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0903A -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0903A
CN114190903A CN202111462859.0A CN202111462859A CN114190903A CN 114190903 A CN114190903 A CN 114190903A CN 202111462859 A CN202111462859 A CN 202111462859A CN 114190903 A CN114190903 A CN 114190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identification code
code
ancho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28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xue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xue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xue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xue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28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0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0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54Diagnosis based on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medic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8Signal modulation applied to the input signal sent to patient or subject; demodulation to recover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3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nvolving compress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e.g. to extend the signal recording peri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锚点信息用于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采用本发明,可实现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的高效压缩,以构建结构独特的医学信息码,还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信号波的精确、高效还原。

Description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信息码、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及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触诊是医师用手触摸、按压检查身体的医学检查技能,此方式常用来诊断心血管系统、身体器官是否有病变及感受异物大小、形状、硬度、位置等信息。对于有充足医学仪器的机构及医护人员,触诊可用于初步的医学检查,以将医患准确导流至对应的仪器检查项目;对于欠发达地区或缺乏医学仪器的机构及医护人员,触诊则可能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医师细致的触觉感受,对病患进行准确诊断。
目前,触诊依赖医师的主观感受,其准确性的提升需要医师们经过严格的训练及大量的实践。以心血管检查为例:针对外围血管的触诊是古今中外检查人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医疗资源不足地区、以及对腕部触诊极为重视的东亚地区。医师可以较准确的通过触诊,结合简单的设备获得人体的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然而对于血管硬度等重要指标,医师们只能依靠医学图书或训练手册的文字叙述,而无法将这种指标所对应的腕部触觉感受具像化、可视化。这是触诊技术发展的一个难点,即缺乏一套易于推广的触诊量化训练方式。
另外,触诊技术的训练和教学,往往只能通过医学图书或训练手册的文字叙述,辅以教学导师的个人教学和指导,对于大部分受训者而言,由于并没有触觉信号的可视化,因此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和感悟,来提升自己的触诊水平,而这样的学习质量并不高。
同时,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缺少一种对患者桡动脉脉搏波的客观化描述和记录,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医生对同一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有不同的触觉描述和诊断。
综上,目前的触诊技术在训练、教学和应用方面仍存在难点,因此,需要研发一套易于推广的量化训练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学信息码,可将医学信息进行压缩记载,便于传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可实现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的高效压缩,以构建结构独特的医学信息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信号波的精确、高效还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标识码还用于记载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标识码还用于记载链接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包括: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获取锚点信息,并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将所述第二标识码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获取锚点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所述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所述锚点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的步骤包括:获取链接信息,并将所述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其中,所述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所述信号波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根据所述锚点信息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包括:空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时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用于获取锚点信息,并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医学信息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码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包括:锚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所述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所述锚点信息;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包括: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链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链接信息;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系统,其中,所述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所述信号波显示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信号波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定位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锚点信息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空间曲面方程、时间曲线方程及编码技术相结合,形成针对医学信息码的特定生成方法,实现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的高效压缩,以构建出合理的信息载体——医学信息码,便于后续将医学信息码显示在研究论文、电子显示屏、教材书、病例报告等多种载体上,方便性极强;
同时,本发明所构建的医学信息码可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锚点信息、链接信息、生理信息及量测信息进行压缩记载,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存储;
另外,本发明还采用特殊的信号波显示方法,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再结合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出信号波,从而实现了信号波的精确、高效还原;而且,本发明还借助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出的锚点信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信号波的定位显示,为医学研究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交互体验;相应地,本发明中医学信息码的解码过程及信号波的构建过程均可离线进行,从而避免了在大量用户提交网站请求时,造成服务器的拥堵和潜在崩溃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可以供给数以百万计用户的同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中的信号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中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中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M及设于第一标识码M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N;一般情况下,第一标识码M的冗余区域位于第一标识码M的中部,通过将第二标识码N置于第一标识码M的中部,可使第一标识码M与第二标识码N组合成整体性极强的医学信息码。具体地:
第一标识码M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其中,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优选地,触诊信号可以为静脉血管瘤按压信息、肿瘤按压信息等,但不以此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中记录了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的相关参数,因此,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与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相结合,即可拟合出信号波。
第二标识码N用于记载锚点信息;其中,锚点信息用于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二维条形码对数据进行数据记载,然而为了方便用户直接区分二维条形码,可在二维条形码中间设置不同图案的图标,但该图标不用于记载数据,仅用于用户的直观区分;与现有的二维条形码不同的是,本发明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分类记载于医学信息码的不同区域。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设备识别出医学信息码中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从而拟合出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的信号波,还可通过设备识别出医学信息码中的锚点信息,以将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从而实现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的可视化。
相应地,本发明中的第一标识码M及第二标识码N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且分别记载不同的信息,既可实现了信息的分类记载,又可实现信息的分类处理,灵活性强。
进一步,第一标识码M还用于记载链接信息,也就是说第一标识码M中同时记载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链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标识码M中不记载链接信息时,若用户的移动设备中预存有解码文件,则可以直接根据医学信息码生成信号波,从而实现信号波的离线显示,若用户的移动设备中不存在解码文件,则用户需自行登陆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解码文件以生成信号波;而当第一标识码M中记载有链接信息时,用户可通过链接信息直接定位到链接所对应的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解码文件以生成信号波,使得用户无需事先知道对应的链接信息,也无需手动输入链接信息,更为方便。优选地,解码文件可以为Web程序或应用程序APP形式。
另外,为了进一步丰富医学信息码的功能,第二标识码N还用于记载受测试者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标识码N的基本结构可以是4×4的二进制矩阵,用于可对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具体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389270660000061
因此,若研究机构需要在内部关联受测试者的具体生理信息和量测信息时,可以将第二标识码N中记载的生理信息和量测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索引标签。
综上所述,本发明构建出独特的医学信息码,可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锚点信息、链接信息、生理信息及量测信息进行压缩记载,便于后续将医学信息码显示在研究论文、电子显示屏、教材书、病例报告等多种载体上,再通过设备识别与处理以实现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的可视化,为医学生及医学研究者们提供一种观测及学习数字化触诊的方式。
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
S101,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先通过传感器采集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再对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过滤后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
S102,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
同理,将过滤后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
具体地,以脉搏波数据为例:
空间曲面方程是指空间中不同脉搏波数据采样点的分布方程,如:
Figure BDA0003389270660000071
但不以此为限制,其中,σ、r、xc、yc及θ为空间基准参数;
时间曲线方程可由若干个指数函数的组成,如:
Figure BDA0003389270660000072
Figure BDA0003389270660000073
但不以此为限制,其中,参数a1、a1、a2、b1、b2、b3、c1、c2及c3为时间基准参数。
相应地,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分别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后,即可确定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的具体数值。
S103,将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优选地,触诊信号可以为静脉血管瘤按压信息、肿瘤按压信息等,但不以此为限制。
当第一标识码只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时,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当第一标识码同时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链接信息时,将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同时进行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S104,获取锚点信息,并将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锚点信息用于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当第二标识码只作为描点使用时,将预设的锚点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当第二标识码既作为描点使用,又用于记载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时,将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S105,将第二标识码设于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
一般情况下,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位于第一标识码的中部,通过将第二标识码置于第一标识码的中部,可使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组合成整体性极强的医学信息码。
因此,本发明可将机器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以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作为压缩工具,压缩出关键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再对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从而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压缩至医学信息码中;同时,本发明还可将锚点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以将该第二标识码作为后续AR展示时所需要用到的锚点;进一步,本发明还可将链接信息及人体信号基准信息一同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并将生理信息、量测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以进一步丰富医学信息码的功能。
综上,本发明借助空间曲面方程、时间曲线方程及编码技术,实现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的高效压缩,以构建出合理的信息载体——医学信息码,便于后续将医学信息码显示在研究论文、电子显示屏、教材书、病例报告等多种载体上,再通过设备识别以实现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的可视化,为医学生及医学研究者们提供一种观测及学习数字化触诊的方式。
参见图3,图3显示了本发明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
S201,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
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
具体地,可通过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的方式,获取第一标识码中所记载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第二标识码所记载的锚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解码过程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即解码过程可离线进行。
S202,根据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
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可预设在程序中,因此信号波构建过程中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即信号波的构建过程可离线进行。
S203,根据锚点信息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进一步,若第一标识码还记载有链接信息,则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时,可同步获取第一标识码中所记载的链接信息,从而可直接定位到链接所对应的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解码文件以生成信号波,更为方便。
如图4所示,若第二标识码还记载有受测试者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则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时,可同步获取第二标识码中所记载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与信号波同步显示,以便于用户直观的获知信号波所对应的受测试者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
因此,本发明通过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再结合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出信号波,从而实现了信号波的精确、高效还原;同时,本发明还借助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出的锚点信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信号波的定位显示,为医学研究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另外,本发明中医学信息码的解码过程及信号波的构建过程均可离线进行,从而避免了在大量用户提交网站请求时,造成服务器的拥堵和潜在崩溃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可以供给数以百万计用户的同时使用。
