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8906B -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8906B
CN114228906B CN202111596377.4A CN202111596377A CN114228906B CN 114228906 B CN114228906 B CN 114228906B CN 202111596377 A CN202111596377 A CN 202111596377A CN 114228906 B CN114228906 B CN 114228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ype
ship
wall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6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8906A (zh
Inventor
钱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gcu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gcu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gcu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gcu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63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8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8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8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8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2Handling or lashing of anch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具体涉及船锚领域,包括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的底部设有用于泊定船只的主体机构,主体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其进行扩张或收缩的调节机构,牵引机构包括衔接杆,衔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衔接板相连接的平衡架,衔接板的底部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承架,且两个第一支承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承架,衔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制钩,牵制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链条。本发明通过拉动第二固定链条带动重力板翻转,而对平衡性支撑杆进行拉动,使得第三承托板处于收缩状态下沉,从而避免传统的固定式的船锚在进入水里时,而缠绕上水中垃圾情况的发生,更利于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锚一般指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有木爪石锚,即在石块两旁系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
一般常见的船锚在使用时,由于整体结构向外扩散,十分容易卡上水里的垃圾,而影响船锚在水底的固定,进而进行船只的泊停,所以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通过拉动第二固定链条带动重力板翻转,而对平衡性支撑杆进行拉动,使得第三承托板处于收缩状态下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的底部设有用于泊定船只的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其进行扩张或收缩的调节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衔接板相连接的平衡架,所述衔接板的底部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承架,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承架,所述衔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制钩,所述牵制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链条,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呈中空状设置,所述限位套管套接在衔接杆的外壁,所述限位套管的底部铰接有多个第一承托板,且多个所述第一承托板的外壁均铰接有用于与限位套管相连接的衔接座,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承托板,且所述第一承托板两侧所设置的第二承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相连接的第三承托板,所述第三承托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相铰接的第四承托板,且所述第三承托板和第四承托板的外壁铰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抓进地底的第五承托板,所述第五承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钩,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型套筒,所述限位型套筒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的外壁,且所述限位型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包覆在第一固定链条外壁的第二固定链条,所述第二固定链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固定链条,且两个所述第三固定链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板,所述重力板的一侧铰接有平衡型浮板,所述平衡型浮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平衡性支撑杆,所述平衡性支撑杆的竖直向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套管相连接的限位型引导杆,所述限位型引导杆设置在第二支承架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链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型套筒相连接的限位型伸缩弹簧,所述限位型伸缩弹簧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的外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插槽,所述限位套管贯穿过衔接板上所开设的圆形插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套接在衔接杆外壁的限位型卡环,所述限位型卡环的外圆周直径大于衔接板内部所开设的圆形插槽的内圆周直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座的底部铰接有用于增强第五承托板抗压强度的第六承托板,所述第六承托板、第五承托板与限位钩为一体浇筑成型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型浮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平衡型浮板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