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9353B -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9353B
CN114219353B CN202111622804.1A CN202111622804A CN114219353B CN 114219353 B CN114219353 B CN 114219353B CN 202111622804 A CN202111622804 A CN 202111622804A CN 114219353 B CN114219353 B CN 114219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area
product
state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2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9353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c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c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c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c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2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9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9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9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9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9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85Check-in, check-out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包括: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根据运输区域类型、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获取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根据区域阻塞度、运输通畅度和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Description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和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技术现在已非常成熟的应用在物流存储中,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货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产品运输的时候产品仓储空间中可能快速聚集大量运输设备、运输产品和运输人员,容易造成拥堵,这样不方便对产品进行的传送和控制,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品出库和产品入库的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品运输策略以提高产品运输效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包括:
将产品仓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运输区域,并对每个运输区域按照空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所述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
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
从数据库获取产品仓储分布数据,并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和产品仓储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得到产品仓储模型,然后根据产品仓储模型识别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所述运输区域类型包括障碍区域、出口区域和普通区域;
将障碍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一阻塞度;将出口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二阻塞度;根据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计算每个普通区域在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以得到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并选取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中数值最小的区域阻塞度作为每个普通区域的区域阻塞度;
从数据库获取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并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进行分析以得到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
以每个运输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区域关联值为半径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并根据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数量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每个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速度得到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
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产品运输终端为具有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所述区域顺序编号用于表征运输区域的空间顺序和对运输区域进行唯一标识,每个区域顺序编号对应唯一的运输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产品运输单位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由运输产品、运输设备和运输人员组成的单位。所述产品运输容量为每个出口区域最多可同时容纳的产品运输单位的数量。所述区域关联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所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运输区域状态包括空闲状态、产品状态和障碍状态;所述空闲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为空闲;所述产品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产品运输单位占据;所述障碍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除了产品运输单位外的其他物体占据。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空闲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产品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障碍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运输成本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
选择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区域作为产品运输单位在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运输单位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为同一运输区域时,比较产品运输单位之间的产品运输成本,并选取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到该运输区域;
在产品运输单位移动到出口区域时,在下一时刻将该产品运输单位作为完成运输产品,直到完成所有产品运输单位的运输。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构建产品运输目标函数;
获取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区域阻塞度的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的权重系数,第三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一约束条件,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二约束条件;
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产品总量、第一产品数量和第二产品数量建立第三约束条件;所述产品总量为产品仓储空间中需要运输的产品总量;所述第一产品数量为已经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第二产品数量为待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
根据产品运输目标函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包括:
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对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编号以得到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状态编号;所述区域状态编号用于标识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每种区域状态编号对应一种运输区域状态;
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区域状态编号对产品仓储空间的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统计和状态映射以生成产品仓储空间的运输区域状态表;所述运输区域状态表用于指示运输区域与运输区域状态的映射关系。
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产品运输成本的计算方式为:
Gk=(UOk+VPk+WQk)(1-αkk
其中,G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产品运输成本,U为第一权重系数,V为第二权重系数,W为第三权重系数,O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P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对应的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Q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αk为第一调整系数,βk为第二调整系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获取产品仓储空间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进行运输方案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方案以通过调整产品运输路径以此降低排队等待时间实现快速运输产品的目的,提高产品运输效率减少由于产品运输导致产品仓储空间拥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S1、将产品仓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运输区域,并对每个运输区域按照空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运输终端为具有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区域顺序编号用于表征运输区域的空间顺序和对运输区域进行唯一标识,每个区域顺序编号对应唯一的运输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包括:
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对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编号以得到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状态编号;
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区域状态编号对产品仓储空间的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统计和状态映射以生成产品仓储空间的运输区域状态表;所述运输区域状态表用于指示运输区域与运输区域状态的映射关系。
