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7466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7466A
CN114217466A CN202111471266.0A CN202111471266A CN114217466A CN 114217466 A CN114217466 A CN 114217466A CN 202111471266 A CN202111471266 A CN 202111471266A CN 114217466 A CN114217466 A CN 114217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s
signal line
groove
width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12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7466B (zh
Inventor
王贤强
颜文晶
廖中亮
陈杰坤
罗甜
廖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12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74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7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7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7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7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触控电极层,设置于基板,触控电极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包括用于与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和用于与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大于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的数量,第二信号线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的宽度,以使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减少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区域的阻抗差异,改善分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面板不再局限于显示功能,还会在显示的基础上集成触控功能,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目前的显示面板中,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触控电极,显示面板的工作阶段包括触控阶段和显示阶段,在显示阶段,触控电极输入恒定信号复用为公共电极。当像素电压在充电过程中对公共电极进行扰动时,需要通过触控信号线输入恒定信号恢复到目标电压。
因触控电极在显示面板中分布的位置不同,显示面板中的各触控信号线的长度也会不同,使得各触控信号线的阻抗不同,导致公共电极受到扰动后的恢复时间不同,造成高频时不同显示区的重载分屏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减少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区域的阻抗差异,改善分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走线绑定区,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走线绑定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包括用于与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和用于与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与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大于与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数量,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大于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的数量,例如使多根第一信号线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同时使单根第二信号线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通过增加第一信号线的数量,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的信号传输速度,改善第一显示区的触控性能。此时,为解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区域内多根第一信号线与单根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传输能力差异较大的问题,第二信号线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的宽度,以使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降低了第二信号线的线路阻抗,从而使单根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传输速度与多根第一信号线的信号传输速度趋于一致,进而减少了单根第二信号线的扰动恢复时间与多根第一信号线的扰动恢复时间差异,改善高频下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区域的重载分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参数与扰动时间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块的电容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B1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6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B1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B2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1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B2处的放大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阅图1,根据显示面板100内的显示区距离走线绑定区BA的距离,可将显示面板100划分为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其中,第一显示区AA1内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块21,第二显示区AA2内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由于第一显示区AA1与走线绑定区BA沿第一方向Y的距离大于第二显示区AA2与走线绑定区BA沿第一方向Y的距离,故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连的第一信号线31长度大于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连的第二信号线32长度,即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大于第二信号线的阻抗,将会造成第一信号线31传输信号的延迟大于第二信号线32,而影响显示面板100的触控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32的数量,例如可采用多根第一信号线31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连,且采用单根第二信号线32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连,从而提高了第一显示区AA1内触控信号的传输速度,保证显示面板100的触控性能。