平衡性支撑杆的两端,且所述限位型引导杆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的竖直向中心轴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型浮板的材质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且所述平衡型浮板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重力板与平衡型浮板呈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重力板和平衡型浮板呈板状设置,所述重力板的外壁呈线性依次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重力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型引导杆设置在第二支承架的顶部,所述限位型引导杆远离第二支承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耐磨垫,且所述耐磨垫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增强限位型引导杆移动速度的滚筒。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固定链条和第二固定链条,使得在拉动第二固定链条时能够带动重力板向上翻转,对平衡性支撑杆进行拉动,而使限位型引导杆对限位套管进行向上挤压,使得第三承托板处于收缩状态下沉,当进行水底后,通过松开第二固定链条,使得重力板向下翻转,而对平衡性支撑杆形成向下的拉力,而使限位套管向下移动,对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进行挤压,使得第二承托板发生倾斜而带动与其呈固定状态的第三承托板向外扩张,从而避免传统的固定式的船锚在进入水里时,而缠绕上水中垃圾情况的发生,操作起来更加便捷,更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牵引机构和主体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5的C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牵引机构、101衔接杆、102衔接板、103平衡架、104第一支承架、105第二支承架、106牵制钩、107第一固定链条、108限位型伸缩弹簧、2主体机构、21限位套管、22限位型卡环、23第一承托板、24第二承托板、25第三承托板、26第四承托板、27衔接座、28第五承托板、29限位钩、210第六承托板、211衔接座、3调节机构、31限位型套筒、32第二固定链条、33第三固定链条、34重力板、35平衡型浮板、36平衡性支撑杆、 37限位型引导杆、38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牵引机构1,牵引机构1的底部设有用于泊定船只的主体机构2,主体机构2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其进行扩张或收缩的调节机构3,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拉动调节机构3调整主体机构2进行扩张或收缩,从而避免主体机构2在进行回收时缠绕上水底的垃圾,参照图2所示,牵引机构1 包括衔接杆101,衔接杆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衔接板102相连接的平衡架103,衔接板102的底部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承架104,且两个第一支承架104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承架105,衔接杆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制钩106,牵制钩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链条107。
如图3所示,主体机构2包括限位套管21,限位套管21呈中空状设置,为增强限位套管21的抗压强度,限位套管21为一体浇筑成型的铁制品,限位套管21套接在衔接杆101的外壁,同时,在限位套管21的底部铰接有多个第一承托板23,且多个第一承托板23的外壁均铰接有用于与限位套管21 相连接的衔接座211,其中每个第一承托板23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承托板24,且第一承托板23两侧所设置的第二承托板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105相连接的第三承托板25,第三承托板25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105相铰接的第四承托板26,且第三承托板25和第四承托板26的外壁铰接有衔接座27,衔接座27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抓进地底的第五承托板28,第五承托板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钩29,结合图3所示,为增强第五承托板28和限位钩29的抗压强度,在衔接座27的底部铰接有用于增强第五承托板28抗压强度的第六承托板210,第六承托板210、第五承托板28与限位钩 29为一体浇筑成型设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固定链条107牵制住衔接板102,将本装置扔进水底,当限位套管21与水冲击形成向上的压力时,带动限位套管21向上移动在衔接杆101的外壁,使得相互呈铰接状态设置的第一承托板23、第二承托板24之间发生折叠,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二承托板 24一侧的第三承托板25向内收缩,从而使主体机构2整体面积缩小,更有利于向水底沉去,当限位套管21失去外力挤压时,通过自身重量向下滑动在衔接杆101的外壁,使得第一承托板23对第二承托板24进行挤压,使第二承托板24发生倾斜,从而带动第三承托板25向外扩张而支撑在水底。
如图4所示,为便于控制第三承托板25进行扩张或收缩,调节机构3包括限位型套筒31,限位型套筒31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107的外壁,且限位型套筒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包覆在第一固定链条107外壁的第二固定链条 32,通过拉动第二固定链条32可使限位型套筒31移动在第一固定链条107 的外壁,同时,在第二固定链条3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固定链条33,且两个第三固定链条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板34,重力板34的一侧铰接有平衡型浮板35,重力板34与平衡型浮板35的转动角度设置为一百八十度,从而使得重力板34的支撑状态呈竖直状,从而更便于引导重力板34进行下落,且在平衡型浮板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平衡性支撑杆36,平衡性支撑杆 36的竖直向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套管21相连接的限位型引导杆 37,限位型引导杆37设置在第二支承架105的顶部,在将主体机构2扔进水里时,通过向上拉动第二固定链条32,使得限位型套筒31牵制住第三固定链条33拉动重力板34向上翻转呈竖直状,同时平衡型浮板35利用自身浮力与水发生冲击,结合第二固定链条32的拉力,通过平衡性支撑杆36带动限位型引导杆37向上移动在限位套管21的内腔,当平衡性支撑杆36抵触到限位套管21时,对限位套管21形成挤压抬升,从而使限位套管21向上移动在衔接杆101的外壁,从而带动第三承托板25呈收缩状态,当本发明沉入水底后,通过下放多余长度的第一固定链条107和第二固定链条32,使第三固定链条 33处于松弛状态,对重力板34失去牵制力度,使得重力板34向下翻转呈竖直状,从而通过平衡性支撑杆36带动限位型引导杆37向下移动,对限位套管21失去挤压,使得限位套管2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承托板25向外进行扩张,抓紧在水底进行固定即可。
