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884A -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04884A CN114204884A CN202111494605.7A CN202111494605A CN114204884A CN 114204884 A CN114204884 A CN 114204884A CN 202111494605 A CN202111494605 A CN 202111494605A CN 114204884 A CN114204884 A CN 114204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sides
- supporting plate
- ratchet
- fix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10—Cleaning arrang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达到自动收放绳子且能均匀收放绳子并避免打结的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撑板;夹板,所述支撑板内上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夹板;第一连杆,所述支撑板内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侧均与所述夹板滑动式连接;直齿条,所述第一连杆内侧均设有所述直齿条。在水面涨潮或退潮后,通过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上下移动,使得绕线轮旋转,将拉绳释放或收回,如此,达到了自动收放拉绳的作用,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板淹没在水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水面光伏电站,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湖泊、水库、水塘等水上漂浮的光伏电站,具有提高发电量、环境保护且适应性强等的特点。
由于水面伏光电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难免会不太稳定,需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以此提高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现如今,现有的水上伏光电站固定设备中,在涨潮和退潮时,需要人工将绳子进行收放,且收放绳子不够均匀,绳子容易打结,后续人们难以将太阳能板固定住,造成稳定性下降,影响太阳能板的作业效率等问题存在。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达到自动收放绳子且能均匀收放绳子并避免打结的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上伏光电站固定设备中,人工将绳子进行收放,收放绳子不够均匀容易打结,造成稳定性下降,影响太阳能板作业效率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达到自动收放绳子且能均匀收放绳子并避免打结的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撑板;夹板,所述支撑板内上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夹板;第一连杆,所述支撑板内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侧均与所述夹板滑动式连接;直齿条,所述第一连杆内侧均设有所述直齿条;转动组件,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所述转动组件;卡住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所述卡住组件;配重组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所述配重组件。
可选地,转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直齿轮,所述支撑板内部中侧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直齿条啮合;导杆,所述支撑板内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导杆;第一皮带轮,所述导杆下侧与所述第一直齿轮上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皮带轮;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所述第一传动带;第一转把,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转把与所述导杆上侧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把内侧与所述导杆顶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弹簧。
可选地,卡住组件包括有:第一棘齿轮,所述第一转把下侧设有所述第一棘齿轮,所述第一棘齿轮位于所述支撑板内部一侧;转轴,所述支撑板内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转轴;棘爪,所述转轴上设有所述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轮啮合;扭簧,所述棘爪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绕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配重组件包括有:绕线轮,所述支撑板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所述绕线轮;拉绳,所述绕线轮上均对称绕有所述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绕线轮中部;配重块,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配重块;第二转把,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二转把;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转把一侧设有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绕线轮一侧也均设有所述第二皮带轮;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所述第二传动带。
