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3044A -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33044A CN114233044A CN202210159112.6A CN202210159112A CN114233044A CN 114233044 A CN114233044 A CN 114233044A CN 202210159112 A CN202210159112 A CN 202210159112A CN 114233044 A CN114233044 A CN 1142330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e
- shock insulation
- column
- storey
- j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E04G23/065—Lifting of bui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涉及建筑物隔绝提升技术的领域,顶升增层包括多个用于可拆卸连接在房屋底部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隔震柱、设置在隔震柱与地面之间用于将两者快速连接的下连接机构、设置在隔震柱与支撑板之间用于调节隔震柱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且将两者连接的上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房屋底部四周的围墙。本申请具有对房屋底部进行加固,提高房屋的稳定性、抗震性、防水防潮能力,以及提高建筑材料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隔绝提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是供人们居住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外界的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生活,房屋分为大型建筑和小型建筑,大型建筑通常指代楼层数较多的大厦、商场等,小型建筑通常指代层数在一至三层的小型别墅、房屋等。
目前,针对一些小型房屋建筑,房屋在修建完毕后,若发生地基沉降、地基不牢固等建筑失误,或者地面返潮等不良现象后,会导致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大大降低,从而不仅使居住者的居住体验大大降低,而且会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若将其重新建造,需要将原有的地基和已建好的房屋进行拆除,从而浪费大量的建筑材料,造成资源浪费和巨额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对房屋底部进行加固,提高房屋的稳定性、抗震性、防水防潮能力,以及提高建筑材料资源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包括多个用于可拆卸连接在房屋底部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隔震柱、设置在隔震柱与地面之间用于将两者快速连接的下连接机构、设置在隔震柱与支撑板之间用于调节隔震柱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且将两者连接的上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房屋底部四周的围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需要对房屋底部增加顶升增层,提高房屋稳定性时,首先施工人员在房屋底部开挖基坑,并对基坑内底壁进行加固处理,接着采用多个千斤顶将房屋均匀向上顶起,随后将多个支撑板均匀安装至房屋的底壁,接着施工人员将隔震柱通过下连接机构与地面进行连接,随后通过上连接机构调节隔震柱顶部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与支撑板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在房屋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即可完成顶升增层的增设,实现对房屋的加固处理;若隔震柱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施工人员可通过解除下连接机构和上连接机构的连接状态,快速实现对隔震柱的更换,从而大大提高隔震柱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房屋在修建完毕后发生地基沉降、地基不牢固等建筑失误,或者地面返潮等不良现象后,通过在房屋底部增设多个隔震柱进行加高隔振处理,加高后的房屋底壁防水防潮效果增强,同时结合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对隔震柱进行快速便捷安装,实现对顶升增层的增设后,大大提高了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从而不仅提高了居住者的居住体验,而且排除了安全隐患,且无需对房屋进行重新建造,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固设在隔震柱顶部的上连接板、设置在上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调节板、多个设置在调节板和上连接板之间的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上的螺母、多个设置在调节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螺栓;
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槽和纵向腰型槽,多个横向腰型槽与多个第一螺栓一一对应,所述横向腰型槽的开设方向与纵向腰型槽的开设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横向腰型槽与螺母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纵向腰型槽与多个第二螺栓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纵向腰型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上连接机构调节隔震柱顶部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与支撑板进行连接固定时,首先在下连接机构将隔震柱与地面连接前,将调节板和上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和螺母固定,此时螺母无需拧紧,接着在支撑板上攻螺纹孔,待下连接机构将隔震柱与地面连接后,将第二螺栓插入纵向腰型孔内,并与支撑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随后将螺母拧紧,即可实现隔震柱与支撑板的连接固定;若螺纹孔与纵向腰型槽错位,施工人员可将螺母拧松,接着横向移动调节板,待螺纹孔进入纵向腰型孔内,将第二螺栓贯穿纵向腰型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随后将螺母拧紧即可;横向腰型槽和纵向腰型槽的设置,使施工人员无需将隔震柱拆除对支撑板重新攻螺纹孔,也无需在上连接板上重新打孔,从而不仅提高了打孔后孔位错位的容错率,降低了隔震柱与支撑板的连接难度,而且减小对支撑板和上连接板的破坏。