如图7所示,为使得在第二固定链条32失去拉力时,能够使重力板34 进行快速翻转,在第一固定链条1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型套筒31 相连接的限位型伸缩弹簧108,限位型伸缩弹簧108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107 的外壁,当拉动第二固定链条32时,通过限位型伸缩弹簧108的弹性向上延伸,松开第二固定链条32时,通过限位型伸缩弹簧108的自身弹性恢复力进行收缩,从而使得第三固定链条33迅速发生松弛,从而更便于重力板34进行翻转。
参照图6所示,为增大限位套管21的移动范围,从而使得主体机构2整体的扩张角度变化明显,在衔接板10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插槽,限位套管21贯穿过衔接板102上所开设的圆形插槽,同时,为避免在限位套管21 移动和过程中,限位套管21从衔接板102上所开设的圆形插槽内脱落,而影响限位套管21的上下移动,在限位套管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套接在衔接杆101外壁的限位型卡环22,限位型卡环22的外圆周直径大于衔接板102内部所开设的圆形插槽的内圆周直径。
结合图4所示,为增强限位型引导杆37的移动稳定性及平衡性,将平衡型浮板3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平衡型浮板35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两端,且限位型引导杆37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竖直向中心轴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扩充,平衡型浮板35的材质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且平衡型浮板35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一侧,同时,重力板34与平衡型浮板35呈一一对应设置,且重力板34和平衡型浮板35呈板状设置,重力板34的外壁呈线性依次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重力条,以用于当重力板34失去外力拉扯时,通过重力板34外壁上的重力条的自身重力可迅速带动重力板34进行翻转。
同时,为便于限位型引导杆37在限位套管21的内腔进行移动,及牵制限位套管21进行移动,将限位型引导杆37设置在第二支承架105的顶部,限位型引导杆37远离第二支承架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耐磨垫38,且耐磨垫 3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增强限位型引导杆37移动速度的滚筒,当限位型引导杆37受到由下向上的压力挤压时,结合滚筒与限位套管21内壁的接触,使得限位型引导杆37能够更加直观的移动在限位套管21的内腔,从而使得平衡性支撑杆36对限位套管21进行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分别握住第一固定链条107和第二固定链条32,将主体机构2扔进水里,同时通过向上拉动第二固定链条32,使得限位型套筒31牵制住第三固定链条33拉动重力板34向上翻转呈竖直状,同时平衡型浮板35利用自身浮力与水发生冲击,结合第二固定链条32的拉力,通过平衡性支撑杆36带动限位型引导杆37向上移动在限位套管21的内腔,当平衡性支撑杆36抵触到限位套管21时,对限位套管21形成挤压抬升,使限位套管21向上移动在衔接杆101的外壁而带动第三承托板25呈收缩状态,沉入水底后下放多余长度的第一固定链条107和第二固定链条32,使第三固定链条33处于松弛状态,对重力板34失去牵制力度,使得重力板34向下翻转呈竖直状,使得平衡性支撑杆36受到向下的拉力带动限位型引导杆37 向下移动,对限位套管21失去挤压,使得限位套管2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承托板23对第二承托板24进行挤压,使第二承托板24发生倾斜,从而带动第三承托板25向外扩张而支撑在水底。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包括牵引机构(1),所述牵引机构(1)的底部设有用于泊定船只的主体机构(2),所述主体机构(2)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其进行扩张或收缩的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衔接杆(101),所述衔接杆(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衔接板(102)相连接的平衡架(103),所述衔接板(102)的底部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承架(104),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架(104)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承架(105),所述衔接杆(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制钩(106),所述牵制钩(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链条(107),所述主体机构(2)包括限位套管(21),所述限位套管(21)呈中空状设置,所述限位套管(21)套接在衔接杆(101)的外壁,所述限位套管(21)的底部铰接有多个第一承托板(23),且多个所述第一承托板(23)的外壁均铰接有用于与限位套管(21)相连接的衔接座(211),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承托板(23)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承托板(24),且所述第一承托板(23)两侧所设置的第二承托板(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105)相连接的第三承托板(25),所述第三承托板(25)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二支承架(105)相铰接的第四承托板(26),且所述第三承托板(25)和第四承托板(26)的外壁铰接有衔接座(27),所述衔接座(27)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抓进地底的第五承托板(28),所述第五承托板(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钩(29),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限位型套筒(31),所述限位型套筒(31)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107)的外壁,且所述限位型套筒(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包覆在第一固定链条(107)外壁的第二固定链条(32),所述第二固定链条(3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固定链条(33),且两个所述第三固定链条(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板(34),所述重力板(34)的一侧铰接有平衡型浮板(35),所述平衡型浮板(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平衡性支撑杆(36),所述平衡性支撑杆(36)的竖直向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套管(21)相连接的限位型引导杆(37),所述限位型引导杆(37)设置在第二支承架(10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链条(1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与限位型套筒(31)相连接的限位型伸缩弹簧(108),所述限位型伸缩弹簧(108)套接在第一固定链条(107)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10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插槽,所述限位套管(21)贯穿过衔接板(102)上所开设的圆形