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9875B -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9875B
CN114199875B CN202210148344.1A CN202210148344A CN114199875B CN 114199875 B CN114199875 B CN 114199875B CN 202210148344 A CN202210148344 A CN 202210148344A CN 114199875 B CN114199875 B CN 114199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force
unfolding
polymer
protein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83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9875A (zh
Inventor
李帅
胡慧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Lab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Lab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2101483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9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9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9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9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9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when it is stressed, e.g. by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步骤为:将蛋白质多聚体与两条双链DNA进行耦联反应;将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与上述蛋白质多聚体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注入样品池中;打开激光器,在样品池中形成光阱,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获取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解算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力,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根据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情况,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本发明方法通过解算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方法效果直观且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在物质代谢、细胞信息传递、个体生长发育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质在体内的形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氨基酸按特定序列连接起来,形成一维结构的多肽链;第二阶段是多肽链卷曲折叠形成具有特征三维结构的分子实体。蛋白质正确折叠后可行使正常的生物功能,错误折叠常常会引起蛋白质的聚集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多个蛋白质单体串联形成的蛋白质多聚体在自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人工合成的蛋白质GB1多聚体是一种具有优越机械力学特性的弹性蛋白质,可有希望应用于纳米机械设备。原子力显微镜单分子力谱技术的测量对象通常是蛋白质多聚体,其可有效提高蛋白质力谱曲线数据的获取效率。研究病毒蛋白质多聚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形成机理,而且能够为治疗疾病的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对探索蛋白质多聚体特性所开展的研究和基于蛋白质多聚体的应用研究非常广泛,但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机械力学特性响应还不清晰,而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机械力学特性可判定其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而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蛋白质多聚体与两条双链DNA进行耦联反应;
S2、将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与步骤S1中耦联反应后的蛋白质多聚体进行反应;
S3、将步骤S2中反应后的溶液注入样品池中;
S4、打开光镊的激光器,在高数值孔径物镜的汇聚作用下,在样品池中形成光阱;光阱捕获一个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
S5、操控压电驱动反射镜的移动带动步骤S4中光阱捕获的微球向样品池的载玻片方向做远离和靠近运动,获取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
S6、解算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力,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
S7、根据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情况,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两条双链DNA分别是一端修饰有地高辛、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和一端修饰有链霉亲和素、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
