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670A -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1670A
CN114221670A CN202111535673.3A CN202111535673A CN114221670A CN 114221670 A CN114221670 A CN 114221670A CN 202111535673 A CN202111535673 A CN 202111535673A CN 114221670 A CN114221670 A CN 114221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e
radio frequency
power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5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1670B (zh
Inventor
付宇涛
梅德军
周婧
张宏磊
吴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56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1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1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通过功率扩展设备实现对手持台的大功率扩展,且在手持台与功率扩展设备之间通过一个信号传输设备实现连接,由手持台将其产生的多路第一信号融合为一路第一融合信号,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功率扩展设备进行分解过滤,将得到的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不同模组执行;且功率扩展设备可以将其产生的多路第二信号融合为一路第二融合信号后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手持台进行分解处理,由对应模组执行所得第二信号满足大功率通信需求的同时,无需额外配置多个外接接口以及多条线缆传输多路信号,节省了设备成本,提升了手持台大功率扩展的易用性,降低了实施和切换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通信领域中的专用通信设备通常分为手持小功率型终端(简称手持台)和移动车载台等大功率型终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手持台受限整机尺寸和功耗,使其发射功率往往较小,不能满足远距离通信要求;再加上手持台一般自带天线,由于信号屏蔽,导致其无法适用于如室内、车舱、船舱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场景。
为了扩展手持台的适用场景,如图1所示,目前通常是在手持台上配置多种外接接口,通过连接的多条线缆外接如天线功放模块、控制线路等,实现各种射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多路信号的传输,使得扩展后的手持台能够作为大功率终端使用,满足如上述场景中的定位导航、大功率远距离传输等通信需求。
然而,手持台体积较小,表面容纳外接接口的空间有限,可扩展功能受限;预留的多个外接接口及其连接的线缆,不仅增加了成本和场景设备布局难度,且降低了三防可靠性,还会受限于手持台小屏幕和听筒位置,增加手持台的使用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包括手持台、功率扩展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手持台和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连接的一个信号传输设备,其中:
所述手持台,用于对产生的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不同模组执行;
对获取的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手持台;其中,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模组至少包括天线模组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且所述第二信号至少包括所述射频功放模组对所述天线模组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手持台,还用于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所述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
可选的,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包括主射频发射信号和第一调制信号,所述手持台包括:定位模组、射频收发模组、第一数据转换模组、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和第一连接模组,其中:
所述定位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定位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收发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和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用于将产生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将产生的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
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连接模组;接收所述第一连接模组转发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融合信号,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得到所述定位射频信号和所述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连接模组,用于在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设备时,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将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包括:主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调制解调器,其中:
所述主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获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至少一模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据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发送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得到符合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发送至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
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所述待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对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析,将得到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手持台还包括:第一电源模组,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的第一电源模组,用于将产生的第一供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一供电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一融合信号中,为所述手持台和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供电,为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第二电源模组充电。
可选的,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和第二连接模组,且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主天线和定位天线,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模组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的来自所述手持台的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输出的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传输设备;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连接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和所述定位天线,用于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得到来自所述手持台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用于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解析,将得到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连接所述主天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响应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将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主天线进行发射;对所述主天线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将得到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主射频接收信号以及所述定位天线感应到的定位射频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二融合信号。