发明人发现,在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区域,即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相近的情况下,若是增加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会导致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交界区域的传输速度存在阶跃式变化,进而导致高频项目在重载画面下存在分屏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走线绑定区BA,沿第一方向Y第一显示区AA1和走线绑定区BA之间设置有第二显示区AA2,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触控电极层2,设置于基板1,触控电极层2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触控信号线3,包括用于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和用于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32,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32的数量,第二信号线32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31的宽度,以使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32的数量,例如使多根第一信号线31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块21电连接,同时使单根第二信号线32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块22电连接。通过增加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信号传输速度,改善第一显示区AA1的触控性能。此时,为解决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区域内多根第一信号线31与单根第二信号线32的信号传输能力差异较大的问题,第二信号线32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31的宽度,以使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降低了第二信号线32的线路阻抗,从而使单根第二信号线32的信号传输速度与多根第一信号线31的信号传输速度趋于一致,进而减少了单根第二信号线32的扰动恢复时间与多根第一信号线31的扰动恢复时间差异,改善高频下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交界区域的重载分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彩膜基板4,彩膜基板4设于触控电极层2背离基板1的一侧,彩膜基板4和触控电极层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Y。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阶段,通过输入恒定信号复用为公共电极,触控电极层2背离基板1的一侧设有像素电极层5,通过像素电极层5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液晶层Y的液晶分子旋转,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发光显示。
请参阅图2至图4,在高频项目中,例如大于等于120HZ的高频项目中,像素电极层5在充电过程中会输入像素充电信号CKV,而对公共电极进行扰动,使得公共电极电压信号COM发生变化,扰动后将通过对触控信号线3输入恒定信号将公共电极恢复为目标电压。当触控信号线3数量不同时,以触控信号线3为单根和信号线为双根为例,即信号线的数量S分别等于1和2时,双根触控信号线3的扰动恢复时间T2少于单根触控信号线3的扰动恢复时间T1。因此,当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数量不同时,会导致与其相连的公共电极扰动恢复时间T差异较大,使得在高频项目中重载画面下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交界区域出现分屏等问题。
具体的,扰动恢复时间T=(Q×Rs)/(Vcom-in-△Vcom),Q为感应电荷量,Rs为信号线的线路阻抗,Vcom-in为输入公共电压,△Vcom为扰动电压。其中,扰动电压△Vcom=(△Vpixel×C3)/(C1+C2+C3+C4),C1为扫描线gate与触控电极层2之间的电容,C2为数据线date与触控电极层2之间的电容,C3为像素电极pixel与触控电极层2之间的电容,C4为触控信号线3与触控电极层2之间的电容,△Vpixel为像素电压变化。当其他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扰动电压△Vcom和感应电荷量Q为一定值,即扰动恢复时间T与线路阻抗Rs成正比,信号线的线路阻抗Rs越小,扰动恢复时间T越短。
进一步的,线路阻抗Rs=(ρ×L)/(W×d),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线长,W为线宽,d为膜厚。代入上述的扰动恢复时间T的计算规则,由于在信号线的材料和制备手段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率ρ和膜厚d为一定值,故在线长L一定的情况下,扰动恢复时间T与线宽W成反比。因此,当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第二信号线32时,可通过增加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的线宽W,即增加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来减少第二信号线32的线路阻抗Rs,从而将单根第二信号线32的扰动恢复时间T3调整至与多根第一信号线31的扰动恢复时间T2趋于一致,进而改善重载画面下的分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Y,沿第一方向,第二信号线32包括:第一线段,具有第一预设宽度w1和第一预设长度h1;第二线段,与第一线段相连,具有第二预设宽度w2和第二预设长度h2,第二预设宽度w2大于第一预设宽度w1,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处于第一预设宽度w1和第二预设宽度w2之间。其中,第二信号线32中至少设置有部分加宽段,即形成第二线段,通过控制第二线段的第二预设宽度w2和第二预设长度h2,即可控制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以使单根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Rs与多根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Rs趋于一致。
可选地,第二预设宽度w2可以为一定值,此时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为(w1×h1+w2×h2)/(h1+h2)。第二预设宽度w2也可以为变量,即可以将第二线段分设为n个子线段,各子线段的预设宽度分别为w21、w22…w2n,各子线段的预设长度分别为h21、h22…h2n,此时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为(w1×h1+w21×h21+w22×h22…w2n×h2n)/(h1+h21+h22…h2n)。此外,也可将第二信号线32的各部分均加宽,即第二信号线32中第一线段31的预设长度h1为无穷小,此时可以将h1等于0代入上述计算公式,而得到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显示区AA2排版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可直接增加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的宽度。当第二显示区AA2排版空间不足以直接加宽第二信号线32的宽度时,也可通过在基板1上挖槽,并将第二线段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侧壁上,来实现第二信号线32的异形设计,从而在不改变第二信号线32在基板1上正投影的宽度的前提下,增加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的宽度。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板1至少在第二显示区AA2设置有第一凹槽K1,至少一个第一凹槽K1沿第一方向Y延伸形成;第二线段设置于第一凹槽K1,第二线段沿自身宽度方向上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2,第一部分321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部分322沿第一凹槽K1侧壁延伸第二预设距离,第二预设宽度w2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之和。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其直角边,故在第二信号线3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二线段的第二部分322的第二预设距离要大于其投影于基板1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即使得第二线段的第二预设宽度w2大于其投影于基板1上的宽度,从而实现了在第二显示区AA2排版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的宽度。