区域状态编号用于标识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每种区域状态编号对应一种运输区域状态;运输区域状态包括空闲状态、产品状态和障碍状态;空闲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为空闲;产品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产品运输单位占据;障碍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除了产品运输单位外的其他物体占据。
S2、从数据库获取产品仓储分布数据,并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和产品仓储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得到产品仓储模型,然后根据产品仓储模型识别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输区域类型包括障碍区域、出口区域和普通区域。产品仓储分布数据用于指示产品仓储空间的空间分布情况。产品仓储模型用于指示运输区域的分布情况和各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分布情况。
S3、将障碍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一阻塞度;将出口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二阻塞度;根据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计算每个普通区域在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以得到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并选取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中数值最小的区域阻塞度作为每个普通区域的区域阻塞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阻塞度设置为1000,第二阻塞度设置为0。
运输区域为障碍区域类型表示该运输区域被除了产品运输单位外的其他物体占据,运输区域为出口区域类型表示该运输区域为产品仓储空间的出口,运输区域为普通区域类型表示该运输区域为空闲或被产品运输单位占据。阻塞度分布表包括该运输区域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
S4、从数据库获取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并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进行分析以得到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运输单位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由运输产品、运输设备和运输人员组成的单位。产品运输容量为每个出口区域最多可同时容纳的产品运输单位的数量。产品运输单位数量为产品运输单位的数量。
S5、以每个运输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区域关联值为半径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并根据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数量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每个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速度得到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关联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产品运输速度为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速度。产品运输平均速度为该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的平均速度。
S6、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产品运输统筹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包括:
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空闲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产品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障碍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调整值为0,第二调整值为1。
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运输成本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
选择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区域作为产品运输单位在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运输单位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为同一运输区域时,比较产品运输单位之间的产品运输成本,并选取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到该运输区域;
在产品运输单位移动到出口区域时,在下一时刻将该产品运输单位作为完成运输产品,直到完成所有产品运输单位的运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构建产品运输目标函数;
获取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区域阻塞度的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的权重系数,第三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一约束条件,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二约束条件;
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产品总量、第一产品数量和第二产品数量建立第三约束条件;所述产品总量为产品仓储空间中需要运输的产品总量;所述第一产品数量为已经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第二产品数量为待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
根据产品运输目标函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系数为调整障碍区域的调整系数,第二调整系数为调整空闲区域的调整系数。
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运输成本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运输成本的计算方式为:
Gk=(UOk+VPk+WQk)(1-αkk
其中,G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产品运输成本,U为第一权重系数,V为第二权重系数,W为第三权重系数,O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P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对应的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Q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αk为第一调整系数,βk为第二调整系数。
产品运输终端为具有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
第一约束条件用于约束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第三权重系数的和为1;第二约束条件用于约束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成本不小于零;第三约束条件用于约束第一产品数量与第二产品数量的和为产品总量。
本发明通过获取产品仓储空间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进行运输方案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方案,通过调整产品运输路径以此降低排队等待时间实现快速运输产品的目的,提高产品运输效率减少由于产品运输导致产品仓储空间拥堵的情况。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云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云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云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云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特征权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云计算机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云计算机设备匹配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产品仓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运输区域,并对每个运输区域按照空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所述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
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
从数据库获取产品仓储分布数据,并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和产品仓储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得到产品仓储模型,然后根据产品仓储模型识别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所述运输区域类型包括障碍区域、出口区域和普通区域;
将障碍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一阻塞度;将出口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二阻塞度;根据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计算每个普通区域在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以得到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并选取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中数值最小的区域阻塞度作为每个普通区域的区域阻塞度;
从数据库获取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并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进行分析以得到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
以每个运输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区域关联值为半径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并根据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数量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每个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速度得到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
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空闲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产品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
将运输区域状态为障碍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
选择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区域作为产品运输单位在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运输单位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为同一运输区域时,比较产品运输单位之间的产品运输成本,并选取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到该运输区域;
在产品运输单位移动到出口区域时,在下一时刻将该产品运输单位作为完成运输产品,直到完成所有产品运输单位的运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构建产品运输目标函数;
获取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区域阻塞度的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的权重系数,第三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一约束条件,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二约束条件;