可选的,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还包括:天线属性检测器和/或第二电源模组,其中:
所述第二电源模组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输出的来自所述手持台的第一供电信号;将产生的第二供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二供电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二融合信号中,为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手持台供电,并为所述手持台中的第一电源模组充电;
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用于检测天线属性信息,将所述天线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
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还用于对至少包含所述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二融合信号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其中: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和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对至少包含所述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得到符合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发送至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待调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对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中的天线属性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将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由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转发至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可选的,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和所述天线模组均独立部署在所述功率扩展设备;或者,
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和所述天线模组集成在同一模组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包括蓄能电池和/或外接电源。
可选的,其中:
所述手持台、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信号传输设备集成在同一壳体内;或者,
所述手持台、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独立设备;和/或,
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包括射频线缆。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机动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机动通信设备中的手持台对获得的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一融合信号;
所述手持台将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机动通信设备中的信号传输设备,由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至功率扩展设备;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对应模组执行;其中,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模组至少包括天线模组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获得多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手持台;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至少包括所述射频功放模组对所述天线模组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手持台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所述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通过功率扩展设备实现对手持台的大功率扩展,且在手持台与功率扩展设备之间通过一个信号传输设备实现连接,由手持台将其产生的多路第一信号融合为一路第一融合信号,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功率扩展设备进行分解过滤,将得到的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对应模组执行;且功率扩展设备可以将获得的多路第二信号融合为一路第二融合信号后发送至手持台,由手持台对其分解过滤处理,将得到的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对应模组执行,满足大功率通信需求的同时,无需额外配置多个外接接口以及多条线缆传输不同的多路信号,不仅节省了设备成本,避免了配置多个外接接口连接天线功放模组实现功率扩展方案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升了手持台大功率扩展的易用性,降低了实施和切换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手持台的功率扩展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采用单线连接方式,实现小功率型终端(简称手持台)的功率扩展,如图2所示,本申请可以配置大功率功放电路与天线一体化的功率扩展设备,将其与手持台(即小功率设备)的单线连接,这样,在不过多增加手持台的外接接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如室内、车舱、船舱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场景、室外等更多场景的通信需求,提升手持台大功率拓展的易用性,降低实施和切换难度。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照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机动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手持台100、信号传输设备200以及功率扩展设备200,该信号传输设备300两端分别连接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200,实现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200之间的信号传输,其中:
手持台100可以是移动手持小功率型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移动通讯网络,实现与基站、其他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在实际应用中,手持台作为相应移动通讯网络中的一个移动通讯设备,可以通过发射/接收射频信号的方式,实现与基站、其他通讯设备的数据通信,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手持台100应用中,通常会产生如主射频发射信号、调制信号(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将手持台产生的调制信号记为第一调制信号)、供电信号、表征手持台工作状态的数据信息等多路第一信号,本申请对手持台1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信号的类别及其内容等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对于手持台100产生的多路第一信号,本申请是由手持台100先对这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一路第一融合信号后再通过连接的一个信号传输设备200,将该第一融合信号传输至功率扩展设备300,。这样,手持台100侧不需要额外增加外接接口,相对于针对每一路第一信号配置一个外接接口以及与其连接的线缆的扩展方案,本申请通过一个外接接口实现了对包含多路第一信号的第一融合信号的传输,极大节省了对手持台100自身空间的占用,且减少了对信号传输设备200的使用数量,无需增加场景设备布线,操作使用方便。
其中,上述信号传输设备200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射频线缆,用于实现射频信号传输,根据应用需求,可以将其两段分别连接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实现手持台100的功率扩大,满足大功率应用场景的通讯需求。可以理解,为了满足与信号传输设备200的连接需求,该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中分别配置有与该信号传输设备200相匹配的通信端口等连接模组,本申请对各自的连接模组的类型不做限制。
功率扩展设备300可以用于在接收信号传输设备300传输的手持台100发送的第一融合信号后,可以对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功率扩展设备300中对应的模组执行。需要说明,该功率扩展设备300中的模组至少可以包括天线模组310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该天线模组310可以用于实现对来自手持台100的射频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基站发射的来自其他通讯设备的射频信号等,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可以对来自天线模组的射频接收信号以及来自手持台的射频发射信号进行功放处理,满足大功率通信需求,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详述。