请参阅图6和图7,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二线段在第一凹槽K1内的设置位置,第一部分321可包括位于第一凹槽K1槽底的第一子部分和位于基板1上的第二子部分,第一部分321也可仅包括位于第一凹槽K1槽底的第一子部分,或是仅包括位于基板1上的第二子部分。此外,第二线段可延伸至第一凹槽K1两侧的侧壁上,即第二部分322可包括沿第一凹槽K1一侧的侧壁延伸的第三子部分和沿第一凹槽K1另一侧的侧壁延伸的第四子部分,第二部分322也可仅包括沿第一凹槽K1一侧的侧壁延伸的第三子部分,或是仅包括沿第一凹槽K1另一侧的侧壁延伸的第四子部分。其中,第二线段只要能够满足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K1侧壁即可,其剩余部分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K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以便于调整第二信号线32的线宽,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凹槽K1还可相对于第一方向Y倾斜设置,其只要能够满足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K1侧壁即可,第一凹槽K1的具体延伸方向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考虑到第二显示区AA2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至第二显示区AA2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各第二信号线32的总长度逐渐增加,造成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Rs逐渐增加。为避免第二显示区AA2内各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差异过大,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二显示区AA2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二显示区AA2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与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连的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逐渐增加;和/或,第二预设长度h2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当第二线段的第二预设宽度w2增加,和/或第二预设长度h2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增加时,将其代入第二信号线32平均宽度的计算公式(w1×h1+w2×h2)/(h1+h2)中,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补偿了因第二信号线32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进而减少了第二显示区AA2内各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差异。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凹槽K1的具体结构和设置位置,来调整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和/或第二预设长度h2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
可选地,可通过调整第一凹槽K1的深度d和倾斜角度θ来调整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其中,倾斜角度θ为第一凹槽K1的侧壁与第二凹槽K1槽底延伸方向的夹角。以第二线段完全覆盖第一凹槽K1一侧的侧壁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凹槽K1的深度d相同时,通过增加第一凹槽K1的倾斜角度θ,其会缩短第一凹槽K1的侧壁宽度,从而减少第二线段的第二预设宽度w2;当第一凹槽K1的倾斜角度θ相同时,通过增加第一凹槽K1的深度d,其会增加第一凹槽K1的侧壁宽度,从而增加第二线段的第二预设宽度w2。因此,可通过使第一凹槽K1的深度d逐渐增加或倾斜角度θ逐渐减小,来增加同一第二线段上第二预设宽度w2。为便于理解,以下均以改变第一凹槽K1的深度d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6至图9,为使得各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逐渐增加,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二显示区AA2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二显示区AA2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各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的深度d逐渐增加;或者,沿第一方向Y,同一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的深度d逐渐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的深度d逐渐增加是指,各第一凹槽K1设置有不同的深度d,即同一第二信号线32上第二预设宽度w2为一定值,其中总长度越大的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深度d越大,从而使得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也越大,进而增加了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Y,同一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的深度d逐渐增加是指,同一第一凹槽K1内各部分的深度d不同,即同一第二信号线32上第二预设宽度w2为一变值,其中总长度较大的第二信号线32相较于总长度较小的第二信号线32具有一增加段,该增加段位于深度d较大的第一凹槽K1内,从而增加了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进而补偿了因第二信号线32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减少了第二显示区AA2内各第二信号线32之间的阻抗差异。
请参阅图10,为使得各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长度h2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二显示区AA2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二显示区AA2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各第二信号线32所位于的第一凹槽K1的长度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第二信号线32位于第一凹槽K1内的部分为第二线段,通过增加第一凹槽K1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即可增加第二线段占第二信号线32总长度的比例,从而增加了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进而补偿了因第二信号线32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减少了第二显示区AA2内各第二信号线32之间的阻抗差异。
可选地,第一凹槽K1可从走线绑定区BA一侧起始朝向第二显示区AA2延伸,通过控制第一凹槽K1的延伸长度,来调节第一凹槽K1占第二信号线32的比例。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各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与该第二信号线32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到走线绑定区BA沿第一方向Y的距离之比为一定值。通过控制第二预设宽度w2和第二预设长度h2,可使各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与其总长度之比为一定值,代入线路阻抗Rs的计算公式,即可使得第二显示区AA2内各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Rs趋于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效果。可选地,各第二信号线32的阻抗差异率小于等于10%,以进一步避免出现分屏现象。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与第二信号线32相类似地,沿第一方向Y,第一信号线31包括第三线段,第三线段具有第三预设宽度w3,第三预设宽度w3为一固定值,且小于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或者,沿第一方向Y,第一信号线31包括:第三线段,具有第三预设宽度w3和第三预设长度h3,第三预设宽度w3为一固定值;第四线段,与第三线段相连,第四线段具有第四预设宽度w4和第四预设长度h4,且w3<w4<w2,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处于第三预设宽度w3和第四预设宽度w4之间,且小于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的总长度也并不相同,导致各第一信号线31的线路阻抗Rs不同,对此,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信号线31至少部分的宽度,以使各第一信号线31的线路阻抗Rs趋于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第二信号线32,为保证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交界区域的线路阻抗Rs的一致性,即使增加部分第一信号线31的宽度,其也要满足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小于第二信号线32的平均宽度。在此基础上,第一信号线31各部分的宽度可以设置为一定值,即仅包括第三线段,第一信号线31也可以至少部分设置有加宽段,即包括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以增加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
