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1073B -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1073B
CN114211073B CN202210165321.1A CN202210165321A CN114211073B CN 114211073 B CN114211073 B CN 114211073B CN 202210165321 A CN202210165321 A CN 202210165321A CN 114211073 B CN114211073 B CN 114211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layer
stress
stress slow
welding
hard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53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1073A (zh
Inventor
龙伟民
张雷
吴奇隆
郝庆乐
孙华为
纠永涛
赵丹
孙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cademy of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Co Ltd of China Academy of Machiner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novation Academy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IAI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novation Academy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IAIE filed Critical China Innovation Academy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IAIE
Priority to CN2022101653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1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1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1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1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1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2Soldering by means of induction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19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其中,焊材包括钎焊接头,钎焊接头包括硬质合金和钢基体;硬质合金和钢基体之间包括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靠近硬质合金,第二应力缓释层靠近钢基体;硬质合金、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本发明通过多层应力缓释层的设置,降低了焊接的残余应力,避免合金开裂。

Description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钎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钻孔、金属切削工具、结构部件、采矿钻头、冲压模具以及用于高度集成的印刷电路板或凿岩机的微型钻头等方面。但由于硬质合金的价格相对昂贵,且硬质合金相对较差、难于制备形状复杂和尺寸大的构件,此通常情况下硬质合金零件的尺寸较小。而且为保证构件整体具有足够的韧性和抗冲击性,必须将高强度的硬质合金固定或镶嵌在钢铁材料上进行复合使用。
目前常用的硬质合金/钢连接方式包括真空钎焊、感应钎焊、瞬态液相扩散焊以及激光焊等。但由于硬质合金、钢两种材料在物理和力学性质上存在的较大差异,进行钎焊接头容易开裂,对于大面积的接头,甚至无法焊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焊材包括钎焊接头,钎焊接头包括硬质合金和钢基体;硬质合金和钢基体之间包括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靠近硬质合金,第二应力缓释层靠近钢基体;硬质合金、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设置,双层缓释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在选材时需注意,其熔点应大于钎焊的温度;同时,硬质合金、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否则会增大残余应力。具体而言,第一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介于硬质合金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之间;第二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介于第一应力缓释层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应力缓释层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相邻设置,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至多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上设置孔结构,可以有效限制钎料乱流,在焊接的过程中,熔融的钎料会沿着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金属运动。作为优选,针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进行圆倒角处理,可以有效增大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效果;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强度。值得注意的是,焊接的过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交错,不能贯通,保证钎焊接头的强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结构;同样地,第二通孔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倒角;第二应力缓释层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倒角;第一应力缓释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第二应力缓释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进行圆倒角处理,使得应力缓释层和孔壁之间圆滑过渡,可以有效增大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效果;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厚度优选0.02毫米至0.1毫米,圆倒角半径则为0.01毫米至0.05毫米。
进一步地,当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中的任一个为圆形孔时,另一个为方形孔;圆形孔的孔直径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圆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方形孔的孔边长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方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不同,优选圆形孔和方形孔。一方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具有缓解应力的作用,对于大面积钎焊的硬质合金,由于其钎焊面积大,焊接过程中内部的产生气孔,氧化夹渣等缺陷很难完全排除;另一方面,圆形孔或方形孔具有容纳氧化夹渣和气孔的空间,其点阵结构使气孔、氧化夹渣相对均匀分布,进一步缓释应力。