在本申请提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上文实施例对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的功能相关描述,功率扩展设备300中的多个模组也会产生多路信号(区别于上文手持台产生的多路信号,本申请将功率扩展设备300产生的信号记为第二信号,可以理解,第二信号至少可以包括射频功放模组对天线模组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主射频接收信号),以希望发送至手持台100,但如上文描述,手持台100与功率扩展设备300之间是通过一个信号传输设备200实现通信连接,所以,功率扩展设备获得多路第二信号后,也可以对这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融合信号通过信号传输设备200发送至手持台100。
在手持台100接收到信号传输设备200传输的第二融合信号后,可以先对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再将得到的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如主射频接收信号可以发送至射频收发模组、承载天线温度等数据信息的第二调制信号可以发送至第一数据转换模组进行解调转换处理,以得到手持台100可以执行或识别的信号格式的第一数据信号后,执行所得第一数据信号或依据第一数据信号实现手持台功能或生成针对功率扩展设备的控制信号等,满足相应的通信需求。可以理解,在不同的通信应用场景下,使用手持台100的通信控制需求可能不同,本申请不做详述。
结合上文对机动通信设备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参照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机动通信设备的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是上文描述的机动通信设备的一可选细化结构的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这种细化组成结构。
如图3所示,机动通信设备中的手持台100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定位模组110、射频收发模组120、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和第一连接模组150,其中,定位模组110、射频收发模组120、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和第一连接模组150均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且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连接射频收发模组1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持台100需要对外通讯时,可以通过射频收发模组120产生包含相应通讯内容的主射频发射信号,将该主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在此期间,手持台100中的其他模组也可能产生需要对外或需要发送至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一信号,如第一射频收发模组120将产生的至少包括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等内容的控制数据,发送至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由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对接收到的控制数据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后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
这样,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在接收到如第一调制信号、主射频发射信号等多路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将对这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一路第一融合信号。例如,可以依据多路第一信号的特点以及多合一处理原理进行综合确定,如将多路第一信号拼接为一路第一融合信号,或将各路第一信号承载于不同频段中,形成一路第一融合信号传输多种内容等,本申请对如何将多路第一信号融合为一路第一融合信号的实现方法及其融合处理电路的结构等不做限制。
对于第一信号模组150得到的第一融合信号,可以由第一连接模组将其发送至所连接的信号传输设备200,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200传输至与该视频连接器200连接的功率扩展设备300。可以理解,对于来自功率设备300的第二融合信号,信号传输设备200可以将其传输至第一连接模组150,再由第一连接模组150将该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以使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对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包含但并不局限于定位射频信号和主射频接收信号等多路第二信号。
之后,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可以将得到的定位射频信号发送至定位模组110,以使手持台110可以据此得到其当前定位数据,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显示模组、语音播报模组等输出,图3并未示出用于输出手持台的当前定位数据的模组,且本申请并不约束当前定位数据的输出形式。此外,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可以将得到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发送至第一射频收发模组120,以从该主射频接收信号中,获得其他通讯设备发射的通讯内容。需要说明,对于第二融合信号包含的其他第二信号,可以依据该第二信号内容,发送至手持台100中对应模组,满足相应功能需求,本申请在此不作一一举例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模组11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等实现卫星定位的定位模组,本申请对定位模组11的工作原理不做详述。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需要发送至功率扩展设备300中的第一调制信号,除了包括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外,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功率扩展设备300中至少一模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据信号,如天线姿态调制控制信号、功放保护关断信号、功放发射增益和接收增益调整信号等,可以依据业务需求确定第一数据信号内容,本申请对该第一数据信号的内容不做限制。基于此,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130可以包括主处理器131、第一微处理器132和第一调制解调器133,其中:
主处理器131可以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32,用于获得用于控制功率扩展设备300中至少一模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据信号,将该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第一微处理器132。该第一微处理器132还可以连接射频收发模组120和第一调制解调器133,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射频收发模组120发送的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得到符合第一调制解调器133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将该待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一调制解调器133,由第一调制解调器133对接收到的待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得到具备抗干扰远距离传输特性的第一调制信号后,将该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可选的,上述主处理器131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中央处理器CPU,其作为手持台100的核心处理器,可以用于控制实现手持台100所支持的各种功能,如通信、各种工作状态切换或调整、显示控制、语音控制、天线属性调制控制、功放状态控制等,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本申请在此不做详述。
在实际应用中,主处理器131还可以连接射频收发模组120,可以获取射频信号收发过程中,移动通信网络产生的流量数据,如4G/5G(第四代/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流量数据等,以便其结合该流量数据实现手持台100和/或功率扩展设备300的通信过程中的网络参数或其他业务的调整,满足应用需求,实现过程本申请不作详述。
可以理解,主处理器131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如流量数据等控制数据,还可以生成针对通信网络或其他业务的工作状态的调整控制信号,将该调整控制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模组120执行,或承载于射频发射信号中发送至对应的其他模组或设备执行,本申请在此不作详述,可以依据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确定。
可选的,上述第一微处理器132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单片机等信号处理单元,如上文描述,可以对RS485或TTL功放控制信号(即上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以及包含如上内容的第一数据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得到预设的信号格式,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上述第一调制解调器133通常可以包括第一调制器和第一解调器,是一种计算机硬件,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模拟信号,而这些模拟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如功率扩展设备)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如下文描述的第二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本申请是指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间的通信。