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隔震柱一体浇筑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浇筑成型设置连接牢固、强度高,从而使上连接板与隔震柱连接处不易发生断裂,提高了上连接机构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下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隔震柱下方的固定柱、固设在固定柱上方的连接柱、两个对称套设在固定柱外侧壁的固定座、设置在两个固定座之间的连接螺栓、设置在固定座与隔震柱之间用于将两者连接的连接组件;
地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插接至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座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插接至连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下连接机构将隔震柱与地面进行连接时,首先在地面挖设固定孔,接着将固定柱插接至固定孔内,并在固定柱与固定孔的缝隙处浇筑水泥进行封堵固定,随后将固定座套设至固定柱的外侧,同时将连接柱插接至连接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将两个固定座固定,接着通过连接组件将隔震柱与固定座进行连接,即可实现隔震柱与地面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设在隔震柱下方的插接块、设置在插接块与固定座之间的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插接至插接槽内,所述固定螺栓同时贯穿固定座和插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连接组件将隔震柱与固定座连接时,首先将插接块插接至插接槽内,接着通过固定螺栓将插接块固定至接插接槽内,即可实现插接块与固定座的连接,从而实现隔震柱与固定座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底部呈尖刺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状设置减小了受力面积,便于施工人员将固定柱插接至固定孔,从而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设有钢骨架, 所述钢骨架与房屋底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骨架对房屋底壁进行加固支撑,从而使房屋底壁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可选的,所述钢骨架两侧固设有延板,所述延板与房屋底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板增大了钢骨架与房屋底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应力集中,增强了钢骨架对房屋的承重能力,提高了房屋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房屋底壁铺设有采用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材质制成的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聚物沥青防水材质铺设至房屋底壁后,能在房屋底壁形成无接缝完整的防水膜,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和延伸性,适用于大面积铺设,从而大大提升房屋底部的防水防潮能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的隔震方法,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的隔震方法,适用于上述中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施工步骤如下:
S1、房屋底部分段开挖基坑,清理地基,并对基坑内底壁的地面进行加固处理;
S2、采用多个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将房屋底壁均匀向上顶起并支撑;
S3、将多个支撑板均匀安装至房屋的底壁;
S4、将隔震柱通过下连接机构与地面进行连接;
S5、通过上连接机构调节隔震柱顶部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与支撑板进行连接固定;
S6、在多个支撑板与房屋底壁之间安转钢骨架;
S7、房屋底壁铺设防水层;
S8、拆除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
S9、房屋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房屋在修建完毕后发生地基沉降、地基不牢固等建筑失误,或者地面返潮等不良现象后,通过在房屋底部增设多个隔震柱进行加高隔振处理,加高后的房屋底壁防水防潮效果增强,同时结合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对隔震柱进行快速便捷安装,实现对顶升增层的增设后,大大提高了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从而不仅提高了居住者的居住体验,而且排除了安全隐患,且无需对房屋进行重新建造,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上连接机构中横向腰型槽和纵向腰型槽的设置,使施工人员无需将隔震柱拆除对支撑板重新攻螺纹孔,也无需在上连接板上重新打孔,从而不仅提高了打孔后孔位错位的容错率,降低了隔震柱与支撑板的连接难度,而且减小对支撑板和上连接板的破坏;
3.下连接机构采用分体式安装结构,从而不仅便于隔震柱的安装,同时简化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4.钢骨架对房屋底壁进行加固支撑,从而使房屋底壁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升增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钢骨架与支撑板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上连接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上连接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下连接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下连接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房屋;2、支撑板;3、隔震柱;4、上连接机构;41、上连接板;42、调节板;421、横向腰型槽;422、纵向腰型槽;43、第一螺栓;44、螺母;45、第二螺栓;5、下连接机构;51、固定柱;52、固定座;521、连接孔;522、插接槽;53、连接螺栓;54、连接柱;55、连接组件;551、插接块;552、固定螺栓;6、围墙;7、钢骨架;8、延板;9、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参照图1和图2,顶升增层包括多个用于设置在房屋1底部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与房屋1底壁采用螺栓连接;支撑板2下方设置有隔震柱3,隔震柱3沿竖直方向设置。隔震柱3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机构4,上连接机构4用于调节隔震柱3与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位置,且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连接。