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5505A -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5505A
CN114205505A CN202111531590.7A CN202111531590A CN114205505A CN 114205505 A CN114205505 A CN 114205505A CN 202111531590 A CN202111531590 A CN 202111531590A CN 114205505 A CN114205505 A CN 114205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frared
image
incid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15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5505B (zh
Inventor
胡峰
凃劲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ra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i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ra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i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15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55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5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5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5090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18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5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0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 G02B23/04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for the purpose of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e.g. fitted with eyepieces for more than one observ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1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with means for image conversion or inten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目标场景内红外光信号的红外镜头组件、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模块及分光镜;其中,所述分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所述第二入光面面向所述显示模块上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入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进入位于所述分光镜后方的瞄准镜。

Description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 方法、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瞄准装置多为单一光路的白光或微光瞄准镜,其观察情 形较为局限,在一些极端恶劣环境下就无法工作,如浓烟、浓雾等,而热像瞄 准镜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作为瞄准镜使用者,更关心的就是如何在不同环 境下均可更快更精准的捕获目标并瞄准,而这就给了多光谱成像技术在热像瞄 准装置上发挥应用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可见光通道的双光 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及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目标 场景内红外光信号的红外镜头组件、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 理模块、接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 模块及分光镜,其中,所述分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 所述第一入光面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所述第二入光面面向所述显示模 块上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入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 镜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进入位于所述分光镜后方的瞄准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包括白光瞄 准镜及装设于所述白光瞄准镜前方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 置为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法,包括:
根据视场所需大小,确定红外物镜的焦距和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
根据双光视场匹配要求,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 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确定所述准直镜的焦距以及所述OLED的 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应用分光镜进行光学融合,使得看到红外图像的同时可看到可见光图像;
对红外图像位置和红外图像像高进行标定,使得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匹 配。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目标场景内红外光 信号的红外镜头组件、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理模块、接收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模块及分光 镜,所述分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面 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所述第二入光面面向所述显示模块上所述红外图像 的光信号的入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与所述红外图 像的光信号融合后进入位于所述分光镜后方的瞄准镜,如此,一方面可以在单 一光路的瞄准镜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来实现在看到可见光图像 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红外图像,便于在已有瞄准镜装配的基础上实现装备换型升 级;另一方面,通过分光镜保留可见光通道,同时将红外图像叠加在可见光图 像上,使得单一光路的瞄准镜可具备夜视能力,且可支持红外图像的增强处理 的应用场景需求,以更快更精准的捕获目标与瞄准。
上述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法、及包含双光前置瞄准装置 的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分别与对应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实施例属于同一构 思,从而分别与对应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 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 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现方式。本 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 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 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 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示意 图,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目标场景内红外光信号的红外镜头组 件11、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理模块12、接收所述图像处理 模块12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模块13及分光镜15,所 述分光镜1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面向可 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所述第二入光面面向所述显示模块13上所述红外图像的 光信号入射方向,供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15与位于所述红 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进入位于所述分光镜15后方的瞄准镜20。