进一步地,第一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和/或第二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倒角的角度优选为65°-80°,更优优选为70°-75°。第二圆倒角的角度优选为65°-80°,更优优选为70°-75°。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为蒙乃尔合金;和/或第二应力缓释层为不锈钢。
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材质;材质选用不当会造成钎焊接头的性能恶化,一些特定的材质能够明显增强钎焊接头。第一应力缓释层优选蒙乃尔合金,具有较高的镍含量,在钎焊过程中扩散到钎焊缝中,形成固溶体,大大提高接头强度,同时对于传统工艺无法钎焊的大面积的硬质合金,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可靠连接。第二应力缓释层优选不锈钢,更优选的,为410不锈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硬质合金、钎料片、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钎料片和钢基材按顺序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钎料片和第二应力缓释层的表面附着钎剂膏;
S20:对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感应钎焊得到焊材。
本实施例采用了多层应力缓释层,降低焊接的残余应力。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分别设置孔结构,并且进行圆倒角处理。在进行装配前,硬质合金和钢基材先进行表面处理,打磨光亮、使用酒精清洗晾干待焊。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和钎料片在装配前使用酒精超声清洗,然后浸入钎剂膏中,使得表面附着有钎剂膏,取出进行后续的装配。值得注意的是,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交错,不能贯通。
进一步地,对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压力的大小为5兆帕至10兆帕。
在本实施例中,对焊前材料进行加压处理,使得各个原料层之间连接紧密,进一步提高钎焊接头的强度。
进一步地,感应钎焊得到焊材,包括:将焊前材料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00℃-2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00℃-300℃保温4-6小时;冷却得到焊材。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工件在冷却的过程中的拉应力而导致硬质合金开裂,先逐步冷却至一个合适的温度,在进行保温操作;最后空冷至室温。进一步地,感应加热的升温速度应当根据待焊工件的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尺寸越大的工件,升温速度应越慢。
进一步地,钎料片为银基钎料片;钎料片的形状和大小与待焊接部分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钎焊接头的强度,钎料片的形状和大小应当与焊接部分适配,进一步地,钎料片优选为银基钎料片,厚度优选为0.2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部分实施例圆形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实施例方形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实施例圆形孔和方形孔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圆倒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应力缓释层;11-第一通孔;20-第二应力缓释层;21-第二通孔;30-圆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硬质合金和钢两种材料在化学成分、组织类型、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和力学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两者在钎焊连接过程中和服役过程中存在焊缝脆化、焊接裂纹、气孔及氧化等缺陷,最终导致失效。尤其作为先进超高强刀具使用的硬质合金/钢复合结构,如大型盾构机刀齿盘结构部件,在苛刻条件服役过程中,高温、淤泥、砂层、软岩及硬岩等各种复杂环境都对刀具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考验,硬质合金/钢的钎焊接头性能和连接方式直接决定复合刀具的寿命和服役安全性。
为了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硬质合金侧碎块、界面裂纹和脱落现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焊材包括钎焊接头,钎焊接头包括硬质合金和钢基体;硬质合金和钢基体之间包括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10靠近硬质合金,第二应力缓释层20靠近钢基体;硬质合金、第一应力缓释层10、第二应力缓释层20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设置,双层缓释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在选材时需注意,其熔点应大于钎焊的温度;同时,硬质合金、第一应力缓释层10、第二应力缓释层20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否则会增大残余应力。具体而言,第一应力缓释层10的线膨胀系数介于硬质合金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线膨胀系数之间;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线膨胀系数介于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10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第二应力缓释层20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相邻设置,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至多部分重叠。
参见图1-3,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上设置孔结构,可以有效限制钎料乱流,在焊接的过程中,熔融的钎料会沿着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金属运动。值得注意的是,焊接的过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相互交错,不能完全贯通,保证钎焊接头的强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结构;同样地,第二通孔21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10对应第一通孔11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倒角;第二应力缓释层20对应第二通孔21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倒角;第一应力缓释层10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使得应力缓释层和孔壁之间圆滑过渡,可以有效增大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效果;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厚度优选0.02毫米至0.1毫米,圆倒角30半径则为0.01毫米至0.05毫米;圆倒角30包括第一圆倒角和第二圆倒角。