可选地,还包括有均匀组件,均匀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板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二连杆;第二直齿轮,所述绕线轮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连杆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直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槽筒,所述第二连杆上均对称设有所述槽筒;第三连杆,所述支撑板内部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三连杆;滑块,所述第三连杆上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拉绳均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槽筒滑动式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收放绳组件,收放绳组件包括有:第二棘齿轮,所述第二转把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棘齿轮;第三棘齿轮,所述第二转把一侧设有所述第三棘齿轮,所述第三棘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棘齿轮一侧;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一侧中部滑动式设有所述支撑架;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均绕在所述支撑架上;第四连杆,两侧的所述配重块内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移动会与所述支撑架接触接触;浮球,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浮球;第五连杆,所述支撑架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浮球连接;第六连杆,所述支撑架另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六连杆,所述浮球移动会与相邻所述第六连杆接触;第一棘齿条,所述第五连杆上部一侧滑动式连接设有所述第一棘齿条,所述第一棘齿条移动会与所述第二棘齿轮啮合;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棘齿条一侧与所述第五连杆上部一侧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三弹簧;第二棘齿条,所述第六连杆上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二棘齿条,所述第二棘齿条移动会与所述第三棘齿轮啮合接触;第五弹簧,所述第二棘齿条一侧与所述第六连杆上部一侧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五弹簧;推块,所述第六连杆下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支撑架接触;第四弹簧,所述推块内侧与所述第六连杆下部外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四弹簧;第七连杆,所述第六连杆下部内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七连杆,所述第七连杆均与所述推块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清洁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所述清洁组件。
可选地,还包括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有:拉杆,所述支撑板顶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拉杆,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拉杆接触接触;毛刷块,两侧的所述滑块上部内侧之间均设有所述毛刷块;第六弹簧,所述拉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六弹簧。
有益效果是:1、在夹板向内移动将太阳能板夹紧,增加太阳能板的稳定性,人们转动式第二转把,通过第一传动带使得绕线轮和槽筒旋转,并带动滑块向内外移动,如此,可避免拉绳出现打结的现象,达到了拉绳能均匀绕在绕线轮上的效果。
2、在水面涨潮或退潮后,通过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上下移动,使得绕线轮旋转,将拉绳释放或收回,如此,达到了自动收放拉绳的作用,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板淹没在水中。
3、由于太阳能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堆积灰尘,在滑块内外移动时,在第六弹簧复位的作用,会使得毛刷块内外移动,从而对太阳能板进行清洁工作,达到清洗去尘作用,有效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卡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配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均匀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均匀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收放绳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收放绳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清洁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_支撑板,2_夹板,3_第一连杆,4_直齿条,5_转动组件,51_第一直齿轮,52_第一皮带轮,53_第一传动带,54_导杆,55_第一转把,56_第一弹簧,6_卡住组件,61_第一棘齿轮,62_转轴,63_棘爪,64_扭簧,7_配重组件,71_绕线轮,72_拉绳,73_配重块,74_第二皮带轮,75_第二传动带,76_第二转把,8_均匀组件,81_第二直齿轮,82_第二连杆,83_第三直齿轮,84_槽筒,85_第三连杆,86_滑块,9_收放绳组件,91_第二棘齿轮,92_第三棘齿轮,93_支撑架,94_第二弹簧,95_第四连杆,96_浮球,97_第五连杆,98_第一棘齿条,99_第三弹簧,910_第六连杆,911_推块,912_第七连杆,913_第四弹簧,914_第二棘齿条,915_第五弹簧,10_清洁组件,101_拉杆,102_毛刷块,103_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支撑板1、夹板2、第一连杆3、直齿条4、转动组件5和卡住组件6,支撑板1内上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安装有夹板2,支撑板1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左右两侧均与夹板2滑动式连接,第一连杆3内侧均设置有直齿条4,支撑板1右侧安装有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上连接有卡住组件6,支撑板1上安装有配重组件7。
转动组件5包括有第一直齿轮51、第一皮带轮52、第一传动带53、导杆54、第一转把55和第一弹簧56,支撑板1内部中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一直齿轮51,第一直齿轮51与直齿条4啮合,支撑板1内部右侧中间转动式设置有导杆54,导杆54下侧与第一直齿轮51上侧均安装有第一皮带轮52,第一皮带轮52之间绕有第一传动带53,支撑板1顶部右侧中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把55,第一转把55与导杆54上侧滑动式连接,第一转把55内侧与导杆5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6。
卡住组件6包括有第一棘齿轮61、转轴62、棘爪63和扭簧64,第一转把55下侧安装有第一棘齿轮61,第一棘齿轮61位于支撑板1内部右侧,支撑板1内部右侧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上设置有棘爪63,棘爪63与第一棘齿轮61啮合,棘爪63与支撑板1之间连接有扭簧64,扭簧64绕在转轴62上。