参见图5,图5显示了本发明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100的具体结构,其包括空间参数生成模块1、时间参数生成模块2、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3、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4及医学信息码生成模块5,具体地:
空间参数生成模块1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可先通过传感器采集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再对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空间参数生成模块1将过滤后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
时间参数生成模块2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可先通过传感器采集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再对原始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时间参数生成模块2将过滤后的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
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3用于将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其中,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优选地,触诊信号可以为静脉血管瘤按压信息、肿瘤按压信息等,但不以此为限制。
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4用于获取锚点信息,并将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其中,锚点信息用于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医学信息码生成模块5用于将第二标识码设于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一般情况下,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位于第一标识码的中部,医学信息码生成模块5可将第二标识码置于第一标识码的中部,以使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组合成整体性极强的医学信息码。
如图6所示,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4包括:
锚点信息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锚点信息;
第二编码单元42,用于将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标识码只作为描点使用时,可单独设置第二编码单元42,并通过第二编码单元42将预设的锚点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当第二标识码既作为描点使用,又用于记载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时,需同时设置锚点信息获取单元41及第二编码单元42,并通过锚点信息获取单元41将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锚点信息,在通过第二编码单元42将锚点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如图7所示,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3包括:
组合单元31用于将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
链接获取单元32用于获取链接信息;
第一编码单元33用于将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标识码只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时,通过第一编码单元33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当第一标识码同时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链接信息时,先通过链接获取单元32获取链接信息,再通过第一编码单元33将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同时进行编码后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因此,通过本发明可基于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空间曲面方程、时间曲线方程及编码技术,快速地生成用于存储特殊信息的医学信息码,可为医学生及医学研究者们的后续研究提供准确、方便的存储载体。
参见图8,图8显示了本发明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系统200的具体结构,其包括信息获取单元6、信号波构建单元7及定位显示单元8。
需要说明的是,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基于医学信息码的特殊结构,具体地:
信息获取单元6用于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其中,信息获取单元6可通过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的方式,获取第一标识码中所记载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第二标识码所记载的锚点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信息获取单元6可利用二维码解码技术对医学信息码进行扫描、解码,使得信息获取单元6的解码过程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即解码过程可离线进行。
信号波构建单元7用于根据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其中,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空间曲面方程及时间曲线方程可预设在信号波构建单元7中,因此信号波构建过程中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即信号波的构建过程可离线进行。
定位显示单元8用于根据锚点信息对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显示单元8可利用three.js技术实现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3D显示,同时还结合锚点信息对信号波进行定位。
相应地,若第一标识码中还记载有链接信息,则信息获取单元6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时,可同步获取第一标识码中所记载的链接信息,从而可直接定位到链接所对应的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解码文件以生成信号波,更为方便。
另外,若第二标识码中还记载有受测试者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则信息获取单元6对医学信息码进行解码时,可同步获取第二标识码中所记载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由定位显示单元8将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与信号波同步显示,以便于用户直观的获知信号波所对应的受测试者的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
因此,本发明通过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再结合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出信号波,从而实现了信号波的高效还原;同时,本发明还借助从医学信息码中提取出的锚点信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信号波的定位显示,为医学研究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另外,本发明中医学信息码的解码过程及信号波的构建过程均可离线进行,从而避免了在大量用户提交网站请求时,造成服务器的拥堵和潜在崩溃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可以供给数以百万计用户的同时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医学信息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
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信息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码还用于记载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信息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码还用于记载链接信息。
4.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
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
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获取锚点信息,并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将所述第二标识码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锚点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所述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所述锚点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学信息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的步骤包括:获取链接信息,并将所述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7.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所述信号波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根据所述锚点信息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8.一种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空间曲面方程的空间基准参数;
时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将脉搏波数据或触诊数据输入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进行拟合,以确定所述时间曲线方程的时间基准参数;