作为优选,所述微球的材料为聚苯乙烯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的反应时间为3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6中采用高斯拟合方法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至步骤S7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包括激光器、半波片、偏振分束棱镜、扩束装置、第一反射镜、第一二向色镜、高数值孔径物镜、样品室、照明光源、第一聚光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二聚光镜、电荷耦合器件CCD、第二反射镜和四象限探测器,所述第一反射镜为电压驱动反射镜,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入射光依次经过半波片和偏振分束棱镜、扩束装置、压电驱动反射镜及第一二向色镜进行反射后充满高数值孔径物镜的口径,在样品室的样品池中形成能够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的光阱;所述照明光源的照明光经过第一聚光镜聚光、第二二向色镜透射后将光阱是否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的情况依次经过第一二向色镜透射、第二聚光镜聚光后成像在电荷耦合器件CCD上;微球带动蛋白质多聚体解折叠和折叠的散射光依次经第二二向色镜反射、反射镜反射到四象限探测器上,四象限探测器将探测到的散射光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为进一步解算光阱力提供计算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器采用1064nm波长连续波输出的光纤耦合固态激光器。
作为优选,所述入射光的功率为100~300m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通过解算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方法效果直观且稳定性较高,可拓展蛋白质多聚体的应用领域,如可将蛋白质多聚体应用在材料领用,作为力缓冲剂。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
图4为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
图中,1-激光器、2-半波片、3-偏振分束棱镜、4-扩束装置、5-压电驱动反射镜、6-第一二向色镜、7-高数值孔径物镜、8-样品室、81-样品池、82-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3-微球、9-照明光源、10-第一聚光镜、11-第二二向色镜、12-第二聚光镜、13-电荷耦合器件CCD、14-反射镜、15-四象限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蛋白质多聚体与两条双链DNA进行耦联反应,实现蛋白质多聚体与两条双链DNA的连接,形成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构型; S2、将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与步骤S1中耦联反应后的蛋白质多聚体进行反应,实现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与步骤S1形成的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的连接,形成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构型;S3、将步骤S2中反应后的溶液注入样品池中,样品池中含有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构型的样品,用于光阱捕获;S4、打开光镊的激光器,在高数值孔径物镜的汇聚作用下,在样品池中形成光阱,光阱捕获一个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S5、操控压电驱动反射镜的移动带动步骤S4中光阱捕获的微球向样品池的载玻片方向做远离和靠近运动,获取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力谱曲线中包含有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力信息,为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积累数据;S6、解算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力,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用于计算蛋白质单体的能量耗散;S7、根据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情况,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通过解算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判定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方法效果直观且稳定性较高,可拓展蛋白质多聚体的应用领域,如可将蛋白质多聚体应用在材料领用,作为力缓冲剂。
其中,所述步骤S1中两条双链DNA分别是一端修饰有地高辛、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和一端修饰有生物素、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双链DNA一端修饰的地高辛用于与载玻片表面修饰的地高辛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使得双链DNA的一端与载玻片连接在一起,双链DNA另一端的巯基可通过与蛋白质多聚体一端的巯基形成的二硫键使得两条双链DNA与蛋白质多聚体连接在一起,双链DNA一端修饰的生物素用于与微球表面修饰的链霉亲和素形成共价键使得双链DNA与微球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微球的材料为聚苯乙烯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聚苯乙烯微球和二氧化硅微球的光阱刚度特性满足蛋白质多聚体解折叠与再折叠力谱测量的需求。
其中,所述步骤S2的反应时间为30分钟,该反应时间下,步骤S2中的微球与蛋白质多聚体的耦联效果最好。
其中,所述步骤S6中采用高斯拟合方法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高斯拟合方法的拟合误差最小。