进一步地,当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21中的任一个为圆形孔时,另一个为方形孔;圆形孔的孔直径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圆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方形孔的孔边长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方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形状不同,优选圆形孔和方形孔。一方面,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具有缓解应力的作用,对于大面积钎焊的硬质合金,由于其钎焊面积大,焊接过程中内部的产生气孔,氧化夹渣等缺陷很,难完全排除;另一方面,圆形孔或方形孔具有容纳氧化夹渣和气孔的空间,其点阵结构使气孔、氧化夹渣相对均匀分布,进一步缓释应力。
进一步地,第一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和/或第二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倒角的角度优选为65°-80°,更优优选为70°-75°。第二圆倒角的角度优选为65°-80°,更优优选为70°-75°。
进一步地,第一应力缓释层10为蒙乃尔合金;和/或第二应力缓释层20为不锈钢。
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材质;材质选用不当会造成钎焊接头的性能恶化,一些特定的材质能够明显增强钎焊接头。第一应力缓释层10优选蒙乃尔合金,具有较高的镍含量,在钎焊过程中扩散到钎焊缝中,形成固溶体,大大提高接头强度,同时对于传统工艺无法钎焊的大面积的硬质合金,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可靠连接。第二应力缓释层20优选不锈钢,更优选的,为410不锈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硬质合金、钎料片、第一应力缓释层10、第二应力缓释层20、钎料片和钢基材按顺序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其中,第一应力缓释层10、钎料片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的表面附着钎剂膏;
S20:对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感应钎焊得到焊材。
对于硬质合金和钢的钎焊工具,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不使用真空钎焊;如截齿、盾构刀具、采矿钻头采用感应钎焊的方式更为常用。对有感应加热而言具有加热速度快的特点,焊接更容易产生残余应力;较大的残余应力会导致硬质合金破碎,对于需要大面积钎焊硬质合金的部件,目前的方法仍然是通过将大面的硬质合金制备成小体积的硬质合金,多块硬质合金钎焊,达到大面积钎焊硬质合金的效果;如果不对硬质合金进行分割,会导致无法焊接成型,焊接完成后,硬质合金便会由于残余应力而开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采用了多层应力缓释层,降低焊接的残余应力。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应力缓释层10和第二应力缓释层20分别设置孔结构,并且进行倒角处理。在进行装配前,硬质合金和钢基材先进行表面处理,打磨光亮、使用酒精清洗晾干待焊。第一应力缓释层10、第二应力缓释层20和钎料片在装配前使用酒精超声清洗,然后浸入钎剂膏中,使得表面附着有钎剂膏,取出进行后续的装配。值得注意的是,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互相交错,不能贯通。
进一步地,对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压力的大小为5兆帕至10兆帕。
在本实施例中,对焊前材料进行加压处理,使得各个原料层之间连接紧密,进一步提高钎焊接头的强度。
进一步地,感应钎焊得到焊材,包括:将焊前材料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00℃-2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00℃-300℃保温4-6小时;冷却得到焊材。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工件在冷却的过程中的拉应力而导致硬质合金开裂,先逐步冷却至一个合适的温度,在进行保温操作;最后空冷至室温。进一步地,感应加热的升温速度应当根据待焊工件的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尺寸越大的工件,升温速度应越慢。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因选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且具体的参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因此不做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产品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举例来说,BAg40CuZnNi的钎焊温度为779-899℃;CT640的钎焊温度为760-800℃。
进一步地,钎料片为银基钎料片;钎料片的形状和大小与待焊接部分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钎焊接头的强度,钎料片的形状和大小应当与焊接部分适配,进一步地,钎料片优选为银基钎料片,厚度优选为0.2毫米。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蒙乃尔合金薄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形孔,并且圆倒角;在410不锈钢薄板的表面设置方形孔;并且圆倒角。
其中,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的厚度均为0.06毫米,圆倒角半径为0.03毫米;圆形孔的直径为1.5毫米,相邻两个圆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方形孔的边长为1.5毫米,相邻两个方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
S12:对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以及银基钎料片进行酒精超声清洗,晾干后分别浸入钎剂膏中,取出待用。
S13:对硬质合金和钢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用酒精清洗后晾干。
S21:在硬质合金的表面依次铺放上述银基钎料片、蒙乃尔合金薄板、410不锈钢薄板、银基钎料片和钢基体,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S22:对上述焊前材料施加压力,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00℃保温4小时;冷却得到焊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焊材,由上述方法焊接得到,焊接的面积为300平方毫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焊接的面积为2500平方毫米。
其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蒙乃尔合金薄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形孔,并且圆倒角;在410不锈钢薄板的表面设置方形孔;并且圆倒角。
其中,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的厚度均为0.06毫米,圆倒角半径为0.03毫米;圆形孔的直径为1.5毫米,相邻两个圆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方形孔的边长为1.5毫米,相邻两个方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
S12:对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以及银基钎料片进行酒精超声清洗,晾干后分别浸入钎剂膏中,取出待用。
S13:对硬质合金和钢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用酒精清洗后晾干。