配重组件7包括有绕线轮71、拉绳72、配重块73、第二皮带轮74、第二传动带75和第二转把76,支撑板1上部前后两侧转动式安装有绕线轮71,绕线轮71上均对称绕有拉绳72,拉绳72的一端均连接在绕线轮71中部,拉绳72的另一端均穿过支撑板1连接有配重块73,支撑板1顶部右上侧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转把76,第二转把76左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轮74,绕线轮71右侧也均设置有第二皮带轮74,第二皮带轮74之间绕有第二传动带75。
当需要对水面伏光电站进行固定时,可将本装置安装在水面上,使得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把太阳能板放置在支撑板1上,随后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把55,带动导杆54、第一皮带轮52、第一传动带53和第一棘齿轮61逆时针转动,当第一棘齿轮61逆时针转动,第一棘齿轮61上的齿与棘爪63接触,带动棘爪63和转轴62顺时针旋转,扭簧64发生形变,在第一棘齿轮61上的齿不会棘爪63接触时,扭簧64复位,带动棘爪63和转轴62逆时针旋转复位,如此反复,在棘爪63的作用,使得第一棘齿轮61此时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通过第一传动带53的作用,从而带动第一直齿轮51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直齿条4、第一连杆3和夹板2向内移动,使得夹板2对太阳能板夹紧固定,这时,人们手动将第二转把7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74和第二传动带75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75的作用,带动绕线轮71逆时针转动,使得绕线轮71将拉绳72释放,由于配重块73的重力原因,使得配重块73向下移动并插进水中的泥土,如此,避免本装置发生移动,起到了平衡且固定太阳能板的效果,当需将太阳能板拿取时,手动将第一转把55向下按压,带动第一棘齿轮61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6被压缩,使得第一棘齿轮61脱离棘爪63,然后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把55,带动导杆54、第一皮带轮52、第一传动带53和第一棘齿轮61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传动带53使得第一直齿轮51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直齿条4、第一连杆3和夹板2向外移动,使得夹板2松开太阳能板,如此,人们便可将太阳能板拿取,当需将本装置移动在水面的其他位置时,手动将第二转把76顺时针转动,带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74和第二传动带75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75的作用,带动绕线轮71顺时针转动,使得绕线轮71将拉绳72收回,在拉绳72的作用,将配重块73向上拉动,使得配重块73向上移动并脱离水中的泥土,如此,人们便可将本装置移动至水面的其他位置,随后松开第一转把55,在第一弹簧5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板和第一棘齿轮61向上移动复位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9-图15所示,还包括有均匀组件8,均匀组件8包括有第二直齿轮81、第二连杆82、第三直齿轮83、槽筒84、第三连杆85和滑块86,支撑板1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82,绕线轮71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直齿轮81,第二连杆8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直齿轮83,第三直齿轮83与相邻的第二直齿轮81之间均相互啮合,第二连杆82上均左右对称安装有槽筒84,支撑板1内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杆85,第三连杆85上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滑块86,拉绳72均穿过滑块86,滑块86均与槽筒84滑动式接触。
当绕线轮71逆时针转动将拉绳72释放时,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81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直齿轮83和槽筒84顺时针转动,通过槽筒84顺时针转动的作用,带动滑块86向内移动,当绕线轮71顺时针转动将拉绳72收回时,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8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直齿轮83和槽筒84逆时针转动,通过槽筒84逆时针转动的作用,带动滑块86向外移动复位,如此反复,使得拉绳72能均匀绕在绕线轮71上,避免拉绳72打结。
还包括有收放绳组件9,收放绳组件9包括有第二棘齿轮91、第三棘齿轮92、支撑架93、第二弹簧94、第四连杆95、浮球96、第五连杆97、第一棘齿条98、第三弹簧99、第六连杆910、推块911、第七连杆912、第四弹簧913、第二棘齿条914和第五弹簧915,第二转把76左侧安装有第二棘齿轮91,第二转把76左侧设置有第三棘齿轮92,第三棘齿轮92位于第二棘齿轮91左侧,支撑板1右侧中部滑动式安装有支撑架93,支撑架93与支撑板1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二弹簧94,第二弹簧94均绕在支撑架93上,左右两侧的配重块73内侧之间均连接有第四连杆95,第四连杆95移动会与支撑架93接触,支撑架93内部右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浮球96,支撑架93右后侧滑动式安装有第五连杆97,第五连杆97与浮球96连接,支撑架93右前侧滑动式安装有第六连杆910,浮球96移动会与第六连杆910接触,第五连杆97上部前侧滑动式连接设置有第一棘齿条98,第一棘齿条98移动会与第二棘齿轮91啮合,第一棘齿条98后侧与第五连杆97上部前侧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99,第六连杆910上部后侧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棘齿条914,第二棘齿条914移动会与第三棘齿轮92啮合,第二棘齿条914前侧与第六连杆910上部后侧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五弹簧915,第六连杆910下部左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推块911,推块911移动会与支撑架93接触,推块911内侧与第六连杆910下部外侧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913,第六连杆910下部内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七连杆912,第七连杆912均与推块911连接。