其中,所述步骤S2至步骤S7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室温条件下,有利于蛋白质多聚体发生解折叠与再折叠。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光器1、半波片2、偏振分束棱镜3、扩束装置4、压电驱动反射镜5、第一二向色镜6、高数值孔径物镜7、样品室8(81为由载玻片和盖玻片构成的样品池、82为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3为微球)、照明光源9、第一聚光镜10、第二二向色镜11、第二聚光镜12、电荷耦合器件CCD13、反射镜14、四象限探测器15;由于本发明的测量对象为生物样品蛋白质多聚体,为减小激光器对生物样品造成的光学损伤,激光器1采用波长为1064nm的光纤耦合固态激光器,实施过程中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连续可调,即形成三维光阱的光功率可根据捕获不同直径微球的需求连续可调;光学元件二向色镜的作用是对一定波长的光几乎完全透过,而对另一些波长的光几乎完全反射,根据二向色镜的可选择设计参数指标,为了满足第一二向色镜能够将1064nm的入射光完全反射、将照明光完全透射,选择波长为780nm的红外光LED作为照明光源;高数值孔径物镜可以形成稳定的光学势阱,实现对微球的有效捕获,因此选择NA为0.9、工作距离为0.28mm的水浸物镜作为形成光阱的重要元件,这里也可以选择高数值孔径的油浸物镜用来形成稳定的光学势阱,研究者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即可;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2与微球83存储在由载玻片和盖玻片构成的样品池81中,其中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2的其中一条双链DNA 的一端修饰的地高辛与载玻片表面修饰的地高辛抗体形成共价键使得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2的一端连接在载玻片表面,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 82的其中另一条双链DNA 的另一端修饰的生物素与微球83表面修饰的链霉亲和素形成化学键使得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 82的另一端连接在微球83表面,这种构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压电驱动反射镜5驱动微球83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其表面连接的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2一起移动,进而使得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82发生解折叠与折叠。激光器1发出的入射光依次经过半波片2和偏振分束棱镜3,通过第一半波片2调节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偏振分束棱镜3选择透过的偏振方向,两者组合实现入射光功率的调节,调节功率后的入射光依次经过扩束装置4进行扩束、压电驱动反射镜5调整光的位置、第一二向色镜6对扩束及调整位置后的入射光进行反射后充满高数值孔径物镜7的口径,在样品室8的样品池81中形成能够捕获表面连有通过两条双链DNA连接的蛋白质多聚体82的微球83的光阱;所述照明光源9的照明光经过第一聚光镜10聚光、第二二向色镜11透射后将光阱是否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82的微球83的情况依次经过第一二向色镜6透射、第二聚光镜12聚光后成像在电荷耦合器件CCD13上;微球带动蛋白质多聚体解折叠和折叠的散射光依次经第二二向色镜11反射、反射镜14反射到四象限探测器15上,四象限探测器15将探测到的散射光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为进一步解算光阱力提供位移-电压转换系数,将该系数带入光阱力计算公式求出光阱力,作为蛋白质多聚体的力谱曲线的纵坐标,蛋白质多聚体的力谱曲线的横坐标为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的拉伸距离。
在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与再折叠力谱曲线中,通过计算第一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蛋白质单体的拉伸距离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和从第二个蛋白质单体发生解折叠开始,两个相邻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两个蛋白质单体间的拉伸距离构成的梯形面积,算出蛋白质单体在发生解折叠与再折叠时产生的能量耗散,当该三角形或者梯形面积大于0时,即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均存在时,可表明该蛋白质单体产生了能量耗散,从而可判定该蛋白质多聚体可作为力缓冲剂。
实施例1
光与物质间动量传递所产生的光辐射压力来稳定捕获和操控微小物体的技术叫做光镊技术。光镊是由高度汇聚的激光束所形成的。光镊不仅产生一个光聚焦点,而且产生一个三维空间上的包含热场、力场及电磁场在内的复杂多物理场。光镊自1986年被ArthorAshkin提出以来,为激光领域的相关研究开启了一扇窗,其不仅被应用在粒子操控、原子冷凝、蛋白质结晶、气泡生成领域,而且光镊以其具有亚皮牛顿量级力学分辨力、纳米级别空间分辨力的特性在单分子力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用光镊进行蛋白质力谱测量时,光镊系统根据系统中形成的光阱个数分为单光阱光镊和双光阱光镊两大类,其中单光阱光镊系统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光镊-玻片和微针-光镊两类。待测的蛋白质样品借助两条DNA链实现其与微球和玻片表面的连接。通过移动光阱,带动光阱中的微球拉伸与收缩蛋白质,使蛋白质发生解折叠与折叠,获取相应的力-伸长量曲线,实现待测蛋白质的力谱测量。
本实施例以单光阱光镊拉伸与收缩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以发现其可作为力缓冲剂为例。实验过程中会用到的材料有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两条双链DNA、聚苯乙烯微球。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的两端分别修饰有一个半胱氨酸,用于与双链DNA连接;两条双链DNA的其中一条的一端修饰有巯基另一端修饰有地高辛,另一条双链DNA的一端修饰有巯基另一端修饰有生物素,DNA链一端的巯基用于与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的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形成二硫键连接在一起,DNA链另一端的地高辛用于与表面修饰有地高辛抗体的载玻片连接在一起,DNA链另一端的生物素用于与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聚苯乙烯微球-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载玻片构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分别与两条双链DNA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耦联反应,蛋白质多聚体通过其两端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分别与一条双链DNA一端修饰的巯基形成的二硫键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构型;
(2)将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与耦合两条双链DNA后的蛋白质多聚体在室温条件(本实施采用23℃)下反应30分钟,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其表面修饰的链霉亲和素与双链DNA另一端修饰的生物素形成的共价键与双链DNA连接在一起,形成聚苯乙烯微球-双链DNA-蛋白质多聚体-双链DNA构型;