因此,对于手持台100中的第一微处理器132发送至第一调制器的待调制信号,如计算机串口信号,可以调制成信号传输设备可以传输的模拟信号;第一解调器获得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分解过滤的第二调制信号后,由于其为模拟信号,可以先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发送至相应的器件或模组进行后续响应。本申请对实现数据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调制过程,以及模态信号到数据信号的解调过程的实现过程不做详述,可以依据应用需求配置合适的调制解调器,本申请对调制解调器的电路结构不做限制。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手持台100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的第一电源模组160,该第一电源模组160可以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将产生的第一供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以使第一信号处理模组140将第一供电信号融合至第一融合信号中,为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供电,根据需要还可以为功率扩展设备300中的第二电源模组充电。其中,第一电源模组160可以是蓄能电池,也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外接电源,满足机动通信设备的供电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第一供电信号也可以作为构成第一融合信号的多路第一信号中的一路第一信号,本申请对该多路第一信号的内容不作限制,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主射频发射信号、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一供电信号。
结合上文实施例描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功率扩展设备300除了天线模组310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其可以是由功率放大器、射频收发器等构成的电路)外,还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和第二连接模组350,其中,天线模组310可以包括主天线311和定位天线3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天线312、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和第二连接模组350均连接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且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和主天线311均可以连接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关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组310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可以如图6所示,独立部署在功率扩展设备300中;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组310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也可以集成在同一模组(其可以记为天线功放模组)中,本申请对两者之间的部署关系不作限制,可以依据应用需求确定。
其中,上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过程中,可以对射频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放大,以及接收信号低噪声放大。射频信号的收发可以是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模式一体,实现过程本申请不作详述。
结合上文对手持台100部分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描述,第二连接模组350的结构可以与上文第一连接模组150相同或相匹配,如同类型的通信接口、与所能够连接的信号传输设备200的端口相匹配的通信接口等,以使得功率扩展设备300的第二连接模组350可以连接信号传输设备200的一端,实现与该信号传输设备200的另一端连接的手持台100的数据通信,如接收手持台100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200发送的第一融合信号,通过该信号传输设备200将生成的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手持台100等,关于第一融合信号的生成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连接模组350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由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对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获得来自手持台100的主射频发射信号、第一调制信号等多路第一信号。之后,可以将该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由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包含的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将其发送至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以控制该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满足大功率通信应用需求,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第一调制信号除了包含上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外,还可能包含如上述第一数据信号,以实现对功率扩展设备300中多个模组的控制,实现过程可以依据第一数据信号内容以及相应模组的工作原理确定。示例性的,可以依据第一数据信号包含的天线姿态控制信号,实现对天线模组中天线姿态调整,提高通信质量;可以依据第一数据信号包含的功放保护关断信号,实现功放保护;依据功放发射增益和接收增益调整信号,实现功放收发增益的调整,实现过程本申请不作详述,且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描述的控制方法。基于此,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接收到相应的第一数据信号内容后,可以将产生的如功放告警、温度等第二数据信号反馈至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使其作为第二调制信号的一部分反馈至手持台。
上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接收到主射频发射信号和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此处可以是主射频发射控制信号)后,可以响应该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将主射频发射信号直接或经过射频功率放大处理后发送至主天线311进行发射,实现与其他通讯设备的数据交互。
可以理解,对于上述主天线311感应到的射频信号,可以发送至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由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响应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此处可以是主射频接收控制信号),对接收到的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将得到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
对于上述定位天线312可以感应到相应类别的定位射频信号,结合上文对手持台100中定位模组110的相关描述,可以理解,该定位天线312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GPS/北斗等卫星定位信号的一根或多根天线等,本申请对该定位天线312的结构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之后,定位天线312可以将该定位射频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以使得该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可以获得如上述主射频接收信号、定位射频信号等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二融合信号,关于第二融合信号的融合实现过程与上文手持台100获得第一融合信号的融合处理过程类似,本申请不做详述。
综上,本申请提出上述结构的手持台和功率扩展设备之间通过一个信号传输设备连接,且两者均可以将各自产生的多路信号(如主射频收发信号、定位射频信号、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数据信号、供电/充电信号等)融合为一路信号,通过这一个信号传输设备进行传输,实现多路信号的收发与控制,满足应用场景的大功率通信控制需求,无需手持台额外配置多个外接接口连接多个线路传输如上述多路信号,单人即可实现大功率扩展,提升了手持台大功率拓展的易用性,降低了实施和切换难度以及设备成本,且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小体积手持台的操作,解决了因配置较多外接接口造成的三防可靠性降低、维护困难等技术问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在手持台和功率扩展设备中,增加微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等器件,使其能够实现多种信号的传输,这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配置,提高了通信控制应用的灵活性。