可选地,第四预设宽度w4可以为一定值,此时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为(w3×h3+w4×h4)/(h3+h4),其中,h3为第一线段的预设长度,h4为第四线段的预设长度。第四预设宽度w4也可以为变量,即可以将第四线段分设为n个子线段,各子线段的预设宽度分别为w41、w44…w4n,各子线段的预设长度分别为h41、h44…h4n,此时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为(w3×h3+w41×h41+w44×h44…w4n×h4n)/(h3+h41+h44…h4n)。此外,也可将第一信号线31的各部分均加宽,第一信号线31中第三线段的预设长度h3可以为无穷小,此时可以将h3等于0代入上述计算公式,而得到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显示区AA1排版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可通过直接加宽第一信号线31至少部分的宽度。当第一显示区AA1排版空间不足以直接加宽第一信号线31的宽度时,可通过在基板1上挖槽,并将第四线段设置于凹槽侧壁上,来实现第一信号线31的异形设计,从而在不改变第一信号线31在基板1上正投影的宽度的前提下,增加第一信号线31至少部分的宽度。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板1在第一显示区AA1设置第二凹槽K2,至少一个第二凹槽K2沿第一方向Y延伸形成;第四线段设置于第二凹槽K2,第四线段沿自身宽度方向上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311和第四部分312,第三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三预设距离,第四部分312沿第二凹槽K2侧壁延伸第四预设距离,第四预设宽度w4等于第三预设距离与第四预设距离之和。
请参阅图12,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二信号线32相类似地,第一信号线31的第三部分311可以部分位于第二凹槽K2槽底,也可部分位于基板1上,第四部分312可以沿第二凹槽K2的一侧侧壁延伸,也可以沿第二凹槽K2两侧的侧壁延伸。其中,第四线段只要能够满足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K2侧壁即可,其剩余部分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凹槽K2沿第一方向Y延伸,以便于调整第一信号线31的线宽,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凹槽K2还可相对于第一方向Y倾斜设置,其只要能够满足第四线段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K2侧壁即可,第二凹槽K2的具体延伸方向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考虑到第一显示区AA1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至第一显示区AA1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第一信号线31的总长度逐渐增加,造成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Rs逐渐增加。为避免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差异过大,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一显示区AA1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一显示区AA1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与各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连的第一信号线31的第四预设宽度w4逐渐增加;和/或,第四预设长度h4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当第四线段的第四预设宽度w4增加,和/或第四预设长度h4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增加时,将其代入第一信号线31平均宽度的计算公式中,即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补偿了因第一信号线31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进而减少了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差异。
请参阅图12至图14,为使得各第一信号线31的第四预设宽度w4逐渐增加,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一显示区AA1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一显示区AA1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各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的深度d逐渐增加;或者,沿第一方向Y,同一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的深度d逐渐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的深度d逐渐增加是指,各第二凹槽K2设置有不同的深度d,即同一第一信号线31上四预设宽度w4为一定值,其中总长度越大的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深度d越大,从而使得第一信号线31的四预设宽度w4也越大,进而增加了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Y,同一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的深度d逐渐增加是指,同一第二凹槽K2内各部分的深度d不同,即同一第一信号线31上四预设宽度w4为一变值,其中总长度较大的第一信号线31相较于总长度较小的第一信号线31具有一增加段,该增加段位于深度d较大的第二凹槽K2内,从而增加了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进而补偿了因第一信号线31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减少了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之间的阻抗差异。
请参阅图15,为使得各第一信号线31的第四预设长度h4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从第一显示区AA1靠近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到第一显示区AA1远离走线绑定区BA的一端,各第一信号线31所位于的第二凹槽K2的长度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第一信号线31位于第二凹槽K2内的部分为第二线段,通过增加第二凹槽K2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即可增加第三线段占第一信号线31总长度的比例,从而增加了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进而补偿了因第一信号线31的总长度增长而增加的阻抗Rs,减少了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之间的阻抗差异。
