在一起,并将抓捕网本体9有序的放入网体环空腔22内,之后可安装封盖30,从而实现对抓捕网本体9的封堵,防止其出现散落和缠绕的现象。根据需求,封盖30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一次性纸片或能轻松推开的盖板等。
如附图1、2所示,牵引头4的上部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内,且牵引头4外壁与分流通道内壁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3,牵引头4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呈蘑菇头状的柔性护帽31,对应发射座3外侧与柔性护帽31之间位置的牵引头4上设有穿绳通孔32。密封圈33的设置可使牵引头4与分流通道之间形成密封,减少弹药本体引爆后的能量损耗,呈蘑菇头状的柔性护帽31的设置可形成缓冲,避免牵引头4在发射出去后对人或物体带来伤害,穿绳通孔32的设置便于抓捕网本体9的连接。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外筒、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盖体包括横板和立筒,横板的底面中部与立筒的顶面固定在一起,在立筒的外侧套装有顶面与横板底面固定在一起的外筒,立筒内设有能相对立筒限位的激发部,对应立筒下方位置的激发部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筒内的发射座,发射座与激发部的连接处内设有弹药腔,激发部上设有能刺激弹药腔的激发执行部件;发射座的中部内侧设有能与弹药腔连通的聚能腔,发射座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的中部设有能与弹药腔连通的台阶式通道,台阶式通道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递减的大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的底面与小径段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一连接面;激发执行部件包括撞针和线圈,台阶式通道内设有下端能在下行时伸出至弹药腔内的撞针,撞针包括针体和被动部,被动部的底面中部设有针体,被动部套装于大径段内,针体的上部外侧套装有位于大径段内的弹簧,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被动部与第一连接面上,针体的下部套装于小径段内且针体的下端能随着被动部的下行进入弹药腔内,对应被动部下方位置的激发部外侧设有能在通电后吸引被动部下行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和发射座之间设有连接头,激发部的下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大于台阶式通道的底端直径,台阶式通道的底面与连接孔的顶面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孔与台阶式通道之间形成第三连接面,连接孔与连接头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的顶面与第三连接面之间有间距,且对应两者之间位置的连接孔内腔形成弹药腔;发射座的上部设有能与聚能腔连通的安装孔,连接头的下部与安装孔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爆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爆通道包括直孔段和扩径段,扩径段呈上窄下宽的的喇叭口状,直孔段的底面与扩径段顶面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小径段包括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的导向段和引针段,导向段的底面与引针段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二连接面,针体包括导向针和击发针,导向针的底面与击发针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导向针套装于导向段内,击发针的下端套装于引针段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立筒的外侧套装有位于外筒内侧的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网体环空腔,内筒的顶面低于外筒的顶面,内筒的顶面与外筒内壁之间设有环形连接板,对应横板与环形连接板之间位置的外筒与立筒之间形成驱动环空腔,对应驱动环空腔位置的立筒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内筒的底面低于立筒的底面,发射座的外侧设有上端面抵在内筒底面的外环台,对应外环台下方位置的发射座外侧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环空腔内设有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依序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解电容器、续流二极管、控制开关和电流变送器,控制开关包括具有消弧功能的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分别与电解电容器和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电解电容器电连接,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流变送器电连接在一起;整流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电解电容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解电容器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部为绝缘体,对应第一穿线孔下方位置的激发部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环台,激发部的下部外侧设有第二环台,第一环台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台,第二环台外壁与立筒的内壁配合安装在一起,线圈位于第一环台与第二环台之间,第一环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线孔,线圈的接线端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第二穿线孔伸出至第一环台上方并穿过第一穿线孔进入驱动环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网体环空腔内设有抓捕网本体,抓捕网本体上设有由牵引头数量相同的固定绑线,各个固定绑线分别与相应的牵引头连接在一起;或/和,外筒的底面低于内筒的底面,外筒的底面设有能在牵引头向外发射时解除封堵的封盖,封盖位于内筒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或8所述的击发抓捕网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头的上部套装在相应的分流通道内,且牵引头外壁与分流通道内壁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牵引头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呈蘑菇头状的柔性护帽,对应发射座外侧与柔性护帽之间位置的牵引头上设有穿绳通孔。
CN201810763650.XA 2018-07-12 2018-07-12 击发抓捕网装置 Active CN108981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3650.XA CN108981459B (zh) 2018-07-12 2018-07-12 击发抓捕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3650.XA CN108981459B (zh) 2018-07-12 2018-07-12 击发抓捕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1459A true CN108981459A (zh) 2018-12-11
CN108981459B CN108981459B (zh) 2024-04-05

Family

ID=64537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3650.XA Active CN108981459B (zh) 2018-07-12 2018-07-12 击发抓捕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14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325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智能化城市低空反无人机系统
CN114234723A (zh) * 2022-01-12 2022-03-25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0881A (zh) * 1968-01-02 1971-05-05
CN2510821Y (zh) * 2001-11-28 2002-09-11 刘德军 防暴电网发射器
CN2828718Y (zh) * 2005-06-06 2006-10-18 于庆贺 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
JP2010121793A (ja) * 2008-11-17 2010-06-03 Nippon Koki Co Ltd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CN208536691U (zh) * 2018-07-12 2019-02-22 江苏荣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击发抓捕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0881A (zh) * 1968-01-02 1971-05-05
CN2510821Y (zh) * 2001-11-28 2002-09-11 刘德军 防暴电网发射器
CN2828718Y (zh) * 2005-06-06 2006-10-18 于庆贺 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
JP2010121793A (ja) * 2008-11-17 2010-06-03 Nippon Koki Co Ltd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CN208536691U (zh) * 2018-07-12 2019-02-22 江苏荣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击发抓捕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325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智能化城市低空反无人机系统
CN114234723A (zh) * 2022-01-12 2022-03-25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1459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1459A (zh) 击发抓捕网装置
CN208536691U (zh) 击发抓捕网装置
CN107167039B (zh) 一种co2矿山开采爆破管延期分段远程控制起爆器
CN107146716B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多路高压电容器充放电开关
CN111964534A (zh) 一种y型束缚弹
CN203642793U (zh) 液体泰瑟枪
CN104142091A (zh) 一种小型电警棍
CN206360838U (zh) 安全高能点火控制系统
CN206601075U (zh) 一种电击致服防暴设备
CN212243847U (zh) 一种伞绳切割器与控制电路
CN114234723B (zh) 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CN213513993U (zh) 燃气灶脉冲点火器及燃气灶
CN212567164U (zh) 一种新型触发结构的电击发声光媒
CN208042894U (zh) 布撒式发烟催泪弹
CN211476887U (zh) 一种电击弹保险电路及电击弹发射装置
CN105066781B (zh) 一种防卫棒
CN214892881U (zh) 多功能警用绊马索抓捕器
CN111603710A (zh) 一种延时爆炸灭火弹
CN210664141U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电击防暴器
CN215524384U (zh) 电击弹组件
CN218852791U (zh) 一种麻醉针发射装置
CN208657151U (zh) 一种静电发生棒
CN1040431A (zh) 发射式电击器
CN208651026U (zh) 一种电瓶升压电容储能点火器
CN212300093U (zh) 警用缠绕式多功能抓捕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after: Room 502, unit 3, xiangruiyuan building, No.6 Wusu North Lane, Hetian street, shayibak District,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Applicant after: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RONGAN POL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1 Weiyi Road, Chengbei Park, Jing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5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RONGAN POL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Applicant before: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