S21:在硬质合金的表面依次铺放上述银基钎料片、蒙乃尔合金薄板、410不锈钢薄板、银基钎料片和钢基体,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S22:对上述焊前材料施加压力,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5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50℃保温5小时;冷却得到焊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焊接的面积为50000平方毫米。
其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蒙乃尔合金薄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形孔,并且圆倒角;在410不锈钢薄板的表面设置方形孔;并且圆倒角。
其中,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的厚度均为0.06毫米,圆倒角半径为0.03毫米;圆形孔的直径为1.5毫米,相邻两个圆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方形孔的边长为1.5毫米,相邻两个方形孔的间距为0.2毫米。
S12:对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以及银基钎料片进行酒精超声清洗,晾干后分别浸入钎剂膏中,取出待用。
S13:对硬质合金和钢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用酒精清洗后晾干。
S21:在硬质合金的表面依次铺放上述银基钎料片、蒙乃尔合金薄板、410不锈钢薄板、银基钎料片和钢基体,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S22:对上述焊前材料施加压力,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2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300℃保温6小时;冷却得到焊材。
对实施例1-3提供的焊材进行钎焊接头强度测试,分别设置对比例,对比例和实施例的焊接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不设置缓释层,检测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3和对比例的钎焊接头强度实验结果
Figure 352913DEST_PATH_IMAGE00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蒙乃尔合金薄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形孔,并且圆倒角;在410不锈钢薄板的表面设置方形孔;并且圆倒角。
其中,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的厚度均为0.02毫米,圆倒角半径为0.01毫米;圆形孔的直径为1毫米,相邻两个圆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方形孔的边长为1毫米,相邻两个方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
S12:对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以及银基钎料片进行酒精超声清洗,晾干后分别浸入钎剂膏中,取出待用。
S13:对硬质合金和钢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用酒精清洗后晾干。
S21:在硬质合金的表面依次铺放上述银基钎料片、蒙乃尔合金薄板、410不锈钢薄板、银基钎料片和钢基体,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S22:对上述焊前材料施加压力,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00℃保温4小时;冷却得到焊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蒙乃尔合金薄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形孔,并且圆倒角;在410不锈钢薄板的表面设置方形孔;并且圆倒角。
其中,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的厚度均为0.1毫米,圆倒角半径为0.05毫米;圆形孔的直径为2毫米,相邻两个圆形孔的间距为0.3毫米;方形孔的边长为2毫米,相邻两个方形孔的间距为0.3毫米。
S12:对蒙乃尔合金薄板和410不锈钢薄板以及银基钎料片进行酒精超声清洗,晾干后分别浸入钎剂膏中,取出待用。
S13:对硬质合金和钢基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用酒精清洗后晾干。
S21:在硬质合金的表面依次铺放上述银基钎料片、蒙乃尔合金薄板、410不锈钢薄板、银基钎料片和钢基体,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S22:对上述焊前材料施加压力,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以15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300℃保温5小时;冷却得到焊材。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所述焊材包括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接头包括硬质合金和钢基体;
所述硬质合金和所述钢基体之间包括第一应力缓释层和第二应力缓释层;其中,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靠近所述硬质合金,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靠近所述钢基体;所述硬质合金和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之间包括钎料片,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和所述钢基体之间也包括钎料片;
所述硬质合金、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和所述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梯度变化;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介于所述硬质合金和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之间;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的线膨胀系数介于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和所述钢基体的线膨胀系数之间;
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和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至多部分重叠;
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为蒙乃尔合金,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为410不锈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倒角;
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倒角;
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
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微米至6.3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任一个为圆形孔时,另一个为方形孔;
所述圆形孔的孔直径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圆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