当水面开始涨潮时,由于水位上涨,浮球96向上移动,前侧浮球96与第六连杆910接触,前侧浮球96向上移动不会带动第六连杆910向上移动,而后侧浮球96向上移动,带动第五连杆97和第一棘齿条98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棘齿条98向上移动与第二棘齿轮91啮合,带动第二棘齿轮91、第三棘齿轮92和第二转把76逆时针转动,带动绕线轮71逆时针转动释放拉绳72,使得配重块73向下移动,带动第四连杆95向下移动接触支撑架93,在配重块73重力的原因,压住支撑架93,使得支撑架93支撑在水中的泥土上,同时,由于水位逐渐上升的原因,会使得支撑板1、推块911、第一棘齿条98、第二棘齿轮91、第三棘齿轮92、第六连杆910和第七连杆912向上移动,第二弹簧94被拉伸,增加本装置稳定性的同时,还起到了自动释放拉绳72的作用,如此,可避免涨潮时会淹没太阳能板,当水面退潮后,由于水位逐渐下降时,浮球96向下移动,带动第五连杆97和第一棘齿条98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棘齿条98脱离第二棘齿轮91,在第三弹簧99的作用使得第一棘齿条98此时不会带动第二棘齿轮91旋转,同时,在第二弹簧9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1、第一棘齿条98、第三棘齿轮92和第二转把76向下移动复位,由于推块911与支撑架93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此时推块911、第二棘齿条914、第六连杆910和第七连杆912不会向下移动,第三棘齿轮92向下移动与第二棘齿条914啮合,带动第三棘齿轮92、第二棘齿轮91和第二转把76顺时针转动,带动绕线轮71顺时针转动收回拉绳72,带动配重块73向上移动复位,如此,达到了自动收回拉绳72的作用,这时,人们便可手动将第七连杆912向内挤压,带动推块911向内移动不会接触支撑架93,第四弹簧913被压缩,随后手动将第七连杆912向下移动,带动第六连杆910、推块911和第二棘齿条914向下移动,使得第六连杆910恢复至原始状态,然后松开第七连杆912,在第四弹簧913复位的在作用下带动第七连杆912和推块911向外移动复位,第二棘齿条914向下移动时,在第五弹簧915的作用使得第二棘齿条914此时不会带动第三棘齿轮92转动,如此,起到自动收放拉绳72的作用。
还包括有清洁组件10,清洁组件10包括有拉杆101、毛刷块102和第六弹簧103,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拉杆101,滑块86均与拉杆101接触接触,前后两侧的滑块86上部内侧之间均安装有毛刷块102,拉杆101与支撑板1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103。
当滑块86向内移动时,滑块86会与拉杆101接触,带动拉杆101和毛刷块102向内移动,第六弹簧103被压缩,使得毛刷块102对太阳能板进行除尘工作,若下雨时,毛刷块102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刷洗,当滑块86向外移动远离拉杆101后,第六弹簧103复位,带动拉杆101和毛刷块102向外移动复位,如此反复,起到了对太阳能板清洁并除尘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支撑板(1);
夹板(2),所述支撑板(1)内上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夹板(2);
第一连杆(3),所述支撑板(1)内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两侧均与所述夹板(2)滑动式连接;
直齿条(4),所述第一连杆(3)内侧均设有所述直齿条(4);
转动组件(5),所述支撑板(1)一侧设有所述转动组件(5);
卡住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5)上设有所述卡住组件(6);
配重组件(7),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所述配重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转动组件(5)包括有:
第一直齿轮(51),所述支撑板(1)内部中侧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一直齿轮(51),所述第一直齿轮(51)与所述直齿条(4)啮合;
导杆(54),所述支撑板(1)内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导杆(54);
第一皮带轮(52),所述导杆(54)下侧与所述第一直齿轮(51)上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皮带轮(52);
第一传动带(53),所述第一皮带轮(52)之间绕有所述第一传动带(53);
第一转把(55),所述支撑板(1)顶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一转把(55),所述第一转把(55)与所述导杆(54)上侧滑动式连接;
第一弹簧(56),所述第一转把(55)内侧与所述导杆(54)顶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弹簧(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卡住组件(6)包括有:
第一棘齿轮(61),所述第一转把(55)下侧设有所述第一棘齿轮(61),所述第一棘齿轮(61)位于所述支撑板(1)内部一侧;
转轴(62),所述支撑板(1)内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设有所述转轴(62);
棘爪(63),所述转轴(62)上设有所述棘爪(63),所述棘爪(63)与所述第一棘齿轮(61)啮合;
扭簧(64),所述棘爪(63)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设有所述扭簧(64),所述扭簧(64)绕在所述转轴(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配重组件(7)包括有:
绕线轮(71),所述支撑板(1)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所述绕线轮(71);
拉绳(72),所述绕线轮(71)上均对称绕有所述拉绳(72),所述拉绳(72)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绕线轮(71)中部;
配重块(73),所述拉绳(72)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支撑板(1)设有所述配重块(73);
第二转把(76),所述支撑板(1)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二转把(76);
第二皮带轮(74),所述第二转把(76)一侧设有所述第二皮带轮(74),所述绕线轮(71)一侧也均设有所述第二皮带轮(74);
第二传动带(75),所述第二皮带轮(74)之间绕有所述第二传动带(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均匀组件(8),均匀组件(8)包括有:
第二连杆(82),所述支撑板(1)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所述第二连杆(82);
第二直齿轮(81),所述绕线轮(71)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直齿轮(81);
第三直齿轮(83),所述第二连杆(82)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三直齿轮(83),所述第三直齿轮(83)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直齿轮(81)之间均相互啮合;
槽筒(84),所述第二连杆(82)上均对称设有所述槽筒(84);
第三连杆(85),所述支撑板(1)内部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三连杆(85);
滑块(86),所述第三连杆(85)上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滑块(86),所述拉绳(72)均穿过所述滑块(86),所述滑块(86)均与所述槽筒(84)滑动式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收放绳组件(9),收放绳组件(9)包括有:
第二棘齿轮(91),所述第二转把(76)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棘齿轮(91);
第三棘齿轮(92),所述第二转把(76)一侧设有所述第三棘齿轮(92),所述第三棘齿轮(92)位于所述第二棘齿轮(91)一侧;
支撑架(93),所述支撑板(1)一侧中部滑动式设有所述支撑架(93);
第二弹簧(94),所述支撑架(93)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二弹簧(94),所述第二弹簧(94)均绕在所述支撑架(93)上;
第四连杆(95),两侧的所述配重块(73)内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四连杆(95),所述第四连杆(95)移动会与所述支撑架(93)接触;
浮球(96),所述支撑架(93)内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浮球(96);
第五连杆(97),所述支撑架(93)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五连杆(97),所述第五连杆(97)与所述浮球(96)连接;
第六连杆(910),所述支撑架(93)另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六连杆(910),所述浮球(96)移动会与相邻所述第六连杆(910)接触;
第一棘齿条(98),所述第五连杆(97)上部一侧滑动式连接设有所述第一棘齿条(98),所述第一棘齿条(98)移动会与所述第二棘齿轮(91)啮合;
第三弹簧(99),所述第一棘齿条(98)一侧与所述第五连杆(97)上部一侧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三弹簧(99);
第二棘齿条(914),所述第六连杆(910)上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二棘齿条(914),所述第二棘齿条(914)移动会与所述第三棘齿轮(92)啮合;
第五弹簧(915),所述第二棘齿条(914)一侧与所述第六连杆(910)上部一侧之间对称设有所述第五弹簧(915);
推块(911),所述第六连杆(910)下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推块(911),所述推块(911)与所述支撑架(93)接触;
第四弹簧(913),所述推块(911)内侧与所述第六连杆(910)下部外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四弹簧(913);
第七连杆(912),所述第六连杆(910)下部内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第七连杆(912),所述第七连杆(912)均与所述推块(9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清洁组件(10),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有所述清洁组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清洁组件(10)包括有:
拉杆(101),所述支撑板(1)顶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所述拉杆(101),所述滑块(86)均与所述拉杆(101)接触接触;
毛刷块(102),两侧的所述滑块(86)上部内侧之间均设有所述毛刷块(102);
第六弹簧(103),所述拉杆(101)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均设有所述第六弹簧(1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4605.7A CN114204884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4605.7A CN114204884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4884A true CN114204884A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5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4605.7A Pending CN114204884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04884A (zh)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494605.7A patent/CN11420488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4405A (zh) | 一种自动清灰配电箱 | |
CN212427037U (zh) | 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 | |
CN218933052U (zh) | 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 | |
CN114204884A (zh) |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建设用固定装置 | |
CN211093728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半隐框玻璃幕墙 | |
CN107964933B (zh) | 一种拦污栅污物清理装置 | |
CN113232775B (zh) | 一种水文监测浮标 | |
CN118137956B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 |
CN112411497B (zh) | 一种河道垃圾用定点清理浮岛 | |
CN217267341U (zh) | 一种联动除污式水下拦污栅结构 | |
CN215865409U (zh) | 一种水电站大坝水位监测设备 | |
CN116809470A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用光伏板自动清洁装置 | |
CN21986266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装置 | |
CN112594123B (zh) |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潮汐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17466192B (zh) | 一种空海两栖航行器用水剖面参数采集器的起吊机构 | |
CN112945617A (zh) | 一种海洋工程泥沙取样装置 | |
CN218528625U (zh) | 一种可自动调整扫地刷高度的扫地机 | |
CN220492911U (zh) | 一种可调节光伏组件高度的光伏支架 | |
CN21525265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 |
CN218988558U (zh) | 一种藜麦加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 |
CN217276408U (zh) | 一种森林防火蓄水池水量监测装置 | |
CN219514032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用清理组件 | |
CN114198258B (zh) | 一种可调节的高效风力发电设备 | |
CN219343106U (zh) | 水体净化漂浮物打捞架 | |
CN221396704U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