可选地,第二凹槽K2可从第二显示区AA2和第一显示区AA1的交界区域一侧起始朝向第一显示区AA1延伸,通过控制第二凹槽K2的延伸长度,来调节第二凹槽K2占第一信号线31的比例。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各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与该第一信号线31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到走线绑定区BA沿第一方向Y的距离之比为一定值。通过控制第四预设宽度w4和第四预设长度h4,可使各第一信号线31的平均宽度与其总长度之比为一定值,代入线路阻抗Rs的计算公式,即可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内各第一信号线31的阻抗Rs趋于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6和图17,为了在基板1上设置第一凹槽K1和第二凹槽K2,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板1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11、栅极绝缘层12、栅极金属层13、层间绝缘层14、源漏极金属层15和平坦化层16,第一凹槽K1设置于平坦化层16背离源漏极金属层15的一侧表面;或者,第一凹槽K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14背离栅极金属层13的一侧表面。即可以在平坦化层16或层间绝缘层14上挖槽以形成第一凹槽K1,当第一凹槽K1设置于平坦化层16背离源漏极金属层15的一侧表面时,平坦化层16背离源漏极金属层15一侧还可以设置有第三金属层17,此时第二信号线32可以与第三金属层17同层制备,以减少掩模板的数量;当第一凹槽K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14背离栅极金属层13的一侧表面时,可以不设置第三金属层17,此时第二信号线32可以与源漏极金属层15同层制备,以减少掩模版的数量,简化制备工艺。
可选地,层间绝缘层14的厚度可设置为0.6μm~0.8μm,第二信号线32的厚度为0.35μm,以便于平坦化层16或层间绝缘层14上开设第一凹槽K1,来设置第二信号线32。
需要说明的是,有源层11、栅极绝缘层12、栅极金属层13、层间绝缘层14、源漏极金属层15和平坦化层16层叠设置是用于表述上述各膜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两个膜层之间还可包含其他膜层。此外,第二凹槽K2可以与第一凹槽K1同层设置,也可以与第一凹槽K1设置于不同膜层,第一凹槽K1与第二凹槽K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板1包括层叠设置的栅极金属层13、栅极绝缘层12、有源层11、层间绝缘层14、源漏极金属层15和平坦化层16,第一凹槽K1设置于平坦化层16背离源漏极金属层15的一侧表面;或者,第一凹槽K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14背离有源层11的一侧表面。即薄膜晶体管包括顶栅结构和底栅结构两种形式,在底栅结构中,栅极金属层14设置于有源层12下方;在顶栅结构中,栅极金属层14设置于有源层12上方。当设置为底栅结构时,为了实现第二信号线32至少部分的加宽,同样地,也可以将第一凹槽K1设置于平坦化层16背离源漏极金属层15的一侧表面,或是层间绝缘层14背离有源层11的一侧表面,使得第二信号线32可以与第三金属层17同层制备,也可以与源漏极金属层15同层制备,以减少掩膜版的数量。
其中,由于顶栅结构应用更为广泛,本申请实施例中仅给出了顶栅结构的示意图,以下均以顶栅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7,为避免当第一凹槽K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14背离有源层11一侧时,第二信号线32与栅极金属层13短接而导致功能异常。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凹槽K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14背离栅极金属层13的一侧表面,第一凹槽K1在基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栅极金属层13在基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交叠。通过使第一凹槽K1避让栅极金属层13,从而避免第二信号线32与栅极金属层13短接,而造成功能异常。
请参阅图1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凹槽K1贯穿层间绝缘层14且至少暴露出部分栅极绝缘层12在垂直于第一凹槽K1方向的截面上,第二信号线32部分搭接于第一凹槽K1暴露出的栅极绝缘层12。当第一凹槽K1与栅极金属层13错位设置时,可贯穿层间绝缘层14,即第一凹槽K1的深度d与层间绝缘层14的厚度相等,以将第二信号线32搭接于层间绝缘层14所暴露出的栅极绝缘层12上,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信号线32的第二预设宽度w2,降低第二信号线32的线路阻抗Rs,进而改善分屏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走线绑定区,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走线绑定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块;
触控信号线,包括用于与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和用于与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与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大于与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数量,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至少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
第一线段,具有第一预设宽度w1和第一预设长度h1;
第二线段,与所述第一线段相连,具有第二预设宽度w2和第二预设长度h2,且w1<w2,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w1和所述第二预设宽度w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至少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一凹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线段沿自身宽度方向上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凹槽侧壁延伸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预设宽度w2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与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相连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预设宽度w2逐渐增加;
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长度h2占所述第二信号线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各所述第二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或者,沿第一方向,同一所述第二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各所述第二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占所述第二信号线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与该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到所述走线绑定区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之比为一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第三线段,所述第三线段具有第三预设宽度w3,所述第三预设宽度w3为一固定值,且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
或者,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
第三线段,具有第三预设宽度w3和第三预设长度h3,所述第三预设宽度w3为一固定值;
第四线段,与所述第三线段相连,所述第四线段具有第四预设宽度w4和第四预设长度h4,且w3<w4<w2,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处于所述第三预设宽度w3和所述第四预设宽度w4之间,且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平均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二凹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