结合上述分析,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功率扩展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天线属性检测器360和/或第二电源模组370,其中:
第二电源模组370连接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输出的来自手持台100的第一供电信号,实现对功率扩展设备300的供电,以及对第二电源模组370的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源模组370还可以将产生的第二供电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以使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将第二供电信号融合至第二融合信号中,为功率扩展设备300和手持台100供电,并为手持台100中的第一电源模组160充电。可见,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支持双向供电/充电,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备用电需求。
可选的,对于上述第二电源模组370可以是蓄电池,由蓄电池为设备供电;也可以外接电源,由外部电源为设备供电等,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天线属性检测器360可以连接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用于检测天线属性信息,将天线属性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在实际应用中,天线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天线温度、天线姿态、工作频段等,对于不同类别的天线属性信息,可以配置相应的天线属性检测器进行信息采集,如由温度传感器采集天线温度等,本申请对天线属性检测器360包含的传感器类别和数量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结合上文对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的相关内容的描述,功率扩展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其他模组或器件的不同工作参数,如检测功率扩展设备300的温度等工作参数,检测射频发射/接收信号的功率、检测射频功放收发模组的工作异常产生警告信息等,本申请在此不作一一举例详述,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
基于上述分析,上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还可以用于对至少包含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以使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将第二调制信号融合至第二融合信号中,即对第二调制信号、第二供电信号、定位射频信号和主射频接收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上述第二融合信号。结合手持台100对接收到的第二融合信号的处理过程的相关描述,上述第二数据信号可以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一微处理器发送至主处理器,以使该主处理器据此生成或调整相应的第一数据信号,或控制手持台100中的对应模组工作等,,以实现对天线温度、姿态等属性的动态调整;实现对射频功放收发模组的工作参数调整等,实现过程本申请不作详述,可以理解,对于基于其他类别的天线属性的通信控制过程类似,本申请不做一一举例说明,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
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330可以包括第二微处理器331和第二调制解调器332,两者与上文第一微处理器132和第一调制解调器133的结构和功能类似,本申请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微处理器331可以连接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天线属性检测器36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332,用于将对第一调制信号解析得到的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关于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如何响应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但并不局限于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第二微处理器331还可以对至少包含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得到符合第二调制解调器332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发送至第二调制解调器332。结合上文对第二数据信号的相关描述,第二微处理器331还可以接收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发送的如该射频功放收发模组320的工作异常警告信息、工作温度信息等部分内容的第二数据信号,将其发送至第二调制解调器332作为待调制信号的一部分进行后续处理。
之后,第二调制解调器332连接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可以对接收到的待调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另外,该第二调制解调器332还可以对第二信号处理模组340发送的第一调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如手持台100基于接收到的天线属性信息反馈的相应第一数据信号等),将第一数据信号中的天线属性控制信号发送至天线属性检测器,实现对天线属性检测器的控制,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综合上文对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和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的功能描述,可以理解,这两个信号处理模组均包含各自的信号融合电路和信号分解电路,信号融合电路可以将多路信号融合处理为一路信号;信号分解电路可以将接收到的一路融合信号分解为多路原信号,分发至其他不同模组,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且本申请对信号融合电路和信号分解电路各自的电路结构不作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上文各实施例描述的机动通信设备,上述手持台100、功率扩展设备300和信号传输设备200可以集成在同一壳体内,无需用户进行接线。可选的,手持台100、功率扩展设备300和信号传输设备200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独立设备,在需要时,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按照上文描述连接方式,实现三部分的连接,即由信号传输设备200分别连接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满足该手持台100的大功率射频通信需求,扩展其适用场景范围。需要说明,本申请对手持台100、功率扩展设备300和信号传输设备200之间的部署位置关系不做限制,如功率扩展设备300可以作为手持台100的底座设备,使得功率扩展设备300位于手持台100的空间下方位置,方便用户对手持台100进行使用操作。
应该理解,上文各附图并不对本申请提出的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手持台100和功率扩展设备300可能包括比上述附图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模组、组合模组等,如手持台10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组、语音播报模组、输入模组等,可以依据功能需求确定,本申请不做一一列举。
结合上文各实施例描述的机动通信设备,下面将描述基于该机动通信设备实现的通信控制方法,但并不局限于下文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步骤,可以结合上文对机动通信设备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调整或细化,本申请不做一一举例详述。
参照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上文描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关于该机动通信设备的组词结构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81,手持台获得多路第一信号;
步骤S82,手持台对这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一融合信号;
步骤S83,手持台将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信号传输设备,由该信号传输设备传输至功率扩展设备;
步骤S84,功率扩展设备对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功率扩展设备中的对应模组执行;
步骤S85,功率扩展设备获得多路第二信号;
步骤S86,功率扩展设备对这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二融合信号;
步骤S87,功率扩展设备将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信号传输设备,由信号传输设备传输至手持台;
步骤S88,手持台对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实现与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