隔震柱3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机构5,下连接机构5用于将隔震柱3与地面快速连接。房屋1底部四周还设置有围墙6,围墙6用于对房屋1底部的支撑结构进行遮挡,同时对房屋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参照图2,多个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钢骨架7,钢骨架7与支撑板2通过焊接连接,同时与房屋1底壁抵接,钢骨架7用于对房屋1底壁进行加固支撑,从而使房屋1底壁更加牢固,钢骨架7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固设有延板8,延板8与房屋1底壁抵接,同时采用螺栓连接,延板8用于增大钢骨架7与房屋1底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应力集中,增强钢骨架7对房屋1的承重能力。房屋1底壁还铺设有采用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材质制成的防水层9,高聚物沥青防水材质铺设至房屋1底壁后,能在房屋1底壁形成无接缝完整的防水膜,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和延伸性,提升房屋1底部的防水防潮能力。
施工人员需要对房屋1底部增加顶升增层,提高房屋1稳定性时,首先施工人员在房屋1底部开挖基坑,并对基坑内底壁进行加固处理,接着采用多个千斤顶将房屋1均匀向上顶起,并将多个支撑板2均匀安装至房屋1的底壁,随后施工人员将隔震柱3通过下连接机构5与地面进行连接,接着通过上连接机构4调节隔震柱3顶部与支撑板2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进行连接固定,随后施工人员在多个支撑板2之间焊接钢骨架7,钢骨架7焊接完毕后将延板8与房屋1底壁通过螺栓连接,接着在房屋1底壁铺设防水层9进行防水处理,最后在房屋1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6即可完成顶升增层的增设,实现对房屋1的加固处理;若隔震柱3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施工人员可通过解除下连接机构5和上连接机构4的连接状态,快速实现对隔震柱3的更换,从而大大提高隔震柱3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参照图3和图4,上连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隔震柱3顶部的上连接板41,上连接板41呈长方形,且上连接板41与隔震柱3一体浇筑成型。上连接板41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板42,调节板42也呈长方形,且调节板42与支撑板2和上连接板41均抵接。调节板42和上连接板4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43,第一螺栓43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4,调节板42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槽421,多个横向腰型槽421与多个第一螺栓43一一对应,第一螺栓43贯穿横向腰型槽421与螺母44螺纹连接。调节板42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45;调节板42上开设有多个纵向腰型槽422,横向腰型槽421的开设方向与纵向腰型槽422的开设方向相互垂直,多个纵向腰型槽422与多个第二螺栓45一一对应,支撑板2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螺栓45贯穿纵向腰型槽42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施工人员通过上连接机构4调节隔震柱3顶部与支撑板2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进行连接固定时,首先在下连接机构5将隔震柱3与地面连接前,将调节板42和上连接板41通过第一螺栓43和螺母44固定,此时螺母44无需拧紧,接着在支撑板2上攻螺纹孔,待下连接机构5将隔震柱3与地面连接后,将第二螺栓45插入纵向腰型孔内,并与支撑板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随后将螺母44拧紧,即可实现隔震柱3与支撑板2的连接固定;若螺纹孔与纵向腰型槽422错位,施工人员可将螺母44拧松,接着横向移动调节板42,待螺纹孔进入纵向腰型孔内,将第二螺栓45贯穿纵向腰型槽42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随后将螺母44拧紧即可实现隔震柱3与支撑板2错位调节并固定,横向腰型槽421和纵向腰型槽422的设置,使施工人员无需将隔震柱3拆除对支撑板2重新攻螺纹孔,也无需在上连接板41上重新打孔,提高了打孔后孔位错位的容错率,降低隔震柱3与支撑板2的连接难度。
参照图5和图6,下连接机构5包括间隔设置在隔震柱3下方的固定柱51,地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柱51插接至固定孔内;固定柱51底部呈尖刺状设置,尖刺状设置用于减小受力面积,便于施工人员将固定柱51插接至固定孔,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固定柱51外侧壁对称套设有两个固定座52,两个固定座52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53;固定柱5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54,连接柱54与固定柱51一体成型,两个固定座52底部均开设有连接孔521,连接柱54同时插接至两个连接孔521内。固定座52与隔震柱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5,连接组件55用于将固定座52与隔震柱3连接。
参照图5和图6,连接组件55包括固设在隔震柱3下方的插接块551,固定座52上开设有插接槽522,插接块551插接至插接槽522内;插接块551与固定座52之间的固定螺栓552,固定螺栓552同时贯穿固定座52和插接块551。
施工人员通过下连接机构5将隔震柱3与地面进行连接时,首先在地面挖设固定孔,接着将固定柱51插接至固定孔内,并在固定柱51与固定孔的缝隙处浇筑水泥进行封堵固定,随后将固定座52套设至固定柱51的外侧,同时将连接柱54插接至连接槽内,插接块551插接至插接槽522内,接着通过连接螺栓53将两个固定座52固定,随后通过固定螺栓552将插接块551固定至接插接槽522内,即可实现隔震柱3与地面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的隔震方法,应用于上述中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施工步骤如下:
S1、房屋1底部分段开挖基坑,清理地基,并对基坑内底壁的地面进行加固处理;
S2、采用多个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将房屋1底壁均匀向上顶起并支撑;
S3、将多个支撑板2均匀安装至房屋1的底壁;
S4、将隔震柱3通过下连接机构5与地面进行连接;
S5、通过上连接机构4调节隔震柱3顶部与支撑板2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进行连接固定;
S6、在多个支撑板2与房屋1底壁之间安转钢骨架7,并通过螺栓将延板8与房屋1底壁连接;
S7、房屋1底壁铺设防水层9;
S8、拆除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