(3)将反应后的溶液(2)注入样品池81中,样品池81由载玻片和盖玻片构成,载玻片和盖玻片通过真空脂连接在一起以防止其中的溶液(2)流出与挥发,载玻片表面修饰有地高辛抗体,用于与双链DNA一端修饰的地高辛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实现载玻片与双链DNA的连接;
(4)打开光镊的激光器1,在高数值孔径物镜7的汇聚作用下在样品室8的样品池81中形成光阱,用于捕获一个表面连有通过两条双链DNA连接的蛋白质多聚体82的聚苯乙烯微球83;
(5)光阱捕获一个表面连有通过两条双链DNA连接的蛋白质多聚体(NuG2)8或(NuG2)16 82的聚苯乙烯微球83;
(6)操控压电驱动反射镜5的移动带动光阱中捕获的聚苯乙烯微球83向样品池81的载玻片方向做远离和靠近运动,获取蛋白质多聚体(NuG2)8或(NuG2)16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如图3所示, 光镊系统进行恒速力谱测量实验, 当光阱捕获一个微球后,通过压电驱动反射镜控制光阱移动,带动光阱中的微球远离与靠近样品池的载玻片,实现待测蛋白质的拉伸与释放,获取蛋白质NuG2、(NuG2)8和(NuG2)16的力谱曲线。提取每种蛋白质完全解折叠后的拉伸与释放力谱曲线。由图中力谱曲线可以看到NuG2单体的拉伸过程曲线中出现一处力由高到低所形成的锯齿,相应的(NuG2)8和(NuG2)16的拉伸过程曲线分别出现8和16个,这些锯齿位点便是蛋白质发生解折叠的位点;
(7)解算蛋白质多聚体(NuG2)8或(NuG2)16的解折叠力,利用高斯拟合方法获取蛋白质多聚体(NuG2)8或(NuG2)16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NuG2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蛋白质多聚体(NuG2)8 和(NuG2)16中每个NuG2结构域对应的解折叠力与其相应的结构域数量几乎成线性关系,并且蛋白质多聚体(NuG2)8 和(NuG2)16中的最后一个结构域的解折叠力与单体NuG2的解折叠力几乎相等;
(8)根据蛋白质多聚体(NuG2)8或(NuG2)16中每个蛋白质单体NuG2的解折叠力与未发生解折叠蛋白质单体的个数呈近似线性分布,蛋白质多聚体中的多结构域可以有效地将机械性能稳定的蛋白质NuG2的解折叠力从大约40 pN降低至大约15 pN(对应的是拉伸曲线中的第一个解折叠位点),当拉伸和释放基于蛋白质的材料时,蛋白质的解折叠与再折叠是造成能量耗散的原因,判定蛋白质多聚体(NuG2)8和(NuG2)16可作为力缓冲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蛋白质多聚体与两条双链DNA进行耦联反应;
S2、将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微球与步骤S1中耦联反应后的蛋白质多聚体进行反应;
S3、将步骤S2中反应后的溶液注入样品池中;
S4、打开光镊的激光器,在高数值孔径物镜的汇聚作用下,在样品池中形成光阱;光阱捕获一个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的微球;
S5、操控压电驱动反射镜的移动带动步骤S4中光阱捕获的微球向样品池的载玻片方向做远离和靠近运动,获取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和折叠力谱曲线;
S6、解算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力,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
S7、根据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分布情况,计算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与再折叠力谱曲线中第一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蛋白质单体的拉伸距离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和从第二个蛋白质单体发生解折叠开始,两个相邻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两个蛋白质单体间的拉伸距离构成的梯形面积,算出蛋白质单体在发生解折叠与再折叠时产生的能量耗散,当该三角形或者梯形面积大于0时,即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均大于0时,可表明该蛋白质单体产生了能量耗散,从而可判定该蛋白质多聚体可作为力缓冲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两条双链DNA分别是一端修饰有地高辛、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和一端修饰有链霉亲和素、另一端修饰有巯基的双链DN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的材料为聚苯乙烯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反应时间为3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采用高斯拟合方法获取蛋白质多聚体中的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的平均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至步骤S7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7.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半波片(2)、偏振分束棱镜(3)、扩束装置(4)、压电驱动反射镜(5)、第一二向色镜(6)、高数值孔径物镜(7)、样品室(8)、照明光源(9)、第一聚光镜(10)、第二二向色镜(11)、第二聚光镜(12)、电荷耦合器件CCD(13)、反射镜(14)和四象限探测器(15),所述激光器(1)发出的入射光依次经过半波片(2)和偏振分束棱镜(3)、扩束装置(4)、压电驱动反射镜(5)及第一二向色镜(6)进行反射后充满高数值孔径物镜(7)的口径,在样品室(8)的样品池(81)中形成能够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82)的微球(83)的光阱;所述照明光源(9)的照明光经过第一聚光镜(10)聚光、第二二向色镜(11)透射后将光阱是否捕获表面连有蛋白质多聚体(82)的微球(83)的情况依次经过第一二向色镜(6)透射、第二聚光镜(12)聚光后成像在电荷耦合器件CCD(13)上;微球带动蛋白质多聚体解折叠和折叠的散射光依次经第二二向色镜(11)反射、反射镜(14)反射到四象限探测器(15)上,四象限探测器(15)将探测到的散射光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为进一步解算光阱力提供位移-电压转换系数,将该系数带入光阱力计算公式求出光阱力,作为蛋白质多聚体的力谱曲线的纵坐标,蛋白质多聚体的力谱曲线的横坐标为连有两条双链DNA的蛋白质多聚体的拉伸距离;在蛋白质多聚体的解折叠与再折叠力谱曲线中,通过计算第一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蛋白质单体的拉伸距离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和从第二个蛋白质单体发生解折叠开始,两个相邻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与该两个蛋白质单体间的拉伸距离构成的梯形面积,算出蛋白质单体在发生解折叠与再折叠时产生的能量耗散,当该三角形或者梯形面积大于0时,即蛋白质多聚体中每个蛋白质单体的解折叠力均大于0时,可表明该蛋白质单体产生了能量耗散,从而可判定该蛋白质多聚体可作为力缓冲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采用1064nm波长连续波输出的光纤耦合固态激光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的功率为100~300mW。