上述实施例中,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目标场景内红外光信号的 红外镜头组件11、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理模块12、接收所 述图像处理模块12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模块13及分 光镜15,所述分光镜15的第一入光面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第二入光 面面向所述显示模块13上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入射方向,如此,所述红外镜 头组件11、图像处理模块12、显示模块13及分光镜15共同形成收集目标视场 内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经过光信号到电信号、再由电信号到光信号 的转换后,以光信号的形式入射至分光镜15的第二入光面的红外光光路;且分光镜15的第一入光面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可见光信号入射到分光镜 15并至少部分透过分光镜15形成白光光路,分光镜15设于红外光光路和白光 光路中,一方面,可以在单一光路的瞄准镜20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双光前置瞄准 装置来实现在看到可见光图像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红外图像,便于在已有瞄准镜 20装配的基础上实现装备换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分光镜15的设置将红外 光光路和白光光路融合,保留了可见光通道,同时将红外图像叠加在可见光图 像上,使得单一光路的瞄准镜20可具备夜视能力,且可支持对红外图像进行增 强处理的应用场景需求,以更快更精准的捕获目标与瞄准。
可选的,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集成为一个相对于瞄准镜20相互分离且独 立的整体,如此,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可作为已有的瞄准镜20的独立配件,通过 直接在瞄准镜20的基础上以加装配件的方式,使得单一光路的瞄准镜20在保 留可见光通道的基础上实现增加夜视功能。可选的,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中 用于分别接收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及实现可见光信号与红外图像融合的 结构,主要包括红外镜头组件11、分光镜15、显示模块13等集成为一个相对 于瞄准镜20相互分离且独立的整体,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中其它结构则可集 成为另一个整体,如此,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仍然可以设计为已有的瞄准镜20 的独立配件,且同时可形成为多个分离的功能模块的形式,以便于优化双光前 置瞄准装置的其它结构加装在已有的瞄准镜20上位置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分光镜15的所述第一入光面镀制有可见光增透膜,所述第二 入光面镀制有可见光半透射半反射膜,当入射至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时,所述红 外光信号的入射光路与所述可见光信号的入射光路平行;其中,所述可见光信 号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红外光信号入射至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所述 图像处理模块12将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接收到的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 号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13,所述显示模块13根据所述电信号显示对应的红 外图像,所述显示模块13所显示的所述红外图像以光信号形式入射至所述分光 镜15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15与所述红外图像 的光信号融合。可选的,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与所述分光镜15可沿双光前置 瞄准装置垂直于入射光路的高度方向上相互间隔地设置,红外光信号入射至所 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内的红外镜头组件11上的红外光入射方向与所述可见光 信号入射至分光镜15的第一入光面的可见光入射方向相互平行。其中,红外镜 头组件11包括红外物镜组件110和红外机芯模块112,所述红外物镜组件110 用于接收或会聚来自目标场景内的红外光信号辐射,并传递给红外机芯模块 112,所述红外机芯模块112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物镜组件110传递的红外光信号 辐射,并转换为图像信息。红外物镜组件110和分光镜15在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呈上、下设置,红外光信号入射至红外物镜组件110的入射路径 与可见光信号入射至分光镜15上的入射路径相互平行。其中,红外光信号经过 红外镜头组件11和图像处理模块12实现从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图像处理 模块12向显示模块13发送电信号,显示模块13根据电信号显示红外图像,实 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与可见光在分光镜15处耦合。如此,红外光光路对 红外光信号从光信号到电信号、再从电信号到光信号的处理过程中,可通过图 像处理模块12对红外光光路中成像的红外图像提供独立的图像增强模式,图像 增强处理后的红外图像通过显示模块13显示,将增强处理后的红外图像与可见 光图像融合,以便凸显更多目标细节特征,白光光路中通过分光镜15保留了可 见光通道,即不影响正常白光的观察效果,又实现了红外图像独立的应用场景 增强效果。
可选的,在利用分光镜15保留可见光通道,以及利用红外光信号从光电转 换、再到电光转换以对红外图像提供独立的图像增强模式,通过分光镜15设置 于白光光路和红外光光路中将二者融合的技术构思下,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结 构并不限于图1实施例所示。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光镜15的 所述第一入光面镀制有可透射可见光且反射红外光的分光膜,所述第二入光面 镀制有可见光半透射半反射膜,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位于所述分光镜15的所 述第一入光面的反射光方向,当入射至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时,所述红外光信号 的入射光路与所述可见光信号的入射光路同轴;其中,所述可见光信号和所述 红外光信号通过同一入射路径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红外光信号由所述 分光膜反射向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接收反射后的所述 红外光信号,所述图像处理模块12将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接收到的所述红外 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13,所述显示模块13根据所述电 信号显示对应的红外图像,所述显示模块13所显示的所述红外图像以光信号形 式入射至所述分光镜15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 15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其中,红外光信号入射至所述双光前置瞄准 装置内的入射路径与所述可见光信号入射至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内的入射路径相同。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通过同一入射路径入射至分光镜15的第一入 光面上,通过分光膜的设置,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分成了两条光路,其中 红外光信号被反射向红外物镜组件110,由红外物镜组件110会聚并传递给红 外机芯模块112,由红外机芯模块112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显示模块13,显 示模块13显示的红外图像以光信号的形式入射至分光镜15的第二入光面,可 见光信号透过分光镜15后与入射至第二入光面的所述显示模块13所显示的红 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