第四线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四线段沿自身宽度方向上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四部分沿所述第二凹槽侧壁延伸第四预设距离,所述第四预设宽度w4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与所述第四预设距离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与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相连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四预设宽度w4逐渐增加;
和/或,所述第四预设长度h4占所述第一信号线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各所述第一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或者,沿第一方向,同一所述第一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显示区远离所述走线绑定区的一端,各所述第一信号线所位于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占所述第一信号线总长度的比例逐渐增加。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平均宽度,与该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到所述走线绑定区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之比为一定值。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金属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金属层和平坦化层,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一侧表面;
或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栅极金属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金属层和平坦化层,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一侧表面;
或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层间绝缘层且至少暴露出部分所述栅极绝缘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二信号线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暴露出的所述栅极绝缘层上。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471266.0A 2021-12-03 2021-12-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174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266.0A CN114217466B (zh) 2021-12-03 2021-12-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266.0A CN114217466B (zh) 2021-12-03 2021-12-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7466A true CN114217466A (zh) 2022-03-22
CN114217466B CN114217466B (zh) 2024-03-22

Family

ID=80699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1266.0A Active CN114217466B (zh) 2021-12-03 2021-12-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746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73483A (ko) * 2015-12-18 2017-06-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170077780A (ko) * 2015-12-28 2017-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708237A (zh) * 2020-06-30 2020-09-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971A (zh) * 2021-03-10 2021-06-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36573A (zh) * 2021-06-16 2021-09-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73483A (ko) * 2015-12-18 2017-06-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170077780A (ko) * 2015-12-28 2017-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708237A (zh) * 2020-06-30 2020-09-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971A (zh) * 2021-03-10 2021-06-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36573A (zh) * 2021-06-16 2021-09-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7466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686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20190304999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2001004602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stripe-shaped common electrodes formed above plate-shaped pixel electrodes
TWI403811B (zh) 具有多域垂直配向式畫素結構的基板及其製作方法、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裝置
CN10695077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535300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US698277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reduced flicker
US10319742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451782C (zh) 液晶显示器装置、液晶显示器装置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EP3705935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9658891B (zh)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971919A (zh) 具有抑制特性偏移的结构的薄膜晶体管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29983A (zh) 整合触控结构的光学切换装置与立体显示装置
EP3654091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764770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CN11421746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7554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50112748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4733478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118408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37652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202116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电路
US1038137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EP3168678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00127073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