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产品总量、第一产品数量和第二产品数量建立第三约束条件;所述产品总量为产品仓储空间中需要运输的产品总量;所述第一产品数量为已经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第二产品数量为待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
根据产品运输目标函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包括:
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对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编号以得到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状态编号;所述区域状态编号用于标识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每种区域状态编号对应一种运输区域状态;
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区域状态编号对产品仓储空间的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统计和状态映射以生成产品仓储空间的运输区域状态表;所述运输区域状态表用于指示运输区域与运输区域状态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区域状态包括空闲状态、产品状态和障碍状态;所述空闲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为空闲;所述产品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产品运输单位占据;所述障碍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除了产品运输单位外的其他物体占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顺序编号用于表征运输区域的空间顺序和对运输区域进行唯一标识,每个区域顺序编号对应唯一的运输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运输单位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由运输产品、运输设备和运输人员组成的单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运输容量为每个出口区域最多可同时容纳的产品运输单位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品运输成本的计算方式为:
Gk=(UOk+VPk+WQk)(1-αkk
其中,G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产品运输成本,U为第一权重系数,V为第二权重系数,W为第三权重系数,O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P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对应的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Qk为第k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αk为第一调整系数,βk为第二调整系数。
CN202111622804.1A 2021-12-28 2021-12-28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Active CN114219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2804.1A CN11421935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2804.1A CN11421935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9353A CN114219353A (zh) 2022-03-22
CN114219353B true CN114219353B (zh) 2023-04-28

Family

ID=8070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2804.1A Active CN11421935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9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7001B (zh) * 2022-10-21 2023-02-03 武汉云合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4697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叶苑庭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管理系统
CN109062202A (zh) * 2018-07-24 2018-12-2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智能仓储配送系统
CN109592280A (zh) * 2019-01-21 2019-04-09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系统、货物取放方法及其后台处理终端
CN109816287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布局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58104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上海佐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259144A (zh) * 2020-02-07 2021-08-13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网络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3627858A (zh) * 2021-08-24 2021-11-0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缓存位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48802A1 (en) * 2014-08-13 2016-02-18 Tianyu Luwa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or a 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287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布局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034697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叶苑庭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管理系统
CN109062202A (zh) * 2018-07-24 2018-12-2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智能仓储配送系统
CN109592280A (zh) * 2019-01-21 2019-04-09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系统、货物取放方法及其后台处理终端
CN11258104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上海佐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259144A (zh) * 2020-02-07 2021-08-13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网络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3627858A (zh) * 2021-08-24 2021-11-0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缓存位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9353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p et al. A discrete-time queueing network approach to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utonomous vehicle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CN107153593B (zh) 一种互联网业务监控阈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629436B (zh) 一种估算仓库拣货能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899426B (zh) 用户访问数量统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90225A (zh) 数据库实例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der An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a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of shuttle-bas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CN114219353B (zh)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CN107783734A (zh) 一种基于超融合存储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99519B (zh) 支付渠道流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600623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erarchical data-driven inventory and warehouse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CN110826953B (zh) 一种仓库存储设备规划的方法和装置
Liu et al. A transfer learning CNN-LSTM network-based production progress prediction approach in IIoT-enabled manufacturing
CN110457182A (zh) 一种负载均衡集群实例运行指标监控系统
CN112396371A (zh) 一种基于gis的多目标物资调拨方法及装置
Puchkova et al. Resilient planning strategies to support disruption-tolerant production operations
Jemelka et al. ABC analyses with recursive method for warehouse
US202201013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schedule data structure for promotional display space
CN104281587B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7196757A (zh) 一种非现货采购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Yadavalli et al. Two-commodity perishable inventory system with bulk demand for one commodity articles
CN114331270B (zh) 基于智能制造的仓储管理系统
CN115049332A (zh) 仓储网络的网络库存信息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86309B (zh) 一种指标维度关系定义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228560A (zh) 一种数据类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7038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maximum quantity of work in proces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6

Address after: Room 501, 5th Floor, Building 1, No. 569 Xigangshe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Zhic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Impression of Beihu, Panda Avenue,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57

Applicant before: Zeng Yunli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