S9、房屋1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6。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需要对房屋1底部增加顶升增层,提高房屋1稳定性时,首先施工人员在房屋1底部分段开挖基坑,并对基坑内底壁进行加固处理,接着采用多个千斤顶将房屋1均匀向上顶起,随后将多个支撑板2均匀安装至房屋1的底壁,接着施工人员将隔震柱3通过下连接机构5与地面进行连接,随后通过上连接机构4调节隔震柱3顶部与支撑板2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在房屋1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6即可完成顶升增层的增设,实现对房屋1的加固处理;房屋1在修建完毕后发生地基沉降、地基不牢固等建筑失误,或者地面返潮等不良现象后,通过在房屋1底部增设多个隔震柱3进行加高隔振处理,加高后的房屋1底壁防水防潮效果增强,同时结合上连接机构4和下连接机构5对隔震柱3进行快速便捷安装,实现对顶升增层的增设后,大大提高了房屋1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从而不仅提高了居住者的居住体验,而且排除了安全隐患,且无需对房屋1进行重新建造,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于可拆卸连接在房屋(1)底部的支撑板(2)、设置在支撑板(2)下方的隔震柱(3)、设置在隔震柱(3)与地面之间用于将两者快速连接的下连接机构(5)、设置在隔震柱(3)与支撑板(2)之间用于调节隔震柱(3)与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位置且将两者连接的上连接机构(4)、以及设置在房屋(1)底部四周的围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4)包括固设在隔震柱(3)顶部的上连接板(41)、设置在上连接板(41)与支撑板(2)之间的调节板(42)、多个设置在调节板(42)和上连接板(41)之间的第一螺栓(43)、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43)上的螺母(44)、多个设置在调节板(42)和支撑板(2)之间的第二螺栓(45);
所述调节板(42)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槽(421)和纵向腰型槽(422),多个横向腰型槽(421)与多个第一螺栓(43)一一对应,所述横向腰型槽(421)的开设方向与纵向腰型槽(422)的开设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栓(43)贯穿横向腰型槽(421)与螺母(44)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纵向腰型槽(422)与多个第二螺栓(45)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45)贯穿纵向腰型槽(42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41)与隔震柱(3)一体浇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在隔震柱(3)下方的固定柱(51)、固设在固定柱(51)上方的连接柱(54)、两个对称套设在固定柱(51)外侧壁的固定座(5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52)之间的连接螺栓(53)、设置在固定座(52)与隔震柱(3)之间用于将两者连接的连接组件(55);
地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51)插接至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座(52)底部开设有连接孔(521),所述连接柱(54)插接至连接孔(5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5)包括固设在隔震柱(3)下方的插接块(551)、设置在插接块(551)与固定座(52)之间的固定螺栓(552);
所述固定座(52)上开设有插接槽(522),所述插接块(551)插接至插接槽(522)内,所述固定螺栓(552)同时贯穿固定座(52)和插接块(5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1)底部呈尖刺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板(2)之间固设有钢骨架(7), 所述钢骨架(7)与房屋(1)底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7)两侧固设有延板(8),所述延板(8)与房屋(1)底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底壁铺设有采用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材质制成的防水层(9)。
10.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的隔震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S1、房屋(1)底部分段开挖基坑,清理地基,并对基坑内底壁的地面进行加固处理;
S2、采用多个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将房屋(1)底壁均匀向上顶起并支撑;
S3、将多个支撑板(2)均匀安装至房屋(1)的底壁;
S4、将隔震柱(3)通过下连接机构(5)与地面进行连接;
S5、通过上连接机构(4)调节隔震柱(3)顶部与支撑板(2)的连接位置,并将隔震柱(3)与支撑板(2)进行连接固定;
S6、在多个支撑板(2)与房屋(1)底壁之间安转钢骨架(7);
S7、房屋(1)底壁铺设防水层(9);
S8、拆除千斤顶等辅助支撑工具;
S9、房屋(1)底部的四周搭建围墙(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59112.6A CN114233044B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59112.6A CN114233044B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3044A true CN114233044A (zh) | 2022-03-25 |
CN114233044B CN114233044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074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59112.6A Active CN114233044B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330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7252A (zh) * | 2022-08-18 | 2023-04-18 | 广州建筑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基础的调平装置及其施作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0601A (ja) * | 2000-01-21 | 2001-07-27 | Sekisui House Ltd | 住宅防振構造 |
JP2008184826A (ja) * | 2007-01-30 | 2008-08-14 |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 免震建築物 |
JP2014005684A (ja) * | 2012-06-26 | 2014-01-16 | Yunitekku:Kk | 建築物の梁支持構造 |