关于上述各步骤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设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设备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设备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台、功率扩展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手持台和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连接的一个信号传输设备,其中:
所述手持台,用于对产生的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不同模组执行;对获取的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手持台;其中,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模组至少包括天线模组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且所述第二信号至少包括所述射频功放模组对所述天线模组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手持台,还用于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所述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包括主射频发射信号和第一调制信号,所述手持台包括:定位模组、射频收发模组、第一数据转换模组、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和第一连接模组,其中:
所述定位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定位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收发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和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用于将产生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将产生的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
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连接模组;接收所述第一连接模组转发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融合信号,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得到所述定位射频信号和所述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连接模组,用于在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设备时,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将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转换模组包括:主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调制解调器,其中:
所述主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获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至少一模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据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发送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和所述射频收发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得到符合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发送至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
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所述待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放大处理,将得到的第一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对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来自所述功率扩展设备的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析,将得到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台还包括第一电源模组,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将产生的第一供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一供电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一融合信号中,为所述手持台和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供电,为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第二电源模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和第二连接模组,且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主天线和定位天线,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模组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的来自所述手持台的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输出的第二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传输设备;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连接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和所述定位天线,用于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过滤处理,得到来自所述手持台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用于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解析,将得到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连接所述主天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响应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将所述主射频发射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转发至所述主天线进行发射;对所述主天线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将得到的主射频接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主射频接收信号以及所述定位天线感应到的定位射频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二融合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还包括:天线属性检测器和/或第二电源模组,其中:
所述第二电源模组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输出的来自所述手持台的第一供电信号;将产生的第二供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二供电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二融合信号中,为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手持台供电,并为所述手持台中的第一电源模组充电;
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用于检测天线属性信息,将所述天线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
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还用于对至少包含所述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以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将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融合至所述第二融合信号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组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其中: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和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对至少包含所述天线属性信息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得到符合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要求的待调制信号后发送至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待调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对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和第一数据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中的天线属性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天线属性检测器;将所述主射频收发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由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转发至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和所述天线模组均独立部署在所述功率扩展设备;或者,