上述实施例中,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的入射路径一致而使得光轴视场 相同,相对于红外光信号入射至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内的入射路径与所述可 见光信号入射至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内的入射路径相互平行的方式而言,红 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采用相同的入射路径可使得光学融合精度更高,且红外 镜头模块11和显示模块13可分设于入射光轴的相对两侧,可使得双光前置瞄 准装置的结构整体更加紧凑,减小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整体尺寸,尤其是可以 减小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沿垂直于入射光轴的方向上的尺寸,使得加装有双光前 置瞄准装置的瞄准镜20可以满足轻量化的使用需求。
可选的,所述分光镜15的前方设有第一保护窗161,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 所述第一保护窗161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或所述红外光信号和所述可见光 信号透过所述第一保护窗161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在另一可选示例中,所 述分光镜15的后方也设有第二保护窗162,透过所述分光镜15的所述可见光 信号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透过所述第二保护窗162进入所述瞄准镜 20。第一保护窗161和第二保护窗162的设置,可以保护光学部件,起到防水 防尘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瞄准镜20为白光瞄准镜,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通过安装组 件17固定于所述白光瞄准镜的前方。其中,通过将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入 射到融合的部件形成为与白光瞄准镜相对独立的整体,再通过安装组件17将其 固定于白光瞄准镜的前方,可直接在白光瞄准镜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实现多光 路融合成像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分光镜15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 二棱镜的纵向截面分别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斜面贴合, 所述第一棱镜的斜面为所述分光镜15的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二棱镜的斜面 为所述分光镜15的所述第二入光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光镜15 的外围轮廓整体呈矩形,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倾斜地设于分光镜15的上下 表面之间,通过设计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对应入光面 对入射至其表面的光线进行透光或反光比例。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 4和图5,所述分光镜15为平面镜15A,与可见光光轴之间呈设定的倾斜角度, 所述平面镜15A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的斜面为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平 面镜15A背离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的斜面为所述第二入光面。其中,平面镜 15A可以相对于可见光信号的入射光轴呈45°角倾斜设置。平面镜15A面向所 述第一保护窗161侧的45°斜面为第一入光面,面向所述第二保护窗162侧的 45°斜面为第二入光面,分光镜15采用平面镜15A,一方面可以减小分光镜 15安装所需的空间,有利于减小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方便 通过改变平面镜15A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对应入光面对入射至其表面的光线进 行透光或反光比例。
可选的,所述红外镜头组件11包括红外物镜和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物镜 的焦距和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根据视场所需大小确定;所述显示 模块13包括OLED,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OLED和所述分光 镜15之间的准直镜18,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 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确定所述准直镜18的焦距以及所述OLED的 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其中,OLED用于显示红外图像,准直镜18用于放大 OLED显示出的红外图像,OLED所显示的红外图像再以光信号的方式入射至分光镜15的第二入光面,以与透过所述分光镜15的可见光信号融合。在一个 可选示例中,红外物镜组件110主要包括红外物镜,红外机芯模块112主要包 括红外探测器,红外物镜的焦距为f,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为l探测器, 根据双光视场匹配要求,设置视放大率
Figure RE-GDA0003471324660000061
可以确定准直镜18 焦距f,以及所选用的OLED显示区域对角线尺寸lOLED。如此,基于视场所需 大小以及双光视场匹配要求,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 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可以优化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中所选用的红 外物镜、红外探测器及OLED的参数配置,基于所述优化的参数配置更好地实 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双光融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还包括操作组件14;所述操作组 件14包括模式按键,所述图像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模式按键接收到的操作切 换至对应的图像增强模式,按照对应的所述图像增强模式对红外图像进行增强 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13显示。如,图像增强模式包括热像伪彩增强模式、 热像轮廓增强模式,使用者可通过模式按键来选择不同的图像增强模式,以适 用不同场景下的图像增强处理需求,更好的突出目标,实现更快更精准地捕获 目标与瞄准。可选的,所述操作组件14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红外图像位置进行标 定的位置标定操作按键,所述位置标定操作按键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13中图 像显示区域的水平、竖直方向移动,OLED的选型配置时设定一定范围以像元 为单位的位移量,以供可以实现OLED显示区域的水平或竖直方向移动,校准 光轴误差。可选的,所述操作组件14还包括用于对红外图像的像高进行标定的 像高标定操作按键,所述像高标定操作按键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13中图像显 示比例,OLED的选型配置时设定一定范围以像元为单位的缩放量,以供可以 实现OLED显示区域以显示中心为圆心的缩放,以使得红外图像像高可以完全 匹配可见光图像像高。
可选的,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19,所述电源组件19可 包括可充电电池,用于对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进行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至少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采用双光前置瞄准方法,在拓展白光瞄准镜的红外功能的同时,保 留了可见光通道,实现了各种恶劣环境下的观察与瞄准;
第二、通过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设计,可以实现双光融合,且有利于增强 场景发掘更多细节特征,更好的凸出目标;
第三、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设计为前置瞄准镜,光学结构简单,体积小,且 重量轻。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 法,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装调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根据视场所需大小,确定红外物镜的焦距和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 尺寸;
S12,根据双光视场匹配要求,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 的靶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确定所述准直镜的焦距以及所述 OLED的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S13,应用分光镜进行光学融合,使得看到红外图像的同时可看到可见光图 像;