CN208564037U (zh) * | 2018-07-04 | 2019-03-01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装配式地下增层隔震结构 |
CN208777759U (zh) * | 2018-08-02 | 2019-04-23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房屋改造用加固装置 |
CN111058490A (zh) * | 2019-12-23 | 2020-04-24 | 河南邦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基部减震结构的建筑 |
CN211257912U (zh) * | 2019-10-08 | 2020-08-14 | 中融国城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
CN211622121U (zh) * | 2019-12-30 | 2020-10-02 | 浙江天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的防水防震墙体 |
-
2022
- 2022-02-22 CN CN202210159112.6A patent/CN1142330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0601A (ja) * | 2000-01-21 | 2001-07-27 | Sekisui House Ltd | 住宅防振構造 |
JP2008184826A (ja) * | 2007-01-30 | 2008-08-14 |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 免震建築物 |
JP2014005684A (ja) * | 2012-06-26 | 2014-01-16 | Yunitekku:Kk | 建築物の梁支持構造 |
CN208564037U (zh) * | 2018-07-04 | 2019-03-01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装配式地下增层隔震结构 |
CN208777759U (zh) * | 2018-08-02 | 2019-04-23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房屋改造用加固装置 |
CN211257912U (zh) * | 2019-10-08 | 2020-08-14 | 中融国城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
CN111058490A (zh) * | 2019-12-23 | 2020-04-24 | 河南邦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基部减震结构的建筑 |
CN211622121U (zh) * | 2019-12-30 | 2020-10-02 | 浙江天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的防水防震墙体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7252A (zh) * | 2022-08-18 | 2023-04-18 | 广州建筑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基础的调平装置及其施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3044B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69733B (zh) | 一种自落型箱梁钢管贝雷门洞支架及其支承方法 | |
CN103669598A (zh) | 一种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的加层钢框架柱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669112U (zh) | 一种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的加层钢框架柱脚节点 | |
CN114233044B (zh) |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 |
CN204590038U (zh) | 一种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 | |
EP2322742A1 (en) | System of seismic-resistant prefabricated elements for the building trade, and relative laying method | |
CN102926408B (zh) | 一种基础隔震结构及其托换处理方法 | |
CN1873163A (zh) | 板式基础托换法 | |
CN116427622A (zh) | 一种地下车库半埋入式钢管混凝土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970969B (zh) | 一种基坑工程用装配式垫层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3147591B (zh) | 一种砖混建筑增加隔震层的施工方法 | |
CN1144866A (zh) |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施工方法 | |
CN115233854A (zh) | 一种新结构的抗震房建基础 | |
CN220768972U (zh) | 一种既有砌体结构基础隔震支座逆作安装支撑系统 | |
CA1231850A (en) | Building techniques | |
CN211006728U (zh) |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的基础结构 | |
CN213742594U (zh) | 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 |
CN214090453U (zh)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结构 | |
CN110541428B (zh) |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的基础结构 | |
CN217079841U (zh) | 一种预制柱柱底支撑结构 | |
CN217232257U (zh) | 一种厂房梯形钢屋架构的连接节点 | |
CN213897199U (zh) | 一种支撑立柱的砼地桩 | |
CN215595142U (zh) | 一种装配式的承重柱基座 | |
CN221741301U (zh)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张弦梁钢支撑系统 | |
CN219586572U (zh) | 一种钢箱梁安装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1300 101, floors 1 to 4, building 8, yard 13, Mintai Road,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ongrui Xiang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11, building 2, No. 10, Xinghuo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RUI XIANGH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