所述方形孔的孔边长为1毫米至2毫米;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方形孔的间距为0.1毫米至0.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和/或
所述第二圆倒角的角度为60°-85°。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材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硬质合金、钎料片、第一应力缓释层、第二应力缓释层、钎料片和钢基材按顺序装配,得到焊前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应力缓释层、所述钎料片和所述第二应力缓释层的表面附着钎剂膏;
S20:对所述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感应钎焊得到焊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焊前材料的待焊接部分施加压力;
所述压力的大小为5兆帕至10兆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钎焊得到焊材,包括:
将所述焊前材料感应加热至焊接温度进行焊接;
以100℃-200℃每小时的速度冷却至200℃-300℃保温4-6小时;
冷却得到所述焊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钎料片为银基钎料片;
所述钎料片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待焊接部分适配。
CN202210165321.1A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Active CN114211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5321.1A CN114211073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5321.1A CN114211073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1073A CN114211073A (zh) 2022-03-22
CN114211073B true CN114211073B (zh) 2022-06-03

Family

ID=8070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5321.1A Active CN114211073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107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4280A (ja) * 1988-03-04 1989-09-07 Toshiba Corp セラミックス−金属接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6569A (en) * 1981-06-15 1982-12-17 Tlv Co Ltd Silver soldering and hardening method for super hard alloy
JPH05286790A (ja) * 1992-04-08 1993-11-0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耐熱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43915B (zh) * 2014-07-09 2016-06-08 哈尔滨正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硬质合金钎焊用三明治夹层式复合钎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25896A (zh) * 2017-04-06 2017-06-13 爱迪森自动化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与钢的复合中间层液相扩散焊接方法
CN111055041B (zh) * 2020-01-09 2022-07-12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复合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焊接件
CN214392660U (zh) * 2021-03-01 2021-10-15 马鞍山市威马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焊接质量的镶钢刀片
CN113245655B (zh) * 2021-06-28 2021-10-29 东北大学 一种硬质合金/钢多孔补偿网增强钎焊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4280A (ja) * 1988-03-04 1989-09-07 Toshiba Corp セラミックス−金属接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1073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8180B (zh) 一种Ni3Al基单晶合金的高性能钎焊方法
WO2020010782A1 (zh)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和无磁钻铤的轴向摩擦焊接工艺方法
CN101049647B (zh) 金刚石复合片与碳钢之间的预浸润银钎焊法
CN106271202B (zh) 一种复合钎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1310B (zh) 筒壁上具有大开口的薄壁筒体钛合金铸件的缺陷修复方法
CN109759789A (zh)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耐压夹层制造方法
CN104014922A (zh) 一种硬质合金与钢的快速扩散焊接方法
CN102284763B (zh) 焊接夹具
CN111468858A (zh) 三明治复合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硬质合金器件
CN110977074B (zh)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炉中钎焊方法
CN108188521A (zh) 一种钼铼合金箔材的高频感应加热钎焊方法
CN1231322C (zh) 一种硬质合金切割刀具的焊接方法
CN111515515B (zh) 钼基高温合金蜂窝结构的真空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1992331B (zh) 超级镍叠层材料与Cr18-Ni8不锈钢的真空钎焊工艺
CN104772542B (zh) Wc颗粒原位增强的硬质合金与钢的超声波钎焊方法
CN112975130A (zh) 锂电池极耳用铝合金、铜合金和镀镍铜的焊接工艺
CN113020735B (zh) 一种具有抗腐蚀和应力缓解的氮化硅陶瓷/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制备方法
CN113245655B (zh) 一种硬质合金/钢多孔补偿网增强钎焊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5176B (zh) 用于钎焊钨铜合金与不锈钢的Ni基急冷钎料及钎焊工艺
CN114211073B (zh) 一种硬质合金和钢的焊材及焊接方法
CN108858306B (zh) 一种长条切纸合金刀片的加工方法
CN108637481A (zh) 提高钎焊接头性能的激光表面处理方法
CN214392660U (zh) 一种高焊接质量的镶钢刀片
CN108098271B (zh) 一种高温合金整流器组件的加工工艺
CN111468857B (zh) 复合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00 No. 929 Binhai Avenue, Danxi street,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National Machinery Institute Group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 929 Binhai Avenue, Danxi street,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achin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