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套接在衔接杆(101)外壁的限位型卡环(22),所述限位型卡环(22)的外圆周直径大于衔接板(102)内部所开设的圆形插槽的内圆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座(27)的底部铰接有用于增强第五承托板(28)抗压强度的第六承托板(210),所述第六承托板(210)、第五承托板(28)与限位钩(29)为一体浇筑成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型浮板(3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平衡型浮板(35)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两端,且所述限位型引导杆(37)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竖直向中心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型浮板(35)的材质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且所述平衡型浮板(35)呈倾斜状态固定安装在平衡性支撑杆(36)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板(34)与平衡型浮板(35)呈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重力板(34)和平衡型浮板(35)呈板状设置,所述重力板(34)的外壁呈线性依次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重力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型引导杆(37)设置在第二支承架(105)的顶部,所述限位型引导杆(37)远离第二支承架(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耐磨垫(38),且所述耐磨垫(3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增强限位型引导杆(37)移动速度的滚筒。
CN202111596377.4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Active CN114228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6377.4A CN11422890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6377.4A CN11422890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8906A CN114228906A (zh) 2022-03-25
CN114228906B true CN114228906B (zh) 2022-10-18

Family

ID=8076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6377.4A Active CN11422890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890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35757B (it) * 1981-05-05 1992-09-28 Karl Johan Roennholm Ancora articolata.
JP3362214B2 (ja) * 1997-10-09 2003-01-07 アイマー・プランニング株式会社 アンカー
JP2003026078A (ja) * 2001-07-18 2003-01-29 Kenichi Uchimura 錨または船舶用アンカー
CN207106474U (zh) * 2017-07-06 2018-03-16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车辆静止状态下前后移动的装置
CN209467295U (zh) * 2018-12-26 2019-10-08 江苏扬远船舶设备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重型大抓力锚易起锚结构
CN209833911U (zh) * 2019-03-18 2019-12-24 长江武汉航道局 一种船用抛锚和辅助起锚的机械抓手
CN110984177A (zh) * 2019-12-20 2020-04-1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的快速锚固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61245A (zh) * 2020-06-01 2020-09-15 陈东 一种通过水上操作实现锚爪张开的锚具
CN113232772B (zh) * 2021-05-10 2022-11-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仿八爪鱼锚泊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8906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7990B1 (ko) 해상 풍력 터빈 용 플로트 지지 구조물 및 이와 같은 지지 구조물을 구비한 풍력 터빈을 설치하기 위한 방법
US10308328B2 (en) Floating wind turbine with a floating foundation,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such a wind turbine
JP4629050B2 (ja) 水により駆動される少なくともひとつのタービンのための支持装置
CN104443276B (zh) 潜标滑轮系泊系统
NZ569758A (en)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s for tidal stream turbines using expandable members filled with ballast
US20100164230A1 (en) Installation for harvesting ocean currents (IHOC) and methods and means for its delivery, 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
JP5074367B2 (ja) 起伏ゲート式防波堤の扉体係留装置
CN114228906B (zh) 一种防止船锚卡死的回收装置
CN113120161A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的锚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81059U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船舶的锚架结构
CN112154952B (zh) 深远海网箱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10857556A (zh) 码头浮箱定位装置
CN218114848U (zh) 感潮海域靠船构件安装装置
US4266499A (en) Offshore column with mooring hawser system
EP2440708B1 (en)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tower
CN109050812A (zh) 一种水上平台
CN209875129U (zh) 一种塔式抽油机悬臂翻转机构
CN110341903A (zh) 一种导柱式系泊定位海上平台
CN209836799U (zh) 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
CN215794321U (zh) 一种可升降的系船柱
CN117401091B (zh) 一种双向抓地式船锚及其使用方法
CN217720173U (zh) 码头使用的升降插座
CN216238665U (zh) 一种装配式带肋减震型抗拔桩
CN216379392U (zh) 一种水利水土保持填充紧固装置
CN113928477B (zh) 重力贯入式深水锚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