CN202210148344.1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199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344.1A CN114199875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344.1A CN114199875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9875A CN114199875A (zh) 2022-03-18
CN114199875B true CN114199875B (zh) 2022-05-20

Family

ID=8064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8344.1A Active CN114199875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98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9742A (en) * 1998-06-05 2000-12-12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Nanometer-scale microscopy probes
EP2539707B1 (en) * 2010-02-23 2021-06-3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rtificial mycolic acid membranes
DE102010026094B4 (de) * 2010-07-05 2012-01-12 Sigeng Han Ein neues Verfahren zum Charakterisieren und multidimensionalen Darstellen des Faltungsvorgangs der Proteine
EP2657334B1 (en) * 2012-04-26 2016-07-06 GeneFrontier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thod for displaying protein multimer
CN107208125A (zh) * 2014-09-11 2017-09-26 德克萨斯大学系统董事会 错折叠蛋白质的检测
SG11201705748SA (en) * 2015-01-16 2017-08-30 Alder Biopharmaceuticals Inc Anti-glycoprotein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11479644B2 (en) * 2016-10-14 2022-10-25 Oren Scherman Cucurbituril-based hydrogels
CN113820314B (zh) * 2021-11-25 2022-03-01 之江实验室 一种基于光镊的药物筛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9875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5966B (zh) 一种基于电子动态调控制备单层二硫化钼量子点的方法
JP7206377B2 (ja) 微小物体の集積方法および微小物体の集積システム
CN103439242A (zh) 一种单光束生物细胞检测及筛选的微流控系统及方法
US20100167958A1 (en) Trapping of micro and nano scale objects based on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CN107861230B (zh) 变焦光镊共聚焦显微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8072970A (zh) 光镊光片显微成像装置和方法
CN102809672A (zh) 超分辨共聚焦光学显微镜与扫描探针显微镜联用系统
CN114199875B (zh) 一种蛋白质多聚体是否可作为力缓冲剂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9225080A (zh) 基于光镊的微球可控制备及操纵方法
CN103616355A (zh) 超分辨共聚焦光学显微镜与二次离子质谱联用系统
CN111487757A (zh) 一种热电光镊装置及基于热电光镊装置的微粒捕获方法
CN109157862B (zh) 一种能够在高度汇聚的激光束作用下析出微球的混合溶液
CN100507635C (zh) 一种用于运输和定向移动微粒和细胞的激光微控装置及方法
CN114088636A (zh) 一种基于双折射微球旋转的dna解螺旋的方法和装置
TWI352824B (en) Optical tweezers device and optical tweezers syste
CN110646872A (zh) 一种基于spp热电光镊的拉曼光谱扫描成像系统
CN113568294B (zh) 一种全息光镊融合结构光照明显微系统和方法
CN115684149A (zh) 基于双光束光镊的细胞力学特性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11718616U (zh) 一种简易荧光显微镜
Hoffmann et al. Tip preparation for near-field ablation at mid-infrared wavelengths
CN207249232U (zh) 一种基于倒置显微镜和微球透镜的光学超分辨率成像系统
CN218512724U (zh) 基于可调贝塞尔光束对液体中微粒捕获和操控装置
CN116994789A (zh) 用于干燥界面的光热冲镊装置及其对微纳物体的操控方法
EP4336170A1 (en) Method for accumulating minute objec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inute object using same
Fallman et al. Dynamic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pili measured by optical tweez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