所述射频功放收发模组和所述天线模组集成在同一模组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包括蓄能电池和/或外接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机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手持台、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信号传输设备集成在同一壳体内;或者,
所述手持台、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和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独立设备;和/或,
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包括射频线缆。
10.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动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机动通信设备中的手持台对获得的多路第一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一融合信号;
所述手持台将所述第一融合信号发送至所述机动通信设备中的信号传输设备,由所述信号传输设备传输至功率扩展设备;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对所述第一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一信号分发至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对应模组执行;其中,所述功率扩展设备中的模组至少包括天线模组和射频功放收发模组;
所述功率扩展设备获得多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第二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得到的第二融合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手持台;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至少包括所述射频功放模组对所述天线模组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主射频接收信号;
所述手持台对所述第二融合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将得到的所述多路第二信号分发至所述手持台中的对应模组执行。
CN202111535673.3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221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5673.3A CN1142216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5673.3A CN1142216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670A true CN114221670A (zh) 2022-03-22
CN114221670B CN114221670B (zh) 2023-03-21

Family

ID=8070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5673.3A Active CN1142216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167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105752A (ko) * 2002-03-04 2004-12-16 에스티마이크로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라디오 주파수 전송을 위한 공진 파워 컨버터 및 방법
CN107592378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天线系统、移动终端及天线系统的配置方法
WO201813718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011858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及终端设备
US20200204117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fficient operation of multi-carrier power amplifiers in dynamic carrier systems
CN11270203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恩智浦有限公司 射频放大器
WO2021217495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的发射端、接收端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105752A (ko) * 2002-03-04 2004-12-16 에스티마이크로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라디오 주파수 전송을 위한 공진 파워 컨버터 및 방법
CN107592378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天线系统、移动终端及天线系统的配置方法
US20190182779A1 (en) * 2016-07-07 2019-06-13 Zte Corporation Active antenna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antenna system
WO201813718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011858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及终端设备
US20200204117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fficient operation of multi-carrier power amplifiers in dynamic carrier systems
CN11270203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恩智浦有限公司 射频放大器
WO2021217495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的发射端、接收端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守维等: "应用于Ka波段无线通信的发射前端模块设计与制造", 《现代电子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670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94846A1 (en)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satellite service terminal
RU2414056C2 (ru) Способ,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режима передачи с малой мощностью
US9112574B2 (en) Relay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203370A1 (en) Wireless gateway node
US20020016168A1 (en)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usable on board a passenger transport vehicle
JP2009253479A (ja)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その送信特性制御方法
WO2006075767B1 (en) Variou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vehicles
KR20010075228A (ko) 전력선을 이용한 무선 커버리지 증대를 위한 무선 신호의분배 방법 및 시스템
JPH10200462A (ja) 航空機内で無線通信手段の使用を可能にする装置及びその無線通信手段
US20100067585A1 (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he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022173B (zh) 中继器系统和方法
CN112821919A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221670B (zh) 一种机动通信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RU2729037C1 (ru) Подвижная станция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вязи
CN105429693B (zh) 卫星移动终端
CN113938153B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JPS62126726A (ja) 自動車電話の車載中継方法
CN114915980A (zh) 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
JP2001128246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この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5721957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对讲通话方法及智能终端
CN215955470U (zh) 一种车载天线装置
CN110677745A (zh) 配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2787721B (zh)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终端
CN214046012U (zh) 航空移动通信系统、atg机载终端
CN113224505A (zh) 一种车载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