S14,对红外图像位置和红外图像像高进行标定,使得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 像匹配。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法,首先,对双光前置瞄 准装置的组成配件的选型和配置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匹配红外物镜的焦距、红 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准直镜18的焦距、OLED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保证光学系统视放大率为1;其次,通过设置分光镜15,保留可见光通道,并 将红外图像叠加在可见光图像上;然后,对红外图像位置进行标定;随后,对 红外图像像高进行标定;最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选择图像处理模 块12提供的不同的图像增强模式的功能,对红外图像进行细节增强,以实现更 快更精准的捕获目标与瞄准。所述对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组成配件的选型和配 置参数进行优化的步骤中,通过基于视场所需大小以及双光视场匹配要求,根 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 系,优化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中所选用的红外物镜、红外探测器及OLED的参数 配置,基于计算得到的优化的配置参数对红外物镜、红外探测器、准直镜18 及OLED进行选型,以更好地实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双光融合效果。
本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所述瞄准系统包 括白光瞄准镜及装设于所述白光瞄准镜前方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中,所述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在一个可选的具体 示例中,所述瞄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安装组件17,将双光前置 瞄准装置安装固定于白光瞄准镜前面适当位置;其次,通过电源组件19,给双 光前置瞄准装置提供电源,并由操作组件14启动该装置,此时红外机芯模块 112开始接收通过红外物镜组件110会聚的红外辐射,并转换成目标红外图像 信号;随后,由图像处理模块12完成目标红外图像的增强处理,突出目标显示 细节,并发送给OLED进行显示。这时,可结合目标背景环境,调整图像增强 处理的方式,如热像伪彩与热像轮廓,以便于发掘更多目标细节特征;接着, 通过分光镜15,在观察到经准直镜18放大的红外图像的同时,亦保留了经保 护窗口、分光镜15过来的可见光图像;最后,通过操作组件14,完成前面红 外图像位置与红外图像像高标定,以实现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基于双光融 合的瞄准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可轻易想 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目标场景内红外光信号的红外镜头组件、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显示对应红外图像的显示模块及分光镜;
其中,所述分光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面向可见光信号的入射方向,所述第二入光面面向所述显示模块上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入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进入位于所述分光镜后方的瞄准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一入光面镀制有可见光增透膜,所述第二入光面镀制有可见光半透射半反射膜,当入射至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时,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入射光路与所述可见光信号的入射光路平行;
其中,所述可见光信号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红外光信号入射至所述红外镜头组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所述红外镜头组件接收到的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电信号显示对应的红外图像,所述显示模块所显示的所述红外图像以光信号形式入射至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一入光面镀制有可透射可见光且反射红外光的分光膜,所述第二入光面镀制有可见光半透射半反射膜,所述红外镜头组件位于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反射光方向,当入射至双光前置瞄准装置时,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入射光路与所述可见光信号的入射光路同轴;
其中,所述可见光信号和所述红外光信号通过同一入射路径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红外光信号由所述分光膜反射向所述红外镜头组件,所述红外镜头组件接收反射后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所述红外镜头组件接收到的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电信号显示对应的红外图像,所述显示模块所显示的所述红外图像以光信号形式入射至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分光镜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的前方设有第一保护窗,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第一保护窗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或所述红外光信号和所述可见光信号透过所述第一保护窗入射至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
所述分光镜的后方设有第二保护窗,透过所述分光镜的所述可见光信号与所述红外图像的光信号融合后透过所述第二保护窗进入所述瞄准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镜为白光瞄准镜,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通过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白光瞄准镜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截面分别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斜面贴合,所述第一棱镜的斜面为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二棱镜的斜面为所述分光镜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或,
所述分光镜为平面镜,与可见光光轴之间呈设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平面镜面向可见光信号入射方向的斜面为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平面镜背离可见光信号入射方向的斜面为所述第二入光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组件包括红外物镜和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和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根据视场所需大小确定;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OLED,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OLED和所述分光镜之间的准直镜,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确定所述准直镜的焦距以及所述OLED的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前置瞄准装置还包括操作组件;
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模式按键,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模式按键接收到的操作切换至对应的图像增强模式,按照对应的所述图像增强模式对红外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显示;和/或,
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用于对红外图像位置进行标定的位置标定操作按键,所述位置标定操作按键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中图像显示区域的水平、竖直方向移动;和/或,
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用于对红外图像的像高进行标定的像高标定操作按键,所述像高标定操作按键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中图像显示比例。