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并将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用于拟合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用于获取锚点信息,并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所述锚点信息用于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医学信息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码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以生成医学信息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码生成模块包括:
锚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并将所述生理信息和/或量测信息作为所述锚点信息;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锚点信息转换为第二标识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学信息码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生成模块包括:
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空间基准参数及时间基准参数组合为人体信号基准信息;
链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链接信息;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链接信息与人体信号基准信息转换为第一标识码。
11.一种基于医学信息码的信号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信息码包括第一标识码及设于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冗余区域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记载人体信号基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记载锚点信息,所述信号波显示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医学信息码的人体信号基准信息及锚点信息;
信号波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号基准信息、预设的空间曲面方程及预设的时间曲线方程构建信号波,所述信号波用于标识脉搏波信号或触诊信号;
定位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锚点信息对所述信号波进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位显示。
CN202111462859.0A 2021-12-02 2021-12-02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190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2859.0A CN114190903A (zh) 2021-12-02 2021-12-02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2859.0A CN114190903A (zh) 2021-12-02 2021-12-02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903A true CN114190903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0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2859.0A Pending CN114190903A (zh) 2021-12-02 2021-12-02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09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9868A (zh) * 2023-06-07 2023-07-0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基于大数据的睡眠分期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7776A (ko) * 2010-04-22 2011-10-28 을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통신기반 엠엠에스를 이용한 맥파정보 처리방법
CN103426351A (zh) * 2013-07-11 2013-12-04 牛欣 可远程复现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5030195A (zh) * 2015-06-02 2015-11-11 牛欣 指感施压与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多信息获取识别装置
CN110430809A (zh) * 2017-01-16 2019-11-08 P·K·朗 用于外科、医疗和牙科手术的光学引导
CN211241961U (zh) * 2019-12-31 2020-08-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多功能医用智能手环
JP2021041070A (ja) * 2019-09-13 2021-03-18 サクサ株式会社 脈波解析装置及び脈波解析プログラム
US20210298868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Opt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 instrument positioning map for positioning one or more instruments on a patient bod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7776A (ko) * 2010-04-22 2011-10-28 을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통신기반 엠엠에스를 이용한 맥파정보 처리방법
CN103426351A (zh) * 2013-07-11 2013-12-04 牛欣 可远程复现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5030195A (zh) * 2015-06-02 2015-11-11 牛欣 指感施压与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多信息获取识别装置
CN110430809A (zh) * 2017-01-16 2019-11-08 P·K·朗 用于外科、医疗和牙科手术的光学引导
JP2021041070A (ja) * 2019-09-13 2021-03-18 サクサ株式会社 脈波解析装置及び脈波解析プログラム
CN211241961U (zh) * 2019-12-31 2020-08-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多功能医用智能手环
US20210298868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Opt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 instrument positioning map for positioning one or more instruments on a patient bod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9868A (zh) * 2023-06-07 2023-07-0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基于大数据的睡眠分期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369868B (zh) * 2023-06-07 2023-08-1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基于大数据的睡眠分期监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3778A (zh) 四维数字人体生理数据可视化监测、分析和评估方法和系统
US20100179428A1 (en) Virtual interactive system for ultrasound training
CN104392110A (zh) 人体生理数据可视化监测、分析和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6456125A (zh) 用于将医学图像中的特征链接到解剖结构模型的系统以及其操作方法
WO2002013164A9 (en) Computer based instrumentation and sensing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training
CN106297464A (zh) 一种虚拟诊疗系统
CN110123283A (zh) 一种远程中医切脉系统
CN110827597A (zh) 一种基于模拟人的针灸教学方法、系统、平台及存储介质
Chung et al. Possibility of quantifying TCM finger-reading sensations: II. An example of health standardization
CN101958062A (zh) 一种中西医临床诊断训练的系统
CN108478224A (zh) 基于虚拟现实与脑电的紧张情绪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509555A (zh) 一种基于三维影像的外科手术预演评估方法以及系统
Hill et al. Critical issues using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CN104462765A (zh) 三维可视化医患沟通平台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04462761A (zh) 三维可视化数字监护方法和系统
CN114190903A (zh) 医学信息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信号波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1540380B (zh) 临床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4376770A (zh) 三维可视化模拟手术方法及系统
CN107506576A (zh) 基于云中医的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Pugh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testing standards to simulation-based assessments of clinical palpation skills
CN116312975A (zh) 一种多导经络动态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599882A (zh) 一种针灸装置
CN110703965A (zh)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智能辨识软件及电子设备
CN115981511A (zh) 医疗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4049622U (zh) 一种中医脉诊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