9.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瞄准系统,包括白光瞄准镜及装设于所述白光瞄准镜前方的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光前置瞄准装置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视场所需大小,确定红外物镜的焦距和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
根据双光视场匹配要求,根据所述红外物镜的焦距、所述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对角线尺寸以及视放大率的关系,确定所述准直镜的焦距以及所述OLED的显示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应用分光镜进行光学融合,使得看到红外图像的同时可看到可见光图像;
对红外图像位置和红外图像像高进行标定,使得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匹配。
CN202111531590.7A 2021-12-14 2021-12-14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Active CN114205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590.7A CN1142055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PCT/CN2022/115090 WO2023109180A1 (zh) 2021-12-14 2022-08-26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590.7A CN1142055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505A true CN114205505A (zh) 2022-03-18
CN114205505B CN114205505B (zh) 2023-09-08

Family

ID=8065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1590.7A Active CN114205505B (zh) 2021-12-14 2021-12-14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5505B (zh)
WO (1) WO202310918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4931A (zh) * 2022-05-27 2022-09-02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WO2023109180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WO2024027709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多模式手持光学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7266A (en) * 1994-07-27 1996-03-05 Litton Systems, Inc. Telescopic day and night sight
US5946132A (en) * 1991-01-18 1999-08-31 Itt Corporation Telescopic sight for day/night viewing
US20080302966A1 (en) * 2005-10-18 2008-12-11 Reed Matthew W Clip-on infrared imager
CN102789114A (zh) * 2011-05-18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可见-红外双通摄像机
CN103279938A (zh) * 2013-04-03 2013-09-04 昆明物理研究所 红外/微光图像融合夜视系统
CN107045208A (zh) * 2017-05-02 2017-08-15 浙江红谱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和夜视仪的光学图像融合系统及方法
CN206670799U (zh) * 2017-05-02 2017-11-24 浙江红谱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和夜视仪的光学图像融合系统
CN110632751A (zh) * 2019-11-04 2019-12-31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望远镜及头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505B (zh) * 2021-12-14 2023-09-08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132A (en) * 1991-01-18 1999-08-31 Itt Corporation Telescopic sight for day/night viewing
US5497266A (en) * 1994-07-27 1996-03-05 Litton Systems, Inc. Telescopic day and night sight
US20080302966A1 (en) * 2005-10-18 2008-12-11 Reed Matthew W Clip-on infrared imager
CN102789114A (zh) * 2011-05-18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可见-红外双通摄像机
CN103279938A (zh) * 2013-04-03 2013-09-04 昆明物理研究所 红外/微光图像融合夜视系统
CN107045208A (zh) * 2017-05-02 2017-08-15 浙江红谱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和夜视仪的光学图像融合系统及方法
CN206670799U (zh) * 2017-05-02 2017-11-24 浙江红谱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和夜视仪的光学图像融合系统
CN110632751A (zh) * 2019-11-04 2019-12-31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望远镜及头戴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180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CN114994931A (zh) * 2022-05-27 2022-09-02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CN114994931B (zh) * 2022-05-27 2023-08-01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WO2023226182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WO2024027709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多模式手持光学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505B (zh) 2023-09-08
WO2023109180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5505A (zh) 双光前置瞄准装置及其装调方法、瞄准系统
US7483213B2 (en) Image combining viewer
EP0852021B1 (en) Day and night sighting system
US20180267282A1 (en) Wide spectrum optical systems and devices implementing first surface mirrors
US7755047B2 (en) Clip-on infrared imager
KR101649774B1 (ko) 다중 시야를 갖는 익스트림 브로드밴드 컴팩트 광학 시스템
EP3401631B1 (en) Thermal reflex sight
US6369941B2 (en) Device with night vision capability
CN210093323U (zh) 光学变焦成像装置及深度相机
US8599482B2 (en) Telescopic sight
WO2023134158A1 (zh) 多模式瞄准装置
WO2023134102A1 (zh) 分划调节结构、多模式瞄准装置及其分划调节方法
CN216717147U (zh) 多模式瞄准装置
CN110412605A (zh) 一种辅助瞄准激光测距仪和辅助瞄准测距方法
US5943163A (en) Optical and infrared periscope
CN114994931B (zh)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US10146063B2 (en) Focal length extender for telescopic imaging systems
EP0489649B1 (fr) Système optronique d'observation infrarouge auto-contrôlé, et nacelle de désignation laser comportant un tel système
WO2024055138A1 (zh) 组合式瞄准系统及其瞄准镜成像系统
CN220982069U (zh) 一种手枪融合瞄准器
CN221007982U (zh) 光学分束系统和测距仪
CN220649234U (zh) 瞄准测距器具
CN220872770U (zh) 望远镜
CN117570777A (zh) 分体式热成像目视融合瞄准装置及装备
CN117608073A (zh) 多光融合光学系统及瞄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